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分类题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诗词鉴赏
分析表达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达技巧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分修辞手法、抒情手法、表现手法三大类。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一、修辞手法
(一)拟人
作用:1、描绘形象2、色彩鲜艳3、表意丰富

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问: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____的修辞方法和____的表现手法,表面上写的是__________,但实际上却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答案:拟人;虚实结合(或类比);孤鸿不愿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用孤鸿自比,表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

2、阅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回答问题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问: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案:后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二字把人和山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两字更突出了诗人对山的喜爱。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问:“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

具体内容,1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2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二)比喻
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
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如: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问:第一、二联是怎样表现夜色之美?

答案:“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看山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问:分析一下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答案: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3、阅读孟郊的《游子吟》回答问题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寸草心三春晖用了什么手法?说明了什么?

答:以小草比喻游子,以春天三月的阳光来比喻慈母的恩惠。说明慈母的厚爱,儿子是无以报答的。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唐)许诨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问: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在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

答:“山雨欲来风满楼”现在多比喻重大事变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三)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问:“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案: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问:本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二、抒情方式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两种。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孟浩然之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从内容看,都是描写。从抒情手法看,王诗是,李诗是
答:送别;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一)直接抒情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问: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________的思想,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___________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都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
答案: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借代的修辞方法。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问:“古人”“来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_____的感情基调。
答案: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孤独寂寞凄凉;直抒胸臆;苍凉悲壮。
(一)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滕王阁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问:全诗采用的是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其中前四句写景,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的景象,后四句抒情,表达的是____________的感情。整首诗的风格是_____的,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滕王阁的位置以及人们在滕王阁上宴乐的情景和滕王阁周围秀美的自然景色;抒发了对物换星移、时光流逝、生命不能长存的感叹;含蓄蕴藉,哀婉低沉;槛外长江空自流。
2、读下面的一首词,按要求回答。(6南乡子[唐·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①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之情(2分,景1分,作用1分)③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2分,含义与作用各1分)
三、表现手法
(一)虚实结合
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问:全诗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_______的写法,先交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诗富有_______主义色彩。
答案:实写;赴边缘由及心中所感;虚写;描写想象之境,反映军威战况;实写,表达从军赴边的强烈愿望;浪漫。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问:试分析一下三、四句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答案: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

现实与梦境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陇西行唐朝·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请写下你自己对三四句的赏析。(不超过50字)
答案:全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句:可怜句紧承前句,本是题中之义;犹是句宕开一笔,另辟新境。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对比、衬托
衬托的作用: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比的作用:能使作者的观点和语言色彩鲜明。
1、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问: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昭君怨
郑域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问: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答: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
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
答:手法是反衬和用典。所谓反衬,在本诗中有两处:①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②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
以乐景衬哀情
4、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以下问题:
望江南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
问: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中的看法。

答: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以虚写实)

5、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以下问题: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问:本诗的首联对景物的描写对诗歌的主旨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以动衬静
6、阅读陈与义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问: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①借物咏怀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手法;②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台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答案: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以悲景衬哀情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问:1、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_____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____描写,整句属于_________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_______写法。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情态,“滚滚”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________,感情更加___________。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_______的风格。2、本诗在写景与抒情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1、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动静结合寓情于景;秋风扫落叶的声态;大江东去的雄迈气势;雄浑开阔;慷慨低沉苍凉悲痛;沉郁顿挫。
2、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恢廓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叙事抒情——哀情: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不胜的感伤。
(三)联想与想象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楼,也称望海楼。
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你认为这两句诗高妙吗?为什么?(50字以内
答案:(主要看对表达技巧的赏析):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如闻雨声,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联想与想象生出清凉,足以消暑。

(四)象征(托物言志)
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以“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1阅读下面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问:由_________等景物描写可以推知写的是_______季节。“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采用的是_________的表现手法,既写了蝉______的处境,也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的处境。
答案:露重;秋季;虚实结合(或比喻、象征);受到露水、风的摧残而无法高飞、无法高歌的处境;因为受到陷害而无法施展个人抱负(仕途不得志)、即使有口也难辩不白之冤(难以传达心声)的处境。
2阅读下面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问:本诗中的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案:“篱边菊”象征陆鸿渐具有高洁的节操。
3、阅读下面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问:本诗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4、阅读下面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问:从整体构思看,本诗采用了什么的艺术手法?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答案: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长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

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子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闲”字对于创设全诗的意境极富情趣,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答:
答案:同意。诗的上阕写西湖的天光水色无限美好,各种景物都色彩鲜明,在这样美好的景色里,动物也悠闲自在地安然入眠,西湖的歌管弦曲也不能影响它们了。“闲”字正折射出月夜西湖恬静的风光,更折射出诗人的喜悦心情。
3、阅读下面写景抒情诗,完成以下题目。

鲁山山行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问:这首诗,有一个字可以作为贯穿全诗的线索,你认为是哪一个字?
答: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空蒙迷幻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步骤三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问:这首诗的一、二句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请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这首诗营造了一个空蒙迷幻的意境:月光朦胧,一株海棠光洁的叶面和花瓣映射着普照大地的月光,微风一吹,花枝摇动,光波闪烁,花香四溢,更突出了海棠的高洁美丽。
诗词形象
考点阐释诗词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可以是花、草、虫、鱼等物。高考主要考查对形象的识别,对其象征意义的感悟,对其特征
的把握,对其社会价值的认识等。
解答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其性质,在理解诗歌深层内涵的

基础上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答题步骤:(1)什么样的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答:诗词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英雄,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词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词题“代人赋”,所代之人不详,但从词中可以推测,词中主人公是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答:答案:是一位思妇,即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她“眼底”充满了“离恨”,明知视线已被青山遮断,心上人是看不到的,但仍要情不由己地、一次又一次地倚靠着楼上的阑干(栏干)远望,足见其情之痴绝。(本题需要注意诗中相关物象)
3、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问: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答案: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一特点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答:
答案:抒情主人公具有心中悠闲、赏景怡情、自得其乐的性格特点。首句的“好道”为主人公的性格奠定了基调;“南山陲”的居所暗示了主人公的隐逸情致;“独往”与“自知”表现了其独游独乐的特点,在“水穷处”“坐看云起”,与“林叟”谈笑等画面,展现了其赏景怡情、自得其乐的淡逸情趣。(主人公的突出特点是“好道”,“好道”的具体表现是居所的选择和行踪的描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ab61317cc7931b765ce15d0.html

《古诗鉴赏分类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