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对点练17强化整体意识精解思路分析题

发布时间:2020-04-30 22:49: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专项对点练17

强化整体意识精解思路分析题

(时间:30分钟 分值: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1分)

与松鼠共餐

马步升

在都市人的眼里生活在山区的人随时都有被孤寂胀破的可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绝大的误解。都市的喧闹是人造的并以人为主体的一旦市面萧条那便是一片真正冰冷的荒漠。以这种热闹的眼光观照人烟稀少的山区难免就要为其悲悯了。

其实山区是一个众生喧哗的世界与人为伴的不仅有人还有无数生动的生命。且不说人们整日被自己驯养的家畜家禽所围绕从早到晚都能听到异于同类的生命的声音即使游荡于荒山野岭的生灵也在与人类同奏着生命的旋律。也许正因为山里人对孤独的恐惧便也格外珍视自己与其他生命种属的和睦相处。客观地观察所得的结论往往有失客观实际的体验则更具真实性。

我读初中的时候家里和学校隔着十五里山路在这段漫漫黄土便道上只散落着两个村庄大部分路段都处在无人烟的黄土丘壑中。那时村中也只有我一人读初中学校没有寄宿条件我每天是后半夜一路小跑去学校前半夜一路小跑回家每趟山路都被夜色所笼罩月明星稀之夜雨如晦之夜解除我内心恐惧孤寂的都是人以外的生灵雄鸡的长鸣狗的狂吠驴的嚣叫牛的壮吼每听到一声两声的虽然我与它们还迢隔甚远但那种温暖穿透茫茫夜幕与一颗少年的心灵相呼相应。

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暮秋时节了山路上有一棵高大的杜梨树白露甫过杜梨遭霜杀以后就褪了生涩而变得绵软可口。20世纪70年代中期山区农村的贫困实在可怕放学回家时分早已饿得腿软脚飘了家中也无足够的饭等候我乌黑的杜梨便叫住了我的脚步。我爬上树便边摘边狂嚼起来。那玉米粒大小的杜梨一朵朵地挂在树上每一朵至少也十几粒。树生得高大也地处偏僻这树杜梨基本上就是我的独食了。饕餮一通后肚里有了点儿货吃相就文雅一些了拣摘着品尝着时不时地还吼几句山歌。我听见树下有松鼠在喧闹它们一串串地扑上树身又叫嚣着窜了去。我心想好多的杜梨碗大汤宽咱们各吃各的何必向我示威呢!再说悬挂于树梢上的杜梨我也没能耐吃到就赏给你们享用吧。可是松鼠并未领我的情还在蹿上蹿下地喧嚣。我茫然四顾才发现了我犯的错误原来我恰好蹲在树身的分杈处居着要津绝了松鼠的食路。我刚爬向一个大的分枝松鼠们便欢叫着爬上了别的分枝。这样我在树的一边津津有味地吞嚼松鼠们在树的另一边嘁嘁喳喳地噬咬有的胆大的松鼠竟然爬到我伸手可及之处进餐并且将尾巴朝向我忽闪忽闪的在夜幕中像我心中那面渺茫的人生之旗。也许因为我的让路分食使它们对我产生了信任感吧。身处人海难得的是被别人信任被素未谋面人兽相隔的松鼠信任那种幸福和庄严实在是令人激动我不由得约束了自己的手脚生怕惊动了它们。如此一个万木萧瑟的暮秋最容易使无助少年伤怀的季节我却在快乐中度过我不着急回家不紧不慢地吃着杜梨观赏着松鼠们的吃相真有一种暖流滔滔其乐融融的温馨。每天当我唱着山歌兴高采烈地回到家中时往往已是午夜前后随便吃几口饭眯一会儿觉又兴致勃勃地上路了。

有一年暮秋我回了趟老家发现那棵杜梨树已没有了山路两旁一览无余村中还有一位少年仍整日奔波在这条去学校的路上我既感动又遗憾。我不知道没有生命的相伴他还能否坚持跑完这条孤独的山路能否将少年希望的旗帜插在事业的城头上?

(有删改)

1.(分析行文思路题)这篇文章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请结合全文作答。(6分)

                                    

                                    

                                    

[答案] ①文中先从都市人对于山区生活着的人们的误解写起,引出山区是无数生命共舞的世界这一话题;②再以“实际的体验”带领读者走进山区缤纷的生活之中,特别写到与松鼠分枝而食杜梨的场景;③结尾处叙述一位少年带给自己的感动与遗憾,流露出美好记忆失去后的感伤情怀。

2.(分析句段作用题)文章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作答。(6分)

                                    

                                    

                                    

[答案] 内容上:通过对比指出都市人对山里人的误解不能以表面热闹的眼光去认识山里人的生活。

结构上:引出下文对山区众生喧哗的世界的描写为写“我”与松鼠同树共餐的和谐场景做铺垫。

3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山里人为了排除对孤独的恐惧便格外珍视与其他生命种属的和谐相处共同营造众生喧哗的世界同奏生命交响乐。

B.文章叙写了作者初中求学时赶夜路的经历是人以外的那些生灵解除了作者内心的恐惧和寂寞温暖了他那颗少年的心。

C.作者爬上了杜梨树边摘边“狂嚼”起来此处使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将作者“腿软脚飘”的饿极窘态写得真实可信。

D.作者写与松鼠分枝而食杜梨的场景说明松鼠对人的信任表现了贫困岁月中作者体验到的暖流滔滔、其乐融融的温馨。

A [“山里人为了排除对孤独的恐惧”错原文为“也许正因为山里人对孤独的恐惧”此处将或然当必然。]

4文章末尾写到了一名和自己一样“整日奔波在这条去学校的路上”的少年并说自己既感动又遗憾你是如何理解作者这种复杂感情的?请结合相关内容探究作答。(6分)

                                    

                                    

                                    

[答案] 作者说感动是因为这个少年有认真求学的精神从他的身上作者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勾起了对自己少年求学生活的回忆;作者说遗憾是因为童年那棵杜梨树已经不复存在周围的环境已遭到极大的破坏曾经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松鼠也不见了踪影,无法让这个少年体会与松鼠共餐的欢乐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15分)

大明湖畔稼轩祠

泉 琴

大明湖南岸有一静肃小院。小院周围绿树红花参差披拂如诗如画。

踏着一条青石板路缓步来到小院正门举目望时只见门框上方高悬一匾额上书“辛稼轩纪念祠”。原来这一片就是大明湖公园新八景之一的“稼轩悠韵”。辛弃疾和李清照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词人并称为“二安”。巧的是他们都是济南人。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济南人对“二安”热爱有加他们在趵突泉公园建立了李清照纪念祠又在大明湖景区改建了稼轩祠。

酷爱辛词的我早就熟知辛弃疾是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大英雄。22岁时他就拉起了义军队伍跃马横刀勇闯敌营活捉叛将。这时耳畔似乎响起了哒哒的马蹄声。这马蹄声是从辛词里跑来的吧?抑或是从古代宝剑的寒光里迸射而来?受了这朦胧的诱惑我便掏钱买了门票匆匆走进了这古典素雅的三进院落。一进院里墨香阵阵的东西厢房首先吸引了我。墙壁上挂着的都是一些与辛词有关的名人字画。辛词的名头大有些警句早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加之他的词风粗犷豪放具有浓浓的爱国情操。后世之人皆喜欢临摹他的名词佳句来陶冶情操展柜里陈列的是各种版本的辛词以及研究成果。我拿起手机拍了几张照片既然带不走这些古籍带走某些文字的片段回去赏读一番也会别有情趣。

第二进院落的过厅里居中兀立一块造型别致的太湖石。这是一道障景。一览无遗的风景总是令人觉得肤浅宽泛推花扶柳绕石穿山才是增添自然界悬念的不二法门。果然太湖石旁有一棵古槐绿叶幽幽遮天蔽日。这一石一树一动一静倒也充溢着和谐之道。

绕过太湖石出现了祠堂的第三进院落这就是主体建筑辛公的纪念堂。文能惊天武能动地这种卓越的才能奠定了辛公在历史上独特的地位。我端正了下帽子抬腿迈进纪念堂的大门迎面就是一手握书一手持剑的辛公铜塑雕像。辛公的眼睛炯炯有神直视前方。这凛凛风姿大概就是当年征战沙场时的真实写照吧!

辛公的背后悬挂一大型匾额。书写龙飞凤舞气势磅礴。我一时竟认不出内容。好在自己背诵过不少辛词根据几个容易辨识的字体倒也顺理成章连成了稼轩长短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辛词中脍炙人口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作者写壮词以寄陈同甫是因为他和陈同甫有着同样的遭遇同病相怜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

站在塑像面前我暗自嗟叹也暗自庆幸。嗟叹辛公作为男儿骨子里的那种固有的忠君爱民思想却不为所用以致壮志难酬郁郁而终。庆幸辛公在逆境中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化悲痛为诗词为后世留下了无数辉煌壮丽的篇章。

看罢明湖美景原路返回。经过第二进院落的时候才发现刚才急忙忙去拜谒辛公竟然没注意到此处有个西跨院。西跨院有一间大厅堂名为“停云堂”。

堂内挂了一些名人书法皆是金钩银划、美不胜收的辛词精品。恰好有一对年轻人在内参观只见他们冲着某幅字画朗吟道: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这一曲《水龙吟》是辛公血和泪的心声。他登临高处不是为了游赏美景而是为了叩问苍天发出心底的声声怒吼。可是就算辛公把栏杆拍遍拍得手心冒汗也无人懂得他那忧国忧民之情思啊!我肃立着沉浸在辛词的恢宏意境里和辛公的思想碰撞进而交织让蒙尘的心灵进行一次彻底的荡涤。

离开祠堂时恰是夕阳西下。回望“稼轩悠韵”祠堂周围此时蒙上了一层缥缈的云纱。那是历史的尘烟吗?真希望有那么一匹悍马自遥远的古代穿越到这人间盛境背上驮载着持剑的辛公马蹄声声由远而近响彻寰宇……

(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写到李清照及其纪念祠是因为她与辛弃疾有相似之处,这样写也表现了他们在后人心目中都具有崇高的地位。

B文章首段与末段的写景相映成趣,“绿树”与“红花”实写意境优美“夕阳”与“云纱”虚写感慨万分。

C.“太湖石旁有一棵古槐绿叶幽幽遮天蔽日”从对枝繁叶茂的古槐的描写可以看出稼轩祠自然环境清幽。

D.文章以游览稼轩祠的行踪为序展开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手法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B [B项“‘夕阳’与‘云纱’虚写”错离开祠堂时恰是夕阳西下。回望‘稼轩悠韵’祠堂周围此时蒙上了一层缥缈的云纱”也是实写。]

6.(分析句段作用题)文中有两段分别引用了辛弃疾的词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解析] 引用诗句的作用可从内容和效果上、对辛公形象以及主旨上分析。内容和效果上: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丰富了游记的内容。辛公形象:凸显了辛公忠君爱民却郁郁不得志的形象。主旨上:既表现了辛词千载之下巨大的影响力也表现了作者对辛公的敬仰与叹息。

[答案] ①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丰富了游记的内容。②有力地凸显了辛公忠君爱民却郁郁不得志的形象,使文章更具感染力。③两首词是辛公的代表作,这样写既表现了辛词千载之下巨大的影响力,也表现了作者对辛公的敬仰与叹息。

7这篇散文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6分)

                                    

                                    

                                    

[解析] 分析散文的意蕴重在对散文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把握。此题可从分析对辛弃疾诗词的态度对辛弃疾人生遭遇和人格精神的态度入手。

[答案] ①对辛弃疾诗词的酷爱。作者对辛弃疾的生平经历与词作十分熟悉且对展柜里陈列的各种版本的辛词极为珍视用手机拍照回去赏读。②对稼轩祠心存向往和崇敬。特意前去拜访被东西厢房阵阵墨香吸引;端正了帽子,才抬腿迈进纪念堂的大门。③对辛弃疾的人格精神充满敬佩与景仰。辛弃疾一生忠心为国,胸怀大志,在逆境中没有自暴自弃,终铸就传奇,深深地感动了作者。④对辛弃疾人生遭遇的同情与嗟叹。作为骁勇善战的大英雄,虽胸怀天下,却不为世所用,落魄失意,最终郁郁而终,作者对此充满同情与不平。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66d652fa6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c.html

《(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对点练17强化整体意识精解思路分析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