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英文描述

发布时间:2011-04-09 20:14: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I092051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析计算杆件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培养结构分析与计算(包括手算与电算)方面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论【092070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限定选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弹性体简单的计算方法和有关解答,提高分析与计算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打下初步的弹性力学基础。

  092080

 
   《土力学》是一门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属专业基础课,课时建议54学时。《土力学》所包含的知识既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又是为后面的专业课程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的成因和分类方法,熟悉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掌握地基沉降、地基承载力、土压力计算方法和土坡稳定分析方法,掌握一般土工试验方法,达到能应用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稳定、变形和渗流等问题的目的。 
  

   092100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港口与海岸工程、交通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属必修课程。 
  由于任何建筑工程都离不开地质环境,故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工程地质知识,而《工程地质学》正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因此本课程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工程地质现象和问题,以及这些现象和问题对工程建筑设计、施工和营用过程中的影响,并能正确处理和合理利用自然地质条件,了解各种工程地质勘察的要求和方法,能够正确布置勘察任务、合理利用勘察成果解决设计和施工问题。
  二、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理论及概念,了解各类地质现象和问题对建筑物和建筑场地的影响。
  2.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内容、方法和程序,熟悉各种原位测试方法的适用性,能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正确提出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和要求。
  3.能够分析、应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各类工程地质参数的来源、作用和应用条件。能根据勘察成果,对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对不良地质现象采取正确处理措施,合理根据地质资料进行设计和施工。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绪言 
  介绍工程地质的概念、学习目的、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同时介绍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以及本学科的发展概况。
  ()岩土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1.主要造岩矿物及其性质;
  2.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主要介绍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及其鉴别方法;
  3.第四纪地质层的各种成因类型(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海相沉积土、湖相沉积土及风积土)的特征及其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
  4.特殊类土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地质构造及其与工程的关系
  1.地质年代及其划分方法; 
  2.岩层的产状要素及其测定方法;
  3.褶皱构造(含水平、单斜构造)及其与工程的关系;
  4.断裂构造(节理、断层)及其与工程的关系;
  5.地层的接触关系;
  6.岩石与岩体的基本概念及其质量评价。 
  ()地下水
  1.本部分要求简要介绍地下水的基本概念和地下水的类型;
  2.简要介绍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3.重点讲授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及其处理措施。
  ()不良地质现象的工程地质问题
  本部分主要介绍各种不良地质现象的基本概念,重点介绍风化作用、河流地质作用、泥石流、滑坡和崩塌、岩溶、土洞、地震效应等所带来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工程地质勘察
  1.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分级、工作程序、勘察阶段和内容;
  2.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包括工程测绘与调查,坑探、钻探、物探等方法;
  3.工程地质原位测试,主要介绍静力载荷、单桩垂直静载荷、静力触探、圆锥动力触探、标准贯人、十字板剪切、现场大型直剪、块体基础振动等原位测试方法的基本做法、适用条件及其资料的使用条件等内容;
  4.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和图件,介绍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及图件的阅读和分析应用的方法。
  四、实验内容
  1.主要造岩矿物的鉴别; 
  2.常见三大类岩石的鉴别与比较; 
  3.地质构造的鉴别及其地质图的阅读; 
  4.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与阅读。
  五、前修课程要求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材料力学、理论力学
  六、说明 
  本课程需安排相应的工程地质实习,以巩固该课程知识的掌握。

     093030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土木工程概论》是为新人学的学生讲授的一门必修课程,阐述土木工程的重要性和这一学科所含的大致内容,介绍国内外最新技术成就和信息,展望未来。因此,本课程是一门知识面较宽、启发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设置该课的目的是使学生一进校就了解土木工程的广阔领域,获得大量的信息及研究动向,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建立献身土木工程事业的信念,自觉地生动活泼地学习。 
  二、课程基本要求
 土木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土木工程的广阔领域与分类; 
 土木工程的材料、土木工程结构型式、荷载及其受力路线; 
 各类灾害及土木工程的抗灾;
 土木工程建设与使用; 
 土木工程经济与管理; 
 土木工程最新技术成就及发展总趋势;
 数学、力学与土木工程以及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关系;
 较早养成自学、查找资料及思考问题的习惯,结合考核初步训练撰写小论文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 
  ()综述
  历史简述;土木工程的重要性;土木工程的建设与使用;各类灾害及土木工程中的抗灾;土木工程的现状和我国现阶段达到的水平,发展总趋势。
  ()土木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使用的各类材料及其应用概况,工程结构与材料发展的关系,材料工业的新发展及展望。
  ()土木工程种类
  房屋建筑(包括房屋的组成、单层、多层、大跨、高层、古建筑、特种建筑等),展示房屋建筑最新技术成就及发展方向:各类特种结构的型式,桥梁工程(包括拱式桥、斜拉桥、悬索桥、立交桥等),展示当代桥梁最新技术成就及发展方向;公路、铁道、隧道工程、矿井工程、水利工程、给水与排水工程,相应的新发展及展望;基础与地下结构工程及其新发展。
  ()土木工程的基本结构形式与土木工程荷载
  介绍梁、柱、拱、桁架等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受力路线,结构形式变化及新结构形式、展望;了解荷载、作用与效用的定义,荷载的种类,荷载组合的概念。 
  ()土木工程事故、灾害及防治、结构的耐久性
  1.事故的种类及其分析,工程结构常见事故,事故处理概述;
  2.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自然灾害中的工程损坏,抗震设防,减灾防灾新,成就及其发展趋势; 
  3.环境保护与土木工程,结构的耐久性,耐久性新进展。 
  ()施工与管理
  土木工程中主要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企业与项目管理,招标与投标,工程合同、索赔及信息管理;当代施工技术最新成就及管理现代化,相应的发展方向。
  ()工程与经济
  1.基本建设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总投资的组成与估算、概()算;投资控制、经济和社会评价;
  2.国际工程承包的内容和特点,承包合同与索赔,国际承包对人才的要求,发展趋势。 
  3.土木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建设监理的范围和任务;
  4.房地产业与物业管理。
  ()土木工程专业与未来
  土木工程专业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数学和力学与土木工程;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相关专业及其学科交叉渗透关系;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土木工程未来。
  四、说明 
  1.建议课堂教学为16—24学时,引导学生课外自学、查阅资料;
  2.内容应随时吸收最新技术成就及信息,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以“小论文”形式考核,一般不超过两千字,自定题目,严格要求,首堂课即要布置。
  4.设1—2项制作,如规定条件下的桥或梁,三角形基本单元组成的结构等,(由学生自行评比)培养创新精神。

     091090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与公共基础课及专业紧密衔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制备和使用方法以及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并了解工程材料性质与材料结构的关系,以及性能改善的途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针对不同工程合理选用材料,并能与后续课程密切配合,了解材料与设计参数及施工措施选择的相互关系。
  二、课程基本要求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1.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组成、结构和构造,并了解材料结构和构造与材料基本性质的关系。
  2.熟练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
  3.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4.掌握建筑材料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通过材料基本性质的学习,要求了解材料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并掌握材料各项基本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耐久性质等材料性质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在工程实践中的意义。 
  ()建筑钢材
  1.了解建筑钢材的微观结构及其与性质的关系。
  2.熟练掌握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弹性及塑性变形,疲劳)的意义,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3.熟悉建筑钢材的强化机理及强化方法。
  4.掌握土木工程中常用建筑钢材的分类及其选用原则。
  ()无机胶凝材料
  1.气硬性胶凝材料
  (1)掌握石膏、石灰、水玻璃等气硬性胶凝材料的硬化机理、性质及使用要点。
  (2)熟悉石膏、石灰、水玻璃的主要用途。
  2.水泥
  (1)硅酸盐水泥,掺混合材硅酸水泥:熟悉矿物组成,了解硬化机理,熟练掌握性质、检测方法及选用原则。
  (2)了解其他水泥品种及其性质和使用特点。

()建筑钢材
  1.钢材的化学组成与晶体结构,及其与性质的关系。
  2.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
  3. 钢材的强化机理与强化方法。
  4.土木工程中常用钢材的分类、性质与选用。
  5.建筑钢材的锈蚀与保护。
  ()无机胶凝材料
  1.气硬性胶凝材料 
  (1)石膏的制备、胶凝机理、性质及用途,主要石膏制品及功能。
  (2)石灰的制备、胶凝机理、性质及用途。
  (3)水玻璃的制备、胶凝机理、性质及用途。
  2.水泥 
  (1)硅酸盐水泥的基本组成与生产原理。
  (2)硅酸盐水泥的硬化机理。
  (3)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及其性能特点。
  (4)掺混合材硅酸盐水泥的组成及性能特点。
  (5)其他水泥品种的组成及性能特点(包括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道路水泥及其他特殊性能的水泥,自学)
  (6)常用水泥的选用原则。
  ()混凝土与沙浆
  1.混凝土
  (1)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包括砂石材料,掺和料及外加剂)
  (2)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
  (3)硬化混凝土的性质(包括力学性质、变形性质、耐久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4)普通混凝土的配合设计。
  (5)混凝土技术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包括各类特种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与混凝土绿色化的意义与措施)
  2.砂浆
  (1)砌筑砂浆的分类、性质及测试方法。
  (2)砌筑砂浆的配比设计及质量控制。
  (3)抹面砂浆的分类、性质与使用。
  ()砌体材料 
  1.砌墙砖
  (1)烧结砖的性质和应用特点。 
  (2)蒸养砖的性质和应用特点。
  2.砌块
  (1)混凝土空心砌块的性质与应用。
  (2)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性质与应用。
  3.砌筑用石材
  (1)石材的分类。
  (2)石材的力学性质及测试方法。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
  1.沥青材料
  (1)沥青的基本组成与分类。
  (2)沥青的主要性质与测定方法。
  (3)改性沥青及主要沥青制品与用途。
  2.沥青混合料
  (1)沥青混合料的组成及分类。
  (2)沥青混合料的性质及其测试方法。
  (3)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设计。
  (4)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合成高分子材料
  1.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特征及性能特点。 
  2.土木工程中的高分子材料。 
  (1)建筑塑料的基本组成,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2)塑料型材及管材。
  (3)粘合剂的基本组成、性能及应用。
  ()木材(自学)
  1.木材的构造与分类
  2.木材的力学及物理性能
  3.木材的防腐和防火处理
  ()建筑功能材料
  1.防水及堵水材料
  (1)防水材料的分类与组成。
  (2)各类防水材料的性能特点与选用要领。
  (3)堵水材料的主要类型。
  2.绝热材料 
  (1)绝热材料的性能要求。 
  (2)绝热材料的构造特点及分类。 
  (3)绝热材料的使用要点。
  3.吸声材料 
  (1)吸声材料的性能要求。
  (2)吸声材料的构造特点及分类。 
  (3)吸声材料的使用要点。
  4.装饰材料 
  (1)装饰材料的基本要求。
  (2)常用装饰材料的分类与适用范围。 
  5.功能材料的新发展  
  ()水泥混凝土与沙浆
  1.水泥混凝土
  (1)掌握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品种、技术要求及选用(包括砂、石、水泥、水、掺和分解及外加剂)熟练掌握各种组成材料各项性质的要求,测定方法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熟练掌握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质及其测定和调整方法。
  (3)熟练掌握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变形性质和耐久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4)熟练掌握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5)了解混凝土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2.砂浆
  (1)掌握砌筑砂浆的性质、组成、检测方法及其配比设计方法。
  (2)熟悉抹面砂浆的主要品种性能要求及其配制方法。 
  ()砌体材料
  1.掌握砌体墙砖(包括各种烧结砖及蒸养砖)的性质和应用特点。
  2.掌握各种砌块(包括混凝土及加气混凝土砌块)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
  1.掌握沥青材料的基本组成,工程性质及测定方法,了解沥青的改性及主要沥青制品及其用途。
  2.掌握沥青混合料设计(包括矿质材料的设计)与配制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使用要点。
  ()合成高分子材料
  1.熟悉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点及主要高分子材料的品种。
  2.熟悉土木工程中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制品及应用(包括塑料及其型材、涂料、粘结剂等)
  ()建筑功能材料
  1.掌握防水及堵水材料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
  2.了解隔热材料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
  3.了解吸声材料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
  4.了解装饰材料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
  5.了解其他功能材料的新进展。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绪论:建筑材料的范畴与分类。
  土木工程与材料的关系。
  建筑材料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材料的基本性质
  1.材料组成、结构与构造。
  2.材料物理性质。
  3.材料力学性质。
  4.材料的耐久性质。
  5.材料的性质与材料结构的关系,以及材料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部分内容可作为课外阅读和自学)

   何与工程制图013123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它研究解决空间几何问题以及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由于生产和科学研究对计算机图形技术提出了日益迫切的多方面的要求,本课程在适应这一新形势方面更加成为重要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
  1.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培养对三维形状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和形象思维能力。
  3.培养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基本要求 
  ()绪论
  明确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发展方向和学习方法。
  ()投影的基本知识
  建立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明确概念。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掌握点、直线和平面在第一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掌握直线倾角和线段长度的求法。
  ()点、直线、平面的相对位置
  1.掌握中,b上点的投影特性,及在平面上作点、作直线的方法。
  2.掌握两平行、相交、交叉直线以及一边平行于投影面的直角的投影特性。 
  3.掌握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之间的平行、相交及垂直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投影变换
  掌握换面法和旋转法(绕垂直轴一次旋转)及其应用(如求实形、距离、夹角)
  ()曲线和曲面.
  掌握常用曲线(如圆、圆柱螺旋线)和曲面(如柱面、锥面、回转面、翘平面)的投影特性及其画法。
  ()立体的投影 
  1.掌握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及在表面上作点、作线的方法。
  2.能分析平面立体与立体的截交线的性质,掌握平面与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截交线的作图方法(截平面以特殊位置为主)
  3.掌握作线与立体的贯穿点的作图方法。 
  4.掌握两平面立体、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以及两曲面立体的相贯线的画法(前两种立体相交时,其中至少有一个立体的表面投影具有积聚性;两曲面立体相交时,其中至少有一个立体的轴线垂直于投影面)
  ()轴测投影
  1.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掌握正等测和斜二测的画法。 
  2.了解轴测投影的选择。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绪论
  ()投影的基本知识
  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正投影和斜投影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1.点、直线和平面在第一角、第三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和作图
  2.直线倾角
  3.线段长度
  ()点、直线、平面的相对位置
  1.直线上点的投影,平面上作点、作直线
  2.两平行、相交、交叉直线以及一边平行于投影面的直角的投影
  3.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之间的平行、相交及垂直的投影和作图
  ()投影变换
  1.换面法
  2.绕垂直轴旋转法
  3.绕水平轴旋转法 
  ()曲线和曲面
  1.常用曲线(如圆、圆柱螺旋线)的投影及其画法。
  2.曲面(如柱面、锥面、回转面、翘平面、二次曲面)的投影及其画法
  ()立体的投影
  1.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投影和作图,及在表面上作点、作线
  2.立体表面的展开
  3.平面立体与立体的截交线的性质 
  4.特殊位置平面与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截交线的作图(截平面为一般位置)
  5.一般位置平面与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截交线的作图
  6.直线与立体的贯穿点的作图
  7.两平面立体、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以及两曲面立体的相贯线的作图(前两种立体相交时,其中至少有一个立体的表面投影其有积聚性;两曲面立体相交时,其中至少有一个立体的轴线垂直于投影面
  ()轴测投影 
  1.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2.正等测和斜二测的画法 
  3.正面斜轴测和水平斜轴测的画法
  4.轴测投影的选择 
  *()投影图中的阴影
  1.点、线、平面的影子
  2.立体的阴影
  *()透视投影
  1.透视的特性
  2.透视的作法
  *(十一)标高投影
  1.点的标高投影
  2.直线、平面、平面立体的标高投影
  3.曲线、曲面、曲面立体的标高投影
  四、实验内容
  无。 
  五、前修课程要求 
  立体几何。
  六、说明
  1.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应精选内容,打好基础,加强实践,培养能力。学生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
  2.本课程课内为30—40学时,课内外学时比为11.5—12
  3.本课程宜进行考试。 
  4.为适应专业需要,适当扩大知识面,可选学带*的内容,学时另加。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II013124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工科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应用计算机进行图形处理的技术。使学生掌握图形生成的基本知识和算法,培养编写绘图程序的能力,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为今后从事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打下基础。由于生产和科学研究对计算机图形技术提出了日益迫切的多方面的要求,本课程在适应这一新形势方面更加成为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制图基础
  培养用仪器和徒手绘图的能力,以及绘制与阅读投影图的能力。 
  1.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图面整洁。
  (2)掌握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和标注方法。
  (3)掌握有关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
  (4)初步训练徒手作草图的技巧。 
  2.投影制图
  (1)掌握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读法和尺寸注法。
  (2)掌握各种视图、剖面图、断面图的画法,以及常用的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做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恰当,尺寸齐全、清晰。
  (3)了解第三角投影法。
  ()土建图
  培养绘制和阅读有关专业图的初步能力。
  1.了解土建图(如房屋、水工建筑、桥梁、隧道等图样)的内容和图示特点(如视图名称和配置、比例、图线、尺寸标注、图例、习惯画法、规定画法以及专业制图标注中的其他有关规定等)
  2.初步掌握绘制和阅读专业图样的方法。
  ()计算机绘图
  1.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发展和研究对象,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2.掌握常用的图形处理的数学方法。
  3.培养利用计算机生成图形的初步能力。
  4.培养应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绘图程序的能力。
  5.掌握一些图形处理的基本技术。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概论 
  ()制图基础
  1.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土建图
  1.房屋工程图
  *2.桥梁工程图 
  *3.隧道工程图
  *4.水利工程图
  *5.机械工程图
  ()计算机绘图
  1.计算机绘图的数学基础
  2.平面图形的程序设计
  3.二维、三维图形变换
  *4.曲线与曲面的生成
  *5.裁剪、剖面线
  *6.常用的数据结构
  *7.三维造型
  8.工程图的程序设计
  9.交互式计算机绘图
  四、实验内容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一般需要安排上机实习,上机与课内学时之比为11
  五、前修课程要求
  画法几何、计算机编程语言(FORTRANCBASIC)
  六、说明
  1.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应精选内容,打好基础,加强实践,培养能力。学生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
  2.本课程课内为5070学时,课内外学时比为11.5—12
  3.为适应专业需要,适当扩大知识面,可选学带*的内容,学时另加。

工程测  091042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是解决学生在各类土木工程建设中需掌握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从事土木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仪器设备 
  1.熟练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罗盘仪、钢尺等常用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
  2.熟悉测距仪、全站仪、陀螺经纬仪等仪器性能和使用;
  3.了解GPS主要接收设备
  ()基本理论 
  1.熟练掌握测量基本原理、基本测量方法、数据处理;
  2.掌握测量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于误差分析;
  3.熟悉测量基本理论和技能在工程勘测、施工中的应用。
  ()其他
  1.了解本学科新技术、新仪器的发展
  2.了解航测、地籍测量等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绪论
  ()基本的测量工作
  1.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2.水准测量 
  3.角度测量
  4.距离测量
  5.直线定向
  6.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地形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2.高程控制测量
  3.地形图基本知识
  4.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
  ()工程测量
  1.测设的基本工作
  2.线路测量
  3.桥梁测量 
  4.隧道测量
  5.房屋建筑测量
  6.地籍测量
  7.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四、实验内容
  ()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
  ()水准测量
  ()水准仪的检校
  ()经纬仪的认识和使用
  ()测回法测水平角
  ()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 
  ()竖直角测量 
  ()钢尺量距与罗盘仪使用
  ()测距仪(全站仪)认识和使用
  ()地形测量
  (十一)工程放样(在线路、桥、隧、房建等任选其一)
  (十二)电子平板测图及GPS定位(录像、仿真、演示)
  五、前修课程要求 
  高等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

荷载与结构设计原理092241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结构工程教学内容,为必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工程结构可能承受的各种荷载,以及工程结构设计的可靠度背景。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工程结构设计时需考虑的各种主要荷载,这些荷载产生的背景,以及各种荷载的计算方法;并掌握结构设计的主要概念、结构可靠度原理和满足可靠度要求的结构设计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荷载类型
  1.荷载与作用
  2.作用的分类
  ()重力
  1.结构自重
  2.土的自重力
  3.雪荷载
  (1)基本雪压
  (2)屋面雪压
  4.车辆重力
  5.屋面活荷载 
  ()侧压力
  1.土的侧向压力
  (1)基本概念及土压力分类
  (2)基本原理
  (3)土压力的计算
  2.水压力及流水压力 
  3.波浪荷载
  (1)波浪的分类
  (2)波浪荷载的计算
  4.冻胀力
  (1)冻土的概念、性质及与结构物的关系
  (2)土的冻胀原理
  (3)冻胀力的分类及其计算
  5.冰压力 
  (1)冰压力概念及分类
  (2)冰压力的计算
  ()风载
  1.风的有关知识
  (1)风的形成
  (2)两类性质的大风
  (3)我国风气候总况
  (4)风级
  2.风压 
  (1)风压与风速的关系
  (2)基本风压
  (3)非标准条件下的风速或风压计算
  3.结构抗风计算的几个重要概念
  (1)结构的风力与风效应
  (2)顺风向平均风与脉动风
  (3)横风向风振
  4.顺风向结构风效应
  (1)顺风向平均风效应
  (2)顺风向脉动风效应
  (3)顺风向总风效应
  5.横风向结构风效应
  (1)流经任意截面体的风力
  (2)结构横风向风力
  (3)结构横风向风效应
  (4)结构总风效应
  (5)结构横风向驰振(galloping)
  ()地震作用
  1.地震基本知识
  (1)地震的类型与成因
  (2)地震分布
  (3)震级与烈度
  (4)地震波与地面运动
  2.单质点体系地震作用 
  (1)单质点体系地震反应
  (2)地震作用与地震反应谱
  (3)设计反应谱
  3.多质点体系地震作用
  (1)多质点体系地震反应
  (2)震型分解反应谱法 
  (3)底部剪力法
  ()其他作用
  1.温度作用
  (1)基本概念及温度作用原理
  (2)温度应力的计算
  2.变形作用
  3.爆炸作用
  (1)爆炸概念
  (2)爆炸荷载的计算
  4.浮力作用
  5.制动力
  (1)汽车制动力
  (2)吊车制动力
  6.离心力
  7.预加力
  ()荷载的统计分析
  1.荷载的概率模型
  (1)平稳二项随机过程模型
  (2)统计参数分析
  2.荷载的各种代表值
  (1)标准值
  (2)准永久值
  (3)荷载组合值
  3.荷载效应及荷载效应组合
  (1)荷载效应
  (2)荷载效应组合
  ()结构抗力的统计分析
  1.影响结构抗力的不定性 
  2.结构构件材料性能的不定性
  3.结构构件几何参数的不定性
  4.结构构件计算模式的不定性
  5.结构构件抗力的统计特征 
  (1)结构构件抗力的统计参数
  (2)结构构件抗力的分布类型
  ()结构可靠度分析
  1.结构可靠度基本概念 
  (1)结构的功能要求
  (2)结构的功能函数
  (3)结构极限状态
  (4)结构可靠度
  (5)可靠指标
  2.结构可靠度分析的实用方法
  (1)中心点法
  (2)验算点法
  3.相关随机向量的结构可靠度计算
  4.结构体系的可靠度
  (1)基本概念
  (2)结构体系可靠度的上下界
  ()结构概率可靠度设计法
  1.结构设计的目标
  (1)设计要求
  (2)目标可靠度 
  2.结构概率可靠度的直接设计法
  3.结构概率可靠度设计的实用表达式
  (1)单一系数设计表达式
  (2)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
  (3)规范设计表达式
  四、实验内容
  无
  五、前修课程要求
  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概率与统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092281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在校继续学习专业课《混凝土结构设计》、有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在混凝土结构学科领域继续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适用学科专业

土木工程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带*者为自学内容)

1 绪论(2学时)

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应用概况

学习本课程要注意的问题

2 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8学时)

钢筋

混凝土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

3 按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4学时)

极限状态

按近似概率与使用年限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实用设计表达式

4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10学时)

梁、板的一般构造

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试验结果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及其应用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双筋矩形截面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T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5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8学时)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一般概念

剪跨比及梁沿斜截面受剪的破坏形态

斜截面受剪破坏的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与适用范围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

梁内钢筋的构造要求

6 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8学时)

受压构件的一般构造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受力过程与破坏形态

偏心受压构件的纵向弯曲影响

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一般计算公式

不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的一般计算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对称配筋I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正截面承载力Nu–Mu相关曲线及其应用

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

*双向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7 受拉构件承载力的计算(2学时)

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

8 受扭构件扭曲截面的受扭承载力计算(6-8学时)

纯扭构件的试验研究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扭曲截面受扭承载力计算

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受扭构件的配筋构造要求

9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裂缝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6-8学时)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验算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延性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10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10-12学时)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张拉控制应力与预应力的损失

后张法构件端部锚固区的局部承压验算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计算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及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简述

11混凝土结构按我国《公路桥规》的设计原理(4-6学时)

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在《公路桥规》中的应用

《公路桥规》中的主要术语与符号

受弯构件正截面与斜截面强度的计算

受压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

受拉构件正截面强度的计算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裂缝与变形验算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设计与计算

   092271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砌体结构》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中砌体结构构件计算的基本理论和砌体结构的有关知识。
  二、课程基本要求
  了解砌体结构的历史、优缺点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砌体材料及砌体的力学性质 
  1. 熟悉块材的种类、砂浆的性质和砌体的特点,并掌握其选用原则;
  2.掌握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及砌体抗压强度的确定方法;
  3.了解砌体在拉、弯、剪状态下的破坏特征及其强度测定;
  4.熟悉砌体结构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剪切模量等变形性能; 
  5.了解砌体复合受力性能。
  ()砌体结构构件计算原理 
  1.熟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概念;
  2.掌握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无筋砌体的构件承载力计算
  1.掌握影响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2.熟悉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建立,并熟悉掌握公式的应用;
  3.掌握砌体局部受压破坏的类型,熟悉公式的建立,并熟悉掌握公式的应
  4.掌握砌体轴心受拉、受弯、受剪构件的计算方法。
  ()配筋砌体构件
  1.了解网状配筋砌体的受力特点、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2.了解组合砌体的受力特点、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及基础设计
  1.熟悉混合结构房屋承重体系的类型、特点及使用范围;
  2.了解混合结构房屋空间工作性质,掌握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划分的依据;
  3.熟悉掌握墙、柱高厚比的计算方法;
  4.熟练掌握各种静力计算方案单层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设计;
  5.熟练掌握刚性方案多层混合结构房屋墙体的设计;
  6.熟悉弹性及刚性方案多层混合结构房屋墙体的设计;
  7.熟悉掌握构造要求及防止墙体开裂的措施。
  ()过梁、墙梁、挑梁、筒拱
  1.熟悉过梁、墙梁、挑梁的受力特点,掌握其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2.了解筒拱的受力特点、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砌体拱桥、墩台、涵洞的设计 
  1.熟悉砌体拱桥、墩台、涵洞的受力特点;
  2.掌握砌体拱桥、墩台、涵洞的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砌体挡土墙设计
  1.熟悉砌体挡土墙的受力特点;
  2.掌握砌体挡土墙的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及抗震验算
  1.熟悉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2.掌握砌体结构的抗震验算。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砌体结构在国内外的应用,砌体结构的优、缺点及砌体结构今后发展的前景。
  ()砌体材料类型、选择原则、及砌体的物理力学性能
  1.块材、砂浆的类型及选择原则;
  2.砌体类型及选择原则;
  3.砌体的抗压强度;
  4.砌体的抗拉、抗弯和抗剪强度;
  5.砌体的变形性能;
  6.砌体的复合受力性能。
  ()砌体结构的计算原理
  1.砌体结构构件计算方法的发展过程; 
  2.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3.结构构件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1.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2.局部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3.轴心受拉、受弯、受剪构件的计算。
  ()配筋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
  1.网状配筋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
  2.组合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及基础设计 
  1.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
  2.混合结构房屋的空间刚度和静力计算方案的确定; 
  3.墙、柱的高厚比验算;
  4.单层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设计;
  5.多层混合结构房屋墙体的设计;
  6.地下室墙体的设计;
  7.墙、柱的基础设计;
  8.墙体构造要求及防止墙体开裂的措施。
  ()过梁、墙梁、挑梁、筒拱 
  1.过梁的设计;
  2.墙梁的设计; 
  3.挑梁的设计;
  4.筒拱的设计。
  ()砌体拱桥、墩台、涵洞的设计
  1.砌体拱桥、墩台的设计;
  2.砌体涵洞的设计。
  ()砌体挡土墙的设计
  ()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抗震验算
  1.砌体结构在地震下的破坏机理;
  2.砌体结构地震作用计算原理;
  3.砌体结构的抗震验算。
  四、实验内容 (无)
  五、前修课程要求 
  1.材料力学
  2.结构力学
  3.土木工程材料
  4.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六、说明
  1.在该课程完成后安排有二周混合结构课程设计。主要内容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及砖砌体、基础设计。绘制施工图12张;
  2.对于要求熟练掌握的砌体结构构件部分,应配有相应的习题。

钢结构092210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钢结构基本原理》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属于专业基础课。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较全面地掌握钢结构材料、构件和连接的基础知识,熟悉一些常用钢结构的分析原理。
  二、课程基本要求
  掌握钢结构材料的工作性能
  掌握钢结构基本构件及连接的性能、受力分析与设计计算
  了解钢结构体系的组成原理和典型结构形式的设计要点
  了解钢结构的特点、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绪论
  1.钢结构的特点及应用 
  2.钢结构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3.钢结构的构件组成和主要结构形式
  ()钢结构材料
  1.钢材在单向均匀受拉时的工作性能
  2.钢材在单轴反复应力作用下的工作性能
  3.钢材在复杂应力作用下的工作性能
  4.钢材抗冲击性能及冷弯性能
  5.影响钢材性能的一般因素
  6.钢材的脆性破坏和延性破坏、疲劳破坏和损伤累积破坏
  7.钢结构用钢材的分类
  ()钢结构的可能破坏形式
  1.整体失稳破坏
  2.板件局部失稳、屈曲后强度
  3.强度破坏、塑性重分布
  4.疲劳破坏
  5.脆性断裂破坏 
  6.损伤累积破坏
  ()受拉构件及索 
  1.受拉构件的强度
  2.截面削弱对受拉构件强度的影响 
  3.索的力学性质和分析方法
  ()轴心受压构件
  1.轴心受压构件的强度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
  3.轴心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
  ()受弯构件
  1.受弯构件的强度
  2.单向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
  3.双向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
  4.受弯及受扭构件的强度和整体稳定
  5.受弯构件的局部稳定
  ()压弯构件
  1.单向压弯构件的强度
  2.单向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
  3.双向压弯构件的强度 
  4.双向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
  5.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
  ()钢结构的连接
  1.对接焊接连接和角焊缝连接
  2.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连接
  ()单层厂房钢结构
  1.单层厂房钢结构的组成和结构形式
  2.结构受力和结构稳定、柱的计算长度
  3,主要构件设计与节点设计
  ()
  1.拱结构的组成和应用
  2.结构分析
  3.构件与节点设计
  四、实验内容
  无
  五、前修课程要求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组合结构092321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新增的一门选修专业基础课,可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的结构选型、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组合结构是继木结构、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之后发展起来的另一种结构型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各个领域之中。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开阔学生视野,训练学生应用及研究新型结构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组合结构的计算原理、设计方法,为今后设计组合结构和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组合结构概论
  1.掌握组合结构体系的基本概念; 
  2.掌握组合结构的型式及其特点;
  3.了解组合结构的发展概况及应用;
  ()材料
  1.熟练掌握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及影响因素;
  2.熟练掌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3.掌握连接件材料的力学性能;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
  1.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楼板
  (1)掌握组合楼板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掌握压型钢板的构造特点; 
  (3)熟练掌握各类组合楼板的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
  (4)掌握组合楼板设计的构造要求和施工方法。
  2.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1)掌握组合梁的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组合梁的弹性、塑性分析理论及设计方法;
  (3)掌握连续组合梁的特点及其弹性和塑性设计方法;
  (4)熟练掌握组合梁抗剪连接件设计方法;
  (5)掌握组合梁设计的一般构造要求和施工方法。
  3.型钢混凝土结构
  (1)熟悉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应用;
  (2)熟练掌握型钢混凝土梁、柱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
  (3)掌握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设计方法;
  (4)掌握型钢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构造要求和施工方法;
  (5)了解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实例。 
  4.钢管混凝土结构 
  (1)掌握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构造特点及应用范围; 
  (2)掌握钢管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和工作原理;
  (3)熟练掌握钢管混凝土柱的极限分析理论和计算方法; 
  (4)熟练掌握钢管混凝土单肢柱、格构式柱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5)掌握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构造要求; 
  (6)熟悉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
  (7)了解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实例。
  5.外包钢混凝土结构
  (1)熟悉外包钢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其应用;
  (2)掌握外包钢混凝土梁、柱的计算和设计方法;
  (3)熟悉外包钢混凝土结构接头的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
  (4)了解外包钢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实例。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组合结构概论
  1.组合结构的基本概念;
  2.组合结构的型式及其特点;
  3.组合结构的发展概况;
  4.组合结构的基本设计方法;组合结构的变形限制和混凝土裂缝宽度限值。
  ()材料
  1.钢材的拉伸、冷弯性能和韧性;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
  2.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形模量、徐变及收缩等基本概念;
  3.连接材料的分类、性能与强度设计。
  ()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楼板
  1.组合楼板的一般概念、分类及其发展概况;
  2.压型钢板叠合面齿槽要求,压型钢板型号及允许偏差; 
  3.压型钢板截面特征值的计算方法;受压翼缘有效宽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各类组合楼板的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
  5.组合楼板设计的构造要求;组合楼板的施工方法。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1.组合梁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发展概况; 
  2.组合梁的基本性能与构造体系;
  3.组合梁的弹性分析理论及设计方法; 
  4.组合梁的塑性分析理论及设计方法; 
  5.连续组合梁的发展概况及特点;连续组合梁的弹性和塑性设计方法;连续组合梁的斜截面设计方法;连续组合梁的裂缝及变形验算;
  6.组合梁抗剪连接件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
  7.组合梁设计的一般构造要求及施工方法。
  ()型钢混凝土结构
  1.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构造特点及应用;
  2.型钢混凝土梁正截面、斜截面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型钢混凝土梁裂缝和变形的验算;
  3.型钢混凝土柱正截面、斜截面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
  4.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型式、构造要求及设计方法;
  5.型钢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构造要求及施工方法;
  6.型钢混凝土结构工程实例。
  ()钢管混凝土结构
  1.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特点及应用范围;
  2.钢管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
  3.钢管混凝土的破坏机理和工作原理; 
  4.钢管混凝土的极限分析理论和极限承载力; 
  5.钢管混凝土单肢柱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6.钢管混凝土格构式柱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7.钢管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单、双层钢管混凝土的构造特点;
  8.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构造要求及其施工方法;
  9.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力学性能及设计方法;
  10.钢管混凝土结构工程实例。 
  ()外包钢混凝土结构 
  1.外包钢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特点、发展概况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外包钢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裂缝与变形验算;
  3.外包钢混凝土柱的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4.外包钢混凝土结构节点设计方法与一般构造要求;
  5.外包钢混凝土结构厂房设计要求及方法;
  6.外包钢混凝土结构工程实例。
  四、实验内容
  1.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弯曲性能实验;
  2.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实验。
  五、前修课程要求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

    092110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课时建议54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常见的地基基础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方面的内容,包括地基基础设计原则、浅基础、桩基础、复合地基、挡土墙、基坑工程、地基处理、特殊土地基以及动力机器基础和地基基础抗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具有进行一般工程基础设计规划的能力,同时具有从事基础工程施工管理的能力,对于常见的基础工程事故,能作出合理的评价。
  二、课程基本要求 
  ()绪论
  了解基础工程的重要性,熟悉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了解基础工程发展概况,学科特点以及课程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浅基础 
  1.掌握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2.熟悉基础选用原则及设计计算原则
  3.掌握常用基础结构设计与计算方法
  ()桩基础与深基础
  1.掌握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2.掌握群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3.掌握桩基础设计与计算 
  4.了解桩基础施工
  5.了解沉井基础、墩基础和地下连续墙等深基础的设计与施工
  ()复合地基
  1.了解复合地基概念、形成条件及分类
  2.熟悉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3.熟悉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地基处理 
  1.熟悉换填法适用范围及设计计算
  2.熟悉排水固结法适用范围及设计计算
  3.了解深层搅拌法适用范围及设计
  4.了解砂石桩法适用范围及设计计算
  5.了解强夯法适用范围及设计计算 
  6.了解土工合成材料在工程中应用
  7.了解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方法以及常用纠倾方法
  ()挡土墙
  1.掌握土压力的确定方法 
  2.掌握挡土墙设计计算方法
  ()基坑工程 
  L熟悉围护结构常用型式及其设计计算 
  2.掌握内撑式和拉描式围护结构设计计算
  3.熟悉基坑降排水设计 
  ()特殊土地基
  1.了解湿陷性黄土地基工程性质及处理方法
  2.了解膨胀土地基工程性质及处理方法
  3.了解红粘土地基工程性质及处理方法
  ()动力机器基础与地基基础抗震简介
  1.了解动力机器基础的设计特点
  2.了解地基基础抗震原理及措施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绪论
  1.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和基础工程的重要性
  2.基础工程发展概况
  3.基础工程课程内容、要求及学习方法
  ()浅基础
  1.概述
  2.浅基础的类型以及适用条件
  3.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4.基础设计计算原则
  5.常用基础结构设计与计算
  习题
  ()桩基础和深基础
  1.概述
  2.桩基础类型以及适用条件
  3.单桩承载力
  4.群桩承载力与沉降
  5.桩基础设计
  6.深基础简介
  习题
  ()复合地基
  1.概述
  2.复合地基形成条件和分类
  3.复合地基承载力
  4.复合地基沉降
  习题 
  ()地基处理
  1.概述
  2.地基处理原理与方法分类
  3.换填法
  4.排水固结法
  5.深层搅拌法
  6.砂石桩法
  7.强夯法
  8.土工合材料在工程中应用
  9.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
  10.既有建筑物的纠倾
  习题
  ()挡土墙
  1.概述
  2.土压力的确定
  3.挡土墙设计计算
  习题
  ()基坑工程
  1.概述
  2.基坑工程特点
  3.围护形式类型以及适用范围
  4.悬臂式围护结构设计计算
  5.内撑式围护结构设计计算
  6.拉锚式围护结构设计计算
  7.基坑降排水设计
  习题 
  ()特殊土地基
  1.概述
  2.湿陷性黄土地基
  3.膨胀土地基
  4.红粘土地基
  5.岩溶与土洞 
  6.盐渍土地基
  7.多年冻土地基
  习题
  ()动力机器基础与地基基础抗震简介
  1. 概述
  2.动力机器基础的计算原理
  3.地基与基础的抗震
  习题
  四、课程设计 
  完成一基础工程设计
  五、前修课程要求
  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

土木工程施工091111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主要专业课。
  本课程研究的是土木工程,包括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矿井建设等专业领域的施工技术及施工组织的一般规律。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决策方法,使学生具有解决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计划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
  土木工程涵盖了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矿井建设等专业范围,这决定了本课程具有内容丰富,教学难度大等特点,在教学中应以重点内容的课堂讲授为主,辅以现场施工参观,并在生产实习中加以深化巩固。为增强教学效果,还可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其他教学手段作为补充。
  通过各教学环节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述基本要求:
  1.了解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矿井建筑等领域的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掌握施工方案拟定的基本方法。
  2.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对施工组织总设计有一般了解。
  3.具有分析处理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计划问题的初步能力。
  4.对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和质量标准有所了解。 
  ()土石方工程
  1.了解土方工程施工特点;掌握场地平整施工中的竖向规划设计、土方量计算、土方调配和施工;
  2.掌握基坑开挖施工中的降低地下水位方法,边坡稳定及支护结构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掌握水中基础的基坑开挖方法,了解围堰的类型及其施工方法;
  3.熟悉常用土方机械的性能和使用范围;
  4.掌握填土压实和路基填筑的要求和方法;
  5.了解爆破施工的基本概念及常用爆破方法;掌握地下掘进工程的开挖方案及施工方法。
  ()基础工程 
  1.了解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预制、起吊、运输及堆放方法; 
  2.掌握锤击法施工的全过程和施工要点,包括打桩设备、打桩顺序、打桩方法和质量控制; 
  3.掌握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和干作业成孔灌柱桩的施工要点。
  4.对于套管成孔灌注桩和爆扩桩有一般了解; 
  5.掌握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和施工工艺要点;
  6.掌握墩基础和沉井基础的施工方法;
  7.了解管柱基础的结构形式,掌握管柱基础的施工方法。
  ()砌体工程 
  1.了解砌筑材料的性能、脚手架形式、垂直运输机械的选择和砌砖施工的组织方法; 
  2.掌握砖砌体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及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技术措施; 
  3.掌握石砌墩台的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4.了解中小型砌块的种类、规格及安装工艺;掌握砌块排列组合及错缝搭接要求;
  5.了解砌体常见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6.了解砌体冬季施工方法。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1.了解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特点及施工过程,掌握为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在施工工艺上应注意的问题; 
  2.了解钢筋的种类、性能及加工工艺,掌握钢筋冷拉、冷拔、对焊工艺及配料、代换的计算方法;
  3.了解模板的构造、要求、受力特点及安拆方法,掌握模板的设计方法;
  4.了解混凝土原材料、施工设备和机具性能;掌握混凝土施工工艺原理和施工方法、施工配料、质量检验和评定方法;
  5.了解混凝土冬期施工工艺要求和常用措施。
  6.了解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7.熟悉先张法,后张法以及电热张拉法的施工工艺及预应力值的建立传递的原理,了解建立张拉程序的依据及放张要求,掌握张拉力的计算和校验。
  8.了解预应力筋张拉的台座,锚()具、张拉机具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正确计算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
  9.了解电热设备的选择,掌握电热伸长值的计算。
  ()房屋结构安装工程
  1.了解各种起重机械及索具设备的类型、主要构造和技术性能;

2.了解单层混凝土结构工业厂房结构安装的工艺过程;掌握柱、吊车梁、屋架等主要构件的绑扎、吊升、就位,临时固定、校正、最后固定方法。熟悉结构吊装方案;
  3.了解装配式框架和大板建筑结构的安装方法;
  4.了解升板法施工原理及工艺过程,熟悉升板法施工对柱子的稳定性验算方法。
  5.掌握钢结构吊装的一般方法及大型钢屋盖的结构安装方法;
  6.掌握钢框架结构安装方法和网架结构常用安装方法。
  ()桥梁结构工程施工 
  1.了解悬臂施工法的特点及分类,掌握悬臂拼装法和悬臂浇筑法的施工工艺过程,熟悉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悬臂施工方法。 
  2.了解转体施工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掌握转体施工中的平面转体和竖向转体方法。
  3.掌握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顶推法施工工艺,对顶推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应熟悉。 
  4.熟悉连续桥梁的逐孔施工法; 
  5.了解钢桥的特点及钢构件的制作,掌握钢桥的安装方法;
  6.了解吊桥和斜拉桥的施工特点 
  ()路面工程施工 
  1.了解路面等级与类型; 
  2.掌握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构造及施工要求。
  ()防水工程
  1.了解卷材防水屋面的构造及各层作用,掌握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和刚性防水屋面的施工要点及质量标准;
  2.了解地下工程防水方案,卷材防水层、水泥砂浆防水层、冷胶料防水层的构造、性能和做法、掌握沥青胶、冷底子油和冷胶料的配制。掌握普通防水混凝土的配制及施工要点。 
  ()装饰工程
  1.了解抹灰的组成、作用和做法,掌握抹灰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2.了解喷涂机械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要点;掌握装饰抹灰面层的常用做法;
  3.了解装饰工程的新材料、新技术及发展方向;掌握喷涂、滚涂、弹涂、板块饰面、壁纸裱糊的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4.了解油漆和涂料的种类及性能,掌握油漆和刷浆施工要点。
  ()施工组织概论 
  1.了解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及分类,掌握工程项目施工组织原则;
  2.掌握施工准备工作内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贯彻、检查和调整方法。
  (十一)流水施工原理
  1.了解流水施工的概念,掌握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及其确定方法;
  2.了解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掌握有节奏流水组织方法和无节奏流水组织方法。 
  (十二)网络计划技术 
  1.了解网络计划技术的特点,掌握双代号网络图,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及计算方法。 
  2.熟悉网络图的优化方法,并能根据工程特点编制一般的施工网络计划。
  (十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了解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程序和依据,掌握编制的方法、内容和步骤。
  2.了解单位工程施工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掌握施工流向、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的选择方法 
  3.了解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平面图的主要内容,能正确地进行编制,设计和调整。
  (十四)施工组织总设计
  1.了解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的程序和依据,能合理地进行施工部署;
  2.了解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的原则。掌握其编制步骤及方法;
  3.了解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依据和原则、熟悉其设计步骤及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土石方工程
  1.土的工程分类及工程性质,(土的可松性、土的透渗性、土的含水率),土方工程施工特点。
  2.地平整施工的竖向规划设计及土方量的计算,土方调配与施工。 
  3.基坑开挖的降水方案,轻型井点系统的设计,边坡稳定及支护结构(钢板桩、钻孔灌注桩挡墙、H型钢支柱木挡板墙,地下连续墙,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墙、旋喷桩挡墙),围堰类型及其施工方法。 
  4.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填土压实原理及要求,路堤填筑及路堑挖筑。
  5.地下掘进工程的开挖方案及施工方法,爆破施工起爆技术与主要爆破方法,爆破安全技术。
()基础工程
  1.预制桩的生产工艺过程,预制桩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2.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挖孔灌注桩、套管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常见质量缺陷及预防处理。
  3.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和施工工艺要点。
  4.墩基础、沉井基础、管柱基础。 
  ()砌体工程
  1.砌体材料与运输
  2.脚手架类型与要求
  3.砌筑施工工艺(砖砌体、石砌墩台、砌块)与质量要求
  4.砌体冬季施工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概论
  1.模板工程 
  (1)模板类型与基本要求 
  (2)模板构造(框架结构模板、大模板、滑模、爬模、台模、隧道模等),模板搭设与拆除。 
  (3)模板设计
  2.钢筋工程
  (1)钢筋的分类、验收及质量检验。
  (2)钢筋冷加工,钢筋连续(焊接连接、绑扎连续、机械连接)
  (3)钢筋的配料、代换、安装验收。
  3.混凝土工程
  (1)原材料的选用,试配强度的确定、施工配合比换算。
  (2)搅拌机类型及选用、搅拌制度的确定与搅拌站的布置。 
  (3)运输混凝土的要求及运输方法。
  (4)混凝土浇筑的有关规定,浇筑方法,振捣设备及使用,施工缝留置及处理。 
  (5)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水下混凝土、钢管混凝土、地下被复工程混凝土的浇筑。 
  (6)混凝土养护原理及方法。 
  (7)混凝土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
  (8)混凝土冬季施工原理与方法。
  4.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1)先张法张拉设备与台座、张拉控制应力,先张法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2)后张法预应力筋制作,张拉机具及锚具,后张法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 
  (3)电张法原理,张拉伸长值与电热温度计算,设备选用。
  ()房屋结构安装工程
  1.起重机械类型及使用要求
  2.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构件安装工艺,结构安装方案。
  3.多层装配式房屋结构安装
  (1)装配式框架结构安装
  结构安装方案,构件安装工艺
  (2)板柱结构安装
  升板法施工原理,提升设备,升板法施工工艺,升板法施工的发展
  (3)装配式大板建筑安装
  墙板制作、运输和堆放,墙板安装方案,墙板安装工艺。
  4.钢结构安装
  (1)钢结构材料与结构型式
  (2)钢框架结构安装 
  钢构件制作,钢结构安装工艺、钢结构施工安全技术 
  (3)大型钢屋盖的安装方案、吊装工艺过程;
  (4)网架结构安装
  网架结构类型,杆件与节点制作,网架安装方法(高空散装法、分条或分块安装法、高空滑移法、整体吊装法、整体顶升法、整体提升法)
  ()桥梁结构工程 
  1.桥梁结构施工常用施工机具与设备。
  2.混凝土结构桥梁施工方法。 
  (1)就地浇筑法 
  支架与拱架,梁式桥的就地浇筑法,拱桥的就地浇筑和砌筑施工。
  (2)桥梁预制安装法
  构件预制、装配式梁桥安装、装配式拱桥安装。
  (3)悬臂施工法
  悬臂施工法的分类、悬臂拼装施工、悬臂浇筑施工、拱桥悬臂施工、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悬臂施工。 
  (4)转体施工法
  有平衡重平面转体施工、无平衡重转体施工。
  (5)顶推施工法
  顶推施工时梁的内力分析、力筋布置与施工验算、顶推施工的方法。
  (6)移动模架逐孔施工法 
  使用临时支承组拼预制节段逐孔施工、使用移动支架逐孔现浇施工,整孔吊装或分段吊装逐孔施工。
  3.钢桥施工
  钢构件的制作,钢桥的安装,吊桥与斜拉桥施工要点。 
  ()路面工程
  1.路面等级与类型
  2.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路面
  3.水泥混凝土路面
  混凝土的制配、浇筑、接缝施工、养生。
  ()防水工程 
  1.卷材防水屋面
  (1)卷材防水屋面的构造
  (2)卷材防水屋面材料 
  沥青、卷材(沥青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合成高分子卷材)。冷底子油、沥青胶、胶粘剂。 
  (3)卷材防水屋面施工
  基层处理,施工要点
  2.涂膜防水屋面
  (1)防水材料
  防水涂料,密封材料 
  (2)涂膜防水屋面施工 
  自防水屋面板的制作要求,板缝施工,板面涂膜施工。 
  3.刚性防水屋面 
  (1)屋面构造
  (2)施工工艺
  分格缝设置,防水层施工
  4.地下防水工程
  地下防水方案,卷材防水层,水泥砂浆防水层,冷胶料防水层,防水混凝土。
  ()装饰工程
  1.装饰工程分类及特点
  2.抹灰工程 
  抹灰材料及质量要求,一般抹灰的施工方法;装饰抹灰分类及施工方法;抹灰工程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3.饰面工程
  饰面材料的选用及质量要求,饰面板()施工方法
  4.玻璃幕墙
  玻璃幕墙施工机具,施工顺序。
  ()施工组织概论
  工程项目施工组织原则,施工准备工作,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编制依据,内容和原则。
  (十一)流水施工原理
  流水作业的基本概念、特点,流水参数的确定,有节奏流水组织方法,无节奏流水组织方法。 
  (十二)网络计划技术
  网络图的基本概念。网络图的绘制和计算,网络计划的优化,网络计划的电算方法。
  (十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设计,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资源需要量计划的编制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技术经济指标。
  (十四)施工组织总设计
  施工部署,施工总进度计划,资源需要量计划,全场性暂设工程,施工总平面图。
  四、实验内容
  施工网络计划上机训练。
  利用现有软件编制施工网络计划,并能在毕业设计有关题目中熟练运用。
  五、前修课程要求
  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测量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
  六、建议
  本课程另加施工课程设计:一周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093210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的重要课程。该课程运用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如何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协调,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有关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框架
  1.熟悉建设项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熟悉建筑市场行为主体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3.掌握基本建设程序以及坚持基本建设程序的必要性。
  ()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1.掌握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理论方法; 
  2.明确并掌握工程招标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基本程序;
  3.明确并掌握工程投标制度的基本程序及其方法技巧;
  4.掌握合同管理的法律基础、合同种类以及不同类型合同形式的适用范围;
  5.掌握工程施工索赔的计算方法和索赔步骤;
  6.熟练掌握建筑市场行为各方对于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所承担的责任及其基本方法; 
  7.了解掌握工程进度控制的基本方法;
  8.了解掌握工程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以及运用价值工程进行投资优化; 
  9.掌握施工项目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管理模式。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建设项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国内外基本建设程序以及坚持我国基本建设程序的必要性;
  ()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理论方法;
  ()工程招标制度的重要意义及其基本程序、注意事项;
  ()工程投标制度的基本程序及其方法、策略、技巧;
  ()合同管理的法律依据、合同种类划分及其不同的适用范围;
  ()施工过程中工期、费用索赔的计算方法、索赔步骤及其索赔依据;
  ()建筑市场行为各方对于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所承担的责任义务及其管理方式;
  ()工程进度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工程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运用价值工程进行投资优化;
  (十一)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十二)施工项目管理机构的组织设置、管理模式以及责任制度的层层落实;
  (十三)建设工程的验收程序、验收内容、验收依据; 
  (十四)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分析比较与综合评估。
  四、实验内容
  本课程无实验室实验和计算机训练内容。 
  五、前修课程要求 
  土木工程施工
  

土木工   济与管理094341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限选课程,它是由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具有理论面宽、实践性强、政策性要求高等特点。
  本课程属于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基本任务是研究土木工程业的基本经济规律及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分析原理和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经济观点,掌握必要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并对土木工程具有初步的科学管理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 
  了解工程经济的基本规律和知识;
  熟练掌握建设资金的时间价值与等值的计算方法;
  熟练掌握工程项目经济效果评价的原理和方法;
  理解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盈亏平衡分析与敏感性分析原理,掌握风险分析的一般原理;
  掌握设计与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了解效益费用分析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熟悉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常用的预测及决策方法;
  了解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实施步骤;
  掌握投资项目财务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
  了解投资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原理与评价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绪论:阐明课程的性质、任务与内容,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课程的学习方法及本课程的发展等。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基本知识
  1.基本概念
  2.现金流量图
  3.资金的时间价值 
  4.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复利公式
  5.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6.复利公式的应用
  ()工程技术经济评价 
  1.静态评价方法 
  2.动态评价方法 
  3.盈亏平衡分析 
  4.敏感性分析
  5.风险分析
  6.效益费用分析
  7.国民经济评价
  8.设计与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
  ()生产设备更新分析
  1.基本概念 
  2.生产设备经济寿命的计算
  3.各类资产的更新分析
  ()价值工程 
  1.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
  2.价值工程的实施
  ()预测技术
  1.概述
  2.定性预测方法
  3.定量预测方法 
  ()决策技术
  1.概述
  2.风险型决策
  3.不确定型决策
  4.多目标决策
  ()投资目标的财务分析
  1.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2.基础财务报表的编制 
  3.资金规划 
  4.财务效果计算
  5.案例分析
  ()投资项目的后评价
  1.概述
  2.项目实施后评价
  3.项目运行后评价
  四、实验内容
  根据所学过的计算机语言,结合本课程所掌握的计算方法,编制“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程序”一个,并结合试、实例进行上机练习。
  该实验内容可作为大作业完成。
  五、前修课程要求

    093010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房屋建筑学》是建工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的目的在于阐述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借鉴了国内外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经验,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从总体到细部,从平面到空间的设计程序和方法。
  二、课程基本要求 
  1.了解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设计程序
  2.掌握一般民用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设计,掌握民用建筑部件(各组成部分)
  3.墙体、屋面、楼面、楼梯等的建筑构造,会选用门窗及防水做法。
  4.掌握普通单层工业厂房的平、立、剖面设计,能配合工艺布置空间,掌握工业厂房各部件的构造做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绪论 
  1.建筑的构成要素
  2.民用建筑的分类
  3.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4.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建筑平面设计
  1.平面设计的内容
  2.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 
  3.辅助使用房间设计
  4.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5.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建筑剖面设计
  1.房间的剖面形状
  2.房屋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3.房屋的层数 
  4.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
  ()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
  1.影响体型的立面设计的因素 
  2.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
  3.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方法 
  ()建筑构造概论
  1.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
  ()墙体与基础
  1.墙体类型及设计要求
  2.砖墙构造
  3.砌块墙构造
  4.隔墙构造
  5.墙面装修
  6.基础与地下室
  ()楼梯 
  1.概述
  2.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3.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4.踏步和栏杆扶手构造
  5.室外台阶构造
  6.电梯与自动扶梯
  ()楼地层
  1.概述
  2.钢筋混凝土楼板
  3.地坪层构造 
  4.楼地面构造
  5.阳台及雨篷
  ()屋顶 
  1.屋顶的类型和设计要求
  2.屋顶排水设计
  3.卷材防水屋面构造
  4.刚性防水屋面
  5.涂膜防水屋面
  6.瓦屋面
  7.吊顶棚构造
  8.屋顶的保温与隔热 
  ()门和窗 
  1.门窗的形式与尺度
  2.木门窗构造 
  3.钢门窗构造
  4.铝合金及塑料门窗
  (十一)工业建筑
  1.概论
  2.工业建筑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十二)单层厂房设计
  1.单层厂房组成
  2.单层厂房平面设计
  3.剖面设计
  4.单层厂房定位轴线
  5.单层厂房立面设计及内空间处理
  (十三)单层厂房构造
  1.单层厂房屋面构造
  2.天窗构造
  3.外墙构造
  4.侧窗、大门、地面及其他构造
  (十四)多层厂房设计
  1.概述
  2.多层厂房平面设计
  3.多层厂房剖面设计
  4.多层厂房立面设计
  5.有特殊要求的厂房
  附录一 民用建筑设计任务书
  附录二 工业建筑设计任务书
  四、实践教学
  1.适当组织现场教学(至少两次)
  2.以简单民用建筑为对象,完成建筑平、剖、立面设计,外墙剖面(包括地面、楼面、屋面做法)设计,部分节点详图,圈梁布置等。要求提交:设计说明书一份,2号图纸23张。
  五、前修课要求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建筑材料
  六、说明
  实习内容可安排1周的课程设计来完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092300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由于多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因而许多院校单独列为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习多层及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主要要求是:了解多、高层建筑结构的结构体系及各种体系特点及应用范围;熟练掌握风荷载及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掌握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三种基衣结构的内力及位移计算方法,理解这三种结构内力分布及侧移变形的特点及规律;学会这三种体系包含的框架及剪力墙构件的配筋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原理及方法。能区别非抗震及抗震设计的不同要求。对筒体结构的内力分布、计算特点、结构设计有初步知识。 
  二、课程基本要求
  1.结构体系及布置 
  了解水平力对结构内力及变形影响,了解不同体系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了解结构总体布置的原则及需要考虑的问题。了解缝的处理,地基基础选型等。 
  2.水平荷载与结构计算简化原则
  熟练掌握总风荷载和局部风载的计算,以及用反应谱方法计算等效地震作用的方法,理解地震作用两阶段设计的内容、方法及目的以及常遇地震、罕遇地震和设防烈度的关系。掌握结构自振周期计算的实用方法,理解结构计算的平面结构假定。
  3.框架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
  熟练掌握反弯点法、D值法计算内力及位移方法,深入理解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及应用范围。了解内力分布及位移的影响因素、杆件弯曲变形及轴向变形对侧移的影响等。掌握利用曲线计算柱轴向变形引起侧移的方法。 
  4.剪力墙结构内力及位移计算 
  了解开洞对剪力墙内力及位移影响,了解不同近似方法的适用范围。深入理解连续化方法的基本假定公式推导、公式图表应用等,熟练掌握连续化方法计算及带刚域框架计算简图确定方法及带刚域杆件刚度计算方法。掌握几个重要概念:等效抗弯刚度、整体系数。含义及对内力位移的影响;剪力墙内力位移分布特点。 
  5.框架剪力墙协同工作计算
  了解框架与剪力墙协同工作的意义。会确定计算简图,掌握总框架、总剪力墙、总连梁刚度计算方法,会用公式及曲线计算内及位移。掌握几个重要概念:刚度特征值人的物理意义及其对内分配的影响,框剪结构内力分布及侧移特点。
  6.扭转近似计算
  了解扭转对结构的影响、熟练掌握质量中心及刚度中心近似计算方法,会应用剪力修正系数。掌握几个重要概念:抗扭刚度意义,结构布置与扭转关系(偏心距及抗扭刚度)
  7.荷载效应组合及设计要求
  掌握荷载效应组合各种工况的区别应用,理解无地震组合及有地震组合时承载力验算与位移限制的区别。掌握确定结构抗震等级的方法;进一步理解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
  8.框架设计和构造
  了解延性框架意义和实现延性框架的基本措施。了解梁、柱、节点区的破坏形态,会区别抗震及非抗震情况下配筋要求。掌握梁、柱、节点区的配筋设计方法。掌握几个重要概念:延性框架、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轴压比及箍筋作用,
  9.剪力墙设计和构造
  了解剪力墙结构配筋特点及构造要求,掌握悬臂剪力墙及联肢剪力墙,截面配筋计算方法。了解影响剪力墙延性的因素。理解框支剪力墙、落地剪力墙的设计要点。
  10.框筒、筒中筒与空间结构
  了解平面结构及空间结构计算的不同假设、区别及应用范围。对框筒及筒中筒结构布置及计算方法有初步知识。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绪论
  1.高层建筑的特点 
  2.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概况 
  3.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1.概述
  2.结构布置原则
  3.结构布置实例
  4.楼盖结构布置
  5.基础结构布置
  ()高层建筑结构荷载作用与结构设计原则
  1.恒荷载及楼面活荷载的计算
  2.风荷载的计算
  3.地震作用的计算 
  4.荷载效应组合
  5.结构简化计算原则
  6.扭转效应的简化计算
  7.抗震设计的一般原则
  ()框架结构设计
  1.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2.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 
  3.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
  4.水平荷载作用下位移的近似计算
  5.框架结构的内力组合
  6.框架梁的设计
  7.框架柱的设计 
  8.框架节点的设计
  ()剪力墙结构的内力与位移计算
  1.概述
  2.整体剪力墙及整体小开口剪力墙的计算
  3.联肢剪力墙的计算
  4.壁式框架的计算
  5.剪力墙结构的分类
  6.剪力墙的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协同工作计算
  1.概述
  2.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内力计算
  3.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协同工作性能
  4.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构件的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
  ()简体结构设计
  1.筒体结构的布置
  2.侧向力作用下的受力特点
  3.筒体结构的计算方法
  4.筒体结构的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
  1.概述
  2.组合结构的基本构件和结构布置
  3.组合结构构件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基础设计
  1.概述
  2.筏形基础设计
  3.箱形基础设计
  4.桩基础设计
  四、实践教学
  无
  五、前修课程要求
  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抗震,钢结构基本原理。

    设计092310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强烈地震会造成建筑物倒塌或损坏,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所以《建筑结构抗震》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介绍地震作用的基本原理及结构抗震的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结构抗震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
  二、课程基本要求
  1.了解地震的成因及地震带分布,了解地震动的基本要素。
  2.掌握地震作用的计算,能根据已知场地条件、地震烈度及结构动力特性,计算地震作用。
  3.掌握抗震设计的概念设计,熟练掌握底部剪力法,掌握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了解时程分析法。 
  4.掌握常用工业、民用房屋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绪论 
  1.地震与地震动
  2.地震活动性
  3.地震震害
  4.结构的抗震设防 
  ()场地、地基和基础
  1.场地 
  2.天然地基与基础的抗震验算
  3.液化土与软土地基
  4.桩基的抗震设计
  ()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1.概述 
  2.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
  3.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其反应谱 
  4.多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分析的振型分解法 
  5.多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
  6.结构的扭转效应
  7.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
  8.竖向地震作用
  9.结构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法
  10.建筑结构抗震验算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1.场地选择
  2.建筑的平立面布置
  3.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4.多道抗震防线
  5.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的匹配 
  6.确保结构的整体性
  7.非结构构件处理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
  1.概述
  2.抗震设计的一般要求
  3.框架内力与位移计算
  4.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件设计
  5.框架结构设计例题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1.概述
  2.结构方案与结构布置
  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
  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 
  5.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设计
  6.内框架房屋的抗震设计
  ()高层及多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1.概述 
  2.高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3.多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单层钢筋混凝土厂房的抗震设计
  1.概述
  2.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
  3.单层厂房的横向抗震计算
  4.单层厂房的纵向抗震计算
  5.单层钢筋混凝土厂房构造措施
  ()隔震与耗能减震房屋设计
  1.概述
  2.隔震结构设计
  3.耗能减震结构设计
  四、实践教学 
  无
  五、前修课程要求
  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
  六、说明
  有些院校将结构抗震设计与有关结构设计课结合,相应学分作适当调整。

高层建筑施工091220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中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高层建筑工程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技术。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解决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

、适用学科专业

土木工程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 深基坑支护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方式和方法,井点降水,地基的加固处理方法

2 深基础工程,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地下连续墙,墩基础,沉井基础

3 高层混凝土结构工程,新型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的模板体系:大模板、爬升模板、滑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的泵送技术

4 高层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

5 结构吊装工程,钢结构工程安装

6 工地参观实习


  

土木工程概预算与招标094200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这是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这是加强学生经济概念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建筑工程投资的构成及土建各分项工程成本计算及控制。掌握具体建筑工程概预算的方法及文件编制。 
  二、课程基本要求
  1.了解建筑工程投资构成,了解建筑工程及相关费用的构成与确定方法。
  理解建筑工程定额及单价确定的原理有计算方法。
  2.掌握建筑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熟练掌握建筑工程量的计算及概预算的实际计算。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建筑工程概预算基础知识 
  1.基本建设程序
  2.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构成及建筑工程造价分类 
  3.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与确定
  4.设备、工器具费用的构成与计算
  5.工程建设其它费用的构成与确定
  ()建筑工程定额概述
  1.建筑工程定额概述 
  2.劳动定额
  3.材料消耗定额 
  4.机械台班定额 
  5.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单价的确定
  ()建筑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 
  1.初步设计概算的编制
  2.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3.工程标底的编制 
  4.工程标书(标价)的编制
  5.施工预算的编制
  6.工程竣工结算的编制
  7.工程竣工决算的编制 
  ()工程量计算规则 
  1.工程量计算的有关规定
  2.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3.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则
  4.打桩与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
  5.砌筑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6.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7.木结构工程量计算规则
  8.金属结构制作工程量计算规则 
  9.构件运输及安装工程量计算规则 
  10.屋面及防水工程量计算规则
  11.门窗工程量计算规则 
  12.楼地面工程量计算规则 
  13.防腐、保温、隔热工程量计算规则
  14.装饰工程量计算规则 
  15.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
  16.室外工程与构筑物工程量计算规则
  17.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计取 
  ()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2.电气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3.通信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4.工艺管道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5.给排水、采暖、煤气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6.通风空调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7.自动化控制装置及仪表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8.金属结构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9.刷油、绝热、防腐蚀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四、实践教学 (无)
  五、前修课程要求
  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

   093240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结构检验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技术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理论和实验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结构试验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根据设计、施工和科学研究任务的需要,完成一般建筑结构的试验设计与试验规则,并得到初步的训练和实践。
  二、课程基本要求 
  1.结构试验概论
  了解建筑结构检验目的、任务和分类;了解本课程与力学、材料和结构等学科的联系,以及如何利用已有专业知识在本课程中综合应用。要深入理解结构试验与结构理论的关系以及在发展建筑结构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结构试验设计
  深入理解和掌握结构试验设计中试件设计、荷载设计和量测设计三个主要部分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试件设计中要注意尺寸效应的影响,要考虑边界条件的模拟和满足试验加载、量测的要求。了解试件数量设计中的正交试验设计法。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构试验的关系,加载速度与应变速率的关系,以及对材料本构关系的影响。
  3.结构试验的加荷设备与方法
  掌握试验室与现场试验常用的各种试验装置与加载方法,能在结构试验设计中选择和设计加载方案,重点掌握液压加载方法。对于先进的电液伺服加载方法和原理及其在伪静力、拟动力以及模拟地震振动台等试验方法中的应用作一般了解。对于环境随机激振方法的概念作一般了解。
  4.结构试验的量测技术
  了解与掌握试验量测设备的原理与使用方法,重点是非电量电测以及各种电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为试验观测设计、仪表选择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对常用机械仪表作一般了解。了解先进的测试设备与量测技术,如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应用,以及量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5.结构静力试验
  必须掌握结构静力试验(单调加载)的加载制度,并通过基本构件(梁、板、柱)扩大构件(桁架、薄壳、网架)和建筑物整体试验的实例介绍,掌握结构静力试验中试验加载和观测设计的一般规律与不同类型结构试验的特殊问题。
  6.结构抗震静力试验
  了解和掌握结构低周反复静力试验(伪静力试验)的加载制度和试验方法, 以及不同于单调加载的特殊性。一般了解计算机一加载器联机试验(拟动力试验)的工作原理和试验流程。 
  7.结构动力试验
  掌握结构动力特性和动力加载试验的和一般方法。对于用环境随机振动测量动力特性,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强震观测和人工爆破模拟地震试验等内容作一般了解。对结构疲劳试验也作一般了解。
  8.结构模型试验 
  掌握结构模型试验的相似原理和结构静力、动力模型试验的一般方法。对量纲分析作一般了解。 
  9.结构非破损试验
  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回弹法、超声法、综合法等非破损方法和拔出法取芯法等半破损方法的原理及一般试验方法。对于砌体结构、钢结构的非破损方法作一般了解。
  10.结构试验数据整理和性能分析
  掌握结构试验结果的数据整理、误差分析和结果表达方法(曲线、图表和方程式),重点是静力试验部分。对动力试验的随机振动数据处理仅作一般了解。
  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变形和抗裂性能等性能评定方法。对结构抗震性能和抗震能力的分析评定作一般了解。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实验()静态电阻应变仪和机械仪表的使用方法和试验技术。
  要求学生正确掌握结构试验常用的静态电阻应变仪和机械式仪表的使用方法和试验技术。
  实验()钢桁架(或钢筋混凝土梁、板)的静力试验
  要求学生结合课程作业进行结构试验设计,通过实验掌握结构试验工作的全过程。
  实验()动态量测仪器的使用和振动测量
  要求学生正确掌握动态电阻应变仪、各类测振传感器和记录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试验技术。
  实验()混凝土结构的非破损试验技术
  要求学生掌握回弹法、超声法的试验技术与评定方法。

毕业设计090990

毕业设计(论文) 要求:
  知识方面,要求能综合应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并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延伸。
  能力方面,要求能进行资料的调研和加工,能正确运用工具书,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计计算、理论分析、图表绘制、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或具有实验、测试、数据分析等研究技能,有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外文翻译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素质方面,要求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能遵守纪律,善于与他人合作。

专业英语092290

一、课程教学目标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的延续。《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从词汇、读、听、说、写、译等方面对专业英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基于专业特点,在全面兼顾读、听、写、说、译的前途下,重点放在专业阅读能力的提高上。专业英语不仅是整个大学英语的一部分,而且也是专业课程的一部分,随着我国加入WTO,它将对学生服务于社会及土木建筑工程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1.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常用的专业用英语词汇、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

2.提高阅读英文专业期刊、书籍的能力。

3.了解科技英语翻译的特点,培养一定的专业文献翻译能力。

4.在听、说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

、适用学科专业

土木工程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 基本介绍(1学时)

2 Introduction to Mechanics of Materials1学时)

3 Types of Beams and Stress Resultants in Beams1学时)

4 Principal Stresses in Beams1学时)

5 Continuous Beams1学时)

6 Unit-loa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Displacements1学时)

7 Slip forms1学时)

8 Lift Slabs and Erection of Buildings by the Lift-Slab Method1学时)

9 Future Trends in Construction1学时)

10 Windows1学时)

11 Curtain Walls1学时)

12 Use of Vapor Barriers to Prevent Condensation1学时)

13 Deformation of Concrete in Compression1学时)

14 Strength under Combined Stress1学时)

15 Longtime Deflections1学时)

16 Shear and Diagonal Tension1学时)

17 Design for Shear and Diagonal Tension1学时)

18 Torsion in Reinforced-Concrete Members1学时)

19 Vertica1 and Horizontal Loads1学时)

20 Types of Precast Members and Assemblies1学时)

21 Footings1学时)

22 Steps in Structural Design Process1学时)

23 Loads1学时)

24 Industrial-Type Buildings1学时)

25 Multi-Story Buildings1学时)

26 Design Methods of Single-Story Rigid Frames1学时)

27 Preface to the First Edition of "Structural Steel Design"1学时)

28 High-Rise Building1学时)

29 Sail Shell1学时)

30 Cable Structures1学时)

31 总结(1学时)

美术鉴赏091200

课程性质与目的:

《美术鉴赏》是一门为非艺术类普通高校学生开设的艺术修养课程之一,是在学生具备了基本和广泛的文学、社会、历史和自然科学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较高级的审美情趣培养和技巧实践的重要教育环节,是衡量大学生素质构成和人格完美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学习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认识美术鉴赏的主要功能和途径,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参与社会审美实践,以最大的热情、创造力塑造高尚完美的人格形象。特别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目睹真善美理想的跌落、社会责任感的弱化、个人主义的极端膨胀、拜金主义的流行等现象,《美术鉴赏》更应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引导学生自我建立符合当代社会发展主流的审美标准。

艺术修养与礼仪250032

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交际礼仪体现个人职业素养,对现代职业人士而言,拥有丰富的礼仪知识,以及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应用不同的交际技巧,往往会令事业如鱼得水。 
  
  但交际场合中事事合乎礼仪,处处表现得体着实不易。 
  
  本课程将通过交往艺术与沟通技巧、交际交往中的礼仪重点、交际交往中的礼仪互动、交际交往中的礼仪理念、服务与接待礼仪、公关社交礼仪等内容,全面展示现代交际礼仪与交往艺术的精华所在,从而为职业人士打造个人交际魅力提供有效的指导。 
  
[课程目标
  
  1.全面掌握交际礼仪知识,塑造职业人士形象 
  2.熟悉专业交际礼仪知识的具体运用,推动事业成功 
  3.了解交际中的诸多忌讳,规避人际交往中的尴尬 
  4.学会巧用交际技巧,打造个人交际魅力 

[课程大纲
  
第一讲 交往艺术与沟通技巧 
  1. 前言 
  2. 交际场合中的交往艺术 
  3. 交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 
  
第二讲 交际交往中的礼仪重点 
  1. 摆正位置 端正态度 
  2. 交际三要素 
  
第三讲 交际交往中的礼仪互动 
  1. 角色定位 
  2. 双向沟通 
  
第四讲 交际交往中的礼仪理念 
  1. 尊重为本 
  2. 善于表达 
  3. 行事规范 
  
第五讲 服务与接待礼仪 
  1. 文明待客 
  2. 礼貌待客 
  3. 热情待客 
  
第六讲 公关社交礼仪 
  1. 着装礼仪 
  2. 交谈礼仪 
  3. 会面礼仪 
  4. 礼品礼仪

线性代数011161

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线性代数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线性代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求解实际中大量出现的线性方程组,所用的工具是矩阵、向量与行列式。向量、矩阵不只是用于求解线性方程组,在自然科学、人文、经济、管理、工程技术众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对它们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于是引入了向量内积、正交矩阵、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等内容的研究。近些年,随着计算机广泛应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线性代数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使得线性代数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本课程讲授线性代数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并进行相应的基本训练。

教学内容:

第一章 行列式

n阶行列式 行列式性质 行列式按行()展开 克莱姆法则

第二章 线性方程组

消元法 n维向量 向量组的秩 矩阵的秩 线性方程组的一般理论

第三章 矩阵

矩阵的运算 几种特殊矩阵 分块矩阵 逆矩阵 初等矩阵

第四章 向量的内积与正交矩阵

向量的内积 正交矩阵

第五章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相似矩阵与矩阵可对角化条件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第六章 二次型

二次型及其矩阵 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化二次型为规范形 正定矩阵

网页制作与维护250038

课程内容:

第一章 网站的设计理念与策略
 第1 网站建设前的调研与准备工作
 第2 申请域名
 第3 选择网站建设服务商
2 网站的制作平台
 第1 网站的硬件平台
 第2 网站的软件平台
 第3 利用无线网技术构建网络平台
3 Web站点的建立
 第1 Web服务器的选择原则
 第2 Web服务器的安装及配置
 第3 升级(迁移)已有系统
 第4 网站总体设计
 第5 网站的组织与风格
4 网页设计基础
 第1 HTML语言简介
 第2 Microsoft FrontPage 2000
 第3 动态网页设计工具
5 网页动态功能扩展
 第1 ASP基础
 第2 网页程序设计语言
 第3 编制ASP页面
 第4 ASP内建对象
6 网站数据库
 第1 创建数据库
 第2 利用ASPADO开发网络数据库应用程序
 第3 数据库性能优化
7 网站的安全与性能优化
 第1 网站的安全
 第2 系统性能优化
8 网站的发布与推广
 第1 网站的测试与发布
 第2 网站的宣传与推广
9 网站的维护与更新
 第1 站点的维护
 第2 站点的更新
 第3 远程站点
10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举例
 第1 电子商务网站解决方案
 第2 电子商务网站整体内容规划
 第3 网页制作与设计
 第4 动态网页设计实例

环境保护概论250042

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和生态环境知识.学习"三废"处理的基本方法.了解噪声,城市垃圾等其他污染的危害及特点.同时获得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的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讲授内容及要求
课题一 环境与环境科学
1.环境的定义;
2.环境科学的内容及任务;
3.环境污染及危害;
4.环境保护的目的及内容.
要求:1.使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环境科学的内容.
2.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当今世界和我国的环境状况.从而使学生能自觉保护环境,增加环保意识.
课题二 生态学基础
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2.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
3.生态平衡的定义及如何维护生态平衡;
4.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要求:1.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2.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及如何保护生态平衡.
3.掌握运用生态学的知识进行环境保护,使学生意识到保护动植物的重要性.
课题三 大气污染及防治
大气污染的定义及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进入人体的途径及对人体的危害;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与治理技术.
要求:1.使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及大气污染所产生的原因.
2.掌握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措施和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认识到大气污染对环境带 来的危害.
3.了解粉尘的处理方法及主要废气的处理特点.
课题四 水污染及其防治
1.水体污染的定义;
2.水体中主要污染物危害及对环境的影响;
3.水体的自净作用及如何利用水体的自净作用;
4.水污染的处理原理及主要方法
要求:1.了解有关水的基础知识,掌握水体的水质指标.
2.掌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行为及危害.
3.掌握治理水体污染的基本措施和基本方法.
课题五 固体废物处理
1.固体废物的分类及对环境的危害;
2.常见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及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3.常见城市垃圾的特点以及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处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要求:1.要求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定义,分类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2.掌握固体废物污染的控制技术和治理技术.
3.掌握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特别是这些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课题六 其他环境污染及防治*
1.噪声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
2.放射性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治.
要求:1.掌握噪声的来源,特点和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噪声的处理方法.
2.掌握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止措施.
课题七 环境监测及环境管理
1.环境监测的分类,方法和监测的目的.
2.环境质量评价的定义,环境质量评价的作用及方法.
3.加强环境管理.科学地发展经济.加强法律意识.
要求:1.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目的,程序,和方法.
2.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及目的.
3.掌握环境质量管理的基本职能和管理制度,加强环境管理.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在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为学生今后从事化工环境保护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大纲说明
1.本课程各章节的学时分配可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进行调整.
2.在教学中,应注意贯彻少而精原则,精心组织教材,要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些教学内容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学生自学和讨论的方式进行.
3.规定的一定数量的习题课,目的是巩固所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适当选择.

全站仪测量原理与技术092532

本课程主要内容共分8章,对全站仪的测量原理、观测方法、功能使用、参数设置、应用技术等方面均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内容上力求新颖、简练、系统,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结全实际,适应科技发展方向,符合国家规范标准。编写顺序上做到使学习者理解全站仪的概念、了解工作原理、明确测量功能、熟悉操作步骤、合理设置仪器参数、正确选择测量模式、掌握应用技术,体现全站仪的特点及完整性和系统性。
  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全站仪的概念
 第二节 全站仪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第二章 全站仪的测量原理
 第一节 全站仪的测角原理
 第二节 全站仪的测距原理
 第三节 全站仪的补偿器原理
 第四节 全站仪的数据处理原理
 第五节 全站仪的自动代原理
第三章 全站仪的使用
 第一节 全站仪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全站仪的模式
 第三节 全站仪的操作
 第四节 全站仪操作应注意的事项
第四章 全站仪的基本测量功能
 第一节 距离测量
 第二节 角度测量
第五章 全站仪的程序测量功能
 第一节 三维坐标测量
 第二节 放样测量
 第三节 悬高测量
 第四节 对边测量
 第五节 偏心测量
 第六节 后方交会测量
 第七节 面积测量
第六章 全站仪的检定
 第一节 全站仪的综合检定
 第二节 光电测距系统的检定
 第三节 电子测角系统的检定
 第四节 数据采集系统的检定
第七章 全站仪的双向数据通迅
第八章 全站仪在测量工程中的应用
 第一节 全站仪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全站仪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第三节 全站仪在数字测图中的应用
 第四节 全站仪在隧道贯通测量中的应用
 第五节 全站仪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第六节 全站仪在路线测量中的应用
 第七节 全站仪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第八节 全站仪在高程测量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022020

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 物质、意识与实践 4学时)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与发展(6学时)

第四章 认识与实践(6学时)

第五章 真理和价值

第六章 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6学时)

第七章 社会发展的规律与动力

第八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计算机基础040010

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技术课程的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教育部的教学基本要求,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体现以有效知识为主体,构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特别要以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为重点,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软件设计与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掌握典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具备安装、设置与操作现代典型计算环境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为后继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内容:

(一) 计算机概述(2学时)
计算机的发展与趋势
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编码系统
(二)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2学时)
主机系统
驱动器与外存储器
输入/输出设备
微型计算机的系统配置与主要性能指标
(三)操作系统基础(2学时)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DOS磁盘操作系统简介
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
UNIX操作系统简介
(四)办公应用软件及其应用(4学时)
办公应用软件简介
中文字处理软件Word及其应用
中文表格处理软件Excel及其应用
中文PowerPoint及其应用
(五)网络技术及应用(2学时)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局域网
Internet概述
Internet的服务及应用
网页制作与FrontPage
(六)数据库技术基础(2学时)
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查询的基本操作
窗体的基本操作
报表的基本操作
(七)计算机安全(2学时)
计算机安全控制系统
计算机病毒
反病毒软件及其应用
计算机黑客与防火墙
(八)多媒体基础(2学时)
多媒体技术概述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多媒体应用技术
(九)程序设计基础(2学时)
计算机和程序设计
程序的构造
编程基础
现代编程语言
程序算法

计算机技术基础040050

课程性质与目的:

程序设计是计算机技术基础教育的基础与重点,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是继大学计算机基础之后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介绍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数据结构和算法、模块化和接口设计、数据抽象和程序抽象等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C语言的基本内容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与编程技巧,使学生具有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与途径, 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C语言概述(2学时)
C语言的发展和特点
C程序结构
上机步骤
(二)基本数据类型和表达式(2学时)
常量
数据类型和变量说明
运算符和表达式
输入函数和输出函数
(三)选择结构程序设计(3学时)
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if语句
switch语句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
(四)循环结构程序设计(3学时)
循环的概念
for循环
while循环
do-while循环
多重循环
循环的正常出口和非正常出口
循环程序的设计方法。
(五)数组(4学时)
一维数组
二维数组
字符数组
使用数组的程序设计方法
(六)函数和模块设计(4学时)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
作用域和存储类型
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
模块化程序设计
(七)指针(4学时)
指针的概念
变量与指针
数组与指针
字符串与指针
多级指针
存储的动态分配与回收
使用指针的方法进行程序设计的技巧
(八)结构体和联合体(2学时)
结构体
联合体
其它自定义数据类型
(九)接口和函数库(3学时)
编译预处理
C的标准库
图形库
字符屏幕I/O
自定义接口与接口设计的原则
(十)文件(2学时)
文件的概念
文件类型指针
文件的基本操作
(十一)数据结构和数据抽象(4学时)
数据抽象
线性表
堆栈
队列
(十二)算法和程序抽象(3学时)
算法的概念
算法的类型与结构
算法的描述方法
算法设计与分析
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数据封装和信息隐藏
算法抽象
程序设计方法

大学物理I012011

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物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形式的相互转化的学科。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业已渗透到了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并广泛地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因此,《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医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

教学内容:
(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自然界的各种基本运动形式及其规律获得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够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具有初步应用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和创新精神。
(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一) 运动学(3学时)
质点、参考系、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相对运动
(二)动力学(5学时)
牛顿运动三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基本相互作用力、惯性力、
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功、动能定理、保守力、势能、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
(三)刚体的定轴转动(4学时)
平动和转动、质心、质心运动定理、定轴转动定律、转动惯量、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定轴转动的功能原理、进动
(四)狭义相对论(6学时)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伽利略变换、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洛仑兹变换、相对论时空观、相对论质量、动量和能量
(五)气体运动论(5学时)
热力学第零定律、温度和温标、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微观模型、压强和温度的统计意义、能量均分定理、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玻耳兹曼分布率
(六)热力学基础(7学时)
功和热量、准静态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容、绝热过程、多方过程、循环、卡诺循环、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熵增原理
(七)静电场(8学时)
电荷、库仑定律、电力叠加原理、电场强度、高斯定理及应用、环路定理、电势、电势梯度、静电势能
(八)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4学时)
静电平衡、静电屏蔽、电容和电容器、电介质的极化、极化强度、极化电荷、电位移矢量、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
(九)稳恒磁场与电磁相互作用(8学时)
磁性和磁场、磁感应强度、毕奥萨伐尔定律、磁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

(十)磁介质(2学时)
顺磁性和抗磁性、磁化强度与磁化电流、介质中的磁场、磁场强度、铁磁性
(十一)电磁感应(8学时)
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和感应电场、自感与互感、磁场能量
(十二)麦克斯韦方程组(2学时)
位移电流、麦克斯韦方程组
(十三)机械振动(6学时)
简谐振动、位相、旋转矢量图、简谐振动的能量、简谐振动的合成、振动的相空间描述、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
(十四)机械波(6学时)
波的概念、平面简谐波、波的能量、惠更斯原理、折射和反射、波的叠加原理、干涉与衍射、驻波、多普勒效应
(十五)电磁振荡与电磁波(2学时)
电磁振荡、电磁波的发射和传播
(十六)光波的干涉(6学时)
光波、光程、光波的相干叠加、分波阵面干涉、分振幅干涉、干涉的应用
(十七)光波的衍射(6学时)
菲涅耳衍射和夫朗和费衍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夫朗和费衍射、双缝衍射与干涉、光栅、X光衍射、布喇格公式、园孔衍射、光学仪器的分辨率
(十八)光波的偏振(3学时)
偏振光与自然光、偏振片、马吕斯定律、反射起偏、双折射、波晶片、偏振光的干涉
(十九)光的量子理论(2学时)
普朗克量子论、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电方程、康普顿效应、光的波粒二象性
(二十)玻尔的原子量子理论(3学时)
氢原子光谱、巴尔末公式、原子量子论、玻尔的氢原子理论、氢原子的能级和能级图
(二十一)量子力学基础(9学时)
波粒二象性、物质波、不确定关系、波函数、薛定谔方程、一维势阱、简谐振子、一维势垒、氢原子、电子的自旋、四个量子数、多电子原子和壳层结构、状态信息
(二十二)激光和半导体(4学时)
氦-氖激光器、原子跃迁、激光的产生、能带、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
(二十三)现代物理专题(4学时,选讲)
广义相对论简介、耗散结构、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到磁单极子、
超导、混沌与分形、光学信息处理

大学物理II012012

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物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形式的相互转化的学科。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业已渗透到了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并广泛地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因此,《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医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
(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自然界的各种基本运动形式及其规律获得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够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具有初步应用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和创新精神。
(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一)运动学(3学时)

质点、参考系、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相对运动
(二)动力学(5学时)
牛顿运动三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基本相互作用力、惯性力、
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功、动能定理、保守力、势能、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
(三)刚体的定轴转动(4学时)
平动和转动、质心、质心运动定理、定轴转动定律、转动惯量、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定轴转动的功能原理、进动
(四)狭义相对论(6学时)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伽利略变换、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洛仑兹变换、相对论时空观、相对论质量、动量和能量
(五)气体运动论(5学时)
热力学第零定律、温度和温标、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微观模型、压强和温度的统计意义、能量均分定理、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玻耳兹曼分布率
(六)热力学基础(7学时)
功和热量、准静态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容、绝热过程、多方过程、循环、卡诺循环、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熵增原理
(七)静电场(8学时)
电荷、库仑定律、电力叠加原理、电场强度、高斯定理及应用、环路定理、电势、电势梯度、静电势能
(八)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4学时)
静电平衡、静电屏蔽、电容和电容器、电介质的极化、极化强度、极化电荷、电位移矢量、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
(九)稳恒磁场与电磁相互作用(8学时)
磁性和磁场、磁感应强度、毕奥萨伐尔定律、磁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
(十)磁介质(2学时)
顺磁性和抗磁性、磁化强度与磁化电流、介质中的磁场、磁场强度、铁磁性
(十一)电磁感应(8学时)
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和感应电场、自感与互感、磁场能量
(十二)麦克斯韦方程组(2学时)
位移电流、麦克斯韦方程组
(十三)机械振动(6学时)
简谐振动、位相、旋转矢量图、简谐振动的能量、简谐振动的合成、振动的相空间描述、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
(十四)机械波(6学时)
波的概念、平面简谐波、波的能量、惠更斯原理、折射和反射、波的叠加原理、干涉与衍射、驻波、多普勒效应
(十五)电磁振荡与电磁波(2学时)
电磁振荡、电磁波的发射和传播
(十六)光波的干涉(6学时)
光波、光程、光波的相干叠加、分波阵面干涉、分振幅干涉、干涉的应用
(十七)光波的衍射(6学时)
菲涅耳衍射和夫朗和费衍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夫朗和费衍射、双缝衍射与干涉、光栅、X光衍射、布喇格公式、园孔衍射、光学仪器的分辨率
(十八)光波的偏振(3学时)
偏振光与自然光、偏振片、马吕斯定律、反射起偏、双折射、波晶片、偏振光的干涉
(十九)光的量子理论(2学时)
普朗克量子论、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电方程、康普顿效应、光的波粒二象性
(二十)玻尔的原子量子理论(3学时)
氢原子光谱、巴尔末公式、原子量子论、玻尔的氢原子理论、氢原子的能级和能级图
(二十一)量子力学基础(9学时)
波粒二象性、物质波、不确定关系、波函数、薛定谔方程、一维势阱、简谐振子、一维势垒、氢原子、电子的自旋、四个量子数、多电子原子和壳层结构、状态信息
(二十二)激光和半导体(4学时)
氦-氖激光器、原子跃迁、激光的产生、能带、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
(二十三)现代物理专题(4学时,选讲)
广义相对论简介、耗散结构、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到磁单极子、
超导、混沌与分形、光学信息处理

大学物理实验012023

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一) 引导学生系统学习物理实验的基础知识,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和技术,基本仪器的使用。
(二)培养学生认真观测物理现象、掌握物理规律,并对物理现象和规律进行初级分析和研究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务实的治学态度。

教学内容:

(一) 绪论 物理实验的基本程序,测量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不确定度的评估,有效数字与数据处理 4学时
(二)开设20多个实验,内容涉及力学、热学、声学、电磁学、光学、虚拟仪器、设计与综合等各个方面,教学知识点包含物理实验的基本设计思想,基础知识,基本测量方法和技术,基本仪器的使用,不确定度的评估,有效数字与数据处理。学生必修7个基础实验,每个单元4学时,其中选做1-2个研究性实验。
(三)可供选择的实验项目如下:(每年有5%至30%的增减、更新或拓展)
1.基础训练 必做3个实验(力、电、光各一个)
(1) 单摆(时间与长度的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测量、误差分配、实验物理设计与不确定度评估)
(2) 转动惯量(长度、质量和周期测量的基本方法,测量刚体转动惯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平行轴定理)
(3) 示波器的调节与使用(了解信号源和示波器的测量原理、调节与使用方法,利用示波器测量周期、频率、电压、观测各种波形、以及基本电路特性的测量)
(4) 电子元件伏安特性测量(掌握基本的限流和分压电路的特点,根据不确定度的要求,选择各种电表和量程,选用电流表内、外接法和相应的测量电路,测量线性和非线性电子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5) 分光计的调整和折射率的测量(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和测量原理,掌握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测量棱镜的顶角、折射率)
(6)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掌握光学系统同轴等高的调整方法,掌握用左右逼近法读数,掌握几种测量薄透镜焦距的基本方法(自准法、共轭法、物距像距法)、熟知其成像规律及光路的调节技术,应用组合透镜组搭建实用放大成像仪器并及对成像光路进行分析)
2.力学、热学、声学基础实验
(1) 用波尔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
(2) 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位移量
(3) 用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4) 动力学法测定材料的杨氏模量
(5) 温差热电偶的测量与定标
(6) 温度传感实验
(7) 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测定
(8) 音频信号光纤传输
(9) 超声声速测量
3.电磁学与光学基础实验
(1) 霍尔效应及螺线管磁场测量
(2) 用补偿法测量电压和校准电表
(3) 直流电桥及其应用
(4) 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测量
(5) 平行光管的调节和应用
(6) 光的干涉现象观测
4.仿真实验、初级综合与设计实验
(1) 组合摆的设计
(2) 多种方法测定重力加速度
(3) 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与半导体温度计的设计(虚实结合)
(4) 虚拟示波器的调节与使用

大学英语I030010

课程性质与目的: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掌握新词1200,使累计词汇达到4200,其中积极词汇2500单词。具体标准为:
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语速每分钟130wmp的一般性会话、报道文章和讲座。
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达到100wpm,准确率为75%。完成总阅读量5万单词。
口语表达能力:能就一个主题或图片或所学课文内容进行连续3分钟左右的陈述,能进行生活用语的交际。
书面表达能力:能在30分钟就各种题材写出150词的短文,内容完整,语法正确,条理清晰,句子连贯。
翻译能力:翻译一定难度的英语文章段落,速度每小时300词。翻译题材熟悉的汉语文章段落,速度为每小时300词。

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全体本科新生在入学后参加大学英语分级考试。根据分级考试成绩确定层次一、层次二、层次三的学生名单,按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针对三个不同层次学生组织教学,以满足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各自需要。一般要求是英语基础一般的学生(层次一)必须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每个大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对英语基础良好的学生(层次二)按较高要求教学;对英语基础优秀、学有余力的学生(层次三)按更高要求组织教学。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如下:
层次 教学对象 教学目标 课程 学分 教学计划

层次一 英语基础
一般的学生 基本要求 基础英语 3.5 基础英语(A)
学时:56
层次二 英语基础
良好的学生 较高要求 基础英语 3.5 基础英语(A)
学时:56
层次三 英语基础
优秀的学生 更高要求 基础英语 3.5 基础英语(A)
学时:56
基础英语课:指传统的兼顾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通用大学英语课程。基础英语课按学时数分为A (56学时)B (28学时) C(课外自学)三类。

大学英语II030020

课程性质与目的:

新增词汇1200,累计词汇达到5400,其中积极词汇3200。具体标准为:
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语速每分钟150wmp的一般性会话、报道文章和讲座。
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达到120wpm,准确率为75%。完成总阅读量6万单词。
口语表达能力:能就一主题或图片进行连续5分钟左右的陈述。能较为流畅地用英语进行日常生活交际。
书面表达能力:能在30分钟就各种题材写出180词的短文,内容完整,语法正确,条理清晰,句子连贯。

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全体本科新生在入学后参加大学英语分级考试。根据分级考试成绩确定层次一、层次二、层次三的学生名单,按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针对三个不同层次学生组织教学,以满足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各自需要。一般要求是英语基础一般的学生(层次一)必须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每个大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对英语基础良好的学生(层次二)按较高要求教学;对英语基础优秀、学有余力的学生(层次三)按更高要求组织教学。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如下:
层次 教学
对象 教学目标 课程 学分

层次一 英语基础
一般的学生 基本要求 基础英语 3.5 基础英语(A) 学时:56
层次二 英语基础
良好的学生 较高要求 基础英语
中级英语 3.5 基础英语(B) 学时: 28
中级英语 学时: 28
层次三 英语基础
优秀的学生 更高要求 基础英语
高级英语 3.5 基础英语(C) 学时: (课外自学)
高级英语 (I) 学时: 28
高级英语 (II) 学时: 28
(一)基础英语课:指传统的兼顾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通用大学英语课程。基础英语课按学时数分为A (56学时)B (28学时) C(课外自学)三类;
(二)中、高级英语:指在基础阶段大学英语课中传授、培养专门语言知识或技能的课程,如:中、高级听说、英美影视、媒体视听、英美文化、西方企业文化、英美文学选读、时文赏析、英语演讲、进阶写作、应用文写作、科技翻译、商务英语等。中级英语为层次二的学生开设;高级英语为层次三的学生开设。

大学英语III030030

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新增词汇1200,累计词汇达到6600,其中积极词汇3500。具体标准为:
听力理解:能听懂语速每分钟150wmp的一般性会话、报道和讲座以及英语国家的广播节目。
阅读理读:阅读速度达到130wpm,准确率为75%,完成总阅读量6万。
口语表达能力:能就一主题或图片进行连续5分钟左右的较流利的陈述,对热门话题能进行一般性辩论。能较为详细地介绍自己的专业。日常会话不但语言正确,而且能注意语域的运用。
书面表达能力:能在30分钟就各种题材写出220词的短文,内容完整,语法正确,条理清晰,句子连贯。
翻译能力:翻译一定难度的英语文章段落,速度每小时400词,翻译题材熟悉的汉语文章段落,速度为每小时400词。

大学英语课程分为基础英语课程、中级英语课程、高级英语课程、英语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五个模块,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保证英语教学四年不断线。各个层次的课程设置如下:基础英语课程:指传统的兼顾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通用大学英语课程。按学时分为每周4学时(每学期总学时56)及每周2学时两种。
层次 教学对象 教学目标 课程 学分

层次一 英语基础
一般的学生 基本要求 基础英语 3.5 基础英语(A) 学时:56
层次二 英语基础
良好的学生 较高要求 基础英语
中级英语 3.5 基础英语(B) 学时: 28
中级英语 学时: 28
层次三 英语基础
优秀的学生 更高要求 基础英语
高级英语 3.5 基础英语(C) 学时: (课外自学)
高级英语 (I) 学时: 28
高级英语 (II) 学时: 28
1)基础英语课:指传统的兼顾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通用大学英语课程。基础英语课按学时数分为A (56学时)B (28学时) C(课外自学)三类;
2)中、高级英语:指在基础阶段大学英语课中传授、培养专门语言知识或技能的课程,如:中、高级听说、英美影视、媒体视听、英美文化、西方企业文化、英美文学选读、时文赏析、英语演讲、进阶写作、应用文写作、科技翻译、商务英语等。中级英语为层次二的学生开设;高级英语为层次三的学生开设。

大学英语IV030040

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4500个单词和700个词组,其中2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具体要求如下:
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内容稍长的对话、短文等,并在其结构较为复杂、观点较为隐含时也能理解要点,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能听懂所学专业的讲座,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阅读理解能力: 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文章,理解其意义,能借助词典阅读英语原版教材和英语国家报刊杂志上的文章,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
口语表达能力:能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较为流利、准确地进行对话或讨论,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内容较长、语言稍难的文本或讲话,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
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一般性主题比较自如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做到文章结构清晰、内容丰富、逻辑性强。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的简短的报告和论文。能在半小时内写出200词的说明文或议论文,内容完整,文理通顺,思想表达清楚。
翻译能力: 能借助词典翻译英语国家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科普、文化、评论等文章,能翻译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的介绍性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40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350个汉字,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误译现象,文字通顺、达意,语言错误较少。

教学内容:

大学英语课程分为基础英语课程、中级英语课程、高级英语课程、英语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五个模块,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保证英语教学四年不断线。各个层次的课程设置如下:基础英语课程:指传统的兼顾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通用大学英语课程。按学时分为每周4学时(每学期总学时56)及每周2学时两种。
层次 教学对象 教学目标 课程 学分
四级
层次一 英语基础
一般的学生 基本要求 基础英语 3.5 基础英语(4) 学时:56
层次二 英语基础
良好的学生 较高要求 基础英语
中级英语 3.5 基础英语(4) 学时: 28

中级英语 学时: 28
层次三 英语基础
优秀的学生 更高要求 基础英语
高级英语 3.5 基础英语(4) 学时: (课外自学)
高级英语 (I) 学时: 28
高级英语 (II) 学时: 28
1)基础英语课:指传统的兼顾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通用大学英语课程。基础英语课按学时数分为A (56学时)B (28学时) C(课外自学)三类;
2)中、高级英语:指在基础阶段大学英语课中传授、培养专门语言知识或技能的课程,如:中、高级听说、英美影视、媒体视听、英美文化、西方企业文化、英美文学选读、时文赏析、英语演讲、进阶写作、应用文写作、科技翻译、商务英语等。中级英语为层次二的学生开设;高级英语为层次三的学生开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11171

课程教学目的:

(一)帮助学生建立必要的概率统计基本知识素养,掌握探索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一般方法。
(二)使学生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三)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一) 随机事件与概率(8学时)
随机事件及其关系与运算
概率的直观定义与计算
概率的公理定义与性质
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及贝叶斯公式
事件的独立性
(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8学时)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函数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三)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6学时)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联合分布
边缘分布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与*条件分布
多维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四)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5学时)
数字期望及其性质与计算,函数的期望
方差及其性质与计算,切比雪夫不等式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协方差矩阵
(五)极限理论初步(2学时)
大数定律
中心极限定理及其应用
(六)数理统计基本概念(4学时)
总体与个体、抽样与样本、统计量
数理统计中的常用分布
正态总体常用统计量的分布
(七)参数估计(5学时)
参数估计概念
点估计:矩法与极大似然法
估计量的评选准则: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单个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区间估计
*两正态总体均值差与方差比的区间估计
(八)*假设检验(2学时)
假设检验概念
单个和两个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与方差估计的关系

材料力学092040

课程教学目的:(一)使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有明确的基本概念,掌握杆件变形问题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变形固体力学的入门课程,为构件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科学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二)揭示杆件强度、刚度、稳定性等知识的发生过程;以力的平衡、变形的几何关系和材料的物理关系为主线,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以力学理论分析为基础,并结合几个基本的材料力学实验,培养学生进行力学分析、计算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

(一)引论(1学时)
材料力学的研究内容 ,
工程构件安全设计要义
可变形固体的性质及基本假设
弹性体受力与变形特征
杆件受力与变形的基本形式
(二)轴向拉伸和压缩(12学时)
引言
截面法 轴力及轴力图
应力 拉压杆的应力
拉压杆的变形 胡克定律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安全因数 许用应力 强度条件
连接部分的强度计算
拉压超静定问题(含热应力、初应力)
实验课: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测试(2学时)
(三)扭转(7学时)
传动轴的动力传递 扭矩
薄壁圆轴的扭转 切应力互等定理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 强度条件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 刚度条件
实验课:材料在受扭时的力学性能测试(2学时)
(四)弯曲强度(10学时)
平面弯曲梁的内力
弯曲正应力
含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静矩与形心,截面二次矩,平行移轴公式
弯曲切应力
梁的强度条件与合理强度设计
(五)弯曲变形(6学时)
挠度和转角 梁变形基本方程
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梁的刚度条件 合理刚度设计
简单超静定梁
(六)压杆稳定(4学时)
引言
细长压杆的欧拉临界载荷
中、小柔度压杆的临界应力
压杆的稳定条件及合理设计
(七)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分散在各章讲)

(八)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12学时)
应力状态的概念
平面应力状态 主应力
三向应力状态简介
广义胡克定律
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变分析
应变能密度 畸变能密度
强度理论 相当应力
实验课:梁的正应力、切应力、主应力的电测(2学时)
(九)组合变形杆的强度(10学时)
弯曲与拉伸(压缩)的组合、截面核心
弯曲与扭转的组合
非对称弯曲 弯曲正应力的普遍公式 (重点是斜弯曲)
开口薄壁梁的切应力 剪切中心
复合梁的强度
实验课:组合变形杆件应力的电测(2学时)
(十)能量法(10学时)
杆件的应变能 克拉贝隆原理
卡氏定理 互等定理
虚功原理
单位力法 图乘法
超静定问题 力法正则方程
冲击应力

理论力学092030

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使学生对质点、质点系和刚体的平衡、运动及动力学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了解,掌握刚体的平衡、运动及动力学问题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力学的入门课程,为后续各门力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揭示质点、质点系和刚体的平衡、运动及动力学关系,以刚体的平衡、运动及力与运动的关系为主线,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静力学(18学时)
(一)引论(1学时)
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工程中的应用及研究方法。
(二)静力学公理与受力分析(3学时)
静力学公理
约束与约束反力
受力分析
(三)平面力系(8学时)
平面汇交力系
力矩、力偶理论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物体系的平衡?静定和静不定问题
平面简单衍架的内力计算
(四)空间力系(3学时)
空间汇交力系
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
空间力偶
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 主矢和主矩
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重心
(五)摩擦(3学时)
滑动摩擦
摩擦角和自锁现象
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
滚动摩阻的概念
运动学(14学时)
(一)点的运动(2学时)
(二)刚体的基本运动(2学时)
(三)点的合成运动(4学时)
相对运动?牵连运动?绝对运动;
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四)好刚体平面运动(6学时)
刚体平面运动的概述和运动分解
求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的基点法
求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的瞬心法
用基点法求平面图形内各点的加速度
运动学综合应用举例

土木工程电工014117

一、课程目的与要求

1.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获得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电子事业发展概况。为后续课程打下一定基础。

2.要求

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会应用基本定律分析简单电路。

2)掌握部分常用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及主要参数的意义,了解使用方法。

3)了解分立元件电子线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用途。

掌握常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原理、特点、了解参数的意义及应用。

4)掌握电路的连接与测量方法,掌握常规电工仪表及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5)了解一种仿真软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讲授 56学时)

实验 24学时)

()理论教学部分

本课程包括电路理论、电工测量、安全用电、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EDA技术六部分。

1.电路理论 (18学时)

1)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关系。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2)理解基尔霍夫定律,了解支路电流法、理解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

3)了解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

4)理解电路的暂态、换路定律和时间常数的基本概念;掌握一阶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5)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相位差,有效值和相量表示法。

6)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和相量图,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

7)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瞬时功率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了解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其经济意义。

8)掌握三相四线制电路中电源及三相负载的正确联接,了解中线的作用,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

9)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10)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动态电阻的概念。了解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11)了解正弦交流电路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及特征。

2.模拟电子技术 (16学时)

1)了解半导体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

2)了解共射极、共集电极单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作用和简化微变等效电路的分析方法。

3)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4)掌握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5)掌握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

6)了解有源滤波器电路的原理。

7)了解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8)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结构、工作原理。

3.数字电子技术 (18学时)

1)掌握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异或门的逻辑功能,了解三态门的概念。

2)了解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法则和逻辑函数的化简。

3)掌握简单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4)了解加法器、8421编码器和二进制译码器的工作原理,了解七段LED显示译码驱动器的功能。

5)掌握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6)理解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7)理解二进制计数器和十进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8)了解555集成定时器的工作原理,理解用555集成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4.电工测量(结合实验)

1)了解常用电工仪表的功能,学会正确使用方法。

2)了解电流、电压、功率的测量方法。

3)了解测量误差和仪表准确度等级的意义,了解常用电工仪表类型和量程范围的选择。

5.安全用电(结合实验)

1)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和重要性。

2)了解接零、接地保护的作用和使用条件。

3)了解静电保护和电器防火、防爆的常识。

6.EDA技术 (4学时)

了解一种仿真软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二)实验教学部分

1.基本要求:

实验是本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的目的不仅要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训练他们的实验技能,树立工程实际观点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使学生能独立进行实验。对学生实验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是:

1)能使用常用的电工、电子仪表、仪器及电工、电子设备。

2)学会查阅元器件参数,对常用电子元器件具有使用基本知识。

3)能按电路图接线、查线和排除简单的线路故障。

4)能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测取数据和测绘波形曲线。

5)能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并写出规范的、条理清楚的、内容完整的实验报告。

2.实验内容:(根据不同的专业在下列实验内容中选做24学时的实验)

1)基尔霍夫定律与电位的测定

2)叠加原理与戴维宁定理

3)典型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

4)功率因数的提高

5)三相电路中负载的连接

6)三相功率的测量

7)RC一阶电路的分析与研究

8)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9)直流稳压电源

10)基本运算电路

11)电压比较电路

12)集成门电路的逻辑变换及应用

13)集成触发器及应用

14)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15)555电路的应用

16)电路定理的仿真

17)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18)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

19)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20)中规模集成模块的应用

21)数字电路综合应用

文献索引及应用000020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教学目的是:学习掌握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文献中获取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专业信息资源及其分布;掌握专业及相关专业常用检索工具与参考工具的使用方法;懂得如何查找、鉴别、获取与利用文献信息,增强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内容与要求
     1 、基本理沦和基木知识
(1) 文献学的基本知识:文献、情报、知识、信息的概念;文献的类型及特点:本专业文献概况及分布;信肩、及信息意识对科学活动及个人知识增殖的作用。
(2) 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文献检索的意义与作用;文献检索的类型、程序和方法;文献检索语言与检索策略。(3) 检索工具的类别、特点及辅助索引。
(4) 参考工具书的类别、特点及功用。
(5) 数据库 ( 包括书目数据库、事实数据库、数值数据库、全文数据库 ) 、计算机检索 ( 包括网络检索、联机检索、光盘检索等 ) 的基本知识方法。
(6) 特种文献(如专利、标准等)。
(7)文献信息的分析与研究。
     2 、基本技能
(1) 掌握若干种基本的综合性和专业性中外文检索工具 ( 书目、索引、文摘 ) ,了解其结构特征、内容特点、和著录格式,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使用检索工具检索与专业相关的不同类型的文献。
(2) 掌握若干种主要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参考工具书 ( 辞书、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名录、表谱、图录、资料汇编、文献指南等 ) ,了解其内容特点、适用范围与查阅方法,能够使用它们进行事实检索和数据检索。
(3) 掌握计算机检索的方法,包括选择数据库、制订检索策略、分析检索结果。
(4) 能够根据检索课题选用适当的检索工具,并综合使用多种检索工具和参考工具独立完成检索课题。
(5) 掌握获取原始文献的主要方法及整理文献资料的一般方法。
     3 、课程的重点及难点
   重点为现代检索技术的学习与应用;难点在于检索语言的学习及计算机检索策略的制订。
     4 、研究生与本科生讲课内容的区别
   本科生以实用为原则,实习主要是中文的、专业的工具书,兼及外文的、综合的工具书和计算机检索。研究生根据其专业方向,以专题文献的检索、收集、鉴别、选择为主要内容,兼顾信息分析、研究与开发的内容,实习主要是外文工具书和计算机检索。
     、教学模式
   讲课与实习相结合,根据教高司 [1992]44 号文规定课堂教学与实习的比例为 4 1 2 1 ,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模拟实习。
     、考核形式
   根据学校课程类型的要求进行考试或考核,一般采用提交综合检索实习报告的形式。
     、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最好采用本院自己编写。参考书包括所有现出版的文献检索图书。

体育I021010

一、教学内容:(一)规定内容:游泳、身体素质(1000米);(二)专项内容:通过学习基本的羽毛球握拍方法、挥拍击球技术动作、步法跑动,使学生初步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对羽毛球的认识和对羽毛球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提高身体素质。

二、考试内容:1、正手发高远球与正手击高远球;

方法:正手发高远球:①方法:受试者分别在左右发球区发5个高远球按落点计分,②规则:按羽毛球运动竞赛规则执行,如落点在区域之间按高分计,③评分标准:按示意图落点计分为达标分,占发球分70%,技术评定30%,两者和为该项考试得分。

正手击高远球:①方法:陪考者分别在左右两个区发出5个对角高远球至受试者后场区,受试者分别击高远球到陪考者对角的左右两个区。按回击球的落点计分。②规则:按羽毛球运动竞赛规划执行,如落点在区域之间按高分区计分,③评分标准:按示意图落点计分为达标分,占击高远球分70%,技术评定为30%,两者之和为该项考试得分。

体育II021020

教学内容:(一)规定内容:游泳、身体素质(1000米);(二)专项内容: 在具有一定羽毛球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再通过学习高、吊、杀、搓、勾、推、扑球等的组合练习,单、双打技战术、专项步法、的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羽毛球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

体育III021031

一、教学内容:(一)规定内容:游泳、身体素质(1000米);(二)专项内容: 1、网球活动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2、网球运动的发展与演变3、网球基础知识(网球场地与网球拍、网球击球动作的构成、准备姿势与站位、与击球效果相关因素)4、网球基本技术(基本握拍法、基本站位、基本步法和移动以及基本击球技术)5、学习传统正、反手底线击球技术和现代正、反手底线击球技术6、学习发球、截击技术7、单、双打战术

8、网球竞赛规则

二、考试内容:1、正手底线击球2、发球3、网前、中场截击 4身体素质(1000米)

体育IV021041

一、教学内容:(一)规定内容:游泳、身体素质(1000米);(二)专项内容:1、健身:肌肉练习:大腿前后肌群的练习;小腿肌肉的练习;背部肌肉的练习;腹部肌肉练习;臂部肌肉的练习;臀部练习;胸部练习;颈部等;大肌肉练习方法;小肌肉练习方法;综合练习等;掌握各种器械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塑造体型方法,增减体重的理论;制定自己的合理健身计划:日计划;周计划;年计划;2、乒乓球;乒乓球拍的常识:各种球拍的性能;胶片与海绵的性能;不同选手选用不同拍子;基本的站位、步法;握拍、发球、接发球、推挡、攻球、弧圈球、削球、搓球、削球等;击球时间与位置、击球力量、基本技战术、判断来球等

二、考试内容: 1、健身:卧推;2、身体素质(1000米)

英语听力II III IV030060】【030070】【030080

教学目标

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是听、说、读、写、译五大基本语言技能之一。听力课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技能而开设的,属于语言输入方面的技能训练。在英语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中,基础听力课安排、主要是训练听力基本技能,为高级听力的开设及学生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提高听力水平的能力,引导学生辨听易混淆的音素、单词、结构,选择关键词句,归纳大意,推测内容,释意复述,短时记忆,听写技能,掌握新闻要点等为教学的侧重点。

三、对教学方式、实践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

采用课堂讨论、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坚持精听与泛听相结合,课内听与课外听相结合,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基本听懂英语的授课和演讲,英语国家或中央台的英语新闻节目。

四、考核方式与学习效果评价的结构比例

为考查,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学生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70%)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学习主动性等方面进行评定。

五、对先修课的要求、班规模要求、实践类方案

可合班授课,无专门实践环节。

高等数学I II011011】【011021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

    1.函数、极限、连续;

    2.一元函数微积分学;

    3.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

    4.多元函数微积分学;

    5.级数(含傅立叶级数)

    6.常微分方程。

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好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得数学知识以及将来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二、 教学基本要求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  逐步地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叙述要准确,理解要完整,对基本定理要正确理解并能应用,对基本运算要求熟练、迅速、准确。

    三、 课程内容及目的要求

    第一部分 函数、极限、连续。

    [教学内容]

    1  函数:集合,区间,邻域,函数概念,函数的基本特性,基本初等函数,复合函数与反函数,初等函数,双曲函数。

    2.极限:数列极限及函数极限定义,单侧极限,极限的性质(唯一性、有界性、不等式、局部有界性),两个准则及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与无穷大,  极限的运算,无穷小比较。

    3  函数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一致连续概念。

    [教学要求]

    使学生

    1.理解函数概念。

    2.了解函数基本特性。

    3.了解反函数、复合函数概念。

    4。熟悉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图形。

    5.能列出简单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

    6.了解极限的定义ε-Nε-δ定义(注意对于给定的εNδ不作过高的要求)。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极限思想的理解。

    7.掌握极限四则运算法则。

    8.了解两个极限存在准则,会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9.了解无穷小、无穷大概念。掌握无穷小的比较。

    lo.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的概念,会判别间断点的类型。

    11.了解初等函数连续性,知道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  (介值和最大最小值定理)

    第二部分  一元函数微分学

    [教学内容]

    1.导数与微分:引出导数概念的实际问题:切线斜率与即时速度,函数导数(及左、右导数)定义,可导与连续关系,导数几何意义,导数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的导数,反函数的导数,取对数求导数方法。函数微分定义,可微与可导关系,微分的几何意义,微分运算法则,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微分在近似计算上的应用。高阶导数,隐函数求导数法,由参数方程给出的函数的导数,相关变化率问题。

    2.微分中值定理及导数的应用:费马定理,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柯西定理,洛必达法则,台劳公式及用台劳公式计算函数近似值,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及最大最小值问题,曲线的凹、凸向,拐点,渐近线,平面曲线图形的描绘。

    [教学要求]

  使学生

    1,理解导数、微分概念,了解导数几何意义及它与连续性关系。能用导数描述的一些物理量。

    2.熟悉导数及微分的运算法则和导数基本公式,了解高阶导数概念,能熟练地求函数的一、二阶导数。

    3.掌握隐函数及由参数方程给出的函数的一、二阶导数的求法。

    4.理解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柯西定理、台劳公式,会应用拉格朗日定理。

    5.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求函数的极值,判别函数的单调性与函数图形的凹、凸性及求函数图形拐点的方法。能描绘函数图形(含铅直渐近线,含解简单的最大、小值的应用题)

    6.掌握洛必达法则。

    7.知道曲率和曲率半径概念并会计算之。

    8知道求方程近似解的二分法及切线法。

    第三部分   一元函数积分学

    [教学内容]

    1.不定积分:原函数与不定积分概念,不定积分性质,基本积分公式,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积分法,三角函数有理式的积分法,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法。

    2.定积分:引进定积分概念的实例,积分和,定积分概念,可积条件;定积分性质,定积分作为变动上限的函数的性质,牛顿一一莱不尼兹公式,换元积分法,定积分近似计算,广义积分。

    3.定积分应用:元素法,平面图形面积,平面曲线弧长,旋转体积。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之体积、功、压力、引力,函数在区间上的平均值及均方根。

    [教学要求]

    使学生

    1.理解原函数、不定积分、定积分概念及性质。

    2.熟悉不定积分公式,熟练掌握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法、分部积分法。

    3.理解定积分作为变动上限的函数及其求导数定理,熟悉牛顿一一莱不尼兹公式。

    4.了解广义积分概念。

    5知道利用梯形法及抛物线法对定积分作近似计算。

    6.理解元素法,熟练掌握用定积分求平面图形面积,立体体积、 曲线弧长及功、水压力、引力等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

    第四部分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教学内容]

    1.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点的坐标,基本问题(两点之距)。向量及其运算,单位向量,向量坐标、分量。向量的交角及二向量的垂直平行。向量投影定理,方向余弦。

    2.曲面方程:曲面方程一般概念。球面,旋转面及柱面方程。空间曲线方程,投影柱面及投影曲线。

    3.平面方程:平面的一般方程、点法式方程。点到平面的距离。两平面的交角。两平面平行、垂直的条件。

    4.直线方程:交线式(一般式)、对称式、两点式、参数式方程。两直线交角及它们平行、垂直条件。直线与平面平行、垂直的条件,直线与平面交点。平面束方程。

    5.最简单的二次曲面:椭球面、单叶双曲面、双叶双曲面、椭圆抛物面、双曲抛物面、二次锥面。

    [教学要求]

    使学生

    1.理解向量概念。

    2.掌握向量运算和两向量变角求法及平行、垂直条件。

    3 熟悉单位向量、方向余弦及向量的坐标表达式,熟悉掌握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   

    4.了解投影定理。

    5.熟悉平面方程和直线方向及其求法。

    6.理解曲面方程概念。掌握常用二次曲面方程及其图形。掌握以坐标轴为旋转轴的旋转面及母线平行坐标轴的柱面方程。

   第五部分  多元函数微分学

    [教学内容]

    1.多元函数概念:区域、多元函数概念。复合函数极限、多元函数连续性。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和性质。

    2.偏导数、全微分、偏导数概念。二元函数偏导数几何意义、高阶偏导数、二元函数混合偏导数性质、二元函数全增量与全微分概念。函数可微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多元复合函数微分法、由一个方程和由方程组确定的隐函数的微分法、微分法的几何应用(空间曲线切线与法平面、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方向导数、梯度。

    3.多元函数极值:二元函数极值,二元函数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多元函数条件极值,拉格朗日乘数法。

[教学要求]

使学生

    1.理解多元函数概念。

    2.知道二元函数极限、连续性等概念以及有界闭区域连续函数性质。

    3.理解偏导数、全微分等概念。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4.了解方向导数与梯度概念并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

    5.熟练掌握复合函数的求导法,会求二阶偏导数。

    6.会求隐函数(以及由方程组确定的隐函数)的偏导数。

    7.了解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及曲面的切面与法线并掌握它们的方程的求法。

    8.理解多元函数极值的概念,会求函数的极值。了解条件极值的概念,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解一些简单的最大最小值问题。

    第六部分  多元函数积分学

    [教学内容]

    1.重积分:引进二重积分概念的实例,二重积分概念、二重积分简单性质。在直角坐标下算二重积分,利用极坐标计算二重积分,三重积分概念。利用直角坐标、柱面坐标及球面坐标计算三重积分。重积分在儿何上的应用(曲面面积、立体体积)。重积分在静力学上的应用(重心、力矩、转动惯量、引力等)

    2.曲线积分:对弧长的积分概念的引入及其定义、性质、计算。对坐标的曲线积分概念的引入及其定义、性质、计算、及它与对弧长曲线积分的关系。格林公式及其应用(平面上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二元函数的全微分求法)、曲线质量。

    3.曲面积分:对面积的曲面积分概念、定义、性质、计算法,对坐标的曲面积概念、定义、性质、计算法。两类曲面积分关系,高斯公式、通量与散度,斯托克斯公式、环流量与旋度。

    [教学要求]

    使学生

    1.理解二、三重积分概念,知道重积分性质。

    2.熟悉掌握二、三重积分的计算方法。

    3.理解两类曲线积分概念,知道它们的性质。

    4.掌握两类曲线积分的计算方法。

    5.熟悉格林公式,会用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6.知道两类曲面积分的概念及高斯公式、斯托克斯公式,并会计算曲面积分。

    7.知道散度、旋度概念。

    8.能用重积分、曲面积分表达一些几何与物理量。

    第七部分  无穷级数

    [教学内容]

    1.常数项级数:无穷级数概念和基本性质,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正项级数收敛判别法(比较法、比值法、根值法,交错级数收敛的莱不尼兹判别法。),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2.函数项级数:函数项级数的一般概念,幂级数的阿贝尔定理,幂级数的收敛半径及其求法,幂级数运算,幂级数的和函数及其性质(和函数的连续性、逐项积分和逐项微分)。台劳级数,初等函数的台劳展开式,台劳级数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尤拉公式。

    3.傅立叶级数:三角级数,三角函数系的正交性,函数的傅立叶级数,收敛定理(函数展开成傅立叶级数)。奇函数偶函数的傅立叶级数,以2为周期的函数的傅立叶级数,奇延拓与偶延拓,傅立叶级数的复数形式。

    [教学要求]

    使学生

    1.理解无穷级数收敛、发散及和的概念。了解无穷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知道无穷级数基本性质。

    2.熟悉几何级数与P级数收敛性。

    3.掌握正项级数收敛性的比较判别法,熟练掌握比值判别法。

    4.掌握交错级数的莱不尼兹定理,并能估计交错级数的截断误差。

    5.了解无穷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概念以及绝对收敛与收敛的关系。

    6.知道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域、和函数的概念。

    7.熟练掌握简单幂级数收敛范围的求法。

    8雇口道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一些基本性质。

    9.知道函数可展为台劳级数的充要条件。

    10.掌握ex sinxcosxln(1+x)(1+x)-1 的麦克劳林展开式,并能用这些展开式来计算一些简单函数的幂级数,

    11.会用幂级数进行一些近似计算。

    12.知道函数展开为傅立叶级数的充分条件。并能将定义在[-l  ,   l ]上的函数展开成傅立叶级数,能将定义在[01]上的函数展开成余弦级数。

    第八部分  常微分方程

    [教学内容]

    1.微分方程一般概念。

    2.一阶微分方程及其解法: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齐次方程,线性方程,贝努里方程,全微分方程。

 3.若干可降阶的高阶方程及其解法:y(n) =f(x) , y’’=f(x , y’ ) , y’’=f(y , y’

 4.一阶常系数齐次线性方程的解法。

 5.二阶常系数的解法。

齐次线性方程: y’’+py’+qy=0   的求解方法。

非齐次线性方程: y’’+py’+qy=f(x)  的求解方法。

    6.微分方程的幂级数解法例。

    [教学要求]

    使学生

    1.了解微分方程、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概念。

    2.会判别几种一阶微分方程。

    3.熟练掌握可分离变量及一阶线性方程的解法。

    4.会解齐次方程和贝努里方程,从中领会用变量代换求解方程的思想。

    5.会解较简单的全微分方程。

    6知道降阶法解几种特殊的高阶方程。了解二阶线性方程的解的结构。

7.熟练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方程的解法,并知道高阶常系数齐次线性方程的解法。

8.掌握自由项f(x)为多项式、指数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以及它们的和与积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方程的解法。

    9.知道微分方程的幂级数解法。

10.会用微分方程求解一些简单的几何与物理问题.

大学语文123311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文学发展的脉络,掌握各个历史时期优秀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具有基本的阅读

古文的能力和理解、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与此

同时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文学史知识为线索,通过讲解我国及世界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汉语语言

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讲解内容包括诗、词、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涉及我国古典

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

工程化学081072

课程目标:

掌握必需的化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工程上的应用;培养分析解决一些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后继课程及新理论、新技术打下比较宽广而巩固的化学基础。

课程内容:

以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物质结构理论及物质性质为主线,讲授热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水化学和电化学,同时穿插介绍能源、大气污染、水污染和金属腐蚀等;运用理论化学的最新成就讲授原子、分子、晶体的结构与特征及其与周期表的关系,并介绍元素化学与无机材料。

结构动力学【092060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结构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求解方法及工程应用,内容由浅入深,适合不同专业人士的学习和参考。分四篇共十四章:第一篇为离散系统的线性振动,介绍单、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理论和分析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以及动态子结构方法等;第二篇为连续系统的线性振动,介绍一维、二维和三维弹性系统的振动理论与分析方法;第三编为非线性振动,介绍单、多自由度系统非线性振动分析的原理和求解方法,包括各种数值求解方法;第四篇为专题部门,重点介绍随机振动与动态数据处理方法、结构的动态设计方法和结构系统的隔振、减振与振动控制。教学内容:

第1章 绪论
1.1 结构动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
1.2 结构动力学中的几个问题和概念
1.3 结构动力问题的特点与研究方法
1.4 建立系统运动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
第一篇 离散系统的经性振动
2 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2.1 单自由度系统的力学
2.2 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分析
2.3 单自由系统在简谐荷作用下的响应
2.4 单自由系统在周期荷载作用下的响应
2.5 单位脉冲激振和单位阶跃激振
2.6 单自由度系统在任意荷载作用下的响应
2.7 求动力响应的直接积分法
2.8 响应的频率域分析法
3 离散系统的动力学参考及其确定方法]
……
4 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5 大型结构的实用分析方法
6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7 动态子结构法
第二编 连续系统的线性振动
8 一维杆件系统的振动分析
9 弹性系统的二维和三维振动分析
第三编 非线性振动
10 单自由度系统的非线性振动
11 多自由度非线性系统的振动分析
第四编 专题部门
12 随机振动与动态信号分析处理
13 结构的动态特性设计
14 隔振、减振与振动控制

混凝土结构092262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能,粘结与锚固,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正截面、偏心受力构件正截面、构件斜截面、构件扭曲截面、构件的冲切及局部受压的性能与计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与计算,混凝土构件的使用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课程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混凝土结构 的发展
第三节 混凝土结构的应用
第四节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第二章 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能
第一节 钢筋的强度和变形
第二节 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
第三章 粘结与锚固
第一节 粘结作用与粘结机理
第二节 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强度
第三节 钢筋在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
第四章 轴心受力构件的性能与计算
第一节 工程实例及构件的配筋形式
第二节 轴心受拉构件的受力分析
第三节 轴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应用
第四节 轴心受压短柱的受力分析
第五节 轴心受压长柱的受力分析
第六节 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应用
第七节 配有纵筋和螺旋筋的轴心受压柱的受力分析
第五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性能与计算
第六章 偏心受力构件正截面的性能与计算
第七章 构件斜截面的性能与计算
第八章 构件扭曲截面的性能与计算
第九章 构件的冲切及局部受压性能与计算
第十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与计算
第十一章 混凝土构件的使用性能
第十二章混凝土 的耐久性能
参考文献

特种结构092330

特种混凝土结构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工程专业课程.主要系统讲述了挡土墙,烟囱,水池,水塔,筒仓等几类常用特种结构的选型,设计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构造特点;同时涉及到了抗震设计方面的内容.为今后实际设计工作打好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抗震.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掌握贮池液的结构型式,材料选用,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构造特点.
掌握水塔的结构型式,材料选用,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构造特点.
了解贮仓的结构型式,材料选用,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构造特点.
了解烟囱的结构型式,材料选用,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构造特点.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第一章 钢筋混凝土贮池液
(1)概述
(2)贮池液荷载
(3)主要尺寸与计算简图
(4)浮力与抗浮验算
(5)圆池池壁内力分析
(6)旋转壳顶,底内力分析
(7)矩形贮池液
(8)内力组合与截面设计
(9)贮池液构造
第二章 水塔
(1)概述
(2)结构上的作用
(3)水箱
(4)塔身
(5)水塔基础
(6)承载能力计算与正常使用阶段验算
第三章 贮仓
(1)概述
(2)贮仓结构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3)荷载计算
(4)浅仓的承载能力计算及构造特点
(5)深仓的承载能力计算及构造特点
(6)仓下支撑结构
(7)贮仓的抗震设计
第四章 烟囱
(1)概述
(2)结构组成及构造特点
(3)温度计算
(4)计算规定及材料强度取值,使用阶段应力限值
(5)荷载计算
(6)强度计算
(7)使用阶段应力计算
(8)裂缝宽度验算
,学时分配



钢筋混凝土贮池液

水塔

贮仓

烟囱

大跨度结构【092340

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选修课程之一。在学完《钢结构》课程之后可以选修。主要讲述空间的发展概况及形式、网架结构、悬索结构。通过学习,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发展概况及形式,掌握网架结构及悬索结构的内力分析方法,掌握目前国内常用的网架结构及悬索结构的设计准则、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了解网架结构及悬索结构的施工要点。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 了解空间结构的发展情况,理解大跨度空间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2 了解空间结构的形式及特点,大跨度建筑主要应用的结构形式。

3 了解网架结构的基本单元及几何不变性的分析方法。

4 掌握常用的网架形式、使用范围;网架结构的几何尺寸确定方法。

5 了解常用网架的屋面、杆件。

6 掌握空间桁架位移法及下弦内力法的基本原理。

7 掌握交叉梁系差分法、拟夹层板法。

8 了解网架的温度应力计算及动力分析。

9 掌握网架结构的焊接空心球节点、螺栓球节点的设计及构造要求。

10 了解网架结构制作与拼装要求,常用的安装方法。

11 了解悬索结构的形式和特点。

12 掌握单索的工作特点,各种因素对单索工作的影响,受力分析等。

13 理解圆形车辐式悬索屋盖的内力分析方法和工作特点;支承结构的种类及索网对支承结构的要求。

14 了解悬索屋盖结构的构造和施工要点。

先修课程及基本要求

《大跨度房屋钢结构》课程理论性强,因此要求先修完《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结构稳定理论》、《有限元素法》、《钢结构》等课程基本内容后,方可开设。

课程内容

教学基本内容

一、 概述

空间结构的发展概况,空间结构的形式。

二、 网架结构

网架结构的特点、形式及有关规定;网架结构的精确计算方法;网架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网架的温度应力及其动力分析;网架结构的节点设计、构造及施工。

三、 悬索结构

悬索结构的形式及特点;单索计算原理;双层索系的计算;鞍形索网的计算;悬索体系的离散理论;悬索屋盖的构造和计算要求。

高层建筑基础091230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根据高层建筑的特征选用和创造与高层建筑要求相适应的基础形式、设计理论与施工方法的一门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课。

高层建筑的主要特征是层数多,高度高,荷载大。多层建筑惯用的基础形式、设计理论与施工方法不能简单地搬用于高层建筑。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技术人员,为了满足高层建筑发展的实际要求,应在掌握一般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分析与设计。

二、适用学科专业

土木工程

三、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一) 绪论(2学时)

2. 高层建筑中基础工程的地位

3. 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特点及类型

4.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方法的进展

(二)梁式基础

5. 概述

6. 梁式基础简化计算方法

7. 文克尔地基上梁的计算

8. 地基上梁的有限差分法

9.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三)筏板基础

10. 概述

11. 筏板基础设计要求

12. 筏板基础计算

13. 筏板基础设计实例分析

(四)箱型基础

14. 概述

15. 箱型基础的埋置深度及构造要求

16. 地基计算

17. 箱型基础结构设计

18. 箱型基础设计实例分析

(五)桩基础

19. 概述

20. 高层建筑适用桩型的选择

21. 桩基础计算

22. 高层建筑桩筏()基础设计的有关问题

(六)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

23. 概述

24. 共同作用分析方法

25. 上部结构与桩筏()基础的共同作用分析

26. 实测结果与分析

(七)深基坑开挖与支护

27. 概述

28. 放坡开挖

29. 支护开挖与设计

30. 基坑稳定性分析

31. 地下水控制

结构设计软件应用【091170

一、课程教学目标

熟练地使用CAD软件绘制工程图已成为现今工程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本课程属于专业技术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学习怎样使用AutoCAD的基本命令绘制建筑结构施工图,并适当介绍结构三维图的绘制。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

1.掌握一定的CAD绘图技巧;

2.掌握建筑结构施工图的制图方法。

、适用学科专业

土木工程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基本概念(2学时)

启动Auto CAD

Auto CAD 的界面

设置绘图环境

图形文件的管理

2图框与绘图比例(2学时)

基本概念

图框与绘图比例

3绘平面图(3学时)

建立轴线网格

按结构平面土要求画线并修剪

绘板面钢筋

4其它构件的画法(2学时)

楼梯

5相关问题及命令补充(3学时)

点的输入

实用命令

实体绘图命令

编辑与查询命令

显示控制命令

6标注尺寸与注文字(2学时)

标注尺寸

注文字

6块与层的利用(2学时)

7绘制结构三维图(8学时)

结构三维线框图

线框图的渲染

8上机内容

熟悉Auto CAD软件的绘图环境,文件管理;建立轴线网格(3学时)

按结构平面图要求画线并修剪(3学时)

主梁配筋图;标注尺寸与注文字(3学时)

练习层与块;主梁配筋图(3学时)

绘制结构三维图,并验收图纸(4学时)

计算机应用基础【040060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专业课(基础课)

目的: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基础课程,根据教育部关于“工科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南”,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基础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经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提出计算机教学的三层次教学内容,第一层次为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二层次为计算机技术基础,第三层次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三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和第三个层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信息管理基础层次。即学生应掌握计算机发展史、应用领域、软硬件基本知识、数制及其转换,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英文“盲打”、汉字输技术、Windows 操作技术、字处理软件操作、电子表格、文稿展示操作技术、网络及Internet操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常识等。)

二.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基本要求

课题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0

1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2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重点)

  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应用

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重点)

          计算机硬件结构 ;微机常用外部设备;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4 计算机中的数制及数据编码 (难点)

  常用数制及其相互转换;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数值数据的编码

5计算机病毒

介绍计算机病毒原理及防范措施。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747633410661ed9ad51f369.html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英文描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