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归园田居教案

发布时间:2019-11-24 12:34: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诗归园田居教案

古诗归园田居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诗歌,赏析诗歌意境,体味诗人情感
2.学会在诗意的想象中诗意地朗读诗歌。
3.培养学生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味情感来鉴赏诗歌的能力。4.背诵本诗
教学重难点:
触摸诗人隐藏在诗歌语言和意象之后的诗心。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教学方法:
情景法、诵读法、鉴赏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陶渊明的好几篇文章,《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其三》等等。对诗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哪位同学能够谈一下你印象中的陶渊明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诗人简介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时期浔阳柴桑人,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
1/28
精品文档
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三、诵读感知
1.扫清生字词障碍,集体朗诵诗歌
2.欣赏朗诵视频
3.学生自由诵读,找代表朗诵
4.在诵读过程中结合课下注释和非常学案整体感知全诗,教师适当引导
四、细致探究
1.析题
文章和诗歌的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那么,“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
我们这节课就要了解的几个问题: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
2.自由诵读,思考上面四个问题,从诗中分别找到这四个问题的答案。
?.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
a.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2/28
精品文档
b.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悔恨。误落尘网:足见诗人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厌恶。
?.为何而归,
明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本性爱田园。
“守拙归园田”
?守拙就是守住愚拙,也就是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的不良影响而迷失本心。所以归隐田园为守拙是为独善其身,保持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a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两句,
明确:“羁鸟”是笼中的鸟;“池鱼”是池塘中的鱼。这二者的特点是被束缚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觉得痛苦。“羁鸟、池鱼”比喻诗人自己,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
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鸟在空中飞,鱼在水中游,最易唤起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说明作者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以唤起人们对自由的向往。两个词让人感受到诗人在官场中的种种束缚下痛苦不堪,失去生机的形象。本性难变,鸟要回到山林中,鱼要回到江河中,诗人要回到田园中。
3/28
精品文档
?.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园田
a.找出描写田园景色的诗句,选取了哪些意象,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让学生自由朗读“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巅”八句,对陶渊明笔下田园风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意象:方宅、田地、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深巷、鸡鸣、桑树
b.教师配背景音乐朗诵这一部分,学生静静聆听欣赏,感受陶渊明笔下田园生活有什么样的特点,
c.小组合作探讨:结合诗歌选取的意象,找一找这一部分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描绘这些美好景象的呢,
d.继续探讨:为何这么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会显得那么美,
明确: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是在对官场生活有了深刻的反感,彻底逃离它之后,对于田园生活更增添了感情。从诗歌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内心的闲适、自在、喜悦。他把平常的农村景物饶有兴致地写入诗中,而这些景物一经入诗,便和他的感情相互交融,构成一
4/28
精品文档
个完整的诗境。所以,我们读起来,也会觉得其中蕴含着盎然的诗意,普通的景物也具有了美感。
4.归去如何,
明确:“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回归田园的自由、安逸、喜悦
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神”之感。作者是在写自己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和那种轻
松、平和、喜悦之情。
最后两句收束全文,诗人似乎在回答人们的疑问,为何对如此平凡的茅屋草木,鸡鸣狗吠津津
乐道,如数家珍呢,原来是作者“久在樊笼里”的缘故。可以说,这两句诗,是对以前误入尘网中
的官场生活的形象的总结,也是对已经开始的新生活的欣喜。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
五(小结
从诗歌中可以看出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
厌恶官场,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热爱田园生活。
教师总结:这就是陶渊明,他的归来,他的舍得,在我们心中留下了许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傲气,鄙弃官场、厌恶功名的高洁情怀,他不仅创作了世界上最美丽
5/28
精品文档
的诗文,而且塑造了世界完美的人格。他的独特艺术个性以及伟大的品格深刻影响着并将继续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陶诗之美,不是一个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轻易能领会得到的;陶诗之情,同样难
以引起年轻人的共鸣。他的反朴归真,他的淡泊,是历经浮沉世俗的淘洗后人性
的回归。如果就诗论诗,归园田居并无多少疑难之处,任何强加的桂冠只会导致
学生的不满或不屑。所以,对归园田居的学习,既要注重对诗歌本身的理解与感
悟,更要注重从侧面挖掘诗人的诗心所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认同诗人,进
而获得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建构。
1、掌握重点字词,了解陶渊明其人及诗文。
2、体会平中有奇,淡中有味的语言特色。
3、体会诗中流露出的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和感受田园生活乐趣的欢愉。
6/28
精品文档
体会诗中流露出的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和感受田园生活乐趣的欢愉。
体会平中有奇,淡中有味的语言特色。
朗读、品读、比较、探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电脑
一课时
一、联系旧知,精彩导入
讲一个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
看图猜诗句温故而知新
同学们是否以前学过的《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作者是谁,陶渊明的桃花源
景色怡人,民风淳朴,在那里没有压迫,人人平等,他们过着一种自己自足与世
隔绝的生活,这个充满人情温暖的桃花源是陶渊明心中的理想国,但是,这美好
的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那么,在现实中,陶渊明向往的居处是怎么样
的呢,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在现实中,陶渊明向往的居处到底是怎么样的。引出
7/28
精品文档
今天所学的课文《归园田居》。
二、知人论世,作者简介,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人。
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
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
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
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
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既是隐逸诗人也是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直接影响到唐代的田园诗派,
唐代的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有------王维、孟浩然
文学史地位:开创了田园诗一体,被称为是田园诗歌的始祖。
思想:儒家积极的用世思想
道家消极的无为思想
山水田园诗派发展脉络
晋陶渊明田园诗派
8/28
精品文档
南朝?宋谢灵运山水诗派
唐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派
“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苏轼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好问
“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
---------朱自清
三、把握“归‘字,文本解读
、学生齐读读课文,注意字音
羁、拙、亩、荫、暧àì、吠fâì
、听配乐录音,更正字音,把握诗中情感。
、疏通课文,解释重点字词
适:适应,迎合;韵:气质,本性;羁鸟:笼中鸟;拙:愚拙;荫:遮盖;暧暧:昏暗、模糊;依依,轻柔缓慢的上升;墟里:
村落自然:既可理解为自然界,又可理解为田园生活。
、解题:
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要回
到田园生活,那么我们在解读诗人的情感时应该要重
9/28
精品文档
点抓住哪个诗眼呢,
提问:“归”字是诗眼,归的意思是返回,作者从哪里返回,为什么要返回,
回到哪里去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诗歌,并思考这问题。
思考、讨论、明确:?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
?从何而归,“尘网”、“樊笼”
1.、诗人把“尘网”、“樊笼”比做什么,
2、把“尘网”、“樊笼”比做官场生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明确:
“羁鸟”是笼中的鸟;“池鱼”是池塘中的鱼。
特点: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
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
说明作者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对自由的向往。
10/28
精品文档
?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1、“适俗”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适应仕途中繁缛的礼节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诗人说自己缺乏应酬官场
的气质和情操。显示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爱丘山”、“守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3、既然“性本爱丘山”,“守拙归园田”陶渊明何以要出仕,炼字: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误”既表现了陶渊明的后悔和厌恶之情.
出仕是由于、生活所迫。、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
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他不愿同流合污,便受排挤,孤立,他固守清贫,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一去三十年”实际应该是“十三年”用夸大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11/28
精品文档
其实这一个“误”字,一误多年又何尝不是带着期望的自投罗网,在几经坎坷,在官场中碰得头破血流,看透了官场卑污之后,一个误落发出了陶渊明无限的人生辛酸。这是人生幡然醒悟后的绝唱,是一位哲人看透世界后的箴言。小结: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归向何处,
归园田。“守拙归园田”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过渡句。
1、田园有什么独特的景物吸引着陶渊明,写了什么景物,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十余”、“八九”,一般来说,计数不确是乡里人的一种习惯,特殊的说,不也正表现出诗人辞官以后那心境的散适、淡泊。
动静结合的手法:“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动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静景。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
远近结合的手法:“远人村”,“墟里烟”远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
12/28
精品文档
前。”“鸡鸣桑树颠。”是进景。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从视觉角度写。“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从听觉角度写。
2、田园风光有什么特点,
明确:简朴、空阔、恬静、幽静、和谐、朦胧
3、诗人为何对如此平凡的茅屋、树木、鸡鸣、狗吠如此津津乐道,如数家珍,明确:久在樊笼的缘故,冲出罗网,得到自由,返回大自然怀抱,其乐无穷。一草一木也格外亲切,“性本爱丘山”。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表达一种满足与欣慰的情感。
诗人捕捉的是农村中司空见惯,具有代表性的事物,画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有浓有淡,有拙朴自然的趣味,这一切与官场污浊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他更加想归去。那么,归去如何呢,
4、如此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为什么在陶渊明笔下显得那么美,
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是在对官场生活有了深刻的反感,彻底远离他之后对于田园生活增添了感情。从诗中的描写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内心的闲适自在,喜悦。他把平常的农村警务饶有兴致的写入诗句,而这些警务
13/28
精品文档
一经入诗,便和他的感情相互交融相互生发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移情入景,情景交融、?归去如何,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无尘杂”、“有余闲”、“久”、“复”表现了归后的感受。
1、“返”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那种归后的释然、舒畅的心情。
2、返自然后的“简朴、空阔、恬静、幽静、和谐、朦胧”的园田生活环境与官场的“尘网、樊笼”对比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
明确: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得自由和独立,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诗人归后与归前心情的对比:
归前------无奈、后悔
归后------愉悦、豁达、释然、返朴归真
四、整体架构表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是如何表现的,
?表现了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
?诗人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些诗句来表现他的心情。他把官场比作“尘
14/28
精品文档
网”、“樊笼”,显示他对官场的厌恶,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
把田园生活比作“旧林”、“故渊”,显示他本性超凡脱俗,对自然无比
留恋。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诗人形象:清高正气、固守纯真
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
孤傲、恬淡超逸
五、艺术手法贯穿始终
1、情景交融。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艺术境界。这是实境—也许的确是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情景,但更是心境—陶渊明内心追求那种恬静的生活情趣的物化,实境与心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
2、比喻手法的运用。
喻自己是一只樊笼里的鸟,现辞官归隐就像鸟脱樊笼到大自然中去一样轻松愉快。用“尘网”、“樊笼”比喻官场的庸俗、黑暗;以“故渊”、“旧林”比喻乡土,
15/28
精品文档
贴切形象,能加深读者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3、白描手法的运用。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是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描”。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等多用白描手法;鲁迅的作品,有许多使用白描手法范例。
陶渊明是“白描”的高手,其描写平淡质朴,不加任何修饰,却极为精练自然,如“出水芙蓉”,体现了白描手法的精髓。鲁迅先生曾说过:“白描”并没有秘诀。只要“有真意,去粉饰,勿卖弄”即可。
,、对比手法的运用。
诗人归隐的田园和官场构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返归田园的喜悦,写人时把“适俗”与“守拙”对比,写鸟时将“飞翔”与“囚于樊笼”对比,写鱼时把回归自然厌恶官场的心情表达得生动又自然。
5、.语言平淡自然,又富于诗意。
《归园田居》诗人代表作之一,能体现诗人的艺术风格。作品语言平淡,又富于诗意。诗人用自然的笔墨,使情景融为一体。笔墨之淡与意境之浓,笔墨之自然与意境之深远,妙含其间,因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16/28
精品文档
六、延伸思考,归隐原由
有人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消极避世,不敢直面现实,不思进取的表现。有人认为他的归隐是对自我本性的皈依,他在感受自然万物和艰难的躬耕生活中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新的意义。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田园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七、作业布置
背诵全文
完成《名师一号》练习
八、板书设计
从何而归为何而归情景交融
白描归
比喻
归向何处归去如何对比
这堂课我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说老实话,本学期我上课基本不用多媒体课件。目的是想与之前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来做一比较:主要是比较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吸收信息情况。因为据有关教育部分调查显示:尽管多媒体课件的容量大,信息多,但学生的吸收能力相比之前老师只用一只粉笔一个黑板的情况,有所下降。于是我决定用好多媒体课件,唯我所用,只取所需。
17/28
精品文档
《归园田居》教案
许春汉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诗歌的基本特征。
2.领会田园风光的意境。
3.背诵《归园田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羽泉的歌曲《归园田居》,《归园田居》这首歌曲是那种田园乡谣风格的,听起来也许不像是流行歌曲,可是会
18/28
精品文档
静静地流淌在听者的心中,正是契合了我们所要追求的回归自然、寻找自我的一首歌曲。我们知道,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在做官多年后,毅然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这是为什么,他归隐田园之后又是怎样的生活状况,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他的《归园田居》。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
19/28
精品文档
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三、诵读
1、听名家范读。请同学们欣赏诗歌朗读,
同时解决难读的字词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感情。羁鸟jī荫后檐yìn暧暧ài墟xū吠fai桑颠diān樊笼fán
2、自由诵读,
3、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往往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归”
四、探究、合作
以“归”字为核心解读诗歌。
1、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
具体分析
1、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
20/28
精品文档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我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我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一去三十年”
明确:官场生活。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2、为何而归,
明确:a、性本爱丘山。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养家糊口大济苍生。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21/28
精品文档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明自己的性格与世俗官场生活不适应。“适俗”就是适应仕途中繁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诗人说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写自己流连山水喜爱田园,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追问:所以“性本爱丘山”也许是陶渊明“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呢,请同学们继续寻找文中信息(
明确:b、守拙归园田。
提问: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言外之意是什么,
明确: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
小结: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明确:“羁鸟”是关在笼中的鸟;“池鱼”是禁在池中的鱼。
特点: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
22/28
精品文档
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
运用比喻说明作者身在官场,而心系田园的心情,对自由的向往。
3、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园田
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
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概括追问: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明确: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这是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你看,住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王国。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这里衬托出了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这正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暧暧远人村,
23/28
精品文档
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
总之,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白描的手法勾画出了优美画画,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有生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
4、归去如何,
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明确:“无尘杂”/有余闲/久/复——自由、安逸、喜悦。
追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最后两句收束全文,诗人似乎在回答人们的疑问,为何对如此平凡的茅屋草木、鸡鸣狗吠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呢,原来是作者“久在樊笼”的缘故,作者一旦冲出罗网,返回大自然的怀抱,那就其乐无穷、触处皆春了,即使一草
24/28
精品文档
一木也格外感到亲切而欣慰,可以说,这两句诗,是对以前误入尘网中的官场生活的形象的总结,也是对已经开始的新生活的欣喜。
五:拓展:
1、陶渊明思想的溯源: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庄子却持竿不顾。也没有让这两位风尘仆仆的大夫太难堪。他只问了两位衣着锦绣的大夫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二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你们走吧!我也是这样选择的。这则记载在《秋水》篇中的故事,
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我很高兴能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是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
25/28
精品文档
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2、中国文人的几种类型——
推波助澜型??秦桧、严嵩、和珅
随波逐流型??李斯、徐阶、宋玉
独立洁行型??屈原、阮籍、嵇康、杜甫、海瑞、袁崇焕
独善其身型??老子、庄子、范蠡、陶渊明、王维
古代文人的可悲命运----要么变节,要么屈节;要么毁没,要么埋没。
六、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5题。
归园田居归园田居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1(解释诗中加点的宇。
荫:_______罗:________
兴:_______带:________
26/28
精品文档
荷:_______荒秽:_______
2、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3、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七、总结全文
《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
27/28
精品文档
括叫做“返朴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八、作业:
1.背诵《归园田居》。
2.陶渊明的归隐,是否可行,在当今时代是否可以提倡,
板书设计:
28/28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fab954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12.html

《古诗归园田居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