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杜甫《阁夜》阅读练习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9-23 20:34: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4.(12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问题。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释:①此诗是公元766年作者在四川夔州西阁夜中所作。此时作者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都死了。从去年十月到这年八月四川混战也暂告一个段落。②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字子阳,扶风人。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此处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③漫:随它去。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催短景景翳翳以将入中的字都是日光的意思。

B.第四句说霜雪停后天空澄澈,仰视银河群星,星斗摇动,照射着三峡。

C.第五句意思是说,因长久征战,百姓的哭声传彻四野,暗示战事惨烈。

D.第六句夷歌指少数民族歌谣,作者多处听到渔夫樵子唱的夷歌

2)诗中天涯含有沦落天涯之意。下列诗句中天涯用意不同的一项是   

A.故乡何处天涯远,黄粱梦断行云断。(唐无名氏《木兰花春日述怀》)

B.天涯流落岁将残,望断故园心眼。(唐无名氏《西江月登城晚望》)

C.宜富贵,逞奢华。一团和气遍天涯。(唐无名氏《鹧鸪天》)

D.江上昔年同出处,天涯今日共风尘。(唐灵一《送明素上人归楚觐省》)

3)本诗抒发多重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诗人要表达哪些思想情感。

5.(8分)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诗中卧龙跃马终黄土说英雄人物终归黄土,苏轼在《前赤壁赋》中也有类似的语句:      。杜甫在《蜀相》中也称颂过诸葛亮的才能与忠心:      

②古人重视积累,荀子在《劝学》中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庄子在《逍遥游》中这样谈积累: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4.【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在认真理解诗意的基础,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辨析正误。

3)本题考查鉴赏思想感情,要根据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指出感情特点。

【解答】(1B仰视银河群星,星斗摇动,照射着三峡有误,这句诗是说雨后天空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2C一团和气遍天涯中天涯没有沦落天涯之意,不是表现漂泊天涯的痛苦之情,是说这种花儿是富贵奢华的象征,它遍布天涯。

3)从首联看,岁暮阴阳催短景写出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伤感,天涯霜雪霁寒宵表达了漂泊天涯的凄凉和孤苦;从卧龙跃马终黄土看,作者慨叹一世之雄,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悲凉之感,从人事音书漫寂寥看,人事与音书,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写出了作者漂泊他乡,与亲人失去联系的忧愤、悲苦。本诗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层层铺开,步步推进,从而更好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怀。

答案:

1B

2C

3)①第一句中的字写出时光流逝,进而抒发光阴荏苒,岁序逼人的无奈伤感。

②首联叙写冬夜寒景,环境寒怆,抒发作者沦落天涯的思乡之愁苦心情。第六句中的夷歌再次回扣作者身处天涯之意,作者客居他乡。

③二三两联中的鼓角五更声悲壮表明了兵戈未息、战争频繁不断,抒发作者对于时局动荡不安的悲痛的情感。拂晓之时听到千家的恸哭,哭声传遍四野,对战乱中人民的抱有同情之心,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④尾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奸都同归于尽,眼前的朋友的音书消息、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抒发作者悲愤感伤的情绪。

译文:

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

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

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

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

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赏析: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一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在霜雪刚停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着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

五更二句,承次句寒宵,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上句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晴朗的夜空,鼓角声分外响亮,正是五更天快亮的时候,诗人忧愁难眠,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人。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平,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革未息、战争频仍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下句说雨后天空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景色是够美的。前人赞扬此联写得伟丽。它的妙处在于:通过对句,诗人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诗句气势苍凉恢廓,音调铿锵悦耳,辞采清丽夺目,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一闻战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景象凄惨。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杜甫客居此地,渔夫樵子不时在深夜传来夷歌之声。数处指不只一处。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卧龙二句,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而引出无限感慨。卧龙,指诸葛亮。跃马,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杜甫曾屡次咏到他:公孙初据险,跃马意何长?(《白帝城》)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上白帝城二首》)。一世之雄,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末尾一句说,人事与音书,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

        结尾二句,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清代沈德潜说:结言贤愚同尽,则目前人事,远地音书,亦付之寂寥而已。(《唐诗别裁》)像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是贤是愚,都同归于尽了。现实生活中,征戍、诛掠更造成广大人民天天都有死亡,作者眼前这点寂寥孤独,根本算不了什么。这话看似自遣之词,实际上却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矛盾与苦恼。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古柏行》)英雄余事业,衰迈久风尘。(《上白帝城二首》)这些诗句正好传达出诗中某些未尽之意。前人认为此诗意中言外,怆然有无穷之思,是颇有见地的。

【点评】怎样读懂诗歌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5.【分析】此题考查了名句默写。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句,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解答】故答案为:

①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重点字:雄、频、烦)

②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或: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重点字:驽、驾)

【点评】《赤壁赋》名句辑录: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5.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80a949d48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dc.html

《古代诗歌赏析杜甫《阁夜》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