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第一期遇见

发布时间:2017-09-22 10:15: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朗读者》阅读材料一

2014语文组 3.27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一、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17118,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签约暨发布会在京举行,董卿作为节目的制作人和主持人出席了发布会。发布会上播放了《朗读者》录制的片段,董卿被斯琴高娃动情朗读的《写给母亲》感动到泪流满面,她说《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董卿解读《朗读者》:用朗读传递撞击灵魂的力量
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对于创新节目的要求,首先是从社会价值出发。但目前电视市场中沉得下心的文化节目却是稀缺资源。大型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的出现,正是在喧闹娱乐中的一股清流,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央视资产管理中心主任任学安说:《朗读者》的出现绝对不是孤立的,中国的电视节目太需要一档有文化价值的节目来滋润我们的心田。《朗读者》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来朗诵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朗读者》是董卿从主持人到制作人的转型之作,她坦言这档节目对她来说是一次难度极大的挑战,朗读的文章必然是温暖的,有态度的,具有的撞击灵魂的力量;嘉宾的标准更不是一般综艺节目和娱乐节目的要求,朗读者要有丰富的阅历、动人的人生故事和真诚的情绪感染力。在已经结束的前几期《朗读者》录制中,很多参与嘉宾的动情朗读让全场震撼,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写给母亲》,更是让董卿当场泪奔。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董卿希望《朗读者》能够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推动人心相互靠近。
《朗读者》为平凡者发声:给百姓表达的殿堂
著名作家刘震云也参加了《朗读者》的录制,带有口音的他成为朗读者中的另类。董卿说她说服刘震云来参加这个节目,是因为两个真诚的人最真诚的交流,朗读的技巧、字正腔圆并非这个节目最想展现的,换句话说技巧不是节目的核心,真情实感才是节目最打动观众的地方。
真情实感是《朗读者》要传递的价值,文字的背后是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真实的表达。所以,也会有平凡人带着动人的故事来到这个舞台。比如,两位朗读者周小林、殷洁是一对来自四川金堂的夫妇,两人带来了从相识到相爱、结婚26年发生的浪漫故事——原来,两人住在一个1200亩的鲜花山谷,那里一年四季花开不败,这个鲜花山谷,正是丈夫周小林为了实现妻子拥有一个花园的梦想,用十年时间打造而成的。因此,两人在现场读起了翻译家朱生豪的情书,醒来觉得甚是爱你。这对夫妻被邀请参加《朗读者》的录制,他们用共同走过的26年人生路,诠释着相濡以沫的浪漫情感。
董卿说,《朗读者》作为一档央视综合频道和综艺频道黄金时段联合播出的文化节目,必须拥有社会的担当,通过节目为百姓打造一个情感表达的神圣殿堂,通过朗读的形式为平凡者发声。

附:斯琴高娃在发布会现场动情朗读的《写给母亲》

我妈一定还在牵挂我 |《朗读者》斯琴高娃朗读的贾平凹《写给母亲》,令董卿潸然泪下!

贾平凹《写给母亲》:

我妈一定还在牵挂着我

人死如睡——我觉得我妈没有死。

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就三周年了。

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常说人死如睡,可睡的人是知道要睡去,睡在了床上,却并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睡着的呀。

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十四年,大病后医生认定她的各个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维持治疗。每日在老家挂上液体了,她也清楚每一瓶液体完了,儿女们会换上另一瓶液体的,所以便放心地闭了眼躺着。

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她闭着的眼是再没有睁开,但她肯定还是认为她在挂液体,没有意识到从此再不醒来,因为她躺下时还让我妹把给她擦脸的毛巾洗一洗,梳子放在了枕边,系在裤带上的钥匙没有解,也没有交代任何后事啊。

我妈一定还在牵挂我。

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往往错过吃饭时间,熬夜太久,就要打喷嚏,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

我妈在牵挂着我,她并不以为她已经死了,我更是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地朝右边扭过头去。

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么。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

当然是房间里什么也没有,却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了。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没给我妈写过一个字,但我妈对我是那样的重要。

整整三年了,我给别人写过十多篇文章,却始终没给我妈写过一个字,因为所有的母亲,儿女们都认为是伟大又善良,我不愿意重复这些词语。我妈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缠过脚,没有文化,户籍还在乡下,但我妈对于我是那样的重要。

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再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啰啰唆唆地叮咛着这样叮咛着那样;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

在西安的家里,我妈住过的那个房间,我没有动一件家具,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而我再没有看见过我妈的身影。我一次又一次难受着给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家了。今年的夏天太湿太热,每晚被湿热醒来,恍惚里还想着该给我妈的房间换个新空调了。待清醒过来,又宽慰着我妈在乡下的新住处里,应该是清凉的吧。

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乡下的风俗是要办一场仪式的,我准备着香烛花果,回一趟棣花了。但一回棣花,就要去坟上,现实告诉着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

“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

当母亲与我们告别、与这个世界告别,那种疼痛是锥心刺骨的。

诚如贾平凹所说:

“母亲的伟大不仅生下血肉的儿子,还在于她并不指望儿子的回报,不管儿子离她多远又回来多近,她永远使儿子有亲情,有力量,有根有本。人生的车途上,母亲是加油站。

惟愿你我都懂得母亲伟大无私的爱,珍视那份爱,回馈那份爱。

《朗读者》第一期“遇见“

一、董卿开场白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玄的遇见。

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

幸会,今晚你还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

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朗读者》董卿

二、先解读,后朗读

1.朗:朗咏清川飞夜霜,此刻豁然开朗

朗咏清川飞夜霜。李白的《劳劳亭歌》让人们仿若能看到声音的响亮清澈,是独属声音世界的魅力,为了朗然,所以需要朗吟;因为朗畅,所以人生朗静一个字,是串联声音魅力的纽带,更能唤醒潜在中的本真。我若朗朗烈烈,生命便理直气壮。

匆匆忙忙白驹过隙,却发现自己连回眸的念想都没有,不明不白不清不楚,迷茫由生心境,于是你我,便如同漂泊大海间失去方向的孤舟,手足无措茫茫无期。一个字,其实是生命中最被人们忽视的财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刹那,应该是幸福的吧。

2.读:那些记载深情的故事与诗篇,都是为了被诵读而存在的

所有的篇章,所有的诗歌,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散文,都是为了被诵读。时间可以流逝,但是记忆可以被深刻。文字成为我们记录的方式,古往今来,阴晴圆缺,那些我们未曾谋面的经历,全都以文字的方式邂逅了。但是若不读,这些饱含爱意和心境的诗行和文章,都会被历史尘封,被时间飘零。没有被读过的故事,它们真的存在过吗?

我们的一生,要遇到太多人和事,太多次被冲散,时间久了我们学会了遗忘。当淡忘成为习惯后,生命中才会满是遗憾,这也是为何我们会孤独,会难过,会空虚,会满目疮痍。只有读到最喜爱的文字,我们的心情才会欢畅。

只有那些故事与经历,被我们读过,我们才会用澄澈的双眸和纯净的心灵去追随,去感激。爱让我们的人生完整,而读让我们的爱更加深刻。

《朗读者》,通过这个字,最直接地传达人生真谛。在这样一个人文淡化的都市中,董卿告诉所有人,没有读过情诗,没有读过诗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那些抑扬顿挫清脆悦耳的声音,是所有情愫的组成部分。美好曾栖着我梦中之枕 ,至今宛有余音。

3.者:一个者字,让所有任重道远都甘之如饴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者,为人。生而为者,纵使前途任重道远,都将勇往直前甘之如饴。

展现有血有肉的真情实感,让所有的看客感动于我们见过的大千世界,看客们才会知道,温暖的有态度的,才有震撼灵魂的力量。因为的使命,这档《朗读者》就像一双温暖的手,让人心相互靠近。《朗读者》可以跟大家见面,就是董卿作为的涵养所致。

每个人的人生都像一本故事,纵使你我平凡,但故事都会各有各的精彩。当我们朗读的时候,就像对着全世界呼唤。愿你可以在朗读与倾听中,获得新的灵魂,这不但是祝福,更是承诺。

朗读属于每一个人。用朗读和文字带我们走进丰富的情感世界。

三、第一期书单

 第一位朗读者是濮存昕,他朗读的篇目是老舍的《宗月大师》。

老舍跌宕不凡的人生,充满了曲折与不凡。他的人生总会与你产生共鸣,他的笔下总有万般心绪涌动,或活在当下。这本散文集典型而精致、可读性强、细细品味、其乐无穷。

第二组朗读者是几位无国界医生。他们朗读的篇目是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的作品《答案在风中飘扬》。

作为艺术家,鲍勃·迪伦是半个世纪以来的领军人物;作为音乐家,他的影响力无出其右。然而作为一个人,他从来都像个逃犯,总是设法掩盖自己的踪迹,通过一个个让人头晕的化名、化身,一个个传奇故事和彻头彻尾的谎言来迷惑他的观察者们。本书是他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等等。

第四位朗读者是一对结婚二十六年的夫妻,他们朗读的篇目是《朱生豪情书》。

朱生豪、宋清如,一对才子佳人,柴米夫妻。他们因为诗而相知相许,在译莎苦旅中相濡以沫。酱米油盐醋,点横撇捺竖,他们的生活平凡而又充满诗意。十年苦恋,半个世纪的等待,一对诗侣短暂而又永恒的爱情绝唱。308封情书,封封感人肺腑,句句动人心魄,字字刻骨铭心!

第五位朗读者是世界小姐获得者张梓琳。她朗读的篇目是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收录在《成长,请带上这封信:他们致孩子》这本书。有30位名人写下的亲子家书集。

第六位朗读者是许渊冲先生的学生和好友,他们朗读了许先生的几段翻译作品。

四、朗读嘉宾简介

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知名演员濮存昕、知名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等嘉宾。

1.濮存昕

记住那些帮助过你的人,不要以为是理所应当

濮存昕在《朗读者》中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经历,童年时竟被同学起绰号“濮瘸子”?直到他遇到了一位医生,帮他扔掉了拐杖,重拾了信心,濮存昕说:“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濮存昕。”生命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幸运的是相遇后发生的一切美好的事。

濮存昕讲述了选择这部作品的原因,老舍先生之所以写这篇文章,离不开的就是老舍先生对宗月大师的感激之情,而濮存昕在小的时候是个脚有问题不能正常走路的人,拯救他的人叫——荣国威。

2.蒋励

遇见生死,不悔付出

蒋励——北京人民医院大学妇产科主治大夫,曾在阿富汗担任无国界医生

无国界医生,(法文名称: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缩写是MSF,英文名称:Doctors Without Borders)是一个非牟利团体(NPO)199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无国界医生于19711220日在巴黎成立,最初的成员皆为深信世界人类都有获得医疗权利的法国医生和记者。但目前成员已遍及全世界。

蒋励,33岁无国界医生组织妇产科医生,在节目中讲述了她在阿富汗面对生死的一百天里发生的故事,面对生命危险如何坚守在救助阵地前沿。蒋励的讲述将会带给我们遇见生与死的感动。

遇见生死,不悔付出。生命有禁区,救援无国界。

3.柳传志

儿子幸福,父母就幸福

知名企业家柳传志在节目中畅谈因拙成巧的人生轨迹,高三时为何与成为百里挑一的飞行员的机会失之交臂?节目现场柳传志重现“父亲的演讲”,朗读儿子婚礼上的家信,“柳式家训”又有哪些另类之处?

4.周小林与殷洁

四川省转龙镇有一片美丽的鲜花山谷,这不仅是世界上最大面积的蜀葵花海,更成为了周小林与殷洁这对夫妻的爱情见证。“鲜花山谷”夫妇在《朗读者》现场分享他们的日记,分享他们普通却不平淡的爱情故事。

每一个遇见的爱人都是上天赐予的礼物,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叫:周小林,殷洁。殷洁有一个愿望是想要小花园,结婚二十六年的丈夫周小林用十年的时间送给了她一个礼物,这个礼物就是——中国最美花园1200亩的鲜花山谷

他们写日记,读情诗,他们说读情诗是他们的生活常态,经常妻子躺在自己怀里,互相读着情诗,董卿幽默的说:没读过情诗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他们共同朗读的是朱生豪写的《朱生豪情诗》。他们年过半百,但依旧一如初见。

沈从文的情诗里有一句非常美的话:我们相爱一生,还是太短。

5.张梓琳

希望给予孩子的是最简单的快乐

世界小姐张梓琳首度在节目中透露自己一举夺魁,当选世界小姐冠军的决定性因素,冠军的光环背后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初为人母的她还分享了孩子带给她的惊喜与感动,在现场她又将为谁朗读?

她说:世界小姐给她带来的是惊喜,而成为妈妈让她变的更丰富,更感性,更立体。刚刚成为妈妈的她,为大家朗读的是作家刘瑜所写的《愿你慢慢长大》,并将这篇作品献给自己的女儿,感谢自己在这个世界上遇到了这个小宝贝,而她希望能够给予孩子最简单的快乐,让她成为最幸福的人。

6. 许渊冲

“人生最大乐趣是创造美发现美

央视最近播出的《朗读者》,最赚足观众眼泪的莫过于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如今已是96岁的高龄,但在谈论自己热爱的翻译事业时依旧滔滔不绝,说到动情时刻依旧是热泪盈眶,每一个眼神中都流淌出智慧的光辉。他和董卿的一席对谈感动了无数网友,这位96岁的翻译界泰斗瞬间上了热搜榜。

当他讲起自己翻译的第一首诗,是因为喜欢一个女同学时,依然露出调皮的笑容;现场朗诵林徽因悼念徐志摩的《别丢掉》,情到动情处依旧满眼热泪。

许先生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等名著。

2007年,许先生得了直肠癌, 医生说他最多只有7年生命。但就在2014年,医生说的那个生命的终点,许先生获得了世界最高翻译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老先生豁达地笑说:看见没有,这生命是自己可以掌握的。

许先生的翻译有一大特点:就是再创,以再创追求美的艺术境界。

他的这种学说从根本上动摇了以为本的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因此在翻译界颇有争议。

许渊冲提出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所谓意美,就是在翻译时要体现出原作的内容美;音美即要求译文押韵、顺口、好听;形美则是对诗的行数长短整齐,句子对仗工整的要求。

在许老家书桌的正上方,悬挂着一幅老友写给他的字:

“译古今诗词,翻世界名著,创三美理论,饮彤霞晓露。

结语:

这个时代需要人们重塑内心,需要人们重建观念。

《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的存在,通过一篇散文、一首诗、或者是一封家信,聆听一段安静的诉说,就仿佛路过一段人生。这些故事看似关于别人,其实映照着最为普世的情感。

如董卿,既担当制片人,又作为主持人,几乎在这个节目上倾尽了心血。无他,这样不遗余力地去探索文化与生活相融合的另一种可能,展现更多的深层次的对话,值得被所有人称赞。

我们对这些节目寄予厚望,期待它们能成为中国人的文化盛会。

也期待着这能从一种现象,变成生活的常态。

每一个人都是那么不平凡,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丰富,寻声见证每一个朗读者。

三、附《别丢掉》

别丢掉

Don’t Cast Away 

林徽因(许渊冲 译)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  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Don’t cast away

This handful passion of the bygone day,

Which flows like running water soft and light

Beneath the cool and tranquil fountain,

At dead of night,

In pine-clad mountain, 

As vague as sighs, but you

Should e’er be true.

一样是月明,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有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向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The moon is still so bright;

Beyond the hills the lamp sheds the same light.

The sky besprinkled with star upon star,

But I do not know where you are.

It seems 

You hang above like dreams.

You ask the dark night to give back your word,

But its echo is heard

And buried though unseen

Deep, deep in the ravine. 

我们对许渊冲的理论和译作可以见仁见智,因人而异,但是他以如此高龄呕心沥血,著作等身,为翻译事业奋斗终身的雄心壮志,值得我们引为楷模。衷心祝愿许渊冲先生健康长寿,成为中国译坛的一棵不老青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edfa7f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e.html

《朗读者第一期遇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