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1.2铁杵成针课堂教学设计1

发布时间:2019-12-02 14:44: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1.2铁杵成针课堂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走进成语故事,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了解有关学习的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的内涵。

3、积累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

重点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明白一个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一、导入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谁来说说看。(指名学生自由回答)

师: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浓缩了深刻的道理。很多成语还包含着生动有趣的故事呢?

2、小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了解几个有关学习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

二、故事一《铁杵成针》

1、李白是唐朝非常著名的大诗人,可他小时候却非常的顽劣,成绩并不好,是什么事情让李白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变得勤奋好学起来呢?课件。出示思考题。

2、学生观看视频《铁杵成针》。(思考:是什么事情让李白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变得勤奋好学起来呢?)

3、指名学生回答。

4、小结。是呀“铁杵成针”的故事也是对他后期的学习影响很大。也从这个故事中,李白也明白了这个道理。

(出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学生读后,背一背。

李白被人称为“诗仙”,是个很有才华的大诗人,但是,连这么有才华的大诗人都需要刻苦的学习,那么作为普普通通的我们,无论我们的天资如何,都应该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

三、故事二《悬梁刺股》

1、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读书的人有很多,我们再来看看下一个故事,边看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古人读书很勤奋?

2、学生观看视频《悬梁刺股》,指名回答。

3、小结:面对学习,古人从来不懈怠,《悬梁刺股》的故事在三字经中也有记录了。

出示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三字经》

4、师领读,生齐读。背诵

四、故事二《囊萤映雪》

1、在古代,有许多家境贫寒的读书人,他们又是怎样克服困难,坚持来读书的?(

示题目)观看视频《囊萤映雪》

2、说说他们分用什么方法来坚持读书?学生回答。

尽管家境贫寒,但是也不能阻止他们对读书的热爱。有了这样的一颗热爱读书心,他们就会排除万难,坚持读书。

有句话说得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师解释这句话)老师也把这句话送给你们。

4、指导学生读背这句话。

五、观看视频《专心致志》

同学们读得真好,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一个成语故事。放视频《专心致志》

这两个人,都是同样的一个老师来教下棋,为什么一个什么也没有学成,一个却成了棋艺高超的名手?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要想学到真本事,还要有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做事三心二意,就会一事无成。

五、总结全文

1、今天我们观看了4个有关学习的成语故事,让我们来读一读这4个成语吧。

2、老师还收集了一些有关学习的名言,我们再来读一读。

3看了这些成语故事,也读了不少的名言警句,我们来说一说,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习?

4、课外阅读拓展。

总结我们祖国的语言就像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成语就是这座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珍珠。让我们走进这些成语故事,了解我们的先辈们发奋学习故事,他们的故事激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努力学习,去奋发图强。

阅读理解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融洽——________     辛劳——________

2)文段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

3)文段中最后一段话是全文的________,其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 1)和谐;辛苦

2傍晚乡下人家吃饭的情景。月夜听眠曲。

3)中心句;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融洽感情或行动上一致;感情好,没有隔阂和抵触。辛劳辛苦劳作。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和谐、辛苦

2傍晚乡下人家吃饭的情景。月夜听眠曲。

3)中心句、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飞行之王——蜻蜓

蜻蜓被誉为昆虫世界里的飞行之王

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字运动。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可以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头,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特技表演。

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飞机机羽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就会使机羽折断,招致机毁人亡。蜻蜓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这是保护薄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关键,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羽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

1)下列成语中的字与望尘莫及意思相同的是(    )。

A. 德高望重                           B. 一望无际                           C. 众望所归                           D. 喜出望外

2)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不包括(    )。

A. 列数字                                B. 作比较                                C. 打比方                                D. 分类别

3)文中介绍蜻蜓是飞行之王时写到了飞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用“________”画出蜻蜓能做哪些特技表演,并说说它能做这些特技表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蜻蜓飞上玉搔头是一句唐诗。你还知道哪些写蜻蜓的诗句呢?写一写。

【答案】 1B

2D

3)突出了蜻蜓飞行技巧之高,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让读者对蜻蜓特殊的身体结构更容易理解。

4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字运动。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根本原因: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

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解析】【分析】(1)先理解望尘莫及中望的意思,然后再选择和它意思相同的成语。

2)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筛选。

3)拿飞机和蜻蜓做对比,对比手法是为了突出其中某一事物的特点,让人更容易理解该事物。

4)仔细阅读文章本题可以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5)根据自己的积累进行解答。

故答案为: ⑴B⑵D突出了蜻蜓飞行技巧之高,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让读者对蜻蜓特殊的身体结构更容易理解。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字运动。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根本原因: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示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字义的理解能力。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也有所不同,做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

2)本题主要考查的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做题时根据说明方法的定义和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理解。

3)本题主要考查写作手法的作用。做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仔细阅读文本,找到答案。

5)本题属于积累拓展。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解答。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很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子,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紫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8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55夜,到第6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哪些锋利的斧头。

1然而一词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减少——________           这样——________          消失——________

3)这个小村庄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1)表示转折

2)增加;那样;出现

3)要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了眼前的利益,破坏环境,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

【解析】【分析】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如:减少:去掉一部分。根据其意思,减少的反义词可以是增加、增长、增多、增添、添加中其中之一。其他依次类推。

消失:逐渐减少以至没有或[人或事物]由近及远逐渐到看不见;不复存在。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表示转折;增加;那样;出现;要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了眼前的利益,破坏环境,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意思的掌握能力。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偷秋(节选)

月亮挂到中天时,庄里的人便三三两两出庄了,披着银银的月辉,有的来到河边的果园里,蹑手蹑脚钻到树下摘几个苹果、秋梨。看果园的老头坐在窝棚里瞅得一清二楚,可他绝不会喊一声,任乡亲们偷几个尝鲜去。也有更放肆的,知道守果园的坐在窝棚里,却要对着窝棚喊:偷秋了。看园的老头佯装没听见,任他们

这个夜晚,最不知疲倦的是村庄里的孩子们,瓜果、花生、几盘向日葵,甚至一根秋黄瓜,往日里他们渴望的东西,今天夜里他们东钻西潜全偷回来了,兴高采烈地堆放在他们自己的床头,他们拥着这些东西终于甜甜地睡熟了。

村庄人平时是很瞧不起字的,但偷秋是例外。庄里偷秋都只是象征性顺手牵羊那么一点点。你偷秋,就偷来了好收成的种子,明年后年就要风有风要雨有雨,你就有好收成好运气了。他们是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是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是渴望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

(选自《勇气改变世界》,印刷工业出版社)

1)解释词语。

不知疲倦:________

蹑手蹑脚: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一清二楚—________  渴望—________  劳碌—________

3)文中表现孩子们偷秋后心情的词语是________,体现了他们

________的心情。

4)孩子们偷秋后甜甜地睡熟了是因为(  

A. 他们偷到了东西,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B. 因为这些东西都很好吃。

C. 因为这些东西代表着他们的梦想。

5)短文中的偷秋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传递了庄户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很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或者对待其他事物,忘记了劳累和辛苦;形容走路脚步放得很轻,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2)模模糊糊;失望;悠闲

3)兴高采烈;高兴

4C

5)偷秋就是在中秋之夜,从别人的丰收果实中象征性地顺手牵羊拿点东西,表现出庄稼人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渴望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的美好情感。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故答案为:很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或者对待其他事物,忘记了劳累和辛苦。;形容走路脚步放得很轻,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模模糊糊;失望;悠闲;兴高采烈;高兴;⑷C偷秋就是在中秋之夜,从别人的丰收果实中象征性地顺手牵羊拿点东西,表现出庄稼人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渴望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的美好情感。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d3dfd22a7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59.html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1.2铁杵成针课堂教学设计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