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邶风击鼓译文

发布时间:2023-01-28 23:28: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诗经邶风击鼓译文敲鼓声音响镗镗,鼓舞士兵上战场。人留国内筑漕城,唯独我却奔南方。跟从孙子仲,要去调停陈和宋。长期不许我回家,使人愁苦心忡忡。安营扎寨有了家,系马不牢走失马。叫我何处去寻找?原来马在树林下。无论聚散与死活,我曾发誓对你说。拉着你手紧紧握,白头到老与你过。叹息与你久离别,再难与你来会面。叹息相隔太遥远,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注释tāng同嘡:鼓声。其镗,"镗镗"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武器,刀枪之类。土国:或役土功于国。或者说在国内修筑土城.:地名。孙子仲:邶国.: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忡:忡忡。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丧失,此处言跑失。不能实现那誓约。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于以:于何。契阔:聚散。契,;,离。成说shuō:成言也犹言誓约,“说”不通“悦”。jiē: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借为"",相会。xún:远。: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毛传》认为是指鲁隐公四年前719年夏,卫联合陈、宋、蔡共同伐郑;许政伯认为是指同年秋,卫国再度伐郑,抢了郑国的庄稼.这两次战争间有兵士在陈,宋戍守《诗探》、姚际恒则认为是说鲁宣公十二年,宋伐陈,卫穆公为救陈而被晋所伐一事《踌经通论》。不管是哪种背景,可以肯定的是:它反映了一个久戍不归的征夫的怨恨和思念。清代学者方玉润认为是“戍卒思归不得之诗也”《诗经原始》,这个判断是对的。这是首整齐的四言诗,而全诗按照时间顺序——出征经过分成五部分。第一层四句写出征之前.交待南征的原因和背景。开头两句在结构上很有特色:诗人先写“击鼓其镗”、用一阵阵镗镗的击鼓声造成一种紧张急迫的气氛,然后再交待“击鼓”的原因—“踊跃用兵,因为国家要有战事,所以才镗镗击鼓。这种诗歌表现技巧被后来的古典文论家们总结为“逆起得势”,并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王维的《观猎》“风劲角弓呜.猎渭城”、杜甫的《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用的皆是这一技巧。接下去的两句“土国城漕,我独南行”则是把自已的遭遇与众人作一对比.更加突出自己的不幸二“土国”是指在国都内建筑房屋或城防工事;“城漕”是说在溥地筑城。潜.卫国的地名,在今河南滑县的东南。在国内服土役,筑城池是异常辛劳的。同为《邪风》的《式微》篇就曾对这种苛重的劳役发出慨叹和指斥:“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泥中!”但在《击鼓》中的主人公看来,这种差役虽然辛劳,却可以生活在国内,可以与亲人相聚。比起南下陈、宋.身居异乡,骨肉分离尚好一些。正像吕东莱所分析的那样:“土国城漕,非不劳苦。而独处于境内今我之在外,死亡未可知,虽欲为土国城潜之人、不可得也。”《吕氏家垫读诗记》通过这种辛酸的对比和选择,更显出主人公遭遇的悲惨。人民的厌战和对频繁征战的统治者的怨很.尽在不言之中了。第二层四句是写出征。孙子仲,这次南征的卫国将领,生平无考。“平陈与宋”,即讨伐、平定南方的陈国与宋国。有人想把此句与某段史实联系起来,或把“平”解释为“联合”——联合陈国、宋国和蔡国去伐郑”,或把“平”解释为“调解”——“调解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d8758d9b9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1e.html

《诗经邶风击鼓译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