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节气介绍

发布时间:2019-02-25 06:18: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立春节气介绍

【篇一:二十四节气介绍】

二十四节气介绍

201611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华民族的二十四节气如今终于得到世界的认可。

二十四节气是指一年中地球绕太阳运行到24个规定位置上的日期,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于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仍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二十四节气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为方便记忆,人们编成了《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每年23日或4日,是立春时节。开始的意思,《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8个节气名称。自秦代以来,中国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

中国传统将立春的15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5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5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碎冰片,从上面往下看,就像被鱼背着走一样。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3000多年历史,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后来逐渐演变成世世代代的全民迎春活动。

雨水

公历的218日至20日,是雨水时节。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作为对这一时节降水现象的反映,雨水之名从此而来。

拉保保是一项与雨水有关的民俗活动,保保干爹的意思。在过去,到了雨水这天,不管天晴下雨,父母会带着孩子、拿着酒菜在人群中穿梭找干爹。如果希望孩子长大有知识就拉一个文人做干爹;如果孩子身体瘦弱就拉一个身体强壮的人做干爹。一旦有人被拉着,大多都会爽快答应,因为这是一件挺有面子的事。

雨水也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这一时期,水獭开始捕鱼了,他们习惯将捕到的鱼摆在岸边吃,就像作祭祀一样;5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5天,春雨降临,草木开始抽出嫩芽,大地渐渐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季节,天气忽冷忽热、变化不定,正所谓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惊蛰

每年35日或6日是惊蛰时节。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到此时节,天上的春雷惊醒了蛰居的动物,称为。所以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传说在清代雍正年间,晋商渠百川将要走西口时,恰逢惊蛰之日,他的父亲拿出梨来让他吃下,随后嘱咐道:先祖贩梨,历经艰辛,创下基业,今日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为长源厚。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惊蛰日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有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的说法。再有,农谚中提到: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这是说,中国大部地区已进入了春耕季节。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礼记》书: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清潘荣陛著作《帝京岁时纪胜》中写到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春分这一天,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

民间活动中,我们通常讲的踏青,从这一天正式开始;妇女、小孩放风筝,并在风筝上写祝福语,希望天上的神看到;无论男女老少都簪花。此外,去野外采摘野菜也是一大乐趣,古人云:写字弹琴,踏青挑菜,说的就是这个时候。

清明

作为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清明节一般是在公历45日前后。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相传,晋公子重耳在流亡途中,饥寒交迫,饿得奄奄一息。然而荒山野岭找不到吃的,随臣介子推就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肉汤让公子喝了。后来重耳即位为晋文公,没有得到封赏的介子推客死绵山,临走时给晋文公留下一句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找到介子推遗体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并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准备养蚕。

谷雨

谷雨的名称源自古人的雨生百谷之说,时间在每年的419日到21日。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此时海水回暖,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渔民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渔民们在谷雨这天要举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因此,谷雨节也叫壮行节。旧时海边,村村都有海神庙或娘娘庙,祭祀时刻一到,渔民们便抬着供品到庙前摆供祭祀;有的则将供品抬至海边,敲锣打鼓,面海祭祀,场面十分隆重。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可以在桑树上见到戴胜鸟。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

立夏

公历55日到6日,是立夏的时间点。《莲生八戕》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水稻栽插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史书记载,周朝时,帝王要在立夏这天,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民间相传孟获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嘱托孟获每年要来看望蜀主一次,孟获答应,此后每年的立夏都来拜蜀主阿斗。后来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掳走阿斗。孟获便在每年立夏时带兵去洛阳看望,并且每次都要称阿斗的体重。他扬言如果晋武帝亏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晋。因此,晋武帝就在每年立夏这天,用又糯又香的糯米豌豆饭款待阿斗,阿斗总会加倍吃下,体重自然就增加了。有了孟获的称人之举,阿斗的日子过得很是清静安乐。

小满节气在公历时间的520日到22日左右。小满的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丝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这样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此时,对于长江中下游而言,雨水的多少比较重要。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就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降水可能就会偏少。因此有民谚说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芒种

芒种在每年的65日或6日,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三国演义》中,有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这个煮青梅酒,说的就是在芒种这一天的习惯。五六月份,梅子成熟,但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要煮制后方可食用。

芒种忙种,顾名思义是很忙的节气,各地有各地的说法:陕西、甘肃、宁夏是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广东是芒种下种、大暑莳;江西是芒种前三日秧不得,芒种后三日秧不出;贵州是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福建是芒种边,好种籼,芒种过,好种糯;江苏是芒种插得是个宝,夏至插得是根草;山西是芒种芒种,样样都种”“芒种糜子急种谷;四川、陕西是芒种前,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这不难看出,芒种时节,我国从南到北都在忙种,农忙进入高潮。

夏至

夏至节气在每年公历的621日或22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因此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古人认为鹿的角朝前生,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受到阴气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夏至时节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喜阳的生物开始衰退了。

夏至时节,是江淮地区的梅雨时节,有时雨量过大,还会形成暴雨,易形成洪涝。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就可以大啖生菜、凉面了。而在岭南地区,荔枝的成熟也给人们带来了这个季节的口福。

小暑

小暑节气在每年公历77日前后,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有到最热。此时,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民间说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相传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被银河分隔在两岸,一年中只有七月初七这一天可以相会。那么,在他们中间横阻着一条银河,又没有渡船,怎么相会呢?于是,六月六这一天,天下的儿童多要将端午节戴在手上的百索子剪下来撂上屋,让喜鹊衔去,在银河上架起一座像彩虹一样美丽的桥,以便牛郎和织女相会。

小暑的标志是出梅入伏,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需注意防涝。

暑节气在每年公历的722日或23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汉族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在自然界里,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大暑时常有大的雷雨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期间,中国台湾地区有吃凤梨的习俗,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

立秋

每年公历的86日到9日,便是立秋时节。立秋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是指暑去凉来。古人云一叶落而知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字由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欠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就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江西、湖南、安徽等省份生活的部分山区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等,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这种传统农俗现象。

处暑

处暑节气在每年公历823日前后。处暑,即为出暑,意味炎热的夏天要离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我国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即成熟的意思,也就是说,是庄稼成熟的时期。在中国南方,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人们俗称的秋老虎。赶上秋老虎的地区容易形成夏秋连旱,需警惕火灾。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鬼节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为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住在河边的人们会放河灯,河灯也叫莲花灯,河灯星星点点,寄托家人对故去亲人的思念,点缀人间如天上银河。

白露

每年公历97日或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露凝而白也。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还会热,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洗了十八天后,到了白露节气,就不能赤膊露体了,会着凉受寒。

碧云天,黄叶地,秋风紧,北雁南飞。元代诗人王实甫用一首诗,道出了白露特有的风景——北方的鸿雁南下过冬。白露时期,也是群鸟养羞的时期。《礼记》有云:羞者,所美之食。养羞,就是储备食物以过冬的意思。

说到白露,爱喝茶的南京人都对白露茶十分青睐。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的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秋分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据传,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中国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把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寒露

每年公历的107日到9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时节。作为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的到来表示气候开始从凉爽向寒冷过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我国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在寒露时节,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天气渐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和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有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之后,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此时在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东北地区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我国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重九登高节,游人络绎不绝。

霜降

每年公历1023日或24日,是霜降节气。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说的是在霜降时节,养生保健非常重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这样介绍霜降的: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表示天气变冷,露水凝结成霜。

我国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都藏在洞里,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

说到霜降时节的传统,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吃红柿子。在许多人看来,霜降吃柿子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对延年益寿多有助益。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还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冬天到来会把嘴唇冻裂。

立冬

每年公历的117日到8日之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中国人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我国古代将立冬节气分为35天,并由此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立冬来时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就不太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俗语说:立冬离不开饺子。自古以来,立冬吃饺子就是家喻户晓的习俗。中国以农立国,秋收冬藏,到了立冬这一天,清点一年的收获,改善一下生活,最好的方式就是吃一顿饺子了。

【篇二: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是:春天有90天又18小时,分为:立春、雨水、惊螫、春分、清明、谷雨。夏天有94天又1小时,分为: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天有91天又20小时,分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天有88天又15小时,分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相差为12天。如果按照太阳的运转来制定节气,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 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 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中气统称为节气

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用来划分一年四季的;二分、二至是季节转折点,即春分、秋分表示昼夜平分,气候适中;夏至、冬至表示暑夏寒冬的到来。四立表示季节的开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雨水表示降雨季

节的开始;惊蛰是冬眠蛰虫开始复苏,出土活动;清明表示天气开始转暖草木新绿,景象清新;谷雨是降雨开始增多,有利于谷物的生长;小满表示草木开始繁茂,夏熟谷物子粒开始饱满;芒种是一年中农事繁忙的时节,需要及时进行夏收、夏管、夏种。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表示一年中最热、最冷的出现时期,其中处暑表示炎热季节的结束。白露、寒露、霜降反映气温下降的过程与程度,具体来说,白露表示气温下降快,湿度尚大,多露水;寒露表示地面辐射冷却快,凝结的露水温度低;霜降表示进入降水季节;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雨降雪时期的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季节和农作物的生长现象。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气候、万物生长的变化及民俗,也给后代子孙们适当的指示。有了各种节气定律作为依循,只要不违农时,就会民丰物阜,民族续存,命脉自得延绵,可见各种的节令与农事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十二个月的农作物如:正月葱,二月韭,三月苋,四月蕹,五月匏,六月瓜,七月笋,八月芋,九芥蓝,十芹菜,十一蒜,十二白。

节气的口诀为: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

【篇三:节气介绍】

春节特别提示

1、欢度春节亲朋相聚,面对一桌桌美味佳肴,经常容易吃多了不消化,此时家里可以熬些山楂水或萝卜汤,饭后饮用,通气消积食,护脾胃。

2、无酒不成席,新春佳节难免把酒言欢,高兴之余度很难把握,为避免酒精对肝脏的伤害,喝酒前,喝酒后可服用维生素b和维生素c,帮助加速酒精分解。另外同饮橙汁、梨汁、龙眼肉汤可加速酒精排泄,也有解酒效果。

3、年前打扫卫生,过年准备饭菜,熬夜守岁,串亲访友,经常使人倍感疲劳,消除疲劳最好的方法当然是美美的睡上一觉,睡醒后喝一碗银耳红枣枸杞汤,能滋阴补肾,益气活血,嫩肤美容,弥补熬夜、疲劳带来的损伤。

1立春节气介绍

2雨水节气介绍

3惊蛰节气介绍

今年的惊蛰节气为3.5--3.19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孝经纬》:雨水后十五日,斗(北斗星)指甲(方向),为惊蛰。从惊蛰起为卯月,卯者,茂也,言阳生而滋茂也。此时节宜小运动微汗,多吃时令新菜,少吃酸味,睡眠充足,安静神气。

4春分节气介绍

5清明节气介绍

今年的清明节气是4.4-4.19。《月令》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清明时节,气温上升,雨润草木。北方大部分地区感受到春风温柔,江南地区细雨纷纷。此时节宜补养肝肾,故要懒散形骸、勿大汗、卧早起早、沐浴阳光。

6谷雨节气介绍

今年的谷雨始于420日,《管子》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此时降雨增多,气温升高,对农作物生长有益,但也是细菌、蝇虫开始繁盛的季节,人的情绪也受到上升的阳气影响而有波动。养生要注意寒热调节,避免湿气,喜悦养心,舒展养肝,安眠养肾。

7立夏节气介绍

今年立夏是55日。传统日历从立夏为巳月,巳者,起也物至于,此毕尽而起也。立夏是夏季的开始,草木茂盛,树荫初成,天气也发越热了。此月宜早起,感受天地之精气,令人寿长。饮食温软,护脾胃。勿大怒多欲,养护心气。 8小满节气介绍

今年的小满是521日到64日,小满时万物小得盈满,夏木新荫,麦香初成,正是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小满时酸甜的水果丰盈于市,

此时也宜多吃酸甜口味,以解渴生津,扶助肝肾之气。宜静养以息心火,宁心神,才能清凉度夏。

9芒种节气介绍

10夏至节气介绍

今年夏至是621日。这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夏至之后雨较多,气温高,天气处于气缓(气压低)状态,脾恶湿热,人体与之相应的会出现脾气不足的状况,养脾胃,去湿热在这样的天气最为重要。 11小暑节气介绍

今年的小暑节气从77日到721日,由于闰四月的关系,今年的小暑并不如往年炎热,入伏也比往年要晚,与五运六气的预测相同,降雨多,空气也有阴寒潮湿的感觉。湿气盛,天未至热,饮食、起居宜平温燥湿为主,否则易感腹泻、感冒、湿疹等症。

小暑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养生之日,叫初伏,今年入伏是718日接近大暑,之后每十天是一个伏日。正是寒性体质调养的大好时机。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心绞痛、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腹泻、冻疮等。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于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到中医院去做三伏贴、三伏灸等治疗。

12大暑节气介绍

今年的大暑节气从722~86日,包含着头伏和二伏,是全年温度最高的时候,天气火热,地气阴湿,加之午后的雷阵雨,湿热最易克伤脾胃,脾湿重、胃阴凉。所以此时尤其要注意保护脾胃,避暑祛湿、心静清凉。

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也是寒性体质调养的大好时机,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风湿性关节炎、虚寒性腰腿疼、慢性腹泻等,将这些冬天好发的疾病于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到医院做三伏贴、三伏灸等治疗。

13立秋节气介绍

今年立秋节是8.7-8.22。北方可以体验到立秋凉风至,南方还要经历秋后一伏热死人的暑热余威。三伏天也将在立秋节气结束,总体天气转为凉爽,人的食欲增加,阳气向体内收敛。此时注意勿大汗,可清淡进补,同时尽量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将阳气收敛与体内。

14处暑节气介绍

今年的白露节是9.7—9.21,此节气,早晚温差是一年中最大的,清晨草木上可见到白色露水,故名白露。俗话说白露天始冷,鸿雁南飞去,即便是南方,也要白露勿露身了。民间有白露节气适宜祈谢求福的习俗。养生上注意早晚

保暖,不要吃太饱,安宁志性,令心神象秋季的天空一样清明爽朗。 16秋分节气介绍

今年的秋分节气是9.22—10.7,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各12小时。《春秋繁露》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宋朝时秋分日百官放假。过了秋分一场秋雨一层寒的体会更加明显了。养生要注意润秋燥、养脾胃、防秋凉。

17寒露节气介绍

今年的寒露节气是10.8--10.22,《孝经纬》说: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谓露冷寒而将欲凝结矣。寒露时节,南方都已入秋,北方呈现深秋景色,层林尽染,白云红叶。此时秋气清朗,或有秋风暴起,要加衣防风寒,饮食滋润、温暖,勿吃撑,少生冷,养护脾胃。

18霜降节气介绍

19立冬节气介绍

今年的立冬节气是11.7-11.21,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为立冬。古时候立冬是重大的节日,皇家会举行祭祀冬神的典礼,民间也有庆祝,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也因为此时脾胃消化能力更好,也可根据自己的体质开始补冬了。

20小雪节气介绍

今年的小雪节气是11.22--12.6,斯时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此时节万物失去生机,天气阴冷,黄河以北开始降雪。养生则顺应自然,减少精气神的消耗,保存阳气,要早睡晚起、少欲保暖、适当进补。

21大雪节气介绍

今年的大雪节气是12.7--12.20,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此时气温更低,白昼更短。大雪时节,黄河以北一带已有积雪,天气寒冷。而江南才刚刚进入隆冬季节,阴冷寒湿。广州一带虽然还是草木葱茏,但也明显感觉气温下降。《修养法》建议此月宜补理肺胃,加之此时节易受寒感冒,故重点要保暖祛寒,睡眠充足,保持良好免疫力。

22冬至节气介绍

今年(壬辰龙年)的冬至是12.21--1.4,冬至时刻太阳位于黄经270度。《二十四节气集解》: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从冬至后北半球的白天开始逐渐增长。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代冬至日百官放假,皇家祭天,民间祭祖。冬至一阳生,要注意养,静神少虑,节欲保暖,减少精神和体力的消耗。

有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哮喘、反复感冒、慢性咽炎的人不要错过三九贴,这可以增强夏季的三伏贴效果,也可以事半功倍的防治此类疾病,正规医院中医科都提供三九贴2012年三九的具体时间为:一九,1221日至29日;二九,1230日至17日;三九,18日至16日,即使夏天没有贴三伏贴,冬天仍然可以贴三九贴。贴敷治疗三年一个疗程。

23小寒节气介绍

寒节。俗话说冷在三九,小寒入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此时也进入了农历的腊月,传统的腊八节也在这个小寒节气。养生要保暖,勿大汗;食宜温暖滋补;适度活动肢体

24大寒节气介绍

今年的大寒节气是2012.1.21——2012.2.3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是24节气中的最末一个节气了,过了大寒,将迎来新一个节气轮回。大寒冷到顶点,日后天渐暖。此节气也进入了五运六气的初之气,厥阴风木,故此时寒、燥、风同时存在,也是春季萌发前的关键积累时期,故要养精蓄锐,保暖、节欲、安神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e01563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d1.html

《立春节气介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