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肖邦对菲尔德夜曲艺术特征的继承和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04 22:05: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黄河之声2015年第8期 浅谈肖邦对菲尔德夜曲艺术特征的继承和发展 勃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重庆400715) 要:约翰菲尔德之于钢琴音乐的发展,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其十八首“夜曲”;而肖邦一生创作了众多体裁的钢琴音 乐,夜曲则是最能代表其独特音乐风格的音乐体裁之一。菲尔德的夜曲这种音乐体裁对于主题的发展和音乐的结构 并不太过于注重,甚至无法归纳于标题音乐,它应该属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钢琴“小品”,是为了制造一种氛围和 环境,以迎合听众和演奏者之间感情的传达需要,也因此,菲尔德的夜曲从音乐发展的各个方面上来说上来说,都 预示了肖邦“夜曲”的到来。“夜曲”是最早的无词歌,是音乐化的情感表达,菲尔德和肖邦在“夜曲”中谱写下的 情感思想,符合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始于语穷词尽之时”的说法。 关键词:菲尔德;肖邦;钢琴音乐;夜曲;特征 对于肖邦夜曲的研究以及讨论在当下时代已经有无数的著作和 成果,而对于约翰菲尔德之夜曲的研究,特别是在钢琴作为舶来品 而起步较晚的中国,相对之下显得还不够完善和充分,本文将引用 前人对肖、菲二人夜曲的研究,并通过举证、归纳和对比等方式对 两位作曲家的夜曲异同进行论证分析,结合本人自身的演奏实践提 出了一些自己不同的看法,并希望此文能为钢琴爱好者在演奏和研 坚实的基础,给他们画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框架,其夜曲的特征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雅。精致和抒情性是菲尔德夜曲的典型形象。其篇 幅短小精细,旋律通俗且优美,感情细腻动人,相较于古典时期诸 多作品来说,拉近了钢琴音乐与普通人民的距离,他的夜曲大多以 Andantino和Andante的表情速度进行,为保持作品优雅精致的特 性,大多表情速度在演奏时多采用60bpm,全曲在行进中也不改变速 度,基本维持着乐曲开始的速度。其中辞典对Andantino这个词的解 释有两种:一是相较于Andante更快,另一种则是较于Andante更慢, 结合作曲家给出的踏板记号进行分析,笔者更倾向于后者,因为从本 曲的分解式和弦伴奏织体看,适合用较慢的速度演奏∞。如谱例一。 性地吸纳西方变奏技法和歌唱技法,使得声乐作品向器乐化方向发 展,在追求华丽之中又不失典雅。第二,进一步拓宽了音域。我国 民族声乐作品的音域一般不超过g2,而《玛依拉变奏曲》的最高音 达到了high升C,从从C1到升f。第三,圆润的调式转换。《玛依拉 变奏曲》是在第二次变奏时将七声清乐E富调式自然转换为七声清 乐A宫调式,最后又回归到七声清乐E宫调式。第四,传情的速度变 究二人作品时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和建议,为传播钢琴文化尽自 己的微薄之力,但本人的能力和所学所识终归有限,在研究这一问 题的过程之中必然会有纰漏,不足之处还望读者不吝赐教和批评。 菲尔德夜曲的特征 菲尔德的夜曲为后来的音乐家谱写这一体裁的钢琴音乐奠定了 腔的断音技法,听觉效果上给人以紧凑、跳跃之感,使音乐形象发 生改变,令人顿觉眼前一亮。曲目进行到A’乐段时就出现了长达l8 个小节的华彩乐段 演唱此段要求歌者气息的控制力要强,换气要 快速而且深广,对基本节奏,音高音准的把握也要相当精准,跳音 时要找到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般颗颗清晰、有力、圆润、饱满 的感觉。而长音保持时又如抽丝一般,均匀连贯,徐徐而出。第一 变奏在保持主音1上,随后收拢,使得整个乐段完整的收尾。 化。中国民族声乐一向讲究“声情并茂”,故而《玛依拉变奏曲》对 “情”的传达与处理主要是通过精妙的速度控制来予以体现。如1分 钟150拍到1分钟96拍再到1分钟152拍,就使得酣畅淋漓的速度变化 得以宣泄出来。第五,作品难度的拔高。《玛依拉变奏曲》的变奏技 三、玛依拉变奏曲凸显中国民族声乐时代特征 (一)玛依拉变奏曲很好地传承了中华民族文化 在中华民族声乐传承方面,《玛依拉》很好地得到了传承。而 由于《玛依拉变奏曲》是对《玛依拉》的改编,自然而然也就保持 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在保持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之上,还利用 西方花腔技术和变奏技巧进行创作,使得“中西文化合璧”。可见, 法运用、音域拓宽、调式转换等等系列技巧的处理,都不同程度地 增加了作品演唱的难度。特别是西方咏叹调似的宽大音域,听后感 觉比器乐都动听。总而言之,《玛依拉变奏曲》通过多处的西方技法 和唱法运用,使得“多元化、兼容并蓄”的特征更加明显。 四 结语 《玛依拉变奏曲》是部经典名曲,需要深入钻研和领悟,才能 《玛依拉变奏曲》通过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特别是哈萨克民族的特 色文化,使得该曲极具民族凝聚力和民族亲和力,容易引发大众共 鸣。通过采用变奏、转调等作曲技法来扩充乐段、拓宽音域,迎合 大众的现代审美需求,拉近与大众的心理期盼,使得作品情绪更加 富有韵味和立体感与层次感。这样,《玛依拉变奏曲》就轻而易举地 征服了我国民众,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被传遍大江南北,并被编入声 乐教材,从而突显出该曲的中国民族声乐的时代特征。 将其潜在的信息予以挖掘出来,对于《玛依拉变奏曲》的音乐特征 分析,也要遵循此条路径。但限于笔者的才智愚钝,仅是针对部分 特征予以探讨,还有待以后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一 参考文献】 [1]易秀华.《玛依拉变奏曲》的音乐特征及演唱技巧分析[J].大舞 台,2013。20. (二)玛依拉变奏曲彰显了“多元化、兼容并蓄”的特征 在当今时代,音乐的创作不能“闭关自守”,而应主动吸取外来 文化精粹,使得音乐多元化,成为兼容并蓄的经典作品。《玛依拉变 [2]孙明.中西合璧一一《玛依拉变奏曲》艺术特色浅析[J].赤峰学院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 奏曲》就是很好地印证了这一发展趋势,使得在对变奏技法吸收和 使用的同时,而不失民族文化。主要体现为如下方面:第一,开创 [3]江闻.《玛依拉变奏曲》音乐与演唱分析[J].大家,2012,05. ■一 
谱例一 体裁材的作品,因为有着极其清晰的终止式的存在,所以明确的乐 句划分是古典时期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菲尔德虽然身处的是浪漫 主义时期,其夜曲也具有了浪漫主义时期的风格,如前文提到的作 品中情绪的表达,旋律如歌般的进行,但在曲式结构上还没有完全 脱离古典时期那种清晰明了的结构划分,肖邦在其夜曲中也同样采 用了与菲尔德相同的一些曲式结构,如“A—B—A”这种典型的三段体 结构,但已经不再像菲尔德那样拘谨,他更加注意乐曲的内容以及 主体的陈述,所以其作品的曲式结构相较于菲尔德更为多变,而不 (二)以分解和弦为主的伴奏音型。在菲尔德的夜曲中,左手 是各种曲式之间的异同都那样的清晰,以采用的最为广泛的三段体 的重低音伴奏音型基本上都是以波动的分解和弦为主,如谱例一, 分解和弦的伴奏形式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相较于柱式和弦更加显得 全曲旋律的优美。 (三)菲尔德的夜曲曲式结构使用的非常多,两段体三段体乃 至于多段体结构都有在其作品中出现。但是细看其夜曲,在使用了 如此繁多的曲式结构的整套作品中,每一首乐曲段落之间的对比并 不明显,在情绪的表达上更多的是和谐统一,对于行进的旋律来说 是如歌般的编织,用以伴奏的和声缓慢平稳的静静流淌,虽然菲尔 德所处时代已经进入浪漫主义时期,但其作曲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 还保留着大量的古典主义时期的技法,如谱例一,是他最为著名的 《降B大调第五号夜曲》,全曲只一个主题反复进行,在主题平稳行 结构来说,肖邦的夜曲结构更加的复杂和自由,如作品“0pl5 NrlF 大调夜曲为例:该作品是一个复杂的三段体,开头呈示部为5句的F 大调乐段,旋律极富歌唱性(A段),而到了中段则呈现出一幅激烈 骚动的戏剧性形象并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B段),而其中段本身也 是一个复乐段结构:第一段以呈示段的同主音小调开始,第二段是 第一段的平行重复,但是中段的第二段是转移到下属调结束并引出 再现段也就是全曲的第三段,如此强烈对比的中段,在三段体作品 中实在少见。 三,肖邦对夜曲的个性发展 以现如今的眼光来看菲尔德的夜曲在各方面都不及肖邦夜曲的 成熟,毕竟菲尔德是开创者而肖邦是在菲尔德打下的基础上站起来 的巨人,那么肖邦在继承了菲尔德夜曲的一些特征之后,使夜曲更 加“肖邦化”的原因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一)对夜曲表现力的进一步丰富:菲尔德的作品在如今看来 进的同时使用短音符进行装饰和补充,将主体的旋律进行丰富,使 其在稳定的状态下有了一些波澜。 鉴于上文对菲尔德夜曲的一些分析,结合我们平时对肖邦之夜 曲的认知,我们可以先这样进行一个假设:如果说菲尔德的夜曲是 朴素的牧歌形态,那么肖邦则更为戏剧、热情和庄丽 。 定程度上更多的具有伤感情调的肤浅的多愁善感,其思想性和作 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并未完全的统一;肖邦在菲尔德的基础之上,在 抒情的浪漫气质和伤感的情感基调中融入了更多的属于浪漫主义的 幻想性和热情,并塑造和刻画了前文所提到过的某些典型的形象。 (二)赋予夜曲戏剧性并加深作品前后的对比感:前文曾说道 二、肖邦夜曲较菲尔德的异同 (一)旋律上的继承和发展:进入浪漫主义时期之后的音乐旋 律创作,相较于古典时期旋律的简洁和大量存在并得到使用的自然 音阶,浪漫主义时期的旋律中充满了更多人性的光辉,旋律线条上 的每一个音符都是作曲家内心真情实感的流露和写照,从而形成了 菲尔德的夜曲很大程度在作曲技法上保留了古典主义时期的特征, 使得其作品显得波澜不惊,而肖邦在对夜曲的创作中加入了更多的 种前所未有的抒情风格,菲尔德的夜曲中已经充满了这种情感, 个人情感,其表现在:慢板表现情景的交融,疾风暴雨般的快板和 大量运用的华彩段落表现出肖邦本人纠结的情感,特别是华彩的大 夜曲的优雅和抒情性已经得到了认可。而肖邦在其夜曲的创作上更 进了一步,在脱离了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创作框架之后,更加大胆 的将自己的创作植根于本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之中,使其在拥 量运用,使得整部作品的旋律线条衔接更加紧凑和精致,增加了作 品旋律的流动感和优美性,华彩段落和华丽的装饰音更大的作用在于 使得钢琴这件乐器在演奏肖邦夜曲时不仅仅突出了歌唱的一面,通过 华彩和装饰音,将钢琴的歌唱性和器乐性完美的融入到了一起。 有浪漫主义音乐特征的同时散发着浓郁的波兰民族音乐的风格。肖 邦的早期夜曲作品有着明显的菲尔德风格:旋律性是肖邦夜曲最明 显的特征,和菲尔德一样,在左手分解和弦的烘托下右手旋律如带 着伴奏的声乐歌曲在吟唱,在肖邦所处的那个时代浮躁的炫技和强 四 结语 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形式, 正是这二者的有机统一,才使得艺术具有令人惊叹的感人魅力 。肖 邦夜曲之所以精湛受人欢迎,除菲尔德为后人打下的坚实基础外, 有力的作品占主导的情况下,他依然继承了菲尔德夜曲中旋律细腻 精致的特征,如作品Op9 Nr2。前文说到菲尔德的夜曲如同朴素牧 歌,而肖邦则更为热情庄丽,在旋律上来说具体表现在肖邦其作品 的旋律带有了更为主观的情绪表现并带有沉思的幻想风格,旋律的 更多是肖邦个人情感在作品中的倾泻与灌注。虽然“夜曲”这个名 词在不是第一次出现,但菲尔德赋予了它全新的含义,在钢琴艺术 形象更加的鲜明,之间的对比也更加强烈而不再是简单的富有歌唱 性色彩,如作品0p32 Nr2降A大调夜曲,开头第一段是浪漫曲的特 征,在三连音形成的丰富和声伴奏烘托下,自然的转化成了宦叙调 的形式,性而变化成了热情的中段,并一直将激动的情绪带到了再 现部之中:再如作品Op15 NrlF大调夜曲,抒情的部分犹如牧歌般悠 扬,但随后进入的旋律则形成了暴风雨般的对比。 中创立了一种新的风格 ,对于肖邦乃至门德尔松等后来的音乐家来 说,就是他们所站立的巨人的肩膀。■ 注释: 孙祖洪.论菲尔德夜曲的艺术特色一一以《降B大调第五号夜曲为 例》[J].曲靖师范学院报,20l0,04:111—1l3. 彭琰,胡苹,“夜曲”的继承与发展一一谈菲尔德与肖邦[J].飞天, 2011,14:42—43. (二)曲式结构上的继承与发展:在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 中,乐曲的结构框架结构原则已经稳固的建立了起来,特别是奏鸣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7. 钱仁康.外国音乐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35.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b5a843529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c.html

《浅谈肖邦对菲尔德夜曲艺术特征的继承和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