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7-06-26 16:04: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再别康桥》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诗两首》中的第二首诗歌《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下面我将主要从个方面来阐述。

一、 说教材地位及作用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同时它还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歌,它是一种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的结合体。根据教材本单元编写的目的是要学生了解一些中国现当代诗歌。《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的代表作品之一,学生可以从这篇诗歌中体会到现代诗歌特有的审美情趣,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这又契合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的要求。

二、说教学目标

徐志摩的诗歌中他最擅长的一部分是在于对生活中形象的捕捉和对诗歌意象的苦心经营的追求。学生通过对诗歌反复的诵读来品味诗中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诗意美。正所谓“以心悟社会,以手抒情怀”,诗人在写作时总是把自己的情感、志向融进字里行间中。我们在学习一首诗歌的时候,不能仅因为学而学,而是要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以第一身份亲临其境。基于此,我设计了两条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找出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并通过这些意象来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 

2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三美,品味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及诗意美。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再别康桥》这首诗毕竟是学生刚从初中升入高中首先接触的现代诗歌,现代诗歌具有意象丰富,诗意朦胧的特点,我个人认为学习现代诗歌可以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然后指导学生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然而鉴赏现代诗的方法却是在整个新诗学习中的一个瓶颈,我认为,只要掌握了新诗的鉴赏方法,其他的就迎刃而解了。所以我是这样设计这首诗歌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的:

1教学重点:现代诗歌的鉴赏。 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讨论《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四、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和问答法。

我之所以选择诵读欣赏法是因为不管是古代诗还是现代诗都一样具有诗歌的特质,有其外在的音乐性,最适合诵读,又有其内在的音乐性,适合用诵读来表现这种内在的气质。我个人认为,诵读教学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而且也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进行语言积累的一条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诵读能让学生以第一身份融入诗中,真真切切的感受作者的情感。

而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同时问答法符合新课改以生为本的要求,我认为运用诵读欣赏法和问答法增强了师生的互动,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对《再别康桥》的把握。

上这节课之前,我会提前让学生预习,事先了解徐志摩以及创作这首诗歌的背景,比如像作者第一次去剑桥和第二次去剑桥是什么样的心情等等,这样等到上课的时候学生就不会感觉到很陌生,对这节课的教学实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这里我会用崔颢《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来导入课文,同样是再次来到故地,那么崔颢与徐志摩怀着的心情是不是相同的呢?这样就可以顺利的展开课文。

2、简单释题,并范读一遍。

3A、诵读: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体会构思的巧妙和意象的独特,并展开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人所描绘的康桥以及再次来到康桥的情感。找出诗中所描绘的意象“云彩”、“金柳”、“波光、“青荇”、“水草”、、、、、、并让学生说说这些意象是怎样现作者的感情以及对康桥的留恋。最后再由我说出感悟到的美,并说出自己的依据。然后引导学生考虑作者在写这首诗的时候的情愫,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回答可以涉及课文的方方面面。这样通过问答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理解性的说话活动,在众说纷纭中完成对课文的感知和理解,最后我给学生讲出自己的看法。

B、赏析《再别康桥》的语言美,品味画面美。在整首诗中徐志摩把“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有机的融入诗中。

柔美和谐的音乐美。《再别康桥》全诗七节,每行六至八字,大体上每行三顿,音节长短不一,每节二、四行押韵,而且每节都自然换韵,诗行整齐匀称,声调回环往复,随情变韵,平仄声交替使用,叠词的运用,使诗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和谐,形成流动感,极富音乐性。

绚丽斑斓的绘画美。在诗的绘画美上,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想境界。如诗的第二节就是一幅康河晚照图,“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诗人敏锐地抓住金柳波光等具体而生动的景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合在一起,既写景又写意,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创造了耐人寻味的意境。

错落有致的建筑美。《再别康桥》为了避免诗句过于整齐而呆板,诗人别出心裁的把每一节的偶数行退后一格,每行的字数稍有增减,便使诗行整齐中富于变化充满了参差错落之美,让人赏心悦目。

整首诗的语言美不仅体现在富有音乐性和叠词的运用上,还表现在诗中巧妙地使用修辞。如“轻轻的我走了”按照现代汉语应该是“我轻轻的走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我个人认为,前者强调的是“轻轻的”,后者强调的是“我”,

在语言表达上强调轻轻两字,这样更能表达不愿打扰梦中康桥的情态,更能表现离别时的洒脱和惆怅之情。而且读起来更富有音乐性,语言美即表现出了画面美。

六、说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对美的体验以及老师的总结,我把这堂课的板书设计为:

七、课后作业:读并背诵课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98e898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6.html

《再别康桥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