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发布时间:2020-05-26 22:08: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朗诵音频、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身的学习符号标志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同学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身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同学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溢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7、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2、村子里的小朋友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     

3、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防纸鸢    

4、你能读好它吗?自由读古诗第二句。    

5、指名读、齐读。     

6、你能配合画面,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      

  重点引导同学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7、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8、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将你的想法融进诗里读出来吗?     

9、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放飞心爱的纸鸢,一边用诗歌表达自身的心情。  

三、背诵全诗   

1、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小朋友们也将自身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只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一首古诗你一定能背下来。   

2、生自由背。   

3、集体配乐吟诵。  

 板书: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安排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同学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同学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身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同学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同学会读,读准确。

5.同学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同学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同学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同学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身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同学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发明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身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安排作业

1.回家修改自身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地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同学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l.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缺乏之处。(注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同学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同学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同学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同学自身练习,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找春天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课前准备:歌曲磁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学习课文1、2、3段,初步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板书:春天)春姑娘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迎接她的到来吧!(让学生说说平时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句。)

  师:是的。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里呢?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

  (板书:找)

二、感知课文

  师:春天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同学们,平常读课文,都有哪些要求呢?

  1、一读课文,过生字关: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宝宝。

   ⑵ 组内读一读,读得好的夸奖他,读得不好的帮助他。

   ⑶ 课件出示生字宝宝,多形式认读,力求人人参与人人过关。

   ⑷ 小组交流识记生字宝宝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注意积累。

  2、二读课文,过读通关:

   ⑴ 要求:把课文读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读后让学生提出难读的句子,课件随机出示并指导读流利。如:

    ①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②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③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④ 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⑤ 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⑵ 放声朗读课文。

3、三读课文,感悟积累:

⑴ 课件出示春景图: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报信的时候可高兴了。

 你们呢?(高兴)让我们和小鸟一起高兴地向大家报个信吧!指导朗读。

  ⑵ 师:听了你们的话,我们几个孩子可高兴了,急忙──(出示句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此时,课件显示课文情景。

  齐读第二段,指导:还能再急切些吗?

  ⑶ 师:老师听出来了,孩子们可急了。可是春天却──

  出示句子: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① 自由读句子。

  ② 指名读。

  ③ 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④ 再读句子,读出自己不同的体会。

  ⑷ 齐读1~3段课文。

  ⑸ 留下悬念:

  我们找到春天了吗?下节课,让我们再跟着他们欢快的脚步,走进春天,去领悟春天那充满生机的美。

三、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有关生字,左窄右宽的字有哪几个?书写时,该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探 躲:

  课件出示“探 躲”两字,请学生说说这两字该注意的地方,课件上突出该部分,教师再进行示范,学生练习。

  3、师范写学生提出的难写字

  4、找找说说(课件出示课后习题及配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4到8段,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师:燕子姐姐从南方回来了,她听说咱们班小朋友特别聪明,一节课就和许多生字词语交上朋友。她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出了一些题目来考考大家。如果大家顺利通过考试,她就会送我们大家一份礼物。谁来打开考题?

  课件显示词语:

  害羞  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嫩芽  音符  喜鹊  杜鹃  

二、朗读感悟

 (一)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让我们跟随燕子姐姐一起去找春天吧!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4到8段,找找春天都藏在哪里?

   ⑵ 学生交流学习成果,随机出示句子: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这几句话中选一句最喜欢的句子进行合作学习,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或你还想说些什么?并把你的体会用朗读告诉大家。

  ⑷ 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交流学习成果,教师随机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如: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学生读句子,说说感受到的,想到的,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再抓住问号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又如;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请学生说说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还想说些什么?并把你的体会用朗读告诉大家。

  再如: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师引读: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生接读: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师:春天只在这些地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中的“……”变红色)

   学生说说春天还在哪些地方?

  2、齐读4~8段课文:

   ⑴ 春天这么美,有位诗人把这几句话改成了一首诗(出示课件,配乐朗读)

   ⑵ 师:春天这么美,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你们真棒!

     燕子姐姐也被你们的智慧征服了,她想带咱们去春游呢!

  (课件显示小燕子一路飞过春天各个地方,与此同时,优美的旋律在耳边激荡。)  

三、拓展延伸

  1、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到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

  2、你眼中的春天美吗?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春天呢?

四、作业自助餐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积累文中词句。

  2、到郊外去找春天。

  3、收集有关春天的诗句。

板书设计:

小草       眉毛

野花  找春天  眼睛

嫩芽       音符

溪水       琴声

……

3 开满鲜花的小路

[教学目标]

1.会认“邮、递”等16个生字,会写“邮、递”等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啊”。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讲故事。

3.读懂课文,懂得分享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感受。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知道“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1、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开满鲜花的小路图片。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对图片中开满鲜花的小路的感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开满鲜花的小路》。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开满鲜花的小路)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播放朗读音频,学生一边听一边圈画出不认识的字。

2.结合注音,学生自主读课文。

3.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1)熟字加偏旁识记:弟 子-籽

(2)形近字比较识记:油

(3)同音字比较识记:员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开火车读生字,教师指导正音。

(2)重点指导生字。

①啊:多音字,在句尾时读轻声。在句首时要根据句意判断念几声。

②绚:念“xuàn”,不念“xún”。

③懊:念“ào”,注音时注意没有声母。

④丧:多音字,在“懊丧”中念四声,还有一个读音是“sāng”,如“丧事”。

1.读一读,找出正确的读音打“√”。

邮递(dì tì)

懊丧(sāng sàng

绚丽(xùn xuàn

邮局(jú jú)

一堆(tuī duī)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分组分段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中出现哪些动物朋友?

2)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读课文,填空。

)给鼹鼠寄了一个包裹,包裹里装的是( )。

4、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点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学习用邮递员的口吻来读句子。

2.点名学生读第2自然段,教师指导读长句子,抓取信息。

(谁给鼹鼠先生寄了什么?)

3.老师读第3自然段。

(1)这段话有几个句子?

(2)鼹鼠先生是怎样去邮局领包裹的?(骑着摩托车)

(3)鼹鼠先生的包裹里有什么?(一堆小颗粒)

(4)你们猜这些小颗粒会是什么呢?(学生自由讨论)

3.鼹鼠先生是骑着()去邮局领的包裹。

A.自行车

B.摩托车

C.电动车

4.请用“赶紧”写一个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1、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玩一玩“打地鼠”游戏。

2.出示词语和对应图片,让学生读一读,找一找。

邮递员 黄狗 原来 大叔 摩托车 邮局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4~5自然段。

(1)自由读第4自然段。

出示课件:“长颈鹿大叔寄来一个包裹,请您看看是什么东西?”

①这句话是谁对谁讲的?

②指名学生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2)指名读第5自然段。

出示课件:鼹鼠先生很懊丧。

①结合生活实际,教师讲解“懊丧”的意思。(沮丧,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②思考:鼹鼠先生为什么很懊丧?(包裹破了,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的东西都不见了。)

③指名学生读句子,读出“懊丧”的情绪。

2.学习第6~10自然段。

(1)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2)分角色让学生读一读刺猬太太、狐狸太太和鼹鼠先生的对话。

(3)课件出示一组句子。

句一: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她惊奇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啊!”

句二: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她奇怪地问:“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①指名学生说一说这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

②让学生画出这两句话中不同的地方。

③指导学生读准对话,读出惊叹和赞美之情。

④教师指导积累词语,学习两对近义词:

绚丽多彩——五颜六色 惊奇——奇怪

⑤示例课后第二题,练习说句子。

3.学习第11~12自然段。

(1)教师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让学生画出松鼠太太说的话。

(2)课件出示:“我知道了,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你的是花籽。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①指名学生读一读松鼠太太的话,指导读出感叹之情。

②松鼠太太说的“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美好的礼物”?(学生举手回答)

4.出示课文插图,指名学生借助图画讲故事。

5.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量词。

一()小颗粒

一()个包裹

一()开满鲜花的小路

一()鲜花

6.照样子,填一填。

五颜六色的鲜花

五颜六色的()

五颜六色的()

五颜六色的()

7.照样子,写句子。

例: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1)房子旁边长满了

(2)山坡上

8.文中“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

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教师小结: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原来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的是花籽。这些花籽撒落在小路上,春天的时候,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2.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收到过哪些礼物?那么其中哪些礼物你们觉得是最美好的礼物呢?(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9.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生字。教师指导正音。

2.将汉字按结构进行归类,重点讲解“递、原、局、黄”。

1)递、原、局: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撇画或捺画要写得伸展。

2)黄:上下结构,第二横要写得长一些,中间的竖画不要穿头。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提醒写字姿势)

4.口头组词,加强记忆。

5.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10.写同音字。

yóu ()局 石()

dì 快() 兄()

yuán ()工 ()来

lǐ ()品 桃()

教学板书

长颈鹿大叔 花籽

鼹鼠先生 开满鲜花的小路

松鼠太太 美好的礼物

4、邓小平爷爷植树

【学习目标】

1、认知14个生字。会写“邓、植”等8个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维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认知14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树立环保意识。

2、难点:14个生字的识记。了解植树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准备】投影、生字卡片、小黑板。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2、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维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理解课文。

2、难点:感悟理解课文。

〖学习准备〗录音、歌曲、小黑板。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2、歌曲中所唱的人,你知道是谁吗?

板书:邓小平

你对邓小平爷爷有多少了解?

3、出示课文插图:

你认知图中的老人吗?

再看着张图,邓小平爷爷在干什么?

这是邓爷爷1985年3月12日植树节亲手栽种一棵小柏树时的照片。想知道邓爷爷是怎样种树的吗?今天,俺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

板书出示课题:邓小平爷爷植树

4、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

1、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

2、说说自身对《春天的故事》的了解和理解。

3、说说自身知道的有关邓爷爷的故事。

4、看图说话。

5、齐读课题。

6、质疑,猜测课文内容。

增加课堂愉悦的氛围。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同学思路。

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同学质疑、设疑的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初读课文

1、我们猜的对不对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

2、反馈:课文写到了哪些你猜测到的内容。

3、你能再读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并把自身最喜欢的一段话准备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们和在文中连成的词一块儿多读几遍。

2、说说自身的预想和课文中相一致的内容。

3、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选择自身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4、反馈:

⑴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⑵把自身最喜欢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一听。

⑶齐读课文。

培养同学独立识字和阅读的能力。

在说中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在反复地读中熟悉课文,读正确课文。

感悟理解课文

1、把课题略作变化:邓小平爷爷()地植树。

你能读读课文把这句话说完整吗?

2、反馈:

⑴讨论交流:你认为邓小平爷爷()地植树。为什么这么认为?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⑵随机进行读文,结合语言文字训练,体会邓小平爷爷积极为祖国绿化作贡献的精神。

3、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这样起劲、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小心地种树呢?他当时心中会怎样想呢?

4、邓小平爷爷用改革开放的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81岁高龄的他,亲手栽下柏树,用实际行动告诉小朋友要热爱祖国,绿化祖国。你──一棵正在茁壮生长的小柏树,想跟邓爷爷说句什么话呢?

1、自由读课文,考虑。

2、讨论交流:

“()”里可填“起劲、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小心”等等,找出邓小平爷爷种树的动作词“挖、挑选、移、填、站在、扶正”,同桌伙伴,一人做动作,一人口述植树过程。

“移”字可换“放”吗?比较理解。

3、读读课文,分小组讨论。

反馈:交流小组意见。

4、朗读全文。

5、说说自身心中的想法和自身的理想、愿望等。

6、各自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以读为主,引导同学学会读课文,尊重同学个性化的理解。

让感情升至最高点,让情感升华,让情感共鸣。课外延伸

你想不想知道更多地有关邓爷爷的故事。

你可以向家长询问了解、可以翻阅有关邓小平爷爷的书籍杂志、也可以上网查阅有关的资料。

各自通过各种途径或运用各种方法搜集有关邓小平爷爷的事迹资料。

开拓同学的知识面和视野,发展同学的能力。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知14个生字。会写“爷、节”等8个汉字。

2、拓展知识,发展同学语文能力。

〖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认知14个生字。会写“爷、节”等8个汉字。

2、难点:14个生字的识记。

〖学习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投影。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复习

1、上节俺们学了课文,老师现在要考考你。

课文中的主人公是谁?

课文讲了有关他什么时候的什么事?

邓爷爷种了一棵什么树?

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1、回顾课文,说说课文内容。

2、齐声朗读全文。

学习生字新词

1、过渡:课文俺们学会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是不是也学会了呢?

小黑板出示生字。

请你试一试,认认读读。

2、把生字在课文中找出来,不会的在课文中学一学。

3、反馈检查:

⑴引导读准字音。

⑵记忆字形。

⑶创设语境,学习记忆生字。

⑷引导积累语言。

1、看小黑板,各自试认生字。

2、在课文找找、圈圈生字。

自同学字。

3、反馈、交流生字学习:

⑴开火车认读生字。并说说读音中的注意点。作小老师带领拼读。

⑵抽读生字,读准音。

⑶分析,说说字形记忆方法。

⑷看板书选择自身喜欢的方法记忆各生字。

⑸找朋友竞赛。

⑹认读卡片后的词语。

4、自读课文找出文中自身喜欢的词:

把自身喜欢的词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词。

齐读课文中一些优美的词语,并记一记。

发挥同学的主动性、能动性,让同学逐步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引导同学做一个有心人,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书写6个汉字

1、过渡:出示要书写的6个汉字。

2、这8个字在田字格中该怎样写呢?

3、强调、范写。

1、认认读读8个汉字。组组词。

2、观察田字格中的书写要求。

指名说一说。

3、观察教师范写。

4、描一描,写一写。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表达。课外知识交流

俺们小朋友昨天利用什么方法搜集到了哪些有关邓小平爷爷的事迹或故事。

指名说一说。

拓展同学知识面,发展同学搜集、处置信息的能力。

【板书】

4、邓小平爷爷植树

植树节 兴致勃勃 小心 仔细

3月12日 认真起劲 一丝不苟

挖、挑选、移、填、站在、扶正

柏树──小平树──美丽的风景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补充描写春天的词语,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2、能通过提问的不同,读出同一个句子句子不同的语气。

3、掌握左半包围的字的书写要点。

4、朗读背诵古诗,阅读短文,理解文本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掌握汉字书写规律。

难点: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小草的坚韧不拔。流利朗读文本,理解文本的意思。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1、我是小导游

1、出示生字卡,指名读生字,师生共同正音。

2、同学自由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看图认字:亭、厕所、宝塔

分析字形特点认字:餐

根据字义理解识字:管理、咨询

3、同桌检查读词语,互相评价校音。

4、老师指名读生词,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5、我来当小导游。

我们今天去中心公园玩儿,公园可真大,同学们可得认清楚指示牌,可别走丢了。谁来当小导游,带领着我们一起游览一下公园呢?简单的介绍一下公园里有什么。

6、小结:这张图就是我们在公园里经常见到的导览图,看到这张图,我们就知道这个公园里有什么设施,我们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认识这些指示牌,我们在公园里就能更好的游玩了,下次与家长去公园玩,你们也给家长讲讲这个导览图吧。今天我们就游览到这里。

2、读读写写

1、出示春天的图片,说说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观察春天的景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2、出示课本的练习题,举两个例子。

______的天空 _______的阳光

______的田野 _______的微风

______的柳条 _______的草坪

示例:我看到碧绿的田野、细长的柳条。

暖暖的阳光让我感到春天来了。

同学们,你们还想到了什么,把你感受到的说一说。(指名说自己的想法)

微风:轻柔的、温柔的

草坪:嫩绿的、细软的、充满生机的

天空:蓝蓝的、广阔的、一望无际的

言之有理即可。

3、选择你喜欢的词语填在课本划横线的地方,字迹工整。

4、出示句子“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指名读句子。根据教师的提问读这个句子。

什么睡在松软的泥土里?(重读“种子”)

种子睡在哪里?(重读“泥土里”)

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重读“松软的”)

根据提问的侧重点不同,读的过程中,重读的地方也不一样,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提问所问的要点。

5、指导书写。

归纳总结:“底”“原”是左上包围的字,写的时候注意撇要写伸展;“处”“递”是左下包围的字,捺画要写得伸展。

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这节课上,学会了如何看公园的导览图,与我们实际的生活紧密相关,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在生活中留心观察,扩大自己的识字量。

第二课时

1、走进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1、导入:小朋友们,学习这一单元课文后,我们发现了春天新长出的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钻出头来。现在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2、初读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注意“枯”不能读成“gu,不可写成“姑”。荣不要读成“yóng”。

3、理解古诗内容。

1)自由读诗,画出朗读节奏。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再自由读诗,了解诗歌大致的意思。  

(3)出示课本插图,学生观察。  

(4)小组讨论后汇报。 

  大意释析:“离离原上草”,辽阔的大地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 

 2)多媒体展示辽阔草原。看到后你的感受怎样?(惊讶,舒服,心旷神怡。)读出你的感受。

“一岁一枯荣”,出示春、夏、秋、冬草图,让学生讲两幅图的不同理解诗意。 

 5)教师小结:“一岁一枯荣”是大自然的规律。大家看的这枯荣图有什么认识请读出来。  

6)看春秋草图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7)教师小结:读到此句诗时,大家的心中对小草涌起了什么感觉,  说一说。

它们无情摧残小草,枯萎衰败,春天一到,小草又恢复了生机。  

4、师点拨:此时,你最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呢?(小草的生命力真顽强啊!)  

5、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读

 (体会到了作者对小草的赞美、喜爱。第三句“野火烧不尽”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小草的顽强,“烧不尽”读重音;第四句“春风吹又生”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又生”读重音。)  

6、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2、我爱阅读

1、播放短文录音,请学生仔细听录音,把自己读不准的字圈划出来。不理解的句子划上波浪线。

2、小组讨论解决难点。出示:沙沙沙、轰隆隆、叽叽喳喳,重点指导读好拟声词。

3、学生自由朗读短文,把字音读准,语句读流畅。

4、说一说这一篇短文讲了个什么故事。(指名说)

5、分小组按照自然段顺序,轮流朗读短文。

6、师生合作读短文,分角色朗读短文,笋芽儿的话让女生读,妈妈教师读,旁白男生读。

3、课堂小结

1、背诵古诗

2、把我们学习到《笋芽儿》读给爸爸妈妈听吧。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天空:蓝蓝的、广阔的、一望无际的

微风:轻柔的、温柔的

《赋得古原草送别》

小草 坚韧不拔的精神,生命力顽强

教学反思: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3、通过了解雷锋的事迹培养学生成为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优秀少先队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教学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课前准备:投影仪、卡片、轻音乐伴奏带、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识记字型。

  2、能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还记得吗?在大山的深处,有热情的泉水娃娃为大自然和人们做许多好事。有一位叔叔,他也热情地帮助着身边的人们,大家知道他是谁吗?(生)

  2、师:是呀,他就是──雷锋。(板书:雷锋叔叔)

  3、师:雷锋叔叔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大家都很想念他,都想找到他。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六课。(板书:你在哪里)。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小声地把课文读一读,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遇到不懂的字请课文下面的拼音来帮忙吧。(自读课文)

  2、把字音读准了吗?在学习小组里开火车检查一下。

  3、字音读准了,能把课文读通顺吗?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一听吧。比比,谁读得好。

    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4、谁愿意读一读课文?(指名)你想请几位小伙伴和你一起读?(渗透诗歌的小节划分)

三、再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开动脑筋想一想:

   ⑴ 雷锋叔叔到过那里?

   ⑵ 他在那里做了什么好事?边想边做上记号。

    生再读课文。

  2、学习小组交流答案。

  3、班级交流:

    板书:长长的小溪 抱着迷路的孩子

       弯弯的小路 背着年迈的大娘

  4、师:儿歌的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迷路的孩子?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年迈的大娘?

    班级交流。

  5、师:请选择最喜欢的一部分,用上喜欢的方式自己读一读吧。

    生自读课文段落。

四、朗读交流

  1、请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其余同学当评委,做点评,说说哪里读得好?人家是怎么读的?

  2、喜欢相同段落的同学齐读。

  3、听了同学的朗读,闭上眼睛做了想象,如果你是那个迷路的孩子,或是年迈的大娘,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

  4、雷锋叔叔在长长的小溪边帮助了迷路的孩子;在弯弯的小路上帮助了年迈的大娘。他还会到哪儿呢?我们一起把第六节读一读。

  5、师:儿歌后面的一位小姐姐提了一个问题,是什么?

    指名读问题,交流答案。

    是的,谁为人们做了好事,谁就是“活雷锋”。

  6、儿歌读一读,把喜欢的句子或小节背下来:

    交流背诵。

五、课堂小结

  雷锋,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影响了多少人!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生,应该怎样做呢?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吧!

六、布置作业

  利用一周的时间为身边的人做几件好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12个生字,在田字格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抄写一个词语“泥泞”。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认识雷锋叔叔,知道雷锋叔叔的故事,并学习他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发现身边的“活雷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2、分组读课文,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二、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田字格,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怎么在田字格里写好这几个生字。哪个字需要老师帮忙。

  2、小组讨论,学写生字

  3、班级交流,注意:

   ⑴ “雷”和“需”的雨字头写法,要宽而扁。

   ⑵ 中间一行都是走之底的字,写好“迷”的“点”。

   ⑶ 师适时板书“需”和“迷”。

  4、其余4个字由生自行观察,临摹。

三、讲评

四、课堂小结

  根据学生书写情况进行总结。

五、布置作业

  把本课生字在仿影本上认真书写完成。

板书设计: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 小路

抱、冒 背、踏

泥泞──足迹  荆棘──汗滴

教学反思:

6 千人糕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味”等 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的”的读音。

2.能够读通课文,知道“千人糕”要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

3.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1、揭题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新课文《千人糕》。(板书课题)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问题想问?(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3.教学“糕”字,“米”字旁的字与粮食有关。

4.指名学生口头组词。

2、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要求: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2.识字。

(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用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字;注意读好零声母的字“熬”。

(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

①多音字组词识记:de(红红的) dí(的确)

②同偏旁识记:糕—— ————

③熟字换偏旁:待—— ——

3.教师检查字词。

出示词语,开火车读,指名读、男女生交换读等。

4.再读课文,这次要比刚才读得更好、更流利。

1.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特别(tè dè)

米糕(gāo gaō)

甘蔗(zè zhè)

打算(suàn shuàn

销售(xāo xiāo

应该(yīng yìng

2.给“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de dì dí

的确()

爸爸的话()

目的地()

3、学习课文第1~6自然段

1.自由读第1~6自然段,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在讲什么事情。

2.分角色表演这一段话。

(1)画出文中表示疑问的句子。

(2)指导读好疑问句。

3.思考下列问题,从文中找出答案。

(1)什么是千人糕?(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

(2)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比桌子还大?味道很特别吗?)

(3)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呢?(互相讨论)

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近义词。

(1)孩子好奇地问。()

(2)这糕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

(3)孩子急忙尝了尝。()

4.米糕为什么叫做千人糕?

4、书写指导

1.学习“能、味、买”三个字生字。

(1)能:左右能宽,左下部的“月”字撇画要改为竖画,右边两个“匕”字分写上下格,下“匕”略大。

(2)味:右边“未”字,上横短,下横长,注意与“末”字区别、

(3)买:起笔横勾居上居中,末笔要写成长点,而不是捺画。

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

3.练习组词说句子。

5.查字典填空。

“能”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1、复习导入

1.词语积累。

(1)听写词语。

(2)找近义词。

好奇 特别 急忙

2.回顾上节课中的问题。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千人糕,但是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我们还没有找到答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6.听写词语。

wèi dào

cái néng

mǎi mài

2、研读第7~11自然段

1.指名读第7~9自然段。

1)出示问题:千人糕是怎样做成的?

2)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出示句子:千人糕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①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

②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③糖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先种出来;熬制时需要工具和火……

④米糕做好后,需要包装、送货、销售。

3)从千人糕的制作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没有工人叔叔和农民叔叔以及所有人的合作,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是很难吃上这香甜的“千人糕”的。)

2.读第1011自然段。

出示句子: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1)比较词语:普通——普普通通(普普通通比普通程度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普通)

(2)指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一块普通的糕,都要经过成千上万人的劳动,那么,一个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看来,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3)练习说话。 以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为例,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东西也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出来的。

4)小结: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而这一切需要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得到。

7.米糕是怎样做成的?将下列句子按顺序排一排。

()把大米磨成粉,加上糖做成米糕。

()工厂里的工人将米糕进行包装。

()农民种出稻米。

()放在商店里进行销售。

8.照样子,写一写。

平常——平平常常

普通——

平安——

高兴——

9.“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这句话的意思是()

A.我们吃的糕是很多人送来的。

B.我们的吃的糕是通过很多程序,很多人的共同劳动才做出来的。

三、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指名说说学习过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指导书写

学习“具、甘、汁、甜、菜、劳”6个生字。

1.学生互相交流写字方法。

2.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具:框内三短横等长,注意不要漏写。

甘、甜:带有相同的偏旁“甘”,都有表示甜的意思。

菜:上“艹”下“木”,中间是“爫”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执笔和写字姿势。

4.评议学生写的字,积累学生喜欢的本课词语。

10.比一比,组词。

甘( 甜(

汗( 汁(

菜( 采(

11.一字组多词。

具()()

劳()()

教学板书

+ 千人糕

教学反思

7 一匹出色的马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郊、泛”等14个生字,会写“匹、波”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想象和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感受。

3.

[教学重点]

1.识记字词,朗读课文,体会妹妹的变化。

2.理解课题“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和家人一起散步的经历,散步时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来请两位同学来讲一讲吧。(点名学生回答)

2.同学们的故事十分有趣,我们今天也来学习一篇有趣的故事《一匹出色的马》。(板书课题)

3.有哪位同学知道“出色”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回答)请同学们用出色来说一句话。(点名学生造句)大家想知道这匹出色的马是什么吗?那么们一起来读课文吧。

p

< class=' _19'>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

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字音。遇到生字拼读困难时,可以借助拼音朋友的帮忙反复朗读。

2.识记生字。

(1)读准字音。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想考考你们,看看谁认识它们。(课件出示词语)

(2)指名读,齐读。

注意区分前鼻音、后鼻音和三拼音节。易读错的字可相机指导拼一拼,然后指名读、开火车读。

3)交流识字方法:相机指导,“郊、波、纹”等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葱、毯”等可用图片帮助理解记忆,其他生字可以采用组词认读的方法识记。

2.将下列汉字注音正确的打“√”,错误的改正过来。

fá bō

ruǎn niàn

jiāo chōnɡ

zhū kùa

qiú shě

p

< class=' _19'>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读通读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名轮读课文。把各组选派的代表,指定顺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选最佳“朗读小能手”。

3.交流阅读收获。让学生再次自由读全文,想想自己了解了哪些知识,读后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交流。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在郊外他们看到哪些自然景色?

(2)妹妹求抱抱时,爸爸妈妈是怎么做的?

(3)“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

(4)妹妹前后有哪些变化?

4.提出疑难问题,存疑,让学生再继续细读课文想想、议议。

3.读课文,回答问题。

1)本文写“我”和 一起到 散步时的事情。

2)“一匹出色的马”是指

4.读完课文,你有什么疑问?请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1、复习导入

1.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生词的认读识记情况。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匹出色的马》。

2、细读第1~3自然段,积累词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你觉得春天的郊外美丽吗?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学生自由读文。

3.全班反馈交流,画出体现春天的郊外美丽的句子。

4.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出示句子: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1)读这些句子,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出示图片)

2)你在郊外游玩的时候还会看到怎样的美丽景色?(小组交流)

3)仿照上面的句子,练习说话。

4)词语积累扩展。

①画出文中表示“绿色”的词语,抄一抄,并照样子说一说。

②体会“恋恋不舍”的意思。

5.读句子,完成练习。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1)照样子,写词语。

葱葱绿绿

(2)句中把田野比作 ,写出了田野的 的特点。

6.请用“念念不舍”一词造句。

3、分角色朗读第4~7自然段,体会妹妹的变化

1.小组指派代表,分角色朗读。

(1)指导朗读时应读出感情,妹妹的话要读出哀求、撒娇的语气,爸爸的话要读出鼓励的情感,妹妹的最后一句话要读出愉快、得意的语气。

(2)互相评议,谁读得最好,评为“朗读之星”。

(3)小组开火车读。

2.体会妹妹的变化。

(1)出示句子: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

想一想:此时妹妹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妹妹会求妈妈抱她?

(2)出示句子: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想一想:

①此时妹妹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蹦蹦跳跳、笑着说)

②为什么妹妹会从“求”到“高兴”?(因为妹妹得到一匹出色的马)

③妹妹的“马”是从哪里来的?这匹马是一匹怎样马?(爸爸在一株柳树下拾到的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

④为什么爸爸会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觉得这匹马怎么样?

3)从妹妹的变化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为什么妹妹会有这样的变化?(小组讨论,教师总结)

7.妹妹求爸爸抱她的时候,爸爸是怎样做的?在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8.爸爸把又长又细的柳条说成是“一匹出色的马”的目的是

9.读课文填空。

当“我们”散步回家时,妹妹的表现是 ,当她骑着“马”回家时,却笑着说:“ !”妹妹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

四、课堂小结

5、指导写字

1.将生字按结构分类。

2.重点指导。

1)波、纹、像: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像”字书写时要右边“象”的第六笔要从扁框内撇出。

2)景、恋、舍: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作部首的部分要写得扁而窄一些。

3)求、匹:独体字和半包围,“求”字下部是四笔,“点、提”“撇、捺”笔势互为呼应,与“水”字作对比观察;“匹”要注意书写顺序,先里边后外边,最后一笔是竖折。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执笔和写字姿势。

10.读拼音,写词语。

bō wěn hǎo xiàng

田字格

liàn liàn bù shě

田字格

yāo qiú fēng jǐng

田字格

教学板书

7 一匹出色的马

妹妹求抱抱 高兴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词,了解常见职业名称。

2、根据情境,练习写话。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

4、了解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培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5、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味。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生字词,能在句子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根据情境写话。

难点:了解谚语这种语言形式,懂得助人为乐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1、我会认读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吗?能不能简单的给我们介绍一下。(指名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1、出示课本上的生字。老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生词认读情况,相互纠错正音。

3、请“小老师”带读词语。

4、解释词语意思。结合图片,看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5、全班一起齐读词语,每个词读三遍。

2、我会写话

(1)照样子写一写

1、出示课本短文 景物:田野、云、大树

示例:天上的云

雪白雪白的

好像一群小绵羊

2、你喜欢哪些景物?为什么喜欢它?请同学来说一说。

景物:风景,花草树木,山峰,河流,建筑等都属于景物。

3、指名同学说自己喜欢的景物,引导学生说“…像…”的句子。

提示:鲜花——蝴蝶

小河——飘带

月亮——白玉盘

……

4、写一写。拿出练习本,把自己最喜欢的风景,用上“…像…”的句式,写一写,写一句即可。

5、作品展示。

挑选优秀的作品放到投影下进行展示。

(2)介绍我的好朋友

1、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

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在一起做什么?

2、指名学生起来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

引导学生以“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在一起做什么?”这个思路组织语言。

3、出示课本示例。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按照出示的例子,自己也介绍一下自己的好朋友吧!

4、作品展示。

3、我的发现

1、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句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别圈出两组句子中的“特别”“经过”。

这两句话带点的词语的意思相同吗?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思考问题。

3、指名说说自己的答案,教师讲解。

特别:第一句中特别强调“很、十分、非常”;第二句中的特别强调“与众不同”。

经过:第一个经过是“花费、集结”的意思;第二个经过是“路过、走过”的意思。

4、小结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理解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进语言环境里,才能理解得更准确。

第二课时

1、我会积累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句子,这种句子在民间流传,用简单易懂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我们把这样的话称为谚语。(出示3句谚语)

1、互相读一读,并说说你读懂了哪句。

2、读了这些句子,你明白了什么?(要为身边的人伸出热情的手)

3、交流句意。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告诉大家,你给别人带来快乐,你自己也会很高兴。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平时你乐于帮助他人,那么当你遇到危急情况时,也会有人来帮助你。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与其在别人好的时候去祝贺,不如别人艰难的时候去帮助他。

4、小结。

通过民间谚语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到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学习谚语,让我们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无私的帮助他人,这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2、我爱阅读

1、播放短文音频,学生欣赏。

2、学生自由读诗歌,把不会的地方圈点勾画,读完小组交流。

3、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特别是自己勾画的地方。

4、分五个小结,指名分小节朗读。教师指导校音。

5、理解诗歌内容。

出示“踮疲倦、挂牵”,理解两个词的意思。放到句子中理解。

“踮”:一个动作,表现出孩子的小心翼翼,生怕打扰到老师

“消除疲倦”:消除疲劳,让老师放松心情。

“牵挂”:时刻的想着我们。

6、复述诗歌内容。

这首诗歌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能说一说吗?指名复述诗歌内容。

学生把一株紫丁香种在老师的窗前,让老师消除疲倦,表现出孩子对老师的关心和喜爱。

7、师生合作朗读诗歌。

8、尝试背诵诗歌。

3、课堂小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有很多有趣的语言形式等着我我们去探索。这些都是古人的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好好的继承和发展。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田野——绿毯 我的朋友

天空——棉花糖、小绵羊 他是谁?

小河——飘带 长什么样子?

月亮——白玉盘 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使学生获取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从知识的阐述者变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自己的朗读、思考和感情,了解和认识到谚语和诗歌的内容与表达的情感。

识字1 神州谣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一艘满载着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2、板书: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同学书空。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助。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同学的生活积累识字。比方,各地同学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川(四川、银川)、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峡(三峡、刘家峡)”。再如,通过“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学”等人名、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中有五个生字,可让同学在读这一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

5、让同学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如,申神、勇涌、鸟岛、夹峡、写与、眠民、旅族。“州、川”的意思可通过对“神州、山川”的大致了解来理解。

6、根据课文内容自编韵语,巩固识字。如: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7、教师抽查同学自学情况:

换偏旁:伸——神勇――涌减一减:写――与

眠――民

加一加:夹――峡

猜谜语: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

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要写的字中涉和平翘舌音的较多,如川(chuān)、州(zhōu)、争(zhēng)、族(zú)。建议写字前引导同学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与”字是三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这些都要提醒同学注意。

(2)观察发现。

(3)重点讲解。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把自已收集到的祖国各地的风光,和知识拿来给同学们看一看,小组交流。

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国。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朗读本课,可以诵读为主。让同学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读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可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表示宝岛未归的遗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可让同学自由说说从每一句三字经中,读出了什么,体会到什么。比方,从第一、二句中读出祖国山河壮美、风景如画;从第三句中读出宝岛台湾与大陆是一家,两岸人民盼望着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从第四句中读出各族人民正在齐心协力,奋发向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课文的内容只需让同学用自身的话大致说说,不要一句一句地讲解。中华民族的情况,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等地理名词,可让同学在课前了解一下,教学时调动同学的已有知识,让他们自身说说,教师也可以适当予以点拨。

3、画出自身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解答。小组解答不了的,由组长向全班提出。

4、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我们的祖国为什么又称为“神州、华夏、中华”?

(2)“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在哪儿?是什么样的?

(3)台湾在哪儿?为什么说台湾和大陆是一家?

(4)“各民族”指哪些民族?我们自身是什么民族的?

以上这些问题你最想了解哪个,你打算怎么解决呢?

5、选取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回家利用多种途径找答案。明天开一个祖国知识讨论会:“我来说说我们的祖国”。

在理解和感悟“各民族”时,可结合课后“读读认认”中的图画和词语,让同学说说自身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三、实践活动

少数民族知识知多少

搜集少数民族的服饰、房屋、节日、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可以按民族把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分类整理,在学习园地或板报上办个专栏。

识字2 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准备掌握中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1、图片导入

1.出示课件: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情景照片。

2.同学们,你们从图片看到了什么?能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吗?(学生自由讨论)这些节日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4.学习“传统”二字的读音。(“传”:三拼音节,翘舌音;统:后鼻音。)

1.下面是我们传统节日的有(

①清明节 ②元旦

③元宵节 ④圣诞节

⑤端午节 ⑥七夕

⑦中秋节 ⑧重阳节

2、读儿歌,随文识字

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要求: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正确,难读的词多读几遍。

2.自读检查。

1)指名轮读,一人一句。相机正音。

2)同桌对读,正音。

3.出示带生字词语,认读字词。

1)带拼音读词语。打乱顺序读词语。(出示课件)

chuántǒnɡ tiē窗花 jiēxiànɡ jìsǎo 赛龙zhōu ài tánɡ

qǐqiǎo lánɡ织女 bǐnɡ shǎnɡjú zhuǎn tuán rènao

(2)去拼音读词语。

(3)保留生字,读生字。

4.教师教学重难点字词。

(1)统、巷、堂、郎、饼、赏:都是后鼻音的字,其中“巷”是三拼音节。

(2)菊:注意音节的拼写,“ü”上两点要去掉。

(3)热闹:读rè nao,“闹”字声母是“n”,两个字连读时,“闹”要读轻声。

5.齐读儿歌

2.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巷(gǎng xiàng

堂(tán táng

乞(qí qǐ)

赏(sǎng shǎng

菊(jǘ jú)

3.连一连,读一读。

龙舟

窗花

月饼

菊花

花灯

鞭炮

3、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

1.指名学生读儿歌,其他学生画出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的名称。

2.文中一共介绍了几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七个: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

3.这几个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日?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4.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的的具体时间吗?(出示练习做一做)

春节(正月初一) 元宵节(正月十五) 清明节(45号)

端午节(五月初五) 七夕(七月初七) 中秋节(八月十五)

重阳节(九月初九)

重点提示:这些节日里面除了清明节,其他节日的时间都是在农历的日期,大家记住了吗?

4.连一连。

元宵 七月初七

端午 五月初五

中秋 八月十五

春节 正月十五

重阳 正月初一

七夕 九月初九

四、学习传统节日中的风俗习惯及中国的传统文化

出示: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1.画出句子中春节的活动。(贴窗花 放鞭炮)

2.春节里还会有哪些活动?(守岁、贴对联、拜年……)

出示: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1.元宵节的风俗有: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

2.“人如潮”是什么意思?(展示图片,结合图片理解词语意思)

出示: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1.讲述清明节的习俗,及“先人墓前去祭扫”所表示的含义。

2.补充古诗《清明》来理解这一句内容。

出示: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1.请同学讲述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2.“粽子艾香满堂飘”,从这句话你看出了什么?(端午要吃粽子,插艾草)

3.总结:端午的习俗有赛龙舟,吃咸鸭蛋、粽子,插艾草,喝雄黄酒……

出示: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1.播放牛郎织女的动画片,讲述七夕的来历,以及七夕节为什么又叫乞巧节。2.理解“会鹊桥”的意思。

3.拓展: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知识。

出示: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1.中秋节的风俗:吃月饼,赏月。

2.为什么中秋节的时候我们要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合家团圆)

3.拓展:中秋节的时候月亮为什么是圆的?

出示: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1.为什么叫做“重阳”节?

2.重阳节有习俗有哪些?(踏秋、赏菊、登高)

3.“要敬老”这句话怎么理解?

出示: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1.春节是全家团圆的节日,今天学习的这么多传统节日还有哪一个节日也是全家团圆的节日?(中秋节)

5.读句子,填一填。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1)画出句子中写春节习俗的词语。

(2)你还知道哪些春节的习俗?请写出三个。

6.“清明节,雨纷纷”,会让想起诗句“ ”。

7.端午节是为了纪念 。七夕又叫 ,跟这个节日有关的传说故事是

8.找出与节日相对应的习俗,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①吃月饼 ②登高

③插艾草 ④看花灯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5、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传统节日,我们接下来开展节日故事分享会,有没有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讲你是怎样过节的(任选一个节日来讲)?

2.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课后同学去搜集资料,看看每个民族自己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特色吧。

9.将下列少数民族与其相相应的节日连起来。

傣族 彝族 苗族

6、指导写字

1.看图识字学词,认读词语,理解字义。

贴对联 扫墓 大街小巷 龙舟 团圆 艾草 转眼 热闹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发现书写规律。

3.教师重点指导难写字。

街:“行”字中音加两个“土”,注意不要写成四横一竖,下面的“土”最后一笔改为提。

舟:最后三笔的顺序是点、横、点。

转:“车”字做部首时,最后两笔的顺序是竖、提;“专”字的笔顺是横、横、竖折折、点。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10.请写出几个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并组词。

口:

门:

11.描一描,写一写。

放在田字格中

识字3 “贝”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甲、骨”等16个生字,会写“贝、壳”等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漂”。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作用以及字形字义,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

3.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教学重点]

1.识记字词,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

2.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大海退潮时的情景。

你去过海边吗?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2.课件出示贝壳图片,简单介绍。你喜欢它们吗?

2、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和。

3.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听互读。

(2)自由拼读词语。

4.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出示我会认的生字。

(1)抽读生字。

(2)摘苹果游戏,巩固生字。

(3)学习词语。

(4)将词语放回句子中让学生练读。

5.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比较字形:田

同偏旁识记:财、赚、赔、购

组词识记:漂(piào漂亮)(piāo漂浮)

1.将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ǔn zh

p j

zh s

2.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piāo piào

(1)水面上漂()浮着一片树叶。

(2)贝壳很漂()亮。

3、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2.指名读第1自然段,学生自由讨论下列问题。

(1)贝壳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在甲骨文中,贝字的样子像什么?

(3)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就是贝字的起源。

3.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1)出示第一句话,指名朗读。

贝壳的特点:漂亮、珍贵(解释“珍贵”的意思。)

古时候的人们喜欢把它们当作什么?(饰品)

2)出示第二、三句话,举手朗读。

①第二句话告诉了我们贝壳另外的特点是什么?(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

因为这个特点,所有贝壳被当作(钱币)。

②根据这个特点,用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表示什么?(与钱财有关)

③除了书上列举的贝字旁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其他贝字旁的字吗?(学生查字典回答)

课堂小结:说一说,为什么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3.读课文,完成填空。

(1)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是 张开的样子。

(2)古时候,人们把贝壳当作 戴在身上,还把贝壳当作

4.贝壳有哪些特点?()

①漂亮、珍贵

②可以随身携带

③和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④不容易损坏

4、拓展延伸

1.教师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2.出示课后第3题,学生讨论分析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铜、镜(金字旁与金属有关) 珠宝(王字旁与玉石有关)

3.请你写几个带有金字旁和王字旁的字。

4.你还知道哪些形旁表义的字?课后大家可以一起小组讨论。

5.请写出几个带有下列偏旁的汉字。

贝( )( )(

钅( )( )(

王( )( )(

5、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将生字按结构进行归类。

独体字:贝、甲、币、与

左右结构:坏、钱、财

上下结构:关、骨

上中下结构:壳

2.出示课件,教师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总结学生易错字指导。

6.比一比,组词语。

甲() 巾()

由() 币()

坏() 钱()

怀() 线()

才() 与()

财() 写()

识字4 中国美食

[教学目标]

1.会认“菠、煎”等16个生字,会写“烧、茄”等9个生字。

2.读准文中美食,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

3.通过对美食文化的了解,养成爱惜粮食的情感和吃中的文明礼仪。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读准词语。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2.继续了解生字中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一、视频导入

1.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片段让学生欣赏。

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短片,你有什么感受?

2.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中国美食的世界,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看图说美食,学习生字词

1.出示美食图片。

2.指名学生看图说出美食的名称。

3.出示美食名称,看看和你们讲的是不是一样的?

4.出示词语,学生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5.同桌出示字词卡片,互读检查。

6.教师检查: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开火车读生字。看图说词语。

1.读一读,连一连。

shāo

zhá

dùn

jiān

bào

jiàng

3、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

1.出示词语,请学生找出词语中表示食物制作方法的汉字。

2.除了课本中说到的那些方法?你还知道哪些?(焖、熬、煲……)

3.从上面的这些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没有?

(煎、煮、蒸:都是四点底 烧、烤、爆、炖、炸、炒:都是火字旁 拌:提手旁)(教师讲解食物制作方法的区别)

4.同学们,制作哪些食物时会用到上面这些方法呢?

蒸:粉蒸肉 烧:红烧鱼 炒:农家小炒肉 ……

2.在括号里填入食物的制作方法。

香()豆腐 红()茄子

葱()牛肉 番茄()鸡蛋

3.照样子,写出一个带有下列汉字的食物名称。

拌:凉拌菠菜

烤:烤鸭

煮:水煮鱼

4、了解一日三餐中食物的不同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早上、中午和晚上各吃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2.大家吃的东西真丰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们的一日三餐。

3.出示课文中的词语,让同学们将他们进行归类。

中餐或晚餐:凉拌菠菜 香煎豆腐 红烧茄子 烤鸭 水煮鱼 葱爆羊肉 小鸡炖蘑菇

早餐:蒸饺 炸酱面 小米粥 蛋炒饭

4.将下列不是同类的食物找出来画上横线。

(1)炸酱面 热干面

兰州拉面 小米粥

(2)蛋炒饭 水煮鱼 回锅肉 葱爆牛肉

5、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一日三餐很重要,熟话说“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我们吃东西可不能挑食,要讲究营养均衡,同时更不能浪费,这些食物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劳动才做成的,就像《千人糕》一文中所讲的那样。

6、拓展延伸

1.请同学课后做一个家乡美食的作品展,可以是图片,也可以美文,还可以是小视频。

2.请同学们回家自己学着做一做简单的菜肴。

5.你的家乡有哪些美食?选一种和大家讲一讲这种美食的制作方法或味道、特点等。

7、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课件,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情况和书写顺序。

2.学生每个字书空,指出难写的字。

3.教师重点指导。

烧:“火”字做偏旁时撇改点,右上“戈”不加点。

烤:“考”字最后不要多写一横,和“与”字作比较。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6.读拼音,写词语。

shāo kǎo jī yā

田字格

chǎo fàn qié zi

田字格

口语交际

长大以后做什么

教学目标:

1、鼓励孩子用完整的语句讲述自己长大后的梦想。

2、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能大声说出自己不平凡的心愿。

3、教育孩子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要怕困难而半途而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自信表达自己的梦想。

难点:用上句式来练习说话,让孩子学会坚持自己的梦想。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1、介绍一种职业,例如医生。医生是给病人看病的一种职业,救死扶伤。

2、有谁想来介绍自己爸爸妈妈,他们是做什么的。在小组内说说,说完推选出小组里说得最好的同学说给大家听。

3、指名学生上台发言。

4、教师:有的同学爸爸妈妈是做医生的,有的是做老师的,还有的是工人,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贡献。

5、教师:在这个社会上,还有许多的叔叔阿姨和我们的爸爸妈妈一样在为祖国的建设而努力着,他们是谁?出示搜集的各种职业的图片(7-9张),仔细观察图片,看看图上的叔叔阿姨分别是做什么工作的?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可以用上句式:我猜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教师:同学们真会观察,那么你长大以后要做什么呢?让我们今天一起来说说。(板书课题:长大以后做什么)

2、感受话题

1、指名说说自己长大想做什么。

2、教师朗读例句,听完以后请同学模仿着讲一讲。

3、教师点拨:他们都是先说自己长大后想做什么,再说理由,用上句式:我长大以后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师引导学生在座位上练习这个句式说话,联系完之后指名同学来说,老师个别指导。

3、我是小记者

1、情景演出。安排两名同学扮演采访记者,其他同学为被采访者。采访的问题设置: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为什么?

2、同学点评。他们点评记者和被采访者的表现,老师点评总结。

4、升华主旨

1、教师:有了我们自己的目标,那么我们怎么样去实现它呢?小组讨论,你怎么实习自己的目标。

2、请小组代表发言,说说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有了目标,还要有行动,不能半途而废,要努力的一步一步的靠着自己的目标更进一步,不要遇到困难就放弃,坚持最可贵。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努力学习知识,这样我们才能一点点的实现自己的目标。

5、课堂小结

这节口语交际,我们谈论了一下长大后做什么,那么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目标,其实啊,光有目标是不行的,还要有实际行动,要努力去实现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老师希望你们每个人的目标都能够实现。

板书设计: 长大后做什么

目标

行动 努力 贡献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熟读识字中的词语。

2.会区分形近字,根据偏旁,猜测字义。

3.学会部首查字法,看到汉字会分析汉字的部首。

4.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

5.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根据汉字偏旁分析字义,掌握部首查字法。

2.初步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认读生字,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图片(各种食物图片),观察图片,说说你看到了哪些食物。

3.(示例:葡萄)说说看,你吃到葡萄之后是什么感受?是酸的还是甜的?

(出示词语:甜津津、酸溜溜)教师引导说句子:我吃到的葡萄是的,我吃过的葡萄。

4.(出示其他图片)请仿照老师刚刚说话的句式来说一说你吃过哪些食物。

5.(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认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6.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与食物有关的词语吗?(示例:热腾腾、凉丝丝、黏糊糊)

二、我会认偏旁

1.出示两组字:“霄、宵、削”“赔、陪、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字,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有相同的偏旁,分别是“肖”和“咅”)

2.出示“我的发现”中的三组字,小组讨论这些字又有什么特点。

3.猜一猜,这些汉字都与什么有关?是什么意思?(与偏旁有关,偏旁表意)

火字旁、四点底:与火和水有关。

心字底、竖心旁:与人的心情、感觉有关。

利刀边、刀字旁:与武器有关;表示切割、分离。

4.出示课本中的题目,完成课堂练习。(对于错得集中的题目做重点讲解)

5.出示“字词句运用”中的8组汉字,说说这些汉字的偏旁部首。

6.复习部首查字法。

三、我爱传统文化

1.观察与认读。

1)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2)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2.了解十二生肖。

1)让学生知道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2)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肖的传说。

3)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4)学生说说自己的属相是什么。

3.读读与背背。

1)学生读词语,注意按十二生肖的顺序朗读。

2)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咱们班来了两位朋友,它们分别是——小枣树和小柳树(生看图片回答),我们跟它们打声招呼好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展示读课文,请8名同学一人读一段。

三、品读1~4自然段

1.教师引读课文题目和第1自然段,学生分小组读2~4自然段。

2.用“——”画出写小柳树外形的句子,用“”画出写小枣树外形的句子。

3.逐段交流反馈,并进行朗读指导。

4.读第2自然段,在文中画出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句子。

四、学习5~8自然段

1.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猜一猜这是什么季节。(秋季)提问:秋天的小枣树发生了哪些变化?

2.默读5~7自然段,回答问题。

小枣树结出了又大又红的枣子,小柳树没有结果子。小枣树嘲笑小柳树了吗?(生:没有)小枣树不仅没有嘲笑小柳树,还怎样跟她说话?(生:温和地说话)

3.反复读第7自然段。

4.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各自的优点。

小柳树:好看、能乘凉;小枣树:宽宏大量,能看到别人的长处。

5.读第5自然段填空:秋天的时候,小枣树结了。

6.读一读第7自然段中小枣树说的话,从中可以看出小枣树的品质。五、总结升华

7.说说你从文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教学反思]

识字1 神州谣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一艘满载着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2、板书: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同学书空。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助。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同学的生活积累识字。比方,各地同学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川(四川、银川)、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峡(三峡、刘家峡)”。再如,通过“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学”等人名、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中有五个生字,可让同学在读这一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

5、让同学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如,申神、勇涌、鸟岛、夹峡、写与、眠民、旅族。“州、川”的意思可通过对“神州、山川”的大致了解来理解。

6、根据课文内容自编韵语,巩固识字。如: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7、教师抽查同学自学情况:

换偏旁:伸——神勇――涌减一减:写――与

眠――民

加一加:夹――峡

猜谜语: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

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要写的字中涉和平翘舌音的较多,如川(chuān)、州(zhōu)、争(zhēng)、族(zú)。建议写字前引导同学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与”字是三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这些都要提醒同学注意。

(2)观察发现。

(3)重点讲解。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把自已收集到的祖国各地的风光,和知识拿来给同学们看一看,小组交流。

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国。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朗读本课,可以诵读为主。让同学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读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可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表示宝岛未归的遗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可让同学自由说说从每一句三字经中,读出了什么,体会到什么。比方,从第一、二句中读出祖国山河壮美、风景如画;从第三句中读出宝岛台湾与大陆是一家,两岸人民盼望着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从第四句中读出各族人民正在齐心协力,奋发向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课文的内容只需让同学用自身的话大致说说,不要一句一句地讲解。中华民族的情况,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等地理名词,可让同学在课前了解一下,教学时调动同学的已有知识,让他们自身说说,教师也可以适当予以点拨。

3、画出自身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解答。小组解答不了的,由组长向全班提出。

4、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我们的祖国为什么又称为“神州、华夏、中华”?

(2)“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在哪儿?是什么样的?

(3)台湾在哪儿?为什么说台湾和大陆是一家?

(4)“各民族”指哪些民族?我们自身是什么民族的?

以上这些问题你最想了解哪个,你打算怎么解决呢?

5、选取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回家利用多种途径找答案。明天开一个祖国知识讨论会:“我来说说我们的祖国”。

在理解和感悟“各民族”时,可结合课后“读读认认”中的图画和词语,让同学说说自身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三、实践活动

少数民族知识知多少

搜集少数民族的服饰、房屋、节日、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可以按民族把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分类整理,在学习园地或板报上办个专栏。

识字2 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准备掌握中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2、图片导入

5.出示课件: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情景照片。

6.同学们,你们从图片看到了什么?能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吗?(学生自由讨论)这些节日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7.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8.学习“传统”二字的读音。(“传”:三拼音节,翘舌音;统:后鼻音。)

2.下面是我们传统节日的有(

①清明节 ②元旦

③元宵节 ④圣诞节

⑤端午节 ⑥七夕

⑦中秋节 ⑧重阳节

3、读儿歌,随文识字

3.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要求: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正确,难读的词多读几遍。

4.自读检查。

1)指名轮读,一人一句。相机正音。

2)同桌对读,正音。

3.出示带生字词语,认读字词。

1)带拼音读词语。打乱顺序读词语。(出示课件)

chuántǒnɡ tiē窗花 jiēxiànɡ jìsǎo 赛龙zhōu ài tánɡ

qǐqiǎo lánɡ织女 bǐnɡ shǎnɡjú zhuǎn tuán rènao

(4)去拼音读词语。

(5)保留生字,读生字。

5.教师教学重难点字词。

(4)统、巷、堂、郎、饼、赏:都是后鼻音的字,其中“巷”是三拼音节。

(5)菊:注意音节的拼写,“ü”上两点要去掉。

(6)热闹:读rè nao,“闹”字声母是“n”,两个字连读时,“闹”要读轻声。

5.齐读儿歌

2.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巷(gǎng xiàng

堂(tán táng

乞(qí qǐ)

赏(sǎng shǎng

菊(jǘ jú)

4.连一连,读一读。

龙舟

窗花

月饼

菊花

花灯

鞭炮

4、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

5.指名学生读儿歌,其他学生画出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的名称。

6.文中一共介绍了几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七个: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

7.这几个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日?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8.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的的具体时间吗?(出示练习做一做)

春节(正月初一) 元宵节(正月十五) 清明节(45号)

端午节(五月初五) 七夕(七月初七) 中秋节(八月十五)

重阳节(九月初九)

重点提示:这些节日里面除了清明节,其他节日的时间都是在农历的日期,大家记住了吗?

5.连一连。

元宵 七月初七

端午 五月初五

中秋 八月十五

春节 正月十五

重阳 正月初一

七夕 九月初九

四、学习传统节日中的风俗习惯及中国的传统文化

出示: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1.画出句子中春节的活动。(贴窗花 放鞭炮)

2.春节里还会有哪些活动?(守岁、贴对联、拜年……)

出示: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1.元宵节的风俗有: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

2.“人如潮”是什么意思?(展示图片,结合图片理解词语意思)

出示: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1.讲述清明节的习俗,及“先人墓前去祭扫”所表示的含义。

2.补充古诗《清明》来理解这一句内容。

出示: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1.请同学讲述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2.“粽子艾香满堂飘”,从这句话你看出了什么?(端午要吃粽子,插艾草)

3.总结:端午的习俗有赛龙舟,吃咸鸭蛋、粽子,插艾草,喝雄黄酒……

出示: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1.播放牛郎织女的动画片,讲述七夕的来历,以及七夕节为什么又叫乞巧节。2.理解“会鹊桥”的意思。

3.拓展: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知识。

出示: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1.中秋节的风俗:吃月饼,赏月。

2.为什么中秋节的时候我们要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合家团圆)

3.拓展:中秋节的时候月亮为什么是圆的?

出示: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1.为什么叫做“重阳”节?

2.重阳节有习俗有哪些?(踏秋、赏菊、登高)

3.“要敬老”这句话怎么理解?

出示: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1.春节是全家团圆的节日,今天学习的这么多传统节日还有哪一个节日也是全家团圆的节日?(中秋节)

5.读句子,填一填。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3)画出句子中写春节习俗的词语。

(4)你还知道哪些春节的习俗?请写出三个。

9.“清明节,雨纷纷”,会让想起诗句“ ”。

10.端午节是为了纪念 。七夕又叫 ,跟这个节日有关的传说故事是

11.找出与节日相对应的习俗,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①吃月饼 ②登高

③插艾草 ④看花灯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6、拓展延伸

3.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传统节日,我们接下来开展节日故事分享会,有没有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讲你是怎样过节的(任选一个节日来讲)?

4.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课后同学去搜集资料,看看每个民族自己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特色吧。

10.将下列少数民族与其相相应的节日连起来。

傣族 彝族 苗族

7、指导写字

5.看图识字学词,认读词语,理解字义。

贴对联 扫墓 大街小巷 龙舟 团圆 艾草 转眼 热闹

6.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发现书写规律。

7.教师重点指导难写字。

街:“行”字中音加两个“土”,注意不要写成四横一竖,下面的“土”最后一笔改为提。

舟:最后三笔的顺序是点、横、点。

转:“车”字做部首时,最后两笔的顺序是竖、提;“专”字的笔顺是横、横、竖折折、点。

8.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12.请写出几个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并组词。

口:

门:

13.描一描,写一写。

放在田字格中

识字3 “贝”的故事

[教学目标]

4.会认“甲、骨”等16个生字,会写“贝、壳”等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漂”。

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作用以及字形字义,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

6.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教学重点]

3.识记字词,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

4.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2、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3.课件出示大海退潮时的情景。

你去过海边吗?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4.课件出示贝壳图片,简单介绍。你喜欢它们吗?

3、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4.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5.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和。

6.合作学习。

(3)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听互读。

(4)自由拼读词语。

5.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出示我会认的生字。

(5)抽读生字。

(6)摘苹果游戏,巩固生字。

(7)学习词语。

(8)将词语放回句子中让学生练读。

6.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比较字形:田

同偏旁识记:财、赚、赔、购

组词识记:漂(piào漂亮)(piāo漂浮)

2.将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ǔn zh

p j

zh s

3.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piāo piào

(3)水面上漂()浮着一片树叶。

(4)贝壳很漂()亮。

4、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4.指名读第1自然段,学生自由讨论下列问题。

(4)贝壳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5)在甲骨文中,贝字的样子像什么?

(6)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就是贝字的起源。

4.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1)出示第一句话,指名朗读。

贝壳的特点:漂亮、珍贵(解释“珍贵”的意思。)

古时候的人们喜欢把它们当作什么?(饰品)

2)出示第二、三句话,举手朗读。

①第二句话告诉了我们贝壳另外的特点是什么?(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

因为这个特点,所有贝壳被当作(钱币)。

②根据这个特点,用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表示什么?(与钱财有关)

③除了书上列举的贝字旁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其他贝字旁的字吗?(学生查字典回答)

课堂小结:说一说,为什么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4.读课文,完成填空。

(3)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是 张开的样子。

(4)古时候,人们把贝壳当作 戴在身上,还把贝壳当作

5.贝壳有哪些特点?()

①漂亮、珍贵

②可以随身携带

③和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④不容易损坏

5、拓展延伸

6.教师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7.出示课后第3题,学生讨论分析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铜、镜(金字旁与金属有关) 珠宝(王字旁与玉石有关)

8.请你写几个带有金字旁和王字旁的字。

9.你还知道哪些形旁表义的字?课后大家可以一起小组讨论。

10.请写出几个带有下列偏旁的汉字。

贝( )( )(

钅( )( )(

王( )( )(

6、指导写字

4.出示生字,将生字按结构进行归类。

独体字:贝、甲、币、与

左右结构:坏、钱、财

上下结构:关、骨

上中下结构:壳

5.出示课件,教师指导书写。

6.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总结学生易错字指导。

7.比一比,组词语。

甲() 巾()

由() 币()

坏() 钱()

怀() 线()

才() 与()

财() 写()

识字4 中国美食

[教学目标]

4.会认“菠、煎”等16个生字,会写“烧、茄”等9个生字。

5.读准文中美食,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

6.通过对美食文化的了解,养成爱惜粮食的情感和吃中的文明礼仪。

[教学重点]

3.识记生字,读准词语。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4.继续了解生字中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一、视频导入

1.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片段让学生欣赏。

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短片,你有什么感受?

4.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中国美食的世界,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

5.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看图说美食,学习生字词

7.出示美食图片。

8.指名学生看图说出美食的名称。

9.出示美食名称,看看和你们讲的是不是一样的?

10.出示词语,学生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11.同桌出示字词卡片,互读检查。

12.教师检查: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开火车读生字。看图说词语。

2.读一读,连一连。

shāo

zhá

dùn

jiān

bào

jiàng

4、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

5.出示词语,请学生找出词语中表示食物制作方法的汉字。

6.除了课本中说到的那些方法?你还知道哪些?(焖、熬、煲……)

7.从上面的这些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没有?

(煎、煮、蒸:都是四点底 烧、烤、爆、炖、炸、炒:都是火字旁 拌:提手旁)(教师讲解食物制作方法的区别)

8.同学们,制作哪些食物时会用到上面这些方法呢?

蒸:粉蒸肉 烧:红烧鱼 炒:农家小炒肉 ……

4.在括号里填入食物的制作方法。

香()豆腐 红()茄子

葱()牛肉 番茄()鸡蛋

5.照样子,写出一个带有下列汉字的食物名称。

拌:凉拌菠菜

烤:烤鸭

煮:水煮鱼

5、了解一日三餐中食物的不同

5.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早上、中午和晚上各吃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6.大家吃的东西真丰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们的一日三餐。

7.出示课文中的词语,让同学们将他们进行归类。

中餐或晚餐:凉拌菠菜 香煎豆腐 红烧茄子 烤鸭 水煮鱼 葱爆羊肉 小鸡炖蘑菇

早餐:蒸饺 炸酱面 小米粥 蛋炒饭

8.将下列不是同类的食物找出来画上横线。

(3)炸酱面 热干面

兰州拉面 小米粥

(4)蛋炒饭 水煮鱼 回锅肉 葱爆牛肉

7、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一日三餐很重要,熟话说“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我们吃东西可不能挑食,要讲究营养均衡,同时更不能浪费,这些食物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劳动才做成的,就像《千人糕》一文中所讲的那样。

8、拓展延伸

3.请同学课后做一个家乡美食的作品展,可以是图片,也可以美文,还可以是小视频。

4.请同学们回家自己学着做一做简单的菜肴。

5.你的家乡有哪些美食?选一种和大家讲一讲这种美食的制作方法或味道、特点等。

8、指导写字

5.出示生字课件,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情况和书写顺序。

6.学生每个字书空,指出难写的字。

7.教师重点指导。

烧:“火”字做偏旁时撇改点,右上“戈”不加点。

烤:“考”字最后不要多写一横,和“与”字作比较。

8.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7.读拼音,写词语。

shāo kǎo jī yā

田字格

chǎo fàn qié zi

田字格

口语交际

长大以后做什么

教学目标:

4、鼓励孩子用完整的语句讲述自己长大后的梦想。

5、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能大声说出自己不平凡的心愿。

6、教育孩子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要怕困难而半途而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自信表达自己的梦想。

难点:用上句式来练习说话,让孩子学会坚持自己的梦想。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2、导入课题

6、介绍一种职业,例如医生。医生是给病人看病的一种职业,救死扶伤。

7、有谁想来介绍自己爸爸妈妈,他们是做什么的。在小组内说说,说完推选出小组里说得最好的同学说给大家听。

8、指名学生上台发言。

9、教师:有的同学爸爸妈妈是做医生的,有的是做老师的,还有的是工人,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贡献。

10、教师:在这个社会上,还有许多的叔叔阿姨和我们的爸爸妈妈一样在为祖国的建设而努力着,他们是谁?出示搜集的各种职业的图片(7-9张),仔细观察图片,看看图上的叔叔阿姨分别是做什么工作的?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可以用上句式:我猜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教师:同学们真会观察,那么你长大以后要做什么呢?让我们今天一起来说说。(板书课题:长大以后做什么)

3、感受话题

5、指名说说自己长大想做什么。

6、教师朗读例句,听完以后请同学模仿着讲一讲。

7、教师点拨:他们都是先说自己长大后想做什么,再说理由,用上句式:我长大以后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教师引导学生在座位上练习这个句式说话,联系完之后指名同学来说,老师个别指导。

4、我是小记者

3、情景演出。安排两名同学扮演采访记者,其他同学为被采访者。采访的问题设置: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为什么?

4、同学点评。他们点评记者和被采访者的表现,老师点评总结。

5、升华主旨

4、教师:有了我们自己的目标,那么我们怎么样去实现它呢?小组讨论,你怎么实习自己的目标。

5、请小组代表发言,说说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6、教师总结:有了目标,还要有行动,不能半途而废,要努力的一步一步的靠着自己的目标更进一步,不要遇到困难就放弃,坚持最可贵。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努力学习知识,这样我们才能一点点的实现自己的目标。

6、课堂小结

这节口语交际,我们谈论了一下长大后做什么,那么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目标,其实啊,光有目标是不行的,还要有实际行动,要努力去实现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老师希望你们每个人的目标都能够实现。

板书设计: 长大后做什么

目标

行动 努力 贡献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熟读识字中的词语。

2.会区分形近字,根据偏旁,猜测字义。

3.学会部首查字法,看到汉字会分析汉字的部首。

4.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

5.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根据汉字偏旁分析字义,掌握部首查字法。

2.初步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认读生字,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图片(各种食物图片),观察图片,说说你看到了哪些食物。

3.(示例:葡萄)说说看,你吃到葡萄之后是什么感受?是酸的还是甜的?

(出示词语:甜津津、酸溜溜)教师引导说句子:我吃到的葡萄是的,我吃过的葡萄。

4.(出示其他图片)请仿照老师刚刚说话的句式来说一说你吃过哪些食物。

5.(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认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6.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与食物有关的词语吗?(示例:热腾腾、凉丝丝、黏糊糊)

二、我会认偏旁

1.出示两组字:“霄、宵、削”“赔、陪、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字,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有相同的偏旁,分别是“肖”和“咅”)

2.出示“我的发现”中的三组字,小组讨论这些字又有什么特点。

3.猜一猜,这些汉字都与什么有关?是什么意思?(与偏旁有关,偏旁表意)

火字旁、四点底:与火和水有关。

心字底、竖心旁:与人的心情、感觉有关。

利刀边、刀字旁:与武器有关;表示切割、分离。

4.出示课本中的题目,完成课堂练习。(对于错得集中的题目做重点讲解)

5.出示“字词句运用”中的8组汉字,说说这些汉字的偏旁部首。

6.复习部首查字法。

三、我爱传统文化

1.观察与认读。

1)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2)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2.了解十二生肖。

1)让学生知道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2)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肖的传说。

3)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4)学生说说自己的属相是什么。

3.读读与背背。

1)学生读词语,注意按十二生肖的顺序朗读。

2)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咱们班来了两位朋友,它们分别是——小枣树和小柳树(生看图片回答),我们跟它们打声招呼好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展示读课文,请8名同学一人读一段。

三、品读1~4自然段

1.教师引读课文题目和第1自然段,学生分小组读2~4自然段。

2.用“——”画出写小柳树外形的句子,用“”画出写小枣树外形的句子。

3.逐段交流反馈,并进行朗读指导。

4.读第2自然段,在文中画出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句子。

四、学习5~8自然段

1.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猜一猜这是什么季节。(秋季)提问:秋天的小枣树发生了哪些变化?

2.默读5~7自然段,回答问题。

小枣树结出了又大又红的枣子,小柳树没有结果子。小枣树嘲笑小柳树了吗?(生:没有)小枣树不仅没有嘲笑小柳树,还怎样跟她说话?(生:温和地说话)

3.反复读第7自然段。

4.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各自的优点。

小柳树:好看、能乘凉;小枣树:宽宏大量,能看到别人的长处。

5.读第5自然段填空:秋天的时候,小枣树结了。

6.读一读第7自然段中小枣树说的话,从中可以看出小枣树的品质。五、总结升华

7.说说你从文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教学反思]

12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亡、牢”等6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

2、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

4、从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

1)选择正确的读音

窟窿(kūlóng;kūlong)废窿(lóng long

街坊(fāng fang)坊本(fāng fang

圆圈(quān juàn)羊圈(quān juàn)

钻研(zuān zàun)钻石(zuān zuàn)

重点强调:多音字在意思上的区分

你是怎样来区分的?指名汇报通过查字典区分多音字的不同意思。

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

“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弄清楚了,现在你能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板书:第一次第二次

2、羊是怎样丢的呢?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么会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

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4、练习复述

四、品读评价,体会寓意

1、请你评价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友情提示: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对养羊人做出的任何一个评价,都要有根有据,理由充分。

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

2)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评价

1)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

A、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无所谓的语气)大家尝试读一读,指名朗读。

街坊的话应该怎样来读?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从“赶快”知道街坊很为他着急,感到可惜,读出劝的语气)

指名尝试读

分角色来读对话,体会对话双方的不同的心情。

B、从第4自然段中的两个“又”,感觉他这个人太一意孤行了。知道有第一次的丢羊,就应该想到还会丢,可他偏偏不去修补,导致他又有了第二次的丢羊。

这两个“又”应该怎样来读?大家尝试读第4自然段,体会养羊人的可气之处。

2)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这个养羊人真是可气,那么养羊人就没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默读最后一段。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养羊人由开始的不在乎,到后来的后悔,到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如果你是养羊人,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满腹话语想对大家说呢?(奉劝大家,不要像我这样,不听他人的劝告,不能及时地改正错误。我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发现问题及时地改正。更要记住,只要想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还有后半句,你能根据蕴含的道理补上后半句吗?(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五、明确寓意,指导实际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

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

板书:

第一次丢羊 毫不在意

第二次丢羊后悔——修羊圈

结果再也没丢

(听劝告,知错及时改正)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精、疲”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默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二、教学《揠苗助长》

  1、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

  ⑴ 学生讲解题意:

  “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⑵ 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⑶ 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

  ⑴ 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⑵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⑶ 巩固生字:

  读生字卡片。(齐读、指读、开火车读)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四个问题:

   ⑴ 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

  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巴望、焦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⑵ 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用课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

  读第3、4段,体会种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来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⑶ 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⑷ 我们已经知道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4、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13、《画杨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9个生字,会认本课14个生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怎样画杨桃?

2)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3)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检查预习情况,交流重点字词

1.指读生字词,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2.交流易读错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而:零声母音节,念“ér”。肃:平舌音,念“sù”。

晌:念“shǎnɡ”,与“响”要区分字形。

嘻:念一声,“xī”。诲:念四声,“huì”。

3.学习多音字“倒”,做组词练习。

4.指导书写,教学重难点字。

摆:扌++去,注意左窄右宽,“四”字中间是两竖。

嘻:注意右边“喜”的写法,“士”不要写成“土”,第三横要长。

5. 读“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三、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我”和同学们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引起了同学们的讥笑。老师通过让学生轮流到“我”的座位上去看看,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了做事应从实际出发。)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全班交流解决。

问题预设:

1)课文中老师怎样提的问题?

2)提的是什么样的问题?

3)同样是杨桃,为什么画出了不同的样子?

4)老师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诉学生,而是反复地提出问题?

5)为什么课文最后说“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2.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道理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深入理解课文,感悟文义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思考:

①这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我”画杨桃的过程)

②“我”是怎样画杨桃的?(理解“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准确”等词语)

③猜测“我”把杨桃画成了什么?

2)同学们仔细找一找,“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从“我”坐的角度看杨桃,杨桃就像个五角星。)

3)老师出示杨桃实物,请同学们观察。

(学生亲自实践,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第217自然段。

1)朗读课文,并思考:

①开始同学们认为“我”的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老师有什么反应?

②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

③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④举例子说说为什么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不一样。(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样)

⑤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当别人看到的或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忙着嘲笑别人,要学会尊重别人,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2)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读出对话时不同的语气。

①读出同学一开始嘲笑的语气,以及后来不好意思、尴尬的情绪。

②读出老师一开始严肃的语气,以及后来和颜悦色的态度。

3.学习第18自然段。

1)为什么说老师的教诲对“我”来说终生难忘?(板书:终生难忘)

2)讨论:老师的话只适用于画画吗?(老师的话表明了一个道理:要实事求是,要以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画画,还适用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3)按照老师所讲的,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

谁能用“不要……要……”说一句话?4.老师亲自来到“我”的座位上去看杨桃,是想知道()

①从“我”的角度去看,杨桃是不是“我”画出来的样子。

②是不是“我”的位置有点偏,因此没有把杨桃画准确。

三、总结全文

1.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先不要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那么,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2.齐读老师说的那段话。7.说说自己从这篇课文中懂得的道理。

14、《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14个生字。认识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懂得“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

难点: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动物头饰,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谈话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上一课学了《坐井观天》,同学们很喜欢读,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同学们一定会觉得很有趣。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重点解决生字的读音,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要求目视双行,读准生字的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学生听、议;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字卡片正音。注意下面一些生字的读音。

匹:是三声,不要读成“p”或“p

如:读二声,注意和方言区别。

突:读一声,不要读“t”。

然:读“rán”,不要读成“yán”。

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去读,直到读熟

4、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讲小马过河时发生的事)

三、课堂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生词,读一读。

2、用“麦、步、然、意、连”口头组词,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3、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一、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二、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

理解小马已经长大了,愿意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理解“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等词。

2、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读

思考: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小马长大了,很愿意帮助妈妈做事。从“您”看出小马不但爱劳动,而且有礼貌)

3、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并结合指导朗读。如“连蹦带跳地说”,写出小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示小马愿意做事。还可以换上“

一蹦一跳”“蹦蹦跳跳”“跳呀蹦呀”等词语。

四、自由读第三至六自然段

思考: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阅读中找出有关词句,做上记号。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为难了?它想到了什么?读有关的句子。

“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过不了河,为难了。“去路”,指往前走的路。“挡住了去路”,就是没法再往前走。小马是怎么想的?读有关的句子,指导读出语气。小马想的话,轻读。

2、小声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想:小马过不了河,它是怎么做的?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它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小马问老牛,老牛怎么说?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这里要注意的是老牛的小腿)

2)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从“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注意“立刻”)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准备过河

小松鼠说河水很深。和老牛说的比较,为什么它们的说法不同?

边读书,教师边出示挂图(小河、老牛、松鼠的图片或幻灯片)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小马要过河,老牛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它们之所以说法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不同。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可能只没过它的小腿;松鼠个子小,河水可能会淹死它。这里可要求学生按“因为老牛......所以说......;因为松鼠......所以说......”的句式回答。

3)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句话的意思。

老牛说河水浅,小马“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河;松鼠说河水深,小马“连忙”收住脚步。“立刻”“连忙”两词的意思相近,都含有“快”的意思,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

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完全相反的话,不敢过河了。小马既不动脑筋想一想,又不敢试一试,所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五、指导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1、小马问老牛的话,后面是问号,要用疑问的语气读。老牛的回答,说得平静,因为它认为河水很浅,要读得平缓。可以让女同学读小马的话,男同学读老牛的话,分角色练习朗读。

2、松鼠的话同老牛的话就不同了,“拦住他大叫”,后面的话用的是感叹号,表示语气加重。“小马!”一声大叫,要读得急促些,声音要高一点,两个“别过河”,速度要快一些,连着读,第二个“别过河”语气要加重些。

3、“小马吃惊地问”,不是一般地问,“吃惊”,吓了一跳,表示小马害怕,紧张。教师可示范,读出语气来,再让学生练读。

4、第六自然段中小马“叹了口气”说的话,是拿不定主意,无可奈何,只好回去问妈妈,要读得轻缓。

5、四人一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学习生字

一、朗读第七自然段

思考:小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你从它的话中懂得了什么?

1、指名读,找出小马妈妈说的话,用小黑板出示:“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2、联系上下文稿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小马来到河边,老牛说河水浅,它“立刻”准备过河;松鼠说河水深,小马“连忙”收住脚,不敢过河了。全句的意思是说,不要只是听别人一说就信以为真,一定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在思考的基础上,再亲自试一试。因为别人说的,往往只适合别人。别人说的对不对,要想一想,并实践一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指名读第八自然段

思考:小马是怎么过河的?过了河它有怎样的感受?

1、把写小马感受的话找出来,教师用小黑板出示:“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2、小马的这种感受是怎么得来的?读有关句子。

这是小马自己试着过了河才知道的。因为小马既不像老牛那样高大,也不像松鼠那样矮小。

三、指导朗读第七、八自然段

小马妈妈的话,要用诱导、亲切的语气读。小马的话中“过.....过不去”,“没......没想过”,这两处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了某些内容,而表示说话时心里很为难,所以是断断续续的。要指导学生用难为情的语气读

四、总结全文

抓住老马的话,让学生联系全文理解,各抒已见;让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要去试一试才行。

五、指导书写生字,分析记忆字形

1、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的字形和书写。

匹:共4画,笔顺是:

事:共8画,笔顺是:

然:共12画,笔顺是:

“愿、半、袋、挡、如、道”等字,可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和熟字分析记忆字形。

麦:上下结构,上边是青字头,下边是折文“夂”,不要写成反文“攵”。

突:上边是穴字头,下边是大字加一点“犬”,不要写丢最后一点。

2、练习写字。

1)每个字写三遍。

2)自己对照范字,评一评,自己哪个字写得好,还有什么不足。

3)组内相互评议,在写得好的字下面加点。

4)在评议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再练写生字。

六、重新组合学习小组,选择合作完成下列一项任务

1、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2、讲《小马过河》的故事。其他同学评一评,讲得怎么样。

3、编课本剧表演《小马过河》。其他同学评一评,表演得怎么样。

4、想象,小马过了河,在回答的中上,又遇到松鼠、老牛,回到家里,见到妈妈,它会说些什么?其他同学评一评想象得怎么样。

口语交际 图书借阅公约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图书,爱惜书本的意识。

2、能与他人进行小组合作。主动发表意见,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学会表达,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清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难点:能学会小组合作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得出探究成果。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图书角,我们班已经有了上百册的课外书了,为了方便大家每个人都可以看这些书并且保护好我们的图书,我们现在需要制定一个图书借阅公约,让大家有秩序的借书还书。今天,我们的课堂主题就是制定图书借阅公约。(板书:图书借阅公约)

2、合作探究

(1)出示提示:

1、什么时间借阅图书。

2、一次能借几本书。

3、一次借书能借多长时间。

4、翻阅图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设置图书管理员。

6、违规处罚办法。

……

(2)小组讨论

1、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3—4名同学。

2、围绕着给出的提示问题,小组逐一将结论讨论出来,最后统一结果,由组长汇总。

3、老师巡视,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掌握学生的讨论进度。

(讨论要求:每个学生轮流说自己的观点看法,其他同学认真听)

4、每组组长最后汇总小组讨论结果,最后在全班汇报讨论总结。

5、综合各组讨论结果,把条例逐条列出来,写在黑板上。

6、综合考量,拟定出最终的图书借阅公约。

7、全班齐读公约。

3、课堂小结

在我们共同讨论,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制定出我班的图书馆借阅公约,希望每位同学都能自觉遵守。图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她。

4、课后完成

将图书借阅公约打印出来,张贴到图书角,方便每个人都能看到,严格遵守。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字词,学习偏旁“厂”“穴”。

2.理解各种表现笑的词语之间的区别。

3.能根据不同的语境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

4.熟读并背诵《弟子规》节选部分,培养学生热爱经典文化的情感。

5.培养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两字词语。

2.能根据不同语境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

3.初步学习《弟子规》,理解意思,熟读并背诵,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生字卡,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正音。

3.分两组出示生字卡,请同学们找找这些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相同的偏旁“厂”和“穴”)

4.课件出示古代汉字及相应图片,教师讲解“厂”和“穴”所表示的含义以及

二、词语积累

(一)笑得不一样

1.播放剪辑视频。教师:这些都是不同的笑,场合不同时笑的方式和程度也不一样。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些笑都叫什么名字吧!

2.出示9个关于笑的词语,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3.理解词意。理解每一种笑是什么样的。(播放视频,一边放一边讲解,一一对应)

4.读一读。教师读词语,全班学生来演一演,看谁反应最快,演得最像。

()我的发现

1.出示6个词语,学生自由朗读词语。

2.教师:“寻找”这个词中的“寻”是找的意思,“找”也是找的意思,那么“寻”和“找”是同义词,它们组成的词“寻找”的意思和它们差不多。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指导:两个意思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词的意思也与它们差不多)

3.举例,验证猜想。观察剩下5个词语,验证这个规律。

4.小结:我们学过这种类型的词语还有很多,两个字表示同一个意思,那么它们组成的词也和它们意思差不多,掌握了这个规律,更加有利于我们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2.请写出几个描写笑的词语。

微笑

三、句子朗读

1.出示3句带加点字的句子,指名读句子。

2.加点的部分,应该怎样读出相应的语气呢?(怎样读好加点部分)

教师指导:“连蹦带跳”读出欢快、兴奋,声音洪亮,语速较快,可带动作读;

“难为情”读出勉强、愧疚的感觉,声音低,语速慢;

“和颜悦色”读出和蔼、平易近人的感觉。

3.指导读句子。分小组比赛读,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弟子规》

1.播放《弟子规》朗读视频,初步感受《弟子规》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教师简单介绍《弟子规》。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本69页《弟子规》节选,把不理解、不会读的地方画出来。

4.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分小组比赛朗读。

5.教师讲解《弟子规》的内容。

6.学生自由背诵《弟子规》。全班齐背《弟子规》。

二、我爱阅读

1.学生自由读故事,读完思考:这个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分段指名读。

3.小组讨论这个短文的故事内容,主要任务、事件有哪些。

4.分角色朗读短文。分四个角色:老奶奶、大儿子、小儿子、老爷爷

15、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背诵古诗。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挥洒笔墨,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园,走进南宋诗人杨万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课题。介绍作者杨万里。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

(一)初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注意断句,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课件出示古诗

3、齐读

(二)理解诗句

1、读了诗句你看到了什么?

2、诗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毕竟、四时)相机理解前两句诗的大意

3、理解后两句诗的大意。出示图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荷叶绿得充满生机,绿的无边无际。荷花格外红艳,红得另有一种模样)

小结:这“无穷的绿”和“别样的红”给作者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怪诗人走出净慈寺就脱口称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4、齐读古诗课件出示

三、体会诗情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大致意思。(讨论)

2、体会作者的感情。(引导说出作者是通过对西湖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3、齐诵古诗。(创设情境:同学们就是杨万里,在送别时读给你的朋友林子方听……)

四、拓展学习

1、回顾古诗。相机板书:送别诗西湖荷花

2、小组为单位。上网查阅,自主学习

3、交流汇报师生互动

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不但学习了一首新的古诗,还利用网络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善于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多发现,多查找,吸收更多的知识,来促进我们的学习。最后让我们再把这首古诗美美的吟诵一番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绝句》,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初读《绝句》

1、按自学四步骤读一读古诗。

2、交流自学所得:

卡片认读生字──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扩词──展示读,正音。

三、朗读感悟

1、默读古诗,如果用诗配画的方式学习古诗,你觉得该画哪些画?

2、交流理解,说理由,教师相机简笔画: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引导学生在赏画、评画的过程中了解诗句的大意。

3、感悟语言之美:

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语言又什么特色?

如: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学生发现后再让学生拓展。

在语言的比较中,让学生明白这首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为我们展现了杜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

四、美读成诵

1、自读、小组合作推荐读。

2、配乐读。

3、背诵。

五、书写指导

书写剩下的字,强调“含”与“岭”,一个不要多点,一个不要漏点,重点指导“窗、柳”。

板书设计: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6 雷雨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

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的变化顺序以及雷雨的特征。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及雷声录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整体感知课文,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的变化顺序。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⑴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⑵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⑶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⑷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像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读议

  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三、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下来,逃走了。蝉一声也不叫。

  2、雷雨后:一条彩虹____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____在网上。

    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

四、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五、课堂练习

  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六、课外延伸

 1、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2、拓展阅读《夏天》:

夏天

  夏天的午后,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花儿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大雨快活地下了起来。

  下了一阵雨,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柳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石拱桥上走着一队小学生。湖水像一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啊!他们多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板书设计:

前:乌云 大风 闪电 雷声

雷雨  中:下雨 雨大 雨小   (叶子、蝉)(树、蜘蛛)

    后:天亮了 太阳出来了

教学反思: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启发学生儿童观察研究大自然,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辨别方向几种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辨别方向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

  1、如果你迷路了,会怎样想?

板书:慌张,理解词语的意思。

  2、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学了之后,就是迷了路你也不会害怕!

    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二、自学

  1、学生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学习生字:针、忠、盏、稠。

    强调“盏”字的读音。

    用自己的方法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给生字扩词。

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写写”。

  3、展示朗读:

    小组内读课文,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推荐小组组员,展示朗读,并说说推荐原因。

    全班交流。(正音)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指南针?用横线划出。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太阳 北极星 大树 沟渠里的积雪

  3、说话练习:

   用句式:课文介绍了天然的指南针有……练习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四、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导、盏、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启发学生儿童观察研究大自然,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学习名言,自信地夸夸自己。

  2、师:这自信的声音比任何语言都来得美,相信同学们在课堂上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3、师:上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初读了课文,知道课文告诉我们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帮助我们辨别方向。这天然的指南针分别是什么?

    随学生回答,课件演示。

二、自读自悟

  1、师:它们是怎样准确地指明方向的?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轻声读课文2~5自然段,你在文中发现了什么?用“”划一划。

  2、学生自读自悟。

三、感悟体会

  1、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自己的发现。

    随学生的回答教师点拨相关段落。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⑵ 说说自己的发现。

     课件演示。

   ⑶ 做实验:

     手电筒笔杆让学生用手势指出方向。

   ⑷ 互动游戏:

     谢老师迷了路,你们来当太阳,帮我指明方向。

     师边走边说:这是什么地方啊?我迷路了,太阳公公(姐姐),请你给我指方向!

     学生回答。

    学生之间互动。

   ⑸ 质疑:这段话里有疑问吗?

     比如:太阳中午的时候为什么在南边?(课件演示)

     拓展:如果是早上的太阳,你能辨别方向吗?(学习词语:旭日东升)傍晚的太阳呢?(夕阳西下)

比如:太阳为什么是忠实的向导?

     理解“向导”“忠实”,因为太阳都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中午的时候在南边,按一定的轨迹运转,是可以信任的,可靠的,所以说是忠实的向导。

     拓展:我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我高兴时他会跟我分享快乐,我遇到困难他会伸出援助之手,可以把他称作忠实的(  )

     新中国的卫士,不管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下雪,都保卫着祖国,可以称作忠实的(  )

     你也能举几个例子吗?

   ⑹ 朗读指导。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 指名读第三节。

   ⑵ 你有什么疑问?

     比如:怎样找到北极星?(课件演示)

     为什么是指路灯?(理解“永远”)

   ⑶ 游戏互动:

     师戴上星星头饰作“北极星”,走到教室的各个地方,学生用手势指出“东、南、西、北”。

   ⑷ 儿歌:

     老师这有一首儿歌的前半部分,你来找出后半部分。

     齐读儿歌。

   ⑸ 朗读展示:

     用你的声音来展示北极星的乐于助人。

  4、教学第四自然段:

   ⑴ 指名读。

   ⑵ “大树”自述指点方向的方法:

     戴上树枝帽,上台把自己的方法介绍大家。

   ⑶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问“大树”吗?

     比如:为什么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的北方?

     教学词语:南稠北稀。

  5、教学第五自然段。

   ⑴ 齐读课文。

   ⑵ 课文没给我们答案,谁来解决这个疑问?

   ⑶ 把“北”“南”代进课文读一读。

  6、小结:刚才我们在很多游戏当中,明白了天然指南针是怎样准确给我们指点方向的,老师出了道题向考考你们。

  7、朗读比赛:

   ⑴ 自由准备。

   ⑵ 朗读挑战赛。

四、拓展升华

  1、课文的最后一段告诉我们还有很多天然指南针,你还知道哪些?

  2、师: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多看书多请教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五、实践活动

  编写诗句。

板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南面      北边

        中午:   太阳      树影

        黑夜:           北极星  细细观察,

       阴雨天:   树叶稠     树叶稀  多多去想

教学反思:

18、《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空常识。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反映太空活的课件或图片。

2.学生查阅的太空生活资料,彩笔和画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太空中生活的画面。教师讲述:这两位叔叔是谁,你们认识他吗?(学生谈话)他从太空中返回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太空中的趣事,你们想了解这些事情吗?那就让他们给我们讲讲太空的趣事吧!(板题)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优势,激发学生好奇心,实现向文学的自然过渡。)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先自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再向别人请教。

2.采取同桌互读、小组分段轮读、指名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练读24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太空中究竟有什么趣事?(睡觉、喝水、走路、洗澡)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除了字词障碍,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三、识字

1.请小朋友拿出字卡,学生的字卡预先做成各种形状,如飞船等(根据学生的想象自己完成。)自由读字卡、同桌互相指认、小组内识字比赛、全班开火车读。

2.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用字扩词。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如下训练:

1)确读出下列带有生字的词语:太空、宇航员、杯子、失去、半空中、平稳、穿鞋、洗澡

2)去掉词语中熟字开火车读生字:空、员、失、半、平、穿、洗

3)找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些字。

4)教师念读字词,学生亮出卡片。用“空、平、洗、杯”等字扩词。

5)用“要想……必须……、要想……得……、为了……都……”各说一句话。

四、写字

1.整体指导,发现规律。左右结构的字有哪些?(杯、洗)教师范写。

2.学生仿写,师生评议。

五、朗读自己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并向同桌同学说说自己喜欢这一段内容的原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拿出字卡小组抽查认读情况,给生字组词。

二、精读课文

1.小组内朗读:每人读一段。看谁读的好,选拔一名同学参加全班的比赛,比赛要求是:一是要让人听了觉得新鲜有趣,二是让人觉得惊奇。

2.全班比赛。

三、感悟

1.小组学习讨论,太空生活怎么有趣?与我们地面上生活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教师板书,加深学生对太空生活的认识。(绑在睡袋里、只能用吸管吸、穿带钩的鞋,走网格地板)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争取能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

3.谁能从课文中找到一句话来说明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这么奇特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失重”现象。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太空中的趣事,并进一步弄清发生这些趣事的原因,丰富学生认知,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愿望。)

四、扩展

1.你们还知道太空生活中别的趣事吗?是怎么知道的,谁来向大家介绍?

(把课外搜集与课内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2.以“我要向宇航员叔叔学习”为题,想象在太空中会发生什么事?并说说自己将来想在太空中做点什么?

3.自由想象太空的奥秘,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树立大语文观念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体现语文学习综合性的特点,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识字认字,注意书写笔画和字形结构。

2.会根据语境,猜测词语的意思,理解句子内容。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热情,并能写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4.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歌内容。

5.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能在句子中根据语境推断出词语的意思。

2.能大胆写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多问为什么,展开想象,引发对大自然的思考。

3.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写字

1.出示各场馆图片,创设情境,教师带领学生游览这些地点。

2.出示图片及对应名称。同学们认识这些建筑物,那么会读它们的名字吗?(指名读)

3.去掉词语拼音,认读词语。(结合图片,以图识字)

4.开火车检查认读情况。

5.出示第一组字“含、迎、留”,指名说出它们的笔顺,全班一起书空,梳理笔顺。

6.出示第二组字“荡、满、敬”,指名说说它们的汉字结构。

指导:“荡”是上下结构,“满”“敬”是左右结构。学生书空练习,梳理笔顺。

7. 完成课本上生字的书写,每组字抄写两遍。教师巡视,注意书写姿势。

二、猜词意

1.出示第一句话,指名读。

(1)指出“喧闹”这个词,让同学们根据这句话的语境,猜猜它是什么意思?

(2)同学们可真聪明,你们是怎么猜到的?(根据语境,“安静的码头一下子喧闹起来”,应该与“安静”相对,所以是喧哗吵闹的意思)

2.出示另外两个句子,小组讨论。

3.讨论结束后,指名各小组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成果,交流猜测词意的方法。

指导:可以根据语境,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字形结构、偏旁部首猜测词意。“暗示”:用含蓄的语言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泄露”:不该让人知道的事让人知道了。

三、我爱问“为什么”

1.(教师范读短文)我们的小伙伴明明有这么多好奇的问题想知道呢,你有没有什么问题很想知道呢?展开你的想象,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吧!

2.请同学们把自己的问题写在卡片上,注意不会写的字写拼音。

3.写好卡片,小组成员交换看。每组选出一张制作最精美的卡片作品,张贴在教室展示墙上。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书借阅公约

1.全班齐读图书借阅公约。

2.对认真负责的图书管理员提出表扬。

3.对图书借阅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进行反馈,提醒学生注意。

4.全班再齐读图书借阅公约,加强遵守意识。

二、走进古诗

1.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吗?大家一起背一背。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板书课题:《悯农(其一)》)

2.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工具书,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3.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4.学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出意思,教师及时帮助指导)

三、我爱阅读

导入:同学们见过最大的书是什么书?有多大?今天,我们的小伙伴川川去爬山就见到了一本最大的“书”,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呢?究竟有多大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1.学生自由读,注意注音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一共有13个自然段)

3.按段落划分,指名轮流朗读短文。

4.教师:岩石上有哪些字和图画?(雨痕、波痕、矿物;树叶、贝壳、小鱼)

5.教师:从这本岩石书上,我们能读到哪些内容?请你默读短文,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集中在第1012自然段)指名同学读这两个自然段。

6.出示“刨根问底”。教师: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根据语境猜一猜?(指名说)

“刨根问底”: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精神。

8. 教师:原来这本最大的“书”是岩石书啊!读了这本书,也就能为国家找到更多的宝藏了。你们想去找宝藏吗?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这篇短文吧!(学生自由读短文)

四、小结

大自然中,有很多神奇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掘,只要我们能像川川一样有“刨根问底”的钻研精神,时常问“为什么”,我们就能发现更多的宝藏。

19 大象的耳朵

[教学目标]

1.会认“似、耷”等10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明白别人说的不一定正确,要学会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1、猜谜导入

1.课件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打一动物)

2.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大象。大家知道大象都有哪些特征吗?(学生举手回答)没错,大象有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粗粗的腿,白白的象牙,壮壮的身子和细细的尾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大象的耳朵。

3.出示课题:大象的耳朵。(齐读课题)

1.大象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眼中的大象。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多音字:扇:shān扇动 shàn风扇

(2)图片识字:竖、竿、撑、舞

(3)与生活体验结合识字:痛、烦、耷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5.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ì shì shān shàn

(1)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2)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它们赶跑。

3、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象为了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的故事。)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好问句。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3.大象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耳朵竖起来?

4、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

遇:半包围结构,笔顺是,“走之底”是三画,右边的笔顺要记清。

最:“耳”的首横要写长点,盖住“又”字,末笔横改提。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4.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遇”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可组词为

5.比一比组词。

根( 跟(

兔( 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1、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谁能来说说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大象的耳朵会有哪些作用?

2、复习字词

学习课文这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和词语。

3、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指读第一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么?(大象的耳朵像扇子,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

(2)练习说句子。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耳朵,像

(3)动物们的耳朵多种多样,功能也不同,就像《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动物们的尾巴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大象的耳朵会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

3.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2~8自然段。

(1)指导读好问句。

“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

(2)分角色朗读,看看谁读得最好。

(3)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一共出现哪些动物?(大象、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大家都疑惑大象的耳朵为什么是耷拉着的。)

(4)学习第8自然段。

①“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谁来表演这一段?

②你觉得大象的耳朵有毛病了吗?有必要把耳朵竖起来了吗?

4.学习9~13自然段。

(1)指名学生分段朗读。

(2)大象是怎样让耳朵竖起来的?(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3)同学们想一想,这样做好吗?会舒服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不舒服,经常有小虫子飞到大象耳朵里,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4)那么,现在,你觉得大象应不应该把耳朵竖起来?是的,不应该,因为大象的大耳朵耷拉着是起到保护作用的。起到了哪些保护作用呢?我们一起来读第12自然段。(学生举手回答:防止虫子飞到耳朵里,还可以把虫子赶跑)

(5)指名读第13自然段。

①指导读出 的语气。

②现在你知道大象为什么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了吗?我们来请几个同学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谈一谈。

6.有哪些小动物奇怪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

7.照样子写词语。

自言自语

自( )自(

自( )自(

8.大象是怎样让他的耳朵竖起来了的?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9.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大象的耳朵竖着,可以听到很远的地方传来的声音。()

(2)大象的耳朵竖着,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吵得大象头痛。()

(3)大象的耳朵可以把飞来的虫子赶跑。()

(4)大象的耳朵耷拉着可以避免虫子飞进去。()

10.大象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小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这篇故事告诉我们要坚持我们自己的特色,不能别什么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2.齐读课文,记住这个有趣的小故事。

教学板书

大象的耳朵

耷拉着

虫子飞不进来

20 蜘蛛开店

[教学目标]

1.会认“店、蹲”等16个生字,会写“店、决”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3.学会运用想象续编故事,明白不能一味地只想着做简单的事情。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把握故事内容。

2.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1、趣味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大象的大耳朵是它的特点之一。那么请同学们来看一看下面这几个小动物,你知道它们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吗?

1.出示图片:蜘蛛 河马 长颈鹿 蜈蚣(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2.同学们真棒,都答对了。那么你们知道这几个动物小朋友之间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吗?我们接下来学习新课文《蜘蛛开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轻声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合作识字。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告诉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3.全班交流汇报,教师识字方法引导。(出示课件)

(1)偏旁归类识字:蹲、趴;寂、寞;蜈、蚣

(2)加偏旁识字:店、编、露

(3)联系生活识字:口罩的“罩”,照顾的“顾”,交换的“换”,匆忙的“匆”

(4)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4.检查单字的认读情况。(出示课件)

2.读一读,连一连。

jǐng

gōng

zhào

biān

dūn

huàn

mò

3、朗读课文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再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找一找:

(1)蜘蛛为什么要开店?

(2)蜘蛛开了什么店?都有哪些顾客?都卖了哪些商品?

(3)交流反馈。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蜘蛛想要开店是因为 ,他最后开了一有 店,先后卖了口罩、

4、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

2.从这一自然段你知道蜘蛛为什么要开店吗?(好寂寞,好无聊)

3.“寂寞”“无聊”是什么意思?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4.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讲解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1、复习导入

1.指名认读生字。

2.开火车读词语,齐读。

2、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找出蜘蛛开了什么店,卖了什么商品,要卖给谁。(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口罩编织店——口罩——河马

围巾编织店——围巾——长颈鹿

袜子编织店——袜子——蜈蚣

2.学习第2~4自然段

(1)小组合作朗读,思考:这几个自然段讲的什么?(蜘蛛开了口罩编织店)

(2)蜘蛛为什么开口罩编织店?(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3)蜘蛛的编织店里口罩卖多少钱?(一元钱)你觉得一元钱贵不贵?为什么?

(4)蜘蛛的店里来了一位顾客,这位顾客是(河马)。给河马织口罩简单吗?(不简单)为什么?(因为河马的嘴巴那么长)所以蜘蛛感叹道“口罩好难织啊”。(指导学生体会“简单”到“难”的变化)

(5)出示句子:河马的嘴巴那么长,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①指名同学读句子,指导读出万分感叹,如释重负的感情。

②学习“工夫”“终于”两个词语。

③请同学用“终于”练习口头说句子。

3.出示第5自然段

(1)学生自由举手朗读。

(2)蜘蛛觉得围巾织起来很简单,你们说对吗?

(3)同学们都说得很有道理,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织围巾到底简不简单。

4.根据前面的学习方法,学生分组学习第6~8自然段。

(1)分组讨论,小组长按照合作要求指导学习课文。

(2)教师总结学习反馈。

(蜘蛛卖围巾,碰到长颈鹿,长颈鹿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蜘蛛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完围巾。可见织围巾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5.指名读第9~11自然段。

(1)最后蜘蛛的袜子店迎来四十二只脚的蜈蚣,蜘蛛的反应是怎样的?(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2)蜘蛛的反应告诉我们这织袜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6.学完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道理呢?(做任务事情不能只图简单)

4.读句子,完成练习。

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1)“一整天的工夫”意思是 ,说明给河口织口罩

(2)用“终于”写一个句子。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蜘蛛开了口罩编织店,来的客人是 ,他花了 的时间织完了;开了围巾编织店,来的客人是 ,他花了 的时间织完了;开袜子编织店,来的客人是 ,最后他吓得

2)蜘蛛给长颈鹿织围巾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是因为长颈鹿的脖子 。当蜘蛛看到来织袜子的顾客是 之后,吓得匆忙跑回网上,是因为

7.学完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3、复述课文,讲故事

1.小组内交流故事内容,派代表上台讲故事,为讲得好的同学给予奖励。

2.课文的最后,蜘蛛跑回网上,那么蜈蚣的袜子到底织没织出来呢?如果你来开店,你会怎样为河马、长颈鹿、蜈蚣提供服务呢?请大家把你们想到的故事写下来,并讲给爸爸妈妈听。

4、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9个会写字,书写这些字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全班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

商:

围:

期:

3.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全班互评。

8.加一加,学新字,再组词。

广+占=□()

+月=□()

+韦=□()

+完=□()

21 青蛙卖泥塘

[教学目标]

1.认识“卖、牌”等15个生字,会写“蛙、卖”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

3.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重要。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有感情朗读人物对话,了解故事内容。

2.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重要。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课题)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的围

绕课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2.大家小脑袋里装着好多小问号。青蛙为什么要去卖泥塘呢?都有哪些动物来买,他的泥塘卖出去没有呢?老师也和大家一样,很想知道青蛙的泥塘卖出去没有?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大家猜一猜,青蛙会向谁卖泥塘?卖出去没有呢?(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分小组讨论猜测)

3.谁来给大家讲讲你的猜测。(指名学生回答)你们真会想象,小青蛙到底是怎么卖泥塘的,卖出去没有呢?咱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

2.老师检查读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注意读准“舒”是翘舌音,“撒、栽”是平舌音,“坑、挺、咏、愣”是后鼻音。

2)去拼音认读生字。

3)老师打乱循序读,老师带读。

4)男生、女生比赛读。

3.读课文,读通顺词句。

1)现在请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入课文,看看能否把词语读得更通顺些。

2)学生自由读。读完的同学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3)指名读,学生评并纠正。

4)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思考:小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它卖出去没有?原因是什么?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将下列汉字的拼音补充完整。

k ū

ā āi

y l

g q

2.这篇共有 自然段,写的是 卖泥塘的故事。

三、组织学生探究青蛙卖泥塘的过程

1.分角色朗读课文3~9自然段。边听边思考:小动物们为什么没有买青蛙的泥塘?

2.围绕问题进行探究。重点指导朗读老牛和野鸭的话,理解它们的意思。

3.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4.拓展延伸:想一想,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们路过青蛙的泥塘,它们看见泥塘会说些什么呢?

3.有哪些小动物来问了泥塘了情况?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认读“蛙、卖、搬”等8个生字。

2.学生自己记字形,小组交流讨论,全班汇报。

3.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怎样写才好看?(指名交流)

4.师范写,重点指导。

蛙:右边是两“土”字叠加,注意横画长短分布。

搬:中间的“舟”字横画不穿头。

卖:与“买”字做对比分析。

5.学生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4.比一比,组词语。

买()卖()

般()搬()

到()倒()

子()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1、导入

1.上节课我学习了《青蛙卖泥塘》的故事,有没有哪位同学能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2.同学们讲得真好,那么,你们知道青蛙为什么卖泥塘了吗?接下来我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青蛙为什么要卖自己的泥塘呢?(烂泥塘 这儿不怎么样 搬到城里住)

2.青蛙是怎样卖自己的泥塘的?

1)结合图片

①青蛙竖起来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

②青蛙大声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

2)启发学生想象平时在哪、什么时候见到过吆喝。(指导读好青蛙的吆喝)

5.青蛙为什么要卖掉自己的泥塘?

3、学习课文第3~9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3~9自然段,想一想,谁来看了青蛙的泥塘?他们买了没有?泥塘为什么没有卖出去?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老牛来看过,但是没有买。因为老牛希望周围有些草。

2)野鸭来看过,但也没有买,他觉得池塘里的水太少了。

3.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老牛、野鸭的不满意读出来。

(1)指名读老牛说的话。(老牛的语气低沉)

(2)指名读野鸭说的话。(野鸭的语气)

(3)指名读青蛙的三次吆喝,比较三次吆喝。(一次比一次青蛙更有自信了,声音更大了。)

4.听了老牛和野鸭的建议,青蛙是怎么做的?

1)想:①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泥塘就能卖出去了。②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

2)做:①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的周围。②砍竹子,引山泉。

5.经过改造后的泥塘有什么变化?(泥塘周围长出绿茵茵的小草,有了泉水)

6.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6.第一个来买泥塘的是 ,他没有买走泥塘是因为 。第二个来买泥塘的是 ,他没有买走泥塘是因为

7.听了老牛和野鸭的话,青蛙是怎么做的?在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四、学习第10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第10自然段,边读边想,有哪些小动物从小泥塘边经过?它们

说了些什么?

2.教师指导做想象说话训练。

出示:(1)一只小鸟飞来了,它说:“ ”。

2 来了,它说:“ ”。

3 来了,它说:“ ”。

3.拓展思维:小鸟为什么说这里缺树?蝴蝶为什么说这里缺花?小兔为什么说这里缺路?小猴为什么说这里缺房子?(小组交流)

4.听了这些小动物们的话,青蛙是怎样做的?你觉得他的做法对吗?如果你是青蛙,你会怎么做?(小组讨论,教师总结)

8.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小鸟 缺点儿花

蝴蝶 缺条路

小兔 缺所房子

小猴 缺点儿树

五、引导探究第11自然段

1.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下面吆喝起来,谁来读读青蛙这次是怎么吆喝的?(指名朗读青蛙的话。)

2.青蛙说这里多好呀!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儿多好,把这些句子勾下来,自己读一读。(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勾画。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体会)

3.谁能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呀。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4.听了青蛙的吆喝,你会怎么想呢?(鼓励学生大胆表白)

5.难怪青蛙愣住了!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多好呀!为什么要卖掉呢!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

9.青蛙最后怎样介绍自己的泥塘的?画出文中的句子,再读一读。

10.假如你想卖一本书,你会怎样吆喝呢?写一写吧。

六、回归整体,拓展思维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组织讨论,青蛙为什么没有卖掉泥塘?你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

3.同学们说得真好,小青蛙用它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美丽、舒适的环境,我建议,同学们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起来改造我们身边的环境,好吗?

11.读了青蛙卖泥塘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七、分角色表演故事

1.学生在小组内把故事讲一讲。

2.分小组试着把课文演一演,师下小组指导。

3.指名小组在全班表演。

4.对演得好的小组给予奖励。

教学板书

老牛——没有草

野鸭——水太少

青蛙卖泥塘 小鸟——缺点儿树

蝴蝶——缺点儿花

……

22 小毛虫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昆、怜”等16个生字;正确描写“整、抽”等8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理解并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

3.能运用“边读边思,展开想象,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4.懂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读文,识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有关词句,讲述小毛虫的经历,并懂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引入课题

1.(出示各种蝴蝶图片)师:春天来了,同学们,你们看——看到了什么?

2.(出示句子)美丽的蝴蝶有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

3.齐读句子。

4.揭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2.接龙读课文,纠正读音。

3.同桌齐读课文,检查读音。

讨论:你觉得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毛虫?

出示:()的小毛虫

4. 交流反馈。

三、研读12自然段,体会理解

1.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你为什么觉得小毛虫既可怜又笨拙呢?

2.交流反馈。(随机出示句子)

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3. 读句思考:从这个句子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很可怜?(不会唱、不会跑、不会飞)

4.动画演示: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悟昆虫们的快乐,发现这与小毛虫的可怜形成强烈的对比。

2)图片展示,学习理解“生机勃勃”的意思。

5.指导朗读。师生合作读第1自然段。

6.(出示句子)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1)从哪里可以看出小毛虫“笨拙”?

2)动画演示理解“挪动”。(观看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理解“挪动”的意思。并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了一点点”“周游了整个世界”理解“笨拙”,进一步体会小毛虫的“可怜”)

7.小结:小毛虫这么笨拙,这么可怜,但它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4.照样子写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练习说话

介绍小毛虫。出示:小毛虫真可怜,小毛虫真笨拙。

1.读第34自然段,理解“悲观失望”“羡慕”。

2.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小毛虫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3.小组讨论交流。

想: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眼前最要紧的是学会抽丝纺织,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

做: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

4.现在,你觉得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毛虫?

(让学生感知小毛虫的坚强,体验它不悲观失望,不羡慕和尽心竭力做好自己工作的心情)

5.自由读第56自然段。

1)理解“与世隔绝”的意思。

2)出示句子: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思考:这是怎样的规律?小毛虫耐心等待会有怎样的结果?

6.动画演示:小毛虫破茧而出变成蝴蝶。(利用动画,形象地将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既帮助学生理解小毛虫蜕变的知识,又渐渐地把学生带入文本,为小毛虫而高兴)

7.自由读第7自然段,画出小毛虫变成蝴蝶后的样子。

1)出示句子: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

2)配乐朗读。

3)出示第2自然段,把小毛虫之前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做对比,思考:小毛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8.出示图片及相关词句,让学生展开想象,借助提示说一说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

9.借助下面的提示,讲一讲小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三、复习巩固

1.游戏,词语搭配。

2.出示课后习题中的词语,学生读一读,记一记,口头练习造句。

3.写字训练,教师指导难点字。

整:“束”的捺画要改为点,撇画要舒展,与“攵”的捺画相呼应。“正”字写在田字格中居下居中的位置。

[教学板书]

22小毛虫(笨拙)

小毛虫不悲观不失望尽心竭力蝴蝶(灵巧轻盈)

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认识字词,积累与劳动有关的词语。

2.能根据语境猜测难点字的意思,并复习巩固查字典的方法。

3.掌握汉字变偏旁后在笔画大小和形态上的变化。

4.学习比喻句的写法。练习写话,把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说清楚。

5.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熟练朗诵、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能根据句意猜测难点字的意思。

2.学写比喻句;练习写话,说清楚理由。积累《二十四节气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写字

()导入: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热爱劳动,上个星期五大扫除时,同学们干活积极认真,有扫地的,拖地的,还有擦玻璃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同学们真棒!这周五,我们又要进行大扫除了(出示相关图片和词语),看看这些工作,你想做哪一项?请你大声地读一读它。

1.指名读词语。教师校音指导,读好“扫”平舌音,“拎”前鼻音。

2.开小火车读。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3.全班齐读,每个词语读三遍。

()汉字与偏旁

1.出示“又劝”“土堆”。仔细观察汉字变偏旁后,在笔画大小和形态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可小组讨论)

2.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

指导:汉字作为偏旁时,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又”字最后一捺变一点;“土”字最后一横变成提。

3.出示“转、特”,请同学们模仿刚刚的方法来分析剩下两个字的偏旁特点。

4.学生书空笔顺,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二、词语积累

()猜一猜

1.出示句子和加点的字“摸”,先让学生猜猜这个字的意思,再通过查字典检验。

指导:“摸”,用手去碰,动作很轻。“摸”字是提手旁,表示跟手有关,是一个动词。

2.出示剩下的两个例句,依照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猜测加点字的意思。

3.总结方法:遇到我们不认识的生字,我们首先可以通过偏旁猜测字意,其次可以通过全句的语境来联想字意,最后可以通过查字典来检验自己的猜测。

(二)学习比喻句

1.课件出示句子,指名学生读一读。

2.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读完句子,你们有什么发现?(都有“像”这个词)

3.去掉句子修饰成分,对比总结学生的发现。

那棵大枫树又高又大。→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

4.学习比喻词“像”“好像”。

5.出示图片,学生仿照写句子。

——燕子的尾巴像。

三、写一写

1.教师:如果你可以养一只小动物,你想养什么?(指名说)

2.为什么想养这种小动物?说说你的理由。

指导理由:可爱,讨人喜欢,可以看家,可以陪我玩耍,跟我一起分享好吃、好玩的。

3.拿出练习本,把你想说的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5.你有养小动物吗?请写一则观察动物的日记。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二十四节气歌》

导入:同学们,在古代,人们为了更好地掌握时间,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节气就是表示季节更换的时间点。一年中共有二十四个这样的节气,大家想认识和了解这些节气吗?由于节气比较多,人们为了方便记住它们,就把它们编成了诗歌。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吧。

1.出示诗歌,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说说每句诗歌中所包含的节气,教师综合学生的回答逐一显示正确答案。

3.具体介绍每个节气的特点。(结合图片,选取部分节气,有详有略)

4.学生再次自由读诗歌,尝试背诵。

5.全班齐读,齐背诗歌。

二、我爱阅读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有时圆圆像个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

2.学生自由读故事,思考:这个故事题目叫什么?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

3.教师运用图片讲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指导学生认识描写月亮变化的词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弯弯的镰刀等。

4.介绍故事中的比喻手法。

1)故事里把月亮姑娘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好在哪里?

2)你有观察过月亮吗?你觉得它像什么?启发学生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并用图画做记录。

5.全班齐读故事。

23、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1、按要求预习课文。掌握预习方法。

2、自学生字新词。积累相应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大意是什么;

  (4)提出疑难问题;

  (5)根据需要和可能搜集有关资料;

  (6)尝试背诵课文。

二、导入。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第8课《祖先的摇篮》。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2)检查字词。你在预习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

 (3)提出问题。你在预习课文中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复习预习方法。

   同学们很好地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预习的方法。

   (课件显示)齐读。

   预习课文的方法:

   a) 读通课文。

   b) 自学字词。

   c) 理解内容。

   d) 质疑问难。

   e) 搜集资料。

  三、学习课文。

   1.解题。问:“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看,这就是“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这是多大的摇篮呀,一望无边,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神奇的森林,齐声朗读《祖先的摇篮》。

   2.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讨论。

    (1)指名回答。问:“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2)小组讨论。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4.交流。

     预习课文时,同学们搜集了许多人类保护环境、反对破坏生态的资料。大家来交流一下。

   5.小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来,保护我们祖先的摇篮,让大自然永远美丽。

  四、课堂练习。

    1.词语连线。

      注意题目要求:可以多种答案。先在书上试着划一划,然后说一说。

    2.背诵课文。

  五、课后作业。

    仿照课文,试着学写一段小诗。用彩色纸抄写出来。

24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教学目标]

1.会认“纪、必”等12个生字,会写“世、界”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2.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很小的时候,是怎样生活的吗?回家有没有问问爸爸妈妈?(学生举手回答)

2.是呀,当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哭、笑、吃东西,慢慢地学会走路、说话。这是多么神奇的过程。那么你们知道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世间万物是如何学习怎么生活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p

< class=' _72'>

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出不懂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根据注音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3.分组自学生字,讨论识记字形。

(1)小组长领读生字,互相检查字音识记情况,互相帮助解决难读的字。

(2)互相交流字形识记方法,教师巡视检查。

孰字加偏旁:己

形声字识记:譬

(3)教师重点指导。

譬:念“pì”,四声。 糙:平舌音,念“cāo”。 秩:翘舌音,念“zhì”。

1.读一读,连一连。

pì

cāo

zhì

jì

gōng

jiǎn

mǐn

p

< class=' _72'>

3、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奇妙想象

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

2.小组赛读课文,比一比哪个组读得最好。

3.自由举手读,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部分读。

p

< class=' _72'>

4、整体感知,质疑思考

1.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太阳、月亮、水是怎样学习生活的?都学会了什么?

2.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

3.文中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做上标记。

4.质疑:下面的两个句子怎么理解?

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开头。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太阳开始学 ,学着

2)月亮学会的是

3)水开始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一、学习第1~5自然段

1.师朗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每样东西”都指哪些东西?

2.指名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自然段,并朗读该自然段,随机教学。

1)学习第2自然段

①太阳是怎样学习的?它学会了什么?(学习发光,学着怎么上山下山)

②太阳为什么学习其他的东西都没有成功呢?

③学习“譬如”“粗糙”“敏感”等词语。

(2)学习第3自然段

①月亮学会的是什么?(不断的变化)

②你认识中的月亮是不是这样的,有时圆有时缺,有时亮有时暗?

(3)学习第4自然

①水是怎样学会流动的?(一直往低处流)

②除了太阳、月亮、水以外,你还知道哪些事物是怎样学习生活的?它们又学会了什么呢?(学生自由讨论)

课件展示:蝴蝶学会,小树学习扎根长叶,小虫子学习爬行等等。

3.师朗读第5自然段。

出示:那时候,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

3.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譬如:

粗糙:

敏感:

4.照样子,写词语。

反反复复

5.月亮学会的是不断的变化,它是怎样变化的?

2、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

2.第二句话中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有哪位同学可以来补充?

3.这段话中,哪句话你不明白?

出示: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1)解释“秩序”的意思。(图片展示)

(2)我们小朋友可以做哪些最容易做的事,然后世界会比较有秩序呢?(比如过马路时要看红绿灯,在图书馆里看书不吵闹,等等)

6.“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下列行为是有秩序的,请打“√”。

(1)开车时闯红灯()

(2)看到绿灯了才过马路()

(3)上车时排队()

(4)坐地铁时过安检()

3、学习第7~9自然

1.指名学生朗读7~9自然段。

2.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当世界年纪很小的时候,万物都在学习怎么生活,自由生长,世界相当有秩序。)

3.出示句子: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开头。

(1)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万物都在学习,那么同学们,你们要怎样学习呢?

(2)这个故事有很多的开头,课文是以“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开头的,那么请你们以下面两个开头也来讲一讲“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的故事吧。

出示: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3)小组合作讲故事。

(4)小组指派代表上台讲故事,评选最佳故事。

7.

4、课堂小结

同学们的故事都非常精彩,想象也非常的奇妙。那么学完课文后,你们知道了什么呢?这篇课文教我要不断学习,做保持生活中应有的秩序。那么,同学们,就让我们从最容易做的事情开始行动吧。

5、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课件,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情况及书写顺序。

2.学生自学生字,指出难写的字。

3.教师重点指导。

世:笔顺是,最后一笔为横折。

必:与“心”字做对比,三点高低不同,中间的撇要穿过田字格的中心。

4.学生临摹,练习书写。

5.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6.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8.选字组词。

()新 ()朗

心() ()客 眼()

9.读拼音,写词语。

shì jiè ()

bì xū()

fǎn fù()

jiǎn dān()

25、《羿射九日》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认读12个字。

  能力目标: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情感目标: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内容。

  2.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故事。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动画片《女娲补天》片段,这是我们二年级时学过的一篇神话故事,神话故事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喜欢神话故事吗?

  2.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出示课题:羿射九日]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轻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2.刚刚老师听到同学们还有一些字词读不准,我们在一起来看看

  [出示:扶桑---那里有一颗无比高的大树,叫做扶桑。

  违反 不肯-------有一天,十个孩子违反了母亲的要求,一起跑到树上去住,说什么也不肯下来。

  神弓 神箭-------他有一张红色的神弓和十支白色的神箭。

  疾飞-------箭带着风声呼呼地疾飞,转眼间,一个大火球无声地爆裂开了,流火乱飞,红光四溅。

  拥立]

  [出示:烤焦 苦不堪言]

  三、熟悉课文内容。

  再读课文,你都读懂什么了?

  [随机教学] 指名反馈

  1.(生1:我读懂了原本只有一个太阳,但是十个太阳不听话, 所以羿才去射日的。)

  你是从哪儿读懂的?[指名读第12]

  其实这里介绍的就是羿射日的原因(教师帮助学生屡顺人物之间的关系)

  2.还读懂了什么?(生2:我还读懂了羿是帝俊派到尧身边为人们除害的神,及他是怎么射日的。)

  (1 你是从哪儿读懂的?为大家读一读好么?(生读第3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一听,你能听出羿是怎样射日的么?

  (2 你认为哪里不好读,需要老师同学帮助?

  [出示:羿 帝俊 派到 尧身边 为人间 除害的 神。

  立即派人 偷偷的 羿的 箭囊中 抽出一支箭。]

  齐读

  (3 默读第三段把描写羿射日的句子画一画

  (4 读一读你画的句子。

  (5 [出示图片]看图填空,说一说羿是怎样射日的?

  (6 看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 读到这里,你感觉羿是个怎样的人?(英雄)

  (8 [出示:接着,羿有射掉了第二个、第三个……] 体会省略号的用法,省略了什么?

  3.质疑:为什么直射了九个就不射了?

  (1 指名读第四段

  (2 反馈

  (3 你感觉尧是个怎样的皇帝? (聪明,关心百姓)

  4.是呀!多好的皇帝呀![生齐读第五段]

  四、讲述神话故事。

  1[无声动画]整体回顾课文内容

  2.这么好的动画如果加上配音就更好了,像试试么?

  3.小组内合作:用自己的话把这个神话故事描述出来,议会我们进行小组展示,好吗?(学生看动画练讲故事,教师巡视)

  4.小组展示

  五、课外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愿意讲给大家听听吗?

口语交际 推荐一部动画片

1、激趣导入

播放5分钟动画片片段,导入口语交际。

教师:这个动画片大家都看的十分认真和投入,老师相信,你们从小最喜欢看的就是动画片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你喜欢哪些动画片?如果让你向同学们推荐,你会推荐哪一部?(板书:推荐一部动画片)

2、猜片名

教室播放动画片片段混剪,每段片段10秒钟,让学生猜片名,以小组为单位,一题一分,得分高的小组将获得可以播放自选动画片的奖励。

1、教室放短片,学生猜片名。

2、计分评出得分最高的小组。

3、选出最受欢迎的三部动画片。

3、我喜欢的动画片

1、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说说自己最喜欢哪部动画片?为什么喜欢它?

2、指名同学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说清楚喜欢它的原因。

引导说理由:动画片的人物形象设计可爱,故事情节吸引人……言之有理即可。

3、分组讨论,选出每个小组最想推荐的一部动画片、

请小组派代表上台演一演推荐动画片的片段。(注意说话语速不要太快或者太慢,让别人听清楚)

3、课堂小结

由得分最高的小组选择一部动画片播放。

板书设计: 推荐一部动画片

理由充分

说话时注意语速,让别人听清楚

语文乐园八

教学目标:

1、认字识词,了解金木水火土作为偏旁部首的用法。

2、积累表示时间的词语。

3、充分发挥想象,创设情境写句子。

4、探索发现汉字偏旁与词意的联系。

5、朗读背诵古诗,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汉字偏旁与字意之间的紧密联系。

难点:发挥想象创设情境,写句子;积累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偏旁部首与字意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生字卡,教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

2、开小火车读生字,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把生字带入词语中,学生自由读词语,一个词语读三遍。教师指名读词语,校音指导。

4、教师:这五组词都分别与金、木、水、火、土有关。请你仔细观察字形特点,说说你的发现。

指导:“金”字旁的字都跟金属有关;木字旁的字都与植物木头有关;三点水的字都与水有关;火字旁的字都与光亮有关;提土旁的字都与土地有关。

(2)我的发现

1、出示第一组字“神、祖 、礼、福”,学生字形观察这组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指导:这一组字都是“礻”字旁,都与般与神(包括对神的崇拜活动和心理)有关。

2、出示其他三组字。小组讨论,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指名小组代表,说出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指导:“冰、冷、冻、凉”这四个字都是两点水,都表示气温低。

“补、袜、衫、被”这四个字都是衣字旁,都与布料有关。

“海、流、洒、滴”三点水的字,都与水有关。

4、方法小结。

我们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可以通过分析字的偏旁结构来猜测字意,从而理解这个词或者句子的意思,要学会归纳总结,找到汉字的共性和特点,以便扩大我们的识字量。

2、字词句运用

1、出示关于时间的词语,学生自由读词语。

2、理解词意。教师出示相关语境,让学生来选词填空。

3、教师讲解几个较难理解的词语。示例:徐徐,表示很慢,不慌不忙。

4、相近词辨析。区别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在使用中,要变化多样,不要重复使用几个一样的词语。

5、写一写。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并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6、教师巡视指导,对于使用不当的词语要加以讲解。

7、出示列句: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大海里。

指导:害怕极了才会慌慌张张的。

创设情境:李明杰迟到了会怎么样?(着急)李明杰来学校太早了会如何?(悠闲)

8、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把句子补充完整。

李明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跑进了教室。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舟夜书所见》

(一)创设情境,解读诗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清代诗人查慎行经常畅游于山水之间。他饱览过无数奇观异景。一个宁静的夜晚,游玩了一天的他独自坐在船上休息,没想到却被此时河上美景深深吸引。他不禁诗兴大发,提笔写下:舟夜书所见(板书课题)

    2、师:听了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也预习了,你们知道诗人坐在船上写下的是什么吗

     师: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

     师:对,夜晚诗人坐在船上写下了美景。来,一起读读诗题

3、齐读课题 

(二)品味诗歌

  1、到底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色?(抓“理解重点词句”与“理解”的途径,主要有: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结合生活实际等等) 

2、小组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 

(出示课件:前两行及配图)指名读,多指名,说说重点词语,谈谈自己体会。

(出示课件,后两行及配图)方法同上。指名读,评价,小组读。

4、全班齐读古诗,尝试背诵。

5、全班齐背古诗。

2、我爱阅读

(一)导入:今天要学的课文《李时珍》讲的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的故事。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再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李时珍从小立下什么志愿?他立志学医的原因是什么? 

2、开始父亲同意李时珍学医吗?为什么?后来怎么才同意的?  

3、读读第二、三自然段,体会体会,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教学设计之五》  

4、李时珍为什么决心重新编写药物书?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旧的药物书的这些缺点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5、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怎样的药物书才是完善的药物书?  

6、为了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从哪些方面做了准备? 

7、李时珍是怎样到各地采药的?把讲他到各地采药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这几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讲李时珍采药情况的?(到了很多地方;钻进大山找药材;拜访了许多人;亲口品尝药材。)李时珍为什么要这样采药? 

 8、李时珍花了多长时间写成了新的药物书? 

 9、李时珍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读读第一自然段。 

 10、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本草纲目》是一部怎样的药物书? 

 11、和旧的药物书对此,我们可以说《本草纲目》是一部怎样的药物书?你为什么这样说?  

(2)联系全文想一想,李时珍能写成著名的《本草纲目》的原因有哪些?

指导:处处留心、不畏艰难、坚持不懈、亲口尝药、呕心沥血、苦心钻研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23667f102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66.html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