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课例及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28 08:40: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少年闰土》课例及分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

(课件出示鲁迅形象图片)

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

(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导语及资料袋中对鲁迅先生的介绍谈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也可以谈自己从课外书中获得的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

2. 看来同学们对鲁迅还真有一些了解,那你们知道鲁迅的童年生活怎样吗?其实他也和我们同学一样,有着快乐的童年,也有让他难忘的小伙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生活,一起来认识一下鲁迅的儿时伙伴,(出示:少年闰土  及《故乡》)

3.介绍《故乡》

二、检查预习  整体感知

1、首先检查一下生字词语的预习

生字学习分两步进行

生字

词语

2、接着出示一组词语,要求学生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

其间             只知道

无端             稀奇

素不知道         如此

如许             从来不知道

希奇             其中

单知道           无缘无故

3 .检查课文内容的预习

课文主要写什么内容?

说说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要求学生能谈多少就谈多少)。

三、自主读书,小组研讨

1.交流自己解决的问题。

1)闰土什么样子?

2喜欢闰土吗?为什么?

接着我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围绕本课的主线提出疑问

3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那么课文里讲了几件事?作者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为什么?

把学生带入下一个环节,同时出示阅读要求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阅读课文中所写的四件事,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贸、动作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和老师同学一起交流。

你从哪些文字中了解闰土是个怎么样的孩子?

1.看瓜刺猹

 学生读、画。

 说说自己是怎样体会的。

(根据学生的反馈出示句子)

  A你听,啦啦地响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引导学生动作——机智)

然后引导学生读:月亮地下,猹来了……请大家轻轻把这句话读出来,注意不要把猹吓跑了

  B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动作——勇敢)

  C、引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外貌、动作——可爱)

读:多可爱的小伙伴呀……带着自己的情感去读。

2.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继续交流雪地捕鸟、海边捡贝壳、沙地看跳鱼三件事,体会情感:

A.雪地捕鸟,扫,支,撒,拉。

B.海边捡贝壳,红的,绿的……

C.沙地看跳鱼。

3.  指导朗读:可提示学生

闰土在讲解这些故事的时候是怎样的语气,结合你生活中为小伙伴讲见闻时的感受来读这一部分,读出闰土当时的语气。

4 .过渡:

闰土这给作者讲了那么多稀奇的事,此时如果你就是鲁迅,听到闰土的讲解,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过度::你是这样,童年的鲁迅也是这样,出示含义深刻的句子

5.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①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引导:闰土知道什么?知道什么?

②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引导:当闰土在雪地捕鸟、海边拾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的时候,我在干什么?

③     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浅薄、无知,闰土的见多识广。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出示)

五、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是呀,闰土已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他是一个 见多识广的孩子,他是一个……他是一个……他是一个……他是一个……他是一个……

作者也越来越喜欢闰土了,怎耐天下无不散筵席。

1.作者说“……但从此没有再见面。那同学们,你们希不希望他们再见面?

2.然后让想象,互相交流:

多年以后,鲁迅再见闰土时,他的外貌什么样?语言是什么?

学生交流以后,教师还原现实

3.呈现结果,还原现实:

其实,三十年以后,和闰土再一次相见了,请看文章: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啊!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这是鲁迅《故乡》的一段文字

三十年后的闰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收获。

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以及课内外的阅读进行总结  感悟写法

六、总结内容  感悟写法 

虽然成年后的闰土与儿时的差别很大,但这就是生活,一个未知数,但少年闰土的形象永远是那么清新、隽永,他的形象让一代代的小伙伴追寻,这都得意于鲁迅这位文豪的妙笔生花,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不仅是要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和他们一起享受生活,最重要的是学习鲁迅的写作方法,通过几件事及形象的外貌描写,让我们的小伙伴也能在你的笔中永远活泼、可爱。

课例点评:

《少年闰土》是六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文章重点写了闰土给讲雪地捕鸟、海边捡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本课在写作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1)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语句,较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2)通过人物的外貌及言行来反映人物特点,因此,这篇课文我分六个步骤进行教学。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少年闰土》是本单元初识鲁迅的第一篇课文,课文编排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成就,所以情景的创设,既是对学生已有资料的交流和资料袋的阅读,也是完成初识鲁迅的第一步。同时也帮助学生积累了有关语言材料,又自然地过渡到课文内容中去。

二、检查预习  整体感知

在读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生字和新词,选自己认为最难的生字和新词,在识字、理解词语方面给学生焕然一新的感觉,为学生解读文本扫除一切障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再一次熟悉课文,使闰土的特点随着对课文的了解也越来越清晰。

三、自主读书  小组研讨

这一环节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创造的活力才有可能在学生的身上迸发。

四、精读课文  品味语言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质疑、探究,讨论问题和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本环节精读品味,而就是体现在重、难点的突破。

本文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通过闰土的外貌、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二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后者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重点的解决,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比如:以阅读课文中所写的四件事,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和老师同学一起交流。问题引路,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看瓜刺猹这件趣事上来,以人物的动作描写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抓词语、看插图、联系生活等,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知文章中的中心人物,学生就很容易体会出人物的特点,那么其余的三件事随之水到渠成,最后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闰土,同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己心灵的自由,凸现了学生的个性。

 四角的天空等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对学生来说真的很难,如果单单就文字本身来由教师讲,学生会觉得枯燥,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其含义。而采用想像、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效果就会不同,比如当闰土在雪地捕鸟的时候、海边拾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的时候,我在干什么?。这样让学生不仅读懂文字,也体会出四角的天空,实际上是指生存的空间有限,生活不自由,见识狭小,也就是说作者用反衬的方法来烘托闰土的形象,感悟到作者文字背后的写作技巧后,就轻而易举突破了难点。

五、拓展延伸  升华主题

《少年闰土》一文节选自鲁迅的《故乡》。这个特定阶段的闰土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读鲁迅的文章有时我们必须联系全文,深入理解才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使我们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因此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多年以后,鲁迅再见闰土时,他的外貌什么样?语言是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后,之后出示了摘自《故乡》中的一段话让学生进行理解。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鲁迅,激发学生深入读《故乡》或是鲁迅另外的文章的兴趣,去更多的了解鲁迅,已达到本单元的最终目的。

六、总结内容   感悟写法

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完成了教学要求,又使学生养成了读写的习惯,真可谓一举两得。只要通过平时的读写训练,以点带面,因小见大,读写结合,我想,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能得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便能得到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6335d2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8.html

《少年闰土课例及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