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26886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诗歌鉴赏“形象”考点之

姓名: 班级:

制作人 朱宝霞 胡元晶 审核人
王金元
时间
201012 教师寄语:短暂的激情是不会成功的,只有永久的激情才会成功
一、考点阐释
景物形象:① 鉴赏的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② 鉴赏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
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所以我们在鉴赏景物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鉴赏诗歌的景象: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

“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的写景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由景物的物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写景,以地上霜喻月光,十分真切地描写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 2)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3)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义

古代诗词常是感情深沉,含蓄不露,富有哲理,在表面意义之下,还可以挖掘到其

深层含义,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从字面上看是写一段行程,水流急,船行快,实质是写心情的轻松和愉悦。

把握诗歌的艺术形象或者说意象是鉴赏诗歌的钥匙,缘景入情,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诗歌。所以,鉴赏诗歌的艺术形象应该明确意象,辨析意象的特征、冷暖色调、季节色彩、虚实动静等存在状态。同时,把握作品的基调底色,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有助于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

例如: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王维的《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答案:诗人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构成了一幅明丽、恬静的秋色晚景图。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山晚景,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二、高考题型
2009全国卷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 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 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设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请简述写景的作用”“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对策指导] 1、鉴赏意象类
①、塑造的什么形象(意象)
②、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意象)的特征。
- 1 -
③、总结形象意义。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涵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
2、描摹图景类:

答案分三步完成:描绘形象图景概括图景特点剖析作者感情。 考虑四个方面: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 3、鉴赏意境类
就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表现意境之充分描摹出来。解答此类题,应包括三个要点:

⑴、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⑵、考生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常见的写法有:自然清新、恬静美好、雄浑壮阔、雄奇伟丽、寂寞冷清、盎然生机、苍凉萧瑟等。

⑶、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离愁别绪、羁旅情愁、思乡怀远、闲适恬淡、乐山好水、感时伤世、吊古伤今、忧国忧民、言志抒怀、叹惋讽谏等。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简而言之,三步可概括为九个字:描图景+点氛围+析感情。
常见错误: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三点,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偕、情景相融的衬托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注释等来思考,避免出错。三是硬套某些术语,不结合诗句本身的内容分析。

4概括作用类:考虑三个方面,一是交代时令季节特征 二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三是对全诗气氛的渲染,四是景和情的关系( 正衬或反衬,五是景和人物的关系。 教材示例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诗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描写起到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这几句集中写出赤壁雄奇险峻的景色,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三.典题精讲 12008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1【解题指导】答案组织可分为三个部分: 1)塑造的什么形象(意象)。本词上阙的景物有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意象)的特征。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这些景象皆为残春之景。
3)总结形象意义。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涵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这首词应是一首伤春之作,写他落第后的不快心情。词的上片写残春之景,其无可奈何之情,已在描写中得到充分表现。
参考答案: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2 2009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行 []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雁、月、潮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四、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提问:本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诗歌描写了暮天、清枫、霜叶、孤城、独鸟、渡口、初上月等意象。这些景象的作用有两点:交代时令景象烘托渲染了郁郁的离情;暗示了作者的凄清悲愁的内心世界。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90b02fdf61fb7360b4c65d1.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