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详解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详解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历来公认是抒发命运乖舛、怀才不遇、壮志难酬、青春易逝之情的名句。那么,冯唐为何易老?李广为何难封?王勃此句,究竟表达什么情怀?
先说冯唐易老。
冯唐确实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物。在二十四史中,以官员身份入史的,算是级别很低的一个人。一生主要的职位是“中郎署长”,做过约十年的“车骑都尉”,很短时间的“楚相”。一生事迹也不多,亮点就是为魏尚辨冤,并持节云中,让魏尚官复原职。司马迁之所以专门为他立传(《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是因为他“守法不失大理,言古贤人,增主之明”。然而真正让冯唐声名显赫的原因,却是他的“易老”。冯唐为何易老呢?分析起来有如下一些原因。
冯唐易老的原因首先是汉代的“举孝廉”选官制度。西汉强调以“孝”治国,其中一个主要的证据是,西汉的皇帝,除了高祖刘邦外,谥号里都有一个“孝”字。在家孝父母的人,做官一定忠君。当然,这是皇帝们的逻辑,也是他们的梦想。
在汉代,想做官,途径倒是很多。首先当然是皇亲国戚,皇帝老儿想让你做个什么官,说句话就行了。再有就是达官贵人、豪强士族的后人,有人推荐,做官也容易。如果你舍得银子,捐钱捐粮买个官做,不仅理所应当,而且还正大光明。这些条件都没有的贫民百姓呢,



武可以从军,积累军功,做官封侯也非难事;文可以成大儒,经学研究透彻,先做



“博士”后做高官,甚至可以做到丞相,比如匡衡,这样的人也大有人在。如果你文武双不全,也还有一条路,就是“举孝廉”。这“举孝廉”,顾名思义,当然是重在品德。要孝顺父母、为人清廉。学问也要考虑的,不过,这倒是其次。若有特别“孝”或者特别“廉”的,学问倒不在乎。这“举孝廉”其实是一种推荐制度,汉代要求地方官、中央官二千石以上的,每年都要推荐这样的人才。若是推荐出特别优秀的人才,推荐者要受到奖赏。当然,若是推荐出来的人犯了事,也要受到牵连。
冯唐就属于这类人。“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史记》所谓“以孝著”,即“以至孝闻也”,那是当时因为最孝顺而闻名的。这“举孝廉”若是“假孝廉”,若是因为王公贵族达官贵人豪门世族之后而举出来,也许十多岁二十几岁就行了。若是真孝廉,而且以“至孝”而闻名,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可以得名的吧?可以想想,因孝顺父母而出名,一般要等到父母年长,而要熬出个全国第一这样的名声,应该要三、二十载吧?冯唐出生不在达官贵人名门望族,不会有人给他“假孝廉”的机会,应该是个“真孝廉”。所以,我们估计冯唐被举孝廉时年龄就比较大了。司马迁没有去考证,也没有记载,后来的班固和司马光就更无从查考。其它的不说,汉文帝跟他聊天的那天,他的年龄就比较大了,估计65岁以上了吧?因为据《资治通鉴》,此事发生在孝文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而“武帝立(前141,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这一估算,



冯唐老先生第一次出场,已经65岁以上了。怪不得汉文帝都惊诧,这么老了还只做个“郎”(掌管宫门,皇帝出行时随驾充任车骑官)的官职!至于他这个“郎”官做了多少年,多大年龄开始做的,这就无从考证了。
这么老了才做官,当然“易老”了。其次,冯唐易老还因为他自身的性格缺陷。
冯唐的才能不用说,堪称一流。他对将帅之才的认识和评价,思想意识独特,“冯公之论将率,有味哉!有味哉!”司马迁之所以为冯唐作传,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有味,值得品味,值得深思。李牧和魏尚是冯唐心目中比较理想的将帅,他们身上有很多共同特征。不贪财,“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有主见,“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善征战,“西抑彊秦,南支韩魏”“是以匈奴远避”。兼之还有爱士卒,有胆识,善谋略等等。冯唐还特别地认为,不能因为将帅有小过失而掩大功劳,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种观点是辩证的、客观公正的。
冯唐的才能还表现出他独特的口才。一个“中郎署长”,也就是正科级干部吧,能见着皇帝的面,而且还能聊上天,实是千载难逢。机会是难得的,冯唐把握得很好。而且,他的口才为展示他的才华提供了条件。也因此,他才青史留名。“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文帝一时好奇,这么个老头,不在家抱孙子,干嘛还在这做这么个小官?



当时,文帝是“辇过”,坐着辇车从那儿经过。的的确确的一面之缘,如果把握不好,这样的机会永远不会再有。“家安在”三字让冯唐有了跟文帝套近乎的机会。“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冯唐以此为契机,用“代人”的资格跟曾经的“代王”攀上了同乡;其次,文帝赞李齐之贤,冯唐又以父亲与李齐交往甚密拉关系;再次,冯唐揣测到文帝渴望贤能的武将的心理,又用廉颇、李牧之流来吊文帝的胃口。由此可见,冯唐确实是难得的辩才。
而这样的才华,却被自身的性格缺陷毁了。
“陛下虽有廉颇、李牧,不能用也。”这是当面批评文帝了。你口口声声说希望得到贤才,而你却是一个即使得到贤才也不会用的人。不会用人的皇帝是什么皇帝?昏君!这无异于当面骂文帝是昏君!所以文帝“上怒,起入禁中”。在历史上,怎么说文帝也算不上是个昏君,所以他勃然大怒也是可以理解的。
冯唐的缺陷是,太不给人面子。
幸好文帝是个明君,对这个当众“辱”他的人不怪罪,反而召见他,让他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机会为魏尚辩冤。
再次,与景帝重武轻文思想有关。
冯唐在文帝朝是比较受重用的,在景帝朝,被任为楚相,不久被免。在景帝16年中,无所事事。
景帝朝国力逐渐恢复,但内忧外患不绝,内有七国之乱,外有匈奴边患,使景帝更加重视能立马横戈为他分忧的武将。像冯唐之流的文臣,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自然被晾在一边了。



最后,当然是万恶的封建社会官场了。
在封建社会,官官相卫,互相捧场,结党营私。官员之间的关系为互相利用的关系,像冯唐之流,皇帝面前尚敢当面“辱”之,如此耿介的个性,眼里怎能装得下沙子?可想而知,这种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不徇私情的人,肯定时时遭打压、处处受排挤。所以,他的下场只能是被排挤出局。提拔重用,做梦吧!
再说李广难封。
李广名气很大,匈奴人称之为“飞将军”,戎马一生,跟匈奴人血战四十多年,战功卓著,可是,一生未得封侯。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其一,时代的原因。李广可谓“生不逢时”。最早持这种观点的人是汉文帝:“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李广这类人,出身将门、武艺高强,却又不是皇亲国戚、不是功臣后嗣,只能企求以军功换爵位,当然渴求生活在刘邦打天下的时代,积累军功求得爵位。所谓“乱世出英雄”,就是这个意思。
李广出生在汉初,天下初定,国力衰微,西汉政权不足与匈奴抗衡。所以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对内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对外采用和亲政策,笼络匈奴人以安边。遇到匈奴人攻击,也仅仅是防御为主,不敢进行反击,更不用说发动大规模的决战。这样,李广建功立业就难了,想得到皇帝的侯爵谈何容易。



于是,在文帝、景帝两朝,近三十年的时间,李广青壮年时代的美好时光,湮没在守御匈奴人进攻的小打小闹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战,也就没有凑足封侯的功绩。
当然,文帝、景帝两朝也并非没有封侯事。那么,他们都封了哪些人为侯呢?文帝朝有28人被封为侯,统计如下:
皇亲13人:管侯刘罢军、瓜丘侯刘宁国、营侯刘信都、杨虚侯刘将庐、朸侯刘辟光、安都侯刘志、平昌侯刘卬、武城侯刘贤、白石侯刘雄渠、阜陵侯刘安、安阳侯刘勃、阳周侯刘赐、东城侯刘良。
国戚5人:轵侯薄昭、章武侯窦广国、南皮侯窦彭祖、清都侯驷钧、周阳侯赵兼。
刘邦时代或拥立文帝的功臣4人:故安侯申屠嘉、樊侯蔡兼、阳信侯刘揭、壮武侯宋昌。
功臣子孙4人:犂侯召奴、缾侯孙单、弓高侯韩颓当(匈奴降将)襄成侯韩婴(匈奴降将)
显赫世家,今不可考其贡献的2人:波陵侯魏驷、南X(貞阝X起。
景帝朝有31人封侯,统计如下:皇亲10人,国戚3人,平定“七国之乱”功臣(或其子孙)10人,匈奴降将8人。
可见,文、景二朝,李广之流的企图以军功封侯的人,唯一的机会是平定“七国之乱”
可惜,李广没有把握好这唯一的机会(后文详述),封侯榜上无




武帝继位后,国力强盛起来,西汉政府开始着手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反击,先后发动几次大战,军人建功立业的时代到来。武帝朝一共封侯239人,似乎封侯的黄金时代到来。统计如下:
皇亲162人,国戚3人(也有军功),少数民族降将41人,建功军人23人,功臣后人5人,功劳显赫的文官(恩泽侯)3人,周朝后人1人,方术1人。
可是,不难看出,李广之流欲建功以封侯的想法不易实现,军功23人的名额,不足封侯总数的10%。况且李广已经过了建功立业的黄金时期,四十多岁了,希望通过建立军功实现封侯的愿望,就更难了。
其二,皇帝“任人唯亲”
在万恶的封建社会,皇帝对军权是非常非常在意的,因为这关系到他的江山社稷甚至身家性命。因此,选择将领时,首先考虑的是“忠”,其次才是“才”。相比之下,跟他有血缘关系或者姻亲关系的人,忠诚度要高一些。当然,这只是皇帝们一厢情愿的逻辑。事实上,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人,夺江山的何其多!甚至比没有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的还多!但是,皇帝还是常常会犯任人唯亲的错误。
从表面上看,从汉文帝、汉景帝至汉武帝,对将领都同等地重用和信任,赏罚公平。但是,“平等”中有不平等。
众所周知,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不仅仅是将领的素质和军队的战斗力,影响军队战斗力的因素也不仅仅是军队的数量




皇帝要让你立功,就会给你更多的立功机会,就会给你创造更多的立功条件。即使军队数量一样,战斗力悬殊也是很大的。士兵的素质不一样,武器装备不一样,后勤保障不一样,而封侯的标准一样。何况,军队数量也未必一样呢!“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亦不如骠骑(将军),骠骑所将常选”“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所领的兵,是精锐中的精锐,常常挑选。这是李广之流的将领无法享受的待遇。
与匈奴人作战,最重要的是军队的机动性。机动性越强,战胜的可能性就越大,被抽去精锐的李广等人,带领着普通的骑兵,要跟卫青、霍去病之类的精兵比赛,结果不言而喻,所以,“然而诸宿将常坐留落不遇”,也就不奇怪了。
其三,李广的军功不足。
在万恶的封建社会,皇帝将土地分封给臣下,其实是极不情愿的。这就好比把自己的一大块蛋糕切一小块给别人。但是,皇帝们又是需要有人给他们卖命的,不把蛋糕切一块出去实在是不可能的。另一方呢,军人舍弃老婆孩子热炕头来给你卖命,是需要代价的,“封侯非我愿”这样高尚品德的人才,是比较少的。冒着生命危险在刀口上舔饭吃,多半是为了一点风险收入:军饷、军功、官职、爵位等这些实际的利益。于是,双方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你给我卖命,我给你利益。而且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公平。



标价一:俘斩敌方的将领、重臣、皇亲国戚等重要人物。比如吴王刘濞发动“七国之乱”时,给各地诸侯的信中明确标明了军功封侯的标准:“能斩捕大将者,赐金五千斤,封万户;列将,三千斤,封五千户;裨将,二千斤,封二千户;二千石,千斤,封千户;千石,五百斤,封五百户:皆为列侯。《史记·吴王濞列传》)当然,这个标价比西汉政府的标价高一倍,以增强吸引力。用此标准除以2,便是西汉政府的封侯标准。李广没有此类军功记载,所以不能封侯。
标价二:斩杀敌方士兵千级以上。比如众利侯郝贤,达到这个标准便被封侯。这个军功的审核是非常严格的,差一颗脑袋都不行。我们都知道,冯唐曾指出,魏尚上报军功时,实际数字跟上报的数字差了六个脑袋,魏尚便被削夺了官职和爵位,还被治罪。皇帝把蛋糕分一小块给你,本身就不爽,何况被你骗取呢?企图以“欺君”的方式获得功名,实在是风险太大。再说,耿直的李广也不是那样的人。由于李广斩杀敌军士兵的数量未能达到这个标准,因此也不能封侯。
标价三:战场上特殊的贡献。比如“先登”,即攻城时首先登上敌方城墙或者首先攻入敌人营垒,赵不虞因此被封为随成侯,公孙戎奴因此被封为从平侯。再比如劝降敌军,居翁劝降南越四十余万人投降,被封为湘城侯。
在文帝、景帝两朝,李广在边境抵御匈奴人进攻,主打防守;武帝一朝,李广开始进入进攻模式,却又累吃败仗。这样,李广虽然戎马一生,血战七十余仗,最终未能



达到封侯的标准。其四,李广的能力缺陷。李广是将才非帅才,善守不善攻。
李广的才能是杰出的,体现在这样一些方面。
单兵作战能力强。李广“善骑射”,身材高大手臂长,天生的射手;力气大,射石头都能“中石没镞”行动敏捷,被匈奴人称为“汉之飞将军”;处乱不惊,不畏死不惜身,骁勇善战。这些都使李广的单兵作战能力强大。但是,李广是将领不是士兵,单兵作战能力再强也只能发挥个人的作用,而不是整支军队的作用。良将,不仅仅是猛士。
有胆识有谋略,常常能绝处逢生。被俘后装死麻痹敌人,摆脱数百人的追捕;一百敌数千,还敢玩“空城计”,让士兵前进到敌人的鼻子底下,“下马解鞍”;率四千骑兵被匈奴左贤王四万骑兵包围,血战两天,居然意气自如,坚持到了援军的到来。
组织能力强,善于情感管理,军队凝聚力强。李广带兵简易,军纪不严。但李广的军队战斗力并不弱,是因为李广注重情感管理,从小到吃饭喝水这样的事,李广不仅仅不讲特殊,甚至让士兵先吃先喝,从而赢得士兵的爱戴。不爱财不惜死,士卒甘为效命。
善于防守。李广在上谷、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驻守时,守卫疆土战功卓著,匈奴人吃过他的大亏。即使是在敌方,也算名声大噪。驻守右北平时,匈奴人“避之数岁”,不敢来招惹他。



但是,李广的能力也有明显的不足。
善守不善攻。李广的一生,经历的防御战比较多,主动出击的少,积累的战争经验也是以防御为主。因此,汉匈之战的战略防御阶段,李广战功卓著,而到了战略进攻阶段,李广却是累吃败仗,几乎不能建功。有时立了一定的战功,也因为己方损失过大,功不抵过;有时失道误期,影响整个战役的胜败。匈奴人的整体实力比汉朝弱,长于长途奔袭打“游击战”,长处是机动性强。因此,汉军对匈奴军队,不愁“打不过”,只愁“找不着”。在那个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代,迅速地侦察敌情并长途奔袭消灭之,是最好的战术。但是,这正是李广的能力缺陷。李广的一生中,没有过长途奔袭建奇功的案例。
是将才非帅才。不明白的人,总认为“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是韩信的夸口,总认为韩信所言“将兵”之才与“将将”之才的区别只不过是敷衍刘邦的托辞,总认为谁带兵都是越多越好。其实,每个人的才能确实是有区别的。只能单兵作战的士兵,你让他带一百人,也只相当于一个士兵的战斗力。只能带三万兵的将领,带十万兵肯定会吃败仗。只能带兵指挥小规模战斗的将领,只有一点粗略的谋略,你让他带兵指挥大兵团的战役,要运筹帷幄统筹全局、决胜于千里之外,确实是难为他了。李广正是这样,小战有胜,大战无功,不得不分析他的能力做得“将”做不得“帅”
李广的管理能力也有缺陷。李广管理军队注重“情感管理”,是其长处,但也有缺陷。军队“无部伍行阵”“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



,这种带兵风格,带三、五几千士兵尚可,若是带上十万八万的士兵,不知如何指挥。
其五,李广的性格缺陷。
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性格缺陷,李广也不例外。
心胸狭窄。关于李广和霸陵尉的是是非非,历来争论不休。听惯《列宁与卫兵》故事的人,常常为霸陵尉喊冤;感慨世态炎凉的人,常常为李广喝彩。但是,无论如何,李广杀霸陵尉一事,干得真不厚道。即使你认为他趋炎附势抑或狗眼看人低,这也是道德问题,无论如何都不是死罪。再说,“至军而斩之”,甚至借口都不需要一个,确实是公报私仇、草菅人命。至少,证明李广是一个气量狭小、心胸狭窄的人。
自负,恃勇放旷、恃才而骄。李广有勇有谋,多力善射,因而自负其能,急功冒进,甚至有“逞勇”之嫌。为了追击三个匈奴“射雕者”,带领一百士兵孤身犯险,不计后果,置大军于不顾。试想,如果遇到一个莽撞型的匈奴将领,管他呢,指挥几千士兵一路掩杀过来,李广战死,所带大军损失主帅,被杀得片甲不留。也许有人把李广这个案例跟诸葛亮的“空城计”相提并论,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诸葛亮在使空城计时,对敌手司马懿的性格了如指掌,完全“知己知彼”而李广对敌人一无所知。
其六,李广的政治幼稚病。
李广政治上太幼稚,竟私受梁王将军印。
这事说来话长。梁王刘武是汉景帝同父同母的兄弟,都是窦太后



生的。景帝做皇帝时,刘武是他唯一的同父同母弟,



窦太后也特别喜欢刘武这个小儿子。因此,哥俩感情很好——至少表面上看来是这样的——“同辇”“同车”的。“七国之乱”暴发时,刘武的表现也很好,旗帜宣明地支持中央政府,率大军据守睢阳,牵制了叛军主力,以至战后清理战功,梁王军破敌、俘斩敌军的功劳与中央军大致相同。也就是说,平定“七国之乱”,梁王功占一半。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包括李广。
而还有一件事,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也包括李广。梁王刘武觊觎着汉景帝的帝位。
汉景帝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刘武是怎样想的,所以喝酒的时候故意试探,当然也为了讨窦太后喜欢:“千秋万岁后传于王”。刘武表面“辞谢”,心里也明白景帝所言“非至言”“然心内喜”。窦太后,早有此想法,景帝之言正中下怀,“太后亦然”后来,景帝废了栗太子,窦太后想要让景帝兑现当初的诺言,“兄终弟及”朝中也有人附和此议。但袁盎等大臣劝阻景帝,于是太后也不便再提此事。刘武归国后,怨恨袁盎等大臣,派出刺客刺杀了袁盎等十多人。景帝因此逐渐疏远了刘武。
觊觎帝位并付诸于行动的人,是皇帝的敌人。
因此,梁王刘武是汉景帝最亲密的兄弟,也是最危险的敌人。“七国之乱”时,李广以“骁骑都尉”的身份跟随太尉周亚夫攻打叛军,因“取旗”而“显功名昌邑下”,正是李广封侯的好机会,可惜李广没有把握住。“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取旗



”是奇功,很多人因此而获取封侯。“显功名昌邑下”,说明确实是影响巨大的战功。但景帝没有封赏李广,李广可能想不通。
我们想得通。“七国之乱”平定后,梁王刘武是汉景帝皇位的最大威胁者。李广立下奇功,又骁勇善战,应该算个人才。梁王为什么要“授广将军印”?笼络人才!作为天下地盘最大的、最富有的、因战功而声名显赫的、受太后宠爱的诸侯王,到天子的阵营里来挖人才,想干什么?而李广居然受了。景帝怎么想?李广是脚踏两只船还是要投靠刘武?一旦刘武发动叛乱,你会不会跑到刘武那边去?
李广,你还奢望封赏?没有找个借口取你的项上人头,景帝应该算是仁慈的君主了。
在皇帝心目中“忠”字打了折扣的人,还有机会得到封赏吗?李广,只懂军事不懂政治的人,站错队了!
李广的政治幼稚病还表现在杀降上。羌人反叛后,李广诱降他们八百人后,又把他们杀害了。民族矛盾是政治问题,政治问题用野蛮杀戮的方式来解决。如果杀掉八百人就能解决一个民族矛盾,诸葛亮就不用七擒孟获费那么大的劲了。
其七,李广“数奇”
所谓“数奇”,就是运气不好,常走霉运。虽然我们是唯物主义者,不赞成运气这些说法,但是,有些偶然现象,经常降临在李广身上,确实不是用概率说能解释得清的。顶多,我们只能说偶然、偶然,哪里来那么多的偶然?



比如,李广常常面对强敌,十倍甚至数十倍的敌人;再比如,李广的向导老是出差错,常常在茫茫大漠中“失道”贻误战机。
我们是唯物主义者,不大认同“数奇”的说法。我们是否认为李广“数奇”不要紧,要紧的是汉武帝也认为李广“数奇”,从而不予重任。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可汉武帝不是。“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汉武帝认为李广年龄大了,运气又不好,自然不会付以重任。在军中,卫青为了把立功的机会送给亲戚、朋友、恩人,又是国戚身份的公孙敖,把前将军李广调到右翼,让公孙敖任前将军,使李广最后一仗也因失道而惨淡收场。
有这么多原因,最终导致了“李广难封”
王勃的“冯唐易才,李广难封”,究竟表达了什么情怀?都说言为心声,想要知道这句话表达什么情怀,先要知道王勃当时是怎么想的。
王勃算是一个文坛奇才。
一奇,早慧。“六岁善文辞”,普通孩子尚在父母膝下撒娇,他就善于写文章了。还能做到“构思无滞,词情英迈”,写文章思路畅通无阻,洋洋洒洒,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并且文词的内容雄壮而豪迈,显得人虽少年,作文成熟,胸怀大志。九岁时读颜师古作注的《汉书》作了一篇《汉书指瑕》来挑出它的错误。颜师古是唐初儒学大家,著名的经学家、训诂学家、历史学家,也是研究《汉书》的专家。姑且不说这《汉书指瑕》是不是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如果没有广博的学识、



没有对汉书一定的研究、没有创新意识、没有训诂和对比研究的能力,是无法写出这样的文章来的。



而王勃,时年仅九岁。值得一提的是,古人所说的九岁是虚岁,完全可能不足八周岁。
二奇,文采。王勃以二十几年短暂的生命,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并且作品文采斐然。别的不说,单是《滕王阁序》一文,完全可谓无出其右者。情景融合讲究自然之趣,用典贴切毫无雕琢之痕,铺陈排叙一无累赘之感,骈散自如全凭信手之笔。“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韩愈此句,为王勃文章的文采作了中肯的评价。
三奇,博学。作为一个文人,王勃诗文写作水平自然不用多说。此外,王勃可谓杂家一员,博学多才。其研究领域至少有这样一些。天文历法,曾撰《唐家千岁历》;历史,撰《汉书指瑕》,补写祖父遗作《元经》亡佚篇章;周易,研究周易撰写《周易发挥》;学医,尽得名医曹元精要,作《黄帝八十一难经序》《平台秘略》
文坛奇才王勃,仕途却不大畅达。起初,王勃应该算是仕途通达的。
14岁时,右相刘祥道巡行关内,王勃写《上刘右相书》自荐,深得刘祥道赏识,受刘祥道上表推荐。随后参加幽素科考试,成绩优异,授予朝散郎的官职。这已经是破格重用了。因为朝散郎的官阶是从七品上,而一般参加幽素科考试后被授予的官价大多是从九品或正九品,他比一般人至少高二品六级。



沛王李贤听到他的名声,召他为王府修撰。这王府修撰不算是个官职,也就在王府里面写点文章,编写资料,做个秘书类的工作。但是,跟王爷朝夕相处,甚至出谋划策,大多会成为王爷的心腹。当时的李贤,是武则天与高宗李治次子,前途无量,说不定还会做到皇帝,谁知道呢。沛王的心腹,就是将来的班底,也会前途无量。因此,王府修撰是一支潜力股。十五六岁就做王府修撰,是王勃仕途的巅峰时刻。
可惜,高调的王勃因为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葬送了自己的仕途。当时,诸王之间常玩斗鸡游戏,大家玩得不亦乐乎,沛王跟同母弟英王玩得最来劲。这英王李显,当时叫周王,后来徙封英,再后来做了皇帝叫唐中宗。兄弟俩都是十二、三岁年纪,正是贪玩的年龄,相差只有一岁多,玩得特别尽兴。王勃是沛王亲信,自然跟随玩游戏。有一天,王勃突发奇想,决定写一篇檄文讨伐对手——英王的鸡,于是就有了千古名作《檄英王鸡文》。王勃的初衷,无非是想露一手,展示一下才华,没想到,跟自己惹来大祸。
这檄文,确实功夫到家,文笔犀利,思想新颖,自然迅速流传,传到了一个不该听到此文的人耳朵里——唐高宗李治。
高宗一听此文,大怒!一则,众所周知,大唐自建国,玄武门之变开始,兄弟相残兵变不断,高宗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们重蹈覆辙,象斗鸡一样自相残杀;再则,斗鸡走狗始终是不务正业,高宗不想让儿子们的不务正业随着王勃的文章一起名扬天下;还有,这王勃作为王府修撰,理应引导沛王学习诗书礼仪,学习经世济用,而不是整日



斗鸡走狗,这王勃履行的是哪一门职责?于是,怒骂一句:“是且交构。(这样发展下去将会挑起皇子之间的矛盾)将王勃逐出沛王府,不让他再进王府。
成也文章,败也文章!
从此后,王勃一蹶不振,被排斥在唐朝中央政府核心势力之外。后来想方设法谋到一个虢州参军的小职位,却又在任上擅自杀了官奴曹达。本该问死罪,幸好遇上大赦,保住了性命,革除了官职,成为一介平民。
王勃自身丢了官职,还连累了父亲。他的父亲王福畤(zhì),本来做的是雍州司功参军,受王勃的牵连贬官做交阯县令。
上元二年(675,心灰意冷而满怀愧疚的王勃南下省父,九月九日至洪州,适逢都督阎公在滕王阁大宴宾客,于是作《滕王阁序》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很丰富的,研究的人也很多。那么,“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此句,究竟表达了王勃哪些思想?
怀才不遇。王勃很有才华,他也自信自己的才华。冯唐和李广,在王勃心目中都是很有才华的人,也是不被重用的人。他自比为冯唐和李广,也为自己的不被重用而感伤。自从被逐出沛王府,他就淡出了最高统治集团的视线,犹如皇家的秋后轻罗小扇,无人想起也无人提起。有心杀贼,无路请缨,空怀一腔热血,空有一腹才华。壮志难酬,终日无所事事,只能写诗作文,排遣心中块垒;只能游山玩水,在大自然的某个角落疗伤,慢慢舔舐自己的伤口。



青春易逝。“易老”与“难封”,均是感叹命运乖舛、青春易逝、功名难成。被逐出沛王府,弹指一挥间,十年大好青春年华烟消云散。此时的王勃,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光明,看不到仕途上的一点曙光。悲愤、愧疚、失落、迷茫,伴随着蹉跎的岁月,伴随着一颗不甘沉伦与庸俗的心。难道,就要如此虚度年华而终生?
渴望重用。王勃的一生,都是积极入世的,有儒家“兼善天下”的志向。上书刘祥道,目的非常明显,借以显名而求荐举;拜为朝散郎后,所作的《乾元殿颂》《宸游东岳颂》《拜南郊颂》等文章,有歌功颂德之嫌,恰好也表现了王勃展示才华,以图君王知遇的心理。十年沦落,遭遇坎坷,也不至于让王勃心灰意冷、绝望一生。毕竟,王勃时年只有二十六岁,正值青春年华,东山再起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冯唐持节云中之类,正是他所期待的。冯唐易老,说明王勃急切地盼望着“冯唐”的来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完全可以这样理解:迫切地希望“冯唐”持节云中,赦免罪过,以期及时完成封侯事。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非常感伤,的确。但是,感伤之中,也有企盼,埋藏在骨子里的企盼。“怀功名而悲岁月”,这七个字,是王勃后半生的真实写照。写作《滕王阁序》时,这种心情特别明显。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ba5c12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2f.html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详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