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7年级历史上册的全部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5-01-28 20:23: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学反思

反思: 

优点:1、本节课我始终贯彻教学设计的思路,围绕设定的三位目标进行教学。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充分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力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不足之处:本节课是新生刚接触的第一节历史课,虽然我充分利用教材的文字和图片进行教学及引导学生学习,但是没有能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在引导学生了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模样时不够到位,所以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这是今后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2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于分析、比较,侧重于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河姆渡居民和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作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磨制石器的使用,原始种植业的产生,房屋的建造,原始手工业的开始等;二是把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作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南北方原始农耕生活的异同点,进而认识到我国原始农耕文化是南北方共同发展,共同构成了远古中华农业文明的基础。这节课设计问题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华夏之祖》的教学反思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特点,把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华夏族的形成,禅让的含义和实质,传说和史实的区别与联系作为学生识记与理解的目标;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对远古时代历史面貌进行合理想象以及培养学生从传说中提取有效信息及主动探究的能力;同时,将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作为本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将华夏族的形成作为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华夏族的形成是一个动

4夏商西周的兴亡》的教学反思

通过对七年级《夏商西周的兴亡》这节课的讲授,使我充分的认识到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弊病,也使自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这为我以后教学工作的改进,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这节课成为我以后不断改进,不断成长的起点,自认为本节课上的很失败,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考虑问题不够周全,对教学班的课程进度未能及时的了解,对前节课的知识未做补充,就直接引课,造成了学生的冷场和茫然局面,创设情境教学法失败了,应该有的效果未能体现出来。

 2教学过程设计上,以我校的自然分材教学理念为基础,主体进行设计,由于本人对这一理念的理解有欠缺,所以设计了四个自学提示,以问题为导向,主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来完成本课的学习,但事与愿违,自己的设计和学生的学习不在一个调上,致使课堂教学形式单一,设置的问题学生都在书中能够找到,所以学生没有新鲜感,问题反而为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3从这节课上,我充分体会到了自己不敢放手发动学生自主探究的这一毛病,这也不是一两次了,怕放去收不回了,这也是自己的不自信造成的,老认为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够,所以,就不敢放手。还有一个原因是:老认为学生不懂就要讲,大包大揽的包办了学生该做的事,久而久之,就习以为常了。

 4未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就是因为自己讲的过多(都是学生容易懂的)

,浪费了时间,若能做到学生会的不讲,我的教学就是很大的进步。

综上所述,我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只有在今后工作中努力的使自己教学更有进步。

5《灿烂的青铜文化》教学反思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第二单元的第二课《灿烂的青铜文明》,主要讲述我国奴隶制国家夏、商、西周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事实。课本通过两目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介绍了这一时期的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景象。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子目。青铜制造业是我国夏商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等特点。

学习这一课要突破一个难点:青铜文明这一概念。学生往往容易将青铜文明与青铜器或者青铜制造业简单地等同起来。所以,应对这一概念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讲述。为突破这个难点,我在一开始就介绍了青铜和青铜时代:

人类最初的时候,主要使用石器进行生产劳动,考古学家把这个时代叫做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发明了铜器。铜是人类历史上认识的第一种金属。自然界的铜,通常呈红色,所以又叫红铜。早在六千年以前,人们就用红铜制作了一些小工具和小饰品。如刀、锥、锯等。后来,人们在冶炼红铜时加入少量的锡和铅,制造出的工具更加锋利和适用。这种合金铜呈金黄色,生锈后呈青绿色,所以又叫青铜。青铜熔点低、硬度大,这远比红铜优越。因此,青铜发明以后,很快代替了红铜。历史上把已经掌握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普遍使用青铜工具和器具的时代,称为青铜时代。

在讲述夏商周时期的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景象之后,我即时地提出了问题:既然我国夏商周时期的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作为当时的文明象征呢?

学生很快答出青铜制造业是我国夏商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等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用青铜作为当时的文明象征。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本课学习至此,咋看已经很完整了,与本课主题青铜文明表面上联系不太紧密地第三目奴隶的悲惨生活似乎可有可无。然而,仔细琢磨本目编者设计的一道动脑筋题,就会发现这一目设置的必要和独具匠心。

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反思

上七年级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一道题:搜集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同时提醒学生可以看教材,看课外书籍,查字典。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很多学生踊跃欲试。

学生1:我看过《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书中记载:春秋时期,刚做国君的楚庄王胸无大志,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让他猜个谜,说:楚国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批五彩,样子挺神气。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学生掌声一片。

学生2:春秋时期,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在晋国内乱逃亡在外时,曾受到赵王的殷勤接待。重耳当时许诺若能回到晋国为君,一旦晋赵交战,晋军将退避三舍以示报答。

……

我很满意学生的表现,同时也注意到一向不爱作声的学生2犯了一个小错误:应该是重耳受到楚王的殷勤接待,而不是赵王。但我不忍心泼冷水,也就鼓励性地说了声你真不错,并未纠正他的错误。

反思:

课后,我总想着那样处理不对劲儿。自从实施新课改以来,特别是在公开课的课堂上充满着你真不错你能行你真棒等表扬的话语。虽然这些表扬话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鼓励,但过度的、甚至不切实际的表扬给孩子带来的就完全是好处吗?我的上述处理方式,让学生接受了错误的知识。作为教师,这是一个不小的错!

其实,学生听多了赞赏的话,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所以当学生做得不对的时候,一定要立即指出他的不足。只有发现了不足,改正了不足,才能不断进步,也才能坦然地面对别人善意的批评、提醒,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7《大变革的时代》教学反思

关于这节课我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地设计教案,组织教学,从课堂效果来看,基本实现了预期的效果,本节课主要有两点亮点: 

   一、设计情景,在情景中提出问题 

   选择一些与生活经验有关的情景来呈现问题,让学生神入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对历史进行合理想象,例如在本课学习铁农具中设置情景假如现在给你一块地去耕种,而摆在你面前的工具中有石器、木器、骨器、青铜器、铁器,你会选择哪种?和学习都江堰修筑原理时设置情境假如你是李冰,你会怎样解决岷江水患问题?,一方面使教学显得生动有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来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他们历史思维能力的目标。 

   二、设计角色表演活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在教学商鞅变法的内容这块,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历史剧。分别扮演守旧贵族,和商鞅。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她们就得此文转自斐.斐课件. FFKJ.Net牢记商鞅变法的内容,并充分理解其变法的目的和好处。这样的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是课堂效果达到高潮。 

    教学比较成功,学生接受知识快,掌握知识点牢固。值得提倡。但由于我教学经验不足,功底不够扎实,因此在教学中也反应出一些问题:一是导入部分显得太仓促,二是对历史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程度还显得不到位,三是与现实的联系欠缺。这些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8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反思

成功方面:

1)善于创设探究性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去感悟与反思。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探究性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贴近历史时空。

2)抓住主题,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教学始终围绕主题“中华文化的勃兴”,展开。

3)体现现代历史教学的新理念:让历史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人物站起来。

5)坚持教学设计的四个原则:教学设计问题化,问题设计层次化,解决问题民主化,形成知识网络化,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本节课中共设计了10多个探究性问题来实现这些原则、理念和要求。

6)本节课教学设计不只停留在历史知识的表面,不是为了讲知识而讲知识,在讲解史实时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在知识的讲解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不足:

   1)课件制作还需改进:增加动感和交互性。

   2)还没有最大限度地放权于学生。比如小品表演中应由学生自由发挥。

3)应课前按排学生收集更多的相关的资料

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学反思二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先秦时期思想上的动荡,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体现了这一时期文化的大发展,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的思想大碰撞,反应了这个时代思想动荡、政治不稳定的现状,也是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必要阶段。这一时代背景要对学生讲清,可顺便复习第67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的情况,加深理解。

  在讲诸子百家的学说时,指导学生注意总结、归纳知识。本课学习了六位思想家和一位军事家,内容十分庞杂。但有些人的活动和思想是十分接近的,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学派归纳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10上完《秦王扫六合》一课,细细反思,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而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完成了教学目标。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为增强知识的系统性,我打破了教材编写的顺序,将教学内容设计为秦完成统一和巩固、维护统一两大内容,在处理第二项内容时,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等方面来归纳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这样做,不仅线索清晰,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创新问题设计上有突破,能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学生共鸣。

本课教学中,我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课文内容,然后学生思考、讨论、作答,教师点拨、同时辅以材料展示。我还注重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机会,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发挥、去创造。如:我指导学生到黑板上设计秦的疆域示意图,以帮助学生压缩信息,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这节课也体现了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由原来的讲述者转变为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学生会的,允许学生自由发挥,互相补充,教师及时评价;学生不会的,教师进行激励、引导,然后共同解决。

这节课最大的不足就是:不敢放开手脚,给学生以机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其它细微之处,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释疑过程中,有些小问题的设置稍显牵强;过渡语,有个别之处,不够自然;习题设计过于单调死板,以后应力求多样化、趣味性,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分析秦完成统一的原因出现困难时,教者引导的语言有些罗嗦,没有做到简明扼要;对学困生的关注明显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学生方面:在讨论秦始皇的历史作用时,他们的回答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非常透彻、全面。尤其是说说他们原先印象中的秦始皇时,学生的反应特别积极,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比较关注历史的,我们有理由对历史教学充满信心。

    以上是我本节课的教学心得。

12《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与反思

 

在《大一统的汉朝》这节课中,我是这样设计的:整堂课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用歌曲创设情境,运用部分史料进行有效教学。在教学中按照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加入学生的活动,教学效果很好。

创设情境方面:我先是播放《最后的倾诉》歌曲(电视剧《汉武大帝》主题曲)学生耳熟能详,甚至有的学生会情不自禁跟着唱。接着进行引导: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有关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的历史,而在汉武帝之前,有西汉初年几位皇帝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几代君王的努力,开创了西汉历史的盛世——文景之治。

在第一目“文景之治”的教学设计中,我先是给学生展示一段史料“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学生不甚理解,经讲解后,学生很容易通过史料得出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历史结论,培养了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在第二目“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教学中,针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几个措施,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再次展示董仲舒的一段话“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学生就能理解董仲舒的思想了,就是罢黜的是“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总之,本节课学生在音乐中进入课堂,在史料中学习知识,效果很好!

13

本课的主题,是两汉经济发展的表现。一、农业的进步,包括黄河的治理,耕犁的进步,耧车的出现,小麦、水稻和桑麻的普遍种植。二、手工业的新成就,包括丝织业的发展和冶铁技术的提高。三、商业的繁荣,包括交通的发达,钱币的铸造以及长安、洛阳的繁荣。   

“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是这一课的重点内容。古代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反映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上。两汉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兴修水利、改进农耕技术、粮食作物的种植以及桑麻的种植等。两汉手工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讲解时,深入分析本课课文的内容,又要跳出本课,结合前后,联系到两汉时期的政治、文化、民族关系等等,注重贯彻历史的、辩证的观点。

14

本课的设计线索脉络清晰,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把教材内容分解成三部分:一、草原帝国的兴起。二、草原帝国与西汉王朝的和战。三、草原帝国的消失。以匈奴政权的兴起、发展、消亡为主线串起全文。以汉匈的“战战”为中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教学过程宏观设置合理,能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第一环节【设置情景  点拨导入】约三分钟。第二环节【自主探究 合作掌握】约三十五分钟,其中一、草原帝国的兴起约十分钟。二、草原帝国与西汉王朝的和战约二十分钟。三、草原帝国的消失约五分钟。第三环节【本课总结】约两分钟。第四环节【自我检测  巩固提高】约五分钟。

 3.教学设计平稳扎实,知识脉络构建系统清晰 ,能用学生喜见乐闻的形式,把握重难点适时形成课堂高潮。如:问题二(3)观看《漠北战役》视频再用上节课总结的学习史实的方法概述漠北战役的经过和影响(时、地、事)。问题二(4)你赞同这时再实行“和亲”政策吗?(创设汉元帝朝辨情景,学生分文武大臣两组辩论)假如你是王昭君,你愿意出塞吗这使大部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出现有效知识生成,达成教学目标。

    4.能挖教材,找立意,联系生活,关注社会,引导学生扩散思维。如:问题二(2)结合史实比较一下,汉初对匈奴的政策与汉武帝时对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请用史实说明(政治、经济、军事)。---关注社会:放眼当今世界,你认为中国立足于世界取决于什么?。问题三(1)天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问题三(2)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拥有56个民族,那么今天民族与民族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

5.但是,总的来讲这一节课我仍然没有改变对知识点处理面面俱到的习惯,所以受时间限制,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这一部分的拓展还是有所不足。我是应该打破体系,还是坚持风格呢?

16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学反思 

本课自我感觉比较成功。文化史部分,讲解起来比较枯燥,学生理解起来也有困难。课前,我做了充分准备。通过大量详实的图片文字资料,增强了历史的立体感,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我采用了问题探究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问题,充分发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通过回答问题、填表、讲故事等多种新式,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学会自主探究历史现象,形成归纳整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讲授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通过大量图片展示,和中外史料对比,让学生认识到纸的优点,从而深刻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对世界文明传播与发展所做的贡献。在讲张衡与地动仪时,我展示了汶川地震与玉树地震有关图片,以加深学生印象,便于他们理解地动仪的功能(作用)——测验地震发生,监测地震方向的仪器。 

不足之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不够积极,因为后面有老师听课,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略具雏形,但还不够完善,考虑到课堂环节的紧凑性和时间关系,某些地方有些粗糙。 

这些有待于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17课后反思:文化史的课知识点多,内容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主次,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把佛教、道教放在一起讲,培养了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特别现象认识一般规律;我还联系现实对学生进行无神论和反法轮功邪教的教育。另外,多媒体技术的充分应用增强了本课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总的来说,这一--应用于教学实际还是比较成功的,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初一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不多,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加上有的同学准备不充分,在讨论中有一部分学生说不出自己的想法,只会顺着课本走或听从学习较好学生的意见,讨论结果难以形成“百家争鸣”,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还要加强其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18上完这节课后,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可取之处 

.三环设计的思路明晰。三大框内容通过情境设计带领着学生一步一步,渐渐进入每个内容去解决每个任务,让学生非常自然的领会本课的知识要点,及事件脉络。各框衔接自然。 

.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对比能力。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并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 

.运用图片音乐诗歌等直观素材,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适时进行情感培养。通过本课学习,还对学生进行历史感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如: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发扬谦虚的精神,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等。 

二、不足之处 

  1. 教学设计中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不够。任务的设置与完成大都以提问题为主,只有两处是采用了学生讨论形式,现在想起来,我可以先提供给学生一些相关素材,让学生自己来扮演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再现一二个历史情景。如“曹操迎许攸”“三顾茅庐”“诸葛亮献火攻之计”等,这样课堂会更生动,学生对历史事件会记得更牢,也可以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当然我们要注意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作为老师首先要充分准备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掌握不好有时会控制不了局面。 

  .部分教学设计内容偏深。如:对曹操这一人物的评价可以简化一些,介绍他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是正面人物,这一点甚至可以不讲。随着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虽然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历史,课上得有深度,但是对于初一学生要求有些过高。 

  .有些问题讨论不充分。其中两次战争曹操一成一败的原因分析过于粗糙,应当加以更详细的探讨;两次战争最好列表进行比较,以便学生清晰的认识与掌握。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力还有待提高,《火烧赤壁》这一框可以用视频,视觉冲击力会比图片展示更强。 

5 .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时间分配上有点问题,最后的课堂操作稍微有些仓促。 

总之,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今后我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上多下功夫,还要多看一些相关的书籍,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19

1、以活动贯穿课堂,引起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问题的兴趣。

本课根据课文特点,设计了三个“小小故事会”,布置学生根据之前所搜集了解的和课文有关的小故事进行讲述分享,增加感性认识。因为学生对三国时期及之后的这段历史较感兴趣,而且不少同学还通过电视等途径了解过,所以提前布置这项作业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不会很难,但为了使工作更顺利地开展,课堂上的讲故事还要和发展性评价体系挂钩,对于积极参与活动的同学应该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另外本课还设计了“我主淝水”的活动,学生模拟亲自统帅前秦军队,认真考虑怎样去努力打赢这场仗以更好地理解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由于是“亲临战场”,而且要“改写历史”,任务艰巨,能引起学生(特别是好动的男同学)的极大兴趣,所以该情景的创设不但能制造良好的氛围,还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而课堂中的小组讨论则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2、运用史料教学,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堂课引用了《史记》和《宋书》中的两则材料,以此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与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历史的情景中感受历史,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培养他们“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

3、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关注当今的社会问题,贴近学生生活。本课的教学核心内容是江南经济的发展,教师利用学生身处南方的现实从自身的生活出发关注当今学生的生活状况,使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更透彻明晰。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为我们国家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提些建议,并建议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与“八姓入闽”的关系,这些问题都是课文内容的延伸,从而让学生懂得学习历史可以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19在备课时,我是希望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深入地实施课题研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基于文本解读的探究学习”策略研究》,因为我的教学特点是注重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并预设在教学中以这些问题为中心展开探究。 

但课上完以后,我感到从未有过的遗憾。 

一、由于准备不够充分,课件制作不够精良,教学的重难点处理也不够到位。更糟糕的是我对梧岗中学的学生缺乏理解,他们的表现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有一句话说:不打没准备的仗。看来,当教师,“不能上准备不充分的课”。尤其是要注意:备课,一定要备学生。 

二、深层次的对话没有在课堂上展开 

回想整节课,我虽然与学生有一定的对话,但是对话没有深入地展开,没有真正地实现与学生的思想交锋。这样的对话使学生的思维停留于较浅层次的思考。 

在解决预设的问题1时,我就出师不利。 问题1、“280年,西晋灭掉了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这段叙述体现西晋政权的特点是 

A.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B.晋惠帝智力低下       C.少数民族内迁         D.统一的时间很短 

我在设计这个问题时,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就是想浅化问题,原来以为学生可以轻易地得出答案D选项,继而过渡到下一个问题:想一想,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不想,梧岗中学七年级三班的学生思维极为开放,他们的思考极其大胆。他们得出了不同的答案,说出了不同的依据。这使我阵脚大乱。由于担心教学的进度来不及,以至于,我在极短的时间里苦苦思索——我当时把出现的这个意外归结为题目中用了“„„”,草草收场。 

这个环节,我没有处理好,实际上影响了下面的教学。 在讲授“江南地区的开发”时,我展示了《秦朝疆域》《西汉疆域》《东汉疆域》图,提出问题: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位于哪个区域? 

学生显然在猜答案了。尽管我不断地对学生提示:“观察这几个朝代的都城地理位置,北方还是南方,”但学生仍然回答是江南„„ 

这是我最担心的问题:这种思考的方法违背了论从史出的思想。我知道,这是我在问题1的环节不当处理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学生放弃了理性的思维,他们在 “江南地区的开发” 这个主题中猜测答案。 

课后,我再认真地想想:其实问题1这个环节的出现,——学生的思维已经被激发了,这不是教学的失利,而是教学的成功。但我没有很好地把握机会,学生的积极思维无形中受挫。 

我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

201、在备课中针对本课的重难点,充分挖掘教材,补充了大量的史料。运用历史材料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准确地把握历史事件,进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把历史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助于教师更好的突破重难点。例如:鲜卑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学生对它的了解很少,运用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论从史出,可以增强史实的真实感、可信感,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有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再如,关于北孝文帝改革的背景,课本介绍很简单,不利于学生理解。运用历史材料,学生通过分析材料,能够从不同视角对孝文帝改革深入理解,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   

2、通过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媒体作为教学资源,营造教学情景,使学生直观理解民族融合在服饰、饮食、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表现。通过师生合作、生生互作,使学生初步掌握民族大融合,使得各民族之间生产、生活上相互影响。从而具备相应历史空间概念,可以减轻学生学习思维上的困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归纳,多启发式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采取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参与的方法,对北魏孝文帝在民族大融作用进行探讨,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  

本节课学生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爱国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开拓进取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培养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认识改革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在教教学环节设计上应该更细致些,有些问题的探讨不够充分。知识巩固的时间较少,语言不够精炼等。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发挥长处,补上不足。使我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在课堂中进行更加有效的教学。  

21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的设计者及组织者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否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发展学生教学学习的主动性。要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各种条件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大家都知道,历史学科的主要功能是传承人类的文明,它不仅告诉我们人类的过去怎么样,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应该吸取怎样的经验和秉承哪些的可贵的精神。

  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条件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本课我通过设计学生体会古人用算筹运算、贾思勰拜访老羊倌、郦道元答记者问三个活动,学生都积极参与,兴趣很高。从中可以发现其实很多学生其实很有表演欲望,并且具有一定的表演技巧,作为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表扬这些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爱的鼓舞和情感的激励。

  同时借助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时空结合,回到历史的情景中,体验历史,当学生有了亲身的算筹运算体验,才能深切地感受到科学家在追求科学当中的辛劳与不懈。通过具体表演贾思勰向老羊倌请教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贾思勰的爱学习,虚心请教的精神。以及用郦道元答记者问的形式让学生全面地了解郦道元写《水经注》的过程,并从中体会到郦道元热爱祖国和大自然的高尚品质,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历史是有生命的,学生学习历史,不是老师无限动情地讲,而学生揣着手在听,老师要放手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中提高自己的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2本课教学以老师指导学生展开自学探究,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的核心思想展开设计,合作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各方面能力得到综合的锻炼和提高。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基本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一些细节仍需要教师关注。

  我认为本节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在于,从设计理念来看:设计的思路好,七年级学生对于理性的知识难以理解,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以旅游的方式来边旅游边授课的模式,从而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学过程看:(1)自主分析,培养能力。利用课件展示大量的图片、故事或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去分析你知道了什么,你了解了哪些知识。例如,安排了一个让学生临摹王羲之的字的小活动,使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王羲之书法的特点,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从而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这样做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根据学生学习实际,紧扣教材,创设学习情境,把历史知识学习转化为穿越时空——一起去旅游,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并且扮作小导游边学习知识,边锻炼能力,从根本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石窟艺术方面,除了使学生体会到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成就还理论联系实际让同学说一说要如何保护文物,也起到了扩展学生思维,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本课我也意识到历史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也可以是很有趣的,学生们都在学习中找到了历史学习的乐趣 ,这是对我今后教学最有启发的地方。

  当然本节教学设计仍然有它不足之处。如:在讲王羲之的艺术成就时,语言不够精炼,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导致后来的讨论题目时间不充分。这是以后要改进的不足之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7541c6455270722192ef7c0.html

《人教7年级历史上册的全部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