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的稻米加工

发布时间:2023-03-13 08:22: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旧时的稻米加工(乡土文化之二十)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头等大事。人类自进入农耕社会时起,稻米及五谷杂粮,便是人们的主要食粮。特别是从水稻大面积种植以来,使长江流域及以南广大地区的人们,一日三餐均以稻米作为主食。
今天,我们食用的大米,都是由机器加工的,什么标一米、标二米、特制精米等,无不晶莹剔透,香气诱人。殊不知,旧时人们食用的大米,加工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起初是以石磨、石碾、槌舂来加工,既费时又费力,加工出来的大米既破碎又粗糙,食用时难以下咽。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终于发明了土砻和木砻,可是加工起来还是相当复杂的,而且要花很多劳动力才能加工而成。古诗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真实地道出了人们从种粮到吃饭是何等的艰辛。现就木砻加工稻米而言,也是相当复杂的,能工巧匠把它做成了一个直径约2尺的圆柱体,分上下两屉,新木砻总高约四尺到四尺五寸,用结构细密的木材做成的一分多厚木片,以黄粘土为中心围成一个圆,上下口用竹蔑编成的箍,打两道,两屉啮合的表面,做成象磨齿一样的纹路,用约一公分宽的竹片,嵌在两条木片之间,上下两屉都是一样做法,不过上屉开有进料口,下屉有三只脚支撑整个木砻,另配有一个丁字形,用木棍做成的拉杆,人们通常叫做“砻担子”用绳索从梁上吊起,使用起来就象拉磨一样,按顺时针方向运转,这样的木砻就可以加工稻谷了。那时候,木砻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一般是地主、富户、人口较多的大家庭才有,小户人家若加工稻谷,也可以借用或租用。
农历七八月里,当水稻收割完之后,人们趁秋高气爽的晴好天气,将稻谷晒干扬净装上仓。进入冬月之后,开始加工稻谷,据说“腊米”不生蛀虫(俗称扭子),不生虫,吃到第二年上半年都不坏。旧时,有些事情也和现在一样,无论做什么事情,也都有劳动定额,就砻稻而言,一个劳动力一人一天要砻一个“作”(约八担稻谷)风干扬净筛好,做成半成品(糙米)否则就算不上一个整工。若砻一个“作”的稻谷也是很辛苦的,超前一天他们就要把木砻调试好,提高出糙率,一般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一切准备就绪后,鸡叫头遍(约凌晨两点左右),就要起床开砻,一个人自扒自拉,把八担稻谷砻完后,就开始过风车,扬去稻壳,就是粗糠,粗糠在过去也是好东西,冬天人们用它撮火取暖,也可以用风箱烧大锅,老虎灶,澡堂子也多用它做燃料。在完成第一道工序后,第二道工序就是筛除未砻净的稻谷,就是用一把大筛,足有圆桌那么大,是用竹蔑做成的,中间的筛眼可以将糙米漏下去,但也能将稻谷漏下去,操作前,先将竹筛四周用绳索固定,在作坊里用三根木棍或竹杆扎起一个三角支架,将竹筛用绳吊在其中,自己一人要用一手扶筛,又要一手用笆斗扒米倒入其中,动作既要快,又要灵敏,否则米和稻谷同时漏下去,就筛不干净了。
这个大竹筛,人们通常称它叫“金筛”,若不是多年砻过稻的老手,休想把金筛筛好,不会用的人会把米粒和稻粒都筛下去了。熟能生巧,经验是积累起来的,会筛的人能把筛里的米粒筛得团团转,利用米粒光滑较重,稻粒毛糙轻浮的特点,把未砻净的稻谷去除掉,达到米里没有谷粒的目的,这功夫也不是一日能练成的。至于断筛和麻筛,用起来相对而言就容易得多了,它只要筛去谷嘴和碎米粒就行了,但也要花很大的工夫。这些工序做完后,一个“作”的稻谷方算砻完成,通常一个“作”的稻谷都是从夜里干到晚上的上灯时分,才能收场,由于一天的辛劳,吃过晚饭,就要早早上床休息。

关于伙计给东家砻稻,据说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天老板娘问老板,你一天到晚心事重重,默不作声,而小伙计是多么快乐,从夜里开始起来砻稻,嘴里总是哼唱不停,不知是什么原因。老板沉思许久,跟妻子说,从明天起,我就叫他不哼不唱了,你信不信?第二天小伙计依然夜里起来砻稻,可就是不哼不唱了。晚间老板问妻子,小伙计系单身一人,吃饱喝足,全家不饿,思想上无负担,又无经济能力置办田产,成家立业,当然没心事,所以很快乐。而今天为什么不哼不唱,表现如此忧愁,皆因我昨天晚上在稻仓里藏了五十块大洋,被他扒稻捡到了,思想上有负担,所以表现很忧愁,是还给我呢,还是偷偷带回家,以至他怎么也乐不起来,所以不哼不唱了。第三天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小伙计把大洋还给了老板,砻稻干活就又唱起来了。
当稻谷粗加工成糙米时,人们还不能食用,还要进一步深加工,使之变成“熟”米,就象今天的标一、标二米一样的成品米,方可食用。加工“熟”米的工具,是一块约一米见方的大青石制成,高约七八十公分,上大下小的方锥形物体,面从中间开了一个约五十公分的大圆孔,深亦约三、四十公分,能容一斛多糙米(约30-40斤),里面四周是圆溜溜、光滑滑的,江南人谓之蒲臼,江北人称之为兑窝子。大约有六七百斤重,加工大米的时候,先将糙米倒在其中,喷上一小瓯子水,用手把它拌和均匀,约等五到十分钟,就可以开始加工了,加工时,一般是两个人操作(也有一个人操作的),用的也是青石做成的榔头,装上一米来长的木柄,江南人叫它“打头”江北人称它“兑嘴”约摸二十到二十五斤重,两人每人手持一个,就象铁匠打铁一样,你一下我一下,往蒲臼里面舂。这个活计也是有讲究的,既要有力气,又要有经验,新手是不能轻举妄动的,舂米的时候,两个打头上下翻飞,但各人都要把“打头”向右偏一点,否则两个“打头”会发生碰撞,这是很危险的,有可能把“打头”砸碎,也有可能把蒲臼口砸豁,舂米时用力要均匀,“打头”落下时过重,米会从蒲臼里溅出来,过轻时米一时舂不“熟”。至于米要舂到什么程度才算“熟”,那要看各户人家的要求,但有一条必须要舂“熟”,糙米一般是不食用的。在舂米过程中,内行人一眼能看出米舂“熟”的程度,有的人则舂一“打头”计一数,普通人家的米大约舂到三百至三百六十“打头”,就可以食用了。而地主富户他们要求要高些,要舂到六百“打头”,大概达到现在的标一米的标准。舂“熟”后的一道工序,还要过风车扬去米皮,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细糠,这种细糠,一百斤大米也只有六、七斤,人们用它喂猪,是当时上好的饲料,这种细糠喂养的猪,既长得快,又能长出好膘。经过这些工序后,就成了真正的食用大米了。当人们揭开锅盖,看到一锅芳香四溢的米饭时,殊不知有些人还不知道它是如何加工出来的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劳动生产的艰辛,人们能吃上一碗香喷喷的米饭,是多么不容易啊!古人云:“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要牢记丰年不忘歉年,有时不忘无时。决不能丢掉讨饭棍,忘记讨饭时。勤俭节约,不糟蹋粮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崇尚的美德。


旧时的稻米加工(乡土文化之二十五)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7beac2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f.html

《旧时的稻米加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