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23-01-19 23:22: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湖心亭看雪》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 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欣赏文章精妙语言,作者精妙的写作技巧; 3.品味作者在文字中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设想:
1.读赏结合,朗读激趣,完成本课学习目标; 2.开展活动,教给方法,操练言语,积累知识; 3.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4.朗读法一线贯穿,评赏与朗读结合;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语导入
1)有人说,没有看过西湖冬景的人,看看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够了,也有人说,张岱笔下的《湖心亭看雪》,百读不厌,诵读之,品味之,言有尽而意无穷。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名篇《湖心亭看雪》去观赏西湖雪后的美景,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2)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shàn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他寓居的地方是?——州。这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 二、初读课文晓文意 (一)自由朗读课文
1. 易错字读音:崇祯 余挐一小舟 雾凇沆砀 一芥 ... 饮三大白qiǎnɡ
2. 易错朗读节奏: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二)边读边译 3. 重点字词解释。
湖中人鸟声俱绝 日更定 上下ー 长堤一痕 ....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金陵人,客此 下船 三.二读课文赏奇景

1

(一)学习活动一: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并赏析写景的妙处。 以“我认为 写得好,写出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
明确:“绝”,进一步提示学生:是什么了呢?学生回答:是人和鸟的声音。引用谢道韫在《咏雪》中的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以及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并且指出它们都是从视觉来写雪,而张岱却从听觉上着眼,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地不敢做声的森然寒意。这对于很少下雪的杭州、对于很少见到大雪的张岱而言,难道不是一番奇景吗?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白。
明确:这句话中作者连用三个字,将天、云、山、水连成一片,造成了一种苍茫的浩大气象,与后文的“上下一白”,把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浑茫莫辨的壮阔雪景进行了总体描绘,把大雪盖地的静穆与水气,湖面上雪花水气茫宕一片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作者也融入在了这西湖的美景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3)“湖上影子,惟长堤痕,湖心亭点,与余舟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明确:用了四组数量词(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非常生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勾画出作者眼中的湖上景物,,它们极其渺小,好象要融入苍茫宇宙的味道,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读过之后,我们不难想见作者独行于茫茫雪夜中所感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感悟。
(二)探究写法。品读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学习白描手法,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1.简介白描手法:
白描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在绘画中不着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2.体会白描写法:
文中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的写意山水,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三)小结: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作者所乘的小船在缓缓行进,船桨划过水面,发出哗哗的响声,一切都是那么静谧,极目望去,茫茫雪景中隐隐露出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好像淡妆的西子在向我们悄然走来,这对于看惯了西湖平日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张岱而言,不就是一番奇景吗?作者觉得天地是那样的广大,而人又是那样的渺小。面对着这样的奇景,怎能不让张岱思绪万千!

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52c8f3df2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30.html

《湖心亭看雪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