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展前言

发布时间:2017-08-25 11:52: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丹青敷彩歌盛世,翰墨流霞抒豪情。

   平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先民们在黄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先进的农耕文化,开启了农业文明的曙光。

在关山脚下、芮水河畔,曾经产生过像张芝、梁鹄、索靖等著名的大书法家,又拥有数以万计的简牍、敦煌遗书等墨迹以及《西狭颂》《淳化阁帖》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书法资料。平凉境内各种摩崖石刻多处,历代名流题刻数以百计,佳作迭出,这些都是平凉最为丰富的历史资源。尤其书法这一传统艺术在平凉各县区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热爱,特别是静宁、庄浪两县擅书者甚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平凉书法爱好者数以千人,书法群体有市级书法协会、基层县级书法协会、企业书法协会及民间组织的书法艺术群体等。

甘肃省首届农民书画展,为展示平凉书法搭建了一个平台。参加本次展览的的作品内涵丰富,风格多样,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多元的艺术话语和多样的艺术形式,诠释了广大书画艺术家、书画艺术业余爱好者对生活的理解和领悟,反映了当前我市农民书画艺术的总体水平,是近年来对平凉农民书画家风采的一次集中检阅。正草隶篆,知白守黑,笔随时代、墨见精神,或清新活泼,或寓意深刻,或新潮时尚,或古朴典雅。体现了作者勤于观察的慧眼、善于感悟的灵性和长于表达的匠心。

笔墨追随时代,艺术服务人民。平凉广大农民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立足传承文化精华,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握时代脉搏,奋勇开拓创新,弘扬主旋律,讴歌新时代,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平凉书法的现状和未来 

王怀罡

本报记者 柳娜 近年来,平凉青年书法家成长迅速,人数众多,整体实力较强,在汇聚平凉青年书法精英的平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中,国、省、市各级书协会员共有135名,青年书法家常年参与国、省、市书法赛事不停,大、中、小艺术活动不断,书法交流频繁,氛围浓郁,在平凉文化强市建设的进程中留下了青春业绩。

  一个经济并不十分发达的地级市,何以爱习书法成为风气,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在青年书法繁荣的背后,还有哪些差距和不足?一直奋斗在平凉书法探索和理论研究前沿阵地的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煤矿书协副秘书长、平凉青年书协主席王怀罡,就平凉青年书法的现状与发展,向本报记者娓娓道来。

  记者:近年来,青年书法家为平凉书法艺术的蓬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您认为,让青年书法家成长的基础和优势是什么?

  王怀罡:平凉青年书法发展迅速归结于传统文化影响、官方重视、民间热爱、组织有力等多个方面因素。

  平凉有令人惊叹的文化资源。多年来,历代名家名作层出不穷。在甘肃历史上曾经产生过像张芝、梁鹄、索靖等著名的大书法家,又拥有数以万计的简牍、敦煌遗书等墨迹以及《西狭颂》《淳化阁帖》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书法资料。平凉境内各种摩崖石刻多处,历代名流题刻数以百计,佳作迭出,这些都是平凉最为丰富的历史资源。

  在平凉发展书法艺术有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平凉市书法爱好者数以千人,书法群体有市级书法协会、基层县级书法协会、企业书法协会及民间组织的书法艺术群体等。书法这一传统艺术在平凉各县区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热爱,特别是静宁、庄浪两县擅书者甚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除了不可忽视的民间推动之外,政府引导也值得肯定和赞誉。平凉市委、市政府把书法事业作为建设文化大市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设立了每3年一届的政府最高奖——“崆峒文艺奖。近年来,市委宣传部、市文联还多次组织各协会主办各类展览和文化下乡等活动,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着力推动了平凉书法等艺术事业的发展。

  记者:青书协作为服务广大青年书法家的群众性社会组织,肩负着推动全市书法事业发展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青书协在营造有利于青年书法健康成长和创新发展的环境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我想知道现在青年书法的发展情况。

  王怀罡:从近15年来平凉青年书法的发展情况和走向来看,正处于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时期。青年作者王刚、王晖、慕鹏军、马成骥、刘建国、任继军、康宝辉、王友璧、高鹤鸣、王亚斌、李平利、王毓峰、王发昌、杨昌盛、杨东亮、杨图南等先后入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各类届展、单项展和商业展等,累计入展、获奖106()。特别是近年来,80后的康宝辉、杨东亮、杨图南、叶剑、贾炜、林兴旺、郭亚龙、郭军鹏等青年书法作者的脱颖而出,更为平凉书坛增添了生气和活力。青年书协成立不到5年,在这短短5年时间里,先后举办了泾河墨潮”——首届平凉青年书法作品展、 “泾河墨潮”——庆祝建国60周年临创作品网络展,并出版了作品集。青年书协还设立了国展奖励基金,先后为入展国展的17位作者进行了奖励,此举在全省基层青年书协中尚属首例。

  平凉青年书法从整体阵容和结构来看,大部分作者以行草书为主,有取法二王书体的,也有浸淫于东坡、南宫及明清风格者,其次为篆隶、楷书篆刻作品者为主,风格多样,各具自己的艺术特色。可以说,平凉青年书法作者在书写元素和书写载体上各不相同,已形成了各自独特多元的艺术语言。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走出平凉,追求新的艺术元素和学术上更大的发展空间,弥补自身不足。另外,一些投身于书法事业的实力派中青年书法作者,积极组建书法艺术沙龙,开展各种活动,为弘扬传承书法艺术事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如静宁慕鹏军等10多位青年书法作者,自愿组合、共同出资成立的零度空间,为静宁地域书法的传承、发展和交流搭建了一个自由宽松的平台。

  记者:平凉书法艺术开始走向繁荣,相对于全国来说,我们还存在哪些差距?

  王怀罡:全市七县区拥有上千名书法爱好者,但许多书法爱好者由于学习方法的错误和人为因素的误导,使他们难入书法艺术之门而落入俗套,也使书法的主流创作队伍少之又少。就青年书法主流圈而言,虽然在全国展和省展等各类书法活动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当前书法界仍存在缺少资金、缺乏系统的理性认识和引导等一些仍待解决的问题:

  承前启后传承作用的缺失。由于诸多原因,从平凉书坛目前的教育现状看,书法教育方面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一些学院()虽然开设了书法课程,但由于师资力量和水平参差对书法教育起到误导的作用,使学书者误入歧途。

  青年作者自信心的缺失。截至目前,全市七个县区还没有一个县区成立青年书法协会的,即使其他基层书法协会也是虽有如无,有协会者活动甚少,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品位和内涵、质量不高,更无从谈及地域书法的繁荣与发展。青年书法作者中,缺少敢于担当起基层书法群体的领军人物。

  学术理论研究的缺失。在全省范围内,平凉书法创作已跻身于全省前列,但在学术研究方面在近10年内一直是个空白。没有书法理论研究队伍,理论研究与学术探讨十分薄弱。偏重创作、展览,忽视理论研究与学术探讨,这一现象对于平凉青年书法来说尤甚。理论研究与学术探讨的薄弱,极不利于书法人才健康成长和良好的创作氛围及学术风气的形成,严重制约了平凉书法向高品位、高标准、高层次上发展。没有理论支撑,缺乏学术水准。这是平凉青年书法最大的致命伤。

  学术批评意识的缺失。近年来,在平凉青年书法群体的不少活动中,我很少听到过作者之间不同的批评意见。就是在青年书协举办的几次看稿会上,也是吹捧表扬得多,批评得少,即是批评也是不痛不痒、不着边际。其实,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不负责任和无的放矢。

  城市书法文化元素的缺失。这个缺失看起来和书法家没多大关系,提法好像有点太大,或者说扯得远了,实则不然。相信大家都去过国内最普通的中小型城市,也不知大家是否留意过那些城市所融入的文化元素?回忆比较一下和我们所在城市还有那些文化方面的差距?我在平凉七县区看到的平凉书法家的题字及匾额实在是太少了,绝大多数则是电脑制作和无书法艺术可言的匾额、题字。和城市风格在视觉效果上极不协调。

  基础设施的缺失。目前,平凉市和七县区还没有一个官方办的书画院,据我了解:平凉周边的庆阳、天水、定西、陇南四市,都有官办、并有编制的专业书画院。书协也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并有专职驻会工作人员。平凉作为陇东经济文化重镇,在文化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相比就逊色了点。在目前全市还找不出一家专业展馆和展厅。加之,协会没有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各种展览、会议、活动、出版等活动经费全靠书协自己筹措,由于基础设施和经费的缺失制约着青年书协各项活动的开展和平凉书法事业的发展。

  记者:对如何推进平凉青年书法事业的发展,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王怀罡:一是书法活动形式要不断创新。要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把书法事业同拥军爱民、扶贫助学、宣传教育、反腐倡廉、精神文明建设及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各种书法活动形式。联合有关部门及企业界开展主题展览、冠名比赛、出版作品集、书法进万家、进矿区,书法义卖、慈善拍卖、书法雅集等活动,努力谋求双赢,这样既促进了各项工作,又推动了平凉青年书法事业的发展。

  二是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发挥书法艺术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加强与周边兄弟省市的联合,举办各种展览、交流等活动,提高相互之间的书法艺术水平。不但要引进来,积极创造条件承办省级、国家级的书法展(),更要走出去,举办晋省展”“晋京展及访问学习活动,进一步展示平凉青年书法实力,拓宽平凉青年书法作者的视野。要加强与市、县区各电视台的联系,开设书法作者推介栏目,扩大宣传范围,还可在《书法报》《书法导报》推出专版和在《中国书法家论坛》《当代书法网》做重点推介,着力提高平凉青年书法的知名度。

  三是加强理论、学术研究。书法家知道自己的缺陷,才会有进步,才会有突破。青年书法家要加强理论、学术研究,青年书协可通过开展理论知识讲座、看稿会等活动,加强理论的交流与探讨。

  四是让书法融入城市文化。把城市建设与书法艺术紧密结合起来,使艺术与经济相得益彰。把书法文化建设推及到学校、企业、公共场所等经济建设中。

  五是重视书法教育。教育是培养书法人才,传承书法艺术的重要举措。教育部门应该把书法课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把书法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配备专业书法师资队伍,上好书法课,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书法教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使书法艺术在平凉更为普及。

  发展书法艺术不但需要书法家自身在文化内涵、学术修养等方面加以提高,而且需要适当的政府力量和经济支持。政府部门应把书法事业作为建设平凉文化强市、大市的亮点工程抓紧抓实,对平凉青年书法事业的发展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和经费等方面的支持,使书法事业走向繁荣,用文化软实力助推和带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经济硬实力。

  虽然平凉的青年书法发展相对于全国来说还存在很大差距,但我们相信,随着各方面的努力和扶持,根植于灿烂历史文明的平凉书法艺术,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艺术成就。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963d5a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8.html

《书画展前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