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仰宗及其传承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沩仰宗及其传承
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五明研究>>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作者:不详来源:不详发布时间:20090412点击数:1270
沩仰宗及其传承
沩仰宗是由唐代沩山灵祐禅师及其得法弟子仰山慧寂禅师共同创立的。当时师资唱合,默契圆融,相得益彰,也许不曾有过著书立说、创立门派之思想。因其教授方式鲜明而有别于他人自成一系,后世称之为沩仰宗。
在古印度,佛涅槃后,首先分为上座部与大众部,次则四次结集,后来又是二十部、二十四部、小乘、大乘、密乘等。传至中国汉地,到了唐代,也汇集成大小乘十三个宗派,各派都出现过许多高僧大德。之所以由先前的一音说法,至后来多音说法,其实皆是人们对自己内在的佛性不同方面、不同深度、不同方式地挖掘,各自成一体系,以便后学之人能找个与自己相应的入手处。
禅宗自达摩祖师来东土,传至六祖慧能(638~713),皆是一脉单传,六祖以后,分灯天下,曾有“一花开五叶”之说。也许是祖师的预言或因缘巧合,其后禅宗果然形成五个法脉,皆是以自身亲历的禅定修持和深邃无边的智慧,将佛法延续发展下去。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后来出现了“十寺九禅”的局面,赵朴初先生也曾说过,“中国佛教在于禅”。六祖之前,禅宗在当时整个佛教界,属楞伽师派的一种,只不过是众多流派当中的一员,还无法与皇家寺院及诸大论师相比,并没有受到朝廷足够的重视。但六祖做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即将原来印度式禅修思维方式完全转化为中国本土化禅修思维方式,使中国的印度佛教完全转化为中国自己的佛教,开创了空前的新局面,逐渐得到上层社会的认识,祖师级人物的相继出现,也如雨后春笋,禅宗迅速在南方蓬勃发展开来。不久,又传到中原地区,乃至普及全国。
在沩仰宗形成之前,由马祖道一禅师(709~788))和百丈怀海禅师(720~814))奠定了禅宗的修行空间与物质基础,即“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之前的禅僧,往往寄居于其他宗派的寺院,或隐于山林,不成体系。自马祖、百丈创立了适应禅僧的道场之后,修行空间、生活物资得到了保障,沩仰宗第一个出现,也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之事了。灵祐禅师(771~853)于唐宪宗元和末年(820年)由风水名僧司马头陀推荐,奉百丈之命,离开百丈山,《灵佑语录》载“怀海召灵祐入室,嘱曰:‘吾化缘在此,沩山胜境,汝当居之,嗣续吾宗,广度后学’”。于是前往湖南潭州大沩山。苦行七年,后来得到李景



(襄阳连帅兼统摄湘潭)裴休(湖南观察使,后来任相国)的帮助,开辟了沩山道场——同庆寺(后敕名密印寺)。法上得到慧寂禅师(807~883)、香严禅师等的承接呼应,逐渐结集成了后来沩仰宗的理论基础。
慧寂禅师在大沩山15年(约827~841),师徒唱和,相互默契。在武宗会昌初年(约841年)离开大沩山,在此之行前,师徒间有一段预示公案,具《慧寂禅师语录》载,“师随沩山游山,到磬陀石上坐,师侍立次,忽鸦衔一红柿,落在前面,沩山拾与师,师接洗了,度与沩山,沩山云:“子甚么得来?”师云:“此是和尚道德所感”。沩山云:“汝也不得无分”。即分半与师。
首先于彬州王莽山开堂说法,因地缘不相应,不久(约841年后半年),又来到袁州仰山开辟道场。武宗法难之后,在江西观察使韦宙帮助下,得到朝廷敕寺名为“栖隐寺”,因其教化之德,世人称之为“小释迦”,于仰山大行沩山禅法。法炬明耀,从者云集,盛极一时,还远播高丽、日本。仰山遂成一大禅林,“仰山慧寂”名威四海。而此时的灵祐禅师也劫后余生,率众重振沩山,道风大炽,沩仰一派如拔云见日,傲立佛门,繁盛于湘赣地区。因其源于沩山,完成于仰山,故名沩仰宗。
《五灯会元·灵祐禅师》载:“师(指灵祐)敷扬宗教,凡四十余年,达者不可胜数。唐大中七年(853年)正月九日,盥漱敷坐,怡然而寂。寿八十三,腊六十四,塔于本山,谥大圆禅师,塔曰清净”。其法嗣具《景德传灯录》记有四十三人,其中香严禅师又有法嗣九人,洪湮禅师法嗣四人,双峰和尚有法嗣一人。据当时宰相陆希声的《仰山通智大师塔铭》记载,慧寂禅师主持仰山前后约20年,有法嗣十人。唐懿宗咸通初(约860年)迁住洪州石亭观音院,晚年再迁韶州东平山,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二月二十三日在东平山圆寂,寿七十七,腊五十四,塔于东平山。大顺二年(891年)三月十日敕塔名“通智大师妙光之塔”。法嗣光涌禅师(849~938)住持仰山时,于唐哀帝天祐十四年(917年)将塔墓由东平山迁至仰山集云峰下,即2004年秋新修复的仰山慧寂禅师塔院。
在沩仰宗出现之后,临济、曹洞、云门、法眼四宗也相继出现,形成禅宗五大宗派。五宗基本思想一致,不同在于引导学人的宗风方式上。
《五家宗旨纂要》:“沩仰宗风,父子一家,师资唱和,语默不露,明暗交驰,体用双彰。”
《归心录》:“沩仰宗风,机用圆融,室中验人,句能陷虎”。
《人天眼目》:“沩仰宗旨,父慈子孝,上令下从。你欲吃饭,我便捧羹;你欲度江,我便撑船;隔山见烟,便知是火;隔墙见角,便知是牛。”



近代太虚大师1889~1942说:“沩山仰山,父唱子和,深邃奥密之宗风,至是大著。父唱子和之说,更加点明了沩仰之间是默契圆融,这与法眼文益禅师(885~958)所评“沩仰则方圆默契”如出一辙。因此,沩仰成宗,全凭师徒之间的方圆默契。而仰山在教导学人时,又加上“圆相”之说(据说传自六祖慧能),形成沩仰宗风又一个亮点,更使沩仰宗默契而深邃奥密。
虽说沩仰宗只传150年左右就隐没了,只能说沩仰宗的过于细腻的方式与近似感应的默契深奥之处,无有相应之人会的。其实其他宗派也都在寻觅最佳方法来引导学人悟入佛之知见,所谓最佳方法,也并不是说某宗派的教导方式最好,而是学人自己所持用而悟入佛之知见的方法。但后起的临济“平民禅法”、曹洞“学问禅法”等,却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也说明世事无常,只要有形质,免不了成、住、坏、空的规律。因缘时至,空即生有,有则成事。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1840~1959),德高望重腊长,应众人之请求,兼担五家法派,相继续起了沩仰、云门、法眼三宗。具《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记:“余居南华,甲戌(1934年)夏,长沙郭涵斋(宽慧)居士、南岳宝生长老,与九成了照首座等,相继由大沩来,恳请兴修大沩。意以此宗居五家之长,惜乏后嗣,致祖庭息焰,现系济宗钟板。此次遭匪焚毁,尽为灰烬,决意改弦更张,复沩仰一脉。大众以予寿高腊长,为诸山所敬信,请余继振沩仰宗,余因南华未能谢责,情不获已,勉循记载。查此宗是灵祐祖师起,四传至芭蕉慧清,其徒继彻起演二十字,继字下应为妙字,顺次以绍先宗。然书载宋三角智谦及信阳词铎二公止。一说二公为昆仲,同嗣报慈韶祖,作六世;一说智谦为六世,词铎为七世。今因此宗传承甚少,故双存之,以信阳词铎嗣三角智谦为七世,以后无考据。兹以词公同余各摘上一字,继演五十六字,以待后贤绍续无穷。偈曰:词德宣衍道大兴,戒鼎馨徧五分新;慧焰弥布周沙界,香云普荫灿古今;慈悲济世愿无尽,光昭日月朗太清;振起拈花宏沩上,圆相心灯永昌明。”
据当年在云居山跟随过虚云老和尚的老一辈人,如一诚大和尚等回忆,虚云老和尚确实有过要恢复沩仰祖庭的遗愿。沩山祖庭由于近代高僧太虚法师等曾一度中兴过,文革期间虽受到冲击但仍有余生,故改革开放以后,很快就恢复起来了。而仰山祖庭由于近代没落无人继起,文革以后,更是片瓦无存、寸土不留。今年春,当地缁素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聘请了以一诚大和尚(沩仰宗第十世)、养航法师(沩仰宗第十一世)为领导的恢复班子,正在有计划、紧张地进行各项准备工作。恢复后,将成为一座园林式、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禅林,



将会更加适应现在乃至未来的社会各阶层人士身心静养的需求。
承虚云老和尚之后,沩仰宗现代基本又形成三大支脉,宣化上人远播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圣一老和尚弘传于港台等地,一诚大和尚普及于大陆地区。沩仰宗千年之后又能分灯天下,溯宗觅源,沩山众人功不可没。如今政通人和,天下太平,。沩仰宗将会在今后不断发展之中事理圆融,再加上吸收外部精华,一定能够方圆默契,再度辉煌!现将沩仰宗法脉传承表附后:(另一张)
现将沩仰宗法嗣自虚云老和尚以下诸人(部分)简介如下:宣玄圣一:香港大屿山方丈宣化度轮:美国万佛城方丈(已故)宣扬性福:云居山方丈(已故)宣法自寿:云居山首座(已故)宣成达定:云居山督监(已故)宣云满觉:云居山首座(已故)
衍心一诚:宣扬性福法嗣,江西省永修县云居山方丈、江西省靖安县宝峰寺方丈、北京市法源寺方丈、江西省宜春市仰山栖隐禅寺法祖和尚、江西省佛学院院长、中国佛学院院长、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注:以下皆是衍心一诚法嗣)道安养航:仰山栖隐禅寺住持
道空辉悟: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九江市佛教协会会长、九江市能仁寺方丈纯一: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南昌市佑民寺方丈妙华:原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副主任
道源纯闻:江西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九江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西省永修县云居山方丈
道弘纯非:南昌市福山斋主人
道云通能:江西省佛教协会办公室主任、新余市佛教协会会长、新余市崇庆寺方丈。道慈延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秘书道开妙虚:九华山天华峰方丈道慧闻静:原广东省曲江南华寺大知客道济明贤:江西省佛学院法师
道持养空:江西省佛教协会教务部副主任、江西省景德镇宝积寺住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99f6e23ccbff121dd368344.html

《沩仰宗及其传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