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禅意话禅诗:

发布时间:2018-08-12 04:39: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禅心、禅意、话禅诗:,

01、宋、苏轼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静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大学士苏东坡与照觉禅诗论道。忽然省悟参禅前、参禅中、参禅后不同的心境。参禅前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参禅中“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参禅后是'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静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苏东坡自此禅悟后。自视对佛法的高深见地。 一天他碰见承皓禅师。就故意卖弄讨教。“请问禅师何为禅悟”禅师不作回答。反问“尊官贵姓”苏东坡答道:“姓称。专门称天下长老有多重的称。”禅师大吼一声问:“请问这一吼有多少斤两。”苏东坡无言以对。礼拜而退。 02、明、冯梦龙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后退原来是向前。有一天寺庙里有俩学僧在画龙虎相斗图。把龙头画的老长,把虎头画的老高,怎么看这幅图都是死画,那么的僵硬。无德禅师过来一看说:“龙虎的外形画的不错,但是龙虎的特性你们知道得多少呢?既然是龙虎相斗,你们就该明白,龙要向前冲必须是头先向后仰这样才有力度。虎要往上扑,虎头必须先向下低,这样才冲的更高更快。”其实为人处事也一样,退一步准备之后,才能理智处事。谦卑的人往往会更有成就。 03、宋、柴陵郁禅师: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柴陵郁山主的弟子白云守端禅师。因久久不的开悟郁郁寡欢。杨枝方会禅师想在方便的时候开导他 有一天就对白云守端禅师说:“听说你的师父是因为摔了一跤而开悟的。还做了一首偈诗。你知道吗?”白云守端禅说知道。那诗是这样的:“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杨枝方会禅师听后一言不发,“嘿嘿嘿嘿”的怪笑几声就走了。这一笑,笑的白云守端禅师。坐卧不宁。茶饭不思。彻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去问杨枝方会禅师。昨天为什么笑。杨枝方会禅师反问:“昨天下午你看到寺院门外那耍猴的小丑了吗?”白云守端说看到了。杨枝方会禅说:“有的时候你还不如那小丑。”白云问:“为什么?“杨枝禅师说:“那小丑作种种怪状就是为了博得众人一笑。而你却怕人家笑。” 所以。人在许多时候必须有足够清醒自信的心。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与这则禅宗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不是不听别人的劝告。而应该做任何事情。首先自己的意识中必须有准确的判断。这样才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04、唐、黄劈禅师: 心如大海无边际。口吐红莲养病身。自有一双无事手。不曾只揖等闲人。唐朝宰相裴休是一位学禅的居士,他将修学过程、心得用文字记载下来。非常恭敬的呈於黄劈禅师,希望禅师能有所指点。黄劈禅师接过后,看也不看就往桌上一放。问:“你知道我的意思吗”裴休如实回答:“不知道”黄劈禅师于是点化说:“禅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你把佛法写成了笔墨文字。是扼杀了法的真义。也失去了禅的宗旨。所以我才不看。”裴休听后对禅师更为尊重。并作了赞颂曰:“自从大士传心印。额有圆珠七尺身。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八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花结圣因。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示何人?”黄劈禅师看后。也不评价。只以师偈回答:“心如大海无边际。口吐红莲养病身。自有一双无事手。不曾只揖等闲人。” 05宋、守端禅师:分明皮上骨团团、挂画重重更可观、拈起草鞋都盖了、这僧却被大随瞒。有一个学僧。在寺庙的的墙根下看到一只乌龟。觉得奇怪就跑去问大随禅师:“众生都是皮裹骨。为什么乌龟却是骨裹皮?”大随禅师听后。并不回答。而是将自己穿的草鞋脱下来。盖在乌龟的身上。守端曾为这一举动作了一首诗偈:“分明皮上骨团团。卦画重重更可观。拈起草鞋都盖了。这僧却被大随瞒。” 佛灯禅师也跟着做了一首偈:“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乌龟不解上壁。草鞋随人行脚。” 宝峰禅师则更明确地指出:“明明言外传。信何有古今。”颂云:“掷金钟。锟铁骨。水东流。日西去!”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随时都会有好奇心。所谓好奇求知则可。悟道则远。学僧的好奇心。被守端禅是的草鞋覆盖了。佛灯禅师则表明这是多么平常的事。宝峰禅师平常里又蕴藏着不平常。 缘起性空。明白了这个道理。则明白了佛道禅心。 06、宋、苏轼: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飞西一片东。苏东坡、秦少游都是大宋的才子,俩人自恃才高。往往为一些小问题互不相让。有一天他们看到一个很肮脏的人走过。身上的污垢都长出虱子。苏东坡就说:“这人真脏。身上的污垢都长出虱子了。”秦少游即刻反驳道:“虱子是从棉絮里长出来的。”就为这事,俩人各持己见,争执不休。就决定去找佛印禅师评个公道,看看虱子到底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并约定,谁要是输了就要请一桌酒席。 苏东坡求胜心切,就私下跑到禅师那里去,请佛印禅师务必要帮自己这个忙,禅师就答应。 过后秦少游也去求佛印禅师,佛印禅师也答应了。两人都以为稳操胜券,放心的等待评判。结果禅师的评判是:“虱子的头是从污垢里长出来的,而虱子的脚是从棉絮里长出来的。” 于是苏东坡感作下了:“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飞西一片东。”此诗的寓意是禅宗所讲的“物我合一”在禅的世界里,物我是一体的,外在的山河大地,就是内在的山河大地。大千世界就是内心的世界。物与我之间已无分别,而是完全调合为一。好比一棵树上,虽然接受同样的阳光、空气、水分,但树叶却有不同的生机。最终却能彼此无碍地共存于同一棵树上。 07、宋 苏轼: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大学士,苏东坡,在瓜州任职时,常与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谈禅论道。有一天,他自觉自己修持有得,就作了一首诗,派遣书童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禅师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让书童带回。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的禅悟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语。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二字。不禁无名火起,立即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佛印禅师早站在山门外等候。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的说:“禅师我们是之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持。你不赞赏也就罢了。何必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的说:“我骂你什么了?”苏东坡于是,把诗上的批示给禅师看。禅诗呵呵大笑道:“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个小小的屁风就把你吹过江了?”苏东坡听后,惭愧不已。 08、梦窗禅师:多年掘地觅青天、添得重重碍膺物、一夜暗中杨碌砖、等闲击碎虚空骨。梦窗国师年少是,千里迢迢到京城一山禅师那里求学参禅。一山禅师严肃的说:“我禅宗不立文字,也无专门的研习方法。”梦窗再三恳求禅师慈悲行个方便。一山更严厉的说道:“我无方便。亦无慈悲”梦窗如此恳求多次。仍然得不到一山禅师的开示。无奈只得忍泪而别。 前往万寿寺叩拜佛国禅师。佛国禅师更是无情的棒喝。依然无法开悟。这对殷殷求学的梦窗实在是一大打击。因此他十分伤心的对佛国禅师说。“弟子若悟不到禅机。决不再来见禅师。”说完就辞去了佛国禅师。从此梦窗就夜以继日的“参禅打坐。”一天他坐在庭前,心无牵挂。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准备入安房休息。上床时误以为无墙壁的地方当成了墙壁。糊里糊涂的将身体靠过去。结果就跌了下来。就在那要跌倒的一刹那。他不觉笑出声来。就此豁然大悟。身心开朗。脱口作了一首诗:“多年掘地觅青天、添得重重碍膺物、一夜暗中杨碌砖、等闲击碎虚空骨。”梦窗心眼洞明之后。感恩之余。便去参见一山禅师和佛国禅师。告知自己的收获和见地。二位禅师大为赞赏。时年梦窗三十一岁。古今中外禅师都有一个特点。(语冷心慈)一山禅师无“方便无慈悲”其实就是”方便慈悲”佛国禅师的棒喝。更是“大方便,大慈悲”假如没有二位禅师。何来日后的梦窗国师。这就是“春风夏雨能使万物生长。而秋霜冬雪亦可使万物成熟。” 09、杨枝禅师: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处认得性、无喜亦无忧、杨岐方会禅师。未开悟之前。曾追随慈明禅师很长一段时间。自愿负责监院工作。十年过去了。却未能有所省悟。每次他向慈明禅师请求参问。师总是回答他:“你工作太忙,以后再说吧”。有一天他又去问慈明长老,老禅师说:“监院以后的儿孙满天下,急急于悟道,忙什么呢”? 有一个雨天,慈明禅师正从外面回来,在一小路上遇上里杨岐师。杨岐就拦着慈明禅师说:“老师今天无论如何必须告诉我。不说我就不让你过去。”慈明禅师说道:“监院。你如果知道 ‘这个’事一切便休!” 话刚说完。杨岐耳中忽然如炸雷轰然一声,心中灵光一闪,即可大彻大悟,当时就跪拜在雨地,汗水、泪水、和雨水一起流淌。声泪俱下,撕心裂肺高喊:“至今一切便休,至今一切便休。” 10、唐、懒瓒禅师: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处、更复何忧? 懒瓒禅师,是唐德宗年代的高僧,隐居在南岳一山洞里,曾作下一首诗以表心境,诗曰:“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处、更复何忧?”后来,这首诗传到了唐德宗耳朵里。唐德宗很想见见这位禅师。于是就派大臣拿了圣旨寻到了那个山洞。正好看见禅师在洞里举炊做饭。便在洞口大声叫喊:“圣旨到,快下跪接旨”洞里的禅师却装聋作哑。毫不理睬。 大臣们探头细看。只见禅师以牛粪升火。炉上烧的是地瓜。火越烧越大。整个同里洞外烟雾缭绕。呛的禅师涕泪纵横。大臣看此情景。忍不住叫道:“禅师,你的鼻涕下来了,赶紧察一察啊”。懒瓒禅师头也不回答道:“我才没那闲功夫帮俗人摖鼻涕呢”说完后。即刻夹起地瓜往嘴里送。并连声赞道:“好吃。好吃” 大臣们惊奇的看到。大师吃的并不是地瓜。而是一块一块石头。禅师还随手拿了两块让大臣们吃。并说:“趁热吃吧。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贫富贵贱。生熟软硬。心田识海中不要把它们分成两样。” 大臣们见禅师如此怪异的举动。听到如此奇异的禅语。不敢回答。只好赶回朝廷。据实禀报皇上。德宗皇帝听后十分感慨地说:“国有如此禅师。真是万民之福啊。” 出家人中。有人间比丘。也有独居比丘。人间比丘四海弘法。服务社会。独居比丘。深山穴居。清净修道。 而有些人间比丘是人在红尘心在山林。有些独居比丘是人在道场。心在世俗。 像懒瓒禅师这样。视皇上的宠召为粪土。将世俗的名利看作是拖累负担。正是禅宗真义的绝妙体现。 11宋、草堂禅师:云岩寂寂无巢臼、灿烂宗风是道吾、深信高禅如此意、闲行闲坐任荣枯。药山禅师在院子了打坐,身边立着俩位弟子,一个叫云岩、一个叫道吾,药山禅师忽然指着院内一枯一荣两棵树先问道吾:“是枯的好好是荣的好,”道吾说荣的好。接着又问云岩,云岩却说枯的好。正好这时来了一位香客,药山大师也同样的问他这两棵树:“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香客答道:“枯的由他枯,荣的任他荣。”一个问题,三个答案。禅师呵呵大笑。三人不解的问:“到底是怎麽好”故而老禅师做了一首诗:“云岩寂寂无巢臼、灿烂宗风是道吾、深信高禅如此意、闲行闲坐任荣枯。” 12宋、苏轼:赵州当日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怎似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有一次,苏东坡要去见佛印禅师,他事先给禅师写了一封信,让禅师效仿当年的赵州禅师迎接赵王一样,不必出来迎接。 苏东坡自以为了解禅义,佛印禅师应该以最上乘之礼迎接他(不接而接)。可是等他到了只见佛印禅师早侯于山门外迎接了,于是苏东坡以为抓住了取笑禅师的机会了,说道:“看来你的修行没有赵州禅师洒脱,我叫你不要接,你却不免俗套,还跑到山门外来接我。” 老禅师随即吟诵了一首诗:“赵州当日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怎似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 意思就是赵州不起床迎赵王那是赵州不谦虚,不是境界高,而我出门来接你,你以为我起床了吗?其实大千世界都是我的床,虽然你看见我出门来迎接你,事实上我仍然躺在大千禅床上呢! 13、唐、无尽藏比丘尼: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领头云、归来偶吧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有一次临济禅师行脚到翠峰山时,顺道去参访翠峰禅师。初见面时翠峰禅师就问道:“您从什么地方来?” 临济禅师说:“从黄辟禅师处来”翠峰师问:“黄辟师平常怎么教导学生的呢?”临济说:“能用语言表达的东西都不是真的理,因此黄辟师从来不用言语教导学生的,”翠峰师:“什么都不言语,什么都不教导,那学生们如何参学呀?”临济道:“教导是有的,只是不同于一般言语,有时杨眉瞬目,有时棒喝打骂,若论教授,一字没有。”真正的禅是灭绝了你我之份,灭绝了时空的限制,灭绝了生死流转,那不是言语可教的,也不是足迹能到的,甚至更不是心念能想的,禅是超越了有与无,内与外。知与不知。而与此同时,禅更是无处不在。正如诗云:“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领头云、归来偶吧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14、明、了唐禅师:叉手当胸是什么?梁王不识老胡禅;廓然无圣止谛语、无限灵光照大千。了堂真觉禅师是京都人,十七岁出家,二十三岁与上野报恩寺大源宗真禅师而大悟,并嗣其法。 了堂禅师接引学人常以“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为机用。有一天一位学僧前来请示洞山五位诀(一、正中偏,二、偏中,三、正中来,四、兼中至,五、兼中到。)了堂为其详尽解析之后,问道:“会了吗?”学僧回答:“非常感谢老师,会了。”了堂禅师道:“已经会了都很好,可是位诀以外尚有一诀,不知会也不会?”学僧莫名奇妙不知如何回答。只听了堂禅师说道:“这一诀你千万要记住,就是你到别处去参禅,不可向人说从我这里学到五位诀!”了堂禅师一生最赞赏达摩祖师,常赞曰:“叉手当胸是什么?梁王不识老胡禅;廓然无圣止谛语、无限灵光照大千。” 谚云:“是非只为多开口。”传言误会,皆因人生。禅的会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言说不能尽其意。 15、莲池大师: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有一次,一位初学佛法的弟子,问赵州禅师:“末劫时,还有没有‘这个’‘?’赵州禅师回答说:“会坏” 弟子听了之后,接着又问:“如果‘这个’会坏的话,那怎么办呢?我们就随他去吗?” 赵州禅师不在意地说:“随他去!” 弟子听了禅师的话后,内心感到非常怀疑,而赵州禅师自己后来想想,也不敢确定刚才回答的话是否恰当,于是喘喘不安,始终无法安心。为此,赵州禅师为了求的内心的安定,跋山涉水,到处参究正确答案,从而留下了“一句随他语,千山走纳僧”的佳话。这则公案传到明朝,莲池大师写了一首诗来叙述当时的情景:“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个阶段:“看破、放下、自在”的确,一个人必须放下,才能自在。古人曰:“对于虚幻的功名富贵,能够淡然不着,凡事提的起,放得下,身心不在为名利所缚,自然能够得到大自在。” 16、唐、龙山禅师:三间茅屋从来佳、一道神光万境闲、莫作是非来辨我、浮世穿凿不相关、这是潭州龙山禅师的诗偈,描写悟道有得,超然物外的境界。人生在世,虽然住的是简陋的茅屋,吃的是粗糙食物,但是如果我们能用智慧去关照世间的功名利禄和人间善恶是非,了解他们的短暂性,虚妄性,就会心地明朗,得其所安。那么茅屋土阶也是亭台阁榭,粗衣素食也是锦绣珍肴。只要心中与禅机契合,世界便是宽敞无碍的。 人生一般有两种极端的态度不可取之:一种是“纵欲人生,”竭力追求世界的享乐,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以至纵情任性到无法自拔;另一种,“禁欲人生,”视欲望如毒蛇,苛求自己去过枯燥乏味的生活。而佛教认为这两种态度都过于偏激,有失中道。因为过分纵欲,一味追求享乐,容易迷失本性;况且欲望总是不绝不断的,以有限的精力去追求无止境的欲望,好比夸父追日,只能疲于奔命;更何况这种快乐也是相对的,随之而来的就是身心疲惫,人格堕落,所以“乐极必生悲”。同样,“禁欲的人生”也过于狭隘,使人形如枯槁,毫无生气,这就好比种花养草,水分过多花草必为腐烂而死;缺少水分,花草也会干枯而死。唯有恰到好处,才能长的茂盛美丽。“情性”与我们形影不离,放纵固然不可,绝对禁止也不可取。但是如果能善加引导,合理节制,则可以给人生以奋进的力量。 17、南北朝、善慈大师: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首诗怎么看怎么不通”其实,这是禅师们从较高的境界来看待世界,希望我们从差别中来认识平等,从动乱中来认识寂静。只要我们心中澄明寂静,喧嚣之地也如寂静的深林,这就是陶渊明所谓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界。 总而言之,世界是矛盾的调和。“空手把锄头”,是说从“空”里去体认一切,而空是函盖一切的虚空,也是我们生存的空间。鼻孔不空,无法呼吸空气。心里不空,充满烦恼,真理无法进入。所以双手空空才能把握住世间的一切机会。“步行骑水牛”是说我们求道为学,好比骑在牛背上,是要有耐心,一步接一步,一定能到达目的地,成佛作祖,也不在话下。万里路途,只要从脚下这步开始,任你天涯海角,也可以到达。但是这里的步行是象征心性的活用“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便是说我们不要截然把事情分为两段,只要心里如如不动,草木瓦石,无非都是清净之物,流水哪里会动?桥头哪里是静止的呢?只要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在千差万别的宇宙中,找到自在,去除差别心,见到万物的平等实性。其实,桥流、水流,都是心起波动的缘故。 18、唐、古灵禅师: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古灵禅师,在百丈禅师处开悟后。有感于剃度恩师的引导,就决定回到依然未见道的师父身边,有一次年老的师父洗澡,古灵禅师替他擦背,忽然拍拍师父的后背说:“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圣。”师父听来便回头一看,禅师赶紧把握机缘又说:“佛虽不圣,还会放光哩!”但是师父仍然不开悟,只觉的徒弟的言行有些怪异。 又有一次,师父在窗下读经,有一只苍蝇因为被窗纸挡住了,飞不出去,把窗户撞的直响,于是触动了禅师的禅思,他说:“世间如许广阔,钻他驴年故纸。”接着吟诵道:“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诚然我们的人生拥有两个世界向前、向后。向前的世界虽然积极,而向后的世界辽阔,我们惟有看清这两个世界,才能真正拥有世界。 19、唐、马祖道一禅师:为道莫还乡、还乡道不成、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马祖道一禅师悟道后回到故乡,亲朋故里知道了,都跑来看他。有一位浣纱的老婆子也好奇的来看禅师后说:“原来是马家的小子回来了。”禅师俗家姓马,老婆子亲眼看见禅师从幼稚无知的童年长大成人,虽然禅师现在悟道了,但在老太太的眼里,禅师依然是哪个懵懂的孩童,而不是得道悟法的禅门高僧,因此禅师很感慨的做了这首诗。“为道莫还乡、还乡道不成、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 浅而言之,在学道的过程中,对学术知识要抱着圆融贯通的态度,而不局限于某种学问,兼容并蓄,广博吸收方可成就学问。无论到哪里都能贡献己能,而不必局限于故乡。假若引申来看,则是启示我们不要沉湎于既往过去,摒除狭隘的地域观念,扩大生命领域。要从有限的时空中去创造无限的时空,将短暂的生命投注到无限的时空,而不能像井底之蛙,画地自限。 20、唐、杜荀鹤:耕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这首诗是说有位僧人,时而打坐,静如枯木。时而出游,飘若浮云。心无所系,随性而行,超凡脱俗。“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表明了精神上彻底的解脱,世人口上所说的,往往都是心里所想的,不说人间事,是他心里根本没有这些事情了。因为在他的眼里富贵、名利,都是虚幻短暂的东西,“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 在世人眼里,世界战乱、诸侯争霸,胜王败寇、硝烟弥漫这样是不得了的大事,在他看来犹观山中焦客一局棋,自己只是个旁观者。所以古人有云:“万般不及僧无事,共水将山过一生”. 21、清、郑唐:春雷一夜打新篂、解择 抽梢万尺长、最爱白方窗纸破、乱穿青影照禅床。这首诗写出大自然无限的生机,也感受到了无限的禅机。禅在哪里? 就在这无限生机的新竹摇曳中。禅是自然的 、空灵的。充满无限生机的新竹,枝枝叶叶,无不体现着禅意。 因此禅既然是空灵的,无可触摸的。但也是实在的,可以感受到的。关键是看你如何去捕捉这大自然中无限生机中的禅意。大自然中,物物是禅,处处是禅。禅就在你身边,就在你心中。宁静淡泊的生活依然充满禅机禅趣。 22、宋、王安石:倦童疲马放松门、自把长筇倚石根、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当此不知谁主客、道人忘我我忘言。禅的宁静淡泊,在于忘我无心。诗人和童仆去登游宝公塔,长途跋涉,童仆累了、马也疲倦了。那好就让童仆去休息,马儿去自由的放松吧。他自己把竹杖依靠这石根上,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此时正为清晨,江中的月慢慢的消失隐去,天已经大亮,岭上白云悠悠,也不知时间过去多久,分不清日暮与黄昏,只感到空蒙寂静。夜里投宿在寺中。寺中的夜晚也是那样的空寂宁静,寂静的能听到老鼠走路的声音,室外有几只寒鸦栖息这树上,时而飞上飞下,更显出环境的清幽宁静。诗人与禅师相对而坐,寂灭无言,浑然入寂,进入涅槃境界,分不出谁是主人,谁是客人。禅师心中无我,诗人心中似乎也没有禅师的存在。无我无心,二人双双进入禅境。 这便是禅的“无意识”境界,空濛浩瀚,物我两忘,上下与天地同流,浑然于万物同体。心容天下万物,还有什么抛舍不了的呢? 23、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的诗意在于禅境,在于虚空宁静。在诗中,人的心境是空虚寂静、闲恬空淡的。人只有在悠闲的时候,心境空虚宁静的时候才能感觉到桂花落地上的声音。桂花细小轻微,落地无声,但诗人偏偏能听到它坠落在地的声音。这种心境给是多么的宁静。只有在夜间——夜深更尽的时候最为明显。为了进一步渲染这春山春涧的空虚宁静,诗人又作了在月亮升起时,惊动了山鸟发出几声悠长的鸣叫声,以动写静,以动衬静,更显示出空旷夜间寂静。这种空旷灵透的虚空之景,虽然短暂、瞬息即逝,但是在禅者的心里却获得了永恒。 24、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禅而无禅是诗,诗而无禅便是禅。王维这首诗,以安闲自如的心情,表现了大自然景逸,诗人悠闲自在而又亲切的与山中人交谈,塑造了有个悠闲于山水烟霞之间、独来独往、悠哉游哉的禅者形象。从表面上看,诗中并无有句直接宣扬禅理的诗,却又处处合于禅理,句句是禅。故沈德潜认为王维此诗“能悟入上乘”。徐增也对此诗的意境和禅思、作过相当精透的分析。禅宗强调:“定者对境无心”。这一思想,也可证之于禅宗典籍。所谓王维的山水诗句句入禅,此诗更是明证。在王维的山水诗里,诗意与禅意总是相通的。 25、唐、白居易:地僻门深少送迎、披衣闲坐养幽情、秋庭不扫携藤杖、闲踏梧桐黄叶行。晚秋的时候,悠闲地坐在家中。因为选择了偏僻的地方隐居,所以与尘世断绝来往,也就省去了许许多多送往迎来的麻烦。这这样幽深的环境里,披衣闲坐,养我幽情,静静的体会这寂静美妙的景色中所蕴含着的无穷禅味。一切是那样地悠闲,无牵无挂。坐久了不防手携藤杖,漫无目的踏着地上落叶,任情走去,以消遣这份心中的闲情逸致,让心境进入寂静澄清的禅境。 不论是“披衣闲坐”还是“闲踏梧桐”,我们可以体悟出,只要心中有禅,处处禅,心境淡泊,波澜不起,宁静自然,物我两忘,诗人真可谓感悟到了禅中的禅中三味。 26、唐、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是一首,禅味十足的诗。可以说句句是禅,字字是禅。 在禅者看来,清净无为的心境,便是禅的大千世界。外部的世界是千变万化,尽管是实实在在的展现这眼前,不过是那颗无所不包的“本心”的幻化;而这种外部世界的万物都是过眼烟云,转瞬即逝,终归于无。所以眼中的花,不是实在的花;雾也非实在的雾。只是“本心”外射的花与雾的“幻化”夜半来,天明去瞬间即逝,无影无踪。佛教主张“四大皆空”。禅宗禅学更是悟“空”之学。不过禅学里的“空”并非虚无,而是有种超物质,超充实的“空”。这种“空”具有无限的充实性和丰富性,它可以包罗万象,内容无限。“世界性空,能含万物色相,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善恶人群,正邪道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河流、须弥诸山,总这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禅宗所谓“参禅悟证”,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参禅悟空。能悟空,其心境自然虚廓,空寂、明净、澄澈,自然入于禅境。 唐、李翱: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唐朝古文学家李翱是一位喜爱与僧人交往的文人,他在任朗州刺史时,因仰慕药山惟俨禅师的道行,屡次派人去邀请,但惟俨从不应邀,于是李翱只好亲自入山拜望。当李翱走到禅师跟前,侍者告诉禅师:“太守来了”禅师依然手持经卷,默不作声。李翱气量狭小,性情急躁,便不耐烦地说:“见面不如闻名”说完就拂袖而去。惟俨禅师突然喊道:“太守”李翱条件反射地应答。禅师笑着说:“你怎么推崇耳朵而蔑视眼睛呢?”李翱赶紧拱手谢罪,请问禅师:“什么是''?”禅师用手上下指了指说:“懂了吗?”李翱如实回答:“不懂”禅师点拨道:“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听后很满意,随即吟诗一首赠与药山禅师。“ 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原来道正如天上云,瓶中水一样,无处不在,充贯在天地万物之中。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中的一切自然事物都是佛法。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只要识自心源,则云自潇洒水自恬静自会融会贯通。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cda4b1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d.html

《禅心禅意话禅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