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的模样

发布时间:2020-06-20 15:02: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未来学校》的模样

导语:

《未来学校》一书颇具颠覆性,但囿于水平,我的读后感写的比较乏味,读起来也比较枯燥,故先写个导语,把此文思路先略交代一二:首先描述了教育如何发展成今天的模样,二是指出了当前教育模式的弊端,三是分析了产生转变的内外驱动力,四是阐述了书中描述的“未来学校”的模样,五是介绍了当前具有“未来学校”雏形的一些办学案例,最后谈了自己的一点粗浅的想法。

--图片摘自谷学校网站

 

近日,阅读了朱永新先生的《未来学校》,该书主要对当前教育体制、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目前的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对今后教育变革的方向进行了大胆的假设。

一、我们的教育一开始就是这样吗?

书中指出,教育并不是一开始就像我们今天这样的。最初,教育是个人行为,甚至是贵族行为,其成本一般人无法承受,对一般老百姓糊弄就行了,国家是没有积极性进行义务教育的。例如我们国家的私塾教育,必须家境殷实才能为子女请得起教师,举全家族或全村之力供一人参加科举考试的情况比比皆是,即使孔子举办学校,也要交10条咸猪肉作为学资,当时也是一笔巨款。古代我们国家有太学,也仅仅是国家办的高等学府,基础教育主要还是依靠个人和家庭。

工业革命应该是教育体制变化的一个分水岭。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社会化大生产时代的到来,需要具备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产业工人,各国有必要大力培养足够多的满足需求的工人,才能满足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求,因此国家办学便从仅仅培养精英的高等教育,也向下延伸到了基础教育阶段,但无论是纽曼的通才教育理念还是洪堡的专才教育理念,出发点都是为了满足工业化大生产的需求,即大规模的培养整齐具备划一技能的产业工人。因此也就有了现在的统一入学年龄,统一授课大纲,统一选拔考试。当前教育体制、教育方式的种种弊端也皆来自于此。

二、我们的教育有哪些弊端?

孔老夫子2500多年前期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有教无类”是指不管什么类别的人,无论上下尊卑、贫富贵贱、智愚善恶,都应该接受教育,而“因材施教”就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特长),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时隔2500多年,孔子的“有教无类”基本实现了,在当今社会,所有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因材施教”还远远没有达到,现在的学校的办学模式、教育行政管理者的思想多还停留在300多年前的工业革命时期,要为社会大规模培养整齐划一的人才。除了不能“因材施教”,还有些其他的问题,例如不管孩子个体差异,一律7岁入学,不管孩子的个人兴趣,每个人都按照同一个进度学习,学习同样的内容,更不用说更加细节的每天必须上午7点上学,下午5点放学。书里认为,这些看来天经地义的事情,今后即将发生转变。

三、变革的驱动力是什么?

书中认为存在两种驱动力,促使当今的教育亟需转变,一种是社会对人的要求,工业革命之后社会的需求是产业工人,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当今社会不在需要具备简单技能的产业工人,具备各种复杂技能的创新型人才在今后会受到欢迎,但现在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这方面的需求;另一种人自身内在需求,需要接受更加优质,更加个性化的教育,以满足个人成长、发展的需求。

四、未来学校的模样

本书提出了极具颠覆性的未来学校模式,未来的学习不是同质化的,而是个性化的学习,每个人有自己的学习安排,包括内容和进度,今后学校将会被各式各样的“学习中心”所取代,在这些“学习中心”里没有班级的概念,没有统一的入学和毕业时间,也没有上学和放学的同一时间安排,平时在家上各种网课,上完后来到“学习中心”探讨问题,共同合作完成有关的项目,没有文凭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一门门课的结业证书,各种不同年龄的人可能在共同学习一门课程,同学不限于同龄人,说不定是你大很多或年轻很多。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授学生课程,而是将时间更多的花在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带领学生完成项目等等。

五、现在的“未来学校”

虽然“学习中心”的模式与现在的学校大相径庭,但也不是空穴来风,这些构想都是有相当的现实基础,有的现在已经施行,按照书中的数据,目前中国有将近20万,全世界近300万学生在家中而不是学校上学。首先是理论基础,近年来翻转课堂逐渐被重视,该理论实际上即是将教学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实施教学;其次是技术基础,依托现在信息技术,网络中丰富的资源唾手可得,随时随地可以调阅,使得个性化学习有了技术上的基础;最后是资源的基础,mook大学、可汗学院等,已经发展了多年,里面有各自成体系的学习资源,而且其中不乏优秀的课程,能满足各种学习需求。上述这些基础,都使得未来的“学习中心”成为可能。

--图片摘自探月学院网站

除了已经具备的技术、理论以及资源等基础已经具备,书中提到了一些已经建立的学校,这些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使其具备了部分“学习中心”的雏形,例如在北京的探月学院,这是一所高中阶段的学校,在探月学院,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选取可汗学院、Coursera Edx 等世界级内容平台作为主要学习工具,由学术导师指导不同的“学习小组同伴”并且进行讨论和答疑。并进行项目制学习来达成不同的学习目标,包括学术类项目或者跨学科项目(STEM),比如“白色污染”、“能源危机”、“全球变暖”等。最终实现学生的包含“自我认知、学习方式与思考工具、系统观的深度学习。在美国麻省的法明罕市(Farmingham Massachusetts)的谷学校sudbury valleyschool)也是一个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中心的学习,学生年龄419岁。访问学校网站,首先进入视线的是如下一段话:Inthe vibrant community at Sudbury Valley, students from pre-school through highschool age explore the world freely at their own pace and in their own uniqueways. 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designing their path to adulthood.”学生可以用他们自己的节奏和独一无二的方式来探索世界,他们负责设计自己的成年之路。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追求自己的兴趣。学校的基本理念是,孩子们和所有的人一样,天生好奇,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努力工作,以增加他们对世界的理解。成年人在这个学校主要不是作为教师,而是帮助学校正常的运行,并且作为成长的榜样。除了这两个学校,书中还提到了其他一些学校,例如斯坦福网络高中、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卡普蒂姆初级及高级中学,书中甚至认为当今的新东方、好未来、学而思等培训机构也具备了学习中心的特质。

--图片摘自谷学校网站

六、我的想法

“学习中心”对学校无疑是颠覆性的,也许这是今后教育的发展方向,但距离真正实现可能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家长,阅读《未来学校》也具有很现实的意义:一是我们要转变思想,未来社会需要的不是产业工人,受欢迎的是能够进行深度思考的创新型人才,如何让自己的孩子从模式化的培养中脱颖而出是每个家长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二是主要学习场所不再仅仅是学校,而是随时随地,泛在式的学习;三是除了以学生为中心,家庭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今后的义务教育提供的是基础的知识,如果学生想进行较为深度的学习,家庭的就必须做好这方面的补充工作;四是可以充分利用好各种网络资源,为孩子的个性化学习创造条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df516eb67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31.html

《《未来学校》的模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