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一回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9-02-07 11:12: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西游记第一回读书笔记

【篇一:西游记第一回读后感】

西游记第一回读后感

篇一:西游记第一回读后感

相传在海外东胜神洲,有一个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一天,这块仙石忽然裂开,生出一颗石卵,圆圆的像个石球。

那石球见风就长,最后化作一只活灵活现的石猴,双目炯炯有神,两道金光直射天宫,结果惊动了凌霄宝殿的玉皇大帝。玉帝差千里眼、顺风耳打开南天门进行探看。听的回报,玉帝一笑说:那是天地所生之物,不足为奇。

这石猴和群猴儿们结伴,形影不离。一日,天气炎热,他们在山间之中洗澡,看见前面有一股瀑布飞泉,非常好看。

猴群儿说:真是好水,谁敢进去寻个源头来,我们就拜他为王。石猴高叫道:我进去!话音刚落,只见他闭目蹲身,将身子一跃,跃入瀑布泉中。

跳过瀑布,石猴睁眼一看,却发现里面无水无波,上有一座天然石桥,桥下有一股飞瀑,就像帘子一样遮住桥门。

时候走过桥,看到里面有石头做的桌椅, 正中间有一石碑,上面刻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大喜,忙抽身跳出瀑布。

众猴不忘诺言,拜石猴为大王。

我们要学习石猴的勇敢。

篇二:西游记第一回读后感

天生石猴做了美猴王,在花果山带着猴子们游山玩水,可谓是快活逍遥。如果就这么逍遥下去,恐怕就没有后来的孙悟空了。有一天,美猴王突然想去学一些本领。他远涉重洋,历经艰辛,拜菩提祖师学艺,菩提祖师给他起名叫孙悟空。孙悟空不停地学,学会七十二变和驾筋斗云等本领,终于脱胎换骨,为后来的英雄业绩奠定了基矗正是孙悟空这种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的精神,才造就了一代叱咤风云、惊天动地的英雄。

这个故事启示我,要努力学习,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篇二:西游记读书笔记1上】

《西游记》读书笔记(一)

提起《西游记》这三个字,在华夏大地不可不谓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西游记》之所以拥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和群众基础,除过每年寒暑假电视台一遍又一遍的播放之外,究其根本还应是作品本身具有的魅力。众所周知,《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神魔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情节生动、奇幻、曲折、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相信每个和我一样的男孩子少年时期都做过猴哥梦,梦想着自己也有那七十二般变化,一根如意金箍棒,上天入地,驾云潜海,斩妖除魔,向一切恶势力和妖魔鬼怪宣战!

可是,人长大大了三观就得毁,尤其是在今天这个什么都可以发生的时代。今天当我捧起真正的名著《西游记》,读着未经编剧导演演员艺术加工的原生态的文字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原来《西游记》并不是我们电视剧里所看到的那样。原来孙悟空并不是那么的大无畏,原来唐三藏也并不是那么的虔诚,原来猪八戒并不是那么呆楞,而沙和尚也并不是那么的沉默无心机。当我试着

重新去理解《西游记》的时候,矛盾和困惑一个接一个的出现。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西游》原来不止是西游。老师告诉我们要带着问题去读书,而关于《西游记》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作者到底要通过这个魔幻、荒诞的神魔世界告诉我们什么呢?当我第一次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说个实话,我自己都吓了一跳!这哪是我能回答的问题!不过,我还是想尝试着读一读。这个问题不是一句两句能说的明白,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

的,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所以这个问题权且先放在这里。

我一直信奉的一个信条任何人创造的事物都脱离不了人性这个基本的出发点,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被推上神坛的圣人们做的还是人事并不是神!正如一切文学作品都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一样,我们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西游记》同样也是来自于生活,至于它来自于哪个生活,是不是唐代玄奘和尚游学印度呢?这个问题也权且先放在这。中国人向来含蓄,对于一些微妙的东西我们常常不愿意说明,而是希望别人能从我们说的话中揣测出我们没有说但是明确表示了的意思。接下来我想按照《西游记》的章回顺序,再次探寻这部经典名著所没有写出来的话。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在第一回中最蹊跷的两件事,一者这个石猴到底是谁;二者孙悟空的第一位师傅须菩提老祖(原著中关于这位老祖的名字在第一回中有两个表述一者称须菩提、二者称菩提,是否暗藏玄机)到底是谁?

先来看这个猴子,提到这个猴子可不得不提猴子的老家——花果山。关于花果山,书中是这样记载的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单这一句话我们就可看到此山来头非同凡响。祖脉一词不必多绕舌,来龙一词系指龙脉的来源(古时堪舆家以山势为龙,称其起伏绵亘的姿态为龙脉)。而我们知道十洲系孕育生命的地方,三岛(蓬莱、方丈、瀛洲)系海外仙山。花果山是这些地方的龙脉,足可看出其地位的超凡。再来看看书中关于孕

育孙悟空的那块石头的描述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荫,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绣,日月精华,感知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这一段文字信息量那可以说是相当的大。首先这块仙石也是从天地开辟以来就存在的,而且它的形状尺寸明确诠释了天地间最高的自然法则(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政历二十四气),这两点就可以让我们看出来这石头来头也不小。再者我们知道人只有七窍,所以人精又被成为七窍玲珑心,而这石头却有九窍,九窍玲珑心就不是人精而是可以修仙的仙胎了。再者这多出来的两窍到底是什么?现在我只能看出一点,下文也有讲,即因见风。也就是说这个石猴生来便会风,此观点可在后文证实。另一窍我就看不出来了,还请看到的高人赐教。同时从这九宫八卦我们或可看出石猴应是道家出生,此一点也先放在这。以上这些都可以说明石猴出身不贫贱,甚至可以说有大富大贵,不,应该是极富极贵之象!而且他有与身俱来的一项本领会使风。

再来看看须菩提老祖,提到须菩提老祖应该要提孙悟空寻仙访道的原因。话表石猴一日在喜宴间忽生忧恼,担心起自己年老血衰之后,死了可怎么着,倒对不起这美好的世界了,于是有猴属便给他讲了求仙问道,躲过轮回之法。石猴一听当即决定次日出发寻仙访道,在历经两片大海,一座南瞻部洲之后,石猴从东胜神州到了西牛贺州的地

界,在林间从一个樵夫那打听到了老神仙(须菩提)的住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心洞。而且这樵夫明确的告诉石猴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灵台、方寸,心也。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斜月像一钩,三星像三点,也是心。言学仙不必在远,只在此心。这一句话历来被解读出了许多意味。下面我也说说自己的看法。我们前面说过中国人说话含蓄尤其是文绉绉的老书生要真正理解他的真实或者说全面理解他的意思就必须读出他话里藏着的话。你看这灵台方寸山掐头去尾是不是就是一个灵山”,“斜月三星天上之物是不是就是一个天上,合起来不就是个天山灵山!我们知道如来住在天竺灵山,如此看来石猴在取经之前就已经到了灵山!(后文石猴在回答菩提时说道弟子漂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十数个年头与后来师徒历经十四个寒暑求得真经相符)那么他有没有见到如来真身呢?接着来看,这个樵夫接着说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好了,须菩提便是如来十大弟子之

一。好像樵夫口中的这个须菩提祖师并不是如来,权且搁置。

再来看,石猴找到祖师的洞府进的洞见得祖师之后,作者是这样描述的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来个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大觉金仙没垢资,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便化,真如本性人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稍等,前面不是说叫须菩提吗,怎么又成了菩提?不急,接着看。大觉金仙,有着四个字就足以说明这个老祖并不是前面樵夫口中的佛的十大弟子须菩提,而是佛祖,为什么这么讲。历

史上有个非常有名的皇帝宋徽宗,就是那个踢球,写字,画画,吟诗,弹琴样样精通的赵诘。宋徽宗尊崇道教,自称道君皇帝,他所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就是废除佛教,改佛为道,所以称佛祖为大觉金仙,改其他的佛、菩萨等为仙人大士,改佛寺为神霄宫,僧为德士,意思是说从此以后没有佛祖,没有和尚,没有寺庙了,都是道教的神仙,都是道家的宫殿,都是道教的弟子 。很明显作者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个祖师就是西天佛祖也就是如来!那么前面樵夫口中的须菩提又在哪呢?这里我想大胆猜测一下,可能列为看官也猜到了。没错,我认为樵夫就是须菩提,是佛祖派来接引石猴的!这样或可解释书中的前后矛盾,如有不同看法,欢迎探讨。

看到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声惊叹!高!实在是高啊!第二反应当然就是接着看下去。接下来佛祖与石猴的对话又透漏了许多信息并再一次证实了这个祖师就是佛家之祖。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甚么?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人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就罢了。一生无性。’”这一段看似无厘头的对话却让我读出了不同的意味。猴王自己说他是个没有性格的好好人,不怒不嗔。也就是说他在见到祖师之前是一个不会与人争斗的好孩子,但是我们知道猴王学艺之后干的那一票子事哪一件不是胆大妄为,睚眦必报,斗狠逞强?那么我不禁要问,猴王怎么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他学到了什么?接下来祖师便给猴王取了孙姓。关于门下排行祖师是这样说的祖师道:我们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

【篇三:《西游记》读书笔记】

书目:《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主要内容: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致使此书成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除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外,书中所传达的团结一心的精神,也让我印象深刻。在取西经的途中,遇到九九八十一难。我们知道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不仅会七十二般变化,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分辨人妖,所以,孙悟空善于降妖捉怪,斩邪除魔,为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如果没有诚信憨厚,善长水性的沙和尚助阵,孙悟空在水中捉妖也就不那么顺利了。猪八戒力大无比是孙悟空捉妖的好帮手,唐僧虽不懂人情世故,但他始终以慈悲为怀,感动了苍天,最终历经千辛万苦,带领徒弟们,终于取得了真经。我们还要学习孙悟空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虽然我们没有孙悟空那般神通,但是我们也要学习他善于分辨真假善恶,不要被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所迷惑。只有擦亮眼睛,明辩是非,才能撕破一切伪装的画皮。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说通过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创造出一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西游记》的艺术想象奇特,丰富、大胆,在古今小说作品中罕有其匹的。孙悟空活动的世界近于童话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丰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于现实生活,在奇幻的描写中折射出世态人情。《西游记》的人物,情节,场面,乃至所用的法宝,武器,都极尽幻化之能事,但却都是凝聚着现实生活的体验而来,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气息,折射出世态人情,让读者能够理解,乐于接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0591a5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6.html

《西游记第一回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