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鉴赏题集锦(18篇)

发布时间:2020-04-10 02:08: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散文鉴赏题集锦(18)

  (一)雨
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划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也许是误认这灰暗的凄冷的天空为夜色的来袭,或是也预感到风雨的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它们温暖的木舍。
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被尘土埋掩得有憔悴色了,是需要一次洗涤。还有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早已期待着雨。雨却迟疑着。
我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细草样柔的雨声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使它簇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色的花,这些怀想如乡愁一样萦绕得使我忧郁了。我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量,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如迟疑在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
白色的鸭也似有一点烦躁了,有不洁的颜色的都市的河沟里传出它们焦急的叫声。有的还未厌倦那船一样的徐徐的划行。有的却倒插它们的长颈在水里,红色的蹼趾伸在尾后,不停地扑着水以支持身体的平衡。不知是在寻找沟底的细微的食物,还是贪那深深的水里的寒冷。
有几个已上岸了。在柳树下来回地作绅士的散步,舒息划行的疲劳。然后参差地站着,用嘴细细地抚理它们遍体白色的羽毛,间或又摇动身子或扑展着阔翅,使那缀在羽毛间的水珠坠落。一个已修饰完毕的,弯曲它的颈到背上,长长的红嘴藏没在翅膀里,静静合上它白色的茸毛间的小黑睛,仿佛准备睡眠。可怜的小动物,你就是这样做你的梦吗?
我想起故乡放雏鸭的人了。一大群鹅黄色的雏鸭游牧在溪流间。清浅的水;两岸青青的草,一根长长的竹竿在牧人的手里。他的小队伍是多么欢欣地发出啾啁声,又多么驯服地随着他的竿头越过一个田野又一个山坡!夜来了,帐幕似的竹篷撑在地上,就是他的家。但这是怎样辽远的想象啊!在这多尘土的国土里,我仅只希望听见一点树叶上的雨声。一点雨声的幽凉滴到我憔悴的梦,也许会长成一树圆圆的绿阴来复荫我自己。
我仰起头。天空低垂如灰色的雾幕,落下一些寒冷的碎屑到我脸上。一只远来的鹰隼仿佛带着怒愤,对这沉重的天色的怒愤,平张的双翅不动地从天空斜插下,几乎触到河沟对岸的土阜,而又鼓扑着双翅,作出猛烈的声响腾上了。那样巨大的翅使我惊异。我看见了它两肋间斑白的羽毛。
接着听见了它有力的鸣声,如同一个巨大的心的呼号,或是在黑暗里寻找伴侣的叫唤。
然而雨还是没有来。
1933年春,北京
(选自何其芳《画梦录》)
16.文章开头就不落俗套:“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画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该如何理解“最后……也”的表达作用?4分)
答: 53页,当前第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

17.第2段与第6段均用了“憔悴”这个词。联系语境,体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4分)
1)第2段中的“憔悴”在文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6段中的“憔悴”在文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移情”,是现代派的一种表现技法,即把作者内心的感情辐射在外界环境和自然景物之上。本文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手法。从下面的语句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绪?4分)
(1)“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被尘土埋掩得有憔悴色了,是需要一次洗涤。还有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早已期待着雨。雨却迟疑着。”
答:
(2)“一只远来的鹰隼仿佛带着怒愤,对这深重的天色的怒愤,平张的双翅不动地从天空斜插下,几乎触到河沟对岸的土阜,而又鼓扑着双翅,作出猛烈的声响腾上了。”
答:
  19.本文题名《雨前》,在写景层面上,主要是描写北方雨前的自然天候和各种景物,可是为什么在第三、第六段要写对南方故乡春雨的怀想?其作用是什么?(5分)
答: 53页,当前第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


六、作品赏析(16分)
20.根据作品《雨前》的内容,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标题,亦可自拟标题,写一篇字数350左右的赏析文章。
1)形象鲜活 诗情画意
——试析《雨前》的景物描写
  (2)景由情生 思与景谐
——试析《雨前》的艺术境界

3)生动传神 清新隽永
——试析《雨前》的语言特色

4)精巧别致 匠心独运
——试析《雨前》的结构特点
16.本文特地将“最后……也••…•”的句式置于文首,既在内容上给读者拓开关于此前各种动物匆匆回归情景的想像空间,又在感觉上给人以突兀强调的意味。这种写法新颖别致,起笔不凡。(大意对即可)
  17.(1)黯然无光、没精打采;(2)焦躁难耐、渴盼期待(大意对即可)
18(1)表现了作者久盼“甘霖”的焦虑、躁动的心情。
(2)表现了作者由焦躁转而怒愤的心态。
19.写对南方故乡春雨的怀想是与文中北方的天候、景物形成鲜明对照。(2分)文中将南方故乡的春雨写得那么辽远悠然、生机勃发,既巧妙的表现了乡思,借此慰藉自己,又自然的寄寓着作者对理想和美好天候的深情向往。(3分)
20.鉴赏要点 1)形象鲜活 诗情画意
——试析《雨前》的景物描写
《雨前》是一篇文情并茂、优美清新的散文。文中的景物描写颇有特色,生动细腻,形象鲜活,既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景象别致的图画,又给我们营造了情思缠绵的诗的意境。 53页,当前第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
全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生动而传神。作者用绮丽的文字描画雨前的所见所忆,心屏上叠映出远离的风景:隆隆的雷声,愤怒的鹰隼,游动的群鸭,清浅的溪水,亮绿的草滩……有声有色,动静搭配,演绎出一幅幅色彩绚丽、意向鲜明的风景画。
本文的景物描写充溢着浓郁的诗情。作者善于选用富于色彩的词藻写景状物,构成鲜明生动的动态画面。文中描摹的景致并非特指的某处“自然”景观,而是作者着意倾情熔铸的意象。他创造的是诗化的风景,欲借一片心灵诗化的山水,以承载缠绵悱恻的情愫。连那溪流里的嬉鸭、冷空中的飞鹰,也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作品通过绚丽鲜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对故乡的深挚怀想,情思缕缕,诗意盎然。全文于优美的形式中孕含着深刻的意蕴,显示出一种如诗如画、清新隽永的韵味。
2)景由情生 思与景谐
——试析《雨前》的艺术境界
《雨前》是一篇虚实结合、情景相生的小品美文。作者以细腻的文笔再现了雨前的景物与景致,并将浓郁的主观情愫渗透于字里行间,酝酿了浓郁的抒情氛围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作品的景物描写饱含情思。作者借助 “蒙太奇”手法,以叠印的方式推出了两组镜头:一为实景,即北国现实中的雨前之景;一为虚景,即作者忆念中的故乡的雨前之景。两组景物对比强烈,色彩分明。北平的雨前之景是暗色调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天空 “灰暗” “凄冷”,柳条“憔悴”,大地“干裂”,鸭群“烦躁”……而南方故乡的雨前则呈现出鲜亮的色彩,新鲜明朗而富有生机:雏鸭“欢欣地发出啁啾声”, “清浅的水”、“青青的草”,“细草样柔的雨声” ……在作家的意念中,故乡的一切是那样的令人心驰神往。
作者的主观情愫催生景语。“一切景语皆情语”。渗透于景观中的,是作者对南方故乡的热爱、依恋与怀念。温润多雨的故乡水土哺育了他,赋予其诗人的灵性与灵感,诗人对那片土地自然是一往情深、情有独钟。那份情感、那份怀念也当然地化作了“大地和树根的期待”,化作了“枯涩的眼里”的“一滴温柔的泪”,化作了“鸭群的烦躁”和“焦急”。
总之,1933年春的时局和环境使作者深感郁闷、压抑与彷徨,困扰、折磨着他那年青而富于血性的心灵。那雨前的焦灼与苦闷,执著的向往与渴盼,正是这种心态的写照。景由情生,思与景谐,进而酿造了作品中所展示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生动传神 清新隽永
——试析《雨前》的语言特色
提示:《雨前》是一篇优美典范的小品散文。
1.语言清新隽永,文字简约典雅,用词准确洗练,表达顺畅自然;
2.写景状物,细腻精确,生动传神,栩栩如生;
3.综合运用比喻、对比、比拟等多种修辞手法,意向鲜活,形象鲜明。共53页,当前第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
4)精巧别致 匠心独运
——试析《雨前》的结构特点

提示:
1.明暗交织,双线结构;2.虚实结合,立体画面;3.对比鲜明,意蕴丰厚。
(二)大明湖之春
老舍
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记得有一回,正是丁香乍开的时候,也就是下午两三点钟吧,屋中就非点灯不可了;风是一阵比一阵大,天色由灰而黄,而深黄,而黑黄,而漆黑,黑得可怕。第二天去看院中的两株紫丁香,花已像煮过一回,嫩叶几乎全破了!济南的秋冬,风倒很少,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
有这样的风在这儿等着,济南简直可以说没有春天;那么,大明湖之春更无从说起。
济南的三大名胜,名字都起得好: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都多么响亮好听!一听到“大明湖”这三个字,便联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现出一幅美景来。事实上,可是,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湖中现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坝划开的多少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即是逛湖。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所以水黑而不清;也不要急流,所以水定而无波。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挡住了水,蒲苇又遮住了莲,一望无景,只见高高低低的“庄稼”。艇行沟内,如穿高梁地然,热气腾腾,碰巧了还臭气烘烘。夏天总算还好,假若水不太臭,多少总能闻到一些荷香,而且必能看到些绿叶儿。春天,则下有黑汤,旁有破烂的土坝;风又那么野,绿柳新蒲东倒西歪,恰似挣命。所以,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话虽如此,这个湖到底得算个名胜。湖之不大与不明,都因为湖已不湖。假若能把“地”都收回,拆开土坝,挖深了湖身,它当然可以马上既大且明起来:湖面原本不小,而济南又有的是清凉的泉水呀。这个,也许一时做不到。不过,即使做不到这一步,就现状而言,它还应当算作名胜。北方的城市,要找有这么一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千佛山满可以不算数儿,配作个名胜与否简直没多大关系。因为山在北方不是什么难找的东西呀。水,可太难找了。济南城内据说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还非有个湖不可。泉,池,河,湖,四者俱备,这才显出济南的特色与可贵。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这个湖是少不得的。设若我们游湖时,只见沟而不见湖,请到高处去看看吧,比如在千佛山上往北眺望,则见城北灰绿的一片──大明湖;城外,华鹊二山夹着弯弯的一道灰亮光儿──黄河。这才明白了济南的不凡,不但有水,而且是这样多呀。
况且,湖景若无可观,湖中的出产可是很名贵呀。懂得什么叫作美的人或者不如懂得什么好吃的人多吧,游过苏州的往往只记得此地的点心,逛过西湖的提起来便念叨那里的龙井茶,藕粉与莼菜什么的,吃到肚子里的也许比一过眼的美景更容易记住,那么大明湖的蒲菜,茭白,白花藕,还真许是它驰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不论怎么说吧,这些东西既都是水产,多少总带着些南国风味;在夏天,青菜挑子上带着一束束的大白莲花出卖,在北方大概只有济南能这么“阔气”。共53页,当前第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
我写过一本小说──《大明湖》──在一二八与商务印书馆一同被火烧掉了。记得我描写过一段大明湖的秋景,词句全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是什么什么秋。桑子中先生给我画过一张油画,也画的是大明湖之秋,现在还在我的屋中挂着。我写的,他画的,都是大明湖,而且都是大明湖之秋,这里大概有点意思。对了,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济南的四季,唯有秋天最好,晴暖无风,处处明朗。这时候,请到城墙上走走,俯视秋湖,败柳残荷,水平如镜;唯其是秋色,所以连那些残破的土坝也似乎正与一切景物配合:土坝上偶尔有一两截断藕,或一些黄叶的野蔓,配着三五枝芦花,确是有些画意。“庄稼”已都收了,湖显着大了许多,大了当然也就显着明。不仅是湖宽水净,显着明美,抬头向南看半黄的千佛山就在面前,开元寺那边的“橛子”──大概是个塔吧──静静的立在山头上。往北看,城外的河水很清,菜畦中还生着短短的绿叶。往南往北,往东往西,看吧,处处空阔明朗,有山有湖,有城有河,到这时候,我们真得到个“明”字了。桑先生那张画便是在北城墙上画的,湖边只有几株秋柳,湖中只有一只游艇,水作灰蓝色,柳叶儿半黄。湖外,他画上了千佛山;湖光山色,联成一幅秋图,明朗,素净,柳梢上似乎吹着点不大能觉出来的微风。
对不起,题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却说了大明湖之秋,可谁教亢德先生出错了题呢!
一九三七年
16.文中的序号处应填写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风是一阵比一阵大,天色 ,黑得可怕。
2)这才明白了济南的不凡,
a.①由灰而黄,而深黄,而黑黄,而漆黑
②不但有水,而且是这样多呀
b.①由灰而黄,而深黄,而黑黄,而漆黑
②不但有水,而且是有湖的呀
c.①是一阵比一阵紧,直到漆黑
②不只是大,还有些明呢
d.①是一阵比一阵紧,直到漆黑
②不但有大明湖,还有黄河呢
17.文章开始说大明湖“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后来又说它“大”而且“明”。请思考作答。(6分)
1)为什么说它“既不大,又不明” ?(2分)
答: 53页,当前第6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

2)联系全文思考:为什么把它命名为“大明湖”?(4分)
答:

18.为什么说大明湖“到底算个名胜”?请概括回答。(4分)
答:

19.文章收尾说“题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却说了大明湖之秋”。写“大明湖之秋”是否离题?为什么?(4分) 53页,当前第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
答:

六、(16分)
20.从下面提供的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为《大明湖之春》写一篇赏析短文,300字左右。
1)大明湖秋韵
-----赏析《大明湖之春》的景物描写
2)行文开合自如
-------赏析《大明湖之春》的构思技巧
16a(①,连用“而”字,将天色的变化紧凑衔接,强调济南的风对花的摧残,“一阵比一阵紧”句式虽然整齐,表现力不够,且“紧”字与“天色”搭配不好。②,b,选项内容前后不构成递进关系,c,上文内容没有涉及到“明”。d,收笔与上文内容重复。)
17.(1)湖用坝划开许多块,水黑而不清。(2分,每个要点1分)
2)说它“大”是指:从高处远眺,灰绿一片;“庄稼”收获后湖面开阔。(2分)说它“明”是指:湖宽水净,显着明美;从高处远眺,处处空阔明朗。(2分)
18.泉,池,河,湖,四者俱备,才显出济南的特色与可贵,大明湖作为风景的组成部分,是少不得的。(2分)大明湖的蒲菜等水产品很出名。(2分)
19.没有离题。作者对“大明湖之秋”的描写,正符合“大明湖”大且明的特点,同时,与作者在文章表达的对济南、对大明湖的热爱和眷恋之情是相吻合的。(4分,每个要点2分。)
20.赏析纲要
1)大明湖秋韵
-----赏析《大明湖之春》的景物描写
《大明湖之春》中对大明湖秋景的描写,形象再现了大明湖秋色的明朗、素净,表现了作者对大明湖的怀念和热爱。在写法上有下面的特点:
1.写景画意,相得益彰。作者在描写大明湖秋天的景色时,穿插了桑子中先生的油画以作烘托,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2.定点换景,多角度描写。在描写秋景时,先立足城墙,“俯视秋湖”,然后分别“往南往北,往东往西”眺望,视野开阔,写景宏大。
3.淡笔轻描,疏笔传神。作者在描写秋天的景色时,没有浓墨铺张,而是淡笔点出,“两截断藕”“一些黄叶”“三五枝芦花”等,即写出了大明湖秋景中残破素淡的诗意。共53页,当前第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
2)清新自然的文辞
------赏析《大明湖之春》的语言技巧
《大明湖之春》在写景状物、表情达意上显示了作者很强的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力。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苏轼语)用“天工与清新”来评价《大明湖之春》的语言技巧诚不为过。
1.造句尊重口语的句法。①短句的使用符合口语习惯,如,“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②语气词的使用亲切自然,如,“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湖中的出产可是和很名贵的呀”。③叙述和描写时的句式符合人们的朗读节奏,或长或短,纯然天成,如,写湖的不大,则用短句,“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写湖的大则用长句,“比如在千佛山上往北眺望,则见城北灰绿的一片──大明湖”。
2.景物描写清新素淡,意味浓厚。①文章写了大明湖的春秋两季的风景,写大明湖的春,用笔似乎多有贬抑,但笔锋一转,又写“到底算个名胜”,清新素淡的叙述中却包含作者的深情,全没有了“贬春”之意。②写《大明湖》的小说在“一二八”时被日军的战火烧毁,平淡的叙述中含着对大明湖的惋惜,对美好春光的期盼。
高考鉴赏文写作评分标准
(一)总分16分,以分项计分的方式评分。
内容:是否切题;中心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充实。
结构:文体是否符合要求;结构是否完整。
语言:是否流畅;有无错别字(两个字扣1分)。
(二)文章档次:
一等(16-12)符合题意,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或通顺。
二等(11-7)基本符合题意,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三等(6-0)偏离题意,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
(三)评分说明:
未写题目扣1分;字数不少于270字,每少于30字扣1分;
选取某一点赏析但未紧扣题目,视为“基本符合题意”;
赏析范围不在题目要求之内的,视为“偏离题意”。
  (三)儿子的旋律
儿子下班了,父亲紧张的数着儿子的脚步声。果然,儿子“啪”的开了门。父亲默默地看着他。儿子没有看父亲,似乎点了个头,径直向自己的卧室走去,边走边脱外套。
收音机又响了,儿子!
两人面对面准备吃饭,儿子在撬午餐肉。父亲从儿子脸上看不出什么异常。
父亲一字一句:“我被免职了,明天宣布。”
儿子猛地扬起脸。父亲没有在这稍纵即逝的惊讶里看到别的什么。没有怜惜没有安慰也没有懊恼。儿子手不停:“你也需要休息了。”
父亲感到胸闷气短。他盯着儿子,儿子的手健美粗大,血管里青春在跃动。
儿子一声不吭。父亲没有说话也不再盯着儿子。他感到儿子匆匆搁筷,找衣服,又跨进卫生间。马上,水声“哗啦哗啦”,跟着儿子的歌声高高扬起,温存自信,旋律跳荡。
儿子!儿子!儿子!
儿子你在想些什么?你大了,不再崇拜父亲,你越来越沉默,你不再抱怨父亲呆板僵化,不再为各种政治问题与父亲争论不休,也不再说父亲刚愎自用。儿子,你甚至看不起父亲。咳,父亲这样了你还是无动于衷吗?这就是这一代的冷漠理智?你匆匆吃饭洗澡是因为那打字员在等你去看歌剧?可是儿子,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你啊。我的官龄比你的年龄还大一圈……
电视在播相声。父亲茫然四顾时才发现儿子并没出门,而是坐在他身后看书。父亲不由纳闷:打字员前几天就订了票,还兴冲冲问他是否同去。共53页,当前第9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
父亲彻夜来回踱步,儿子也辗转反侧。父亲老了,他的一切都老了。曾和父亲这一辈很协调的背景已走向薄雾黄昏。这是变幻莫测的时代,不再是仅仅需要热血忠诚的岁月。
早上儿子起得很早,父亲晨练回来,儿子早已准备好早餐。收录机照样开着,而且旋律明亮欢跃。
父子俩依然沉默着洗漱用餐。儿子几次似乎要开口。父亲沉下心微颤地期待着,儿子却什么也没有说。
父亲佝偻着进卧室更衣。儿子不知在什么时候在身后捧着一套西装。
“穿这精神,是去宣布开会吗?”儿子又拿过领带走到父亲跟前。父亲迟疑着。
“我给你打。”儿子看着父亲。温柔的手像父亲过世的妻子。父亲的心紧成一团。
“行吗?”儿子侧侧身。
父亲和儿子一起看着穿衣镜。沉默着,父亲凝视着儿子的眼睛,儿子也凝视着父亲。儿子对着镜子:“一夜之间你衰老了许多。”儿子声音低沉温柔,“可我一直为你感到骄傲,为你一辈子正直无私,一辈子对信仰的忠诚,你尽力了。”
父亲心潮翻涌。肩上儿子的手十分有力,他感到心中的自信像空气注入烂气球一样迅速饱满的回归。
最后接父亲的小汽车在笛笛呼唤,父亲走到门口又折了回头:“昨晚干吗不去找她?”
儿子沉默了一会:“分手了。”
“因为……我下台?”
“大概……但这没关系。”
儿子!儿子!儿子!
父亲老泪闪烁,儿子把双手搭在父亲肩上,笑道:“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我很高兴不再有你耀眼的光环笼罩着我的光彩,你说呢?”
儿子!儿子!你可以把收录机再开大点。
中画线的句子“收音机又响了,儿子!”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3分)
表现父亲当时的失落、痛苦与无奈。
说中三次写到录音机,对小说有什么作用?(6分)
扣住小说题目。
表现儿子明亮欢快自信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人生态度。
通过对录音机的描写,表现父亲在儿子的人生态度的感染下发生了变化。
  “旋律”的表层意是什么?联系全文说说题目中“旋律”的深层含义是什么?(4分)
表层义:音乐的旋律,声音有节奏而和谐的运动。
深层义:儿子独立自信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
  请你分层概括小说的情节(4分)
开端:父亲年老力衰被免职,内心充满失落。
发展:父亲向儿子宣布消息,可儿子若无其事一般,父亲有几分怨愤。
进一步发展:父亲整夜未眠,精神不振,清晨儿子帮父亲穿西装打领带,父亲被儿子的默默理解所感染。
高潮结局:父亲得知儿子受到他免职牵连却依然乐观,老泪闪烁,父子理解、沟通、信任。(意思对即可,没有标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但表述正确不扣分)
  六、文章赏析(16分)
根据《儿子的旋律》的内容,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标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赏析文章。
  1 试析《儿子的旋律》中的父亲形象。
父亲是一个即将离职退休而心理又一时难以适应的老干部形象。
父亲正直无私,对信仰无比忠诚,一直是儿子的榜样。但是,由于年老力衰的原因将被免职,内心充满失落。父亲决定坦诚面对儿子,早早回家等着儿子,要向儿子宣布消息。可儿子一下班就径自去开收录机,若无其事一般。“收录机又响了。儿子!”这旋律低沉、凄切、并带有几分怨愤,作者用这种含蓄的写法正好衬托出父亲当时的失落、痛苦和无奈。
小说紧紧抓住了父亲的心理变化,一方面写父亲确实觉得自己老了;另一方面又写父亲在感叹岁月无情的同时,痛心儿子为何不能理解自己。其后,父亲终于宣布自己被免职的新闻,儿子听后仍无动于衷,反而唱起歌。父亲由于儿子的冷漠而心中满含愤恨、隔膜、不理解。共53页,当前第1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
在描绘了儿子帮父亲穿西装打领带的情景之后,父与子理解、沟通、信任 “父亲老泪闪烁。”他在儿子的感染之下改变了人生态度。
  2、浅谈《儿子的旋律》一文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父亲失去职务,儿子失去爱情,但两个人面对生活变化和挫折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人生态度却大不一样。
儿子的坦然最终感染、影响了父亲,使得父亲完成了情感转移和感情的升华。本文就是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以及各种难以避免的变故,对此,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态度。
只要坦然面对、自信向上才是正确的选择。失落、怨恨都是无用的。明亮欢悦、自信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人生态度,会影响、感染别人是指从痛苦失落的困境中走出来。(学生能结合故事分析,言之成理就可以。)
学生答题:
本文通过描写父亲与儿子之间的感人的故事,向人们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当我们面临挫折面临失败时,我们应该乐观向上,用积极的心态面挑战,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身边的事并不糟糕。
小说的这对父子便是一个鲜明的对比。父亲为官多年后而被免职,失落与们难受,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希望相依为命的儿子能够安慰自己。儿子也因为父亲的免职,势力的女打字员与之分手。然而,儿子并没有从此消沉,而依然喜爱自己的“旋律”,甚至对父亲的被免职显得若无其事。
小说中的儿子面对情场失意,父亲免职,却表现出对生活不弃不离,而是乐观向上。最终,儿子用自己对父亲的爱说明并不惧畏挫折失意,体现的恰恰是难能可贵的积极心态。而这种心态正是小说折射出的人生哲理。
作者用这样一个故事来教育我们,让我们感悟出在人生的变迁时应如何面对,尤其是儿子那勇于面对生活的激扬旋律一直会飘荡在读者的心里。
  这则故事从父亲的感觉中叙述出来,使得全篇的叙述视角相当新颖别致。一方面使全篇的叙述带上了一种难得的个性化色彩,你不知不觉地被这种充满人生沧桑感的叙述所同化,从父亲的这些感觉、感情思想的戏剧性变化中,直截了当的领略到一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另一方面,这样一种从父亲眼中投射出来的艺术视角,使全篇的叙述力量不仅更为集中、凝练,而且还留下了相当大的艺术空白,供你启动联想、想象的思维马达,去探寻这些艺术空白中的潜信息。如果采取中立性的或介入性的第三人称叙述视角,这种耐人寻味的艺术意蕴肯怕很难传达出来。
这则故事从父亲的感觉中叙述出来,使得全篇的叙述视角相当新颖别致。一方面使全篇的叙述带上了一种难得的个性化色彩,你不知不觉地被这种充满人生沧桑感的叙述所同化,从父亲的这些感觉、感情思想的戏剧性变化中,直截了当的领略到一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另一方面,这样一种从父亲眼中投射出来的艺术视角,使全篇的叙述力量不仅更为集中、凝练,而且还留下了相当大的艺术空白,供你启动联想、想象的思维马达,去探寻这些艺术空白中的潜信息。如果采取中立性的或介入性的第三人称叙述视角,这种耐人寻味的艺术意蕴肯怕很难传达出来。
  3、简析《儿子的旋律》从父亲角度展开叙述的好处。
这则故事从父亲的感觉中叙述出来,使得全篇的叙述视角相当新颖别致。一方面使全篇的叙述带上了一种难得的个性化色彩,你不知不觉地被这种充满人生沧桑感的叙述所同化,从父亲的这些感觉、感情思想的戏剧性变化中,直截了当的领略到一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另一方面,这样一种从父亲眼中投射出来的艺术视角,使全篇的叙述力量不仅更为集中、凝练,而且还留下了相当大的艺术空白,供你启动联想、想象的思维马达,去探寻这些艺术空白中的潜信息。如果采取中立性的或介入性的第三人称叙述视角,这种耐人寻味的艺术意蕴肯怕很难传达出来。 53页,当前第1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24953c2ac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b.html

《散文鉴赏题集锦(1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