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 -哈萨克族历史及现状

发布时间:2011-09-25 11:33: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哈萨克族

哈萨克的意思是勇敢的自由人。哈萨克这一名称,汉代称奄蔡(阿兰),唐代称可萨、阿萨、曷萨、葛萨。原为部落、部族名称,最后成为民族名称。哈萨克的族源可追溯到汉代的乌孙、康居、阿兰(奄蔡),隋唐时的突厥、突骑施。

关于哈萨克族的来源,传说是这样的。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位著名的首领叫卡勒恰哈德尔。有一次战争失利,单独一人在荒无人烟的戈壁上行走。突然,天空奇异地开了一个空隙,飞下一支白色雌天鹅。白天鹅滴给他一滴口涎,把他带到海边。卡勒恰哈德尔喝了水,精神好转,体力慢慢复原。这时,白天鹅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少女,和卡勒恰哈德尔结了婚,生下一男孩,取名哈萨克,意为白天鹅。哈萨克有三个儿子,长子阿克阿尔斯,其后裔为哈萨克的大玉兹。次子别克阿尔斯,其后裔为哈萨克的中玉兹。小儿子江阿尔斯,其后裔为哈萨克的小玉兹。由于3个玉兹都是哈萨克的后裔,所以大中小玉兹便以哈萨克作为民族名称。

哈萨克族的祖先可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居住在中亚的塞人(又称塞种人)。后大月氏打败塞人,占领其地,成为哈萨克祖先之一。乌孙是哈萨克三大部落中最大的部落,是大玉兹的主体部落,是哈萨克族的主要源流,是组成哈萨克族民族的主体部分。乌孙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公元前21世纪崛起于我国西北地区,打败大月氏,建立了一个地域广大、国力强盛的国家。乌孙和大汉联合打败匈奴,后匈奴降汉,汉朝设立西域都护,从此,西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北魏时,乌孙被柔然侵略,西迁葱岭之中。辽太宗时,乌孙向辽国纳贡。其后,因乌孙远离内地,鲜见与史籍。乌孙自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0世纪,共有1200多年的历史。

公元前3世纪的康居是组成哈萨克族的主要部落之一,汉代康居距今已有2000多年,但康居主体部落仍然长期在其故地繁衍生息,成为哈萨克族的源流之一。汉元帝时,康居曾协助汉朝打败匈奴郅支单于,康居从此归附于汉。晋、隋、唐时,康居与中原关系密切。

汉代阿兰(有时称奄蔡)是中亚的一个大国,与罗马帝国隔海相望,东南与康居相连。阿兰是现代哈萨克族主体部落之一小玉兹----阿里钦部落的祖先。

匈奴被打败西迁,曾先后到达乌孙、康居、阿兰故地。其中不少匈奴人留下来,成为哈萨克民族的源流之一。

突厥兴起于6世纪中叶,哈萨克诸部受突厥统治。可萨,在突厥汗国西部,即汉代奄蔡故地。可萨人的首府和国王驻地在伏尔加河。包括7个大部落。咄陆,又名都陆,即今哈萨克大玉兹中杜拉特部落名称的异称。咄陆部落在公元前2世纪便是乌孙国部落。咄陆有5个大部落,最大的是突骑施部,分布于伊犁河和楚河之间。此外还有弩失毕、葛逻禄、处密、处月等哈萨克部落。

武则天至唐代宗时期,突骑施部统治了原西突厥的领地,建立了突骑施汗国。唐朝在此设立了都督府进行管辖。自唐肃宗至德年间以后,突骑施黄、黑两姓矛盾加剧,互相争斗,致使突骑施部逐渐衰落。居住在阿尔泰一带的葛逻禄部强大起来,降服了突骑施部。葛逻禄分为谋落、炽俟、踏实力三部,其中谋落是今中玉兹的阿尔根部落的先祖。后来,葛逻禄部落有的归属于回纥汗国,有的朝贡于唐朝。唐高宗时,西突厥被唐朝灭亡,克马克部落从西突厥中分离出来,不断扩张。公元840年,回鹘汗国被黠嘎斯灭亡后,回鹘汗国的一些部落加入了克马克联盟。9世纪下半叶,建立了以额尔齐斯河为中心的克马克汗国。喀喇汗朝形成于10世纪初,10世纪末分裂成东西两部分,12世纪初,被西辽灭亡,哈萨克诸部受西辽统治。反映喀喇汗朝时期文化最高水平的是《突厥语词典》和《福乐智慧》。

白帐汗国是金帐汗国的一部分,在今哈萨克斯坦地区。15世纪中叶,在白帐汗国领地上建立的阿布尔海尔汗国(赤幼子昔班的后裔),内部矛盾重重。明景泰七年,白帐汗国最后一个可汗的儿子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率哈萨克各部西迁至楚河流域,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汗国。12年后,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率领哈萨克人征服了阿布尔海尔汗国,返回了故土。阿布尔海尔之孙默罕默德·昔班尼在帖木儿汗国(西察合台蒙古人建立,被乌兹别克人灭亡)的支持下,与哈萨克汗国进行了长期战争,失败后逃亡花剌子模(中亚、西亚的一个古老国家,最后由乌兹别克部落统治)。哈斯木汗统治时期是哈萨克汗国最强盛时期,制订了一部法典《哈斯木汗法典》。17世纪,哈萨克汗国在准噶尔的侵略下逐渐衰落,以血缘关系分成了3个玉兹,乌勒玉兹(大玉兹),在今伊犁河至巴尔喀什湖周围。奥尔塔玉兹(中玉兹),在锡尔河以北。克什玉兹(小玉兹),在咸海西北至伏尔加河以东。清朝平定准噶尔后,大中小玉兹归顺清朝,并有部分大玉兹和中玉兹哈萨克人迁至阿尔泰山、巴里坤草原和伊犁河上游。哈萨克人居住的主要地区是乌孙故地的伊犁河谷与七河平原。19世纪初,小玉兹、中玉兹处于分裂状态,被沙俄占领,大玉兹被浩罕汗国(中亚一古国,18世纪初由乌兹别克明格部落建立)征服。哈萨克汗国自1456年建立至1822年灭亡,共存在了366年。哈萨克人不愿受沙俄的统治,多次起义,并纷纷迁入中国境内。1912年爆发了伊犁革命,哈萨克族人民与汉、维吾尔、回等民族一起,共同推翻了清廷设立的军政府。518日,袁世凯委任杨增新为新疆都督,杨增新将伊犁、塔城、阿尔泰三区划为新疆。1943116日,国民党新疆党部成立,从此,新疆各族人民处于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之下。19499月至10月,新疆国民党起义,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这时,哈萨克族人口44.37万人,主要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

哈萨克族是哈萨克斯坦的主要民族,2010年人口1600万,其中哈萨克斯坦大约1000万。分布在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国、俄罗斯等28个国家和地区。我国的哈萨克人1964491637人,2004年达138.16万人。主要居住在新疆北部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区以及东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甘肃和青海也有少量的哈萨克族。

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20世纪初,哈萨克族对察合台文进行了改革,形成了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现代哈萨克文。

伊斯兰教是在哈萨克族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伊斯兰在阿拉伯语中是顺从、清洁的意思,根据宗教意义,伊斯兰就是顺从唯一的安拉之旨意的意思。顺从安拉旨意的死后进入天堂,违背安拉旨意的死后会被安拉打入地狱。但哈萨克族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同时,也遵守不同的宗教习俗。

萨克族爱好音乐,能歌善舞。民间乐器有冬不拉。冬不拉是哈萨克族大众化的乐器,哈萨克人差不多都能演奏。

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还有纳吾热孜节节,每年春分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每逢节日喜庆时都举行传统的刁羊赛马姑娘追等游戏。姑娘追是哈萨克族男女青年非常喜爱的一项传统游戏。凡年龄相近的同辈人均可参加这种游戏。姑娘追的过程是先选择一个众人目所能及的指定点。参加游戏的男女骑手在前往指定点的过程中,男子可以随意向女子说俏皮话、开玩笑,按习俗此时怎么戏谑女子都不算过错。到指定点后,男子要机敏地想法甩掉女子往回跑,这时姑娘会放马追赶。一边追,一边会用皮鞭抽打前面的男子。当然这要看女子是不是喜欢这男子了,若是心中喜欢,只会虚晃几下,或轻轻打在背上。若是不喜欢,也会重重打上几皮鞭,来惩罚刚才说过了头的俏皮话。许多哈萨克族青年在这一游戏中产生爱情,最终结成伴侣。

哈萨克的礼仪即有浓郁的草原生活特点又有伊斯兰教特色。哈萨克族的人生礼仪极富有游牧文化特色。他们十分重视新生命的诞生。婴儿出世后往往举行三天庆祝活动,视为摇篮礼。哈萨克族的婴儿一般是在摇篮里长大的,所以哈萨克人在婴儿出生710天后要举行将婴儿放入摇篮的仪式。届时,主人家宰一只羊,邀亲友、邻居家的妇女参加,同一天还举行命名仪式。来参加这两个仪式的妇女每人都要将一件自己亲手制作的衣服送给婴儿,还要给孩子起一两个名字供主人选择,或者由毛拉给孩子命名。主人热情招待来宾,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向孩子祝福。现在,这一仪式多在婴儿出生40天后举行。在男孩57岁时一般还要举行割礼。哈萨克非常重视割礼,仪式规模十分隆重。除外,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还有骑马礼等。

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

哈萨克族中有互济互助的习俗,是古代氏族社会流传下来的。

哈萨克族有许多禁忌,如: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饮酒,不准用手乱摸食物;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说,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幸;忌客人在家门口下马和骑快马到家门口下马;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

哈萨克族的医疗技术极富特色。哈萨克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中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早就有了民间医人。一类称叶木什,专门用草药治病;另一类称乌塔尔什,专治骨折。民间医生以在家接待患者和外出巡疗相结合,深受欢迎。哈萨克族的常用药主要来自各种动物器官和各种草木等。如熊胆麝香鹿茸、雪鸡脑及鸟皮等。矿物类药剂有白矾硫磺胆矾、升汞、甘汞、等。另外,还用牲畜的乳汁及各种奇果。民间医生询诊的方法主要通过诊脉、看眼睛及舌头。通常对风湿性关节炎、伤寒、感冒等疾病的治疗,采用的是导汗疗法。即用新鲜的羊皮、马皮裹在患者身上让他躺下出汗,或者把患者的下身埋在发热的羊粪堆里让他发汗。因为游牧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所致,哈萨克族治疗骨折、脱臼的医术甚为高明。他们使用马驹油包扎处理骨折患者,使患者骨头软化并重新愈合,甚至能治愈几年前骨折、骨架变形的患者。

哈萨克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实践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哈萨克文学包括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后者的地位十分重要。牧民们在相互交流与联系中,将不同部落的杰出文学创作的口头民间文学加以传承和发展,使之日益丰富。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叙事长诗、爱情长诗、民歌、谚语等,其中尤以叙事长诗最优秀。民歌最为丰富、最具民族特色。据统计、哈萨克族约有200多部长诗,代表作如《英雄塔尔根》、《阿勒帕米斯》等。史诗有《萨里海与萨曼》、《阿尔卡勒克英雄》等。1948年,尼合买提·蒙加尼创作了小说《生活记者》,是我国哈萨克小说的处女作。

哈萨克族中流传着迦萨甘用泥造人的神话。迦萨甘最初造了两个泥人,用火烧制,向腹内打气,于是成为最早的人,男的叫阿娲阿塔,女的叫阿娲阿娜。他们结婚,生了25对双生子,一胎一男一女。他们后来发展成为25个部落,这就是人类的先祖。

哈萨克族神话里的动物作为神灵似乎更为活跃,也更有风采。据说,古时候,哈萨克乃蛮部的一支突然遭到外敌的入侵。敌部烧杀掳掠,把这一支乃蛮人都杀光了,只留下一位年老力衰的巴特尔。他们砍断他的四肢,把他抛弃在荒野,企图让他羞愧地死去。敌人退去以后,跑来一只母狼用舌头舔他的伤口,巴特尔的伤竟然痊愈了。后来,母狼把巴特尔藏进阿勒泰山的一个峭壁岩穴里保护起来,并且一起过上了夫妻生活。他们后来有了孩子,子孙繁衍,这支乃蛮人又重新发展起来。因为母狼和巴特尔藏身的岩穴是在名叫额尔捷涅·孔的山巅,所以后来这支乃蛮也就名为额尔捷涅·孔乃蛮。这种对狼的图腾崇拜又同对腾格里的信仰结合在一起。在哈萨克民间,狼又被看作是腾格里神的宠物,由此还形成了一些相关的习俗留存至今。此外,熊大约也曾经是一种图腾动物,而鹿、马、牛、驼甚至犬等等至少被认为是有灵性的动物。在飞禽当中、白天鹅不仅成为民族起源传说里的始祖母,而且被看作是联系上中下三界的圣鸟,代表萨满教巫师的灵魂。在哈萨克民间,遇有孕妇难产时,人们认为是恶灵阿尔巴斯特在作怪,相信在产房放一只鹰,就可以把它驱赶走,使孕妇顺利分娩。人们还认为鹰、鸽子代表灵魂。阿勒普库斯、喀喇库斯等人们想象中的神鸟都是以鹰为原型创造出来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835531ec281e53a5802ff6d.html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 -哈萨克族历史及现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