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1-11-29 16:47: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

龙华中心小学 罗福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比喻句的用法。

4)阅读课文,理解内容,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

5)重点理解“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体会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并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

2、过程和方法

1)在自学中解决生字的读音和字形。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了解作者第一次挑煤的经过和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旧社会黑暗势力的痛恨。

2)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

重难点、关键:

教学目标(3)(5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热身:1、查阅“旧社会穷人生活艰难”的小故事。

2、在家里单手提一桶水,看看能坚持多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阅读课文,理解内容,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

教具:

1、旧社会穷人生活艰难的图片。

2、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做过哪些劳动?感觉如何?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吴运铎。(资料介绍)

吴运铎,1917年出生于江西萍乡。自幼家境贫寒,做过挑煤工。12岁时,吴运铎的家庭生活陷入绝境。他的童年就是在劳动的锻炼中成长起来的。长大后,他成了我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他的著作《把一切献给党》虽然只有6.8万字,却在社会上引起了异乎寻常的反响;他不管是在马达轰鸣的车间里,还是在危机四伏的试验场,都不停地钻研设计武器装备,冒着生命危险去做各种炸弹、地雷的实验。曾左眼被炸瞎,左手4个手指被炸掉,两条腿也落下了残疾。但他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次又一次与死神搏斗。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

他在和同学们一样的年纪的时候,又做着什么劳动?有怎样的体会呢?

揭题《劳动的开端》,这篇文章就是选自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齐读课题。

质疑: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1、交流

1)字词

特别注意其中的多音字:担子 称煤 落在后头

2)作者先写自己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决心去挑煤。再写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最后写第二天又去挑煤,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2、根据“决心去挑煤--第一次挑煤--第二天挑煤”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一、(1-3),二、(4-28),29-30))

三、精读1—7自然段,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

1.师:自由读课文1---7自然段,这个同龄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划出感受最深的句子,读一读。 

 交流讨论,并随机练习朗读。

 1 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我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说明虽只有12岁却很懂事。)

  油煎是什么?(把东西放到沸腾的油锅里煎炸。)

同学们:什么时候心里像油煎一样

体验交流,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把心放到沸腾的油锅里煎炸。)

如果不打比方,使句子意思不变,还可以怎样说?

    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很难过。

这两种说法到底哪种好?为什么?(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心里的难过程度。说明才十二岁的吴运铎就已经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和有了为家庭分担忧愁的愿望。)

所以当作者看着一家人挨饿,心里------(非常难过),朗读,读出难过,读出懂事。  

2看见比我大点儿的穷孩子都去挑煤,也打算靠自己的力气去挣几个小钱。(也说明我很懂事)

  比我大点儿说明什么?(我是挑煤孩子中年龄最小的。)

  在做此打算之前知道挑煤工作的辛苦吗?从哪里看出来?

读句子:(挑脚的一担一担地把煤挑到车站。)

同样辛苦的还有什么工作,作者也写到了?(挖煤)

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指名读)

工人进出……从窑里拖出来

作者在这里把挖煤工人比作什么?(狗)感受到了什么?

变换说法: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趴在地上爬进去挖煤,又趴在地上把煤挖出来。

(用打比方的说法能突出挖煤工人劳动条件太差,干活太累,资本家简直不把工人当人待。)

  师:是啊,从的背后我们还可以看到一大群人,那就是旧中国千千万万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劳动人民。(随机练习朗读)

  3我的力气大得很。不信,咱们俩摔跤试试!(说明我很好强。)

  的力气真的大得很吗?(不是)

 师引读小赵的话。师:在小赵眼里,我只不过像个猴子而已,他根本不想跟我比。而我呢,为了能让小赵带上我去挑煤,我都不惜与已干挑煤苦活的小赵摔跤,足见我的好强。

分角色朗读小赵的对话感受我的好强。

2、从我的懂事、坚强中,你还感受到其他什么?(生活所迫,社会的不公平,劳动人民的苦难)  

3 师小结:文中的是一个多么懂事、好强的孩子啊!他用自己的劳动解除全家人的饥饿,所以他决定去挑煤。

四、小结

下节课走进这个同龄人第一次挑煤的经历。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通读熟。

2、预习课文8-30自然段,划出你感受深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五、板书

劳动的开端

家极贫 懂事

决心去挑煤 工作苦 社会不公,人民苦

比摔跤 好强

第一次挑煤

第二天挑煤

《劳动的开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龙华中心小学 罗福洋

教学目标:

1、围绕为什么说我走上的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尝试探究,研读课文的828自然段(第一天挑煤),逐步加深对所受苦难的认识。

2、激发学生用个性化的朗读来表现自己的感悟,培养语感。

3、根据回家后与母亲的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体悟我的坚强。

教学重点:围绕问题探究,读悟有关句子,体会“我”第一次挑煤的艰难。

教学难点:体悟我的坚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觉得生活在和平的新时代感觉如何呢?可是,你们知道吗?和我们同龄的一个孩子却享受不到我们拥有的一切,过早地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大家知道他是谁吗?(吴运铎)。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劳动的开端》,继续来感受他的生活道路。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吴运铎小小年纪为什么去劳动吗?当时他的心情怎样?

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幻灯片,师旁白渲染感情: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旧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被当作牛马的矿工在凶暴的把头监视下辛苦劳作;背上沉重的煤筐压得劳工直不起腰,肩上被麻绳勒出深深印痕;井下低矮简陋,煤尘扑面,劳累的矿工连腰也伸不直;辛勤的汗水和心酸的泪水在脸上流成黑色的记忆;饱经风霜的乌黑双手诉说着苦难和无奈。

小运铎踏上的是一条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道路。回忆一下他的第一次劳动,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他的这种生活体验吗?(从学生的回答中选一个,板书:艰难。)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从此我走上艰难的生活道路。齐读。

二、自主研读,体味艰难

()读读课文8—15自然段,划划句子,看谁能把这种艰难找出来并说说感受?

 1、生自主读书,找划句子,思考"艰难",做批注。

    2、预设交流:(你找到了哪些句子?通过其中的哪些词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1)生活苦:我家没有灯笼,也没有火把。我跑到矿上电机房去找了些用过的油棉纱,在机器上擦点机器油,绑在木头棍子上,准备半夜点着照路。

2)受欺侮: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原来桌子被人抽掉,矿上的办事人来开磅称煤了。

“落在万丈深渊里”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仅仅是身体落入了吗?“抽掉”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小组合作学习挑煤上路部分(16—21自然段)把写小运铎感受变化的句子找出来,说说你从哪些词或句中读出了作者一路上的艰难?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师巡视指导。

2、交流预设

1)找感受变化的句子

2)据学生回答抓出关键句,用幻灯片出示

请学生选择感受最深的句子朗读,引导抓出关键词感悟

预设:

A个儿小,担子重

“我挑煤赶路,一开头还跟得上人家,可走了不到二里就渐渐落在后头了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

师引导:哪些词特别能说明作者挑不动煤或担子重?

大家一起将最能体现煤担重的词划出。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肩上的担子为什么“移来换去”?(无力了)小运铎落后了,他想停下来歇吗?(抓出“只好”,感受无奈)

指导朗读,把这种无力和无奈的感受体现出来。

B山路滑: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师引导:

1、煤筐为什么会来回晃荡?(小路一步三滑)你能体会这一步三滑的艰难吗?想一想滑极了的小路是怎样的?想一想来回晃荡的煤筐又是怎样的?请带着你的想象和感受再读这段文字。

2、小组练读,再汇报读,最后齐读。

C、肩膀痛:红肿的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疼,腿上的伤口不住流血

师引导:句中哪里让你感受最深?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请带着体会再读。

三、出示图片,感受艰难:

1)出示挑着煤,走在滑极了的山道上一步三滑的吴运铎的图片,同时播放背景音乐:同学们用心看,看仔细一点,你看到了什么?看看他的那张脸?他的眼睛?仿佛在告诉我们些什么呢?(从穿着、动作、神情方面说,再请同学连成话说。)

2望着他那疲惫的面容,望着他那扭曲的身影,望着他那一步三滑和来回晃荡的煤筐,你想怎么鼓励他呢?

四、抓关键句,再味艰难

过渡:多么无力,多么无奈,多么无助的吴运铎,在你的鼓励下,一鼓足气,爬上山头,已经是中午了。肩肿皮破而又远远地落在后头的吴运铎只得加快脚步赶路,那他有没有把煤挑到车站呢?为什么?(引导找受伤的句子,感受艰难

幻灯片出示第一天挑煤路线图,感受路途的遥远和一路上的艰辛。(路途遥)

从半夜动身到这时候日落西山,作者劳累了一整天,挑回来的是什么?饥饿和疲劳、遍体鳞伤。)

五、研读对话,感悟坚强

1、面对着这一位无力、无助而又无奈的儿子,母亲又做了些什么?(含泪打来洗脚水)

2、这是一种怎样的泪水?(辛酸、无奈、心疼、痛心等)

3、在当时这样的社会里,仅仅是我母亲在流泪吗?(所有的母亲,所有的工人,所有的穷人)

4、是的,在当时这样的社会里,像我母亲一样的母亲们在流泪,孩子们在流泪,工人们在流泪,整个中国都在流泪。但是,12岁的小运铎流泪了吗?他是怎么说的? 只是轻轻地告诉母亲:妈妈,不要紧,我明天还去挑。你再想一想,挑回家的仅仅是饥饿与劳累吗?(还有坚强)

5、三次引读吴运铎的话,感悟吴运铎的懂事和坚强。

6、我和小运铎比童年

让我们来看看小运铎一天的艰辛,再想想我们自己:

当小运铎半夜起来去挑煤的时候,我们正在( ),当他挑着煤在山路上、一步一滑踉踉跄跄往前走的时候,我们正在( ),当他被饥饿和疲劳压倒,倒在床上的时候,我们正在( )。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的(   ),他的生活却是如此地(   )。但他并没有屈服,第二天,他终于用稚嫩的肩膀把煤挑到了车站。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六、拓展延伸,理解劳动

同学们,这就是作者第一次挑煤的经过,这就是我们敬爱的吴运铎爷爷苦难童年的开始。在他的肩头,一头挑起的是沉重的煤筐和艰难的生活,另一头挑起的则是坚强的品格和顽强的意志。但这仅仅是一个劳动的开端,更艰难的生活还在后头……

1出示吴运铎艰难挑煤的图片,引导学生谈感受:瞧,吴运铎正挑着煤担向我们走来。

此时此刻,你觉得吴运铎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呢?你对劳动又有怎样的认识了?

2总结:劳动磨练人的意志,劳动可以创造一切。相信在小运铎的身上,我们都学到了坚强,学到了执着。在劳动的磨练中,我们也会像他一样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

七、作业超市:

1、写一写自己的一次劳动经历,把对劳动的感受写出来。

2、找一些与吴运铎爷爷有关的图文资料,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传读。

八、板书

劳动的开端

生活苦

受欺侮

艰难 山路滑 坚强

担子重

路途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a82243210661ed9ad51f3b4.html

《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