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气候变化

发布时间:2015-05-07 20:37: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四纪——人类时代

1. 早期猿人阶段(2百万年-175万年前):能人2晚期猿人阶段(1百万年前):直立猿人

3早期智人阶段(50万年前):智人4晚期智人(新人)阶段(25万年-35千年前):现代人

生物大灭绝事件

生物灭绝又叫生物绝种。它并不总是匀速的,逐渐进行的,经常会有大规模的集群灭绝,即生物大灭绝。

整科,整目甚至整纲的生物在可以很短的时间内彻底消失或仅有极少数残存下来。

却总有其它一些类群幸免于难,还有一些类群从此诞生或开始繁盛。

大规模的集群灭绝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约62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但集群灭绝对动物的影响最大。

陆生植物的集群灭绝不象动物那样显著。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为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事件:导致大约85%的物种绝灭。

 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

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在大约4.4亿年前,现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了, 冰川锁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丰富的沿海生态系统被破坏了,导致了85%的物种灭绝。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又称:第二次物种大灭绝 ,泥盆纪大灭绝

时间:距今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事件: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

对古气候的研究显示泥盆纪时期是温暖的。

第二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泥盆纪晚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气候变冷和海洋退却。

在距今约3.65万年前的泥盆纪后期, 历经两个高峰,中间间隔100万年,是地球史上第四大的物种灭绝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创。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又称: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二叠纪大灭绝

时间: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事件:导致超过95%的地球生物灭绝

这次大灭绝是由气候突变、沙漠范围扩大、火山爆发等一系列原因造成。

陨石撞击、气候变化、大气成分改变、火山活动、沙漠肆虐

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又称:三叠纪大灭绝,第四次物种大灭绝

时间: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事件:发生了第四次生物大灭绝,爬行类动物遭遇重创。

海洋生物的灭绝

距今1.9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估计有76%的物种,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在这次灭绝中消失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 又称: 第五次物种大灭绝,白垩纪大灭绝,恐龙大灭绝

时间:6500万年前后,白垩纪晚期.事件:突然,侏罗纪以来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灭绝了

恐龙时代的终结

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 是地球史上第二大生物大灭绝事件,约75%--80%的物种灭绝。

在五次大灭绝中,这一次大灭绝事件最为著名,因长达14000万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在此终结而闻名, 海洋中的菊石类也一同消失。

其最大贡献在于消灭了地球上处于霸主地位的恐龙及其同类, 并为哺乳动物及人类的最后登场提供了契机。

这一次灾难来自于地外空间和火山喷发,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一次或多次陨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

撞击使大量的气体和灰尘进入大气层,以至于阳光不能穿透, 全球温度急剧下降,这种黑云遮蔽地球长达数年(零点几至几个百万年)之久,植物不能从阳光中获得能量, 海洋中的藻类和成片的森林逐渐死亡,食物链的基础环节被破坏了,大批的动物因饥饿而死,其中就是恐龙。

小行星撞击说

支持小行星撞击说的科学家们推断,这次撞击相当于人类历史上发生过最强烈地震的100万倍,爆炸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核武器总量爆炸的l万倍,导致了2.1万立方公里的物质进入了大气中。

物种大爆发

指某一个地质时期中,大量生物类群集中的、短时间内出现。这称为物种大爆发。

著名的生物大爆发是寒武纪物种大爆发。

澄江生物群 定义

这一举世闻名的的特异化石库发现于云南澄江帽天山,距今约5.3亿年,包括有大量栩栩如生的奇异化石,还有不少保存精美的软躯体化石,它们是寒武纪大爆发的直接证据。

即将出现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 地球生命维持系统遭到了人类无情地蚕食。

科学家估计, 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在过去的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

在此背景下,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

第一章 第四纪的时间尺度

第四纪的建立

第四纪是地球发展史中的最新一页,它所占据的时间大约250万年,若地球年龄以45亿年记,第四纪仅占0.00056.

1829,德努瓦那首先提出第四纪的名称,

1833,雷布尔给出了明确的规定,第四纪地层是指:含有大量现代植物化石和孢粉的松散沉积物

1881,被第二界国际地质大会正式使用

第四纪的特征

1.气候显著变冷

地球历史上出现第四次大规模冰川活动

分别为:震旦纪大冰期; 奥陶-志留纪大冰期; 石炭-二叠纪大冰期; 第四纪大冰期

2.高等生物空前繁盛.被子植物,哺乳动物繁衍

3.人类的出现和发展

是第四纪最重要,最突出的特征,是地球演化历史的一次飞跃

4.地壳运动活跃: 新构造运动;火山、地震频繁.

第四纪的下限: 国际规定:

1932,距今73万年; 1948,距今180万年; 1977,距今240万年; 1982,距今180万年. 国内:248万年,黄土研究

第四纪的进一步划分

早更新世:距今248(180)~73万年中更新世:距今73~12.7万年晚更新世:距今12.7~1.15万年全新世: 1.15万年~

第二章 第四纪地磁场的变化

第四纪古地磁场的变化

1.地磁极位置漂移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移动,逐渐移动到现在的位置

2.地磁场强度的变化

地磁场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而且从古至今有逐渐变小的趋势

3.古地磁极性倒转

S,N极相互颠倒,在罗盘上, S极指北,N极指南

450万年以来的古地磁变化:

布容正极性时(B):73万年~

松山反极性时(M):248~ 73万年

高斯正极性时(G):340~ 248万年

吉尔伯特反极性时: 450~ 248万年

地磁场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1.地磁极性倒转与气候变化相耦合

2.地磁场强度变化与气候变化,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3.地磁场变化对生物演变的影响,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古地磁学方法测年概念:

古地磁学方法是利用岩石天然剩余磁性的极性正反方向变化,与标准极性年表对比,间接测量岩石年龄的方法。

第三章 第四纪地貌圈的演变

1.新构造运动:

新第三纪(中新世,2400万年)以来的地壳运动;第四纪以来的构造运动称为第四纪构造运动

2.特征:

(1)地壳进入一个新的构造期

目前,全球地形轮廓主要是新构造运动的产物,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落基山等在第三纪及第四纪强烈隆起.

(2)运动速度大于老构造运动

整个新生代地壳平均运动速率为400mm/1000a, 新第三纪以来为10000mm/1000a, 喜马拉雅山抬升速率为100000mm/1000a, 全新世以来,构造运动的速率更大,日本抬升速率为760000mm/1000a;阿尔卑斯山近代抬升速率为1000mm/1000a上海每年向东移动7~8mm; 青藏高原每年向北和向东移动7~30mm

.新构造运动的形式

(1)垂直运动(2)水平运动(3)火山与地震

第四章 沉积圈的形成和演化

沉积圈的一般特征

(1)基本连续: 大陆,海洋各个角落都有第四纪沉积物

(2)尚未胶结成岩: 主要由松散沉积物组成,极少见已经成岩的沉积物

(3)沉积物包括陆相和海相: 陆相沉积物类型复杂多样; 海相沉积物类型比较简单

(4)状态不稳定: 松散沉积物,受外力作用,如搬运,沉积等; 同时还受水,生物的作用

(5)厚度差别大:陆相沉积物从几厘米到几千米,变化大; 海相沉积物厚度较薄从几米到几十米,变化小

(6)与地貌关系密切: 河流沉积的分布与特征与阶地有关,风沙沉积与沙漠有关

(7)沉积圈中的生物化石以哺乳动物为主: 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存则更为第四纪沉积物所特有

.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

按成因划分为冲积物(al)、洪积物(pl)、坡积物(dl)、残积物(el)、重力堆积物(cl)、湖积物(l)、海积物(m)、冰积物(gl)、风积物(eol),及火山碎屑沉积物、生物沉积物、化学沉积物和人工堆积物等.

还有许多过渡类型,如冲积洪积物、冲积湖积物、冲积海积物、洪积坡积物等。

第五章 第四纪气候变化

.第四纪古气候信息源

(1)气象仪器记录.200~300(2)历史文献记录.中国可以恢复3000aBP气候(3)地质记录.沉积物:粒度,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等;古生物:孢粉,稳定同位素等;地貌:雪线高度,湖岸阶地等.

第四纪气候的基本特征

(1)全球气候显著变冷

气温下降,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下降幅度达8~13; 冰川扩张; 气候带的移动

(2)波动式的周期变化

冰期间冰期的变化;雨期间雨期的变化; 季风 夏季风的变化

几个基本概念      

  --第四纪时期全球性的降温期,此期内发生大规模的冰川活动,在大陆冰川作用区,大陆冰川从高纬向中纬扩大,引起生物群从极地向赤道迁移,在高山区,高山上部的山岳冰川向山下或向山外围扩大,生物群垂直分带向下迁移。

间冰期---两次冰期之间全球性的增温期,地表大量的冰雪消融以致消失,大陆冰川消失或向高纬后退,高山区由山下向山上后退,但有大量的新生种产生。     

  ---冰期中的冰川发育阶段     

间冰阶---冰期中一次相对温暖的气候寒冷段

冰川作用区的气候变化    

冰川作用区是指第四纪时期受到古冰川的侵扰和扫荡的地区,一般是35°N以北的中高纬地区和高山地区经过。     

研究最早也是最经典的地区是阿尔卑斯地区。德国的A.Penker.bulukenier,1909年对该区进行了研究,根据寒冷和温暖气候所造成的地貌和沉积物的交替出划分了4次冰期。   从而建立了第一个第四纪气候演化方案。

: 贡兹冰期(G)贡兹--民德间冰期(GM)民德冰期(M)民德-里斯间冰期(MR)里斯冰期(R

     里斯-雨木间冰期(RW)雨木冰期(W)冰后期  

深海沉积物的多波动气候旋回      

深海沉积环境宁静,沉积过程比较连续,比陆地上更完整地记录了第四纪气候变化历史   

海洋沉积率在10100mmka间,干旱区较小,温润区较大,一般生物扰动很少,厚几米至几十米的深海沉积物可以记录下第四纪全部气候变化历史。

现在全球海区已施工钻孔数以千计,为第四纪气候变化史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目前,已获得多条深海氧同位素气   候曲线,而它们又是可以对比的。这是目前人们获得的最为理想的第四纪气候变化曲线。

中国黄土的多波动气候旋回       

刘东生等通过数十年对黄土高原黄土研究,以陕西洛川剖面的黄土-古土壤序列为基础,利用多种宏观和微观气候标志,建立了2.4Ma以来的气候曲线,发现了10个时间尺度较大的温湿和干冷的多波动气候旋回,并可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对,首先解决了气候变化的海陆对比。

130(150)ka BP来气候与环境化     

130(150)ka BP来,气候与环境变化是目前第四纪气候变化研究的重点,包括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和冰后期     

晚更新世 (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气候变化 这一时段大约从130(150ka BP开始到11ka BP左右,包括里斯-玉木间冰期和玉木冰期

 末次间冰期始于l30ka BP左右,终于75ka BP,是一个温暖气候阶段,其最温暖期大约在开始的l20ka BP左右,当时年均温比现在约高 23℃,以后气温渡动下降,在75 ka BP进人末次冰期。

末次间冰期内世界许多沿海地带发生海侵(如欧洲北部沿海 、中国华北平原东部),湖糟发育,阔叶林扩大。

末次冰期始于75 ka BP,终止于11 Ka BP,一般划分为两寒夹一暖3个阶段。

早冰阶气候寒冷但非最严寒阶段,年均温比现代低 56℃。中期是相对温暖的寒冷气候阶段。晚期(尤其是 18ka BP) 末次冰期气候严寒干冷的盛冰期,年均温比现代低 89℃左右,也是130ka BP来海平面下降幅度最大和沙漠显著发展的干旱期。

由于气候干冷,故末次冰期球川规模不太。世界各地根据其地貌(如终碛堤) 冰碛物等对末次冰期都作了详细的研究, 但气候期划分与时限也不尽相同。

末次冰盛冰期之后的1411ka BP3ka期间,是由冰期往冰后期()的转化时期。 对研究预测气候与环境变化有参考价值。 

 全新世(冰后期)气候变化        

全新世气候研究的主要材料          

全新世气候与环境的变化主要根据植被演替,冰川末端、冻土边界和林线位置高度变化,海()面升降、冰岩中 δ18O及其尘土含量,树木14C及稳定同位素 (H2、δ18O),树本年轮,物候记录和考古历史资料等的研究推断, 近年来,纹泥、珊瑚 、石笋、冰芯等,也成了全新世高分辨率研究的主要材料。

第六章 第四纪海面升降

第四纪冰盖的形成和演化

地质历史上的四次大冰期

震旦纪,7.4~6.0亿年奥陶纪,4.45亿年石炭-二叠纪,2.75亿年第四纪,240万年

中国全新世海平面历史大致分为三段

(1)10-8ka BP海平面急剧上升阶段

108ka BP期间,中国东部海平面已回升到-15~-20m左右,

如渤海西 部第一海相层(A海相层)顶板在-10~-15深度( 14C测年为10 8ka BP)

上海地区海相泥炭层-20m(14C测年为7.330 45kaBP)

86ka BP海平面上  升到-5m左右,浙江、辽东、海南、和台湾都有这一深度和年龄的泥炭、淤泥或珊瑚。    

10 kaBP前海平面在-40m起算,2ka内中国沿岸海平面上升了3035m

(2)65ka BP高海平面阶段        

全新世大西洋高温期全球都发生过全新世最大海侵,此时,中国从北到南沿岸也都发生海侵。

华北渤海西岸在5ka BP海水越过现代海岸线进人内陆,称黄骅海浸, 海湾线最远达到河北省静海县西部,离现代海岸线80100km

南方的杭嘉湖平原发生含暖水种毕克卷轴虫组合海侵(有人称镇江海侵),使江苏省淮阴一镇江一丹阳一溧阳南北连线以东(包括太湖的大部分地区)皆成泽国,长江口退缩到镇江附近。

(3)5ka BP以来海平面波动下降阶段        

在距今5ka BP左右中国东部南北海平面微有波动下降,在南北沿岸都留下高度和年代从西往东递减的4道断断续续贝壳堤

北部的渤海地区从西到东为

贝壳堤IV(14C年龄 4.74ka BP)、贝壳堤Ⅲ(14C年龄3.8—3ka BP)、贝壳堤Ⅱ(14C年龄2.51.6ka BP) 贝壳堤I(正在形成中)

在江苏南部称

西岗(14C年龄6 Ka BP)、中岗(4ka BP) 、东岗 (3.8kaBP) 新岗(正在形成中)

贝壳堤顶板高出现代海平面25m,底板往东倾斜,海拔高程在12m间,顶底高差与现代高低潮位差大体相近,反映其总的波动下降趋势,但其中也出现过12m的短暂的高海平面。

2.8ka Ba左右海退中钱塘江涌潮开始出现 这时中国东部海平面基本稳定在目前位置上。中国全新世海岸遗迹在天津宁河县汉沽区和河北省丰南县有保存甚好的古贝壳堤、牡蛎滩和湿地,是保护对象。

第七章 第四纪生物圈与人类圈

第一节 第四纪植被

推断古气候可以利用植物和地层中古植被型。    

材料:大的植物化石、孢子花粉(应用最多)    

如何利用地层剖面中出现的古植被的组合来推断古气候?    

首先了解现代植被的分布情况;其次了解气候变动时植被带的移动情况。

第四纪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的特征:

胎生,哺乳、恒温;全身或某一部位有毛发;五块指骨、七块颈椎骨

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的特点

 哺乳动物的骨、牙和角经过钙化形成化石,俗称龙骨,具有重要的鉴定价值。    

哺乳动物头骨由枕骨、顶骨、额骨、鼻骨、上颌骨和下颌骨等组成。    

牙齿按功能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后两者合称颊齿。除臼齿外,其余为二出齿,既 先生乳齿后生恒齿。

牙式=I·C·P·M/ I·C·P·M

Incisor (门齿)C---Canine (犬齿)P----Premolar (前臼齿)M----Molar(臼齿)

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组合可用于划分对比地层:阶段性、不可逆性;判断古地理、古气候。

a.早更新世(Q1 

·有相当数量的上新世种属;

·有特殊的Q1种属;

·开始出现现生种的祖先;

·出现最原始的人类或粗糙石器。

b.中更新世(Q2 

·N2的已绝灭,Q1的留少量;

·大量的Q2特有种属;

·相当数量的现生种类;

·特有的猿人和文化。  

c.晚更新世(Q3

 ·Q1的基本灭绝,少量的Q2的残存种

·较多的Q3特有种属

·大量的现生种

· 出现新的人类(新人)

d.全新世(Q4 

·少量的Q3的残存种

·90%的现生种

·出现新的人类 

中国第四纪各期动物的特点

(1)北方型

A.早更新世(Q1)动物群:

长鼻三趾马--真马动物群   

 河北阳原县泥河湾盆地湖相地层,又称泥河湾动物群    

特征:    ①一定数量的N2的残存种,三趾马、乳齿象、犀牛、剑齿虎; ②出现更新世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 三门马     

  ③保存有Q1特有动物:泥河湾剑齿虎、丁氏田鼠。④原发现2块石器,现在还没有报道有发现古人类。

 B.中更新世(Q2)动物群:

中国猿人-肿骨鹿动物群(周口店动物群)地点:北京房山周口店   

 特点:共96种哺乳动物化石,其中30%为绝灭种    

a、泥河湾期的残余种属有三门马、居氏大河狸、中国貉、剑齿虎;    

b、相当数量的Q2的哺乳动物,北京猿人、肿骨鹿、纳玛古象、周口店双角犀、燕山犀、洞熊、中国鬣狗、杨氏虎等。    

c、现生种属有狼、狐、獾、豺及许多啮齿类。

C.晚更新世(Q3)动物群:    

赤鹿--最后鬣狗动物群    发现于内蒙河套平原萨拉乌苏河,所以又称萨拉乌苏动物群”     

Q3的特有种,赤鹿、最后鬣狗;    

②大量的现生种属,狼、狗、等占87.9%    

③见不到N2的残存种。    

在东北地区出现一比较重要的动物群:披毛犀--猛玛象动物群,发现于松花江上,    在吉林周家油坊、哈尔滨等地都可见。

D.全新世(Q4)动物群:    

四不象鹿动物群

(2)南方型

 A.早更新世(Q1)动物群:元谋动物群    

地点:云南元谋盆地河湖相。    

特点:含哺乳动物化石41种鉴定到种属的30    

①第三纪残余种:爪蹄兽、枝角鹿、麂等    

②早更新世特有种:泥河弯剑齿虎、元谋狼、    鸡骨山狐、元谋剑齿象等。    

95.6%为绝灭种。

 含大量的N2的残存种,数量比泥河湾 的多,约67%,而泥河湾的为43%,因此,它的时代比泥河湾的早,元谋组含元谋人化石,时代为 170万年,地层的年代为300万年。哺乳动物群的性质是现代动物的祖先,云南马、元谋狼。泥河湾的分子--泥河湾剑齿虎。   

 B.中更新世(Q2)动物群:    

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盐井沟动物群 (四川万县)    主要成分:大熊猫、剑齿象、长臂猿人、金丝猴、中国犀。         

该动物群在华南地区分布广泛,

但是,在广西发现巨猿化石,    在广西、湖北四川等地也相继发现真人化石,使该动物群的时代复杂化了,因此,其动物群的时代,主要随动物群的性质来终合决定;

C.晚更新世(Q3)动物群:

资阳动物群    

含真人化石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资阳    人)。    

D.全新世(Q4)动物群:无

人类 发展阶段与文化特征

1、几个基本概念

 (1)什么是人

A.人具有能站着的骨骼结构,B.人具有髋骨;骨板上显示能直立行走的脊柱构;C.人可以使用和制造工具。

(2)古文化--按照原始人的生产工具划分的发展阶段。

(3)文化遗存--原始人使用的工具、村社遗址、用火痕迹等。

(4)文化层--含有文化遗存的地层。

(5)文化期--和一定的文化相适应的时代。

A.南方古猿(早期猿人)阶段

时间:B.P300--150万年

地点:主要发育在南非和东非,所以又称南非古猿,代表性的有1470号人(坦桑尼亚 奥尔都维河)。

进化特征:具有能直立的结构,脑量450cc,1.2--1.3m,为纤细种,体重20公斤。文化特征:石器为砸击石器。

石器

----人类制造和使用过石质工具。

第一次加工:指原始人使用的石器只打边上,

不打里边,不改变石器的形状。

第二次加工:不仅打边,而且打里面,把中

心部分加工改造,使形状发生变化。

B、猿人阶段(晚期猿人)旧石器早期 

时间: B.P150--30万年

国外代表:印尼爪哇猿人

国内代表:兰田猿人;周口店猿人(北京人)

文化特征: 学会了用火 狩猎采集 居无定所

中国猿人特征:能直立行走又称直立猿人,眉骨突出,明显脊状,在眼眶上连成一片,头盖骨低平,下巴壳后缩,牙齿粗壮具猿的特征,但能直立行走,能用火和制造工具是人的特征,所以称为猿人。身高1.50m,脑量1075~1088cc

C. 古人阶段(早期智人)旧石器中期 

时间: B.P 30--5万年

国外代表:尼安得特人Homo eanderthalensis (德国)

国内代表:广东的马坝人(曲江县)、陕西的大荔人、湖北的长阳人、山西的丁村人等。

猿人特征: 脑量可达1350cc, 媚骨不太突出,脑顶骨突起,牙齿比较粗状。此期不仅会用火,而且会取火,保存火种,用兽皮缝制衣服。

文化特征:第二次加工的石器大量出现,分化明显,出现尖状器、刮削器等。如丁村文化、河套文化。

D. 新人阶段(晚期智人)旧石器晚期 

时间: B.P5--1万年。

国外代表:克鲁马农人法国(Man gromagnon)

国内代表:山顶洞人(1.1~1.8万年,2.7~3.4)

猿人特征:猿的特征基本消失,接近于人现代 ,男高1.74m,  女高1.59m

文化特征: 为旧石器晚期文化,以石器为主,出现骨器,并出现装饰品,石器多为磨制而成,骨器和石器出现穿孔现象。

E. 中石器时代 

时间: B.P10000--8000

箭头国内代表:扎赉诺尔文化。

文化特征:出现了大量的细石器,石器中出现了箭头。

F. 新石器时代 

时间: B.P8000--3000

地点: 在中国有1000多个地址

文化特征:比旧石器复杂的多,区域性差异明显,有石器,也有陶器,具有一定 的工艺水平。出现了原 始农业。

(1)北方仰韶文化期(母系社会)

时间:公元前5000--3000

地点: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河南 渑池,

文化特征:石斧石刀彩陶,特别是 尖底瓶。

(2)龙山文化:(父系社会)

时间:公元前3000--2000

地点:山东历城龙山镇,代表黄河下游的文化。

文化特征:出现黑色陶器,其上有花纹,绳陶。

G. 历史时期

时间: 公元前2000年--今

文化特征: 铜器时代:春秋时代          

铁器时代:战国时代

1.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A采集和狩猎阶段B农耕阶段C工业化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

2.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1) 人类发展不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金属时代; 工业文明时期

2) 史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

1.对自然环境的选择

2.对动植物的驯化和栽培

3.对岩石矿物的认识和利用, 对岩石的硬度,质地的认识和利用: 研磨用的石器采用砂岩; ,,锛等大型石器用灰岩,硅质岩; 箭头,矛头等采用石英岩或脉石英

4.对陶土的利用和改造

3)古文明兴衰与环境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a01fa3ff121dd36a32d82a0.html

《第四纪气候变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