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5639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李白入长安次数考辩
李白诗歌创作风格的改变是根据他人生事业的转机来改变的,而这转机又跟李白“入长安的次数”有关,每一次诗人出入长安他的心态和创作风格就会有所改变,所以研究李白“入长安的次数”为我们更深刻地体会李白在诗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我们更深刻地了解李白的创作风格及其诗风的转变有很好的帮助。
关键词 李白 长安 考辩
“长安”这个繁华的都市使具有满腔抱负的一代才子李白在壮年时期直接体验了光荣和失意。李白的一生理想是建立经世济民的儒家式功业,而后期带着隐逸求仙的道家道教式的自由,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理想转变与其第一理想的实现场所“长安”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试结合众文献差异,人物生平及李白诗风转变情况,对李白“入长安次数”予以考证。 一、一入长安时间考
李白一入长安问题是二十世纪以来李白生平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关于一入的时间问题,学术界尚存在许多差异。现主要有以下几种:1稗山先生的约开元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期间说。2郭沫若提出的开元十八年说。3乔象钟提出的开元二十三年冬说。4)郭石山提出的开元二十五年说。5)胥树人提出的开元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说。虽然众学者都同意元年间曾有一次入京,但具体时间上,存在较多分歧。


关于这次入长安的经历在李白的许多诗中都有所体现。如:《叙旧赠江阳宰陆调》和《流夜即赠辛判官》这两首诗的内容都是回忆李白少年时游宴的时间,地点和情境。时间是“风流少年时”“夫子红颜我少年”;地点是“京洛事遨游”“昔在长安醉花柳”,从这两句诗句中我们可以得知李白少年时期的活动场所是长安。“脱余北门厄”“章台走马著金鞭”这两句诗记载下了当时长安的具体街道。至于“北门”一址,据瞿、朱二先生考: 唐之北军为皇帝私兵,以屯于宫之北门,故以北军为号。疑李白一狎游之故,为北军中人所窘,幸遇陆调以宪府之力脱之。可见“北门”之地在长安。在《汉书·张敞传》中说:“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因此得知,“章台”乃是古时长安一街道的名称。这两首诗中的时间、地点及事件叙述的如此具体、详细,可见李白在少年时期曾经真的到过长安。在两首诗中作者说的时期都是“少年”时代。关于李白少年时代在长安的生活,除以上两诗之外,在李白的《少年子》《白马篇》等诗中均有体现。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其诗作《饮中八仙歌》中描述了包括李白在内的“八仙”在长安之游。据考证,“酒中八仙”指的是李白、苏晋、等八人(《新唐书》本传)《旧唐书》中记载苏晋早在开元二十二年就已经去世。由此可知,李白初入长安的时间应为开元二十二年前,从而得出,众说当中只有开元十八年说与其时间相符。李白三十岁时正是开元十八年。从而确定了李白一入长安的时间应为开元十八年的结论的正确性。


二、二入长安时间考
关于李白的二入长安问题,学术界的观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之说。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举家迁往南陵,往游越中。吴筠奉诏入京,在朝中推荐了李白,于是有了李白奉玄宗诏入京之说。在两《唐书》中均谓吴筠推荐。元年秋,李白奉诏入京。在《南陵别儿童入京》一诗中都有所体现。关于李白这次奉诏入京的过程,在经历不足三年的宫廷诗人的生活之后,因朝内倾轧而离开长安。 三、三入长安的误区
“三入”之说,学术界还在探索之中。一九八三年,李从军先生在《李白三入长安考》一文中首次提出“三入”之说。他提出在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后,在天宝十二年春李白幽州之行归来时,李白还有一次长安之行,即所谓的“三入”
李白的《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一诗。安旗、胥树人等学者都把它看作是李白“三入长安”的依据。他们以天宝十一载冬哥舒翰曾入朝为依据,认为李白此诗应作于其入朝在长安时。他在《李诗辨疑》中曾云,此诗不仅内容与诗题不合,而且更重要的是,李白天宝十二载自梁园南游宣城,行迹历历可考。如果他在天宝十一载时有过长安之行,那为什么要出此言呢?因此詹瑛先生在《李诗辨伪》中决其为伪作。
再如《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一诗,安旗在《李白三入长安别考》中也以其作为“三入长安”的依据。但这首诗已有人

依据开元二十二年始停官祭赠太子敕而断为李白开元年间首次入京所作。安旗先生举出天宝六载所下诏令,安旗先生根据此合诸太子庙为一庙的诏令,得出惠庄惠庙有复置的可能,并依据此诏令支持“三入”说。这里对材料的理解是不正确的。根据此诏令我们可以知道庙令或丞因合庙则只能有一名,所以惠庄太子庙令与丞连同原先的惠庄太子庙都不复再有了。又因为,诏令中说是合诸太子庙为一庙,因此,根本不能由这一诏令而推出惠庄庙仍有复置之可能的结论。退一步说,即便对材料的理解无误,仅仅以惠庄庙仍有复置的可能,便用它来作“三入长安”的依据,这样无论怎样的论辨,都是不足以今人信服的。
综上所述,由于李白“三入”长安,即天宝十二年春幽州之行归来,又一次入长安之说误区较多,且考据不足及理由牵强,所以“三入”之说不成立。即李白入长安的正确次数为二次。即开元十八年为寻政治出路初入长安和天宝元年奉诏入京二次。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2]稗山.李白两入长安辩[j].中华文史论丛,19622. [3]郁贤浩.李白两入长安及有关交游考辩.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3. [4]乔象钟.李白[m].北京:中华书局,198262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8e8d8300722192e4436f612.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