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苏辙兄弟情建立的背景

发布时间:2021-04-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苏轼苏辙的兄弟情建立背景
今天,我想写写苏轼与苏辙的兄弟情深。据统计,苏轼诗词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词语,“子由”二字,竟然有229次之多。子由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亲弟弟苏辙。人常说,多年父子成兄弟。而他们,则是多年兄弟成知己。苏轼在写给他好友李常的一首诗中说:“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从古至今,我们掰着手指头一个一个数过去,像苏轼苏辙如此兄弟情深的,几乎没有。轼与辙,一个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一个马车行走留下的印迹,就这样亦步亦趋,相伴前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更给后来的人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细数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众多诗词,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在快乐的时候、难过的时候、失落的时候、绝望的时候、无助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子由”。林语堂先生曾说:往往为了子由,苏东坡会写出最好的诗来。子由就像他的解语花,明白他的喜怒哀乐,理解他的悲欢痛楚,与他共同进退,为他奔走呼号,替他负重善后,是他最为挚爱的手足,最可信赖的朋友,可遇而不可求的知己。
快乐同享是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农历二月,苏轼在陕西周至办完公事,顺便去游览了仙游潭、仙游寺、玉女泉等胜景,于是赶紧写“五百言”的诗,把所见所感写出来寄给弟弟,与他一同分享喜悦。其中写道:入谷警蒙密,登坡费挽搂。乱峰搀似槊,一水淡如油。中使何年到,金龙自古投。千重横翠石,百丈见游。最爱泉鸣涧,初尝雪入喉。满瓶虽可致,洗耳叹无由。忽忆寻蟆培,方冬脱鹿裘。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俦。诗中先是说他游览地方的盛景,然后说说他最喜欢泉鸣涧了,在这里平生第一次尝到了雪的滋味呢。写到这里情不自禁回忆起当年与弟弟游长江虾蟆培的情景,然后满怀遗憾地说此时不能与弟弟一起游玩,不禁生出“无人自献酬”的遗憾。看了信之后,弟弟写回信《次
韵子瞻减降诸县囚徒事毕登览》给哥哥,其中写道:今游虽不与,后会岂无由。昼出同穿履,宵眠共覆裘。弟兄真欲尔,朋好定谁俦试写长篇调,何人肯见酬。意思是说:虽然这次没有一起游玩,但以后肯定有的是机会,白天穿鞋联袂出去,晚上同床和衣而眠。哥哥我真的好想你啊,哪个朋友能与你相比呢。我试着写长篇调,什么人肯和诗与我呢?想想都觉得激动啊。聚少离多的几十年间,兄弟俩就是这样频繁地书信诗词往来,从未间断,其中有分别后的想念,有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但更有许多像上面的闲话日常,把自己所经历的有趣的事迫不及待地说给对方听。苏轼更是每到一个地方就给弟弟寄去诗信,仅以“子由”为题的诗词,如《示子由》、《别子由》、《怀子由》、《和子由》等,就超过100首。我们今天得以详细地知道苏轼这么多的生活细节,“子由”简直功不可没。比如苏辙种菜了,于是写首诗《种菜》给哥哥,说天不下雨,种的菜都不好好长,哥哥则回信说,我这里腌的菜也都长毛了,就去地里挖野荠菜来吃,也还不错。快过年了,苏轼写了一首《馈岁》给弟弟,深情回忆了故乡四川眉州老家过年的各种有趣风俗,苏辙又写回信给哥哥说,可不是嘛,我们那里“宁我不饮食,无尔相咎过”,哪怕自己没得吃,也要准备好吃的给别人吃。被贬惠州时,那里物资匮乏,经常买不到羊肉,苏轼就从屠户那里买没人要的羊脊骨,自创美味的做法。于是,赶紧兴冲冲地写信给苏辙,隆重推出他的羊脊骨私家制法,告诉他羊脊骨怎么做,吃起来如何美味,还说自己这样,肯定让等在一旁吃骨头的狗很不高兴…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这首饶有趣味的信: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热漉出。不乘热出,则抱水不干。渍酒中,点薄盐炙微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数日辄一食,甚觉有补。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刍豢,没齿而不得骨,岂复知此味乎?戏书此纸遗之,虽戏语,实可施用也。然此说行,则众
狗不悦矣。俗话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被用来形容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这句话用在苏轼苏辙兄弟身上再恰当不过,虽然我没有做过统计,但是可以想见,中国古代唱和诗用的最多的莫过于他们俩了吧。从一起求学为官分开,直至苏轼去世,无论天涯海角,他们就这样一唱一和,絮絮叨叨倾吐衷肠,分享各自的点滴日常。
苦难同当。元丰三年(公元1079年),时任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说他诗文中用语暗藏讥讽朝政,苏轼随即被逮捕,关押进御史台的监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遭此大难,苏辙也受到牵连。但他不仅没有丝毫怨言,反而向当朝皇帝宋神宗上书,愿效法汉代“缇萦救父”免去一切官职替哥哥坐牢,最后被贬监筠州盐酒税务。苏轼感觉自己将无出狱之日,绝望悲痛之际写下一首诗,叮嘱狱卒一定交给弟弟苏辙。且让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要有怎样深厚的感情才能写出如此悲壮而又情深意切的诗?我们都知道,苏轼的一生大部分都在被贬谪中度过,而他的弟弟苏辙,始终与他同进退。《宋史·苏辙传》记载:“辙与兄轼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与苏辙同科进士一起步入仕途,两人政治思想大致相同,在变法争斗中同进退;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轼在杭州任满,因为弟弟在济南为官,于是请调山东,离弟弟近些;元佑年间苏辙升尚书右丞,苏轼遭人排挤,乞求外任,苏辙连上四札,也乞外任。苏轼一生宦海沉浮,每每在他患难时,苏辙都替他照顾一家老小,为救他于危难之中而奔走呼号,和他诗词唱和,解他心忧。苏轼被贬海南时,听说弟弟日渐消瘦,作诗《闻子由瘦儋耳至难得肉食》安慰弟弟,其中写道:海康别驾复何为,帽宽带落惊僮仆。相看会作两仙,还乡定可骑黄鹄。意思是:你怎么就瘦了呢?不过消瘦未必是坏事,下次我们再相见,看着对方都像清瘦矍铄的仙人,骑上黄鹄就可以一起回故乡了。
而弟弟则回诗《子瞻闻瘦以诗见寄次韵》其中写道:海南老兄行尤苦,樵爨长须同一仆。此身所至即所安,莫同归期两黄鹄。意思是:哥哥你受的苦比我多多了,我身在哪里就安在哪里,你放心。只是你别回来的时候也瘦得跟我一样,那样我们就都跟黄鹄似的了。关切之情溢于言表。苏轼一生能乐观豁达地对待千难万苦,弟弟子由想必带给他很大精神支撑和慰藉。有最亲近的人关心我、理解我,还有什么坎过不去的呢?怎么能舍得丢下他去寻死呢?
孤独相依。熙宁九年(公园1076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喝酒,突然一阵思念袭来,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弟弟,酒兴正酣之际,写下千古名篇《水调歌头 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这首诗时,他与弟弟已经分别七年未见。如今面对着天上的一轮满月,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弟弟,心潮起伏,孤独之感强烈袭来,无限思念付诸笔端,提笔写下这首千古绝唱。这种孤独在一年之后得以补偿。一年之后的中秋,苏辙特地来到徐州与哥哥相聚,一起登山赏月,一舒思念之苦。然而相聚终归短暂,想到过完中秋之后两人又要再度别离,不知又要到何日才能相见,苏辙不禁悲从中来,青衫泪湿,吟出《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其中写道: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今夜清樽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璨,相对永登楼。思是说:我们离别得太久了,不知不觉便已经是第七次过中秋节。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兄长苏轼望着明月而愁绪万千。…虽然今夜与客人对饮清酒,明晚却又要孤独地住在船上,与平常一样充满离愁别绪。我们千万别像王粲一样,只能登楼望月,抒发忧愁。苏轼看苏辙满怀伤
感,知道他不像自己那样洒脱,笑着说:又是“明月不胜愁”又是“依旧照离忧”,词倒是好词,何苦太悲!为了开导安慰苏辙,在分别时,他又和词《水调歌头 安石在东海》,其中写道: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意思是说:我们都老了,可以及早筹划,退隐做普通百姓。离故乡还有千里之遥,我们可以选取佳地就留在那里。一起喝酒唱和,我醉倒了你要扶着我,因为酒可忘忧。任凭刘备笑我无大志,我也心甘情愿和你一起相对,仰看百尺高楼。苏辙听到这首诗,自然理解哥哥的苦心,仿佛已经从中看到他们兄弟俩喝得东倒西歪、大声唱和、相互扶持的样子,于是一扫悲苦离愁,潇洒离去。孤独时,有一个人可以想念,并且知道他也肯定在思念着自己。如此,哪怕隔着千山万水,也不觉得孤苦无依了。
缘续来生:苏轼和苏辙一起求学备考时,有一天看到韦应物写的“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两句诗,感慨万千,于是兄弟俩约定,他日不要贪恋高官厚禄,一定早日隐退,“夜雨对床听萧瑟”。由此,在以后聚少离多,宦海沉浮的一生中,“夜雨对床”的约定成为他们诗、信中唱和的主旋律。如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苏轼作了《满江红 怀子由作》: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意思是说:颍水东流,望着江面行船远去,船帆若隐若现,心中愁苦。为官四处奔走,走过千山万水,经历风波险恶。我辜负了当年与你对床夜语,早退隐居的约定。这一生聚少离多,白发徒生。在黄河畔饮酒,想起往日情由,无限感慨。虽然分离多年,旧事却恍如昨日般清晰。经历了多年磨难心
酸,终于快有归去的喜信了。到那时,和你在这残春出游池上,看落花如雪。然而,政治像一个巨大的旋涡,把他们从一个地方推到另一个地方,此后余生的三十多年宦海生涯中,他们尽管一再请求,百般努力,但最终到生命的尽头,也没有实现“对床夜雨听萧瑟”的约定。元符年(公元1100年),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下旨将苏轼徒往廉州,苏辙徒往岳州。苏轼告别海南,重返大陆。然而到了常州,苏轼瘴毒发作,无法再走。1101824日,苏轼在常州逝世,终年64岁,葬于离故乡千里之外的河南陕县小峨眉山。苏轼逝世后,苏辙更是遭受了朝政的变迁,蔡京把持朝政,其严酷和荒唐都是苏轼从未经历过的。作为“元党人”,苏辙受到了严厉的打击,为了躲避政治高压,退隐家中,深居简出。其间,苏轼的儿子苏过、苏迈等生活艰难,虽然自己遭遇贬官减薪,苏辙仍毫不犹豫地倾力相助,兄弟两两房近百余口家眷聚在一处,得以度过难关。在宋人笔记中,有详细的记载:东坡病殁于晋陵,伯达、叔仲归许昌。生事萧然。公笃爱天伦。曩岁别业在浚都,鬻之九千数百钱,悉以助焉。嘱以轻用,时公方降三官,谪籍夺俸。东坡殁后,二苏两房大小近百余口聚居。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1025日,苏辙在颍昌逝世,享年七十四岁。原拟葬苏辙于四川眉州老家,但临终时,他特意叮嘱子孙,将其遗骨安放在哥哥苏轼旁边,于是后来仍葬于郏县小峨眉山苏轼墓旁。两人生前没有实现的约定,终于在死后以这样一种令人心疼的方式实现。如今,二苏坟(后苏洵衣冠冢也在此,合称三苏墓)依然掩映在河南郏县小峨眉山的苍翠绿枝之间,静静地诉说着苏轼与苏辙的兄弟情深。据说,在他们老家四川眉州,苏轼曾亲手栽下一棵荔枝树。当年,他一边植树,一边许愿,希望自己将来退隐后能和弟弟一起在家乡朝夕相伴,弹琴论诗,听风观雨。虽然最终没有回到故乡,然而就像苏轼在词中所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有弟弟在旁边相伴,相比另一个世界的苏轼该不会觉得寂寞吧。站在二苏坟前,我似
乎能够看见他们兄弟俩白天对酒当歌,谈笑风生,晚上围炉夜话,对床而眠的场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ecfbfe0b7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9.html

《苏轼苏辙兄弟情建立的背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