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知识点整理

发布时间:2020-03-14 10:20: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知识点整理

一、人物介绍

1.认识闻一多。闻一多,本名家骅,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诗人,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7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2.认识本文作者。臧克家,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 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3.知遇相惜,亦师亦友。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其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这个青年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闻一多)

二、词语

1.拼音

地壳(qiào 抱歉(qiàn 仰之弥(mí)高 兀兀(wù)穷年

校(jiào)补 澎湃(péng pài qiè而不舍 沥(lì)尽心血

赫(hè)然 深宵(xiāo 炯炯jiǒng目光 群蚁排衙(yá)

函(hán)寄 目不窥(kuī)园 jiǒng乎不同 潜(qián)心贯注

漂(piǎo)白 警报迭(dié)起 气冲斗(dǒu)牛 无暇xiá及此

衰(shuāi)微 (zhuó) 慷慨(kāng kăi)淋漓

2.解释

目不窥园: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

诗兴不作:不是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作:起。

一反既往:与过去完全不一样。既,已经。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激动,说法畅快。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很盛。斗牛:泛指天空。

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远。迥:差得远。

沥尽心血:用尽自己毕生精力。沥:滴。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兀兀穷年: 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穷:尽。

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

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心会神凝:指集中注意力。

无暇及此:没有时间顾及这种事情。

三、课文内容理解

1.文章题目为《说和做》,为什么还有副标题?

交代写作对象,是臧克家为了纪念闻一多先生,对主标题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2.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1-7小节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8-20小节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其中,第7段承接上文小结,第8、9段开启下文。

3.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的说和做具有怎样的特征呢?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4.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哪些事?取得了什么成就?

钻研古代典籍,著有《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5.课文哪些语句表现了闻一多潜心钻研的态度?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夜间灯火是他的伴侣

6.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他的“说”和“做”的特点是什么?

说到做到,言行一致

7.课文记叙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的哪几件事?

(1)起稿政治传单

(2)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

(3)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头

8.哪句话表明了闻一多的多重身份?有什么作用?

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9.文中哪句话是对闻一多“说”和“做”的高度评价?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0.学者和革命家是闻一多先生不同阶段的表现。你觉得两个阶段,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一致吗?为什么?

不一致:前期他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目不窥园,无声无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一致:爱国情和使命感。潜心学术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革命斗争是为了踏出一条救国救民的血路。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11.本文在叙述时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形象,结合课文分析。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演讲中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12.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分析议论在本文的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作者实际上是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的。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的叙述的纲领,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第八、九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最后一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这篇文章多次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的多次照应,有行文与题目的照应。多种方式的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而所有这些照应,又几乎全是议论。由此可见议论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四、赏析语言

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这句话化用典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比作向地壳寻求宝藏,表现了闻一多知难而进,持之以恒,潜心治学的精神。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闻一多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比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 闻一多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 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引用别人所称“何妨一下楼”,更是说明他用心之专。

五、课外阅读

1.推荐阅读闻一多的诗作《太阳吟》《死水》《静夜》等。

2.欣赏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澳门》这首歌。

这首歌充分表达了澳门被侵略者强占后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体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感。请欣赏这首歌,感受闻一多先生真挚的爱国情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dafae31f8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6.html

《《说和做》知识点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