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9762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剖析九十年代出现“张爱玲热”的原因
张爱玲,一个成名于十里洋场的作家,一个张扬着青春的女性,一个不朽的传奇,在上海这座“孤岛”上传奇地演绎着各种各样的传奇。她不美丽,却又有着如空谷幽兰般的高雅气质;她不惧流言,敢爱敢恨;她直言成名之喜,坦白而可爱。
从最初的成功成名,到淡出人们的视线,再到重又回归,张爱玲在文坛上也经历了“三起三落”19世纪40年代在上海滩崭露头角,凭借着《沉香屑·第一炉香》一举成名天下知;20世纪80年代,在学术界、在大学课堂上张爱玲又一次被人们记起;及至现如今张爱玲三个字已经从文化讲坛走进大众生活,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标志和时尚符号,
究竟是何种原因让张爱玲经历了数次沉浮之后,在读者又一次掀起了热潮?我想,除却作者、作品及受众的本身外,时代的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高贵的出身,起伏的人生。众所周知,张爱玲的身世十分的显赫,祖父是满清大臣张佩纶,祖母则是李鸿章之女,因而曾有人称她为“最后的贵族”。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分关注家史的国度里,仅仅这两条就足够让人们对她另眼相待了。另外,张爱玲的人生之路也充满了传奇色彩:少年成名——那句颇有气势的“出名要趁早呀”似乎预言了她日后的卓著不凡;倾城之恋——“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轰轰烈烈开始的爱情最终枯萎,与胡兰成的爱情让人们对她褒贬不一;孤独终老,溘然长逝——谁会想到这样一个传奇的女子,在给人们留下许多璀璨以后选择静静离开。传奇的出身,传奇的人生,爱玲就如蒙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给人们留下了更多的好奇和探寻的空间,也掀起了再一次的“张爱玲热”,甚至有人将她奉为中国文坛的“祖师奶奶” 第二、独特的作品更耐人寻味。无论是语言、题材,还是手法、风格,张爱玲都进行了首创,说自己想说,写自己想写,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属于自己的张扬与独特。张爱玲使用语言看似平凡,但在细细品味之后却又有着别致韵味,无论是那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面爬满了虱子”,还是著名的“红白玫瑰论”,亦或是她的爱情观,虽无鲁迅的犀利,却也字字珠玑,干净利落。作为一代女性作家,张爱玲对传统女性的形象做了很大的改动,她真正的从女性的角度出发,细致而又深刻地描绘她们的情感、意识和欲望,让文学中的女性从岁月的深渊中打捞出来,真正地站在了纸上。无论是下层社会的曹七巧、还是上流交际中的白流苏,在她的笔下,她们都变得有血有肉,是活生生的一个。独特的取材视角和表现内容使得张爱玲的作品远离了传统,展现出更为强烈的个人化色彩和世俗化。在她的文章中,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有着各种各样弱点的人,不彻底的平凡人,即所谓的“饮食男女”,他们虽然不是英雄,却是这个时代人性最真实的存在。另外,也许与童年和少年的经历有关,张爱玲的作品中始终浸透着凄清孤寂、苍凉荒芜,即使是圆满,也饱含遗憾,人与人之间热闹、拥挤却又陌生、隔阂,而这为她的传奇性又增添了新的魅力。
第三、走下神坛、走进民间。如果说80年代的“张爱玲热”只是温室中的花朵,很少能够被人们所了解和认识,那么,90年代至今的“张热”则是社会精英与草根一同参与的“大杂烩”。自从张爱玲在文学史上重新被学者们定位之后,无论是知识阶层还是普通的大众,都逐渐地被张爱玲的文章所吸引,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普通的市民看中的是她的俗与雅,她的作品刻画描摹的是俗人的生活,表现的是市民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与90年代的现代性有着不谋而合,她从平民的眼光中审视城市的存在、都市的快节奏、人与人的冷漠,但却夹杂着没落贵族的气质,因此,她的作品大多为上海落寞淑女的传奇故事,既是普通市民的话语代表,也满足了他们对于40年代上层社会的好奇和窥探。而作为张爱玲热的主力军——白领阶层和青年学生,看中的则是张爱玲笔下展示的现代都市的时尚风情和那些独具个性和魅力的“经典语录”。白领阶层,亦或是人们口中的“小资”,他们看中的往往是张笔下的人生、爱情、婚姻,或是服饰、公寓、音乐、绘画等等充满着浓郁的个人情调的话题,嘴里咀嚼着张作品中表现力极强的文字,好似在触摸着旧上海滩的浮华和风情,但是严重地
闪耀着对于上流社会的艳羡和渴望,浮躁的很,他们看似懂得,却又离得很远。而另外的青年学生,正是浮躁与叛逆的结合体,他们看中的则是张爱玲语言的坦白与孤傲,实际与直言不讳:“我喜欢钱”“我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抄袭是最隆重的赞美。”等等的这些都让年轻人深深地迷恋,他们将她的生活态度当做偶像来崇拜来模仿,认作是“张爱玲式的生活方式”。此外,与张爱玲同时代被人们接受的其他作家保持着高高在在上的态度,而张爱玲可以说是被人们拉下神坛,走进生活的,更易于被人们接受。
当然,一部作品或是一位作家的广泛传播离不开这个时代为他创造的种种条件,无论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除却80年代以来文学界中对于曾经的“被边缘化”的作家的重点关注和研究,大众媒体和新兴网络推动也使得“张爱玲热”经久不衰。大量的电影与电视剧的播出,如1984年的《倾城之恋》1994年的《红玫瑰白玫瑰》2003年的《半生缘》《金锁记》以及著名导演李安执导的《色戒》等等,掀起了人们重读张爱玲的浪潮。浓重的商业气息借助这一浪潮赚取利益,但却覆盖了原本的真实,有些作品甚至将原著变得支离破碎,改得面目全非,最终沦落成 “消费快餐” “张爱玲热”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甚至波及到一些人甚至是相当一部分的知识分子在拿张爱玲做文章,赚取噱头,愈来越多的对于张的作品的解读和对作者身世的考证出现在市场上;以及网络媒体也为张爱玲聚集人气,比较著名的有“张迷客厅”“榕树下”等,风头甚至盖过鲁迅等一代文豪,更别提许多的传统名家了。 此种现象的出现带给我们的不是对张爱玲的深刻研究,反而是越来越肤浅,越将她的文章肢解了,反而毁了这样的好作品。
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张爱玲热”,亦或是以后的各种各样的热潮。我个人认为,好的作品喜欢的可以多读,不喜欢的可以不读,没有必要人云亦云。正如人人都说托尔斯泰的文章好,但是人有人不喜欢、不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dd8046e561252d380eb6e30.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