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通论(繁体版)

发布时间:2010-03-08 12:27: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一章 古汉语知识

古今詞義異同

一、古今詞義(辭彙)的傳承與存廢

1、古用今廢詞

指在漢語歷史上被淘汰、已經失去了交際作用、隨舊事物的消亡而消失的詞。如:

區分牲畜種類的詞:羜,五月生羔;羳,黃肚羊;犙,三歲牛;牭,四歲牛。

古代官職等級:君、臣、仆、吏、奴、婢、大夫、尚書、丞相。

古祭祀名:祠,春祭;礿,夏祭;禪,祭天;社,祭地。

2、古今義同詞

多爲基本詞彙,古今意義和用法基本相同,個別詞義所指仍有細微差別。如:

坐,古今坐的方法不同,詞義所指的禮儀有了變化。

雷,古今對同一現象的認識發生了變化。

3、古今異義詞

1)完全不同 在閱讀文獻時一定要注意。

綢:古義指纏繞,《爾雅·釋天》:“素錦綢杠。”郭璞注:“以白地錦韜(纏繞、套住)旗之杆。”《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綢。”王逸注:“綢,縛束也。”今義爲絲織品的名稱。

行李:古指外交使節,指人不指物。《左傳·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今指出行時攜帶的東西,指物不指人。

2)同中有異 古今意義之間存在細微差別。

勤:古常用義爲辛勞、辛苦,與“逸”相對。《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今常用義爲勤勞、勤快。

勸:古常用義爲鼓勵、勸勉,《國語·越語》:“果行,國人皆勸。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今義爲勸说。

訪:古義爲詢問、諮詢。《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訪諸蹇叔。”今義爲探訪、訪問。

二、古今詞義的差異

古今詞義在各方面都表現著差異,主要分爲以下幾個方面:詞義範圍、詞義感情色彩、詞義程度輕重等。下面分別予以說明:

(一)詞義範圍不同

詞義範圍主要指詞義的外延而言,我們以圓圈表示詞的古義和今義,可以形成以下幾種幾何關係:

在古今詞義的關係上,A圖代表古今意義完全相同,B圖代表古義與今義之間的交叉關係,詞義在發展過中,古義的部分意義消失,今義又産生出來新的意義。這是多數詞義變化的情況。C圖今義包含古義,表示今義擴大。D圖古義包含今義,表示今義縮小。E圖古今意義不在同一個意義範圍,表示詞義轉移。

1、詞義範圍擴大(簡稱詞義擴大)

詞義從古義過渡到今義,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範圍隨之擴大,即由部分到整體,由個別到一般,由狹窄到寬泛,採取了全面擴張的方式,使古義成爲今義外延的一個組成部分,這種演變稱爲詞義範圍擴大。(今義大於古義,古義包含在今義之中,成爲今義外延的一個組成部分。)例:

①菜:古義專指蔬菜,《說文·艸部》:“菜草之可食者。”《禮記·學記》:“大學始教,皮弁祭菜。”注:“菜,謂芹藻之屬。”到了宋代,菜仍不含肉、蛋等副食。羅大經在《鶴林玉露》記載:仇泰然對一幕僚說:“某爲太守,居常不敢食肉,只是吃菜;公爲小官,乃敢食肉,定非廉士。”這裏“菜”與“肉”分別畫然。到了吳敬梓《儒林外史》時,菜已經由專指蔬菜而兼指肉、蛋等副食了。如該書第四十二回:“都是些燕窩、鴨子、雞、魚……那菜一碗一碗的端上來。”這裏的“菜”顯然指前面的“鴨子、雞、魚”等。“菜”的意義演變可以用下圖表示:

古義

今義

義素一

蔬菜

蔬菜

義素二

肉蛋奶等副食

②睡:古義指打盹。《說文·目部》:“坐寐也。”《史記·商君列傳》:“孝公既見衛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史記·蘇秦列傳》:“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蘇軾《秋聲賦》:“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以上幾例中“睡”均爲“坐寐”義。後來“睡”由“坐寐”發展到各種方式的睡覺。蘇軾《海棠詩》:“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古義

今義

義素一

打盹

打盹

義素二

其他睡覺方式

⑦響:古專指回聲。《水經注·江水》:“空穀傳響,哀轉久絕。”今泛指聲音。洛賓王《在獄鳴蟬》:“露重飛難進,風多響宜沈。”

⑧唱:古義指領唱。《詩經·鄭風·蘀兮》:“叔兮伯兮,唱予和女。”今泛指唱歌。王勃《騰王閣序》:“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

此外,“雄、雌、牙、齒”等詞也表現出詞義範圍的擴大。

2、詞義範圍縮小(簡稱詞義縮小)

詞義從古義過渡到今義,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範圍隨之縮小,即由整體到部分,由一般到個別,由寬泛到狹窄,採取了全面收斂的方式,使今義成爲古義外延的一個組成部分,這種演變稱爲詞義範圍縮小。(今義小於古義,今義包含在古義之中,成爲古義外延的一個組成部分。)例:

①臭:古義泛指各種氣味。既有好聞的,也有難聞的;既有香氣,也有臭氣。《周易·系辭》:“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氣味象蘭草一樣芳香)。”在表示穢氣時在“臭”之前加“惡”,如《禮記·大學》:“如惡惡臭。”“惡臭”指難聞的氣味。後來又泛指各種氣味而專指穢氣,如大家熟悉的一句話:“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也。”這裏“臭”和“香”相對,顯然指穢氣。

②宮:古代所有人居住的房子都稱“宮”。《說文·宀部》:“宮,室也。”《周易·困卦》:“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凶。”《墨子·節用中》:“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宮室之時,因陵丘掘穴而處焉。”《經典釋文·爾雅音義》:“宮,古者貴賤同稱宮,秦漢以來,惟王者所居爲宮也。”先秦無論貴賤所住的地方皆稱宮,自秦始皇始專指皇帝所住的地方。隨著封建社會的滅亡,“宮”的意義範圍又進一步縮小,現在指一些群衆集會的地方,如“文化宮”、“少年宮”、“科技宮”等。

④蟲:古代對動物的總稱。《爾雅·釋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大戴禮記·易本命》:“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爲之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爲之長;有甲之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爲之長;有鱗之蟲三百六十,而蛟龍爲之長;倮之蟲三百六十,而聖人爲之長。”後指人以外的其他動物,《西遊記》第一回:“如今人蟲之內,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閻王老子所管。”再後來專指昆蟲。今方言中,鳥稱蟲蟻,麻雀稱小蟲,蛇稱長蟲,虎稱大蟲,仍可見端倪。

⑤瓦:古義指陶器的總名。《說文·瓦部》:“土器已燒之總名。”今專指一種建築材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軍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盡震。”

此外,人們的稱謂“朕、丈夫、丈人”等也屬於詞義範圍縮小的例子。

3、詞義範圍轉移(詞義轉移)

詞義在發展演變過程中,今義古義之間不存在類屬關係,只是具有一定的聯繫。詞義範圍由某一事類轉移到另一事類,由甲範圍變爲了乙範圍。如:

①羹:古義指帶汁的肉。《左傳·隱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史記·項羽本紀》:“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亦指帶湯煮熟的蔬菜,《韓非子·五蠹》:“糲粢之食,藜藿之羹。”古詩《十五從軍行》:“舂穀持作飯,采葵持作羹。”後來指湯類的食品,王建《新嫁娘》:“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羹”“湯”同義連文。如今之牛肉羹、粟米羹、蓮子羹等。

古義

今義

帶汁的肉

湯類的食品

②涕:古義指眼淚。《莊子·大宗師》:“孟孫才其母死,哭泣無涕,中心不戚。”《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臧孫入哭,甚哀,多涕。”上古鼻涕用“泗、洟”來表示。《詩經·陳風·澤陂》:“涕泗滂沱。”毛亨傳:“自目曰涕,自鼻曰泗。”後來由眼淚變爲鼻涕。上古漢語中一般不用“淚”,漢代才有“淚”。王褒《僮約》:“目淚下落,鼻涕長一尺。”於是淚、涕分工,涕主要表示鼻涕。但漢以後仍有用“涕”表示眼淚者,如《出師表》:“臨表涕零。”

古義

今義

眼淚(自目)

鼻涕(自鼻)

③寺:古義指官署。今義指寺院。《後漢書·劉般傳》:“官顯職閑,而府寺寬敞。”漢代有鴻臚寺,專門接待外賓的地方。東漢明帝年間,印度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應邀來洛陽,起先就住在鴻臚寺。不久,在洛陽西門外另建精舍,供其居住與安置經傳,並以馱運經卷的白馬命名,又襲用當時官署之稱,名曰“白馬寺”。隨著弘法運動的展開,寺院逐漸成爲僧衆供佛和聚居修行場所的專稱,而其官署之義反而隱沒不見了。

此外,“官、兵”等詞也表現爲詞義的轉移。

(二)詞義感情色彩不同

詞的感情色彩可分爲褒義、貶義、中性三類。詞以發展的過程中,大多數詞的感情色彩沒有變化。但有少數詞的感情色彩發生了變化,變化的情形可以如右圖所示:

下面我們簡單予以說明。

1、由褒義變爲貶義

①復辟:古義指恢復君位。《明史·王驥傳》:“石亨、徐有貞等奉英宗復辟。”感情色彩爲褒義。今義指反動勢力捲土重來。用作貶義。

②爪牙:古義指勇猛的幹將、得力的助手。《國語·越語》:“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韓愈《與鳳翔邢尚書書》:“今閣下爲王爪牙,爲國藩垣。”《左傳·成公十二年》:“及其亂也,諸侯貪冒,侵欲不忌,爭尋常以盡其民,略其武夫,以爲己腹心、股肱、爪牙。故《詩》曰:‘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後來指壞人的幫兇。

另外,“心腹(也作腹心)”以及“走狗”在古義中也多用爲褒義。

2、由貶義變爲褒義

①鍛煉:古義有玩弄法律誣陷人的意思。《漢書·路溫舒傳》:“則鍛煉而周納之。”《後漢書·韋彪傳》:“鍛煉之吏,持心近薄。”注:“鍛煉猶成熟也。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猶工冶鑄陶,鍛煉使之成熟也。”用爲貶義。今義則用爲褒義。

3、由中性變爲褒義

①祥:古義指吉凶的徵兆、預兆。《左傳·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安在?”表示預兆時爲中性詞。後指吉祥,《韓非子·內儲說上》:“主欲治而不聽之,不祥。”爲褒義。

4、由中性變爲貶義

①謗:古義指背後議論人。《左傳·襄公十四年》:“士傳言,庶人謗。”杜預注:“庶人不與政,君過則誹謗。”《史記·夏本紀》:“女無面諛,退而謗予。”賈山《至言》:“商人庶人誹謗己而改之,從善無不聽也。”《戰國策·齊策》:“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今義則指誹謗、誣陷人。《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②侵:古義指不宣而戰,無正義非正義之分。《左傳·僖公四年》:“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左傳·莊公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鐘鼓曰侵,輕曰襲。”後指非正義的侵略、侵犯。《韓非子·內儲說上》:“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

(三)詞義程度輕重不同

有些詞意義所表示的程度古今也存在差異。表現是古義輕今義重或者古義重今義輕。

1、詞義由輕變重,即古義輕今義重

①誅:古義爲責備。從誅的字形可以分析出來。《說文·言部》:“誅,責也。”今成語有“口誅筆伐”。《論語·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後來詞義變重,成爲“殺”的意思,《史記·項羽本紀》:“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成語有“天誅地滅”。

②恨:古義指遺憾。《史記·淮陰侯列傳》:“大王失職入漢中,秦民無不恨者。”《洛陽伽藍記》:“不恨我不見石崇,恨石崇不見我。”今義指痛恨,詞義程度明顯加重。李賀《老夫采玉歌》:“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2、詞義由重變輕,即古義重今義輕

①怨:古義指痛恨。《史記·淮陰侯列傳》:“秦父兄怨此三人,入於骨髓。”《史記·袁盎列傳》:“梁王由是怨盎,曾使人刺盎。”《史記·秦本紀》:“繆公怨此三人,痛入骨髓。”後指埋怨,《陌上桑》:“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②購:古義指重金購求、懸賞。《說文·貝部》:“購,以財有所求也。”《史記·項羽本紀》:“吾聞漢購吾頭千金,邑萬戶。”今義指一般的購買。《清史稿·兵志》:“請令兩廣督臣續購大小洋炮。”

另外“感激”一詞意義也是由重變輕。

第二章 古汉语知识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一、何为词的本义

本义顾名思义应为词本来的意义,他是从字形方面分析出来的、有古代文献做参证的、最早的意义,是引申义的源头。

掌握这一定义应该注意个问题:

词的本义和字的本义不是一回事。

A古代汉语中字和词往往是一致的,卽一个汉字代表一个词。这时,字和词的本义相同。但有时候字与词并不一致,如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两个词,假借字就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字的本义与词的本义可能并不相同。

B造字的本义未必是词的本义,因为文字产生以前早已有汉语,那时汉语的词自然也有本义和引申义的问题,只是我们无法考证罢了。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蒋绍愚先生在《古汉语词汇纲要》一书中将“本义”定义为“词义引申的出发点。”这一定义比起“词的最早产生的意义”更为确切科学。

如果一个字是为词的引申义而造的,那么,这个字的本义就不等于它所代表的词的本义。(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p68)举例如下(引自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p67):

传统的说法,认为“陽”的本义是“山南为陽”,因为“陽”字从阜,阜是山冈。但这是字的本义,它表明“陽”是为“山南为陽”这个意义而造的。而“陽”这个词,在它的意义系列中,哪一个词是本义呢?分析“陽”的几个意义的引申关系,显然应该是这样的:

温暖

阳光 明亮

表面上

山南(阳光照射处)

阴阳的“陽”

而不可能以“山南”为引申的出发点。所以,尽管没有历史资料作为确凿的证据,我认为,“陽”这个词的本义应该是“阳光”,而不是“山南”。

词的本义需要有文献资料作为证据,而不能仅仅根据字形作出判断。因为根据字形作出的判断只是一种主观猜测,必须有文献数据的证明才能最终成立。

二、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1、必须依据字形分析;例:

A象形字,水:甲文字形为 ,江水又东,迳巫峡。古指河流,本义。

B指事字,本:甲文字形为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树根,本义。

C会意字,粪:甲文字形为 ,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扫除,本义。

D形声字,诛:从言,朱声。于予与何诛?责备,本义。

在探求词的本义时必须依据古文字形,如莫 、朝 、射 等字,只有依据古文形体,才能准确地把握本义,否则容易产生混淆。孙海波的《甲骨文编》,可查商代的甲骨文,容庚的《金文编》可查西周到战国时代的金文,徐中舒主编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和高明的《古文字类编》可查到有代表性的从甲金文到小篆的古字形,刚出版的《汉语大字典》也兼收有古字形。

2、从多个义项中归纳。

在探求词的本义时还必须依据古文献,脱离了文献,探求出的意义不一定是准确的。不能无中生有,不能前后倒置。如:

访,有两个常用义,一为询问,一为访问,文献中询问义在前,应为本义。

愤:有两个常用义,一为愤懑,一为愤怒,文献中愤懑义在前,应为本义。

四、引申义

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引”是“拉”的意思,“申”是“伸展”的意思,因为这个字后来写成“伸”,所以引申义又可以写成引伸义。

根据与本义关系的亲疏远近可将引申义分为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直接引申义是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义则由本义辗转再引申(即由引申义再引申)而来的意义。例:

朝:①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江水》) 早上

②盛服将朝。(《左传·宣公二年》) 朝见、上朝

③使妇人载以过朝。(《左传·宣公二年》) 朝堂、朝廷

④汉朝陵墓对南山。(杜甫《诸将》)/一朝天子一朝臣。 朝代

朝,甲文作 ,本义为早上,古代早上儿女省视父母、臣下晋见君王,引申为上朝、朝见,君主接见臣子的地方为朝廷、朝堂,有朝廷引申为朝代。这几个意义相互关联,可用下图表示:

朝:①早上 ②上朝、朝见 ③朝廷、朝堂 ④朝代

本义 直接引申义 间接引申义

五、本义与引申义的联系方式

1、相似(有某种相似处,可以类比,因以为引申。)

形貌形状 斗,本指酒斗,因形状相似,引申为星斗。

功能作用 关,本指门闩,后引申为关卡,均有控制出入的作用。

方式情态 奋,本指鸟奋飞,后指马、牛奋蹄。(《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俗语:“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

2、相关(有关联,可以以此代彼)

标志作用 齿,本指门牙,后表示年龄。

动作代表主客体 歌,本指歌唱,后指歌曲。

以性状代人 姝,本指女子貌美,后指美貌女子。

以方位处所指人 官,本指官署,后指官员。

3、相因(有因果条件关系)如:危,本指高,后指危险。

六、词义引申的方式

(一)连锁式引申:

1、要:金文作 ,《说文》:“要,身中也。”

①昔楚灵王好细要。(《墨子·经说》)

②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战国策·秦策》) 中间

③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左传·襄公三年》) 拦截

④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论语·宪问》) 要挟

⑤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孟子·公孙丑》) 求得

⑥地不知寒人要暖,莫把人衣做地衣。(白居易《红线毯》) 需要

“要”的意义可以用下表描述:

①腰(人体的中间部分)   ②中间(事物的中间部分)   ③拦截(迫使他人中途停止前进)    ④要挟(迫使他人改变意向,满足自己的欲望)   ⑤求得(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   ⑥需要(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满足

2、防:《说文》:“防,隄(堤)也。”

①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吕氏春秋·慎小》) 堤坝

以防止水。(《周礼·地官·稻人》)

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堵水、防止水患

③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杜渐防萌。(《后汉书·丁鸿传》) 禁止、防备、防止

④义礼义防民。(盐铁论·本议)

祖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后汉书·桓谭传》) 约束

⑤君子行有防表。 规范、标准

“防”的意义线索可以用下图表示:

①堤坝(堵水所用的建筑)    ②堵水、防止水患(堤坝的作用是堵水)    ③禁止、防备、防止(由堵水泛指堵塞禁阻等意思)    ④约束(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

    ⑤规范、标准(有约束而形成的行为规范)

以上两例和“朝”的词义引申脉络一样,由本义过渡到直接引申义,再过渡到间接引申义,中间是一环扣一环的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我们把这种引申脉络称作连锁式引申(也叫做链条式引申)。

(二)辐射式引申:

1、节:《说文》:“节,竹约也。”

①竹则笋苞抽节。(左思《吴都赋》) 竹节

②其于木也,为坚多节。(《周易·说卦》)

风断蒲草节,霜埋翠竹根。(杜甫《建都十二郎》) 木节、草节

③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 关节

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 季节、节气

⑤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起舞。(蒲松龄《促织》) 节奏、节拍

⑥时穷节乃见。(文天祥《正气歌》) 气节、节操

⑦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论语·微子》) 礼节

⑧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节约

⑨(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毛尽落。(《汉书·苏建传》) 旌节、节杖

“节”的引申线索可以图示如下:

②木节、草节(用于草木)

③关节(用于动物)

④季节、节气(用于时日)

①竹节    ⑤节奏、节拍(用于音乐)

⑥气节、节操(用于道德)

⑦礼节(用于社会)

⑧节约(用于用度)

⑨旌节、节杖(用于外交)

“节”的引申是根据“竹节”的特点而来的,可以表示为:

连接(引申为事物的连接处):②③

①  分段(引申为事物的分段处):④⑤

制约(引申为约束等意思):⑥⑦⑧⑨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所有的引申以之间是并列的关系,都是直接从本义引申而来的直接引申义,就象是以本义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来的一样,这种情况叫作辐射式(或放射式)引申。

(三)综合式引申:

1、任:

①是任是负。(《诗经·大雅·生民》)

②此任重道远而无牛马,济大川而无舡楫也。(《商君书·弱民》) 担子

③以为能胜其任也。(《孟子·梁惠王下》) 责任、任务

秦任商君国以富强。(《盐铁论·非鞅》) 任用

⑤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白居易《题山石榴花》) 任凭

⑥众怒难任。(《左传·僖公十五年》) 承担、担当

⑦罪非殊死,考未竟者,一切任出,以须立秋。(《后汉书·章帝纪》) 担保

⑧王甚任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信任

“任”的引申线索可图示如下:

②担子   ③责任、任务   ④任用   ⑤任凭

①抱

⑥承担、担当   ⑦担保   ⑧信任

从“任”的引申线索可以看出,第二第六两项意义均为直接引申义,由本义到这两个义项的关系是辐射式的;后面的义项又分别以这两个义项作为依据辗转再引申,体现为连锁式引申。整个引申脉络综合了辐射式和连锁式两种,这种情况称为综合式引申(也叫复合式引申)。

六、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

(一)由具体到一般。如:

道:本义指道路,例: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小雅·大东》)

引申为(达到某一目的的)抽象的途径、方法,例:

交邻国,有道乎?(《孟子·梁惠王上》)

再引申为抽象的规律、道理,例: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二)由个别到一般。如:

雄、雌:本义指雄鸟和雌鸟,专指鸟类而言。《说文》:“雄,鸟父也。雌,鸟母也。”例:

谁知鸟之雌雄。(《诗经·小雅·正月》)

引申为泛指所有动物,例: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辞》)

(三)由实词到虚词。如:

以:本义为任用、使用,是动词。例: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后引申虚化为介词,意思为凭、用等。例:

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左传·昭公三年)

第三章 古汉语知识

第一节 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形体和词的本义有密切的联系,分析汉字的结构,目的在于探求词的本义,以便根据本义以简驭繁地掌握词的引申义。

我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研究汉字结构的“六书”理论。所谓“六书”,就是古人研究大量汉字后得出的制造汉字的六种方法。尽管六书理论有缺点,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汉字,但它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为至,它仍然是最具权威的理论,近代和现在有人曾提出三书说(如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一书中提出的“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三书说),却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接受。

一、六书名称的由来

“六书”的说法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后来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和郑众的《周礼注》都曾列出了六书的细目。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后叙》中不但列出了六书的名称,并且下了定义,举了例字。这三家使用的名称和排列顺序各有所不用,兹对比如下:

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后人经过研究,认为班固的排列顺序比较合理,而许慎的名称比较合理,于是便采用了班固的顺序,采用了许慎的名称和定义。这三家之中,许慎对六书的研究是最全面最深入的,他在《说文解字》中根据六书的理论对九千多个篆文进行了分析归类,使六书成为我国古代文字学的一种理论体系。

二、六书的内容

1.象形 许慎对象形的解释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思是:随着物体的轮廓弯转曲折,画出它的形象。例如日月二字的写法:

甲文: 金: 小篆:

象形是通过描摹事物的形状构成字形的造字方法。因为所描画的是“物”,所以记录的词一般都是表示具体实物的名词;又因为象形字不是图画而是文字符号,所以对事物的描摹不需要很细致,只要画出轮廓或某个突出的特征能与其他字形区别开来即可。又如:

斤:甲 《说文》:“斫木也。”《庄子·徐无鬼》:“运斤成见。”

文: 《说文》:“错画也,象交文。”

豆: 《说文》:“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

而: 《说文》:“颊毛也,象毛之形。”

弓: 《说文》:“以近穷远。象形。”

自:甲 《说文》:“鼻也。象鼻形。”

人:甲 《说文》:“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象臂、胫之形。”

禾: 《说文》:“嘉榖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

贝:甲 《说文》:“海介虫也。……象形。”

豕:甲 《说文》:“彘也,竭其尾,故谓之豕,象毛足而后有尾。”

电: 《说文》:“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按:据甲文电象闪电之形。

鸟:甲 《说文》:“长尾禽总名也。象形。”

马:甲 《说文》:“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

龟:甲 《说文》:“旧也。外骨内肉者也。从它,龟头与它头同。……象足、甲、尾之形。”按:据甲文,龟象独体象形字。

鹿:甲 《说文》:“兽也。象头、角、四足之形。”

虎: 《说文》:“山兽之君。从虍,虎足,象人足。象形。”

象: 《说文》:“长鼻牙,南越大兽。…… 象耳、牙、四足之形。”

牛:甲 《说文》:“大牲也。……象角头三、封、尾之形。”

角: 《说文》:“兽角也。象形。”

少数象形字有辅助性符号,例如:

:甲 甲文不但画出树叶,还画出树的枝干作为辅助性符号。

眉:甲 甲文突出眉,“目”作为辅助性符号。

瓜:甲 甲文突出 (瓜形),爪象瓜藤,为辅助性符号。

知道了象形字的本义,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以象形字作为义符的形声字的意义范畴,例如:

欠:篆 《说文》:“张口气悟也。象气从人上出之形。”据此可知,凡是以欠作为意符的形声字都和呵气有关,例如:

隹:甲 《说文》:“鸟之短尾总名也。象形。”以隹作为意符的形声字如:

阜:篆 《说文》:“大陆山无石者。象形。”阜作为形声字的义符写作“阝”,在字的左方,这类形声字的字义都和山、土或高有关,例如:

hàn 《说文》:“山石之厓岩,人可居。”本义是山厓边。以“厂”作为意符的字如:

厓(山边) 厝(厉石也) 厲(旱石也) zhǐ(柔石也) 仄(侧倾也。从人,在厂下)

广yǎn 《说文》:“因广为屋,象对剌高屋之形。”象依山而建的高屋。以广为意符的字如:

底(山居也) (屋顿也) (清也) 序(东西墙也) (殿之大屋也) (马舍也) 庠(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廉(也。堂室的侧边。从广,兼声)

页:甲 《说文》:“头也。从 shǒu ,头也,象形),从几,古文 首如此。以首为意符的字如:

(大头)

尸:甲 《说文》:“陈也,象卧之形。”象人横卧之形,与人义同。以尸为意符的字如:

居(蹲也) 展(转也) 届(行不便也) 尼(从后近之。从尸,匕声) 屋(居也。从尸,尸所主也。一曰尸象屋形。从至,至所至止。室、屋皆从至)

象形字的特点:

1)是独体的,或在独体字上添加辅助性符号,从中不能分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字形。

2)体现的是具体的物象。

3)无表音成分。

总之,它是单纯的、具体的表意符号。

2、指事 许慎对指事的解释是:“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看了就能认识,仔细体察就能领会其中的含义,例如上下二字。上下二字甲骨文 。弧线表示标准线,“”表示在上方或下方。篆文将弧线变成了直线,将弧线上下的“”变成了竖线“|”。许慎的解释是从认字的角度着眼的,且对指事字的界线概括得不够明确,与象形、会意字容易混淆。王筠在《文字蒙求》中指出:“视而可识近于象形,察而见意近于会意。”如果从造字的角度看,所谓指事,就是用指事性的符号表示一些不易用象形字直接描画的比较抽象、概括的事物。

指事字可以认为是象形字的进一步的发展,它的符号作用更加突出。指事字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1)纯粹符号性质的指事字,例如:

上: 《说文》:“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

下: 《说文》:“底也。指事。”

2)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指示符号的指示字,例如:

刃: 《说文》:“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

亦: “亦”是“腋”的古字。

朱: 《说文》:“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

中: 《说文》:“内也。从口、一,上下通。 ,古文中。 籀文中。按:甲骨文“中”象一竖线的中央用圆圈指明中部所在。

指示字和象形字一样都具有较明显的直观性,可以从它们的古文字形体中体察出它们的本义。象形字的造字法是“画成其物”,但是有许多实物并不好描摹,一些抽象的概念更无法描画出来,指事造字法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需要指出的是,真正的指事字是为数很少的,因为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会意字去表示,如武、信、尖、林等;更可以用形声字去表示,如思、念、问、稍等。指事字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是独体的,或在独体字上添加指示性符号。从中不能分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形来。

2)没有表音成分。

3、会意 许慎对会意的解释是:“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挥),武信是也。”比,组合;类,指某一类属的字;谊,义的古字。许慎的意思是:将几个字组合在一起,从中体现出一个新的意义。例如:

武: 甲文上为戈,下为足,象拿上武器进行军事行动。《说文》:“楚庄王曰:‘夫武,安功戢兵。’故止戈为武。”《说文》是用战国人希望制止战争的观念解释武字,故将“武”中的“止”解释成停止的止,这种解释与甲文字形不符。

信: 《说文》:“诚也。从人、从言,会意。”信的本义是语言真实。

会意字和象形字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符号。所不同的是:象形字是独体的,会意字是复体的,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符号组成的复合符号。最初的会意字其各构件所体现的是本义,用图形表示;后起的会意字,其各构件所体现的则不一定是本义,可能是引申义。汉字隶化之后,会意字各构件不是通过图形而是通过符号体现其意义了。例如:

逐: 《说文》:“追也。从辵,从豚省。”

即: 《说文》:“即食也。从皀,卩jié)声。”从甲文看,“皀”象盛食品的簋(guǐ)、“卩”(jié)象跪坐的人,合起来表示去就食。

臽: 象人掉入井内。《说文》:“小阱也。从人,在臼上。”

既: 《说文》:“小食也。从,卩声。《论语》曰:‘不使胜食既。’”据甲文,既象人用餐毕转身离去。

取: 《说文》:“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司马法曰:‘载献聝。’聝者,耳也。”

得: 《说文》:“行有所得也。”

正: 甲文口象人居住之城邑,止表示征伐。“正”是征的古字。《说文》:“是也。从止、一以止。”

牧: 《说文》:“养牛也。从攴,从牛。”

戒: 《说文》:“警也。从廾,持戈,以戒不虞。”

寇: 《说文》:“暴也。从攴,从完。”按:据甲文寇字象盗入室以器击人形。

秉: 《说文》:“禾束也。从又,持禾。”

兼: 《说文》:“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

寒: 《说文》:“冻也。从人,在宀下,以茻覆之,下有仌。”

孚:金古代战胜者往往杀死成年男子,俘虏妇女和孩子。

宿:甲

采:甲

执:甲

企:甲《说文》:企,举踵也。 企望,踮脚望。

原:金 源的初文

窜:篆 说文:窜,匿也。从鼠在穴中。

朝: 《说文》:“旦也。从倝gàn,舟声。”按:甲文从日,从月,从茻,合起来象日月处在草莽之中,表示太阳初升月亮未落之时。

有些会意字是后起字。如:

嬲(niǎo

会意字的形体仔细观察可以分为异文会意、同文会意和对文会意,如:

异文会意:男:从田,从力。 见:从儿,从目。 半:从八,从牛。赤:南方色,从大,从火。鸣:从鸟、口。 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

同文会意:林 毳(cuì兽细毛)

对文会意:北

和指事字一样,会意也是补救象形字局限性的一种造字方法。它所记录的大都是一些代表抽象概念的词。仅管如此,却不能把象形、指事和会意截然分成前后不同的三个阶段,这是应当说明的。会意字的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体上是复合结构,即由两个以上的单字构成。

2意字所表示的意义一般是几个单字组合在一起后所产生的新义。

3)没有表音成分。

会意造字法扩大了单纯表意符号的使用率,它以其灵活多样的方式将象形、指事字组合成新字来记录语言中众多的词。因此,会意字大大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不过会意字也有较大的缺陷,它同样不表音,不能适应有声语言发展的需要,于是便产生了形声字。

4、形声 许慎对形声字的解释是:“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事,指事物。名,即字,这里指形符(即意符)。譬,指与所要造的形声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全句的意思是:根据词所要表示的事物立个义符,再取一个表示读音的字作为声符与义符相结合,就形成了形声字,例如“江”、“河”二字就属于这样的字。

形声字是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合而成的,意符表示形声字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声符表示形声字的读音。由于它既可以表意又可以表音,无论是表示具体实物还是抽象概念都可以用这种造字法去解决其书写问题,所以在六书中,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方式。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形声字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甲骨文中的形声字约占20%左右,《说文解字》中的形声字约占80%以上,在现存的汉字中形声字约占90%左右。下面试举一些形体或读音都有变化的形声字进行说明:

更: 改变。从攴,丙声。

端: 站得直。从立,耑声。

临(): 俯视。从卧,品声。

岁(): 木星。从步,戌声。

题: 头额。 从页,是声。

叔: 拾取。 从又,尗声。

干肉。从肉,攸声。

都: 《说文》:“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从邑,者声。周礼距国五百里为都。”

斯: 析也。将木柴劈开。从斤,其声。

任也。胜任。从力,朕声。

形声字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形体上是复合结构,即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

2)形符表示意义范畴。这种意义是模糊的,只能表示出形声字本义的范围,而不能准确表示出形声字的本义,更不能表示出形声字的引申义,例如“氿”、“轸”、“鞅”、“靷”等。

3)声符表示形声字的读音。声符表示的读音有些和形声字的读音是一致的,有些是近似的。由于发生历史音变的原因,形声字的声符许多已不能起到准确标音的作用。例如“絻”、“坡”、“寐”、“恤”、“诒”等。

关于形声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省声字 省声字是指为了书写的方便或构形的美观,在造字时将形声字的声符省去了一部分,例如:

秋: 《说文》:“禾榖孰也。从禾, 省声。 籀文不省。”

家: 《说文》:“居也。从宀,豭省声。”

恬: 《说文》:“安也,从心,甛(甜)省声。”

疫: 《说文》:“民皆疾也,从疒,役省声。”

珊: 《说文》:“珊瑚色,宀色赤,生于海,或生于山,从玉,删省声。”

荣: 《说文》:“桐木也。从木,荧省声。一曰屋梠之两头起者为荣。”

夜: 《说文》:“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亦省声。”

2)省形字 所谓省形字是指构形时将形符的一部分省去了。例如:

寐: 《说文》:“卧也。从 省,未声。”

弑: 《说文》:“臣弑君也。《易》曰:‘臣弑其君。’从省,式声。”

《说文》:“老也。从老省,丂声。”

屦: 《说文》:“履也。从履省,娄声。一曰鞮也。”

屐: 《说文》:“屩也。从履省,支声。

3)亦声字 亦声字也叫会意兼形声字。这种字的特点是:构形的各个部件在意义上有联系,是会意字;但由于其中的一个部件同时充当声符,故又是形声字。例如:

授: 《说文》:“予也。从手,从受,受亦声。”

娶: 《说文》:“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

婚: 《说文》:“妇家也。礼,取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从女,从昏,昏亦声。”

礼: 《说文》:“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

琀: 《说文》:“送死口中玉也,从玉,从含,含亦声。”

忘: 《说文》:“不识也。从心,从亡,亡亦声。”

下面谈谈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即声符和意符的结合形式,其中多数都容易辨别,也有少数较难区别。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八类:

1)左形右声:

2)右形左声:

3)上形下声:

4)下形上声: 姿

5)内形外声:

6)外形内声:

7)形占一角:

8)声占一角:

还有一些形声字的形符与声符的位置反常,例如:

:从 示,声。

游:《说文》:“旌旗之流也。从, 声。”

随:《说文》:“从也。从辵, 省声。”

戚:《说文》:“戉也。从戉,尗shū声。”

重:《说文》:“厚也。从壬(tǐn g),东声。”

5、转注 许慎给转注的解释是:“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这个解释过于简略,又加上《说文》中没有具体注明某字为转注,所以后来人们对转注的解释颇为分歧,例如清代比较重要的几种解释各不相同:

1)江声认为“建类一首”是指《说文》的部首,《说文》每一部首下所说的“凡某之属皆从某”就是指“同意相受”。

2)戴震、段玉裁认为转注就是互训(转相为注,互相为训),《说文》考字下说“老也”,老字下说“考也”,就是互训的例子。

3)朱骏声在他的《说文通训定声》中说:“转注者,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长是也。”他不但修改了转注的定义,以词义引申为转注,而且更换了转注的例字。按照朱骏声的说法,某词由本义引申出另一意义时,不另造字,就是转注。他认为令(《说文》:“发号也。”朱氏认为君之令、天子之令、县令之令为转注,即引申)、长(《说文》:“久远也。”朱氏认为长短之长、长久之长、长幼之长、君长之长为转注)二字不是假借,而是转注,即引申,所以举为转注的例字。

江声的说法不能成立,因为按照江声的说法,《说文》中的所有字都成转注字了。

戴震、段氏的说法也不能成立,因为互训和造字无关,同义之间就可以互训,不需要建类一首。

朱骏声的说法同样不能成立,朱氏把词义引申看作是转注,并明确说“体不改造”,即字形不改变,这就是说没有造成新字。既然没有造成新字,就和造字法无关了。

直到目前为至,对转注的解释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没有任何一家的解释为学术界普遍接受,也就是说转注究竟是怎样一种造字法,目前尚没有研究出结果。目前较为通行的说法是,无论转注是怎样的造字法,转注字的形体肯定没有超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字的结构范围,因此有些观点干脆认为转注不是造字之法而是用字之法。还有些观点认为转注是指词义分化所引起的文字孳生(同根词,例如老、考二字)现象。

6、假借 许慎给假借的解释是:“假借者,本无其字,以声托事,令长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某词本来没有字,而借用一个已有的同音字去表示,“令”“长”就是这样的字。不给新出现的词造字,借用已有的同音字作为新词的书写符号,没有造字而解决了词的书写问题,这是以不造字为造字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汉字造字法向表音方向发展的重要表现。

许慎认为县令的“令”和命令的“令”是不同的词,用命令的“令”去记录县令的“令”,则县令的“令”就是假借字。同理,长者的“长”和长短的“长”也不是相同的词,用长短的“长”去记录“长者”的“长”,长者的“长”就是假借字。许慎的定义没错,而他举的这两个例字却是有问题的。命令的“令”和县令的“令”实属一个词,属于词义的引申。同样,长短的“长”和长者的“长”也属于同一个词,属于词义引申现象。因此后人多对许慎的例字不够满意,在说明这个问题时重新举例。词义引申,字形并不改变,本义和引申义之间在意义上有联系。假借字和本字,只是读音相同,而意义上没有联系,例如:

东: 象囊橐之形,借为东方之“东”。

易: 象有脚之蛇,即蜥蜴,借为难易之“易”。

:《说文》:“黄仓庚也,鸣则蚕生。”借为分离之“离”。

其: 甲文象畚箕之形,即“箕”的古字,借为虚词。

何: 本义是负荷,担,借为代词。

莫: 《说文》:“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借为虚词。

笑:本义不明,借为喜笑之笑。

然: 本义为燃烧。《说文》:“烧也。从火,肰声。”借为虚词。

汝: 本义水名。借为人称代词。

我:甲 《说文》:“施身自谓也。或说我,顷顿也。从戈,从 。或说古垂字。一曰古杀字。”甲文字形象兵器。借为人称代词。

以上介绍完了六书,由于转注和假借都没有造出新字,所以有些教材和文字书上将六书分为“四体二用”两类。所谓四体,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结构类型;所谓二用是指转注和假借,属用字的方法而不是造字的方法。

三、汉字形体结构演变的规律

1隶变

隶变:汉字在秦汉之际由小篆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也叫隶定隶古定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变革,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使汉字的象形意味大部分丧失,变成了表意的书写符号。

隶书对篆文字形的改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改曲为直。将篆书圆转相连的线条变为方折笔画,字形变得方正平直。

②省并。对一些繁复的笔画乃至部件加以省并、简化。

省略。隶书有时直接省去篆文字形的一部分。

④将篆文相同的偏旁分解为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

⑤将篆文不同的部件归并相同的偏旁。

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的作用:

隶书完全抛弃了古汉字的象形因素,使汉字变成抽象的记号,实行全面的符号化,这无疑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隶变结束了几千年的古文字阶段,形成了近两千年的今文字格局,并为楷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一般将汉字的发展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称为古文字阶段,主要指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这一过程。汉字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从隶书到楷书,直到现行的简化字。

楷书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说明

“止”向“豕”,表示人追逐动物。

古人穴居, 或象坎穴,趾离穴表示外出

一只手抓获一只鸟。

敛手跪坐,表示地位低下。

象简单的木船。

表示舟的授受。“舟”兼表音。

大口长身的一种怪物。

河川中的一块陆地

俯首张口饮酒樽里的酒。代表舌头。

关牛羊的圈栏,隶书用常见的宀取代了象形符号。

2. 汉字形体结构演变的规律

汉字的形体演变,总的来说,分为字形体态的变化和字形结构的变化。汉字字形体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笔势和笔意的走向、呈现的状态,即一般所说的字体风格,或书体。字形结构的变化,则表现为结构的繁复和简化、分化和同化,以及讹变等。

(一) 繁化和简化。汉字是华夏民族用来记录语言和交流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工具。因此,要求文字必须能够准确地体现语言且易于理解。繁化和简化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之一。

1、繁化,是指为了更明确地表达意义或读音,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再加上表意构件或表音构件。如骨头的骨,本来写作冎,后来加肉,成为骨,表意就更清楚了。又如采,本来从手从木,后来又加提手旁,表意也更明确了。齿,甲骨文象口中有牙齿之形,后来又加声符止,成为一个形声字。再如益,本来表示水从器皿里溢出来的意思。后来被借作利益和副词的益之后,于是又加水旁,成为溢字。繁化与简化一样,贯穿着汉字形体发展演变的始终。

2、简化,是指将原来结构繁复的字变为相对简单、易写易认的字。简化既包括字体形态方面,也包括字形结构两个方面,是汉字发展演变的主流。因为人们发明创造文字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活实际的使用。简化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将原来形体复杂的图形文字线条化、符号化。这种简化方式常用在古文字里。一些描绘事物实体形状的字,本来就象那个客体对象的形状,如马、羊、鹿、象、鱼、风(凤)、雀等字,后来也都线条化了,成为纯粹的文字符号了。又如年字,甲骨文从禾人,象人抱禾回家,正是丰收之象,因而有年成、成熟的意思。许慎说是从禾千声,恐非是。

二是删去一些装饰性的符号即羡文,或删去用来表示多数的相同的形体,只保留能体现文字本义的基本部分。这种简化方式主要在古文字里常用。例如甲骨文和早期金文车字,就象一辆车子的形状,结构很复杂,后来简省为只用一个车轮和辖来代表车。再又如小篆集字,上部本从三个隹,下从木,以表示群鸟积聚的意思,后来也简省为集。金文雷字,下部本从三个 ,后来也简省为雷。

三是用一些形体简单的构件替换形体复杂的部分,从而达到简化的目的。这种简化的方式主要用在隶变楷化以后的汉字简化中。这种简化方式的结果,常会导致汉字形体结构的改变。例如,小篆从辵的字,如造,隶变以后绝大部分简化为从辶;小篆左边从心的字,如快,隶变简化为从忄。焦字上部本从龜,下从火,简化后用结构简单的隹代替龟。巖,本来是形声字,简化作岩,是会意字。淚,本从水戾声,是形声字,简化后从水目,是会意字。简化,是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

(二)分化与同化。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一个新事物产生,就会有一个相应的新语词来表达它。新词语不断产生,就要求文字作相应的增加。汉字的增加,有时并不需要完全从新创造新字,往往是在原有相关字的基础上增加必要的表意形旁,或者改变某字原来的写法就可以了。这就是汉字的分化现象。例如:白,有白色的意思。《说文》:西方色也。分化出皎,《说文》:月之白也,从白交声。《诗》曰月出皎兮”;晓,《说文》:日之白也,从白尧声;皙,《说文》:人色白也,从白析声。的,《说文》:明也,从日,勺声。 的本从日,后来改从白,白色也有明亮的意思。又如刀,随着读音的改变而分化为刀、刁二字。《韵会》:《说文》刀,兵也,都牢切,又丁聊切。本一字而二音,后人作刁以别之而已。汉字经隶变以后分化出很多写法,梁东汉《汉字形体学》有详细分析

同化,指本来不同的写法,由于同化作用也变得相同了。同化现象主要发生在隶变以后,更表现为偏旁的同化。就是说,本来不相同的部首,隶变以后变得写法相同了。比如部首月,实际上是由月、肉、舟、动物的嘴如龙、熊、蠃(细腰蜂)等由同化而来;又如春、秦、舂、泰、奏、奉等字的上部,也是由不同部首经同化而写法一样了。(参阅叶正渤《汉字部首学》)在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中,分化是主要的,是主流;同化则是次要的,非主流的。

(三)讹变。讹变是指汉字在流传过程中,尤其是隶变以后,某个字发生错写的现象。例如,射,本来从弓从矢,或从寸,寸是手。由于古文字身和弓的写法相近,于是在隶变过程中就隶变为从身了,以后就一直错下来。又如耻,本来从心从耳,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说文》辱也。隶变后分化为二体,其一讹作从耳止声的形声字。其实应从心从耳,人有耻辱感才面红耳赤。又如企,金文是独体象形字,隶变后讹作从人止声的形声字。当然,因讹变而致误的汉字只是极少数。

古今字、異體字、通假字、繁簡字

這是漢字在發展演變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幾個問題。

(一)古今字 指在不同時期用不同的字形表示同一意義。古代使用的字形叫古字,後來新生的字形叫今字。形成古今字的原因有二:

1、同音假借 由“六書”中“本無其字,依聲托事”的假借引起的。

A、為本來意義造字:

背 士無反北之心。(《戰國策·齊策》)

熟 宰夫胹熊蹯不孰。(《左傳·成公二年》)

暮 不能辰夜,不夙則莫。(《詩經·齊風·東方未明》)

燃 以爲死灰有時而然也。(陳亮《甲辰答朱元晦書》)

此外,“西、其箕、須鬚、采採”等字也屬於爲本來意義造字的古今字。

B、為假借義造字:

避 氏欲之,焉辟害?(《左傳·隱公元年》)

闢 欲辟土地,朝秦楚,中國而撫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嬖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論語·季氏》)

僻 晉之伯也,邇于諸夏,而楚辟陋,故弗與之爭。(《左傳·昭公十九年》)

譬 辟如行遠必自邇。(《禮記·中庸》)

捨 公賜之食,食舍肉。(《左傳·隱公元年》)

猝 五萬兵難卒合。(《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此外,“采彩、采綵、云雲”等字也屬於爲假借義造字的古今字。

2、同源分化 詞義引申過程中出現的新字。

A、為本義造字:

捧 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史記·項羽本紀》)

價 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孟子·滕文公上》)

溢 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吕氏春秋·察今》)

債 誰習計會,能爲文收責于薛乎?(《戰國策·齊策》)

此外,“要腰、文紋、止趾、隊墜”等字也屬於爲本義造字的古今字。

B、為引申義造字:

擒 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囑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戰國策·齊策》)

娶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詩經·齊風·南山》)

境 子爲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左傳·公二年》)

返 辭曰:“責畢收,以何市而反?”(《戰國策·齊策》)

影 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

悌 段不弟,故不言弟。(《左傳·隱公元年》)

悅 孟嘗君不說,曰:“諾,先生休矣!”(《戰國策·齊策》)

此外,“張脹、見現、垂陲、昏婚、受授”等字也屬於爲引申義造字的古今字。

值得注意的是,古今字中,今字多是形聲字,並且多以古字做聲旁。

(二)異體字 音義皆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組字。緣由多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造字法不同:

主要是會意字和形聲字的差異,如:

野,嶽,岩巖,災、烖,淚,羴羶,馽

以上各例中,橫線前的漢字屬於會意字,後面的是形聲字。

2、同是形聲字

A、形旁不同:

謌,歡讙,嘆歎,雞鷄,溪谿,詠詠,遍徧,睹覩,跡迹,

,暖

B、聲旁不同:

啗,煙煙,蚓螾,杯桮,跡蹟,線綫,繡綉,猿猨,俯俛,

袴,掩

C、形旁、聲旁均不同:

愬,剩賸,迹蹟,襪韤,村邨,

D、形旁、聲旁相同,而偏旁位置不同:

朞,慼慽,裡裏,和咊,夠夠,闊濶,群羣,峰峯,雜襍,

慙,概

有些漢字在意義上雖有相同部分但不符合異體字的條件,因而不能構成異體字的關係。如:“置、寘”,在放置意義上是相同的,但又各自有其他的意義,不能構成異體字;再如:“遊、遊”兩字,“沽、酤”兩字,意義都存在包含關係,也不能構成異體字。

(三)通假字 漢字使用過程中一種同音假借的情況。

指古代文獻中“本有其字”的假借,本來有表示某音一的字形,但書寫時由於各種原因寫成了別的同音字,這種情況我們稱爲通假字。通假字中本來的漢字叫本字,被借用的漢字叫借字。通假字的要求是本字和借字之間必須是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如:

1、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史記·項羽本紀)

2、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論語·陽貨》)

3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1中的“蚤”借用來表示“早”,二者讀音相同;例2中的“”借用來表示“饋”,二者讀音相近;例3中的“惠”借用來表示“慧”,二者讀音相同。在閲讀文獻時一定要注意辨別通假字。

(四)繁簡字 繁簡字是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合稱。所謂繁體和簡體是就同一個字構形時所使用的筆畫多少相對而言。筆畫多者為繁體,筆畫少者為簡體。

我們現在簡體字主要指1956年《漢字簡化方案》規定的簡化字。漢字簡化過程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内容:一是簡化字形,二是削減常用字的字數。主要採取了以下幾種方法:

1使用古體字,如:,雲云,,氣气,從从,網

2使用古代的異體字或俗體字,如:禮礼,趕赶,無无,棄弃,萬万,

灯,辭辞,遷

3省簡一些部分,如:聲声,廣广,飛飞,標标,燭烛,婦妇,習习,點

4同音替代,如:醜丑,幾几,後后,餘余,徵征,裏里,製

,鬥、鬬斗,幹、榦、乾

5草書楷化,如:辦办,書书,學学,東东,門门,為为,樂乐,

6符號替代,如:鷄鸡,鳳凤,歡欢,嘆叹,對对,戲戏,鄧邓,

7新造字,如:遠远,態态,認认,補补,竊窃,滅灭,寶

古汉语知识

古漢語的

古代漢語的語序和現代漢語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句子六種成分的位置基本是相同的,可以表示為:

〔狀語〕,(定語)主語 ‖〔狀語〕謂語〈補語〉(定語)賓語

但是在古代漢語中也有和現代漢語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現在:賓語前置、謂語前置等。下面分別予以介紹。

一、賓語前置

古代漢語中賓語在一定的條件下應放在謂語之前,主要情況有以下幾種:

(一)疑問代詞作賓語

古代漢語中常用的疑問代詞有“誰、孰、何、曷、胡、惡、奚、安、焉”等,可用於問人、問事、問地點。先秦漢語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時必須放在謂語動詞之前。例:

寡人將誰朝而可?(戰國策·燕策

吾誰欺,欺天乎?(《論語·子罕》)

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戰國策·齊策》

曰:“奚冠?”曰:“冠素。”(《孟子·滕文公上》)

彼且奚適也?(《莊子·逍遙游》)

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紀》)

疑問代詞作介詞賓語的時候,也應放在介詞之前。例: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賈誼·論積貯疏》)

許子奚爲不自織?(《孟子·滕文公上》)

何以戰?(《左傳·莊公十年》)

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戰國策·秦策》)

學惡乎始,惡乎終?(《荀子·勸學》)

這種疑問代詞賓語前置的格式,一直為後來寫古文的人沿用。例:

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

而今安在哉?(蘇軾《前赤壁賦》)

吾何以傳汝曹哉?(汪琬《傳是樓記》)

(二)否定句代詞作賓語

這種句式需要同時具有兩個條件:1、句子必須是否定句,必須有表示否定的副詞或代詞“不、未、無(毋)、莫”等。2、賓語必須是代詞。例: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論語·衛靈公》)

主賢明,能聽汝;不明,將不汝聽。(《韓非子·外儲說下》)

願,吾愛之,不吾叛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

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孟子·滕文公上》)

居則曰:“不吾知也。”(《論語·先進》)

否定句代詞作賓語要求不如疑問代詞作賓語時嚴格,因而同時滿足了以上兩個條件代詞賓語也可以不前置,先秦漢語中兩種格式都有出現。例: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有事而不告我,必不捷矣。(《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聖人不愛己。(《荀子·正名》)

漢果不擊我。(《漢書·趙充國傳》)

漢代以後後置現象逐漸多了起來,但後世的作者也有仿照上古的句式使用賓語前置的情況,例:

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故之人不余欺也。(蘇軾《石鐘山記》)

彼不我恩也。(柳宗元《童區寄傳》)

而狼未之知也。(馬中錫《中山狼傳》)

(三)賓語用代詞復指

古代漢語中爲了強調賓語,使賓語前置以後,還可以借助指示代詞“是、之”復指前置的賓語。句子格式為:賓語 + 是(之)+ 謂語動詞。例: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惠之至也。(左傳·僖公十五年)

將虢是滅,何愛於虞?(《左傳·僖公五年》)

晉居深山,戎狄之與鄰。(《左傳·僖公十五年》)

秉國之均,四方是維。(《詩經·小雅·節南山》)

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於求之問。(《論語·先進》)

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左傳·僖公四年》)

賓語用代詞復指的格式中,還可以在賓語之前加“唯(惟)”,形成“為……是(之)……”的固定格式,強調賓語的作用很明顯。

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率師以來,唯敵是求。(《左傳·宣公十二年》)

余雖與晉出入,余唯利是視。(《左傳·成公十三年》)

去我三十里,唯命是聽。(《左傳·宣公十五年》)

當臣持竿臨河時,心無雜慮,惟魚之念。(《列子·湯問》)

雞鳴而駕,塞井夷竃,唯余馬首是瞻。(《左傳·襄公十四年》)

(四)强调介词的宾语

除了以上三種情況外,古代漢語中再強調介詞的賓語時,也常把其賓語放在介詞的前面。尤其是介詞“以”的賓語。例: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

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雖衆無所用之。(《左傳·僖公四年》)

秋陽以暴之,江漢以濯之。(《孟子·滕文公上》)

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孟子·離婁上》)

若晉軍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則朝以死。(《左傳·僖公十五年》)

僑聞之,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脩令,夜以安身。(《左傳·昭公元年》)

二、謂語前置

主語在前謂語在後是現代漢語的常規句式,但在古代漢語中有謂語前置的現象,主要表示感嘆或疑問語氣。

(一)表示感嘆語氣。例: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湯問》)

敗矣,子所使求馬者!(《列子·說符》)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史記·魯仲連列傳》)

(二)表示疑問語氣。例:

子也,言伐莒者?(《呂氏春秋·重言》)

何哉,爾所謂達者?(《論語·顏淵》)

何哉,君所謂踰者?(孟子·梁惠王上)

判断句

判断句是指谓语对主语所代表的人、物或所属性质、类别等进行判断的句子。古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系词,谓语直接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其类型共有四种。

1、“者……也”

主语之后加语气助词“者”(有些著作认为是代词),表示提顿语气,谓语之后用语气词“也”加强肯定语气。例如:

①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

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 王制》

③吾所欲者,土地也。 《韩非子·王蠹》

④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

2、“者……”

主语之后加“者”,谓语之后不加“也”。例如:

①虎者,戾虫;人者,甘饵。 《战国策·秦策》

②屈完者何? 《公羊传·僖公四年》

③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老子·二十七章》

3、“……也”

主语之后不加“者”,谓语之后加“也”。例如:

①制,岩邑也。 《左传·隐公元年》

②董狐,古之良史也。 《左传·宣公二年》

③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僖公四年》

④龙,德而隐者也。 《周易·乾第一》

⑤臣之子,皆下才也。 《列子·说符》

4、“……”

主语之后不加“者”,谓语之后也不用“也”。例如:

①夫鲁,齐晋之唇。 《左传·哀公八年》

②君子之德,风;小人之风,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③秦,虎狼之国。 《史记·屈原列传》

古汉语中的否定判断句一般是在谓语之前加否定副词“非”表示。例如

①楚虽大,非吾族也。 《左传·成公四年》

②遂入,杀孟阳于床,曰:“非君也,不类。” 《左传·庄人八年》

③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 《左传·昭公十六年》

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⑤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公孙丑下》

在先秦,由于判断句中一般都不用判断系词,所以,象“是”、“为”、“乃”、“即”、“则”、“维”(或惟)这类词出现在句子中时,有时虽然可以按照判断系词“是”去翻译,但要意识到它们并不是判断系词,例如: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左传·僖公三十年》

⑤余为伯儵。余,而祖也。 《左传·宣公二年》

⑥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子丘。” 《论语·微子》

⑦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同上)

⑨是乃狼也,其可畜手? 《左传·宣公四年》

⑩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史 记·魏公子列传》

⑿游公母即祁太伯母也。 《汉书·原涉传》

⒀此则寡人之罪也。 《国语·越语上》

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大雅·文王》

⒄尔惟旧人。 《尚书·大诰》

⒅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左传·僖公五年》

“是”字作为判断系词起于何时,目前尚有争论。不过可以肯定,汉代已经出现了这种用法,至于其普遍使用的情况则是魏晋以后的事。例如:

①此必是豫让也。 《史记·刺客列传》

②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 《史记·商君列传》

③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论衡·死伪》

④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 范缜《神灭论》

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潜《桃花源记》

⑥豫章太守顾邵是雍之子。 《世说新语·量》

被动句

主语是谓语受事者的句子称作被动句。例如:

①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史记·游侠列传》

②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 《左传·成公二年》

例①中的主语“窃钩者”、例②中的主语“郤克”都不是其谓语动作“诛”和“伤”的发出者,而是接受者,是被动的,所以此两例都属于被动句。此两例在表现形式上有一定区别,其中例①没有语法标志,“窃钩者”与“诛”的被动关系完全是在意义的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例②则有语法标志,即介词“于”。由“于”引出了谓语“伤”这一动作的实际发出者“矢”。这种具有语法标志的被动句式在古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五种:

1、“……(动词)于……”

在动词谓语之后用介词“于”(或“乎”)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介词“于”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补语,例如:

①其母曰:“孔子,贤人也,逐于鲁,是人不随。” 《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

②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 《国语·晋语八·叔向贺贫》

③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荀子·修身》

④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 《荀子·王制》

⑤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 《荀子·荣辱》

⑥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

2、“……为(名词、动词)……”

在动词谓语前用介词“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介词“为”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例如:

①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五蠹》

②不为酒困。 《论语·子罕》

③身体离散,为天下戮。 《吕氏春秋·慎大》

④孔甲为涉博士,卒俱死陈,为天下大笑。 《盐铁论·褒贤》

介词“为”引进的行为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现。只要有“为”字在,同样可以构成被动句式,例如:

①晋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不可悔也。 《左传·文公十三年》

②(逢丑父)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左传·成公二年·鞌之战》

③父母宗族,皆为戮设。 《战国策·策燕三》

④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史记·淮阴侯列传》

3、“为(名词)所……”

在动词谓语前用介词“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其后加助词“所”(说“所”为代词)强调动作与施事者的关系,构成“为……”式。这种格式产生于战国末,自汉代开始盛行。例如:

①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②世子申生为骊姬所谮。 《礼记·檀弓》

③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④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汉书·霍光传》

这种句式中,介词“为”后的施事者有时可以承前省去,句意不变。例如: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 )所虏。 《史记·项羽本纪》

②辽西大尹田谭追击之,为( )所杀。 《汉书·王莽传中》

③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 )戮没。 《史记·刺客列传》

4、“……见(动词)……”

在动词谓语前加助词“见”表示被动。“见”本身不是介词,因为它不能和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例如:

①盆成括见杀。 《孟子·尽心下》

②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韩非子·说难》

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楚辞·渔父》

④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墨子·兼爱下》

5、“见……于……”

在动词谓语前加助动词“见”表示被动,在动词谓语后用介词“於”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於”与引进的名词或各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补语。例如: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②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訾于民。 《商君书·更法》

③蔡泽见逐於赵。 《战国策·齐策》

④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韩非子·说难》

6、“……被(名词、动词)……”

“被”在被动词句式中作为介词出现是汉以后的事。在先秦两汉,“被”一般都不是作为介词而是作为动词出现在一些被动句中的动词之前的,义为“遭受”,例如:

①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 《战国策·齐策一》

②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 《韩非子·五蠹》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④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司马迁《报任安书》

以上各例中的“被”其所以不宜看作介词,是因为它们都是直接加在动词之前的,“被”字后引进行为动作施事者的用例在先秦两汉很难找到,也就是说,在先秦两汉,“被”并没有引进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以构成介词结构的功能。从魏晋开始,“被”才具有了带介词宾语的功能,故只能认为自魏晋以后“被”才真正转化成了介词。例如:

①今月十三,臣被尚书召问。 蔡邕《被收时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②瑒、祯各被太祖辟。 《三国志·魏书·王桀传》

③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 《世说新语·政事》

④亮子被苏峻害,改适江虨。 《世说新语·方正》

⑤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 《世说新语·言语》

⑥常被元帝所使。 《颜氏家训·杂艺》

古汉语知识

古漢語詞類活用

一、使動用法

表示“使賓語怎麽樣”的意思。使動用法是一種需要特殊理解的動賓關係。可用作使動用法的詞類有動詞、形容詞、名詞。

(一)動詞使動用法

表示“使賓語發出動詞所代表的動作行爲”。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皆可用作使動。

A、不及物動詞使動用法

不及物動詞後面不能跟賓語,古漢語中有賓語的不及物動詞多用作使動。例: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記·項羽本紀》)

乃與趙衰等謀,醉重耳,載以行。(《史記·晉世家》)

莊公寤生,驚姜氏。(《左傳·隱公元年》)

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史記·陳涉世家》)

B、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左傳·隱公元年》)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論語·微子》)

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左傳·宣公二年》)

(二)形容詞使動用法

表示“使賓語具有形容詞所描寫的性質、狀態、特點”。例: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賈誼《過秦論》)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柳宗元《蝜蝂傳》)

匠人斫而小之,則王怒,以爲不能勝其任也。(《孟子·梁惠王下》)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三)名詞使動用法

表示“使賓語成爲或者擁有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

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記·項羽本紀》)

宋女至而好,惠公奪而自妻之。(《史記·魯世家》)

吾見申叔,所謂生死而肉白骨也。(《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桓公解管仲之束縛而相之。(《韓非子·難一》)

二、意動用法

表示“以賓語怎麽樣”的意思。主要是人們主觀上的某種想法與事實不需要完全一樣。可用作意動用法的詞類有形容詞和名詞。

(一)形容詞意動用法

表示“認爲賓語具有形容詞所描寫的性質狀態特點”。只是人主觀上的認識,實際情況並不一定如此。意動用法也是一種需要特殊理解的動賓關係。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漁人甚異之。(陶淵明《桃花源記》)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韓非子·說難》)

是故君貴五穀而賤金玉。(晁錯《論貴粟疏》)

時充國年七十餘,上老之。(《漢書·趙充國傳》)

(二)名詞意動用法

表示“把賓語看成、當作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人們的主觀想法,事實不一定如此。名詞的意動用法含有“對賓語做出某種處置”的意義,所以有的語法書也稱之爲“處動用法”。例:

於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戰國策·齊策》)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託地而游宇,友風而子雨。(《荀子·賦》)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穀梁傳·僖公八年》)

三、名詞用作一般動詞

指除了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以外的其他用法,用作動詞以後可以帶賓語,不需作特殊的理解。例: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左傳·成公二年》)

范增数目项王,以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記·項羽本紀》)

左右欲刃相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有一母見信飢,飯信。(《史記·淮陰後列傳》)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

四、名詞作狀語

普通名詞出現在狀語的位置上,根據所表示的意義可分爲四種情況:

1、表示動作行爲的處所。例:

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山海經·北山經》)

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國語·越語》)

范雎至秦,秦王庭迎。(《戰國策秦策》)

2、表示工具或依據。例:

有好事者船載以入。(柳宗元《黔之驢》)

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戰國策·秦策》)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列子·湯問》)

失期,法皆斬。(《史記·陳涉世家》)

3、表示對人的態度。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記·項羽本紀》)

彼秦者,棄禮儀而上首功之國也,權使其士,虜使其民。(《戰國策·趙策》)

東向坐,西向對,師事之。(《史記·淮陰後列傳》)

今而後知君之犬馬畜伋。(《孟子·萬章》)

4、表示比喻。例:

射之,豕人立而啼。(《左傳·莊公八年》)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齡《狼》)

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

有狼當道,人立而啼。(馬中錫《中山狼傳》)

子產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史記·循吏列傳》)

除了以上幾種情況以外,古漢語中的詞類活用還有形容詞用作名詞、數詞用作動詞等用法本節不予介紹,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歸納。

第六章 古音知识

第一节 古今语音的异同

古代汉语的语法、词汇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古汉语的语音也和现代汉语有明显的差别。一个汉字的读音,由声、韵、调三部分组成,古今语音的不同就体现在声、韵、调三个方面。

  韵母方面古今的不同,很容易被人们感觉到。例如,我们用今天的音读唐诗,就会发现押韵有不和谐的地方。如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斜和家、花今天读起来就不押韵,这是古今韵母发生了变化的原因。但是,在某些方言里,如江淮方言仍把斜读成qiá,这样就押韵了,说明在古代斜、家和花是押韵的。如果读《诗经》的话,会发现不押韵的现象更为严重,那是因为《诗经》时代的语音和今天差别更大。如《硕鼠》二章: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麦、德、国、国、直本来是押韵的,但今天看来韵母差别非常大。古韵母和现代韵母的不同,也可以从叠韵联绵词方面看出来。某些古代叠韵联绵词,今天读起来却并不叠韵,如仓庚、芣苡等。

  古今声母的不同,在双声联绵词方面也有所体现。有些古代的双声联绵词,今天读起来声母并不相同,如玄黄、缤纷、容与等。声调古今也不相同。从调类看,古代有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是阴、阳、上、去四声,古今调类不同,而且同一个字在古代和现代所属的调类也可能不同。如:

   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韵脚字是响、上,押上声韵,在普通话中,已变为去声。但是,在语言研究史上,学者们并不是一开始就认识到古代的语音不同于后来的语音的。汉代以后的人读《诗经》《楚辞》,首先遇到的就是押韵不和谐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从南北朝到宋代有过三种错误的做法。

  1、叶韵(叶句、协句)说:如《经典释文》所载梁末沈重的《毛诗音》就是,在《诗经·邶风·燕燕》三章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民中,字下注云协句,宜乃林反。协句说,是用临时改变韵脚字的读音以求押韵和谐的做法。到宋代朱熹发展到极至,称为叶音说。把用后代的语音读古代的诗文,不押了的韵脚,临时改读为一个押韵的音,即为叶音 叶音说掩盖语音发展的真相,造成汉字读音的混乱。陈第批判叶音说,《屈宋古音义·跋》:余少受《诗》家庭,先人木山公尝曰:叶音之说吾终不信,以近世律绝之诗叶音者且寡,乃举三百篇尽谓之叶,岂理也哉!然所从来远,未易遽明尔,竖子他日有悟,毋忘吾所欲论著矣。余于是默识教言。《毛诗古音考·序》: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

  2、古人韵缓,不烦改字:这是唐代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提出的。缓,是宽的意思,指古人用韵不像中古时那么严格,读音相近的字就可以押韵。

  3、改经:唐玄宗读《尚书》无偏无颇,尊王之义,感到不押韵,遂改字为

  以上的说法和做法都是对语音缺乏历史认识,不知道语音是发展变化而造成的。他们拿时音来读千百年前的韵文,当然会有不和谐的感觉。

  明代学者陈第在《毛诗古音考序》里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明确认识到了语音是随着时空而变化的。古音与今不同,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我们要建立语音发展的观点,还要掌握一定的音韵学知识,解决古书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节 音韵和音韵学概说

音韵学是中国传统小学三个组成部分之一(传统称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为小学),是关于汉语语音的研究。语音是语言的要素之一,所以,音韵学也是古代汉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音韵学,它研究什么,有什么功用,与古汉语的学习和研究有什么关系,对古书阅读有什么作用?这些都是将要涉及的内容。

  我们在阅读古书时,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如镇星又作填星田完后来又写作陈完萧墙即肃墙,潘以番为声符,玄黄双声,仓庚叠韵,迎、逆双声,吴语dang,阿房宫、番禺等地名读音特殊。而古书注音、诗词押韵和平仄等问题就更多了。《康熙字典》筹,直留反;《诗经》、唐诗若以普通话去读多不押韵。这些都与音韵学相关,都可以用音韵学的理论去解释或解决。

一、音韵学的含义、功用和分期

  1、什么叫音韵学,音韵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音韵学pho`nology  语音学pho`netics

音韵学又叫声韵学,全称为汉语音韵学,是一门研究汉语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声、韵、调三要素组成的系统,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合异同和古今对应关系的学问。

  2、音韵学的功用

  (1)更深入地了解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有助于学习和推广普通话

现代汉语的语音是由古代汉语的语音发展而来的,音韵学研究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怎样发展变化到现代语音,这样就能够了解现代汉语的渊源。分析现代汉语语音结构系统时,声母、韵母、声调这些名词都是传统音韵学的术语;要进一步考察现代汉语的声韵调之间的拼合关系,需要音韵学知识,如为什么g/k/h/z/c/s只与开口、合口呼相拼,而j/q/x只能与齐齿、撮口呼相拼,这是语音历史演变的结果。讲四声、讲阴阳上去,这些名称也是传统的,为什么平分阴阳,这也是能从语音的历史演变中找出答案。现代的语音结构规律与古代的语音演变规律密切相关,只有懂得了古代语音演变规律才能进一步掌握现代汉语语音结构的规律。

现代汉语的语音规范化工作需要音韵学,审定读音时要以古音或语音的演变规律为依据。

  方言调查离不开音韵学。汉语方言是历史形成的,它们演变成今天的语音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方言区的人运用音韵学上语音演变的规律自觉地纠正学习普通话时的发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徐州人的部分入声字的声调问题;z组与zh组的区分;nrl的区分(泥母、日母、来母);前后鼻音的区分(来自中古的不同韵部)。

  (2)对于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及汉语史有帮助

语音本来就是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学习古代汉语当然要学习语音部分,要了解古代的语音以及语音的发展变化。具体地说,古代汉语的一些工具书需要有音韵学知识才能更充分地利用,如用反切注音或用古音编排的工具书。阅读古书,通假字是一个难点,而正确地辨认和理解通假字都与语音的关系十分密切。

词源学在考察同源词时,除了依据意义之外,更重要的是考察古音关系。

文字、词汇、语法都与语音有关系。音韵学与文字学的关系:加深对形声字的认识、加深对形声字表音功能的认识。音韵与词汇及训诂的关系:清代人提出因声求义的方法。

音韵与语法:上古的第一人称代词之间、第二人称代词之间语音关系明显。

  (3)与文学的关系:押韵、平仄,文学作品中的字义考证,作品欣赏。

  (4)研究中国历史、哲学、经济学史、法律史的,也需要音韵学方面的知识。

怎样学习音韵学:了解常用术语的含义,运用现代语音学的知识去学习;利用方言和古音;运用历史比较法。

  二、汉语语音的历史分期

  明清音韵学家已在探讨语音的分期问题,他们把两汉时期的语音系统称为古音,把唐宋时期的语音系统称为今音。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根据大量文献资料,把古音细分为几个不同阶段,从而为汉语语音的历史分期奠定了基础。语音的分期并非易事,语音是渐变的,和朝代的更替并不是一回事,要根据相当长的阶段所具有的语音特点进行划分,目前还没有完全一致的分法。我们倾向于下面这种分法:

A、先秦两汉,公元三世纪以前,以《诗经》、《楚辞》用韵和《说文》谐声字所反映的语音系统为代表。传统声韵学称为古音,现在称为上古音。

B 晋南北朝隋唐北宋,公元四至十二世纪,以《切韵》系韵书和唐诗用韵所反映的语音系统为代表。传统声韵学称为今音,现在称为中古音。《广韵》

C 宋元明清,公元十三世纪至十九世纪,指这个时期的北方音,以《中原音韵》和元代北曲所反映的语音系统为代表。声韵学称为近代音、近古音,又称北音。

D、二十世纪以后,以北京音系统(普通话系统)为代表,是现代音。 

这只是个粗略的划分,各个时期还有交叉和过渡。对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的研究,音韵学分别叫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再加上对汉语语音史、等韵学(传统对汉语语音理论的研究,以图表形式表现)的研究,音韵学共包含五个门类的内容。

第三节 音韵学的基本知识

一、古音的基本概念

1、声母方面

字母:在音韵学上,有字母、母、声类、声、纽、声纽、音纽等名称,这些都是传统声韵学对声母的称呼。古代没有今天意义的字母,既没有拼音也没有英文或其他表音文字的字母。但是受梵文影响,对声母有所认识(对声母没有认识是不可能创制反切的),有人就用汉字来代表声母,传统音韵学的每一个字母,就是一个声母代表字。

三十六字母:最早创立字母的人是唐末的和尚守温,他根据梵文的音理创立了三十个字母,用三十个汉字作代表,也就是说守温第一次制定了三十个声母代表字。宋代人在此基础上又补充了六个字母,成为三十六个字母,反映了唐代到宋代语音的发展,这就是音韵学上所说的传统的三十六字母。三十六字母大致反映了唐宋时期汉语语音的声母系统,每个字母代表那时的一个声母。代表字是随意的,后来沿用下来。

三十六字母是古人总结的汉语的36个声母。是宋朝人在唐末和尚守温创制的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订而成的。

发音部位旧名

 

发音部位新名

 

唇音

齿

 舌音

舌尖中

舌面前

 

齿音

齿头

舌尖前

 

正齿

舌面前

舌叶音

穿

 

舌面后

 

 

 

 

 

 

半元音

 

 

 

舌尖边

 

 

 

齿

鼻齿音

 

 

 

五音和七音:这是古代学者就声母的发音部位所作的划分,他们把声母分为唇舌齿牙喉,谓之五音,五音之名最早见于南梁顾野王《玉篇》卷首的《五音声论》;到了宋代,增为七音,即加上了半舌半齿两类,最早提到七音的是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唇音:重唇音 轻唇音 舌音:舌头音 舌上音

齿音:齿头音 正齿音 牙音:

喉音: 半舌音: 半齿音:

清浊:按照发音方法,古人把三十六字母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四类。

全清音: 不送气、声带不振动 次清音: 送气、声带不振动

全浊音: 声带振动强烈 次浊音: 声带振动不强烈

2  韵母方面

韵、韵部、韵目、小韵:韵书把凡韵腹、韵尾相同,声调也相同的字归在一起,叫做一韵,也可以叫做韵部,如《广韵》有206韵,或206个韵部(上古音里的韵部和中古音的韵部有所不同,它不考虑声调,上古音的韵部又称部)。

韵、韵母的区别:韵考虑主要元音、韵尾和声调,不考虑韵头,如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麻、家、瓜,开口、齐齿、合口可以押韵,同在麻韵。而韵母考虑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不考虑声调。

韵目:韵书里韵部的标目,是同一个韵部里选出的代表字。如一东、二冬、三钟、四江,作用是便于排列和称说,为什么用这些字做代表字,与字母一样,都是随意的,一经使用就沿用下来。

小韵:韵书中把同一韵部中读音完全相同的字归在一起,这就成了一个小韵,同一小韵的字声母、韵母、韵尾、声调完全相同。

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音韵学上根据韵尾的性质将韵部分为三类:带鼻音韵尾的是阳声韵,包括—n—ng—m;不带韵尾,或带元音韵尾的是阴声韵;带塞音韵尾的是入声韵,包括—p—t—k

四呼

开口呼:不是i u ü或不以i u ü为韵头的韵母 齐齿呼:i和以i为韵头的韵母

合口呼:u和以u为韵头的韵母 撮口呼:ü和以ü为韵头的韵母

四声、平仄:中古的四声指平、上、去、入;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

二、古代的注音方法

譬况

《释名·释天》:以舌腹言之

《释名·释天》:横口合唇言之

直音

《康熙字典》:栭,并音而。

《康熙字典》:西,音粞。 是,音姼。

读若

《说文》:铗,读若夹。

《汉书·高帝记》:从间道走军。服虔注:走音奏。

反切

顿, 反(切)

dùn d ùn

第四节 上古音简说

上古音又称古音,指周秦时期的语音,更广泛的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学习古代汉语以文言文为主要对象,而先秦时期的古书是文言的典型,其反映的语音系统就是上古音系统,所以学习上古音是很有必要的。

一、上古韵部系统:

1、上古韵部研究的发端:研究上古音是从韵部开始的,汉以后的人读《诗经》《楚辞》首先遇到的就是押韵不和谐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从南北朝到宋代有过三种错误的做法:叶韵说、古人韵缓不烦改字说、改经,这些说法和做法都是对语音缺乏历史认识,不知道语音是发展变化而造成的,他们拿时音来读千百年前的韵文,当然会有不和谐的感觉。

2、研究方法:在陈第的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理论指导下,清代有许多学者以《诗经》等先秦韵文为研究对象,对古音韵部进行归纳和分析,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韵脚字系联法。见教材P1052-1053

段玉裁以后的学者更是进一步考察了形声字的谐声系统,提出了同谐声者必同部的观点,运用这一理论进行研究得出的韵部系统与从《诗经》通过归纳而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3、韵部研究的成果:

清代学者的研究成果:顾炎武利用韵文研究古韵,《音学五书》(《古音表》)将古韵分为十部;江永《古韵标准》把古韵分为十三部;段玉裁利用谐声偏旁研究古韵,首创古韵谐声表,《六书音均表》将古韵分为十七部;戴震《声类表》将古韵分为九类二十五部;孔广森《诗声类》将古韵分为十八部;王念孙《古韵谱》等将古韵分为二十一部;江有诰《音学十书》将古韵分为二十一部。

近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章炳麟《成均图》将古韵分为二十三部;黄侃《音略》将古韵分为二十八部;王力将古韵分为三十部,这是目前比较通行的结论。

4、阴阳对转:

王力的古韵三十韵部分为十一类(教材P1054),每一类根据韵尾的不同分为阴阳入三种韵部,同一类的阴阳入声韵部主要元音相同,韵尾的发音部位相同。在语音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就叫做阴阳对转。如:

碍(之韵)――凝(蒸韵)――嶷(职韵); 耐(之)――能(蒸)

斯(支)――析(锡); 陟(职)――登(蒸)

古入声韵带塞音韵尾—p—t—k,普通话中都变成了阴声韵。上海话单韵母多,有一个原因就是阳声韵转化为阴声韵,并且是不带韵尾的韵母了;湖南mang;四川、湖北读木、目等为mung

上下相邻的韵部间可以通押,也可以转化,叫旁转。斜、野;按――摁;含[xen];猛mang。阴阳对转是汉语语音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二、上古声调

上古时期有无声调,至今尚无定论。有各种说法:古无四声(陈第),四声一贯(顾炎武),古有四声(江有诰、王念孙),古无入声(孔广森),古无去声(段玉裁),古无上去声(只有平入二声,黄侃),五声说(王国维,阳、阴之平上去入),长去短去说(陆志韦),长入短入说(王力:平、上、长入、短入)。这一部分的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就行。

三、上古声母

上古声母研究的材料:《说文》中的形声字、古籍异文、读若或读如、声训、古反切、方言、对音。

1 形声字:番,播;奉,捧;占,店;周,雕;云,魂;余,途;女,汝;门,问、

闻、闷;入、内;

2 古籍异文:伏羲在古书中又写作庖牺、包牺等;

3 读若或读如:古读封如邦。《论语》且在邦域之中矣,《释文》邦或作封而谋动干戈于邦内,《释文》郑本作封内。《释名》邦,封也。这里既有读如,又有异文,还有声训。

4 声训:陟,登也;马,武也。陟之言得也。声母分别是ZH—DM—W

5 反切:长,丁丈切;庑,莫杜反;悲,府眉切。声母是CH—DW—MB—F

6 方言:湖南读无如毛;闽方言没有f声母,房、肥,读b声母;陈、知,读d声母。

7 对音:南无读如曩谟;佛、浮屠对译buddha;朝鲜,风读p’ung,文读mun;韩国

金鹤凤作kim hok-bong日语郑读[te]伐叫bochi凤叫bu

钱大昕、邹汉勋、章炳麟、黄侃、曾运乾分别提出了关于上古声母的研究结论:

1、古无轻唇音:这是清代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古无轻唇音》(凡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里提出的论断。即上古没有非敷奉微四纽,中古时才由帮滂並明分化出来。

2、古无舌上音:这也是钱大昕的发现。即上古没有知、彻、澄三母,它们是后来才从端、透、定中分化出来。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

3娘日二母归泥:这是近人章炳麟提出来的。即上古没有娘、日二母,它们是后来才从母中分化出来的。章太炎《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古音有舌头泥纽,其后别之,则舌上有娘纽,半舌半齿有日纽,于古皆泥纽也。

4喻三归匣:近代音韵学家曾运乾在《喻母古读考》中提出来的。即喻母三等字是从古代匣母中分化出来的。例如:云、王、域、烨,都是喻母三等字,而魂、皇、或、华,都是匣母字。喻四归定:这也是曾运乾提出来的。即中古的喻母四等字,在上古应属定母。台怡,兑悦;免逸,炎谈,俞偷,弋代;易,读如狄;荑,读,声符是夷,等。

5上古时期无正齿音,即照二归精、照三归端:这是黄侃提出来的。指照系二等字归精系,照系三等字归端系。正齿音照穿床审禅,一部分归齿头音精清从心邪,一部分归舌头音端透定

上古三十二声母(教材P1056)。

唇音:帮滂並明(含非敷奉微)

舌音:端透定喻(即喻四)泥(含娘)来章昌船书禅日

齿音:精清从心邪庄初崇生

牙喉音:见溪群疑晓匣(含喻三)影

和中古三十六字母比较,有哪些不同?和《广韵》三十七声母比较,有哪些不同?

这样,对形声字声符与形声字之间读音的关系、古双声问题、通假问题、同源词问题的理解都有了上古语音系统的依据。

中古语音系统

一、韵书的产生和《广韵》

1、韵书的产生。韵书是我国古代按韵编排的字典,目的是便于人们作诗、写文章押韵之用。为了适应要求,韵书编排时就具有了别四声(平仄)、分韵类(押韵)、用反切注音(识字)的特点。

魏李登的《声类》是记载中最早的韵书,但已不传。第二部是晋吕静的《韵集》。南北朝时期,韵书出现得更多。《隋书经籍志》记载的有数十种,王国维《观堂集林》也考证出了这个结果,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音辞篇》中指出,这一时期是音韵蜂出。《切韵》中提到的有六家,但所有这些韵书都未流传下来。

2、《切韵》。今传最早的韵书是隋朝陆法言的《切韵》,成书于公元601年,《切韵序》里讲述了成书的经过,它是在比较以前诸家韵书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这部韵书一出世,六朝的其他韵书就失去了使用价值而渐渐被淘汰,这也就是那些韵书失传的原因之一。《切韵》是音韵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韵书体例,后代的主要韵书都是依照它的体例来编排韵部的,即便是反映近代音的《中原音韵》等书仍不难看出受《切韵》的影响。《切韵》收字一万两千多,分一百九十三个韵,按四声分卷,共五卷。

3、《广韵》。在王三(指1947年从故宫博物院发现的宋濂跋本唐写本王仁玽《刊谬补缺切韵》,这是最全的本子,成书于公元706年,简称王三。)发现之前所存最早最完整的韵书是《广韵》,成书于公元1008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作者是陈彭年、邱雍等,是奉皇帝之命修订的。《广韵》流传后,《切韵》也就失传了,《广韵》中保存着《切韵序》。人们研究《切韵》实际是研究《广韵》,《切韵》的语音系统实际是《广韵》的语音系统。现存《广韵》的本子很多,有繁本和简本,学习音韵学最常用到的是《宋本广韵》《钜宋广韵》。

《广韵》是音韵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韵书,它既是研究古音学的阶梯(上推古音),又可以和现代普通话及方言相比较(下证今音)。宋元等韵图也是以《广韵》做原始基础的,所以需要了解《广韵》。

《广韵》全称是《大宋重修广韵》,广为增广之义,它比《切韵》多收了一万多字,总共收了两万六千多字。其体例是继承《切韵》而来,以四声为纲,韵目为纬,分为二百零六韵,平声五十七韵,上声五十五韵,去声六十韵,入声三十四韵,每声一卷,因平声字多而分为两卷,称为上平声、下平声,与阴平阳平没有关系。每一韵目前都用数字来标明次第,韵目是该韵的代表字,各韵下所辖的字都是同一韵的字。声韵都相同的字归在一个小韵,小韵之间用小圆圈隔开。一个小韵又叫一纽,每一小韵的字数多少不同,多的达八十七个,最少的只有一个。每一纽第一个字下用小体字注释:先释义,后注音,用反切注音,之后是本纽所辖的字数。

《广韵》的编纂,是为了科举考试写诗作文而制定的规范。但由于它对字音进行了分析,对汉字的古代读音作了系统的归纳,所以它的历史价值主要还在语音方面,为后来研究汉语的历史语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因为有了《广韵》一类的韵书,我们才能较详细地了解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才能由此上推古音,下证今音,更好地探讨汉语语音发展史。

《广韵》(即《切韵》)的语音性质:一般认为《切韵》音系不仅综合了南北许多方言的特点,还吸收了古音的特点,是一个兼有古今南北的综合音系。

《广韵》之后有《集韵》,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丁度、贾昌朝奉敕增修《广韵》,还是二百零六韵,但反切变动较大,编书时考虑了实际读音的变化。后来的《五音集韵》分为一百六十韵,《韵会》分为一百零七韵,是依平水韵而来的。这些数字主要是合并了《广韵》的韵部,在语音系统和编书体例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由于《广韵》的基础是《切韵》,所以一般称和《广韵》同一体系的韵书为《切韵》系韵书,其实指的是《广韵》系统。

  二、中古声母与《广韵》的声母系统

《广韵》的声母系统:

1、如何求《广韵》的声类?陈澧《切韵考》所用的反切系联法,基本条例和补充条例。基本条例有:同用、互用、递用。

2 《广韵》的声母系统:陈澧求出四十一个声类,后代学者各不相同。李荣认为《广

韵》有三十六(七)个声母。即:

帮滂並明  端透定泥来  知彻澄  精清从心邪  庄初崇生(俟) 章昌船书禅日 见溪群疑 影晓匣云以

《广韵》声母系统和三十六字母不同:无非敷奉微、无娘母;照组一分为二;喻母一分为二。

  三、中古的韵部系统

二百零六韵和十六摄:

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入声34韵只和舒声韵中的阳声韵相配。

《广韵》的韵类:陈澧分为293类,韵母142个;

宋元等韵学家把206韵中韵尾相同、主要元音相近的韵部归为一摄,又称韵摄,共分为十六摄。摄有统摄之义,每一摄含有几个主要元音相近、韵尾相同的韵部,每一摄根据是否合口分为开口和合口两呼,每一呼又根据开口度的大小和舌位的高低分为四等。

  四、中古的声调及其演变

中古四声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的演变以声母的清浊为条件而演变,演变的规律有: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四声、去声不变。

1、平分阴阳:(1)中古清声母平声字,普通话里读阴平;(2)中古全浊、次浊声母平声字,普通话里读阳平。

2、浊上变去:中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在普通话里读去声,与原去声字合流;原清声母、次浊声母上声字,今仍读上声。

3、入派四声:全浊声母入声字今读阳平调,次浊声母入声字今读去声,清声母入声字归入四声,无明显规律。

4、中古去声今仍读去声,没有变化。

  五、反切

反切是中古语音系统的运用,它把中古的声韵调系统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更完善的系统。在学习工具书的注音方法时,我们对反切已经有了初步了解,这里介绍把中古反切转化为现代拼音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主要有下面几条:

1、上字定声母,下字定韵和调;都,当孤切;冬,都宗切;妒,当故切。

2、上字定阴阳,下字定开合;东,德红切;公,古红切。中古只有平声,没有阴平阳平之分,现代则有,阴阳是由声母的清浊所定的,所以当反切下字为平声字时,反切上字的清浊决定了被切字是阴平还是读阳平。如:皆,居谐切;毛,莫包切。心,息林切;同,徒公切;盆,蒲奔切;央,於良切;延,余仙切。土,他鲁切;奴,乃都切。即平分阴阳。

3 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反切上字是全浊声母时,被切字读送气与否,根据下字是

平是仄来定;豆,田候切;郡,渠运切;病,皮敬切;坛,徒干切;权,巨员切;强,巨良切;度,徒故切;杂,才纳切;团,度官切;团,度官切;秦,匠邻切。平送仄不送。

4 浊上声变去声:反切上字为全浊声母,反切下字为上声时,切音变为去声;断,徒

管切;厚,胡口切;皂,昨早切;静,疾郢切;父,扶雨切;上,时掌切;簿,裴古切;件,其辇切;践,慈演切;渐,慈染切。这就是浊上变去。

 

近代音简说

  近代音指元明清时期的北方音,故研究近代音的学问又叫北音学。元代江西高安人周德清的《中原音韵》(1324年,元泰定元年),反映了这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它是归纳元代北曲用韵而成的,并且也是供北曲作家作曲押韵和审音辨字之用。这部书以当时北方的口语语音为规范,编书时也一改《切韵》系韵书的体制,不再按声调来分韵,共分为十九个韵部,每个韵部的韵目字用两个代表字。《中原音韵》的产生是中国音韵学史上一次重大的革新,它使中国音韵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中原音韵》以其反映元代实际语音的史料价值成为研究近古音系最重要的材料。但在明清时代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直至二十世纪以后,才开始有学者进行研究。研究《中原音韵》的著名学者有:罗常培、陆志韦、赵荫堂、杨耐思、李新魁、宁继福等。

  近代韵母系统:十九个韵部,后代学者归纳为46个韵母。韵部的特点:只有阴声韵和阳声韵,没有入声韵,还有-m韵尾(侵寻、监咸、廉纤),还未形成撮口呼。比平水韵少。

近代声母系统:有学者认为《中原音韵》有二十、二十一、二十四、二十五个声母,看法不一;十五世纪明代兰茂《韵略易通》中所载的《早梅诗》,可以代表近代声母系统。

t  f 破   z  m ,

x  n 一 i 枝    。

p s 无 w 人 n k ,

   上 l 。

这已经是十分接近普通话的声母系统了。其特点是:无中古的全浊声母,有[v],无[N]声母,但还未产生jqx三个声母。

声调:阴阳上去四声,形成了现代普通话声调的格局。特点: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全浊变阳平,次浊变去声,清声母归上声,没有派入阴平的),全浊上声变去声。从近代音到现代的变化就非常小了,只有清声母归上声这一条有发展。

因而近代音和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已经非常接近了,所以说近代音是普通话的直接源头。

节 古书的读音问题

古书的读音问题很多,我们这里只提出几点来分析一下它们的问题所在,谈谈对它们的处理意见。

一、关于古代诗歌韵文的读音问题。

  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古代用韵的地方,今天用现代语音读起来不押韵,不和谐了。这是很自然的。那么我们该怎么读现在的文言文呢?历史上曾出现了这样几种观点:

1、用古音读古文的观点

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古文是古人写的,不应当用后世的语音来读,应当用古时的语音来诵读。清代的学者顾炎武就持这种观点,他说:天之未丧斯文,必有圣人复起,举今日之音而还之淳古者。(见《音学五书·序》)主张学者们大力研究古音,然后让人们用正确的古音来读古文

2、用方音来读古文的观点

有人主张可以用方音来读古文,他们认为方音中残留着许多古音,如一些南方方言中有入声,有的有全浊声母,总体来看与古音比较接近,因此,在用古音读古文无法实现的情况下,认为用方音来读古文,能够读出古代的韵味,因此主张用方音来读古文。

3、用叶音法来读古诗文

用叶音法读古代的诗文,的确能收到押韵和谐的效果,但这种读法从根本上来说也是错误的。用后世的语音读古时的诗文,有些原来押韵的韵脚不押韵了,这是语音演变的结果,而叶音的做法,没有看到语音演变的现实,给人的感觉,好像前人写诗的时候这个韵脚就不押韵,当时也是临时更改其读音来押韵的。叶音的结果,是造成汉字读音的极大混乱,让许多汉字又有了一些不该有的读音。

我们既要反对朱熹的叶音说,即为求谐和而强改字音的主张,也要反对清初顾炎武的用古音读古诗的主张,这是一种复古主义的观点,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是不足为法的。我们学点古音知识,决不是为了用古音诵读古诗文,而是为了学习古今语音演变的对应关系,了解古代韵文用韵的时代特点,分析和解决古书中存在的一些语音问题。所以要明确古书读音的总原则:用普通话的语音读文言文。

二、关于古书中通假字的读音问题。

  古人书写某个词的时候,没有按照用字规范写本字,而是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叫通假。由于本字与借字音同或音近的音是古音,所以人们也叫这种用字现象为古音通假

《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假借为

《庄子·秋水》: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假借为

《墨子·公输》: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贺若弼才请军之次,有一个人不恐([恐]通[肯])。是甚人,是即大([即大]通[绝代])名将是韩熊男,幼失其父,自训名号曰衾([衾]通[擒])虎,心生不分,越班走出:臣启陛下,蹄觥小水,争福([福]通[伏])大海沧波;假饶蝼蚁成堆,傩([傩]通[难])能与天为患。臣愿请车,克日活擒陈王进上,敢不奏。皇帝闻语,亦([亦]通[一])见擒虎年登一十三岁,奶腥未落,有日大胸今([今]通[襟]),阿奴何愁社稷!拟拜韩擒虎为将,恐为阻着贺若弼。(见中华书局1987年版周绍良主编《敦煌文学作品选》,第279页)

“通假”与“假借” 相同:原理相同,都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不同主要有两点:(1)六书中的假借,是借用同音字来写意义抽象、难以用形象法造字的词,所谓“本无其字”;用字通假是已有本字,临时借用同音字来替代,特点是“本有其字”。(2)用字通假一般是暂时的借用,而六书假借往往是长期的,甚至久借不还,所谓“鹊巢鸠占”。

通假字本字与借字的古音相同或相近,但它们的普通话音却不一定相同或相近,有时还相差很远。读古文遇到通假字,应读本字的普通话音。

《诗经·幽风·七月》:八月剥枣。假借为,读pū

《易经·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假借为,读shēn

《论语·雍也》:今也则亡。假借为,读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假借为,读

《墨子·号令》:门有吏,主者里门,莞闭,必须太守之节。假借为,读zhū 假借为,读guān

《孟子·万章上》: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假借为,读

也有少数的假借字,已经知道它所表示的本字,但习惯上仍按假借字读音。例如:

《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虽然假借为,但是习惯上仍根据假借字读音读zhí

三、关于破读字的读音问题。

  所谓破读,就是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一般说来,后一种意义和读音是前一种意义和读音演变而来的。所以传统上把前一种读音叫本音如字,而把后一种变读音叫破读读破。例如:

诸葛亮《出师表》:臣不胜受恩感激。

《孙子·谋攻》: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胜,用作及物动词,能承担的意思,读shēng,平声;用作不及物动词,胜利的意思,破读shèng,去声。

又如: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恶,用作形容词,丑恶,读è(旧读入声);用作动词,厌恶,破读,去声。再如:

《左传·庄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诸葛亮《出师表》: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分,用作动词,分配的意思,读fēn,平声;用作名词,名分、职分的意思。破读fèn,去声。

语言里的一个词产生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随着语言运用的深化,它的意义或词性等可能要发生变化,原来表达此项意义的词,可能会同时表达与之相关的另一项意义,原来是这种词性的词,可能会产生另一种词性。汉语所用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改变一个词的读音来记录词义或词性的演化,比如字,它本是个名词,读wáng,所记录的是当君王的人,要记录当君王的意思,则改变它的读音,读wàng。再如:《五蠹》:循徐鲁之力,使敌万乘。乘:破读音为shèng

《阎典史传》:帅刘良佐拥骑至城下。骑:破读音为jì

破读产生的客观原因是词义引申和词性分化的结果,它是一种音变构词的手段。破读音是客观存在的,许多词的破读和本音的分别一直沿用到现代。如美好的好(形容词),读hǎo,爱好的好(动词),读hào;法度的度(名词),读,揣度的度(动词),读dúo;难易的难(形容词),读nán,灾难的难(名词),读nàn;作为的为(动词),读wéi,为了的为(介词),读wèi,等等。现代口语里还产生了一些新的破读音,例如下沿的沿(动词),念yán,河沿的沿(名词),念yàn;猪圈的圈(名词),念juàn,圈起来的圈(动词),念juān

破读有一个基本的规律,那就是许多破读都是读去声。如:

《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衣:破读音为yì

《原毁》: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闻:破读音为wèn

《报刘一丈书》: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间:破读音为jiàn

《汉书·苏武》: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当:破读音为dàng

许多破读没有保留焉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汉语语音系统的发展变化。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语音系统(声、韵、调)的发展趋于简化,许多原来有异读的字音,现代只留下单一的读法,没有本音和破读的区别了。字,变易义(动词),本读入声,容易义(形容词),破读去声,现在则都读去声。这是由于入声韵尾的消失,入声调转为平、上、去三声的结果。同类的例子还有等。是由于浊声母的清化,特别是全浊上声变成去声,原来有本音上声和破读去声的区别的都读成去声了。如,群母,形容词本读上声,动词破读去声,现代群母清化都读去声。同类的例子还有等。

那么对于古书中注明的破读音,今天我们应如何对待呢?我们认为,那些已经进入现代汉语的口语或书面语中,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一般字典或词典里也都注明 它的读音,自然应当去学习它、掌握它;对那些由于语音变化等原因,没有保存在现代汉语里的破读,则不必特别加以区分,就照现代习惯的读音去读。

四、 关于古书中特读问题。

在古代汉语中,一些特殊的用字场合,一些字并不读它的现代标准音,而是要读它的特殊读音,这些特殊的读音,又十有八九是一个字的古音,或者是接近它古音的音。这种读特殊读音,就是我们所说的特读。这些具有特殊读音的词语,在古书中并不少见,而且多是一些古代国名、族名、地名和人名姓氏等。它们的特读音被继承到现代汉语中,因此我们读古文时要读一些字的特读音。例如:

1)《童区寄传》: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 区:音ōu。不读qū

2)《木兰诗》:昨日见军贴,可汗大点兵。可汗:音:kèhán 不读kěhàn

3)《石钟山记》: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射:音yì 不读shè

国名:龟兹 Qiū大宛 Dàyuān 康居 Kāngqú 月氏 Yuèzhī 身毒 Yuāndú

族名:吐谷浑 Tǔyùhún 荤粥 Xūnyù 先零 Xiānlián 吐蕃 Tǔfān

地名:镐京 Hàojīng 不羹 Bùláng 龙兑 Lóngduó 阳夏 Yángjiǎ 番禺 Pānyú 阿房宫 Epánggōng

人名:伍员 Wǔyún 禽滑厘 Qíngǔlí 郦食其 Lìyìjī 冒顿 Mòdú

姓氏:种 Chóng Xiè Zhài Xiǎn 俟读Mòqí 尉迟 Yùchí

上述词语的特殊读音,相沿已久。从历史上看,有的是保存古代的语音,如番禺的番读pān;有的则是外族语的对音,如古匈奴君主的称号单于chān yú,古鲜卑、突厥等族君主的称号可汗”kè hán读;有的可能是古方言词语。这些词语的特殊读音大多数通过古书注音已流传下来,现代一般字典、词典也加以收录,我们应当按照传统的读法去读。

2、特读字的分类

第一,一些字由于使用场合特殊,或是在地名中,或是在姓氏中,或是在器物名中等等,一直沿用古音,或者是不读今音而读与古音相近的音,因此产生了它的特读音。

第二,一些音译的国名或族名,以及音译的外族姓氏、人名、官职等,为了与外词的读音接近,往往需要特读。

第三,有些字,是为了区别意义和用法而特读。这种特读字有似破读,但又与一般的破读不同。它们的相同点是变读的目的相同,即都是为了区别一个字的意义和用法。但区别意义和用法的特读一般读古音,而破读不是读古音,常常是读去声。

注意:真正的古音是不存在的,是不可能还原的。今人所谓古音只是一种拟音,各家说法不一。任何人读的所谓古音都不是古音,而是经反切推转出来的,或人为编出来的。

重点:三十六字母,三十个韵部,清代学者研究声母的成果,声母是怎样考察出来的,韵部是怎样研究出来的,平仄问题,不要轻易说古音相同或不一样,要查工具书。

练习:找出下列句中的破读字与特读字。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按照王力先生的语音体系所编,注明了上古的读音、拟音以及中古的反切等等,比较直观。

古漢語知識

古书的注解

一、古注的重要性

古代注释家距所注古代文献的时代较近,对古代文献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特点、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情况都比较了解,所以其注释的准确性相对较高。有些词句,如果没有古人的注释,我们不是无从知道其含义,就是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例如:

《左傅·隐公元年》: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杜预注:“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径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过百雉。”

根据《杜注》,我们不但知道了一雉墙的体积,而且知道了三百雉并非指诸侯国首都城墙的周长,而是指首都城墙一面的长度。又如: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专贞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朱熹注:“窈窕,幽闲之意。淑,善也。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好,亦善也。逑,匹也。”

根据《毛传》和朱熹注,我们得知“窈窕”本来的含义是幽闲、娴静的意思,后来才引伸出美好、漂亮这一义项。

古注并非都是正确的,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错误,因此我们在阅读古注时既要重视古注,又不能盲目地相信古注,认为凡是古注都是正确的,不敢越雷池一步。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杜预注:“寐寤而庄公已生,故惊而恶之。”

“寤生”之“寤”实是 “啎”的通假字,本是逆的意思,杜预释“寤”为“寐寤”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又如:

《左传·桓公四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杜预注:“色美曰艳。”按照这一解释,“美”与“艳”的意思就重复了,实际上“艳”的含义是高大。《说文》:“,好而长也。从丰,丰,大也。”又《左传·文公十六年》:“公子鲍美而艳。”公子鲍是男子,这里的“艳”显然不是妖艳的意思。又如:

《汉书·贾邹枚路传·邹阳》:“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服虔注:“雍之河,雍州之河也。”清人王念孙指出,“雍” 实为甕的通假字,“蹈雍之河”即抱雍自沉于河,服注为望文生义。

二、古代著名的注释家及注本

自汉至清,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注释家及注本,兹将两汉到宋代的著名注释家及有关注本介绍如下:

1、汉代的注释家及注本

两汉时期的注释家主要有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何休、赵歧,服虔、高诱、王逸等。

毛亨:鲁人,或云河间(今河北河间县)人。汉景帝时为河间献博士,其学传自子夏,著作有《毛诗古训传》,简称《毛诗》。时人称毛亨为大毛公,称其学生赵人毛苌的小毛公。

孔安国:西汉曲阜人,字子国,孔子十二世孙。曾向申公学习《诗经》,向伏生学习《尚书》。武帝时因研究《尚书》成为博士,官谏议大夫,临淮太守。著作有《尚书传》、《尚书音》《古文孝径传》等。今本《古文尚书孔氏传》为晋梅赜所献,题孔安国作,实为托名之作。

马融:东汉扶风茂陵(今兴平县人),汉安帝时为校书郎,桓帝时官南郡太守。后回朝为议郎。马融博学多才,为汉时通儒,有学生数千人,郑玄即出其门下。曾注《孝径》、《论语》、《诗》、《易》、《尚书》、《三礼》、《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书,均失传,清人马国翰《王函山房辑佚书》有辑录。

郑玄:东汉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字康成。曾从马融学古文径,回乡后聚徒讲学。晚年因党锢之祸被囚禁,建安初获释。官任大司农,世称郑大司农。郑氏治学以古文经为主,遍注群径,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其著作有《论语注》、《孟子注》、《尚书注》、《三礼图》、《毛诗谱》、《六艺论》、《三礼目录》等,今仅存《三礼注》和《毛诗笺》。

何休:东汉樊(今山东济宁市东北)人,董仲舒四传弟子。为人质朴口讷,终生精研六经,尤好《公羊传》,闲门十七年撰成《春秋公羊解诂》。后拜议郎,再迁为谏议大夫。著作尚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育》、《谷梁废疾》,宣扬《公羊》,驳斥《左传》、《谷梁》,除《解诂》传于世外,余皆佚。

赵歧:东汉京兆长陵(今咸阳市东北)人。曾为并州剌史,后任议郎、太常等职。撰《孟子章句》一书,传于世。

服虔:东汉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人,曾任九江太守。著有《春秋左氏传解谊》一书。据传郑玄欲注《春秋》,听说服注之意多与己同,遂尽以所注与服。唐孔颖达撰《左传正义》时独用杜注,服注遂亡。

高诱:东汉涿郡涿(今河北涿县)人,少从卢植学,曾任司空掾、东郡濮阳令之职。著作有《孟子章句》、《孝经解》(均佚)、《战国策注》(今残)、《淮南子注》(与许慎注相杂)、《吕氏春秋注》等。

王逸:东汉南郡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县南)人。曾为校书郎,汉顺帝时官至侍中。著《楚辞章句》一书,为后世所重,是《楚辞》现存最早的注本,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注释家及注本。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注释家主要有何晏、王弼、韩康伯、韦昭、杜预、范宁、郭璞、郭象、裴松之等。

何晏:三国魏时南阳宛邑(今河南南阳市)人,玄学家,何进之孙。曾随母为曹操收养,娶魏公主,官散骑侍郎,迁待中、尚书。其仪表“美姿仪,面至白”。后因依附曹爽为司马懿所杀。著作有《道德论》、《周易解》及各种文赋数十篇,多不传;主编《论语集解》二十卷,流传至今。

王弼(公元226-249):三国魏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东南)人,笃好老庄之学。与何晏、夏侯玄同开魏晋后玄学的先声。由何晏荐为尚书郎,著作有《道德论》、《老子注》、《周易注》、《论语释疑》等。

韩康伯:魏人,著《周易注》,余不详。

韦昭:三国吴云阳(今江苏丹阳县)人,曾任尚书郎、太史令、中书仆射等职,被孙晧所杀。平生好学不倦,精通经史,著有《孝经解赞》、《论语注》、《汉音音义》《国语注》等书。除《国语注》传于今外,余皆佚。

杜预:晋时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字元凯。官河南尹、度支尚书,后拜镇南大将军,镇襄阳,太康元年率兵灭吴,有功,封阳县侯。杜预博学多才,长于谋略,时人称为“杜武库”。一生耽思经籍,酷好《左传》,自称有《左传》癖。著有《春秋长历》、《春秋释例》、《春秋左氏传集解》等书,皆传于世,其中《春秋左氏传集解》是流传至今最早最完整的《左传》注本。

范宁:晋时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南)人。少笃学,治经严谨,不尚玄学。历官余杭令、临淮太守、中书侍郎、豫章太守等,封遂乡侯。著有《春秋穀梁传集解》,为今存《穀梁传》最早的注本。另有《公羊传例》、《论语注》、《礼杂问》等书 ,皆佚。

郭璞:晋时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字景纯。曾为著作佐郎、尚书郎。后因劝阻王敦起兵作乱而为敦所杀。其所注文献很多,诸如《尔雅注》、《三苍注》、《方言注》、《穆天子传注》、《山海经注》、《楚辞注》、《子虚赋注》、《上林赋注》等。其中《尔雅注》费时最久,用功最多,是《尔雅》流传至今最早最好的注本。

郭象:晋时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为人好老、庄,善清谈。曾参考向秀《庄子注》撰成《庄子注》一书,三十三卷,阐释老、庄思想。后向本佚,郭本独传于世,唐时成玄英曾为之作疏。

裴松之:南朝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先仕晋,任员外散骑侍郎、吴兴故鄣令、尚书侍郎等职,入宋后累官中散大夫、国子博士、大中大夫等。奉诏注《三国志》,博采群书一百四十余种,以“补缺、备异、惩妄、论辨”为宗旨,注文多出正文三倍,开创了注释的新例。

:裴松之之子。官至南中郎参军,著《史记集解》一百三十卷,传于今。另有《史记音义》八十卷,已佚。

3、唐代的重要注释家及注本

唐代的重要注释家主要有孔颖达、贾公彦、徐彦、杨土勋、李善、司马贞、张守节、颜师古等。

孔颖达:隋未唐初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人。隋时举第,授河内郡博士,继补太学助教。入唐后李世民引为文学馆博士,封曲阜县男,转迁给事中,官至国子祭酒。曾师从刘焯,博通群径,名重一时。奉太宗诏主编《五径正义》,兼采南北经学家之长,成为一代训诂名著,唐时以其书作为科举取士的依据。

贾公彦:唐洛州永年(今河北永年县)人。官至太博士,博通群经。著《周礼义疏》六十卷,《仪礼义疏》三十卷,为后人所重。其解说《周礼》参考郑玄注,能改郑氏好引纬书,好改经字之弊。解说《仪礼》,亦取郑说,然精审不及《周礼注》。《周礼义疏》、《仪礼义疏》均流传至今,收入《十三经注疏》。

徐彦:唐人,著《春秋公羊传疏》一书,后收入《十三经注疏》,余不详。

杨土勋:唐人,曾任四门助教,著《春秋穀梁传疏》一书,后收入《十三经注疏》,余不详。

李善:唐扬州江都(今扬州市)人,曾任崇贤馆直学士、兼沛王侍读等职,后为潞王府记室参军,转秘书郎,又出为经城令。其学有师承,意多存古,于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完成《文选注》六十卷,旁征博引,是唐初文选学的集大成之作。

:唐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南)人,与元稹、白居易同时,官东川节度使、刑部尚书。著《荀子注》一书,是流传至今《荀子》的最早注本。

司马贞:唐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官至朝散大夫,弘文馆学士。著《史记索隐》一书,并补作《三皇本纪》,有小司马《史记》之称。

张守节:唐开元、天宝间人,官诸王侍读。其学长于地理,著有《史记正义》一书。余不详。

颜师古:唐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祖籍临沂,颜之推之孙。太宗时拜中书侍郎,官至弘文馆学士,精通文字训诂,著有《汉书注》、《急就章注》等书,为世所重。

4、宋代的重要注释家及注本

宋代的重要注释家主要有、邢昺、孙 、朱熹、洪兴祖等。

邢昺:北宋曹州济阳(今山东荷泽市)人。一生多在东宫及内庭讲授经书 ,著书很多,其中《孝经注疏》、《论语注疏》、《尔雅注疏》收入《十三经注疏》。

:北宋博州博平(今山东茌平县)人。官至工部尚书,以太子少傅致仕。曾奉敕校定赵歧《孟子注》,并撰《孟子正义》十四卷,收入《十三经注疏》。另著有《孟子音义》、《尔雅释文》等书,均传于世。

朱熹:南宋著名注释家,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十九岁中进士,历仕四朝。官至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一生主要精力用于聚徒讲学,研究学问,广注经籍,著作主要有《周易本义》、《诗集传》、《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等。

洪兴祖:南宋丹阳(今江苏丹阳县)人,官至太博士。博学好古,著有《老庄本旨》、《周易通义》、《楚辞补注》等书。

三、古注的分类

注的本义是灌注。古代经书多难懂,好象水道阻塞,必须灌注才能疏通,所以把对经文的解释也叫做注。古注就其特点而言,主要可以分为传、笺、章句、集解、疏五类。

1、传 解说经文字词、阐明其大义的注解。古人把儒家的重要文献叫做“经”,把解释经书的著作叫做“传”。如孔子著《春秋》,后人写书解释《春秋》者,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另外依照经书文字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的,也称作传。如西汉鲁人毛亨的《毛诗传》: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毛传》:“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

2、笺 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的一种注释。笺的本义是小竹片,古人用笺随时记下心得体会,以备参考。《说文》:“笺,表识书也。”如《诗经》毛传郑笺。郑笺就是郑玄以《毛诗》为依据、对《毛传》进行补充和订正的注释。对《毛传》隐晦简略的地方,郑氏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写出来,以表示有别于已有的注释,标作“笺”,后人称为《郑笺》。例如: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3、章句 章句就是“离章辨句”的意思。其特点是,除了对古书作逐词解释外,还要说明句意和全章大意,分析句法,辨明篇章结构等。如东汉赵歧《孟子章句·梁惠王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将以利吾国乎?”

父也。孟子去齐,老而至魏,故王尊礼之。曰:‘父不远千里之路而来至此,亦将有可以为寡人兴利除害者乎?’”此段话从“孟子去齐”以后串讲整个句义,是章句的体例。

4、集解 集解可以分为两类:

1)又称为集注,集说,集释等,这是汇集各家解说,加以选择并加上自己见解的一种注释方法,如魏何晏的《论语集解》。

2)不是集各家之说,而是通释经传。如晋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5、疏 疏即义疏,是疏通其义的意思,或称作义注,正义、疏义等,简称疏。汉魏时期所作的注,到了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到了唐代,由于时间久远,人们感到不易理解,于是出现了“疏”这种新的注解方法。疏的注释特点是不但对古书原文进行注解,同时对前人所作的注解也进行注释。六朝所作的义疏很多,流传到今天的只有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唐代进行义疏的著作主要有:

尚书 汉孔安国传 唐孔颖达正义

周易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 唐孔颖达正义

诗经 汉毛亨传 郑玄笺 唐孔颖达正义

周礼 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

仪礼 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

礼记 汉郑玄注 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左传 晋杜预注 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公羊传 汉何休注 唐徐彦疏

春秋穀梁传 晋范宁注 唐杨士勋疏

宋代所作义疏的著作主要有:

孝经 唐李隆基注 宋邢昺疏

论语 魏何晏注 宋邢昺疏

尔雅 晋郭璞注 宋邢昺疏

孟子 汉赵歧注 宋孙奭疏

后人将以上这些注疏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成一部书,称作《十三经注疏》。

四、旧注的编排体例

古书的注释,特别是对先秦经书的注疏,并不易容看懂,这一方面是因为注文简略,无标点,另一方面是因为古书注家众多,体例不一。下面介绍两种体例:

1、注疏体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

《诗经·鄘风·相鼠》

2、集解体

子曰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论语注疏·为政》

五、旧注的内容

旧注的内容很广泛,主要包括解释词义、注明音读、疏通文意、阐明思想、分析句读、讲解语法、说明修辞手段、诠释典故、校正文字、考证人名、地名等,例如:

解释词义例

《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毛传:“静,贞静也。女德贞静而有法度,乃可说也。姝,美色也。俟,待也。城隅,以言高而不可逾。”

《左传·庄公十四年》:“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杜预注“绳,誉也。”

注明音读例

《诗经·周南·关睢》:“君子好逑”。《经典释文》:“逑,音求。”又如《诗经·召南·何彼 矣》:“何彼 矣,唐棣之华。”《经典释文》:“棣,徒帝反。《字林》‘大内反’。华如字。”

六、旧注的风格

旧注的风格有时代的差异,即不同的时代其注释的特点也有所不同,可分为汉唐的风格、宋代的风格和清代的风格三类。

1、汉唐的风格。

汉唐时代注释的风格侧重于训释字句、注明读音等,内容包括释字、串讲、通释全章大意、注明出典、考证人名地名史实、增补史料、阐明哲学思想,等等。

2、宋代的风格

宋代的注释风格是常常利用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宋代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注释家是朱熹,其注释中的不少地方反映了宋代理学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3、清代的风格

清代学者对文字、音韵、训诂都有深入的研究,因此清代注解的风格是能将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运用于注解之中,从材料出发,注重考据。

七、旧注的术语

旧注所使用的术语很多,不能一一列举,这里只选择一些主要者说明如下:

1、曰、为、谓之 使用这三个术语时被释词总是处于术语之后,其含义等于现代汉语中的“叫做”。除了一般释义外这些术语有时还用来分辨同义词。例如:

①《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朱熹注:“穀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郑玄注:“《大司徒》云:‘同师曰朋,同志曰友。’”(见孔颖达《正义》)

②《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

2、谓 意为“说的是……”、“指的是……”,被释词在术语之前。如:

《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杨注:“本谓农桑”。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3、貌、之貌 表示性质或状态的术语,意为“……的样子”。例如: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冷然善也。”郭象注:“冷然,轻妙之貌。”

《楚辞·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王逸注:“崔嵬,高貌也。”

4、犹 “犹”表示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用引申义训释本义,意为“如同”、“等于说”。例如:

《孟了·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朱熹注:“直,犹但也。”

《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杜预注:“间,犹与也。”

5、之言、之为言 声训术语。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进行训释,表示被训释词和训释词语源相同,意义相通,旨在探求事物得名的由来,这就是所谓“声训”。例如:

《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说文》:“祓,除恶祭也。徐锴曰:‘按:祓,之为言拂也,”《说文》:“禳,磔禳祀疠殃也。徐锴曰:‘禳之为言攘也。’”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於心而不失也。”声训也可以不用专用术语,例如:《释名》:“日,实也。”“月,阙也。”“冬,终也。”“土,吐也,能吐生万物也。”“山,产也,产生物也。”《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

6、读若、读如 表示注音的术语。例如:

《说文》“宄读若轨。”

《吕氏春秋·重己》:“其为饮食酏(yí)醴也,足以適味充虚而已矣。”高诱注:“酏读如《诗》虵虵硕言之。”。

“读若”、“读如”这两个术语有时也用来表示通假字。

7、读曰、读为 说明通假字的术语。例如:

《庄子·逍遥游》:“而御六气之辩。”郭庆藩注:“辩读为变。”

《汉书·贾谊传》:“天下无倍畔之心。”颜师古注:“倍读曰背”。

8、辞、词 古人把虚词叫做“辞”或“词”,在注解中使用这两个术语,就是指明虚词。例如:

《诗·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毛传:“思,辞也。”

9、衍文,脱文

校勘术语。衍文也叫“衍字”,简称“衍”,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而误加的文字。

脱文也叫“夺字”,简称“脱”,指古籍因传抄刻印而脱落的文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e681a661ed9ad51f01df25a.html

《古汉语通论(繁体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