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讲课生动

发布时间:2020-09-25 03:17: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如何做到讲课生动

同是一节课,有的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有的生动活跃,为何有如此差异?这跟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课讲得单调、沉闷,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课讲得生动形象,才能牵动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怎样才能把课讲得生动感人,吸引学生呢?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有以下的心得体会。

  一、要深入理解所讲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语文是一门既体现知识领域又表达作者感情的学科,要求教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领会文中所表达的感情。这就需要教者在授课时加以点拨、提示,才能令学生易于感悟;学生的情感引发起来了,才会用心地学。所以教师必须首先透彻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感情,才能把这种感受在授课中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染。例如《背影》一文,学生初看时觉得很一般,怎会被公认为名篇佳作呢?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那字里行间蕴含的父子深情,领悟那质朴无华的语言里所饱含的人世间的挚爱亲情。这只要在分析时注重重点语句,如父亲的四句话,对父亲背影描写的句子等,再加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和教者动情的语言讲授,就能把学生的情感牵动起来,从而理解这篇名家之作了。

  二、在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授课时设法把学生带进这种情感氛围中。怎样创设这种与课文相容的情感氛围呢?我觉得分析课文前的背景介绍可以做到。恰当地介绍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易于理解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例如讲《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时,由于学生并不熟悉那个年代的情况和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所以很难体会到文中所表达的深沉的爱国之情,对一些文段也难以理解,尤其是关于弃医从文的那段文字。这时,我就用饱含感情的语调,神情凝重地介绍清末至民国初期中国的政治局势以及国人被欺辱、被屠杀、愚昧忍隐的情况,介绍日本人叫中国人做猪头三瘪三的屈辱日子。学生一边听,一边显露出悲愤的神情,这时再紧接分析课文,引导学生想象鲁迅先生听到万岁的那一声刺耳的画面,就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作者那强烈的爱国情感,从而深刻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内容了。

  三、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他们感情上共鸣的另一个好做法是范读——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范读时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音的高低强弱、节奏的快慢缓急、恰当的动作手势等等,都能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感氛围中,从而跟随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合拍地动心、动耳、动手。那怎样才能范读得好?当然离不开对课文有深刻的理解,透彻的感悟,然后在范读时全情投入,进入文中的角色里。要与想象结伴,把自己置身于想象的氛围中。这样读起来,自然就能把作者的情感世界表露出来,让学生领悟。我教《变色龙》时就是这样做的。我在范读时,把自己当作是小说中的人物,揣摩他们各自的心态而摹拟出不同的声音,使学生听得哈哈大笑津津有味。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了,兴趣激发了,我的讲授也就能获得成功。

  四、在讲课时根据文体特点,运用不同的方式讲授。有时用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来表述,有时用平实准确的语言来归纳,有时举些与课文内容相似的现实生活的例子来分析,使学生不会感到枯燥、呆板,感到与现实挂钩,从而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专心学习。如分析课文《中国石拱桥》、《大自然的语言 》时,我就结合写作的实际、结合生活离不开应用文、说明文来分析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因而用心地听讲。

  五、教学是教与学两方面的事,是师生双方思想、感情、知识的交流,只有在一个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才能收到交流的效果。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者应以平易亲切的态度来上课,用交谈的口吻来讲析课文,让学生觉得教师是和蔼可亲而不是高高在上。另外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答错了切勿斥责挖苦,而是温和地纠正,耐心地引导。这样,学生就能大胆地发言,积极地思考,课堂气氛自然就轻松活跃。愉悦的气氛自然令教者挥洒自如,把课讲得眉飞色舞,引人入胜,也必然令学生心情舒畅,听得聚精会神、兴致勃勃。

  以上是我个人粗略的见解。所谓教无定法,只要能根据课堂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控,就能把教学工作做好。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075772fb4daa58da0114a53.html

《如何做到讲课生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