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古诗词鉴赏专题解析(师)

发布时间:2013-02-17 21:53: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诗词鉴赏专题解析(教师用)

执教 熊老师

【学情分析】诗歌鉴赏是必考内容之一,很多同学做题时没有方法,没有技巧,有步骤,表述不准确,因此,失分较多。

【教学目标】本次课是诗词鉴赏专题训练,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诗词鉴赏常考题型、学习每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总结诗歌鉴赏常用技巧,并能灵活运用形成能力,另外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梳理有关诗词的其他知识结构、逐步帮助学生建立诗词知识网络,使其对诗词从厌恶到喜欢,知识体系从凌乱到清晰,达到稳步提高成绩的目标。

【重点、难点】1了解诗词鉴赏中常见的三种题型。2巩固三种题型的答题技巧与方法。

3、能够正确使用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与技巧。4、点评思想内容、理解主旨、情感类题的答题技巧与方法。

【教学内容及流程】

一、知识链接

◆古代诗歌的分类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行”“”“”“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骚体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曹操)。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加”“”“”“”“等。
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内容分,可分为

送别诗——无限眷恋、依依不舍、离愁别绪。

怀古诗——渴望建功立业或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

思乡诗——思念家乡亲人;征人厌战思家,渴望安宁平静的生活。

边塞诗——奋勇杀敌的爱国激情;对统治阶级无休止开拓疆土的不满。

闺怨诗——哀怨青春易逝,向往幸福未来;对人生的感慨,对亲人的思念。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咏物言志诗——赞美所咏之物,表达思想、品格、精神。

借景抒情诗——“景语”即“情语”,景物与人物思想感情高度一致,即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诗人的喜怒哀乐或远大抱负。

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白描和细描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具体地说,包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这通常是分析整首诗,中考题中除比较阅读外较少出现)

◆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明白晓畅、绚丽明快、清新淡雅、言简意赅、含蓄委婉、苍劲悲凉、豪放雄健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典故归纳 (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前人语句)

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熟记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将七――九年级含典故的诗句归纳如下: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作者以魏尚自喻,表达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6)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駮”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

◆意象归纳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

酒,饮酒 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李清照)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李白)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

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晏殊)

羌笛 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遇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柳,折柳 “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残月、明月、新月、玉盘)

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张继)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李白)

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李商隐)

流水 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短歌行》曹操)

斜阳 (夕阳、 落日) 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范仲淹)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望江南》温庭筠)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浮云 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

风、霜、烟 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

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

2、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雁门太守行》李贺)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武陵春》李清照)

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落花 (落红、 残红)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1、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武陵春》李清照)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晏殊)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

坚贞高洁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刘桢)

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

坚贞高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陶渊明)

多传达惆怅和哀愁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文天祥)

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李煜)

草木 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杜甫)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短歌行》曹操)

杜鹃 (子规) 凄凉哀伤的象征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鸿雁、青鸟 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1、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李商隐)

2、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王湾)

表达离情别绪、思乡、愁苦之情。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李清照)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李白)

3、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王湾)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归纳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王湾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

说明要有藐视和压倒一切困难的雄心和气概,才能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杜甫《望岳》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处逢生的情景。陆游《游山西村》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表达了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的思想。刘禹锡

5)雄兔脚扑朔,……,安能辨我是雄雌?――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抒发历史兴亡之感,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站得高看得远。王安石《登飞来峰》

二、题型及答题技巧解析

1、“鉴赏语句”题的命题形式与答题技巧。

1)、命题形式:

①这首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②名句鉴赏。③某词或某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④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2)、答题格式(方法、技巧、步骤):

①这首诗某字用得好,为什么?

答题格式:释含义+描景色+说效果

实例解析:

三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往西北,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问题: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些字用的最好?说出理由。

答案:“聚”和“怒”用得最好。聚是聚焦的意思,怒是发怒的意思,“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焦而来,一个“聚”字,既写出了群山包围之中的潼关险要地势,又赋予了潼关四周山峦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一个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一个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②名句鉴赏。

答题格式:释含义+抓技巧+点作用

实例解析:

问题: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答案: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迷”、“没”两字运用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花的美丽活泼和草的茂盛,写出春天的勃勃生机,也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③某词或某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格式:思结构(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虑主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实例解析:

问题: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贯穿全词的词眼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贯穿全词的词眼是“狂”,突出诗人自己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④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答题格式:点特色+析感情

实例解析:

问题:分析《雁门太守行》一诗的语言特点。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答案:本诗运用“黑”、“金”、“燕脂”、“紫”、“红”等字眼,使所描写的景物更加色调鲜明,渲染了一种凝重、惨烈、悲壮的氛围;“黑云压城”,敌军压境,形势危急,但是守军却并未退缩,而是严阵以待。“金鳞开”,铠甲闪着金光,则象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血战到底的决心;作者热情地歌颂那些浴血奋战、以身殉国的将士,正表现了当时他对叛乱不定、国无宁日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他热切希望朝廷能重用贤才,平定海内的思想感情。

2、“鉴赏表达技巧”题的方法与技巧

1)、搞清楚艺术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行文结构中所包含的内容。

2)、答题格式:该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行文结构)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3)、实例解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问题: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采用由景生情,融情于景的手法,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3、“鉴赏形象(意象)”题的答题技巧与方法

1)、作品中的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通过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来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尤其是要学会体味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诗中所谓的“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

2)、答题格式:绘景+深层意蕴(思想感情)

3)、实例解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问题:请你用散文的笔调勾勒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一早春图景。不少于50字。

答案:都城长安的街市被绵绵的雨丝笼罩着,滋润着,小雨细软、滑润、柔和,这是“润物细无声”的好雨,是仅能“浥轻尘”而不湿衣的细雨。由于小雨的润泽,稚嫩的草芽开始萌发破土了。远远望去,大地隐隐约约地显出一片绿意;走近一看,小草稀疏,却见不到那一层淡淡的新绿了。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三、小试牛刀

1)、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问题: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割”是隔断的意思,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题:“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典故。抒写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以及因人事沧桑而产生的生疏。

3)、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题目。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问题:

1 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蝉鸣、鹊啼、蛙叫、人声。第二问: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②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

四、实战演练

1、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他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内容方面:李清照词抒发了诗人在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早已逝世,国破家亡,只身流落江南的情况下的深重愁情;李煜词则抒发了自己由君王沦为阶下囚的无奈、悲伤和思念故国的忧愁。
写法方面:李清照词句用夸张的比喻来形容“愁”,以舟轻衬愁重,鲜明对比突出痛苦之大,哀愁之深,设想新颖而真切。李后主《虞美人》则是用水之多比喻愁之多,写愁思如一江春水般汪洋浩大,不舍昼夜,无穷无尽,还采用了设问的形式,更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2、阅读下列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前两句中的浩荡离愁(或“离愁”)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

2)“一切景语皆情语”。下列诗句都是写花,但所表达的感情并不相同。从这些诗句中,你分别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或心境?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①诗人以落花自喻,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

②诗句通过写“花”“草”,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这句话的本意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时,当认为无路可走时,却惊喜地在转角那柳暗花明外发现了一个村落。这句蕴含哲理,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路渺茫时,往往在转角处充满了希望。这句话激励遭遇失败的人们,激励他们不要绝望,要对明天充满希望,因此这一名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引用。

4、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征蓬出汉塞,归雁如胡天。”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写出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飘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5、《天净沙·秋思》

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物是什么?与夕阳相呼应的是什么?与“天涯”相呼应的是什么?最能触发游子之情的是哪一句?体现全曲主旨的是哪一句?

枯藤 老树 西风 昏鸦 古道 人家 断肠人在天涯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景物,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景色吗?

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6、读下面一首诗,说说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蕴涵了怎样的生活哲理?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由于鸭子喜欢游水觅食,故而能最先体会到春天的来临、水温的上升。它告诉我们:只有经常与某种事物接触,最熟悉它,才能最敏锐地发现它的任何细微的变化。

、课后小结

诗词鉴赏是中考语文的必考内容,绝大部分以简答题形式出现,绝少部分以选择题出现,但不管那种形式,都是要在对诗歌进行完整、精确的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作答;它的题型很多,但归类起来就以上四种,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加以重视,重点掌握其方法技巧,将其揣摩透,使其方法达到万能的效果,遇到任何题型都能轻松应对。

附:古诗词鉴赏歌诀

一看题目明含义,二看作者悟情志,三看背景知来历,四看意象析主旨,

五看典故解用意,分析风格与手法,时代流派要牢记,诗歌表现是现实,

楚辞浪漫多比喻,汉代乐府很灵活,北魏分骨颇大气,两晋山水寄情意,

陶潜首推属第一,两朝爱情缠绵意,北朝边塞铿锵诗,唐代鼎盛两高峰,

李诗浪漫杜现实,白诗兼备李杜风,无题含蓄刘禹锡,初唐清新有四杰,

晓唐哀婉数李煜,词生唐代兴于宋,豪放婉约两分枝,苏词辛词多豪放,

高歌“大江东去”,低吟“廉颇老矣”,婉约首推李清照,国恨家仇蕴笔底,

元代诗型有变异,曲中可寻诗痕迹,明清诗作讽现实,锋芒毕露抒胸臆,

古诗源远一脉承,多吟多背多深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e22e1da80eb6294dd886c3f.html

《初三古诗词鉴赏专题解析(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