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精华版2016年中考)

发布时间:2016-01-12 08:56: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背景介绍:元和十四年(819)正月上书谏迎佛骨,触怒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迁,犹言下迁,古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当韩愈到达蓝田关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于是写了这首诗送给韩湘,抒写忠而获罪的愤慨、为国除弊的决心和眷恋朝廷的心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一首比较深刻的政治抒情诗,诗人把朝廷的腐败同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到一起来写,表白了自己为朝廷革除弊政的忠心和勇气。诗的前四句:忠而受贬。叙述议论,简洁明快、慷慨激昂。后四句:蓝关示湘。宕开一笔,以写景叙事来曲致己意,凄楚悲凉,感情基调为之一变,造成全诗开阖起伏、沉郁顿挫。 

1.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_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_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 :_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_

2.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它与李白《行路难》里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一封早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对比。朝奏夕贬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突出表现了自己之间角色的急剧变化,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悲痛之情。

4.这首诗在虚词的运用上很得体,如欲为肯将,试简要分析其作用。

非常准确地表现出作者的一片忠心和坚强的信念,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愤慨,还蕴含着诗人不屈不扰,宁折不弯,刚正不阿的品格。

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哀朽惜残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表达了诗人在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家效力,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

6.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两字的表达效果。

”“两字分别从广度与高度两个层面形象生动的描绘了自己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景,同时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

7.细致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两句诗,分析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发途中感受的?

这一两句借景抒情。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景物描写中显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8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加以分析。

第六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大雪阻路,马难前行,虚写诗人留恋长安,不忍离去的感情。

9、颈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态?试作简要分析。(3分)

这句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2分),表现了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2分)。(或借物抒怀,以马写人2分,用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2分。)

10.颈联即景抒情,是千古传唱的名句,请深入而简要地分析一下它好在哪里。

诗人把百感交集在眼前的景物上,渲染了悲壮的气氛,表现出崇高的牺牲精神。一句回顾,一句前瞻,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家何在中,有诗人的血泪;马不前里,流露出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无穷感慨。苍凉的景色,雄阔的境界,悲惨的现实,诚挚的感情,共同酿就出纯似美酒的一联诗,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11试从结构与内容两个方面分析尾联的作用。 

结构上扣题,尾联向侄孙交代后事,沉痛郁闷,内容上进一步深化诗意。 “知汝远来应有意”,通过侄孙的心情写出自己前途之艰险难测.写出因遭受贬谪的无穷伤感,进一步吐露了凄凉之情。“好收吾骨瘴江边”,表明作者对未来的思考,诗人自知此去凶多吉少,但也无可奈何,只有冷静地面对了。《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老臣蹇叔哭师时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之语,韩愈用其意,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语意紧扣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12这首诗表达了韩愈对朝廷“既忠且怨”的复杂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诗人为国事献计献策,却“朝奏”而“夕贬”,怨愤之情溢于言表。但诗人只想替皇帝“除弊”,毫不吝惜残余的生命,表现了老而弥坚的耿耿忠心。第三联“家何在”,“马不前”将思家念国的忠贞和英雄失路的悲怨交织在一起。尾联“收骨瘴江”,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愤激之情。全诗感情沉郁,动人肺腑。

13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这首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语言明快,风格沉郁。表达了诗人不惜残年为皇

除弊事的决心和老而弥坚的气概,但一封奏疏竟然获罪,也流露出诗人的怨愤

情。

1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忠而获罪的悲愤忧伤

15.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D
  A.本诗是韩愈写给自己的侄孙韩湘的,诗题中“左迁”一词是“降职、贬官”之意。
  B.“圣明”在这里指皇帝,与圣上、陛下、天子等词意义相同。
  C.“家何在”“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无望和前途渺茫。
  D.“肯将衰朽惜残年”,传递出作者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愤之情。
16.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C
A.“朝奏”和“夕贬”两相对照,突出时间之短,说明获罪之速,隐含作者忧愤之情
B.“横”写广度,云横而不见家,也不见长安;“拥”写高度,风雪载途,英雄失路。
C.颈联虽隐去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但苍凉的画面仍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D.表现手法上,本诗采用叙述手法入诗,体现了韩愈诗“以文为诗”的特点。

17.对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直接写出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奏”与“夕贬”对比,让人感觉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

B.颔联表明诗人的心迹:不惜残年为皇上革弊除害。

C.颈联即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也让人联想到马致远的“瘦马”,都是以马写人。

D.尾联写诗人向侄孙韩湘交代后事,显得从容、宁静,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思想境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c04afefaf45b307e971973e.html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精华版2016年中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