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后的教学反思简短

发布时间:2020-05-11 22:13: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教学反思

作为一个教师,没有一个不期待优秀的,没有一个期望碌碌无为的,更没有一个愿意误人子弟,可是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让自己快速地成长起来呢?以前我的答案是多读书、多看书,在学习中成长,在经验中积累,可矣。可2018年的经历,改变了我的想法。2018年12月份,被迫参加嘉禾县教育局的校级常态课比赛,为了能够上一堂完整地课,为了能够不丢脸,认认真真做好参赛准备,教案修改了一次又一次,赖着俊宝宝修改PPT,请教了前辈爸爸,抱着紧张的心态上台了,只期待不是倒数第一名。谁知道下午四点钟,俊宝宝的一通电话惊呆了我,第一名,这怎么可能呢?第一次知道原来准备是有作用。今年,看着同事评中级职称两次落选,突然间感受到了“分”的重要性,于是本学期尝试着写了《浅析农村学校科学教学现状及对策》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评课现状及对策研究》的论文参加省级评比,参加嘉禾县第一节新华杯教师读书节活动,写了读《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更为了“分”,为了参加湖南基础教育资源网的能力提升工程测评、2019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在线集体备课大赛、郴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研究教学视频课评审活动,我精心准备了《盘古开天地》、《麻雀》的教学实录,虽然准备过程千辛万苦,进行中有着千万个漏洞,虽然,结果都是一无所知,也许还会一败涂地,但是精心的准备,心思的付出,能力的挑战,这一幕幕的曾经,为我的人生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也让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今天,我就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做一个相应的总结,也为本次的行程画上完美的句号,毕竟有反思才会有思想的碰撞、思想的火花。反思如下:

一、备课要吃透教材

语文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独立的,可又与单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备课除了备课文,还要琢磨本课出现在本单元的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正确把握我们所要教学的文章它的重点到底是什么。比如在《盘古开天地》处在第四单元,本单元的课文选篇全是“神话故事”,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要着重的点出“神话”的含义,再针对导篇的指引,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途中知道什么事情发展顺序,并了解每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尾,同时,在备课的途中我们又要联系实际的课文,通过一而再再而三地读课文,自己摸索出课文的中心思想,以中心思想为基点,设计教学环节,在设计教学环节的途中,一定要谨记教学环节是为中心思想服务的,切不可把文章分成每一个自然段来看,逐字逐句、一字不落的指引,这样的课堂,教授的东西太细了,太多了,这样的课堂会让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难以得到发挥,另一方面,讲解的东西过多,会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为了很好的上好课文,我们必须把课文读通、吃透,经过一番又一番的筛选,抉择出文本的重难点,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点拨,让学生得到启发,悟出文章的中心,这样的课堂主体性还给了学生,这样的课堂主动权也给了学生,能够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体会学完一篇课文,他们可以从中找到自我的存在感,也启发了他们的思考,这是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适合他们的课堂,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备好自己的教学环节,让自己胸有成竹,让自己吃透教材后,用自己精彩的设计教化每一位学子。

二、语文教学要读中品、读中悟

语文教学的课堂,离开了“读”,就像要浇灌学生的水,失去了它的香甜,再多的水源,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苦涩。语文教学课堂,离开了“读”,就像艳丽的玫瑰,却浑身带刺,即使美得不可方物,却不能毫无保留的拥有,留下地也是遗憾。所以一堂“完美”的语文课堂,离不开读。读是什么,对于某些老师来说,课堂上的读是浪费时间,还不如自己讲解一些必考知识呢?可是反过来一问,知识讲得完吗?没有学生读的环节,节约下的时间,学生就能够优秀了吗?我想说“不”,也许是我见识浅薄,也许是我不够专业的评定,但是,我就想以我的眼光来否定这一滑稽的谬论。没有学生自己读、自己品的过程,学生如何能够感受到文章美,更如何能够从中知道词句的玄机呢?在麻雀一问中,“麻雀像石头似的飞下来”,孩子们一眼就能够知道,老麻雀飞下来是为了孩子,也自然而然懂得这是母爱的力量,可是“母爱”到底有多伟大呢?这种力量到底有多强大呢?没有反复地读那一句话,没有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石头的重,石头掉落之快,学生们怎么知道麻雀飞下来决心,怎么能从中感受到麻雀身上的勇敢,怎么能从课文中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呢?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我们需要孩子的读,只有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尝试用不同的语气,才能有自己独有的感知,用自己的眼光去理解课文,去欣赏课文,去为自己解决以后会遇到一道又一道的难题奠基。所以,读不是浪费时间,读是让学生融入文本的一种方式,读是学生加深理解的一种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的过程,所以,语文课堂,离不开读,只有在“读中品,读中悟”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功的课堂。

三、课堂需要巩固

“温故”才能“知新”,语文亦是如此,要学好语文,仅凭课堂上的走马观花,是远远不够的。人的记忆力有限,即使课堂再精彩,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会渐渐模糊、消散,学到的东西也会逐渐归还于“老师”,教师要帮助学生记忆,学生要想克服这一缺点,就必须在课后有一个“巩固提高”的过程。怎么巩固提高呢?

1.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这一来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还有时间与课文亲密接触,慢慢回忆课堂的精彩,加深印象。另一方面,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多加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家向家长回顾今天所学的方式,锻炼学得语言沟通的能力,同时在与父母的交流的过程,亦是一种互动的亲子活动,这也让孩子与父母之间多了感情交流的机会。这一方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某些家庭的“手机王国”,“零交流”的冷漠局面。

本次的语文课《盘古开天地》,我要求大家回家后把故事跟父母陈述一片,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希望达到及时温习的效果。另一方面,我要求他们把盘古的这种无私奉献地精神传递下去,不再斤斤计较;我也希望他们把盘古的不畏艰难精神发扬下去,努力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让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样的要求,可以让他们把故事运用于实践,在平常的生活中,也可以通过上课所学去教育他们,让他们真切的感觉到“真理”是什么,从中逐渐领悟,人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用课文中的知识去引领他们的人生之路。

四、教师要善于引导

语文课堂的细节在品,如何品,这与教师的引导有着很大的关系,没有好的引导,再美的课文也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无处追寻,教师引导的功夫就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更加是教学应变能力的展示,教师如何引导,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是以逸待劳可以迎刃而解的问题,教师只有在自己平常的教师中不断地积累“引导”方法,在他人的课堂中学习“引导”方法,更在书本中汲取“引导”方法,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引导水平,才能够让自己的引导变得诙谐有趣又恰到好处来。在教师的引导过程中,可以借助现场教学的直观演示得来,可以从朗读指导上得来,也可以在文本情景中推测而来。比如在《麻雀》一文中,“老麻雀像石头似的飞下来”,我们可以用粉笔演示知道石头落下很“快”,从直观的快中领悟到老麻雀的救子心切,也可以在朗读中重读“石头”,在重中感受到老麻雀的坚决,也可以利用前面猎狗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时,小麻雀地岌岌可危,推测到现在的老麻雀的心情迫切。虽然不同的方法,却殊途同归,都能够让学生在思考中、朗读中体会到老麻雀的坚决和勇敢,这比开门见山的指引更能让学生理解,也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促就有效课堂。所以,在经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用上自己的教学智慧,让我们智慧带领孩子们快速成成长。

五、课堂要善于总结

语文每一堂的总结,都是“课堂教学”的精华,学生能否把课文的零碎化为整体,能否能够从课堂中得到一个反思,能够从课堂中走出自我来,就看教师的总结是否精彩。都说文本是为现实服务的,文本会成为实践的引领者,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总结,总结不是把故事重读一片,总结不是重复啰嗦主题思想,总结是根据文本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让他们在自己领悟的前提下,联系生活实际,懂得自己从文中所学到的东西,并以此为标准,引领学生的生活,这也就是专家口中的“语文要思想道德教育”。在《麻雀》一文中,我由老麻雀身上那无私的母爱、勇敢地母爱、伟大的母爱为出发点,指引孩子回归生活,把眼球集中到学生的自己生活实际当中去,听着《母亲》的音乐,触动他们内心那根最柔软的琴弦,再通过一些生活中常有的细节,母亲为孩子穿衣,母亲送孩子上学,母亲在雨中为孩子撑伞,母亲照顾生病的孩子……这些常有的画面,勾起他们内心深处的回忆,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下,感受母爱的伟大,在让他们却写一写自己的母亲,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宣泄,再每一次的感悟中,知道“难能可贵”,更懂得要“珍惜”。感受到“爱”,知道“爱”,并在爱的支撑下前行,不正是“文本”的目的吗?所以,每一堂语文课,都不仅仅是简单语言的品析,还要有亮眼的总结和思想的升华。

六、文本联系实际

文章仅仅出现在课堂,文章仅仅用于背诵,这样的文章,出现的意义是不是太过于简单,在久而久之的学习过程中会不会渐渐演变成“累赘”,有与无都太过于形式化呢?

其实语文是可以联系起大自然的万物的,学生学习的视野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我们不能关上自己的窗,更不能关上学生的窗,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任务,让学生学习成为一种工作。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开阔自己的视野,让自己在文本中进去,又可以走出文本,在自然中翱翔,只有我们自己可以走出文本,我们才有可能带着学生走出文本,在文本外的世界的自由穿梭、感悟。

在《盘古开天地》一文的教学中,我虽然利用女娲补天、嫦娥奔月、愚公移山等课外神话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但是我没有把《盘古开天地》一文走出课堂,我没有让他们自己回家说说神话故事,没有让他们去追踪神话的来源等,我的课堂就在课堂中结束了,没有下文,很是遗憾。这一点的失败,让中国神话的意义在文本中断了踪影,让学习之路程不在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了。

本课的内容终止于课堂,没有引发学生的课外思考,让我感觉到课堂的失误,我也会由此为基点,好好探索,尽可能开阔自己,把学生的学习范围不断的从文本中释放出来,徜徉于天地之间,学到更多的东西。

七、课堂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

科学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能够为课堂服务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我们如果一味保守教学,即将会失去我们的重要的教学武器。有的老师可能是因为条件的限制,不能使用新科技,有的是因繁杂的步骤,望而生畏,有的是因为都一样,懂就好,求捷径,少使用科学技术。不管什么理由,这都是教学的一大损失。我们没有信息技术的教学,紧靠一张口、一支粉笔是多么干瘪,没有信息技术的课堂,失了视觉、听觉的冲击,是多么的枯燥呀!在我们的新社会,我们带领的是新社会的接班人,我们却止步不前,讲如何推动祖国花朵的前进呢?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老师,我们要学会使用信息技术,让我们课堂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让音乐、视频去营造吧,让我们用信息技术去扩宽学生的眼界吧!

八、上课要把握时间

一堂课40分钟是固定,课间的休息是学生调整的时间,更是孩子“玩中学”的重要一环,所以教师要尽可能的不要占用孩子的下课时间,而是充分利用上课的时间,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时间的把控对于教师来说太困难了,学生学情的变化,课文接受力的变化,学生心情的变化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教师时间的把控,所以要掌控好时间,必须自己在平常的生活中锻炼自己,用手表上课,自己慢慢琢磨时间的变化,从而培养自己上课对时间的掌控能力。

这种能力不在于一节课的学习,而在于长时间的训练,所以在平常的课程中,教师就要养成“合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我就是因为平时不注重时间,讲到哪里是哪里,然而,对时间的把控能力非常的弱。

所以,在上《盘古开天地》一文中,前后时间的分配不均,及重难点突破问题上,考虑到时间也是匆匆带过,导致在“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等引出上是毫无前提的,也无过渡的死板呈现,让板书失去了它的意义与价值。

所以,教师不管准备的如何充分,在没有很好驾驭时间的前提下,课堂效率很难如预期所想。因此,教师应该在平常上课的过程中多多驾驭时间,让时间不在是自己上课的掣肘。

九、结语

每一堂课都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每一堂课都是培育学生的黄金时间;每一堂课都是孩子获取知识的关键。所以,要教好书,育好人,备好课、上好课对于教师来说太重要了,可是备好课和上好课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即使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还不一定能够得到如意的效果,到底该如何做呢?这个问题在我上课的第一天就困扰着我,直至今天,似乎有了一点点“心”的答案。希望在我经后的教学之路上越走越好,也希望我培育的花朵能够越来越灿烂。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027f26671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d.html

《教案后的教学反思简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