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1-27 02:23: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诗词赏析:苏轼《赤壁怀古》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苏轼词豪放风格和最具创新意义的代表作之一。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授大理评事,为凤翔签判。煕宁间先后出知杭州、密州、徐州等地。元丰时期贬居黄州。元祐时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绍圣年间远贬惠州、儋州。岁卒于常州。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和书法家。散文“如行云流水”位列唐宋八大家,诗乃一代盟主与黄庭坚同为宋诗代表,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高居“宋四家”之首。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传世。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贬居黄州时期,时作者四十五岁。“念奴娇”是词牌名。“念奴”是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调名本此。这个词牌又名《千秋岁》《杏花天》《壶中天》《百字令》等。“赤壁怀古”是词的题目,昭示这首词的思想内容与创作目的。“赤壁”,地名,是三国时期周瑜和诸葛亮联手打败曹操的古战场。据《蒲圻地名志》载:“赤壁之战遗址,位于蒲圻县(今赤壁市)西北江滨”,“赤壁矶由红色砂岩构成,嶙峋入江,石壁上有摩崖‘赤壁’二字。”长江沿岸多处地名为“赤壁”,专家多有考证,但文学创作只借其名义,不必考实。“怀古”,就是凭吊古迹、悼念古人,表达向慕敬仰之意。起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句,既是紧扣“赤壁怀古”的破题之笔,又是笼罩
全篇的筋骨命脉。“赤壁”位于长江岸边,驻足其上,映入眼帘的必然就是气势恢宏、滚滚东流、奔腾不息的“大江”,“大”字突出了长江的雄奇和开阔。作者触景生情、即景抒情,由眼前的“大江”想到历史的长河、由江水的“东去”想到时间的流逝,所谓“逝者如斯”,由此深刻地领悟到个体生命的短暂,产生了时不我待的历史紧迫感,自然而然地将空间景象与时间纵深联系在了一起。如果说“大江东去”是如椽大笔的纵向勾勒,意境深远,那么,“浪淘尽”则是江面波浪淘天景象的泛写,是由景入情、由描写“大江”到感叹“人物”的关戾。“浪”是波涛汹涌的景象,“淘尽”则是大浪淘沙、披沙拣金的漫长历史过程;“千古风流人物”是对历史上所有英雄人物的总括和概写,也是下面“怀人”的伏笔。“千古”极言历史的深长久远,“风流人物”是指为历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而令世人仰慕的杰出人物。这句意思是说,在华夏民族发展的历史上,一代又一代许许多多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已经伴随着长江前浪推后浪的漫长过程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波浪滚滚的长江却一直在永不停歇地奔流不息。这样,词人就把“大江”和“人物”联系在了一起,并通过人与自然的对比,揭示了人的个体生命有限而大自然生命无限的规律,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示,从而为下面“怀古”作了充分渲染。次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点明怀古地点的特殊性。“故垒”,旧时驻扎军队的营垒遗址。“人道是”,听别人说、据别人说。苏轼所游之地乃黄岗赤鼻矶,未必就是赤壁古战场,但“人道是”三字,十分巧妙地把读者的思路引向了古战场。“三国周郎赤壁”,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周瑜指挥赤壁大战的地方。“周郎”即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二十四岁为东吴“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这一句通过突出怀古地点的特殊性,引出赤壁大战这一著名的历史事件,进而引出赤壁大战中的关键人物“周郎”,这既是上句“千古风流人物”的具体化,又点明了词人缅怀和敬仰的具体对象,为下面凭吊古战场作了铺垫。“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三句是江边近景的特写镜头。“乱石崩云”以夸张的手法,极写陡峭高耸、参差错落的山岩石柱,好象穿破和击碎了天空中的行云,“崩”字极写天空行云被“乱石”分割破碎的景象,想象大胆奇特,化静为动,寓动于静,既有力度又有声响,有的版本“崩云”作“穿空”,则“崩云”意境更胜一筹。“惊涛裂岸”极写来势汹涌的巨浪击打江岸岩石发出震耳欲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9e5e8543b3567ec102d8ab2.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