教师随笔集(语文)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用另一只眼睛读书
——探究性阅读尝试
歌德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时用两只眼睛去看,一只眼睛看到书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在讲授鲁迅先生的《社戏》一课时,我进行了探究性阅读尝试。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解疑难词语,了解了主要内容之后,第二课时我从谈话入手,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社戏的印象,究竟好看不好看。问题问得随意,学生答得轻松,有说好看的也有说不好看的。这时,我布置了读书任务:读描写社戏的有关段落,找出依据并勾画下来。几分钟后,学生的手高高举起,大部分同学都说社戏不好看,并且能找出具体理由简要分析。有两名同学提出异议,但很快就给大家说服。全班同学异口同声:社戏不好看。
看着同学们坚定而自信的神情,我用投影出示了尾段并请大家齐读,然后微笑着问:社戏明明不好看,在结尾我为什么要说是“好戏”?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问题像一块石头重重的砸在了学生心上,一阵短暂的惊异之后是长久的沉默,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都在急切的思考着。
“要学会用另一只眼睛读书”,我静静地引导着,“那一夜有什么值得怀念?那一夜有什么好?换一换思路,或许就能够理解“好戏”的背后含义,或许就能够找到打开困惑之门的钥匙。我们来试一试。“
迫不及待中,学生开始分组读课文了,读得那么专注,那么仔细,不时勾画着,思索着。自学后的小组讨论气氛也少有的热烈。看来,问题确实抓住了他们的心。
全班的交流发言更是踊跃.
有的组说:那一夜,划船、偷豆的事情让人怀念,因为充满了自由自在。 有的组说:那一夜,双喜一帮小伙伴让人怀念,因为友谊无价。 有的组说:那一夜,江南美丽的风景让人怀念,因为充满了诗情画意。 ……
这时,我再出示尾段, 提问:“好戏”指什么?学生答:“好戏”指看戏的过程好。

问题解决了,学生面露喜色,一脸轻松。因为答案是他们自己通过读书发现的。我相机引导:其实,值得我怀念的岂止是那一夜,在平桥村作客的日子实在充满着太多的怀念。还有哪些人、哪些事、哪些景让我难忘呢?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读书的速度似乎也快了许多,很快就理清了问题,并进一步总结:我深深怀念的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拥有过的的童年。
教学目标完成了。这样长的一篇文章,不但轻松解决了重难点,最后居然还写了一个关于童年的小片段并进行了点评,真有点不可思议呢?
由此感悟:用另一只眼睛读书,引导学生以细腻的心灵去抚摸文字,通过字面读出文字里包含的东西,学生的智慧之花会悄然绽放。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这种终身受益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在矛盾中在疑问中寻找、发现、讨论、分析、归纳,掌握知识,拓宽视野,进而“逐步形成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读到生时是熟时
——如何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读书
读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默读,齐读,指名读,自由读,互读,分组读,分角色读……形式多样。在注重读书形式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读书的层次,切忌在一个平面上平推读书。
在讲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解读“背影”的。 先是投影出示父亲买橘子的文字,自由读。这是一读,是为了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读后引导学生探究:这是怎样的背影?学生发言后,教师深情的小结:是啊,这是笨拙的背影,这是艰难的背影,这是努力的背影,而这一切,只是为给儿子去买几个橘子。怎能不让人动情?让我们一起来读懂这深沉的父爱吧!这一次齐读是二读,初步调动学生情感,理解作者的那份感动。
紧接着提问:除了买橘子,在车站送别时,父亲还为儿子做了哪些事呢?学生找出答案后,教师再次深情的小结:是啊,父亲的爱就是这样无微不至、无处不在,儿子怎能不动情呢?因此,在分别时作者的流泪也就不难理解了。此时读第二次流泪句子,这是三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此时,教师继续引导深入读书:父亲是在自身处在怎样的境况下为儿子做了这一切的?学生读懂父亲的境况后,教师激情作结:慈祥的祖母去世了,最悲伤的人是谁?赖以谋生的工作丢失了,最痛心的人是谁?出卖和典当多年的家产,最无奈的人又是谁?借钱欠债要还,最焦虑的人还是谁?是啊,是他是他还是他——父亲。就是在这样祸不单行的境况下,父亲忍受着巨大的悲痛,肩负着沉重的生存压力,默默地为儿子做了这一切。让我们来深情地读懂这伟大的父爱。这是四读,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
之后是对尾段的理解,体会作者为什么看到信后流泪。学生交流后,教师又一次深情的导读: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啊,这是懊悔的泪,这是心疼的泪,这是自责的泪,这是迟来的理解,这是心灵的相通,这是无尽的思念。谁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这是五读,是学生与作者心灵达成默契的诵读。

最后的问题是比较结尾的背影和前两次流泪时的背影有什么不同。学生谈完理解后,教师为全文作结:这里的背影和文章开头中的背影一样,它包容了太多太多,是父亲留给儿子最深刻的印象,是一种形象的定格与升华,也是父亲人生的写照,父亲的慈爱与迂腐,艰难与努力,困顿与挣扎,全都凝聚在这背影之上。这也就是作者为什么以“背影”做课题的缘由了。让我们再来更加深情地读。这是六读,也是最后一读,让学生感悟作者是如何立意谋篇的。
这节课给我的一点启示是:只有不断站在新的高度感悟课文内容,反复品读,学生才会有真正的感受和体验,课堂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让学生回到最早出发的地方
——感悟整体交付前提下的师生平等对话


新课程理念提倡课堂上的师生平等对话,它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也就是说,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怎样才有可能实现语文课堂师生间真正的平等对话?经于先生指导,1025日,我在实验小学上了一节研究课《背影》,对此作了一些探索。
导入的设计很平淡,让两名学生各讲了一个和父亲之间的故事。故事讲完后,我抓住他们的情感作契机谈话:“两名同学的故事很简短,但讲的时候都动了感情。我们每一个人大概都曾经有过对父亲动了感情的经历。人的情感是相通的,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作者对父亲动了感情的地方,并想一想他为什么动了感情?”
然后就是学生带着问题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我做巡视指导,时间大约花费了七分钟。
接下来是全班的交流活动。每一名同学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从作者看见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流泪的角度谈的,有从父子分手时作者流泪的角度谈的,有从作者读信流泪的角度谈的,有人从作者责备父亲的地方发现了动情处,也有人从作者责备自己的地方发现了动情处,还有人从作者对父亲的行动发现了动情处……
面对学生对文本意义的自行发现和感悟,我做了一下简单的梳理,把学生的发言归纳为三点,并且做了板书:流泪、责备、行动。可以说,是学生的发言为我提供了发言的动机,我开始引导学生进一步与文本对话,逐条理解,加深感悟。如交流三次流泪,我灵活的把话题引到预设的环节中:几名同学都找了作者流泪的句子,如果我们再仔细读书,就不难发现,作者三次流泪全都和一个词语有关,那是一个和父亲身体部位有关的词语,是哪个词?对,就是“背影”。就是父亲的背影让作者动了感情。这是怎样的背影呢?让我们一起来解读。

预设与生成终于连成了一线,我舒了一口气。接下来又交流了两次责备的地方,引导学生感悟了不仅作者的动作是动情的体现,语言也是,几名同学轻松的找出了刚才没能发现的地方。
至此,学生自行发现的几个动情处交流完毕。比起开始的交流,由于有教师的参与,学生的感悟有了很大的上升趋势,教学目标基本实现。
这一课的教学,我从生到熟,又从熟到生,经历了一次教学理念上的深深思索: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走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教师在整体交付前提下因学而导,顺学而教,语文课堂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发现式学习的尝试


讲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板书完课题之后,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一篇文章其实可以有很多的标题,小说中的“一课”究竟是怎样的一节课,想必大家有自己的理解。你能试着给小说换一个标题吗?当然,要从文中找出充分的理由。
说罢,我用板擦轻轻擦去了课题中的“最后”两字。
这问题显然出乎学生的意料,他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在之后近十分钟的读书时间里,同学们神情专注,把精力高度凝聚到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上,或提笔勾画,或托腮凝思,或动笔评注……课堂沉浸在一片求知的氛围中。
自由发言了,学生们群情踊跃。
一名平时不大爱说话的同学率先发言:“我改的标题是《难忘的一课》。因为这是小弗朗士所上的最后一节法语课,当然难忘了。”
我把这名同学改过的题目写在黑板上,并在后面标注上了他的名字。 看到这样简单的回答都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同学们的手举得更多更高了。 有的说:“我觉得应该是《懊悔的一课》。小弗朗士以前不爱学习,当侵略者占领的他的祖国,逼迫他们学德语的时候,他才意识到以前的行为是多么的荒唐,多么的无知,文中写他‘站在那里摇摇晃晃,心里挺难受,头也不敢抬起来’,这说明他心里无比的懊悔。”
有的说:“我认为可以改成《告别的一课》。刚才两名同学都是从小弗朗士的角度去谈,其实,这节课还有镇上的一些人来听,他们当然不是为了学习这简单的知识,而是为了最后一次感受祖国母亲的语言,他们是来和母语告别的啊。”

有的说:“改成《爱恨交织的一课》更好。不管是听课的学生、镇上的人,还是讲课的韩麦尔先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热爱祖国的语言,热爱自己的祖国,恨那些不让自己继续学习母语,占领了自己国土的强盗。这两种情感在这节课上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爱恨交织。”

有的说:“我觉得是《特殊的一课》。这节课,讲课的韩麦尔先生心情特殊,穿戴特殊,举止特殊,讲课内容特殊;听课的人身份特殊,有郝叟老头儿,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他们的态度很特殊,心情也很特殊。”
还有的说:“我来补充一下。此外,整堂课的气氛自始至终都很特殊,尤其是在下课的时候,老师简直是在做生离死别;还有,学校旁边有普鲁士兵的操练和号声,情况也很特殊。”
…… ……
我飞快地在黑板上写着一个又一个的标题:自责的一课、爱国激情喷发的一课、让人感动的一课、觉醒的一课、成长的一课、永远的一课……竟然有二十多个呢!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黑板上,许多人早就不满足只说一个答案了,边听边快速读书,几乎每一个段落的文字都有人涉及到,学生们恨不得从字缝里挖掘出一个题目来。课堂呈现出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状态,我心中欣喜非常,这不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吗?
看到大家欲罢不能的样子,我适时引导:同学们,你们的课题改得很好。但我发现,有的课题是不是有点重复?比如《自责的一课》和《懊悔的一课》。还有,有的课题是不是能包含其它的课题?你们再仔细看一看想一想,选出最好的。
这一说,学生兴趣陡增,展开了小组讨论。
有的小组归纳:“《爱恨交织的一课》这个课题范围广,它能包含《懊悔的一课》、《自责的一课》、《觉醒的一课》、《爱国激情喷发的一课》。”
有的小组进一步提炼:“《特殊的一课》范围更广,正因为课堂上爱恨交织,所以才显得特殊。”
也有的小组辩驳:“《永远的一课》好,因为特殊,才永远珍藏在每个人的心中。”
…… ……
看到同学们发言得如此精彩且又如此活跃,我推波助澜的插话:“那原文的课题好不好呢?”说着,我又把课题中擦去的“最后”两字补上了。

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们一愣。争论了这么长时间,竟然把《最后一课》这个本来题目给忘记了。
立即有人发言:“对,《最后一课》比《特殊的一课》要好,所有的特殊情况都发生在最后一课里。”
也有人坚守原则:“我觉得《永远的一课》意味更深长。不比《最后一课》差。”
…… ……
要下课了,我颇有感触地说:同学们,咱们这节课也可以算是特殊的一课了,你们的发现和探索精神将让这节课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成为永远的一课。
这次教学,对我而言,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学生不仅自行发现了文本的意义,而且在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的对话、与同学的对话中训练了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尤为难得的是,学生自始至终都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并且体验到了学习的愉悦。这也是我近年来说话最少的一节课,话虽不多,但恰到好处的起到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促进者的作用。



回到最早出发的地方
——从“文本语文”到“生活语文”的尝试
鲁迅先生的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学生而言是一座难以翻越的山峦,遥远陌生的场景,深奥莫测的主题,艰难生涩的语句……真让人望而生畏。对教师而言,在教学时也往往力不从心,讲解多于启迪,灌输多于引导,好好的一篇课文,有时感觉给分解成了一道道试题,几乎是用完成数学作业的方式带领学生完成了语文的文本阅读。
如何引导学生自行发现自行建构文本的意义?当又一次面对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尝试着让学生带着自己真实的生活情感去体验文本,把它当作一个有待沟通理解的心灵,我想,打开心灵之门,平等对话的大门也就打开了。
上课时,我首先把学生带回了自己的童年,我说:同学们,“百草园”、“三味书屋”是作者童年生活过的地方。谁愿意也来谈谈自己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呢?
学生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一个个眉飞色舞。我适时引导:“你对这些生活过的地方有一种怎样的情感?”学生的兴致更高了,说起了家乡的美丽,说起了童年的幼稚,说起了乡情的美好……言谈举止间充满了怀念和神往。
我及时插言:“同学们,每个人对自己童年生活过的地方都带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让我们默读课文,你能发现鲁迅先生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有怎样的感情?
学生默读课文后,先谈“百草园”。答案基本一致:鲁迅先生对百草园有一种深深的怀念和依恋。并找出了相应的句子来证明。
我接着问:百草园里有什么值达作者怀念和依恋呢?
学生经过归纳,很快得出以下结论:百草园里有美丽的景色,有神秘的传说,有有趣的游戏,实在是我童年的乐园,所以值得怀念和依恋。
“那作者对三味书屋有怎样的感情呢?”我顺势问。
学生一时沉默了,因为书中没有像怀念和依恋百草园那样直接或间接抒情的句子。也难怪。

我相机引导:百草园里有美丽的景色,有神秘的传说,有有趣的游戏,所以作者怀念和依恋。那三味书屋里有什么呢?我们来找一找。
找的结果五花八门:有迂腐和蔼的先生,有枯燥无味的功课,有趣味相投的伙伴,有偷偷摸摸的游戏……
我问:那作者对这些带有怎样情感呢? 有人说:枯燥无味的功课让作者厌倦。
有人说:先生尽管迂腐,但还是和蔼甚至可爱的,所以鲁迅先生还是很敬重他、怀念他。
有人说:有那么多年龄差不多的小伙伴在一起,挺有趣的。 有人说:做游戏也挺有趣,但总要提心吊胆,所以是快乐并痛苦着。 有人总结说:三味书屋既有让作者怀念的地方,也有让作者厌倦的地方。感情有点复杂。
看着同学们若有所思的样子,我再次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在你生活过的地方,有没有像这样既有点厌倦又有点依恋和怀念甚至说不上是一种怎样感情的地方呢?
学生们愣了一下,然后几乎同时叫道:学校!
大家都笑了,在宽松的氛围中,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一名学生对三味书屋的经典概括让我永生难忘,我把这句话写在了黑板上:成长的烦恼。
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一起向本课最具难度的问题挑战了。即:联系课后题理解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之间的关系,体会文章的主题。
由于有前面的生活化的解读,有了情感的凭借,学生对两者关系的看法都比较客观,对文章的主题也能够多元化理解。困扰多年的难题居然轻松解决,真让人欣喜。
这次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文本的精神价值,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更是学生体验生命的需要,感悟生活的需要。文本是生活的一粒种子,只有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才能让文本这粒种子深入到学生的心灵土壤中去,生根发芽,继而茁壮成长,成为学生一生的绿荫。

心的呼唤
——复习课的一点探索
语文复习课对于学生而言往往比较枯燥,机械的练习,反复的熟悉,忙碌的整理,时间一长,不免让人心浮气躁。这个阶段,教师也容易背上沉重的成绩包袱,单元复习法,知识整理法,列表归纳法,目录复习法等,恨不得无所不用其极。方法都很好,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复习中,教师的替代作用越来越明显。由于复习时间紧张,教师往往把重点知识自己整理归纳出来发放给学生,学生只需记一记背一背就是了。这种全然的被动接受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距离《新课标》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越来越远。
复习课,其实有必要活泼一些、独特一些。
在复习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人物性格时,我尝试了一次“我与课本人物心连心”的崭新教学模式。
上课开始,明确复习任务后,我要求每个学生任选本册书课文里的三至五个人物,用第二人称的写法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复习课而不做试卷,学生们长吁一口气,再加上我班平时有过这样的练习,他们很快就进入了状态:翻阅课文,筛选人物,查阅资料,酝酿情感,斟酌对话,动笔写作。
学生“心连心”的对象可谓五花八门,在巡视过程中,不时有让我眼前为之一亮的精彩对话。
有写给《背影》中朱自清父亲的:朱先生您好。我是您儿子的一个读者,您的背影让我懂得了深深的父爱。您的慈爱与迂腐,艰难与努力,困顿与挣扎,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一个少言寡语的临时工。原来,他也是爱我的。
有写给《扁鹊见蔡桓公》中蔡桓公的:自信的陛下,这么多年了,你讳疾忌医的毛病改掉了吗?在黄泉之下你还是那样固执吗?也真是的,自己有病不治就算了,还冤枉人家扁鹊,难怪人家最后逃跑了。你的不幸是因为这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有写给《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的:小弗朗士,我是一个中国小学生,和上最后一课之前的你一样贪玩、调皮、淘气,当然,还有不爱学习,也经常迟到。我也想改,可一直改不了。能告诉我怎么办吗?

还有写给《我的老师》中蔡芸芝老师的:教给学生舞蹈的时候,你像可亲的大姐姐;带领学生观察蜜蜂的时候,你像我们的亲密伙伴;给学生排除纠纷的时候,你像一个公正的裁判。你温柔、慈爱、和蔼又富有朝气,我们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你。来做我们的老师,好吗?
也有写给诗人陶渊明的:草盛豆苗稀,您种地的水平实在不怎么样。不过,精神倒是可嘉,经常早出晚归的。都四十多岁了,为什么要辞官归隐呢?做一个清官,为老百姓多做点事,不也挺好吗?
除此之外,还有写给孔子、花木兰、卖油翁、陈尧咨、曹操、鲁迅、田晓菲、韩麦尔先生的,甚至还有一篇写给狼和屠户的……
我让学生把精彩的对话认真誊写在稿纸上,以投票的方式进行“十佳心连心对话”的评比。同学们长时间围在几处展示牌前,读得兴致盎然,评得七嘴八舌,笑得前仰后合……
这节课,打破了传统复习方法呆板、枯燥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个性才能,站在不同的高度,从不同的角度,创造性的探究课本中的人物性格,真正做到了“我与课本人物心连心”。
这样的复习课,怎一个“新”字了得。


给生命以生命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一例


叶圣陶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就主张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是教育的宗旨,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怎样才能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呢? 朱自清先生《背影》一课的讲授让我刻骨铭心。
《背影》一课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着如山的父爱,要让学生通过解读文章真正体会到这种爱并且学会爱亲人爱生活,实在是这一课的首要任务。那节课我只问了三个问题:这是怎样的“背影”?我为什么流泪?能说一说父亲的爱像什么吗?“父爱如山”的“山”字,板书时我画了一座几乎占满黑板的高山,触目惊心。
记忆犹新的是,那是现任校长第一次来听我的语文课,她当时流泪了。一节课能够让教语文出身人到中年的校长流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我觉得还不够,因为我觉得学生还没有被真正感动。
似乎还缺少一些什么。
于是我设计了“给父亲写一封信”这样一个作业。适逢开家长会,我又不失时机地给家长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写一封回信。这次作文我没有写一句评语,只是在讲评课上,请几名同学读自己给父亲的信和父亲给自己的回信。
那是一节特殊的语文课——只是读作文。
开始时,学生们偶尔还会为某些情节小声地窃笑,但渐渐的,不知不觉地,一种庄严的近乎神圣的情感笼罩了课堂,课堂变得异常安静,只剩下清晰的朗读声。后来,不知是谁,读着读着忍不住哽咽了,再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起,一些人泪光莹然。教师所期盼的近乎理想的教育契机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我用低缓的音调下达了一个特殊的命令:同学们,让我们起立,面对着自己的家的方向,慢慢的闭上眼睛,好,打开喉咙喊一声“爸爸妈妈”。学生喊了,准确地说,有的喊了,有的大约在心里喊了——声音比较小。我紧跟了一句:用你最大的声音喊,一二!学生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爸爸妈妈。我又跟了一句:
再深情些!爸爸妈妈……哗——那么多人都流泪了,教室里一片啜泣声,连下课铃都无法惊醒他们。我轻轻的拉开门,轻轻地走出去,留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世界……
至此,《背影》一课的教学我觉得才画上了一个句号。
结合教学内容,把握好教育时机,做到天衣无缝、润物无声,这大概就是语文教学中最佳的德育方式吧。就像我后来在一则随笔中写到的:真正的语文,是当我们置身其间的时候,有一种什么让我们的灵魂震撼,有一种什么让我们的情感升华,有一种什么早已经远远的超越了语文本身,那就是——给生命以生命。


把无限放在手掌上
——整体交付基本问题的魅力
近些日子,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变化。往往只是一两个问题的提出,就能牵带出文章的重点难点并深入解决。而学生,在课上也呈现出难得的积极踊跃状态和自主探究的精神。细想起来,这一变化源于“基本问题”的魅力。
“基本问题”的理念是美国资深教育家马丁——妮普提出的,而在中国,特级教师于连昶先生提出的理念是“整体交付”,两者有惊人的相似。由此可见,教育的真谛是不分国界的。
马丁——妮普认为:基本问题是有力而又催人思考的问题。如果所有年龄、种族以及社会背景的人都认为某一个问题非常重要,那么它就是基本问题。它以其他任何问题都无法比拟的方式超越了文化和时代的界限。它永远不会得到完全的答案。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不断成熟,都会日益认识到要回答这样的问题还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运用基本问题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去思考那些本身极为复杂的问题或思想,并使人认识到:知识是一种正在进行中的探寻过程,它使得人们的生活富有价值。基本问题能够提醒教师和学生铭记:学习是一段旅程,对知识的探求永无止境,而且这段旅程可以从任何时候开始。基本问题可以通过使每个人都能够提问和调研、讨论和争辩的方式,来提高课堂发言的水准。
对于“基本问题”的设计标准,马丁——妮普认为: 1 每个人都应该与所提出的基本问题相关。
2 考虑到时间和课程或所教年级等因素,这个问题应当有现实意义并适合教学。
3 问题应当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考虑。 4 这一问题不但应有多个答案,而且还应衍生出多个问题。
于连昶先生认为:“整体交付”是激发学生的心理需求,针对学生的经验、认识、情感,
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任务。它要有一定的高度,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在理解内容的同时实践语言,提升思想。但又不应过难,要从易处入手,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触摸到,然后再向深处探究。

于先生认为:在交付方式上,可针对全文交付任务;可有主有次的交付两、三个任务;
可针对同一内容由浅入深的逐一交付;可先后交付两三个并列的任务;有的课文可作局部内容的整体交付。在交付角度上,可从读者角度交付;可从作者角度交付;可从文中事件角度交付;可从景物角度交付;也可从文章写法角度交付。
两相比较,不难发现,马丁——妮普女士的理论是宏观的,适合于各个学科。而长期在一线从事教学实践工作,于先生的理论则是具体的,更适合于语文课堂教学。整体交付任务的提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精神生命活动,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课堂才有可能始终在平等对话的氛围中进行。
本学期,我特别注重了整体交付的思索。如:
《桃花源记》一课我交付的问题是: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在学生认真读书反复触摸言语,发表见解后,我又伺机组织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不存在的地方?并适时介绍了时代背景。
《口技》一课我交付的问题是:口技人的水平怎样?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在学生回答时又顺学而导,介绍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知识。
《社戏》一课交付的问题是:社戏根本不好看,“我”为什么还充满了深深的怀念?怀念的究竟是什么?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主旨。
《安塞腰鼓》一课交付的问题是:文中几次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的赞叹,安塞腰鼓好在哪里?
《绝唱》一课交付的问题是:白妞唱书“绝”在哪里?
《摆渡》一课交付的问题是:作家摆渡与原来的摆渡人有什么不同? 《紫藤萝瀑布》一课交付的问题是:文中写了几株紫藤萝,它们各自呈现出怎样的生命状态?
《挖荠菜》一课交付的问题是:找出两代人对荠菜的不同态度,你和父母之间对某事是否有过不同态度?谈谈你对结尾的理解。
《小橘灯》一课交付的问题是:小姑娘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为什么特别强调她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纪念白求恩》一课提出的问题是:白求恩身上有哪些值得纪念的精神?作者写文章仅仅是为了纪念白求恩吗?
……
整体交付让我的语文课变得简单了:简洁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单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真是省时又高效,有一种“把无限放在手掌上”的感觉。

让心灵诗意的栖居
——寻找诗词教学“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的空白地带


诗“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就是说,诗是不可解的。对于教师而言,教诗的最好途径就是不教诗。可现实状况是,我们不得不教。于是,我们也就不得不解诗。教师“解诗”的责任其实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情保护“诗”的完形存在,使她免于被拆解得支离破碎。
在教李煜的词《相见欢》时,我艰难的寻找着诗词教学“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的空白地带。
最初的几遍诵读之后,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读,然后谈一谈“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回答“看到一个人,在秋风萧瑟的小院里,在清冷的月色下徘徊再徘徊”等。我顺着追问“那是谁”,学生说“李煜”,我又问:“李煜是谁”,并乘机介绍了李煜及写作背景。又出示了这首词的上半阙,让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学生的感觉被唤醒了,有人说: “独”这个字让我心头一颤,我发现,在这里,李煜是孤独的。“有人说:“无言”这个词语让我心头一颤,我发现,在这里,李煜无人相伴。有人说:“锁”这个字让我发现在这里李煜是没有人身自由的……我插言道: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就是这种囚徒的滋味啊!让我们一起读。学生的情感不知不觉间被激活了,比起最初的诵读一下子有了起色。
接着,我从李煜以前的皇帝身份引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谈一谈帝王生活是怎样的,衣食住行,学生尽管所知不多不深,但却谈得头头是道。我伺机引导学生感受词人的情怀: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啊,再不见_________________再不见_________________,这里,只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学生在教师引领下一遍又一遍的反复体会帝王生活的奢华,体会李煜由帝王而沦为囚徒的悲惨境地,体会“只有离别愁”的滋味,诵读又上了一个台阶。
看到学生已经进入了情境之中,我抛出了一个问题“真的再不能相见了吗”,由此牵引出李煜的另一首词《忆江南》,牵引出对李煜梦境的解读,由一个填空,让学生体验梦境中短暂的欢乐,以及梦醒后久久的痛苦和悔恨: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啊,哪有相见欢,只有亡国恨。学生诵读时的感情此时变得沉郁起来。

最后,我又用李煜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展开角色想象,走进他的心灵,在虚拟的情境中和学生展开对话,再现了过去的大臣、宫娥、百姓与他相见的情景,并补充介绍了人物的结局,使学生的思想和感情受到强烈的震撼。诵读时词人那种“身心分离”的亡国哀思学生表现的淋漓尽致,课堂到达了情境的高潮。
这首词的教学,自始至终,我没有解释任何一句话甚至没有解释任何一个字,但是在不同高度的多元解读中,在不同角度的反复品味中,学生读懂了词意,读出了词情,也读透了词境。由此感悟:诗歌教学不是理解,不是说明,而是一种心灵的润泽,是一次难忘的情感经历,是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的空白地带的旅行。

于无声处听惊雷
——探究性课堂上的意外惊喜
执教《孙权劝学》一课。因为是要求自读的文言文,所以在学生自己读通顺课文,根据课下注释大致疏通了文意之后,我开始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习。
我整体交付的问题是:孙权是一个善于劝学的人吗?
这是一个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的问题。学生经过读书思考,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有的说:孙权在吕蒙推辞不愿读书时,用“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来劝吕蒙,告诉了他读书的目标,打消了他的畏难心理,很善于做思想工作。
有的说:孙权很善于讲道理,能够结合自己读书的经验和体会来劝吕蒙,使他切实感受到读书的好处。所以孙权是一个善于劝学的人。
有的说:孙权从吕蒙当了大官之后有必要学习这一点上入手来劝学,让人觉得言之有理,易于接受。
发言至此,课堂上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我适时引领:文章结尾写鲁肃和吕蒙论议,这和孙权劝学有关系吗?
部分同学立时领悟,几个人的发言都头头是道。 有人说:吕蒙读书有成,恰恰是孙权劝学的结果。
有人说:写鲁肃的话,是为了衬托吕蒙读书的成绩不俗,学识增长很快。如果没有孙权的劝学,这一切是不会发生的。所以这是侧面描写,以此来衬托孙权是一个善于劝学的人。
有人说:正是因为孙权善于劝学,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
课上到这里,板书上醒目的归纳着同学们刚才探究的结论:劝学之因;劝学之理;劝学之果。这与我的预设几乎是一致的,我觉得这节课水到渠成了。
就在这时候,就在我感到满意的时候,一只手高高举起,是一名女同学。她的观点独树一帜:我觉得孙权不是一个善于劝学的人。
一言既出,我悚然一惊,这是我在备课时根本不曾预设到的,然后却是欢喜,敢于在此时发表不同的观点,该有多大的勇气啊。

那名同学坚定地阐述理由:我觉得孙权劝学的时机掌握得不好,有点晚了。如果早一点劝学那吕蒙的成就也许会更大,因为当了大官后事务繁忙,很难再下功夫读书了。
全班精神一振,气氛空前活跃起来。 我一边让同学讨论,一边急切地思索着。
全班的讨论结果很快出来,一致认为这名同学说得有一定道理,然后一致请老师解答。
我在匆忙中的解答是:孙权作为一国之君,不可能对手下的每一个将领都了如指掌,尤其是那些职位低下的。只有立了军功,受到重用,才有可能被深入了解。吕蒙在没有“当涂掌事”的时候,孙权大概还没有机会了解他,甚至还不认识他,也就谈不上劝学了。所以我们分析问题还要考虑现实中的实际情况。
这解答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他们点头称是。
这节课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至今我眼前仍常常浮现出那只高高举起的手臂,它曾经给了我多元的感悟:只有在探究性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可能是活跃的,才会有认识上洞察力、思考上的催生力。也只有在探究性课堂上,教师在疑难时的有效引领,争议时的及时点拨,才能使错误性资源、个性化资源具有价值和意义。

把天空旋成另一种样子
——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的惊喜


好一阵子,很多学生在课间见面时一律喊我“王导”,而且面带微笑一脸欢快的样子。我也笑着答应,没觉着有什么不妥当。
这称呼来自《口技》一课的教学。
尽管是一篇文言文,在学习过程中我依然让学生采取了主动探究的方式。学生围绕“口技人的口技表演水平怎么样?”的问题,结合文章谈自己的感想。
学生一致认为口技人的口技表演水平非常高。
有学生说:“一个人就表演出了那么多种声音,像打哈欠、说梦话、小孩哭、狗叫声、咳嗽声、老鼠爬行声,还有救火时的各种声音,太不容易了。”
有学生说:“失火的这个场面表演得绝了,‘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崩倒声,火爆声,呼呼风声,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那么多种声音同时发生,真不知一个人是怎样模仿出来的。”
有学生说:“表现一家四口人深夜由睡到醒、由醒到睡的过程声音丰富,而且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层次感很强,富有变化。”显然,这名学生是结合课后题回答的。我适时鼓励学生“那我们按照这些声音变化来找一找是不是真的都有呢”,大家于是很快就发现了多种声音的变化规律,在对这一隐性特点的揣摩、体味中,对口技人的高超技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接下来,又有学生从宾客的角度来谈感受:“文中三次写宾客的表现,体现了他们的投入与忘我。尤其是最后失火的场面,他们几乎弄假成真。这些,都从侧面衬托了口技人高超的技艺。”

有人补充说“我觉得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交待道具的简单,‘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也是从侧面衬托口技人高超的表演水平。”
这时,一名男生站起来说:“我觉得宾客的反应还有一点:口技人还没表演,只是敲了一下抚尺,就‘满坐寂然,无敢哗者’,说明口技人的名气一定很大。名气大,是因为水平高。”
我点头称是,为这一发现暗暗喝彩。

课上到这里,教学任务已经完成,可时间还剩余几分钟。望着学生仍然沉浸在课文中的求知的目光,我灵机一动说: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这段口技?
学生一下子激动起来,异口同声的一个字“想”。
我于是自任导演,决定和同学一起表演一下救火的那个场面。在强调了“必须严肃认真对待,不许笑”的要求之后,我一一分配角色:你,喊“火起”;你,扮演丈夫;你,扮演妇人;你们俩,饰演儿子,一起哭;你们两行,饰演百千人的角色,大呼;你们两行,百千儿,一起哭;你们两行,百千犬,一起叫;你们几个,喊救命;你们几个,泼水;你们几个,曳屋许许声;你们几个,抢夺声……
演员任命完毕,我又强调了“注意先后顺序”和“同时发生”两点,然后喊了一声:预备,开始。
真不知怎样描述这样的场面,在一声嘶哑的扯着嗓子的 “失火啦”之后,演员们进入角色啦:敲着桌子喊“救火”的,扯着嗓子学狗叫的,捏着脖子学小孩哭的,鼓着腮帮子刮出风声的,撮着嘴唇倒出泼水声的,跺着脚步模拟出抢夺声的……真的是“百千齐作,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啊!
抚尺一下(我敲的是板擦)满座寂然。我问学生:“表演这样的场景容易吗?”学生喘着粗气回答:太累人了!太不容易了!
我说:“咱们全班三十多人,用了那么多道具,表演起来还觉得不容易,可人家就一个人哪,由此可见,口技人的表演水平确实——”
“高!” “实在是高!” …… ……
这一回意外的精彩让我感慨颇多。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文本,更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果能够活化教材,把表演、游戏、辩论、设计、当导游、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化的情境中展开对话,用个性化的经验解读文本,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一定能够将学生的视线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从而让他们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读懂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88164581c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6.html

《教师随笔集(语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