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几点理解

发布时间:2018-10-06 01:20: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关于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几点理解

海德格尔所指的“死亡”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死亡(海德格尔称为“亡故”),而是“向死亡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

意思是说,你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已经在经历着“死亡”。只要还没有咽气(亡故),就总是在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死着,也就是以“能死”、“有死”的方式活着。咽气(亡故)了不是死亡,恰好是“有死”的彻底丧失。

死亡不是一个事件,不是驻守在生命尽头的终结,我们不是一步步走向死亡,而是以“向死存在”的方式存在着。

海德格尔在谈及人时如是说

人是被抛入世界(身不由己来到人间)、能力有限、处于生死之间、对遭遇莫名其妙、在内心深处充满挂念与忧惧而又微不足道的受造之物。这个受造之物对世界要照料,对问题要照顾,而自己本身则常有烦恼。他/她处于众人中,孤独生活,失去自我,等待良心召唤,希望由此成为本身的存在。

他认为,人(此在)往往沉沦于“在者”之中,失去了独立的人格,脱离了本真,被一个异己的他人占有了。他人如何享乐,我们就如何享乐;他人如何判断,我们就如何判断,他人如何获得快乐,我们就照样去做。当我们混迹于他人之中,就处在这种沉沦的状态。这种沉沦表现在三个方面:

1.“闲谈”

没有自己的语言,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沦为公众舆论的传声筒,失去了“本真”。(在文学戏剧作品中,指那些无意义的对白。)

2.“好奇”

不是单纯的好奇心,而是一种猎奇的盲目追新的心理。比方说互相猜测,躲在角落窥视别人的生活。因“好奇”而分心,从忽视自己的责任和追求。

3.“踌躇”

没有稳定的目标,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稀里糊涂的混日子,得过且过,模棱两可,犹豫不决,都是“踌躇”的体现。

海德格尔认为人要追求本真的意义,而不仅处于生活的表面。最能显露存在本真的意义的,就是对烦、畏、死这些情绪的体验——

1.“烦”

可以解释成操劳、忧虑等。人从出生起就开始操劳,因为人永远处在一种不安定的状态之中,筹划自己,设计自己。得到了某种可能性,又开始筹划另一种可能性。人总是被欲望牵着鼻子走。海氏将人和物打交道叫“烦忙”,人和人打交道叫“烦往”,总之人的一生都处于操劳的状态。

2.“畏”

人操劳着,自然就会产生“畏”,“畏”是操劳的展开过程。但是“畏”没有确定对象,和“惧”不同,是对人的存在的一种茫然若失状态,像一种无形的压力威胁着人,比如对未来的恐惧,对自身生存状况的担忧等。

3.“死”(在最开始已经谈论过这一问题)

向死而生

海德格尔认为,人最大的“畏”就是畏死,畏死不是贪生怕死,而是清楚认识到人是“向死的存在”。只有畏死,人才能筹划自己。因此,“向死而生”就是提前到死中去,“活着”时建设自己、筹划自己,不是等死到临头了,才幡然悔悟。

懂得这一点,就能直面死亡,获得高度自由,也就可以自由地选择人生,实现一切可能性,并从对死亡的醒悟中,反观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向死而生”不是对生命的有限产生焦虑,反而是把有限化作无限,横向去拓展生命的维度和视野,使生命绽放出意义。(和兵家提出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有点像)

而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这一思想如何指导现实?我认为可以在生活中多思考如下问题:

“你想把什么带进坟墓?”

“如果把你的一生写成一本书,你希望怎样写?”

“如果你只剩N年生命,你希望怎么活着?”

这样,大抵我们知道该如何去生活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bae92d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9.html

《关于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几点理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