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思乡诗

发布时间:2019-03-15 11:28: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羁旅思乡诗

1、把握羁旅思乡诗歌的常见命题角度;2、了解羁旅思乡诗歌的表达技巧(常用哪些意象表达愁思之情);3、结合具体作品把握羁旅愁思之情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

第一课时

导入: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羁旅思乡类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之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亲之愁。这些羁旅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羁旅思乡诗歌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近几年有许多试题属于这一类型。《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舟下建溪》(方惟深)《春日登楼怀归?》(寇准)《秋思》(张籍)《鹧鸪天》(晏几道)《菩萨蛮》(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江汉》(杜甫)

一、羁旅行役诗简介

羁旅思乡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想/ 所感所叹。指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之情。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如温庭筠《高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被人传诵,它塑造了旅客闻鸡而起赶路的特有情景和特定气氛,从而进一步勾起诗人思乡之情。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人们思乡缘由是由于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二、羁旅思乡诗的主要标志

1)、诗题中多含有“驿站”“客舍”“登高”“望月”“忆”“孤”“寄”“行”“宿”“思”等能够体现漂泊客居之意的词语以及元宵、寒食、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古代节日名。

2)、羁旅思乡诗常用的意象:

月亮:对月思亲,常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燕子: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丁香: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煜《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芭蕉:常表达孤独忧愁的离情别绪。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杜鹃: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鹧鸪: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一般而言,古代诗歌中的鹧鸪已不是纯粹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了。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乌鸦: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猿啼:在诗歌中常象征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怀之感。赵嘏《长安秋望》: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也用来指代书信、音讯。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

水: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高楼:西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上或登楼远眺表现思乡之情。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茅店:指荒郊野外,多表达漂泊之意与思乡之情。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青鸟:青鸟是传书的信使。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莼羹鲈脍 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情。辛弃疾《泌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沙鸥: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白云:见月怀人,望云思友,是古代诗词中常表现的情感。 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白云也往往同隐者联系在一起,白云自由不羁,洁白无瑕,是隐者品格的最好象征。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意在爱惜,如“故人”;

秋风、秋霜、衰草 :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寒山、烟、暝色、宿鸟、烟、日暮等。特别是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声音:常见的有笛声(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芦管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角声(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鸦鸣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

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天涯、他乡、孤灯等

三、羁旅思乡诗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思乡诗或触景伤情,“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或感时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或伤春悲秋,感慨韶华易逝,“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或日暮思归,“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的《登黄鹤楼》);或因梦寄情,“夜来幽梦忽还乡”(苏轼的《江城子》)。其思想感情大致有三类:

1)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书写漂泊无定的孤苦。借旅途所观、所闻等,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2)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3)羁旅他乡幽怨愤。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四、羁旅思乡诗的主要艺术手法

(1)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羁旅思乡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怀想,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温馨家庭生活的憧憬。

(2)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以乐景来衬托哀情是羁旅思乡类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3)对面落笔(又叫“反说”“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直接或不仅仅直接抒发对对方的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常常给人以曲折有致、情韵悠长之感。

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老妻写得娇美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凄恻动人。

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本诗是其中早期的一篇佳作,反映了游子思家之情,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乡愁。其佳处,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却运用反向落笔。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亦如此。

(4)细节描写。如张籍的《秋思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中摄取“临发又开封”这一细节进一步将“意万重”“说不尽”的乡思形象化、具体化,尤能表达诗人对这封家书的慎重和对故乡深深的思念,细节典型,生动感人。

(5)因梦寄情,虚实结合。羁旅思乡诗中的许多悲情都是借助梦境得以宣泄的。悲情起于理想的追求和失落,明知不可能,却还要坚持这种虚幻的梦境,以求一丝慰藉。然而梦境破灭之后带来的是更大的悲情甚至是绝望。即便如此,诗人还是惯常使用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来倾诉自己的离情别绪。如苏轼的《江城子》, 诗人用朴实无华、近似白话的言词,写实情真,记梦意深虚实相间,轻重结合,全无雕琢痕迹,却意义深远。由于句式参差,虽明白如话,却韵味醇厚,使人倍感沉痛。

6)对比衬托等手法,想象、以景结情等技巧也应重视。

7)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形象含蓄、耐人咀嚼。如王勃《山中》。

五、羁旅思乡诗的鉴赏方法

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初悟情感 2、抓住意象,分析关键,构建图景

3、确定情感,体会意境,明确技巧 4、精细审题,规范组织,形成答案

注意:1、结合诗人境况,了解诗人因何而生情,寄予何种感情?

2、明确作者选用的意象,写了哪些“眼中景”,什么样的景?

3、诗人是怎样把心中之情与所见所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

4、依题解文,依题解题,模式化三步答题,以译为主,针对性组织语言。

第二课时

1、把握羁旅思乡诗歌的常见命题角度

2、了解羁旅思乡诗歌的表达技巧(常用哪些意象表达愁思之情)

3、结合具体作品把握羁旅愁思之情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

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案: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

2.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被贬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

答案: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

答案: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六、直击高考

(2005•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李益诗友。

鉴赏 该诗仍为中唐诗人的作品,作者李益与苗发、司空曙同为“大历十才子”。不过,诗体变成了五言律诗、怀人诗。该诗成功地通过微风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孤单、寂寞的心情,抒发了思念故人之情。其实,该诗的艺术魅力不在于以情动人,而在于以巧取胜。全诗构思巧妙,紧紧围绕“闻风”二字,因闻而惊,因惊而思,因思而疑,因疑而似,因似而望,因望而怨,这一系列细微的内心感情活动,随风而起,随风递进,交相衬托,生动有致。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案 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

试题评点:该题虽贯以“微风”而被归入鉴赏语言中的“一字()引领”题型,但实际考查的是对诗歌线索的把握,属于整体把握题。“开头”“全篇”“具体说明”等题干用语标明了答案要以联为单位,说明其余三联中“微风”的活动,且答案中每句都要有“微风”一词。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 清冷、幽静的氛围。孤单、寂寞的心情。

试题评点  该题属局部细读,分两问。第一问问的是“氛围”,实际上考查的是意境特点,在当年其他省市纷纷冠以“意境”一词来考查极为复杂的意境的背景时,江苏卷用“氛围”降低了考查难度,不过对答题的精准程度有较高的要求。考生极容易用两个近义形容词来概括意境“冷”“静”两方面。第二问考查的是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实际上是概括景物描写中的情感。

(3)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答案 为拂绿琴埃。

解析 鉴赏这首诗歌要找准切入点。(1)诗歌标题可提示创作缘由、诗的主旨。此篇是触景生情之作,由眼前景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属怀友诗。(2)抓住诗中明示主旨的关键句。“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两句又是一把解诗的钥匙。(3)揣摩融情入景的含蓄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中清露、绿苔两帧小景,画面冷寂、幽静,渲染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暗扣诗题。

补充练习:(1)全诗紧紧围绕闻、风二字进行艺术构思。

(2)请结合子期、伯牙“高山流水”的故事,说说“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人暗用子期和伯牙的典故:子期不在了,伯牙摔琴断音。诗中是说,因为朋友不来,所以他的琴上积满了尘埃,希望“风”将他的朋友带来,拂去尘埃,抚琴欢聚。表达出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渴望,也反映出诗人孤寂的心情。

(2011•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鉴赏 选此诗入题,继续彰显江苏卷诗歌题选名家经典的选材特色,继续考考生熟悉的题材——怀人。李、杜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开头四句,一气贯注,表达了杜甫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赞诗亦即忆人。第三联转写离情,不过,是借写作者与李白各自所在之景表达出来的,且景中离情极深极浓,自然引出末联的热切希望:何时再聚而把酒论诗啊!

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过渡,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穿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乳交融。以景寓情的手法,更是出神入化,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答案: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的风格,清新、俊逸。

试题评点  该题重在考查读懂诗歌,即写了什么内容。答题范围明确,答题要求及要点十分清晰。不过,该题暗藏两问,恐怕考生会漏答一问。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答案: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试题评点 这是江苏卷诗歌题最稳定的题型,考查诗的思想感情及表现手法,从考点设置到题干用语甚至连答案都一如既往,令考生倍感亲切,难度不大。该联的表现手法也可以答成“虚实结合”,不过,从“多中取主”“大中取特”的答题原则看,答“借景抒情”最为保险。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试题评点  该题考查诗的表达技巧,但落脚点在“艺术构思”(结构)上。这一小考点的变化让平时未作这方面训练的考生措手不及。不过,以前两题为台阶,再联系后面论述类文本的结构思路题,考生应该能答得不错的。

解析 (1)首句总写李白诗歌举世无双,次句赞其思想卓尔不群,三、四句评价其诗风。(2)结合注释可知,“渭北”和“江东”是杜、李二人此刻所在,两个地名对举,意在表明彼此的牵挂,再结合诗题中的“忆”,便不难分析出作者的思念与牵挂之情。表现手法可以从情与景、虚与实的角度切入,也可以考虑联想、想象或象征、拟人、对偶手法的运用。(3)“构思脉络”是行文的思路,也就是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可结合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并参考(1)(2)小题作答。

补充练习:请将《春日忆李白》与杜甫另一首诗《天末怀李白》对比阅读,然后回答问题。

天末怀李白 杜 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②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①诗作时李白被流放之夜郎,途中遇赦还之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②魑魅:传说中山林里能害人的怪物。

(1)从两诗的诗题“忆”“怀”来看,两诗在抒情上有什么异同?

答案:同:都表达了对李白的思念之情。异:《春日忆李白》重在表达作者对李白的钦佩,《天末怀李白》通过“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一联表达了对李白的关注和作者的悲愤。

(2)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春日忆李白》中的“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思念之情;《天末怀李白》中的“凉风起天末”则渲染了秋天悲凉的气氛,也暗示了李白处于命运的秋天,正经历着颠沛流离的人生。

8(2012•江苏)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鉴赏 该词属闺怨词,脂粉味重了些,但因属小令,短小精悍,语言通俗,对考生来说没有阅读障碍,可以节省阅读时间,便于集中精力鉴赏。可见命题人用心良苦。

此词首句直出“恨”字,“千万”直贯下句“极”字,并点出原因在于行人远“在天涯”,满腔怨恨喷薄而出。“山月”三句写景,旨在以山月、水风、落花和碧云的无情,与“千万恨”“心里事”的有情相比,突出思妇内心的悲戚和哀伤。句句堪恨,句句堪伤。而远韵悠然,令人百诵不厌。此词写得朴素自然,明丽清新,没有刻意求工,雕琢辞句,却能含思凄婉,臻于妙境。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试题评点  该题意在考查对诗歌情感内涵的把握。与以前的情感题相比,角度有了变化,不再是分析景中情,而是要求对“恨”这个情语作进一步理解,即要答出“什么恨”“为何恨”两个要点来。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无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试题评点  该题虽然意在考查表达技巧,但以“赏析语句”形式进行考查还是第一次,它属于表达技巧的暗考型。根据答案要点可知,它实际上仍是对“借景抒情”手法按“指”(指出手法)、“析”(分析手法运用)、“点”(点出表达效果)三步答题。细心的考生会发现江苏卷历年来考“借景抒情”已经多次了,应予以高度重视。

解析 本题以品味关键字的形式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分析人物情感方面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从景与情的关系方面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回答问题先要通读全词,明确大体意思。“在天涯”表示远行,“恨极在天涯”,恨远在天涯之人。“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意思是:山上的明月,却一点也不知道我的心事;水面上的轻风,竟故意把我眼前的花吹落;天边的碧云,还是恣意地摇曳横斜。“山月”这三句写景,旨在以无情的山月、水风、落花和碧云,与“千万恨”“心里事”的有情相比,突出主人公内心的悲戚和哀伤。由此可知,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思妇形象。这样第(1)题中的“恨”自然就是一种思念至极却又不能相见的怨恨之情了。回答第(3)题,首先要判断出这句是写景句,是承上两句写景而来;其次要注意分析作者写景时选用的意象的特征,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意象的特点来表达思妇的感情的。

课后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刘禹锡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

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

1)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贯穿全篇,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答案:①首联睹物思人,由“尘满琴”想到“故人日已远”;②颔联写因故人不在而独酌无趣;③颈联写夜深露重表达思念时间之久;④尾联写身边一切都能触发情思,表达思念之深。(4分。每层意思1分)

2)“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两句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6分)

答案:①空阔、幽清、寂静;(3分。每层意思1分)②孤独、寂寞(孤寂)、感伤。(3分。每层意思1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结合前两联,简要说明诗人当时的处境。 3分)

答案:孤独,老病,重阳登高而忧愁无法排解(因病不能多饮酒而无心赏菊)(每点1)

(2)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述。(4)

答案:他乡日落时分,黑猿声声悲啼,霜天秋晚,白雁南来(1)的凄凉(1)景象。渲染。(1)以西沉的落日、凄清的猿啼、故乡南飞的白雁绘声绘色地渲染凄清之境。 (1)亦可答:对比。(1)异乡之景与旧国之物的对比,黑猿与白雁的色彩对比。(1)

(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答案:思亲怀乡、衰老催人(年老多病)的感伤、遭逢战乱伤时忧国的情怀。(每点1)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分析时应关注“独”“抱病”“登”等词语和“重阳”节的特征。(2)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首先找出写了“日”“猿”“霜”“雁”景象,再推敲描写这些景象的修饰语的含义,可判断出景象特征,分析表达技巧应注意是写景的技巧。(3)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应抓住所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考虑作者、注释、标题等因素,当然要重点分析每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董颖①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②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①南宋诗人,一生穷困潦倒,漂泊异乡。②摩挲:用手抚摩。

1)前两句写景寄情,选取意象“一双鸥”的妙处何在?(4分)

答案:写天空飞翔的鸥鸟,为首句寂静的秋江点缀了生意,组成一幅动静相间的江上秋色图(要点:“生意”或“动静”,2分);成双的鸥鸟反衬了诗人的孤单,使诗人孤寂的心情跃然纸上(要点:“孤单”或“孤寂”,2分)。

2)有评论家认为后两句“不落众人窠臼,另翻新意”,请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前人写柳,折柳赠别,咏柳赋别,总与“别”相关,本诗写柳表达“留”之意,与“不别”联系在一起;借柳系舟的意象,通过企盼将来安定、舒适生活,表达现在羁旅孤客之怨思离情。(要点:分析出羁旅孤客之怨思离情或漂泊之意,3分;分析出一种“新意”3分)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16徐州期中)

南康望湖亭 苏轼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②术已虚。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注:①时苏轼被贬惠州,途经鄱阳湖边的南康。②康时:即匡时,以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

1)本诗首联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①照应诗歌题目;②交代渡湖的季节与地点;③奠定全诗凄凉感伤的情感基调(渲染了凄凉的气氛)。(每点1分)

2)请赏析颔联的写景艺术。(4分)

答案:①动静结合。“片帆”动,“一山”静;②借景抒情。秋风劲吹,片帆急渡,暮霭弥漫,孤山静立,表现了诗人的愤懑、孤独之情。(每点2分)

3)简要概括诗歌后两联所蕴含的情感。(4分)

答案:①报国无门的愤懑(济世无术的无奈);②漂泊异乡的孤苦;③思归不得的忧伤。(每点1分,答对3点得4分)

5阅读下面这首元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2016阜宁期中)

南 乡 子 刘秉忠

南北短长亭,行路无情客有情。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短鬓垂垂雪几茎。

孤舍一檠灯,夜夜看书夜夜明。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散雨声。

1)这是一首羁旅诗,上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长年漂泊羁旅无期之愁;(1分)数十年的鞍马劳顿之苦;(1分)年过半百功业未就的哀叹之情。(1分)

2)后人认为“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散雨声”写得很好,请赏析。(4分)

答案:灯下夜读,与窗外翠竹竹相伴,其情致高雅不俗,以竹喻人,以竹显志,要忍受这份凄凉冷清,风吹萧萧,弄出一片风雨声,营造出一个与诗人心心相印的清寒而自我满足的世界。这正是一个极萧条又极难寻味的境界。妙用意象,情景交融。

3)综观全词,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3分)

答案:这首诗刻画了这样一个游子形象:半生漂泊,人到中年,且不得志,功业未成,但并未一味消沉,还有追求,还要读书,孤舍风寒,青灯黄卷,长夜苦读,自强不息。

第二课时

1、把握羁旅思乡诗歌的常见命题角度

2、了解羁旅思乡诗歌的表达技巧(常用哪些意象表达愁思之情)

3、结合具体作品把握羁旅愁思之情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

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2.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被贬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六、直击高考

(2005•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补充练习

(1)全诗紧紧围绕 二字进行艺术构思。

(2)请结合子期、伯牙“高山流水”的故事,说说“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1•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补充练习

请将《春日忆李白》与杜甫另一首诗《天末怀李白》对比阅读,然后回答问题。

天末怀李白 杜 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②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①诗作时李白被流放之夜郎,途中遇赦还之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②魑魅:传说中山林里能害人的怪物。

(1)从两诗的诗题“忆”“怀”来看,两诗在抒情上有什么异同?

(2)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8(2012•江苏)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课后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刘禹锡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

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

1)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贯穿全篇,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2)“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两句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6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结合前两联,简要说明诗人当时的处境。 3分)

(2)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述。(4)

(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上 董颖①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②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①南宋诗人,一生穷困潦倒,漂泊异乡。②摩挲:用手抚摩。

1)前两句写景寄情,选取意象“一双鸥”的妙处何在?(4分)

2)有评论家认为后两句“不落众人窠臼,另翻新意”,请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16徐州期中)

南康望湖亭 苏轼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②术已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注:①时苏轼被贬惠州,途经鄱阳湖边的南康。②康时:即匡时,以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

1)本诗首联有什么作用?(3分)

2)请赏析颔联的写景艺术。(4分)

3)简要概括诗歌后两联所蕴含的情感。(4分)

5阅读下面这首元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2016阜宁期中)

南 乡 子 刘秉忠

南北短长亭,行路无情客有情。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短鬓垂垂雪几茎。

孤舍一檠灯,夜夜看书夜夜明。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散雨声。

1)这是一首羁旅诗,上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2)后人认为“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散雨声”写得很好,请赏析。(4分)

3)综观全词,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3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09884a2f01dc281e43af030.html

《羁旅思乡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