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亲情——母女情】

发布时间:2023-03-22 02:21: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亲情【亲情——母女情】

那是80年代初的事情了,我已被当地特色政策安排进乡镇企业。谁都知道乡镇企业各种经济待遇肯定是不如大集体以上单位的,这在当时的社会是显而易见、众所周知的公开秘密。体制内的概念早在国人的脑子中打下深刻的烙印,是当时的知青刚脱离农业,从农村中被抽调上来。对于人间的罪恶,没有清醒的感悟;对于人间的真爱也没有很好的辨别嗅觉。只有糊里糊涂、懵里懵懂的听党话,跟党走的愚民思想、意识。尽管下乡十年,苦难的十年并没有让知青们有什么长进,愚民思想愚到根深蒂固,服服帖帖,没有一点清醒的认识、概念。以致后来造成了一系列被践踏、剥夺、吞噬正当合法权益之恶果。然而在那懵懂的后面,始终绽放着人类闪光的真情、亲情——人类之爱、女情的鲜艳花朵。对于亲情的体会、感受让我永远有一种沉浸其中的感觉,至死不渝,永恒不变。我的独生女儿1周岁之后,由母亲带回上海,我每过2个月,利用逢年过节,或平时8个星期日的休息日凑集在一起,回上海看望母亲与女儿一次。那时母亲与我的母女亲情,我与女儿的母女亲情贯穿我整个身心。在那段时期里我享受着人世间最美好的母女亲情,永生难忘、刻骨铭心的母女亲情。女儿的童年,天真烂漫,乖巧懂事,生得圆头胖脑,活泼可爱,女儿长成大姑娘时却是身材苗条,腿长腰细,亭亭玉立,学习成绩又是班级中的佼佼者,让我由衷的感到自豪与高兴,每次回到上海,看到女儿的成长,我就有一种胜利者的快感;母亲亲热、深情,十分的爱我,让我有种娘家是我始终不变的自家。我每次回到上海,母亲都会买这买那,做我喜欢吃的美食。那时彩电还没普及,父母在里弄内购买家用电器是属于先进行列中的积极分子。每回回到上海,母亲张罗着美味可口的菜肴,让我与女儿以及家中的哥弟妹们看电视节目,这是母亲最热衷于搞的活动。对家人的团聚,母亲是心甘情愿,高兴快乐,情愿辛苦,毫无怨言,此时是母亲最开心、快乐的时候。亲情、母爱的温暖以至于使我养成了习惯,不能忍受寂寞、孤单,不由自主的每过两个月必定要去上海一次。由此引来乡镇企业中个别坏心人的不满与妒忌与使用恶毒之策。因为我所担当的仓库会计职务,是在不影响工作前提之下,1

用休息日积在一起去上海尽到孝敬父母、关心女儿之责的,而引起坏心人的干预与报复,所以说奴隶中间有坏人这句话始终是正确的。然而就是这样,我还是始终没有改变初衷,始终履行我为人之母,为人之女的分内事。女儿的童年需要我作为母亲的关爱、呵护,母亲的老年需要我作为女儿的孝敬与融融暖意,家庭需要温馨、打理、维护。故乡需要我,女儿需要我,母亲需要我,亲情需要我。80年代初期,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物质生活并不富裕,那时工资很低,36元的工资收入,我在浙江几乎尽量压缩不必要的开支,省着拿到上海去消费,因为上海的商品毕竟质优可靠。每次去上海,我利用在乡镇企业的工资收入会在上海我家居住的南京路上购买各种商品,从吃的到穿的,从用的到文化方面的商品,在上海的南京西路至南京东路上应有尽有,都能买到。这也是我能够感受到亲情涌现的美好回忆,因为母亲一直支持我对待自己好一点,不要舍不得花钱,别苦了自己。很清楚的记得,那时我穿的皮鞋都是上海南京路上买的做工考究,款式新颖,质量可靠的名牌牛皮皮鞋。购买皮鞋时,我在离我家很近的南京西路众多的皮鞋店中,如穿山甲一样,西家皮鞋店出,东家皮鞋店进,直到挑选满意为止,高高兴兴从货币兑换成为商品为止;在南京西路上,陕西北路十字路口附近有一家很大的富丽绸布商店,也是我每次回上海光顾的商店之一,那时时装还不多,现成服装不是很全。我会买上一些全毛料子,拿回家让裁缝为我做西服西裤,以至于全毛料子的服装,就是洗得很干净,时间久了也会自然生虫蛀坏,在当时说起来很贵的全毛哔叽西服西裤,丢了也真怪可惜的;购买一般的上装、单裤,诸如衬衫、两用衫、外裤在南京西路的各服装店都能挑选到称心满意的时装;当时还时兴打毛线,每次去上海,我会到南京东路的百年老店恒源祥毛线店挑选各种粗、中、细,毛腈比例不等以及全毛的毛线,是我很感兴趣的一件事情,回到浙江以后,有时连续作战,甚至挑灯夜战,完成一件既实在又有艺术品价值的作品,是当时少妇的我一件乐此不疲的业余杰作。南京东路上的商店,一家挨着一家,凡是衣食住行,人类该有的商品,在这条路上应有尽有,没有买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有百年老字号张小泉剪刀店,有平头的、翘头的、圆头的、尖头的、大的、中的、小的、裁缝、医用、绣花、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7f0d13563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a3.html

《亲情【亲情——母女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