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女性悲剧

发布时间:2018-11-19 20:39: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题目 《红楼梦》中的女性悲剧 

内容提要:《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是可爱可怜又可悲。在封建社会中 这些美丽的女性不仅仅代表小说中的人物更是在封建社会女性的缩影 她们有自己独立的品格,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思想感情,有着风华的外表容貌,更有着内心的独特美丽。她们有的才华横溢,有的聪明美丽,有的情韵雅洁,有的志行高卓……尽管如此,十二钗这群才华绝代的美丽女性,却全都列入了“薄命司”,成为册子上注定没有好结局的人物。红楼梦所展现的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问题上的悲剧,而是那个社会里女性的共同悲剧。

关键词 : 红楼梦 女性 悲剧

正文:

正如鲁迅所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价值越高,悲剧越重。“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红楼院内,曹雪芹向我们展现了一出出惨烈的悲剧——尤其是女性的悲剧,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毁灭女性美给人看的历史悲剧小说

曹雪芹曾为《红楼梦》第一回便开宗名义,说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使闺阁昭传”。而且在第五回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有二支曲子,分别就叫“千红一窟(哭)”和“万艳同杯(悲)”。作者用谐音的方法暗示了封建社会女性的不幸命运,这说明曹雪芹在创作时有明显的自觉意识——写封建社会女性的悲剧。“金陵十二钗”指的是《经楼梦》最主要的女性群体,她们分别是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薛宝钗、林黛玉、史湘玉、史湘云、妙玉、秦可卿、李纨、巧姐、王熙凤。他们的命运是又是怎样的呢?

才女林黛玉,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贵族少女。她的身世是不幸的,从小父母早亡,寄人篱下,又“娇袭一身多病”,因此,才会形成她多愁善感、每每爱哭的性格。她给人的感觉始终是悲切的,这在她的诗作中就有体现。如她所做的《葬花吟》、《柳絮词》,她始终放不开自己寄人篱下的阴影,并将这种心情带进自己的生活中,使她变得自卑、多愁、孤僻、多心。她的性格又是叛逆的。她虽然有自己的独立的性格,虽然在意识上要摆脱这种依附,但在灵魂深处,却已被这种依附性折腾得筋疲力尽。当宝黛爱情发展到成熟的时候,她并没有因爱情的幸福而振作起来,反而越发憔悴了。她想到的是“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她时刻感到孤苦无依的痛苦,这种痛苦与日俱增,更加重了她的病情,以致心力交瘁,在爱情毁灭之前,生命以走到了尽头。"想眼中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这在封建社会中,是不能允许男女自由恋爱的。首先,林黛玉的这种叛逆的性格,不会得到封建家长的认同,加上林黛玉锋芒毕露,在大观园中树敌颇多。在宝二爷的婚事上,这也就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在那样的一个社会中,虽说她也是贵族少女,但她父母双亡,家中已无任何背景。试问,贾府怎会为宝二爷娶一位这样的宝二奶奶呢?因此,她与宝玉的爱情终究是一场悲剧的结局。因此说,林黛玉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也是性格缺陷导致的悲剧。

薛宝钗在“花招绣带,柳拂香风”的大观园中和黛玉一样,无疑都是美中魁首。她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尽心尽力地维持着那个时代贵族女子的正统风范。她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典范人物。在爱情上,她分明有自己的追求与向往,她爱贾宝玉,但她却将这种感情封闭,做到热而不露的地步,对知识和才华的表现,这只是她自我表现意识的显露,但又时时不忘以“女子无才便是德”来约束自己,规范别人。可以说,在封建文化的影响下,所以她全失去了自我,而她却浑然不觉,依然自得地生活在那片腐败的土地上,直到将他完全毁灭。但是,即便如此,作为传统道德的信奉者和追随者,宝钗虽竭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争取理想的婚姻生活,当上了人人羡慕的宝二奶奶。但最终还是难逃罗网,成为封建礼教的殉葬者。从宝钗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封建文化的根深蒂固,侵蚀着人的灵魂,消磨人的个性.最终也没有得到自己的爱情.他的一生又何尝不是悲苦的呢。

元春被试为贾府的荣耀已极。她很早就“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作女史”。后又“加封贤德妃”,其才貌双全自不待言。但是,贾元春的晋封,虽给荣宁二府的贵族们带来了荣华富贵,可在这种喜庆当中,却始终笼罩着一种悲剧气氛。如写贾元春省亲,一干人等,尽是满眼垂泪,呜咽对泣,看不出有一点喜庆。更有贾元春的一番话:“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不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在贾元春的眼中,又何尝不知幽闭深宫,所得到的无非是青春与才貌的毁灭,是“不得见人的地方”。皇宫隔绝了她人世间的天伦之乐,与她的姐妹相比,她尤显不幸,至少姐妹们还曾享受过大观园的美好生活。她是以自己的幸福为这个封建家庭争得了极大的荣耀,也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牺牲品.他的一生锁在红墙里 那青春被白白的流逝 他的一生更是悲苦的。

迎春,如果说元春奉献了才貌、青春以至生命,却毕竟还换得了瞬间的繁华,而迎春则一开始就被送进了狼窝。迎春的悲剧,除了环境的因素,更有她性格的原因。迎春太懦弱怕事,逆来顺受,对事情没有自己的主张,易受别人摆布、欺负,对不合理的事情也不敢说出来,以致纵容和姑息了。迎春这样懦弱无能,生活在封建社会复杂的家庭中,本来就难免要发生不幸,下嫁中山狼,只是使她的毁灭加快了速度。所以说迎春的悲剧是必然的。因此,这位“金闺花柳质”的迎春小姐,“一载赴黄梁”,成了家世利益的牺牲品。

才自精明志自高”的贾探春。她虽是庶出,但是她颇有见识,刚毅、果断,有政治家风度。在那样的封建制度下,这位精明的少女,也只能听任家长的摆布,仍然不能逃脱悲剧的命运,远嫁他乡,骨肉分离,恐怕是一去不回,只能梦魂相见!

惜春,是贾府四姐妹中最小的。在三个姐姐都以悲剧结束时,她一个弱女子又能怎样呢?于是就有了惜春的“了悟”和“出世”,“独卧青灯古佛旁”。贾氏姐妹的悲剧,实际上是与整个家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王熙凤 她在荣国府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她是夫人的亲侄女,又深得老祖宗的喜爱,又是荣国府的当家人,因此,她在贾府里的许多行为可以说是肆无忌惮的“机关算尽,反算了卿卿性命”。她:毒设相思局、整治尤二姐,哪怕是对自己身边唯一的丫头,也照样成了她的出气筒,至于对下人,更是有她独特的统治手段,可以说在她身上体现了封建阶级的本性。这样一个统治者,当这个家族灭亡的时候,她自然躲不过悲惨的命运。更何况她平日得罪了许多人,别人巴不得她遭此下场,因此当厄运降临时,她只能“哭向金陵事更哀”了。她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是贵族家庭造就了她的性格,也奠定了她悲剧的根源。

史湘云是一个豪爽,豁达,活得较为超脱,颇有名士风度的女孩子。然而,这样一位女子,却也逃不脱悲剧的命运,守寡终身。

妙玉是大观园里的特殊人物,因从小多病,不得已皈依佛门,带发修行她最大的特点是爱洁成癖,刘姥姥进大观园到栊翠庵喝了一口茶,妙玉嫌脏就把这个杯子不要了。甚至宝玉、黛玉都要遭她斥为”俗人”,可见其放诞怪僻,不近情理。生活在大观园中的花花世界中,却要追求一尘不染的清净地,还要自称为“槛外人”,这些都足以说明她内心的矛盾。在第五回的一首判词和一支“世难容”写她:“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作为一个局外人,由于她同这个封建家庭已联在一起,自然随着家族的灭亡而灭亡,但她的不与人亲近的性格也造成了她孤立无援,因此难逃悲剧的命运。

贾府中,小姐们姑且逃不脱悲惨的结局,那么,大观园中的丫头们呢?贵族少女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丫头们作为奴隶,结局就更悲惨。

平儿,她是王熙凤的贴身丫头,模样自然是没说的可就是这样一个可人儿,却由于是丫头出身,只能成为别人的小妾,夹在贾琏和王熙凤之间,成为两人的出气筒。但她却丝毫也没意识到这一点,依然尽心地为她的主子尽忠 这样的一生岂不更是悲惨么。

袭人是宝玉的贴身丫头,她的性格温柔,也是深得王夫人喜爱的丫头。她一心想成为宝玉的小妾,却最终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嫁给了蒋玉涵,连封建家庭的家长也不能给她完美的结局。得不到自己的爱情 一生只能由别人摆布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

晴雯是宝玉的大丫头,在宝玉房里,晴雯的生活位置远不如袭人重要,每当有重要的事情做,宝玉都会差晴雯去做。如差晴雯送旧手帕给林黛玉一节,恰恰说明了宝玉更加信任晴雯,视晴雯为知己。晴雯是贾府中少有奴性的丫头之一,即使“身为下贱”,但是她敢于反抗,要在主子的面前争得一份人的尊严。但是这样一个丫头,却不为封建家长所容,“风流灵巧遭人怨,”最终冤死。

鸳鸯,贾母的大丫头 她的性格温柔沉静。 鸳鸯服侍的是贾母,地位自然比其他的丫头要高。更何况她做事情有沉稳,深得贾母信任。但她毕竟是奴才,对自己的命运做不了主。贾赦看上她,非要纳她为妾,但她坚决不从,在贾母的干涉下,贾赦没有得逞。鸳鸯敢于抗争,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丫头身上的性格的闪光点,找不到作为奴才的那种奴性,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贾母死后,可以说她的保护伞也没有了,她自知逃不出贾赦等人的玩弄,悬梁自尽。与其说她是“殉主”,不如说她是以这种方式在向自己的命运抗争,宁死也不成为贵族阶级的玩物。

“金陵十二钗”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女性群体的缩影,她们没有衣食之忧,却有如此之命运,那些中下层女性命运就可想而知了。王夫人的误解与绝情,导致金钏儿跳井自杀。司棋被逼撞墙而死。晴雯因生得好、言谈锋利,而被赶出大观园,不久郁病而终。鸳鸯被贾赦逼迫上吊自杀。尤三姐因情自刎,其责在贾珍及其自身的封建观念。尤三姐活活被王熙凤暗中整死。香菱被正房金桂虐待,失去活气,不成人样。还有因主子秦可卿死了,而陪着自杀的瑞珠,竟然一点也不珍惜自己仅有的一次生命,令现代人不可理解。

这些中下层女性悲惨之命运,少数是因为恶势力的直接摧残,如司棋之死,尤二姐之死,鸳鸯之死,晴雯之死,但更多的是封建文化观念,封建道德对人的戕害。例如瑞珠之死,这种违反人性的行为竟引得人们的赞叹。金钏如果不是头脑里有浓厚的封建思想,她也不会去跳井自杀。鲁迅说过,封建文化是吃人的文化,在文化的熏陶下,每个人不仅心安理得地吃别人,还吃自己。曹雪芹通过贾府女性悲惨命运的描写,从而完成了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整体反思,这反思是深刻的,远未过时,直到今天的女权运动。

悲剧总有催人深思的力量。曹雪芹通过《红楼梦》这个文本,让我们深深的悟到封建时代人生的悲哀与无奈。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年版。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c3a1c661ed9ad51f01df208.html

《《红楼梦》中的女性悲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