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杜鹃啼》阅读理解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8-09-24 14:31: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耳边杜鹃啼》阅读理解及答案

  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醒的时间无定时。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词《忆秦娥》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悲切的啼声,时近时远。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半鹃啼大概也发自那里。

  据 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姹紫嫣红的山踯躅,有人叫映山红,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亡后,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杜鹃鸟开 始啼叫,正是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像现在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边。看来花虽已谢而鸟未亡,可见啼血化花只是美 丽的附会。

  杜 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据说它不自己营巢,产卵在地上,等到其它鸟类出去觅食,剩下空巢,它就把卵偷偷放进别人巢中,等别的鸟代它孵育。这 自然不是一位好母亲所为。想来小鸟孵出来后,可能还要别人代它喂养到毛翼丰满,能自行觅食为止。这鸟比起乌鸦燕子的母性,显得不负责任,好在它能整天悲悲 切切却引人同情,所以有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使蜀人悲子鹃鸟鸣!

  据说逆旅中的游子,听到这种啼声,常常动起思家归心,唐代无名氏《杂诗》云: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有 家归不得时,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心中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想象。杜鹃啼声凄厉悲切,古今公认,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会。有人 听出它是姑姑,姑姑,也有人听出是姑乎,姑乎,而潮州人则听出是姑虎,姑虎,且凭这啼声,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做《姑嫂鸟》,潮州家喻户 晓,还在舞台演出。

  潮 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到了端午便过时。杨梅开花在初春,也正是杜鹃启啼之时。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艺精湛,能亲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 貌,而杨梅开花在夜间,开完便谢,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封建时代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开花为憾,于是相议于月明之夜,结伴离家到 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开的形状,准备把它绣出来。当她们到杨梅林时,遇见一只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及醒来,不见小姑。于是一路呼唤姑姑,姑姑,后来 叫得精疲力竭,发现小姑的鞋子,知为虎所噬,于是啼叫姑姑变成姑虎姑虎,因怕回去婆家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每年杨梅开花时即 开始呼叫,一直要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

  潮 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一种鸟有这样那样的传说,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故事同环境、时间相 结合,可以编成动人的作品。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可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甚至读到前人写的诗词时,我们同情其故 事,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恶行止,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人们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 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

  

   1.下列对文 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部分引用贺铸的词句,烘托了杜鹃鸟的凄美形象,引发了人们对杜鹃鸟的同情,也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意味和文学性。

  B.关于杜鹃鸟啼血化花的传说,作者对其事实依据不以为然,对其文化内涵和文学意蕴也并不认同。

  C.作者介绍动物学上的杜鹃鸟,其目的不过是把真实的、行为恶劣的杜鹃鸟客观地介绍给读者,以便读者对杜鹃鸟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8920b7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6.html

《《耳边杜鹃啼》阅读理解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