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型(高中常见题型)

发布时间:2020-03-04 13:39: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诗词鉴赏:高考真题演练】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题型

*题型1 炼字型

1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

首先确定炼字是哪一个!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语表义和语里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题:前人认为,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

同意。

1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2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3只一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题型2 一词领全诗型

1提问方式: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解答分析: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3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2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题: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

1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

2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

3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题型3分析句意型

1、提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

2、提问变体:

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解答分析:

1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

2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

3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4答题步骤

1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

2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

3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题型4 情感、主旨型

1提问方式:

1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提问变体

1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3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4 请分析某句诗蕴含了作者当时何种心情

3、解答分析:

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

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

4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4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具体诗句写了什么);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4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问题: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

1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

2(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

3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问题: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答:

1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

2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

3(步骤三 题目已经说明情感)(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题型5 分析意象、意境型

1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1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2分析诗歌意境

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

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3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首先要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1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2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1一般用两个双音节形容概括出来,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2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1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2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1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2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3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题型6 分析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

1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2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

1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2这类题要求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

3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

4、【答题步骤

1) 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

2) 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 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题: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

1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

2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3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题型7 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1)首先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2)其次,要对诗句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

【补充: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

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a直抒胸臆: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

b间接抒情:

(一) 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二) 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

(三) 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

a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虚实结合:

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3)对比。

(4)白描。

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古诗中)

(1)比兴。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2)比喻。

(3)拟人。

(4)夸张。

(5)双关。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6)用典。

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4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a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b修辞手法:正反对比、巧用比喻、妙用比拟、夸张得体等;

c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虚实、大小等;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7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题: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

1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2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3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题型8 评价题型

1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2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3、【答题步骤】

1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

2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8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问题: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

1)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

2)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

3)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

4)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1)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

2)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

3)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题型9 比较评价题型

1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2、【答题步骤】

1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9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问题: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析:

题目有两问

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

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

答:

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

第二问:

1前一首的绿荷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

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

2)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

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

特别提示

不论回答何种问题,都应尽量涉及三方面的内容:诗歌相关内容、表达技巧、诗歌主旨这是诗歌的答题方法

先答这个字词在文中的意思(若答题的空很长还要描绘画面)

运用了什么手法

达到了什么表达效果(有什么好处)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古诗鉴赏歌诀

古诗鉴赏不畏难,考纲要求烂心间。表达技巧和形象,思想内容加语言。

素质修养固根本,神游于古想联翩。诵读咏叹兴会至,语言突破发先端。

平仄对仗适格律,押韵也使语序缠。语言风格有特质,术语种类要记全。

质朴清新别绮丽, 简练隽永意味先。

诗中意象无限广,主客相融滋味长。离愁别绪托折柳,望月怀远尽思乡。

竹菊梅兰君子范,春草无涯友情芳。燕飞世迁夫妻苦,杜鹃啼血寄凄凉。

蝉鸣高洁虫悲误,鱼传尺素鸿雁忙。凡此种种难尽举,骚人寓意话衷肠。

分门别类条理化,意境初解识诗章。

抒情方式要记清,直抒胸臆显爱憎。更兼触景生情意,融情入景风雨惊。

托物言志诗魂寄,尽吐块垒见真情。侧陪正面静衬动,乐景哀情反相成。

烘云托月手法老,虚实结合更鲜明。双关互文兼对仗,铺陈排比并比兴。

跨过表达技巧隘,评价顺水有乘风。

思想内容怎评价?胸存类型不驳杂。写景寄旨表不群,咏物抒怀写高雅。

羁旅行役寻常见,思亲怀乡拟不差。故道长亭别情重,多言不忍少旷达。

怀才不遇思明主,舒啸山水访道家。咏史写人堪自比,借古讽今漫叹嗟。

边塞风火燃诗意,或欲建功或挞伐。对号入座须谨慎,莫让定式缚自家。

古诗浩淼如烟海,读品思评四步法。如今识尽个中味, 居高临下六分抓。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e2f9260e6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b.html

《诗歌鉴赏题型(高中常见题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