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发布时间:2023-02-13 16:44: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作者:刘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年第02【摘要】本文从对柳宗元的《渔翁》的分析中,得出柳宗元笔下的这个渔翁形象,并非中唐时期渔民生活的现实反映,而是诗人自己的志趣的客体化,这形象是高洁的,悠然自得的,同时,又是虚无缥缈的。这样,读者从诗人苦心孤诣的构思里,又可窥见一层凄清之色。【关键词】柳宗元;渔翁;赏析【中图分类号】I2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7020092-0091-01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唐代永贞年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为永州司马。司马是个闲职,不得过问吏治,因此,他的一腔抱负化为烟云。由于心情一直抑郁,无奈之时,他只能寄情异乡山水,写出了许多极为优秀的山水诗,《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佳作。这首小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法勾勒出一幅令人痴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全诗共六句,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三个层次。前两句就从夜到拂晓写起。西岩即永州城外的西山。渔翁是这两句中最引人注目的形象。他夜宿山边,晨起打水,燃竹,以忙碌的身影形象地显示着时间的流转。本来早起打水生火,亦常事,但汲清湘”“燃楚竹,造语新奇,为读者所未闻。事实不过是打湘江的水,以枯竹为薪而已。不说汲,燃,而用”“燃竹借代,诗句的意蕴也就不一样了。这两句既设制了一个秀丽悦目的空间画面,又以夜幕初启,晨曦微露这样流动的时间感引出了下面对日出的描绘,可以说在时空两方面奠定了全诗活跃而又清逸的基调。中间两句。晨炊既毕,风烟俱净,朝晖照亮了山峦,这位渔翁也该驾着他那一叶扁舟与我们见面了吧?然而却不见其人,正当你努力眺望寻找之时,忽然一声欸乃摇橹的欢快渔歌自山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间传来,大家不禁心头喜悦,正准备好好一睹仙颜,而那歌声却又飘然而去,消融于满目绿色之中了。这是最见诗人功力的妙句,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柳宗元没有静止地去表现日出的壮丽辉煌,或去描摹日出后的光明世界。他正是发挥语言艺术的特长,抓住最有活力,最富生气的日出瞬间,把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景象描写的比真实更美好,给人以强大的感染力。苏东坡论此诗道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读此诗,有奇趣。(《冷斋诗话》),这是恰如其分的评语。最后两句。这是全诗的一段余音,渔翁已乘舟下中流,此时,回看天际,只见岩上缭绕舒展的白云仿佛尾随他的渔舟。关于这两句,东坡却以为虽不必亦可”,但本人以为:保持作品的原貌,是对作者的一种尊敬,而作者之所以写诗,为的是要表达一定的内容,内涵应该是丰满的,能充分反映作者的真实情感。如果砍掉了这两句,就没有此效果了。应该说,柳宗元笔下的这个渔翁形象,并非中唐时期渔民生活的现实反映,而是诗人自己的志趣的客体化,这形象是高洁的,悠然自得的,同时,又是虚无缥缈的。这样,读者从诗人苦心孤诣的构思里,又可窥见一层凄清之色。有人认为本诗最后两句苏轼以为:“熟味此诗有奇趣,其末两句虽不必。亦可也。”(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如果删掉后两句,意味更深,但那是苏轼的意味,而渔翁则成了陈眉公说的有野趣而不知乐者,樵牧是也”(《花史跋》。若不删,便有渔翁的自家意味。渔翁则像眉公说的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诗中描绘的便是一个不俗的渔翁。也就是说,苏轼自己得到了趣味,泯灭了画中人的趣味,他的趣味比柳更深些。但若做一副场景看,不删似乎更妙。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39709d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ca.html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