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绿茶

发布时间:2013-09-26 21:20: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寻访中国十大绿茶”

《黄山毛峰:名山名茶名天下》

《西湖龙井:从来佳茗似佳人》、

《手采安吉白茶的前世今生》、

《碧螺春:太湖孕育的茶仙子》

《竹叶青:峨眉精华中国味道》

《太平猴魁藏在深山的“绿金王子”》

《都匀毛尖:饮罢浮花清香味》

《庐山云雾:一盏清茗酬知音》

《信阳毛尖:别有意韵嫩叶间》

《六安瓜片:陆羽旧经遗上品》

【编者按】

人们过日子,离不开油盐酱醋茶。而茶叶不但有助消化、增智力等功效,而且包涵着丰富历史文化元素,古往今来一直让人们着迷。本版从即日起,推出“寻访中国十大绿茶”栏目,和读者朋友一起,走进中国最著名的绿茶产地,解开名茶生长制作的奥妙,品赏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黄山毛峰:名山名茶名天下

绿茶是大部分中国百姓的最爱。当我们开始迈开探寻的步伐时,突然惊奇地发现,中国绝大多数最著名的绿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洞庭碧螺春、安吉白茶、庐山云雾、信阳毛尖、君山银针、四川竹叶青等,均分布在北纬30°线附近。它们距离这条看不见的地球曲线,有的近在咫尺,最远的也没有超过两度!让我们就从这个神秘的地带起步,开始探索之旅。

生平第二次前往黄山。头一回为看名山,这一次为访名茶。

那回登山,距今已有30余年,可黄山冠盖天下的美,它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之绝,至今历历在目。以后又攀过无数名山,现在回顾起来,真有“登黄山天下无山”之感。

这次行前没有料到,黄山脚下的茶园,会是那么的精彩。它不仅奉献了中国十大名茶中的三种——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给人以“有山之奇,茶添三分”的惊喜,还把一种“茶品如人品”的深邃文化内涵,连同醇香的茶水,慢慢地沁入你的心田。

雾芽吸尽香龙脂

版图如同一片枫叶的黄山市,不偏不倚正好“压”在北纬30°线上。72万亩茶园,分布在这里的青山绿水之间,其中33.9万亩为“黄山毛峰”生产茶园,几乎占了一半。

1955年,黄山毛峰就被中国茶叶公司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这种优质绿茶,核心产区分布在徽州区富溪乡一带。其最大的生产商,是谢裕大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我们在该公司的一间会议室坐定,公司董事长谢一平吩咐员工给我们面前放上茶杯,置入茶叶,倒入热水。沏茶用的是泉水,方才谢一平领着我们看过那泉眼,汩汩而出的山泉,镜子一般透明。

原本状如雀舌、色泽油润的新茶,遇见开水,像变戏法似的先是竖直悬浮于水中,继而徐徐下沉。不一会儿,茶与水,均显润泽的象牙色。举杯闻之,一股兰花之香扑鼻而来。

“黄山的茶叶,生长在不同的山头,香味是不一样的。富溪乡一带山上多生兰草,因此茶的鲜叶多放兰香。”随同问茶的黄山市农委茶叶站站长黄利义告诉记者,本地茶园,多是这里一点,那儿一块,几十亩一片就算大的了,星星点点与森林拥抱在一起。不像别处,漫山遍野分布。目前,全黄山市森林覆盖率达77.4%,富溪乡则达90.2%。春来漫山花开,善于聚天地之灵气、汲万物之精华的茶树,便利用这种独特的地利优势,从自然界攫取了浓郁的天然香味。

香气撩人,杯中之物更加诱人。举起茶杯,轻轻呡上一口,一股鲜爽醇和之味从口入腹。稍顿顿,又觉回味甘甜。大口喝完一杯,再续上水,口味居然更佳。如是四五杯,鲜爽之味不减。难怪人们评价黄山毛峰是“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香”了。

边品茶边聊天,获知黄山毛峰香高味醇,与茶园海拔高度又有很大关系。黄山多雾,一年有200余天云雾缭绕。光线被雾珠遮挡,使得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可见光的红黄光得到加强,进而使得茶树芽叶中的氨基酸、芳香物质和水分含量明显增加,茶树新梢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鲜嫩而不易粗老。这种环境,对茶叶的色泽、香气、滋味、嫩度的提高均十分有利。这是科学研究的结论,而在浪漫诗人眼里,“茶香如幽兰,叶醇如甘泉”,其原因无非是“雾牙吸尽香龙脂”了。

品茶神聊正欢,忽听窗外响起汽车声。“今天采摘的鲜叶送到了!”谢一平乐哈哈地说道。我们一溜烟奔向茶厂门口,只见一辆辆农用车呼啸而来。车停稳,便能看清车厢里一个个大筐内,装满着嫩叶。掂几枝嫩叶送近鼻孔,尤如握着一把春兰。“本厂的茶园基地,都分布在周围1公里范围内,茶农清晨采摘的鲜叶,工厂当天就能全部加工完。”谢一平说。

“我们这里只采春茶,夏茶和秋茶一概不采。所以,今年的茶季再有几天就要结束了。”谢一平又补充道。黄山地区有句茶谚:“夏前茶,夏后草”。清明前后的春茶,叶子既鲜嫩,又不易遭受病虫害,因此品质较好。目前,黄山全市茶园亩均产量81.9斤,比全省平均产量低6.7斤,比全国产量低16.5斤,比世界平均产量更低52.3斤!这主要是由于当地多采春茶而极少采摘夏茶和秋茶,这也正是黄山茶叶质优味醇的重要原因。

谢一平又领着我们参观了公司的示范茶园。园子建的如若公园,外形漂亮的太阳能杀虫灯像是园中一道风景。茶树与其他经济林木混合生长,显得格外郁郁葱葱。目前,谢裕大公司的5万亩生态茶园,都在推广应用这个示范园展示的生物农药防病治虫技术和茶林间作经验。“像这样的生态茶园,整个黄山市普及率接近90%。近几年,欧盟检出多批中国出口茶叶含有农药残留,这其中从来没有黄山茶叶的份儿。”黄站长在一旁以骄傲的口吻补充道。

黄山毛峰第一家

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是家“老字号”。公司办公室墙上悬着一幅横匾,上面是新安画派一代宗师黄宾虹题写的“黄山毛峰第一家”七个大字。它像是一个历史的指示牌,引导我们走壁穿崖,溯向茶文化的源头。

黄山一带唐时名歙州,宋称徽州,不过,当时的范围更大,还包括婺源、绩溪两县。“浮梁歙州,万国来求(茶)”。唐代王敷《茶酒论》中的诗句,揭示了此地作为茶叶集散市场的盛况。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当时茶乡的繁盛。时至明清,徽州茶业达到鼎盛,不仅茶品名目繁多,而且产量充足,远销海外。此时兴起的徽商,纷纷走出徽州,前往上海、广州等地开辟茶号、茶庄,借新安江水道,把徽州茶叶运销海内外。

其中一位名叫谢正安的徽商,志行非同一般。他不仅在上海建立了“裕大”茶号,而且回到家乡徽州漕溪,潜心研制新茶。此时的徽州茶界,虽以屯溪为中心,却茶号茶庄林立,茶名更像天上的星星。因此有茶谚说:“茶叶卖到老,茶名记不了。”深知品牌之道的谢正安,决心改变这种纷乱状况。他想从改进茶叶制法入手,可制茶是老祖宗留传下来的,哪能说改就改?而且制茶讲究“天、地、人”协调配合,其中最重要的道道就是“看茶制茶”,难以整齐划一。可是谢正安凭着光前裕后、大展宏图的志向,硬是在传统的揉、捻、炒等加工程序中,加入了“独有门道”的“部篮一罩”烘干技术,制出的新茶“白毫披身,芽类似峰”,于是命名为“黄山毛峰”。1875年,此茶制成并投放市场,立即被抢购一空,并获外国茶商高度评价。

此后,黄山毛峰随着谢氏家族的浮沉而兴衰,随着世事的变幻而跌宕。到了20世纪80年代,重新振兴黄山毛峰的重任,居然戏剧般地落在了谢正安五世孙谢一平的身上。

此时的谢一平,虽然获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山毛峰制作技术代表性传承人”的名号,却再无可能走老路行旧法。面对全市茶农占农户总数的67%,制茶企业达到3600多家,中国与世界的茶业突飞猛进的现状,若不能在坚持品质的基础上取得规模的突破,就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落败。

黄山毛峰正是由于产地高远,方成茶中之王;而人如茶,出其类,拔其萃,需有高远之志。深谙“茶道”的谢一平,给自己确定了“继承、发展、创新”的更高目标。

2006年,谢一平创办的漕溪茶厂扩资重组,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一举完成了由一个传统的百年老字号到现代企业的重大转变。

2007年,在黄山毛峰核心产区,谢裕大公司的现代化茶叶生产加工基地建立起来。其中4条清洁化、机械化茶叶生产线,为国内首创。

2009年,新造的4条茶叶生产线投产,这也是亚洲最大的自动化、连续化的名优茶加工生产线。过去仅凭手工操作的杀青、揉捻、理条、解块、烘干、炒干等道工序,现在由计算机精确调控,可以一气哈成。机器这边放上鲜叶,那一头,即出干茶。全厂日处理鲜叶最多可达26万斤。

谢一平领着我们在黄山毛峰核心产区上下穿行,平时不擅言词的他,此时滔滔不绝。他谈得最多的是谢裕大的未来:把黄山毛峰直销店、加盟店开到全国;开辟茶园观光旅游;研制茶叶衍生产品。他的更大抱负是:在同为中国十大名茶的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核心产区,公司新建的加工厂尽快投产;此后,还要把工厂开到西湖龙井等其他名茶的核心产区!已经成为黄山最大制茶企业之一的谢裕大,看来将会大展宏图了。

文化是最好的泡茶之水

好茶须配好水,是许多品茶人的共同感受;而茶业发展还需配以另一种“泡茶之水”,这就是内涵丰厚的茶文化。

这种茶文化,我们在“谢裕大茶叶博物馆”里领略过了。

这是全国唯一的以黄山毛峰为主题的博物馆,至今已接待了数十万参观者。

馆内一方横匾,上书“谢裕大茶行”几个大字,为当代书画家沈迈士先生的手笔。引人注目的是,这里的裕字,左边“衣”字旁少了一点。据说正是当年谢正安先生的“创意”。在他那一代徽商看来,“富不出头”,清净雅和,是守身创业之本。他改造此字,就是要告诫子孙,任何时候都要意识到自己还缺一点。

谢一平不厌其详地给我讲述着这一字的来历。我觉出,老一代徽商永不知足的血脉,已经贯通到他这一辈新徽商的血管里。

其实,任何人只要留心,都是可以由品茶而汲取茶品的。茶叶带给人类的,除了健康与舒缓,更有无穷无尽的精神享受。

纯正、高洁是茶的品质;而至情至和,至高至静,是人生的境界。茶与人的这般水乳交融,正是人们爱茶恋茶的深刻原因。像黄山毛峰这样的佳茗,更可将人带入“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的仙境。这种迷人的茶文化内涵,不仅使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而且成为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载体。

因此,黄山毛峰以其绝佳的茶味以及中庸和谐、坦荡圆融的茶道,多年前即被列为外交国礼之选。在谢裕大茶叶博物馆的显要位置,悬挂着一张大幅图片,展示的是2007年3月26日,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率中国代表团访问俄罗斯,出席“中国年”活动期间,向普京总统赠送礼物时的画面。那盒国礼,盛着4种中国名优绿茶。漕溪茶厂精心制作的黄山毛峰列入其中。

有人说过,兼具色香味和文化品味的黄山名茶,已经充实与发展了中国人的幸福价值观。个中究竟,我们还可慢慢品味。

北纬30°一带为何多出好茶?

北纬30°线一带除了地质地貌、物种矿藏、水文气候等最为多样复杂外,也是地球上神秘现象最集中、自然和人文景观最密集的区域。这条看不见的曲线,位于亚热带和温带的过度地带,降水相对比较丰沛,植物相对比较茂盛,温度也比较适合人的生存。其有别于其他地带的微量元素、磁场、电场、重力场等,对于人与环境都有特殊的影响。

中国的十大名茶及大部分优质绿茶,大多产自北纬30°左右。例如龙井产自杭州狮峰山、梅家坞一带,位于北纬30°15′;洞庭碧螺春产自太湖洞庭山,地处北纬31°左右;君山银针产自岳阳君山,位于北纬29°15′;而黄山毛峰茶恰好生长在北纬30°08′的位置。

出产黄山毛峰茶的茶区,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水分等条件都特别适宜茶叶生长。这里出产的茶叶外形秀美,茶叶芽叶粗细适中,适合加工成各种造型,而且香高持久,滋味醇和,较之高纬度茶区的茶叶要浓,较之低纬度地区的茶叶要醇。而且这一带的茶叶大多生长在山地茶园,绿茶中的氨基酸会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增加,这就为茶叶滋味的鲜爽甘醇提供了物质基础。

绿茶冲泡“三投法”

名优绿茶冲泡有三种方法:先冲水,再入茶是上投;先入茶,再冲水是下投;先冲三分水,然后入茶,再续五分水是中投。选用何种投注方法,应视茶叶和季节而定。一般来说,嫩茶细叶用上投,老茶粗叶用下投,精制茶叶用中投。而酷暑枕凉适用上投,寒天拥炉适用下投,春秋爽心适用中投。还可视茶的松紧程度,外形紧结的名优绿茶应用上投法,而对条索比较松散的名优绿茶,用中投法为宜。

如何鉴别黄山毛峰

目前制作黄山毛峰干茶的企业不少。鉴别黄山毛峰的真假与质量,可从看外形、嗅香气、看汤色、尝滋味、评叶底5个步骤完成。

一、外形:黄山毛峰的条索细扁,翠绿中略泛微黄,色泽油润光亮;尖芽紧偎叶中,形似雀舌。干茶叶芽的芽峰应显露,芽毫多者为上品,芽峰藏匿、芽毫少者质差。特级黄山毛峰冲泡后芽叶会竖直悬浮于水中,继而徐徐下沉,芽挺叶嫩。

二、香气:质好的黄山毛峰,抓一小撮干茶叶凑近鼻端,嗅之有鲜爽清新之感,或有近似兰香、板栗香味。

三、汤色:茶叶冲泡3至5分钟后,倾出茶汤于另一碗内。若是上乘的黄山毛峰,汤色清澈明亮,呈浅绿或黄绿,而且清而不浊,香气馥郁高长。

四、滋味:黄山毛峰喝进口中,一般会感觉味鲜浓而不苦,回味甘爽。

五、叶底:黄山毛峰干茶经冲泡去汤后留下的叶底嫩黄肥壮,厚实饱满,均匀成朵,通体鲜亮。

西湖龙井:从来佳茗似佳人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西湖龙井,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多少年来,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因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

西子湖畔茶香飘

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唐代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天竺和灵隐二寺就位于西湖湖西。在1000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西湖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汉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

早在北宋时期,西湖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西湖龙井茶,并手书“老龙井”等匾额,至今尚存广福院胡公庙、18棵御茶园中狮峰山脚的悬岩上。到了南宋,杭州成了国都,茶叶生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元代,龙井附近所产之茶开始露面,明代,西湖龙井茶开始崭露头角,名声逐渐远播,飞出寺院,走进寻常百姓家。明万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之说。此时的西湖龙井茶已被列为中国名茶之列,明代黄一正收录的名茶录及江南才子徐文长辑录的全国名茶中,都有西湖的龙井茶。

如果说在明代西湖龙井茶还流于名茶之间的话,到了清代,西湖龙井茶则脱颖而出了。清代学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龙井,江南之芥片,闽之武夷云。”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曾巡游了杭州的上天竺、下天竺、龙井、云栖等地,四次到龙井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并为龙井茶赋诗四首。在龙井寺题了《龙井八景》,至今崖壁间仍可觅睹其留题手迹。另外,相传乾隆在品饮龙井狮子峰胡公庙前的龙井茶后,对其香醇的滋味赞不绝口,封庙前18棵茶树为“御茶”,这一遗地至今尚存,已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由于乾隆皇帝的称赞,龙井茶身价倍增,不久便列为贡茶。从此,龙井茶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

清代龙井茶声誉鹊起,真正成为“中国第一茶”,一则有历代文人的推崇,二有皇帝赏识。历代文人墨客对西湖龙井茶大加赞誉,现已发现的专著有40余篇。苏东坡、唐韬的绝句“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如此湖山归得去,诗人不做做茶农”,反映出历代文人对龙井茶的酷爱。民国期间,著名的西湖龙井茶成为中国名茶之首。世界各国的元首及许多国际友人也曾相继慕名而来,对西湖龙井茶给予格外厚爱。西湖龙井茶长期作为国家指定的礼品赠送各国友人。

郁郁群山出珍品

西湖龙井茶之名,源于它产于杭州市西湖区的龙井村而得之,集中产于狮峰山、梅家坞、翁家山、云栖、虎跑、灵隐等地。这里三面群山围抱着西湖,自然生态条件得天独厚,气候温和湿润,细雨霏霏不绝,密布涧溪潺潺,年均气温16摄氏度。每到春季,茶树嫩芽初展期,更是雨雾蒙蒙。优质的土壤、湿润的气候和特殊的龙井群体种茶树品种,三者合一的难得条件,使得龙井茶具备了名扬于世的“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特质的先天条件。

历史悠久的龙井茶自清末年间,就已形成了“狮”、“龙”、“云”、“虎”四个主要的生产基地,后来根据龙井茶在产地、生态条件、炒制工艺上的细微区别以及经销茶商的不同逐渐划分成为“狮(峰)”、“龙(井)”、“云(栖)”、“虎(跑)”四个字号:狮,以狮子峰为中心的胡公庙、龙井村一带所产,此处出产的西湖龙井茶被称为狮峰龙井,是西湖龙井茶中的上品;龙,为翁家山、杨梅岭一带所产,此处出产被称为石屋四山龙井,其中翁家山所产可以媲美狮峰龙井;云,为云栖、梅家坞一带所产,是西湖龙井产量最大的地区,此处出产被称为梅坞龙井;虎,为虎跑、四眼井一带。西湖龙井茶的采摘有三个特点:早、嫩、勤。茶农说:“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根据采摘时间不同,西湖龙井又有明前茶和雨前茶之分。以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质最佳,堪称极品,价格也最高,称之为明前茶。2006年,由茶王(18棵被乾隆帝指定的御茶“龙井王中王”)、采茶王、炒茶王三王联手制作的贡牌西湖龙井明前茶,500克拍出了128万元的天价,可说是创茶叶之最了。这18棵茶树每年能制成的明前极品茶也只有1公斤左右,由此可见极品龙井的珍贵程度。雨前茶是清明节之后,谷雨之前采制的,品质亦为上品。龙井茶的采摘强调其细嫩度和完整度,这也是鉴定其品质的主要依据之一。一般1公斤特级龙井,须采摘近8万个细嫩芽叶,芽叶不能太小或太大,1.5~2.0厘米,叶不能长于芽儿。而且在采摘的时候,不能用指甲掐取嫩芽,而是用指尖掐嫩芽,因为嫩芽太嫩,用指甲掐会留下痕迹。每到采茶季节,茶区那一片片碧绿的茶山上,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采茶姑娘们身背茶篓,穿梭于翠绿间的忙碌身影,用熟练的双手像鸡啄米似地采摘着细嫩的龙井茶。

高级龙井茶的整个炒制过程完全是凭着炒茶师的一双手在一口特制的光滑热铁锅中进行,运用独特的传统的龙井炒制手法:抓、抖、搭、甩、推、扣、拓、捺、压、磨等十大手法炒制而成。手不离茶,茶不离手,掌内碧草纷飞,让人叹为观止。整个炒茶过程分为青锅、回潮、辉锅三道工序,手法操作和时间掌控都由炒茶人根据经验来判断,要“看茶做茶”。每一捧鲜叶的水分、老嫩、大小都不同,这就要炒茶人根据不同鲜叶的情况决定衡量采用哪种手势,什么样的力度。所以,炒茶人的炒制技艺对茶叶成品的品质影响很大,也只有炒制技艺功夫了得的炒茶师,才能炒出色、香、味、形俱佳的龙井茶。

好茶还需好水泡。“龙井茶,虎跑水”这是闻名中外的杭州西湖双绝。虎跑水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和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元素,水色清澈明亮,滋味甘洌醇厚。冲泡西湖龙井茶最好选用玻璃杯,因其透明,可观茶叶在杯中逐渐伸展。冲泡后的高级龙井茶,嫩绿可人的芽叶婷婷竖立,杯中交错互映、悠然上下浮动,栩栩如生,观其态美不胜收,未品已有三分醉。细品之,更觉唇齿生香、沁人肺腑,其中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打造杭州金名片

改革开放后龙井茶是被仿冒最多的一个品牌,由于西湖龙井茶产量有限,市场需求大,不少商家受利益驱动,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使西湖龙井茶市场鱼龙混杂。

1996年、2001年西湖乡和西湖区分别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龙井茶之乡(区)”。杭州西湖正在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西湖龙井茶以独特悠久的人文景观被列为杭州西湖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和擦亮西湖龙井茶这张杭州的金名片,杭州市政府为此特制了三道护身符,即基地立法保护、产品防伪保护、销售专卖保护。这在全国农产品生产中都是史无前例的。

2001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公告对龙井茶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共有三个产区,其中历史上被文人墨客广泛称颂的龙井茶为西湖产区的龙井茶,是指西湖区168平方公里范围内,东起虎跑、茅家埠,西至杨府庙、龙门坎、何家村,南起社井、浮山,北至老东岳、金鱼井,这个范围内约2万亩茶树所产的鲜叶经龙井茶传统炒制工艺制成的成品茶才能称之为“西湖龙井茶”。西湖产区以外的龙井茶被称为钱塘产区龙井茶和越州产区龙井茶。为了宣传、发展西湖龙井茶文化,杭州市政府每年举办开茶节,开展茶村休闲游活动。利用西湖龙井茶和西湖区域优势,做好、做深、做精茶区休闲、观光旅游文章,建成了龙井山园、龙井御茶园、梅家坞茶文化村、茅家埠茶乡农家乐、大清谷茶林生态休闲、上城埭国际茶村等茶村特色的休闲度假游景区,促进了西湖龙井茶产业的发展、延伸和扩大。

杭州茶机构之多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茶叶博物馆、浙江大学茶学系等,都是国字号的茶叶研究机构。茶和一座城市有着这样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确实实至名归。

手采安吉白茶的前世今生

浙江安吉一株长在深山人未识的野茶,短短30年便发展成种植面积10万亩、产量1300吨、产值14.5亿元的大产业。前不久,笔者走进这片白茶园,探究其间发生过的绿色传奇。

白茶香自茶园来

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爬,来到溪龙乡黄杜村,只见漫山遍野的梯形茶园里,采茶女或红或绿,或疏或密,恰似繁星点点,游弋在白茶园里!

茶园内,一排排整齐的白茶树上绽放出点点新芽,外形细嫩,色若玉霜,一芽二叶之上,还有着晶莹剔透的露珠闪动。随着采茶女双双巧手上下翻飞,眼花缭乱间,朵朵新芽坠入篓中。

白茶叶子薄、梗粗,颜色浅,采摘时极为精细,每一个芽头不是掐,而是撇,采好茶选择在晨曦露珠蒸发之前,摘的是初展的一芽一叶,每片芽叶大小均等,500克干茶最起码有7万个芽头。一个技艺熟练的采茶女一天摘下的青叶,也不过500克左右,制1斤干茶,需要4个人采一天。

制茶车间里,工人师傅正在炒制新茶。“炒茶的关键是要讲究抓、抖、扣、带,干茶才能达到色泽翠绿多毫,条索竖直苗秀,香气清鲜持久,滋味鲜爽甘醇,汤色鹅黄明亮。”一位师傅介绍了制茶真经。

通过摊青、杀青、理条、烘干、筛选等一道道工序,新茶出炉了。安吉县白茶女子合作社社长宋昌美,特意为我沏上一杯新茶。隔着透明的玻璃杯,看着白茶在水的怀抱中渐渐醒来,然后缓慢舒展,如兰花朵朵长在杯中,似翡翠起舞婀娜多姿,像白玉卧底熠熠生辉。品上一口,滋味鲜爽,唇齿留香,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

一株白茶缘何变成了十万亩

在安吉,一谈起安吉白茶,人们念念不忘3个人:没有刘益民就不能发现白茶;没有盛振乾就不会种出白茶;没有叶海珍就没有白茶产业。

地处浙北的安吉,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73%和75%,被人们称之为是气净、水净、土净、音净的“四净”之地。一流的生态环境、特殊的山区气候造就了很多珍稀植物在这块特殊的土地上繁茂生长。

1980年,安吉县林业科学研究所刘益民等人受命参加了“浙北地区茶树品种选育试验研究”课题,于是,他对安吉的所有茶树品种资源进行调查。初春的一天,他来到了天荒坪镇大溪村,从一位百岁老人口中得知,村中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有一棵野生的茶树,相传树龄已有千年的历史,每年早春时,幼嫩的芽叶呈玉白色,一芽二叶为最白。喜出望外的刘益民连忙翻过一座座山,穿过一道道岭,实地查看了这棵奇特的茶树:约1.5米高,茶蓬比一般的绿茶树要大得多,片片嫩芽,形如凤羽,色如玉霜,光亮油润,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下山后,他和课题组人员反复琢磨,为什么茶叶不绿返白?后又突发奇想,能否引下山来?于是在当年秋季将茶籽摘回山下试种,没想到这种方式繁殖的新发芽叶和一般绿茶一样,呈翠绿而非玉白色,第一次试验宣告失败。

盛振乾是溪龙乡黄杜村大山坞自然村的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喜欢喝茶,也喜欢种茶,经人推荐,被课题组聘请为茶技员。1981年,刘益民、盛振乾又一次来到这棵奇特的白茶树前,决定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来确保茶种的纯正性,而“无性繁殖”四个字,当时很多茶农连听都没听说过呢!盛振乾从白茶树上剪下一丛枝条,下山后把它分成两小丛,一丛交到了刘益民手中,另一丛扦插在自家茶地里。第一代白茶的开发培育就这样在溪龙乡黄杜村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序幕。

好在盛振乾1980年曾到嘉兴良种茶场学习过这门技术,因此也算是个内行。经过一年努力,34株白茶苗生根发芽,长到了二三十厘米高。小试成功!接下来就是如何扩大白茶种的问题了。因为种植白茶的成本要比一般绿茶大许多,承受的风险系数也大许多,盛振乾作为全县第一个茶叶专业户,当时他想,一个好的茶种怎么会没有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呢?思索再三后,他开始在自家茶园试种,10支,100支,1000支,慢慢繁育。至1990年,“珍稀白茶”扩大到5.9亩,采摘下来的白茶还给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玉凤茶”。

接下来的扩大白茶种植,不能不提一个人,即时任溪龙乡乡长、现任县政协主席叶海珍。

一天,她走进黄杜村农民盛振乾的家。盛老汉为她沏上一杯茶,这茶叶状如凤羽,色若玉霜,细酌一口,顿感鲜爽甘醇,清香四溢,细细回味,口角生津。她带着白茶到中国茶科所测试,出来的结果令人吃惊:白茶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含量高达6.25%——10.6%,最高的竟然达到了13%,高于普通绿茶的3至5倍。而氨基酸含量中茶氨酸又占了50%以上,茶多酚含量在10%以上,这极为罕见。

白茶“养在闺中人未识”,能否将其推广出去?叶海珍计划用3年时间,在溪龙乡发展千亩茶园,帮农民致富。

然而她没料到,动员农民种白茶竟会如此困难。她兴冲冲走进黄杜村一户农民家,得到的回报却是冷眼相对:“种不种茶是我的事,你管得着吗?”一村村宣讲,一户户游说,然而无人理会。

她调整策略,在政策上扶持。农民买茶苗每亩给予150元至300元补贴。乡里还与中国茶科所、浙江大学签订合作协议,请来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给参加培训的农民每人每天按10元标准发误工补贴。

渐渐地,各村开始行动起来。1998年底,溪龙乡千亩茶园建设终于如期完成。1999年初,担任乡党委书记的她,提出了更大胆的规划:建万亩白茶基地。

此时,农民已尝到了甜头,各乡镇也群起仿效,一股种白茶的热潮席卷全县。2001年,万亩茶园规划实现了。叶海珍又把精力放在茶叶的销售上。她率白茶大户频繁参加各地的茶展会、农产品博览会,千方百计地提高白茶的知名度。

白茶在安吉迅猛崛起,县里迅即成立了白茶开发领导小组,制订了开发规划,完成了商标注册,并组织参加各种名茶的评选,1998年发布实施了《安吉白茶》地方标准,2006年上升为国家标准。2001年1月,安吉白茶获得原产地保护证明商标,此后连续八次举办了中国•安吉白茶节。2002年4月18日,从安吉白茶王上采摘的100克野生白茶在上海拍得4.05万元的高价。2010年10月24日,县里组织宋昌美、潘元清等13位茶农走进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表了“北京宣言”,承诺从当天开始,安吉白茶将全面建立质量追溯体系,生产、加工将严格按照农业规范标准进行,并且通过包装盒上的追溯标识,一喝茶就知道是谁种的。这一系列的举措进一步提高了白茶的知名度。刚刚揭晓的“2013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显示:安吉白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25.65亿元。

早在1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实地考察安吉后曾经这样称赞:“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尽管今年中国茶叶受到礼品茶销量下降的影响,但在安吉,这种现象却不存在。白茶供不应求,茶商络绎不绝,进入白茶时代的安吉茶农喜不自禁。

品质超群源自哪里?

安吉白茶缘何品质超群?这还得从当地的自然环境说起。

安吉是浙江西北部的一个山区县,地形得天独厚:天目山和龙王山将县域团拱成一个“畚箕状”的盆地。沿畚箕口扶摇而上的气流在爬坡过程中往往遇冷凝霜,便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这里全年无霜期短,冬季低温时间长,绝对低温一般在10℃以下,空气相对湿度81%,直射的蓝紫光较少,加之负氧离子平均达7800个/平方厘米,土壤中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不但有利于植物中氨基酸等氮化合物的形成和积累,还形成了植物独有的返白过程和物质代谢的遗传特性。每到早春低温时,生出的芽叶都有叶绿素缺失现象,嫩芽叶白,以一芽二叶为最白,春茶后期随气温逐渐升高超过19℃以上时,叶色逐渐转绿为花白色。夏秋茶为绿色,来年早春又恢复白色。如此周而复始。

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这样描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能致。正焙之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锛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澈,如玉在璞,无与伦比也。”茶叶专家经过严谨的考证和专门的研究,确认安吉白茶就是《大观茶论》中的白茶。

当然,有了好的自然环境,要种出好茶,还需要茶农花一番苦功。

黄杜村大山坞牌安吉白茶,是安吉白茶继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母商标后,再获的第一个子中国驰名商标。盛潮勇总经理的公司负责该茶的生产,据他介绍,公司的1800亩茶园完全按绿色有机茶标准种植,肥料是用菜饼,不施一粒化肥;喷洒的是生物农药,除草靠人工。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检验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大山坞牌安吉白茶不含一丁点农残量,高出国家规定的标准。“我今年两万多斤白茶早就卖完了,最高价是每斤5000元,最低也是3000元。”

递铺镇银湾村的茶农潘元清,为了种好茶卖好茶,2011年专门到清华大学自费学习一年。他有一块海拔400米、总面积600亩的茶山,在茶园边上栽种了杉树、桂花树,形成隔离带。茶山上每50米海拔高度为一个区域进行编号,每一区域何时采茶、在哪一海拔高度采的、采了多少、何时炒茶、炒了多少、卖往何处等都有记录。炒制则是采用传统工艺,并可根据茶商需求,分别加工成龙型、凤型或螺旋型。其中用特殊工艺炒制的螺旋型茶叶,冲泡后不仅叶面饱满如初,更令人称奇的是,无论是用冷水、温水还是沸水冲泡,茶叶都会立即沉入杯底,并且香气四溢。

尽管安吉是七山二水一分田,适合种茶的山坡很多,但县里为防止水土流失,规定25度以上的山坡一律不准开垦种茶,于是全县种植极限只能是10万亩,茶农们于是另辟蹊径,在质量提高上做文章。现已建成无公害白茶园6.23万亩,绿色食品茶园3.77万亩。

据安吉县副县长徐礼明透露,目前县里正在建设白茶市场,开启白茶采摘旅游,相关企业还成功开发出白茶酒、白茶饮料、白茶含片等系列产品。5月23日,黄杜村有15位茶农赴台湾学习考察民宿的经验,打算将闲置的茶舍改造成游客品茶的乐园,将现在的白茶论斤卖,变为论杯卖,提升白茶的附加值……(陈毛应)

如何冲泡白茶

安吉白茶其实是地地道道的绿茶。它色、香、味、形俱佳,在冲泡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充分领略到其形似凤羽,叶片玉白,茎脉翠绿,鲜爽甘醇的特质。

冲泡白茶前要选择翠绿鲜活略带金黄色、香气清高鲜爽、外形细秀匀整的优质安吉白茶。黄浦江源头水是冲泡安吉白茶的最佳选择,由于安吉白茶原料细嫩,叶张较薄,所以冲泡时水温不宜太高,一般掌握在80℃-85℃为宜。冲泡安吉白茶宜选用透明玻璃杯或透明玻璃盖碗,这样可以尽情地欣赏安吉白茶在水中的千姿百态,品其味、闻其香,更能观其叶白脉翠的独特品格。除冲泡杯外,冲泡安吉白茶还需要备有玻璃冲水壶、观水瓶、竹制的本色茶盘、茶托、茶荷、茶匙、茶枝、茶巾和白色瓷质漂盘等器具。

碧螺春:太湖孕育的茶仙子

碧螺春是最鲜嫩的绿茶,这茶出产在太湖最美的地方:苏州市吴中区。

正在茶山踏访时,遇到了吴中区农业局局长刘龙俊。他说:“碧螺春茶应称全名:洞庭山碧螺春。此茶只产于苏州市吴中区的东山和西山,是这里特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生长环境和特殊的炒茶工艺,成就了一品佳茗。1998年3月28日,洞庭山碧螺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准注册,这是中国首件地理标志商标。从2002年12月9日起,洞庭山碧螺春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制作工艺也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香沁出碧螺春

喝过碧螺春的人,都说这茶有花果的幽香。前年,当我第一次来到碧螺春原产地时,对此才恍然大悟。

那是初春时节,一到太湖湾中的东山和西山,顿觉清风拂面,幽香扑鼻,数不清的蜜蜂从四面八方飞来,云遮雾绕的碧螺春茶山上,星星点点的白色枇杷花下,茶树新芽绽放。天王坞茶果专业合作社经理沈四宝介绍:“枇杷花期长,从去年10月开到今年3月,整个冬天碧螺春都沁在枇杷的花香里。”放眼望去,枇杷、杨梅、甘橘、青梅和石榴等果树,间作于郁郁葱葱的茶树间。

洞庭东西山林深树密、山谷深幽,花果树覆盖率在30%左右,长年云雾缭绕,四季花果飘香,果树冬天为茶树遮蔽霜雪,夏天又为细嫩的芽叶遮挡骄阳,长年生长在一起的茶树与果树枝丫相伴,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香沁由此而来。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洞庭山碧螺春超凡脱俗的自然品质,被誉为“茶中仙子”和“天下第一茶”。一位外国诗人如此赞美洞庭山碧螺春:“从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中国江南明媚的春色。”

喝碧螺春很优雅,不用像其他茶那样边吹边喝,因为碧螺春茶叶会沉底。对此颇有研究的茶叶专家王梅农认为:这与碧螺春独特的炒制工艺密切相关。在炒制揉捻时,碧螺春茶叶细胞砾碎率较高,泡茶时,营养成分浸出率高。因此,碧螺春十分娇贵,只能3至5泡。

碧螺春外形与人们传统观念中茶叶的样子相差太大,不是龙井、毛尖那种翠绿油亮的颜色,而是披满白毫,并且白毫越多品质越好。泡碧螺春要先倒水后放茶叶,随着嫩芽茶叶徐徐沉入杯底,瞬间白云翻滚,雪花飞舞,展开的碧螺春芽叶,仿佛天上的翠云浮动,经过三四分钟,芽叶全部展开,碧玉色的茶汤和翠绿的芽叶交相辉映,浓浓的茶香夹杂着独特的花果香气扑面而来,仿佛水面一叶小舟上,坐着高绾发髻容貌清秀的年轻女子,婉约不失娇媚,淡然不失尊贵,少了粉饰的雍容,多了天然的淡雅。舟畔一派湖光山色,醉人心脾。这就是碧螺春文化独特的魅力。

康熙钦定“碧螺春”

从前,民间将碧螺春茶称为“仙鹤传种”、“吓煞人香”。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太湖,当时的江苏巡抚宋荦进献此茶,康熙饮后,龙颜大悦,赞不绝口,但觉茶名不雅,遂以该茶色碧形曲似螺,采于早春为由,钦定茶名“碧螺春”。

历代文人墨客赞誉碧螺春的题咏不胜枚举。清代诗人李慈铭曾做《水调歌头•碧螺春》:“谁摘碧天色?点入小龙团。太湖万顷云水,渲染几经年。应是露华春晓,多少渔娘眉翠,滴向镜台边。采集筠笼去,还道黛螺奁。龙井洁,武夷润,岕山鲜。瓷瓯银碗同涤,三美一齐兼。时有惠风徐至,赢得嫩香盈抱,绿唾上衣妍。想见蓬壶境,清绕御炉烟。”

此词盛赞碧螺春兼具龙井、武夷、岕山三大好茶之美。其实,洞庭东西山种茶、制茶始于两晋南北朝,已有千年历史。在唐代更已闻名,最早的记载见于《茶经》。陆羽在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3月与好友刘长卿一起到太湖西山考察茶事,在水月寺旁的墨佐君坛边采茶品茶。从此,碧螺春茶的前身——水月寺的小青茶被唐宋两代列为贡茶。

清末著名文人龚自珍赞曰:“茶以洞庭山之碧螺春为天下第一”。百年来,洞庭山碧螺春获得过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南洋劝业会优等奖等荣誉,1954年日内瓦会议及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时,周恩来总理都以碧螺春作为国礼相赠。碧螺春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名满天下。

精致苏州茶为最

“碧螺春是苏州文化的典型代表,体现了慢、细、柔的苏式生活和追求极致的苏州制作精神。喝一杯碧螺春,可以品出精细苏州。”当第二次探访碧螺春时,吴中区旅游局局长程飞对洞庭山碧螺春的评说,我至今记忆犹新。

碧螺春茶是在天才蒙蒙亮时,开始采摘。采茶时,云彩多一点少一点,太阳光强一点弱一点,细微的天气变化对茶的品质影响就不是一点点。因此,碧螺春从采摘时就极为精细。一个技艺熟练的采茶女一个早晨摘下的青叶,也不过100克左右。炒制500克特级碧螺春,需要7.4万颗芽头,可见这茶之嫩,采摘功夫之深。炒茶时,更要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有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如此娇嫩的茶芽,在2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炒40分钟,不焦不糊,茶香沁人,真的是慢功出细活。所以,碧螺春只能出在苏州的秀山柔水之间。是苏州人的情调造就了碧螺春,是碧螺春影响了苏州人。

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张源撰写的《茶录》中,对当时洞庭东西山绿茶(炒青)的采摘、炒制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张源归纳道:“优劣定乎始锅,清浊系于末火。火烈香清,锅寒神倦;火猛生焦,柴疏失翠;久延则过熟,早起却还生。熟则犯黄,生则着黑。顺挪则甘,逆挪则涩。带白点者无妨,绝焦点者最胜。”据清代朱琛《洞庭东山物产考》记载:“洞庭山之茶,最著名为碧螺春……茶有明前雨前之名,因摘叶之迟早而分粗细也。采茶以黎明,用指爪掐嫩芽,不以手揉,置筐中复以湿巾,随防其枯焦。回家拣去枝梗,又分嫩尖一叶二叶,或嫩尖连一叶为一旗一枪。随拣随做,做法用净锅入叶约四五两,先用文火,次微旺,两手入锅,急急炒转,以半熟为度,过熟则焦而香气散,不足则香气未透。炒起入瓷盆中,从傍以扇之,否则色黄香减矣。碧螺春有白毛,他茶无之,碧螺春较龙井等为香,然味溥,瀹之不过三次,饮之有清凉醒酒解睡之功。”朱琛对洞庭山碧螺春茶从采摘、拣剔、炒制到品饮都作了较为细致的描述。

碧螺春茶就是这样在太湖山水间吐绿,一场春雨一层绿。在春雨缠绵中,绿山、绿水、绿境、绿意、绿态逐渐生动起来,吴中旅游也随着碧螺春的生长而风生水起。游客们白天畅游茶园,看到的是成群的鸡鸭穿梭在茶树间,夜晚的茶园则星灯灿烂,一盏盏发出荧光的捕虫灯在捕灭害虫。碧螺春茶在这有机绿色的生态中成长,四周静寂,唯有茶香。好一个入山无处不飞翠,春来碧螺香四飘。

惊险的一跃

如果说,前两次踏访碧螺春是走马观花,今年到吴中访茶则多了许多感慨。茶期已过,花树掩映的街道上,行人稀少,更难见奔走忙碌的身影。西山岛上的金庭镇胡勇说:“每年茶期,许多茶户连夜炒茶,连续20多天,每天只能休息一两小时,碧螺春抢的就是个春尖茶鲜。”沈四宝说:“当天采下的茶,必须当天炒出。炒制碧螺春需要经过杀青、热揉成团、搓团显毫、文火烘干四个工序,一锅只能炒三两左右。炒茶全凭老师傅们多年的经验和敏锐的手感,优秀的炒茶师傅也和名茶一样金贵。”

茶期时,最让茶农心焦的是炒出的新茶,怕不能趁着鲜嫩卖出个好价钱。是喜也碧螺春,忧也碧螺春。

从产品到商品真是惊险的一跃。而在这一跃中,吴中区政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刘龙俊说:为适应市场发展要求,区政府积极鼓励茶农流转茶园使用权,整合建设高标准中心茶园,统一生产技术,统一管理,并逐步辐射周边茶园,促进茶叶生产从家庭作坊式经营向股份合作等规模化经营转变。在自愿互利的前提下,组建了53个碧螺春茶专业合作社,实施碧螺春茶叶的集约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品牌化销售、市场化运作。为茶产业的长远发展,区里还分别组建了洞庭东、西山碧螺春两个股份合作联社,设立了江苏省首家茶叶博士工作站,建设了江南茶文化博物馆。积极搭建平台,尽茶之真,发茶之善,明茶之美,大力发展茶叶休闲、观光、旅游,用茶的“和、美、清、敬、雅”文化内涵来带动产业发展,实现茶文化与茶产业的有机结合。

吴中区林业局局长李东分析道:“洞庭山碧螺春今年总产鲜茶160吨,产值2.6亿元。总面积控制在3.1万亩,连续10年产量稳定,但销售价格却稳步上升达10倍之多。我们从不炒作天价茶叶,因为碧螺春只产于太湖东西山的青山绿水间,是绿茶的最鲜嫩的精灵,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稀缺资源。所以,我们始终坚持走优质优价的名牌战略。”

茶种是名茶的基础,洞庭山碧螺春茶业协会秘书长季小明介绍:“我们筛选优良品系,推进茶树良种化。制作碧螺春的鲜叶原料,虽然来自洞庭东西山地方群体种,但茶树品种混杂,350多个群体品种有着不同的芽叶特性和物候期特征。2001年起,我们详细调查了东西山2.5万多亩群体种茶园,初步确定洞庭山碧螺春候选优良母本单株,从中选育出洞庭山碧螺春优良茶树单株,努力推进洞庭山碧螺春原产地茶树品种的良种化和标准化。”

茶叶质量的源头在茶园。为提高洞庭山碧螺春茶叶质量,吴中区大力推广有机种植,绿色防控;努力打造洞庭山碧螺春生态茶园,其中苏州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正在建设最大的有机茶园。

洞庭山碧螺春的名牌战略让茶农们尝到了甜头,在绿色种植基础上,自觉运用科技创新,拓展碧螺春产业链。新开发出的红茶品牌:熙红。产品一出,便赢来了市场。

遥望太湖山水翠,青玉盏中碧螺春。

竹叶青:峨眉精华中国味道

它生长在清新自然的峨眉高山之上,清明前的阳光雨露之中,泡在杯里,它像竹叶般垂直浮于水中,呷一口,滋味甘醇,栗香悠长。这便是--竹叶青。

名山好茶,元帅赐名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四川峨眉山以其雄秀奇幽的自然景观、丰富瑰丽的人文内涵,备受世人推崇。

名山自古出好茶。峨眉山以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出高品质的峨眉山茶。唐代,峨眉山茶已被列为贡茶,《文选注》记载“峨眉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宋代文学家苏轼曾写下“分无玉碗捧峨眉”的佳句,怀念峨眉山茶。明太祖朱元璋御赐峨眉山万年寺茶园,种茶万株,采制入贡。

竹叶青,恰是峨眉山茶的典型代表。

置身峨眉山,泡一杯竹叶青,只见其外形紧细均整,扁平光滑,呈竹叶形,一旗一枪,煞是精致,茶汤黄绿明亮,带栗香,入口鲜醇高爽。这是一杯古老的茶,因为它有千年的峨眉山茶历史;这又是一杯年轻的茶,因为竹叶青的得名仅有几十年。

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冯云飞讲述了竹叶青茶名的来历。1964年4月20日,陈毅一行途经四川峨眉山,在山腰的万年寺休息。老和尚泡了一杯新采摘的绿茶送到元帅手里,一股馨香扑鼻袭来。陈毅喝了两口,味醇回甘、清香沁脾,顿时觉得心旷神怡,劳倦顿消,连问:“这茶产在哪里?”老和尚答道:“此茶是我们峨眉山的土产,用独特工艺精制而成。”陈毅又问:“此茶啥个名字?”老和尚答:“还没有名字呢!请首长赐个名字吧!”经老和尚再三请求,陈毅高兴地说:“我看这茶形似竹叶,青秀悦目,就叫‘竹叶青’吧!”

竹叶青以峨眉山高山独芽为载体,融“禅茶一味”的内涵、“峨眉山水”的意趣、“精工细作”的美学于一体。与平地茶不同,峨眉高山茶随12000余种珍稀动植物一同生长,每一棵竹叶青的成长,更像是一段人生的修行。自诞生之初,要接受磨练。寒冬里,峨眉山普降大雪,高山茶园的温度更偏寒冷,只有能够抵御高山严冬气候的茶芽才能脱颖而出。

只采明前茶

“现在还能在峨眉山上看到采茶吗?”冯云飞回答说,竹叶青都是在清明节前采摘,全部为明前茶。记者追问:“竹叶青明前茶有何不同之处?为何人们都追捧明前茶呢?”

原来,竹叶青的产区为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的高山茶区,这里群山环抱,终年云雾缭绕,茶树接受光照时间短,强度低,漫色光多,有利于茶树中叶绿素、氨基酸含量等增加。清明前的茶树经过漫长冬季的休养生息,营养成分得到充分积累,因而茶叶香气高、滋味浓厚、鲜爽。同时,清明前病虫害少,无须打药杀虫,所以茶叶不会受到污染。

冯云飞强调说,为保证竹叶青干茶的高品质,每年清明前必须采摘完一年的原料。竹叶青茶师们对新茶就如同呵护初生婴儿一般,选茶心最鲜嫩的第一缕新芽,和时间赛跑,加上严苛的甄选、炒制、糅合,制成绿茶中的精华。茶的品质优劣与否,还取决于茶叶的采摘部位,以芽心为佳。竹叶青茶的选材正是如此。每500克竹叶青由35000-45000颗芽心组成。

经历了绵长时光与茶师技法的打磨,竹叶青的质朴之味已自然凝存。竹叶青茶师告诉记者,鲜叶经高温杀青、三炒三凉,在抖、撒、抓、压、带条等十多道工艺基础上,已形成竹叶青自有的标准化工艺流程。现代科技又保证了竹叶青品质一年四季都始终如一。

在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竹叶青茶初加工环节已经实现全自动整套流水生产线加工,车间采用全封闭、高清洁生产方式。鲜叶从采摘运输到工厂后,直接进入初加工车间,无需人工再接触茶叶,完全在生产线中实现鲜叶到半成品干茶转变的整个流程。该生产线属国内首创,突破了扁形芽茶无法全自动流水生产的瓶颈。

竹叶青的鲜叶生产及初加工季节性很强,每年只有2月下旬到4月上旬约40天的生产时间,因此在将鲜叶加工成半成品后,需要将其半成品竹叶青以真空大件包装冷藏在零下10-20℃的库房内,以供全年根据订单陆续出库进行精加工、包装、销售。公司拥有12000立方米的西南最大的茶叶冷藏保鲜库,这确保了竹叶青色、香、味、形四季如新、恒定如一的品质,也保证了消费者全年随时买到的同一级别的竹叶青都是一样的品质。

冯云飞提醒消费者,竹叶青分装成3.6克/袋、4克/袋、50克/袋、100克/盒、228克/盒等不同规格计量的包装,从不以散茶形式销售。

茶品类和茶品牌二合一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产业大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种类名目众多。名茶大多以地域品类来命名,比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但在这些如雷贯耳的名茶品种之下的知名茶叶品牌却寥寥无几。消费者认品类而消费,但是品类不是独有资源。同品类的茶可能就有数百家厂家在生产,容易造成品质和价格的混乱。

竹叶青与其他名茶最大的区别是,茶品类和茶品牌的二合一,惟有峨眉山茶业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竹叶青茶业品牌经理任帆说,目前公司旗下已经拥有两支品牌:“竹叶青”与“论道”,它们先后成为了中国驰名商标。

任帆讲述了竹叶青的品牌故事。企业初创期,一位在茶叶界已经摸爬滚打了十余年的茶人唐先洪,看到竹叶青这个名称被许多茶农使用,造成“叶”出多门,甚至仿冒、伪造。他思考着如何在混乱的市场中寻求理性发展。

1999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竹叶青”茶叶商标属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独家专有,“竹叶青”既是产品名,又是商标名,统一了竹叶青茶品类的出品标准,也方便了消费者识别与购买质量有保证的正品竹叶青。竹叶青一直坚持以竹叶青绿茶品类“独立支撑”竹叶青品牌的“单品类、单品牌”发展路线。

品牌成为除品质标准化之外,竹叶青茶业拥有的另一个核心竞争力。竹叶青在业内率先提出以品牌发展为导向,使消费者从品类认知转向了品牌认知。

茶叶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是一杯健康的饮料,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次与心灵的对话,一个社交圈子,一次可以暂时忘掉烦恼的旅行。人们不仅用味蕾去感受茶叶的滋味,更是用心去发现茶,用心去发现自己、发现世界。

基于此,公司于2002年推出了“平常心”的品牌理念。任帆介绍说,与龙井、碧螺春等绿茶相比,竹叶青褪去了一切并不重要的繁文缛节,一道白练的热水就能烘托其淡雅清醇,竹叶青是一种朴素的美,是一种本真的美,甚至是一种单刀直入的美。任帆说,今天很多竹叶青的忠实消费者正是因为平常心而爱上竹叶青的。

目前,竹叶青茶业拥有无公害定点茶园及茶叶生产基地近40万亩,年生产各类优质茶叶3600吨,并独家拥有“竹叶青”、“论道”、“碧潭飘雪”、“飘雪”、“君临天下”、“宝顶雪芽”等知名品牌。

从农产品到奢侈品

冯云飞走进一家名为论道竹叶青的茶馆。茶馆出自国际设计大师陈幼坚之手,以铜﹑橡木﹑天然磨石作为主题物料,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从街外的繁嚣世界进入其中,就如进入了一个自然﹑宁静的世外桃源,能使身心平衡,缓和紧张的情绪。

冯云飞一边品尝“论道”,一边娓娓道来何为“论道”.

他说,“论道”品牌是对“平常心竹叶青”品牌精神的再次升华。“中国器物文化能上升到道的层次的,唯有茶文化,茶道是茶与道的融合与升华。论道竹叶青的文化定位在于重拾中国文明之精华。”

有人常说,中国上万家茶叶企业却不如一家立顿。赶超立顿的产值也许不是中国茶叶企业的唯一目标,真正的赶超在于能否出现具有中国文化味道的世界品牌。

2006年,沉静、内敛并富有东方神秘色彩的论道竹叶青品牌代表中国第一次出现在摩纳哥顶级奢侈品展上,最高售价为每500克6000欧元,备受热捧。

任帆介绍说,论道竹叶青要求每一颗独芽必须芽形完整,弧度完美,均匀一致。全凭茶艺大师手工挑选,往往每500万颗峨眉高山独芽,才能制得500克成品,其珍贵由此可见一斑。为了追求论道极致的品质,土壤的酸碱都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其种植土壤需要经过10年以上精心调理。

在生产论道竹叶青的原生态茶场里,几乎看不到任何现代文明的痕迹。那些虔心礼茶的茶艺大师,经过抛、抖、撒、抓、压、带等18道纯手工工序,最终才成就了论道的经典之作。

因为论道竹叶青的产量极为有限,与其说是一种极致好茶,倒不如说是茶艺大师的经典杰作。“论道竹叶青它展示了奢侈文化的另一种方向,即精神的奢侈。这是具有五千年中国文化积淀才能产生的奢侈文化。”冯云飞对记者如是说。

论道竹叶青品牌已经成为中国顶级茶叶的代名词,先后8次受邀参加世界顶级奢侈品展。两度被选为国礼,先后赠送给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普京,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使”.

如今,竹叶青作为中国茶叶品牌的一面旗帜,率先在农产品行业提出了以品牌发展为导向,跳出农产品做农产品的思路,以质量创品牌,从最典型的国产农产品蜕变为奢侈品,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冯云飞坦言,这条路且远且长,竹叶青将一如既往走在平常心的路上。

太平猴魁藏在深山的“绿金王子”

“太平猴魁”这个茶名,一言以蔽之,就是“出产于太平县(现为黄山市黄山区)猴坑的绿茶之魁首”。近百年来,此茶名声越叫越响。1915年,当其产量仅以百斤计时,即荣获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1955年,产量只以千斤计时,又被中国茶叶公司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2004年,总产量上升到上百万斤,“猴坑”牌太平猴魁还在中国(芜湖)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被业界公推为“茶王”。

上世纪50年代,太平猴魁属特供品,不是普通人能喝到的。每逢茶季,省茶叶公司到产地征购新茶,封入铁钴,五一节前送达北京,节日当天用于招待国宾。到了2007年,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出访俄罗斯,还将太平猴魁作为国礼,赠与普京总统。作为绿茶中最肥最大的品种,太平猴魁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故事。

正值采茶旺季,记者来到黄山,沿着一条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来的狭窄小道,直抵藏在深山老林中的猴坑,寻访那已演绎百年的绿色传奇。

见到全国最富的茶农

从黄山市中心的屯溪区前往黄山区,几乎是绕着黄山风景区走了半圈。在我看来,黄山像是巨大绿毯上摆放的一块巨型黄玉,而太平猴魁茶园就如掩藏在黄玉边上的一块块绿色宝石。从黄山北门附近钻进大山的一道皱褶,沿着一条澄澈的小溪径直穿入山的深处,新修的水泥路刚好够两辆小车相会而过,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有本省的,也有外地的,显然大多是为茶而来。

一条宽河挡住去路,河上刚修了桥,据说去年车至此还得改乘小船进山,现在可以乘车直抵猴坑村村口。一个多月前,该村还叫三合村,猴坑不过是该村的一个村民组。

到猴坑村民组还有五六公里路,那真不能称作路,更像是硬生生在悬崖上凿出来的一条栈道,勉强够一辆微型面包车通行,最窄处,小面包车的外轮几乎贴着崖壁转动。几辆这样的车子由村里身手最敏捷的小伙子驾驶,出入的无论贵宾、小贩,一律乘它而行。我坐在副驾驶位置上,车门外就是万丈深渊,往下探视一眼,顿觉心跳加快,血冲脑门,赶快左顾而言他。遇到拐弯,年轻的司机拼命地按着喇叭。有车迎面而来,幸好已近村子,对方作了退让。若在方才经过的急转弯,两车相遇,真不知他们该如何处理。

车抵猴坑村民组,虽只26户人家,但人声嘈杂,热闹如市。户户盖的新楼房,一层全都作了制茶车间,里面少则七八人,多则几十人,工人们分工明细,有的从事拣尖、整形、杀青,有的在对鲜叶进行整型、焙制,最后出来的就是成品干茶。一群女工围桌而坐,把早晨摘下的鲜叶,一根根摊放在木桌上,小心翼翼地用双手理成条状,放进浅竹筐。随后送到灶台,置入一口大大的铁锅,炒茶工以手作铲,抄着茶上下翻飞,空气中飘荡着一股浓郁的兰香。再看成品,根根平扁挺直,两头尖实。颜色也由最初的翠绿变为苍绿,叶脉透出一道隐红,这道“红丝线”,是猴魁特有的标志。

全组24户人家,有22户姓方。方安全家有两栋房子,其中一栋全都作了车间和工人宿舍。他告诉记者,他家雇用了几十个工人,来自附近安徽与浙江农村,从事采茶与理茶的,一天包吃包住外,发工资160元;炒茶等技术工,工钱更多些。“今年茶季提前了20天,往年清明前后开始采茶,今年4月13日就开始动手采摘,五一过后这些工人就要陆续返乡了。”

“今年干茶好卖吗?”看着不少买家模样的人在村里踱来踱去,记者问道。“和往年差不多。明前茶每斤可卖四五千元,现在的尾茶,还能卖1200元左右。”

“今年国内高端茶市场有点下滑,但太平猴魁基本上没受影响。这个村民组人均收入可以达到二三十万元,算得上是全国收入最高的茶叶专业户啰。”陪同采访的一位农委干部介绍说。

方安全告诉我们,他每年打理20亩茶山,只需用几个月的时间。“我家2006年就在山外镇上买了套140平方米的住房,一到9月,把这边的房门一锁,就住到那边去,一直住到来年茶叶发出新芽。我的父母一年四季都住在那边。”“现在村子里户户在镇上有房,春节这边根本见不到人。大年三十,大家就在城里相聚啦。”村民组长方观九在一旁补充道。

猴坑品“猴韵”

猴坑这个村名,自然与猴子有关。

当地人传说,很久以前,黄山上有对白猴夫妻,生养了一只小猴,一家其乐融融。一天,小猴贪玩走失,公猴急忙出外寻找,留着母猴看家。老猴一路攀山过涧,好不容易来到猴坑地界。由于长途劳顿,加上急火攻心,它患了重病,奄奄一息。山民发现了病卧山冈的老猴,连忙采来草药救治。老猴转危为安,为了报答山民救命之恩,便在猴坑栖居下来帮助干活。他攀上悬崖峭壁,采来一种清香肥嫩的茶叶,深得大家喜爱。老猴终老于此,人们就把它生活过的地方称为猴坑,把它采摘过的茶叶命名为猴魁。而那只呆等在黄山北海峰顶的母猴,天长日久化作石猴,成为了当今的黄山一景:猴子望太平。

美丽的传说,总会有鲜活的现实作为源头。时至今日,猴坑依然山高路险,古时候这儿想必就是猴群的领地。北宋末年,官府腐败,民怨沸腾。出身于歙县的方腊揭竿而起,后被官兵残酷镇压。作为方腊族人的方秋涯为躲避官府追杀,领着家人躲进猴坑,种黍植茶,代代繁衍。从那时起,猴坑一带多出好茶的记载,开始见诸史籍。

时至今日,太平猴魁的核心产区,是以猴坑为中心的周围12个村民组,总面积19平方公里,区内有437户人家,1400余人口。然而论茶的品质与价格,猴坑的仍属最高。今年受大环境影响,高端茶价格回落,只有猴坑出品的干茶,价格基本没有往下掉。

爬上一面陡峭的山坡,我们来到一棵“茶树王”前,它的枝条上系着不少红丝带,是村民举行新春开摘仪式时留下的信物。这棵“茶树王”与周围茶树的最大特点,就是芽叶肥壮。同是采摘“两叶包一芽”,别处鲜叶不过像是茉莉,就一小朵,而“茶树王”的芽叶,则是肥肥硕硕的一长根,用手估一估,足有八九厘米长。这简直不能称作“叶”,而应叫作“棵”。而采这样的“茶棵”,按理说一会儿采个十斤八斤的没问题,其实不然,因为猴魁采摘极为考究,有所谓“四拣八不要”:拣高山,拣阴山,拣生长旺盛的柿大茶茶棵,拣挺直茁壮的嫩梢;对夹叶、过大过小、瘦弱、叶片全开、生长不健全、色淡紫色、节间过长、有病虫害的芽叶,均不能要。另外加上一条:清晨朦雾中上山采茶,雾退即收工,一般只采到上午10时。因此一个采茶工一上午也就只能采个四五斤鲜叶。

猴坑位于海拔700米以上的高山上,坑峪幽深,山水相映。茶园多是一小块一小块的,位于山的阴面,四周植被覆盖率超过90%,平时雾大雨多。土壤是变质页岩风化后形成的乌沙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这些不可复制的环境与条件,造就了它的独特品味。据说多年前南美洲的玻利维亚总统酷爱猴魁,曾经派人前来购买茶籽,聘请茶工,欲试验移植,费了很大功夫,却最终未获成功。

身兼猴坑村党支部书记、猴坑村村委会主任和猴坑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方继凡,领着我们在公司的一间茶室坐定,给我们每人冲泡了一杯猴魁新茶。苍绿色的干茶,遇水便很快变得嫩亮,在玻璃杯中竖直起来,杯子里于是只见茶不见水了。吮过兰花异香,再呷一口茶,顿觉香高鲜爽。紧接着,一股甘甜浓香的滋味,充溢舌颊。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猴韵”了。“太平猴魁可是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极品猴魁就是七泡八泡还有滋味呢。你们一定要多喝几道!”方继凡的劝茶,明显表示出一种“自命不凡”。我们由衷地回报以畅饮。

谱写新徽商传奇

方继凡戴着一副细巧的眼镜,一脸儒雅,完全不像是出生于猴坑的地道农民。他创办的黄山市猴坑茶叶有限公司(前身为新明猴村茶场),是目前最大的太平猴魁生产企业,也是太平猴魁茶叶企业中唯一的“中华老字号”。在公司大门口迎接我们时,他拄着拐杖,伸出的手不停地颤抖。原来,他上月赴上海找规划专家商议开发猴坑村的旅游业,不料在高速公路突遇车祸,司机当场断了气。他也受重伤,幸亏救治及时,才又回到了祖祖辈辈辛勤耕耘的茶山。

“徽骆驼,苦备尝,春风满面鬓如霜。赢得无徽不成镇,千年史册话徽商。”在猴坑茶叶有限公司新建的茶叶博物馆里,我们了解到,太平猴魁的历史,既是一部猴坑一带茶农奋力拼搏的历史,也与中国十大商帮之一的徽商有着直接的关系。

太平猴魁能够叫响世界,不能不提到一位猴坑的茶人——方南山。作为方秋涯的13代孙,方南山自幼迷上了茶叶,居然为此终生未娶。他从进山购茶的商人那儿得到启发,着手改进种茶与制茶技艺,使得茶叶品质有了飞跃式的提高。1910年,他在猴坑狮形头培育的太平猴魁,一举夺得南洋劝业会“优奖”。1915年,已经小有名气的太平猴魁,经“太平第一茶商”刘敬之等人推荐,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方南山带着参赛茶叶,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来到美国旧金山。他见洋人对中国茶叶不甚了解,光顾者很少,就在中华馆旁的木屋开设茶室,烹泡魁茶,立时香气四溢,吸引八方来宾。结果荣膺“一等金奖”,载誉而归。

博物馆内还有一件文物特别引人注目,即孙中山专门为太平猴魁题的词:“饮杯猴茶,如得知已,可以无憾。南山先生鉴。”这又引出一段佳话:1912年,孙中山乘“联鲸”号兵舰沿长江考察,抵达芜湖码头。正在芜湖开设“南山茶号”的方南山,到码头迎接并奉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孙中山品茗之后十分欢喜,立即题词并盖上印章。

近些年,太平猴魁及猴坑茶叶公司获得的各种奖牌奖杯,布满一间大大的展室,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在全国43品名优绿茶中被评为第一;1990年,再次荣列全国名茶46品之首。太平猴魁“绿金王子”的地位,一直受到业界公认。

要保持这种地位,对于茶人来说,面临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要把分散在沟沟壑壑的农户组织起来,引导他们统一施用农家肥、生物农药,接受“公司加农户”的管理模式,杜绝外地茶叶冒充正宗流入本地市场,在全国建立起庞大的营销网络,其间工作量之大,困难之多,真是一言难尽。

方继凡作为猴坑方氏茶人第十七代传人和太平猴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正从先辈那里继承“徽骆驼”精神,带领自己的团队,为太平猴魁开创新的天地。人们期待着,一部新的徽商传奇,在他们手上完美地续写出来!

如何鉴别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成茶外形为两叶抱一芽,俗称“两刀一枪”。平扁挺直,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色泽苍绿匀润,素有“绿金王子”的美誉。白毫隐伏,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入杯冲泡,缓缓开展,或沉或浮,犹如“刀枪云集、龙飞凤舞”。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汤色清绿明澈,兰香高爽,滋味甘醇,有独特的“猴韵”。品饮时能领略到“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

猴魁之路

1900年在黄山区(原太平县)猴坑一带创制

1910年首获南洋劝业会“优奖”

1915年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一等金奖”

1955年被中国茶叶公司评为“中国十大名茶”

2003年获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2005年《太平猴魁茶》国家标准颁布实施

2007年作为国礼由胡锦涛主席亲送俄罗斯总统普京

2008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1年商务部授予猴坑茶叶有限公司“中华老字号”称号

2012年获“2012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

都匀毛尖:饮罢浮花清香味

不久前,一条名为“贵州没什么可牛的,只是……而已”的微信在人们的“手机圈子”里蹿红,并吸引了众多网友在各大网站、论坛、帖吧以此句式造句,网友们缀以贵州“珍宝”接龙,对贵州的绿色、生机与活力进行白描。诸如“贵州没什么可牛的,只是省会贵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获得了个‘中国避暑之都’的称号而已”;“贵州没什么可牛的,只是亚洲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在这而已”等等,在网络上火爆非常。

网友给都匀毛尖造的句子是:“贵州没什么可牛的,只是有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都匀毛尖而已。”而茶学家庄晚芳先生早就盛赞道:“雪芽芳香都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饮罢浮花清香味,心旷神怡攻关灵。”这样一种茶,让人愈发想要探个究竟。

“此茶可叫毛尖茶”

在贵州流传这样一种说法:贵州出好茶,都匀出名茶。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是世界最早的茶树发源地之一,世界最早的茶籽化石“梅子”就是在贵州发现的。两千多年前,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贵州所产茶叶作了这样的评价:“往往得之,其味极佳。”都匀茶作为贵州高品质名优茶的代表,其上乘的品质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一致公认。唐宋时期,都匀由于地处偏远,文化经济相对落后,这里的茶叶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了明代,居住在当地的苗族和布依族先民们在田边地角遍植茶叶,除了自家饮用和待客外,还以茶充赋,以茶纳贡。据史料记载,明崇祯皇帝品尝到都匀上贡的茶叶后,见其形似鱼钩,品质上乘,非常喜爱,赐名“鱼钩茶”。明代洪武年间,都匀农村形成大片郁郁葱葱的茶园,御使张鹤楼贬职充军都匀,曾前往五山(今都匀郊区团山一带,为都匀毛尖茶原产地之一)游览,步入茶山,禁不住诗兴大发:“云镇山头,远看青云密布;茶香蝶舞,似如翠竹苍松。”到清代,都匀已经有了官府管理茶园的记载,而且直接由知府兼理,规模也不小。在18世纪末,广东、广西、湖南等地的商贾,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换取鱼钩茶,并经广州远销海外。

1915年,都匀极品茶叶和贵州茅台酒一同被选送到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结果贵州茅台战胜群雄夺得金奖,都匀茶叶也以其独特的品质获得优奖,双双载誉而归。自此,都匀茶叶“输销边粤各县,远近争购,惜产少耳。”

1956年4月的一天,都匀县团山乡茶农高级社共青团支部“为表心意”,寄了3斤都匀的特产——鱼钩茶给毛主席品尝。9天后,社员们就收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的特挂信,信是打字机打的:“你们寄给毛主席的茶叶已收到,中央曾有规定,不准给毛主席寄东西,经主席批准,寄给你们十六元作成本费。”落款是中共中央办公厅,但下面有毛主席亲笔签的字:“茶叶很好,今后山坡上多种茶,此茶可叫毛尖茶,毛泽东”。毛主席回信一事霎时在十里八乡传开了,各地群众纷纷涌进团山乡学习观摩。毛主席亲自为都匀毛尖命名一事也被传为佳话,都匀毛尖随之名声大噪。价廉物美的大众茶备受青睐

都匀地处贵州高原南面,境内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昼夜温差较大,极有利于茶叶的生长。都匀毛尖生长在海拔1400—1600米的山上,主要产地在团山、哨脚、大槽一带,这里日照时间长,土壤结构独特,土质呈酸性或微酸性,内含大量的铁质和磷酸盐,使得茶叶内含有十分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芳香物质,也造就了都匀毛尖的独特风格。

海拔1738米的螺蛳壳山,是黔南第二高峰,位于都匀以西,与斗篷山隔江相望。螺蛳壳山东起甘塘镇,西依摆忙乡,其间延绵着10万亩的茶山,被称为“百里毛尖长廊”。

车近螺蛳壳山,远远近近的绿色一下子扑到眼前。午后的阳光在成片的茶林上跳跃着,让人分不清哪里是边界。这才知道,当地人的介绍所言不虚:茶山植被覆盖率近100%!

在摆忙乡,记者真切地感受到茶乡的魅力。摆忙乡位于都匀市西郊外33公里,是都匀毛尖茶的原产地,如今这里共有61000亩茶园。

据摆忙乡党委书记李永培介绍,摆忙乡的村民大多靠茶为生,“今年因为天气好,3月6日就采摘了第一批春茶,较往年提前了20余天。”李永培说,都匀毛尖茶是全手工制作,采茶青时不能用指甲掐,只能小心翼翼地拔出芽头,一斤成品茶叶大约有7万颗芽头,需要茶农们重复同样的采茶动作7万次以上。今年的春茶采摘期间,摆忙乡的茶农采一天茶大约能有220元的收入。目前,摆忙乡有茶场、茶叶公司等涉茶企业8家,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18家,茶农采茶后,可以直接卖给茶厂或合作社就地加工。

“好山好水才能出好茶。”在茶园里,李永培边走边介绍:“都匀毛尖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名茶,与高寨水库有很大的关系。”这座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的人工湖泊,是都匀市海拔最高的水库,它的建成有效地调节了茶山的气候。由于地处高原台地,长年水雾缭绕,这里出产的茶叶品质好,绿色无污染,青翠的茶叶似乎都透着温润。

天色渐暗,分布在螺蛳壳山脊的摆忙乡村寨也安静下来。这时候随便走进一户人家,便会闻到满屋的茶香,一家人围坐在桌边,一盆老腊肉,一锅酸汤,一边吃饭,一边品茶。“晚上是摆忙乡最惬意的时候。”李永培笑着说。

今年,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档礼品毛尖的销售普遍遇冷,而散装毛尖则备受青睐。都匀毛尖零售的最大集散地——文峰路茶叶市场内,每天仍是人头攒动。

市场的变化,茶企已经提前感受到了。“去年我们的茶叶销售额达到1000多万元,今年估计只有三四百万元。”贵州匀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卢永乾对记者说,因为提前预计到相关政策对茶叶销售可能带来的影响,匀山茶业已将今年的产量降为去年的一半。从匀山茶业9个直营店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今年的春茶大概销售了15000斤,每斤的价格比去年降低了20%。都匀毛尖的生产标准定的比较高,尤其是春茶,只采一芽一叶。“尽管价格降低了,但是质量仍然是有保证的。”卢永乾向记者郑重地说。

目前,匀山茶业拥有2000多亩自承包茶园,还有3000亩与专业合作社合作的茶园。“应对市场的变化,一方面要节省开支、压缩生产,另一方面我们也打算多生产价廉物美的大众茶。”卢永乾向记者介绍,都匀毛尖除了有春茶,还有夏茶和秋茶,去年匀山茶业一直到9月26日才停产。因为春茶的销售没有达到预期,对于夏茶和秋茶的销售,卢永乾充满了期待。

打造品牌闯开国际市场

不久前,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茶产业发展模式创新高峰论坛”上,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茶叶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公布了2013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都匀毛尖品牌价值评估达12.93亿元,较2012年的11.39亿元品牌价值上升1.54亿元。被称为我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年度风向标的这一评估报告,无疑再次提升了都匀毛尖的知名度。

在此之前,都匀毛尖还荣获过“2010年上海世博十大名茶”、2012年北京茶博“金芽奖”和“中国绿色茶叶示范”等荣誉称号。尽管都匀毛尖盛名在身,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很少为外省人所知。贵州的高山造就了都匀毛尖的高品质,但也将都匀毛尖挡在了山里。由于山高路险,贵州至今仍是全国高速公路最少的几个省区之一。“由于交通不发达,茶农的茶叶多数被就地消化了,而走出省外的茶叶,多数也被茶叶批发商当做其他名茶卖掉了。”都匀市委书记刘建民说。目前,都匀市茶叶种植面积达22.39万亩,可采茶园面积近10万亩,茶叶总产量达2000多吨。

据都匀市茶叶办公室介绍,自2010年以来,为提高都匀毛尖的品牌竞争力,当地实施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质量、统一宣传、统一价格、统一店型”的“六统一”品牌战略。黔南州多家茶叶企业自发组织成立了都匀毛尖茶生产企业行业协会,以“企业+农户”的模式分工细化都匀毛尖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保证茶叶质量,凝聚品牌的影响力。目前,都匀所有茶场生产的毛尖茶在销售时都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包装,包装分“梅”“兰”“竹”“菊”四款,寓意“春”“夏”“秋”“冬”。每家茶叶生产公司在统一的包装上再印上自己的商标,以示区分。也正是从2010年开始,都匀开始参加香港国际茶展,都匀毛尖绿色与生态的品质,深得香港市民及国际客商青睐,通过这一平台,都匀毛尖真正进入了国际视野,并看到了国际市场的广阔前景。

2012年,“努力提高茶叶加工能力和水平,提升黔茶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被列为积极发展贵州特色轻工业的重要举措。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贵州盘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启动了全省优势茶企整合工作,推出“贵天下”这一品牌。目前,集团拥有贵州贵天下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黔南州贵天下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湄潭盛兴茶业有限公司三家茶叶公司,品类涵盖都匀毛尖、遵义红和湄潭翠芽等贵州名茶。

据黔南州贵天下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潘勇辉博士介绍,公司现有茶叶基地8个,其中都匀4个,拥有核心茶园5万余亩,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连接带动茶农3万余户,覆盖茶园16万余亩。公司还计划用5年时间新建茶叶基地5万亩,实现自有茶园总面积10万亩,其中建设认证有机茶及绿色食品示范茶园6万亩,无公害茶园4万亩,力争到2017年企业所有茶园全部实现绿色化、国际化生产。目前,公司春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销售形势良好,夏茶也已接到了大量订单。

潘勇辉说,4月底,根据欧陆集团出具的权威检测分析报告,贵天下的春茶全部通过欧盟检测标准,另据介绍,送检的都匀毛尖55只茶样中,29样达到欧盟有机茶出口标准,20只茶样符合欧盟出口标准。欧陆集团是欧洲检测领域的顶级检测机构,也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检测机构。这一权威检测肯定了都匀毛尖的绿色、生态、有机、健康与安全,也为都匀毛尖进军欧盟等海外市场奠定了基础。

都匀毛尖茶保存方法

都匀毛尖茶的保存应注意防回潮、防光照、防高温、防挤压、防串味。茶罐、茶听、茶袋等包装品必须密封,并单独存放于阴凉干燥处。注意轻拿轻放。最好将茶罐盖严并用胶布封口,然后置于干燥之处,不宜存放于食品柜或冰箱中,以防串味。如此保存可保茶叶两年不变味,不脱毫毛,不霉变。

如何鉴别都匀毛尖

在市场上购买都匀毛尖茶叶时,应认真鉴别,以防假冒伪劣产品。

看干茶:正宗都匀毛尖干茶色泽绿润、条索紧细卷曲有锋苗、白毫满布,闻之茶香飘逸、鲜爽清新。

品茶汤:上乘都匀毛尖茶冲泡后,茶汤黄绿明亮,香气嫩香持久,滋味鲜爽,回味甘甜。

审叶底:都匀毛尖茶的原料是在清明前后采摘的第一叶初展的细嫩芽头,经冲泡后,叶底仍现芽叶,细嫩均匀,柔软鲜活。

庐山云雾:一盏清茗酬知音

庐山云雾茶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负盛名。记者日前登山品茗,体味到“峰奇山秀水清茶”的独特韵味。

观茶园:“雾根”育佳茗

初夏之际,正是庐山多雾时节,我们从晴空万里的山下,一路盘旋上山,渐入雾海,山影忽隐忽现,山路雾雨朦胧,我们直接登上了海拔1000多米的庐山植物园。

这座植物园是由老一辈著名植物学家、中国近代植物学奠基人胡先骕、中国蕨类植物学创始人秦仁昌、中国植物园之父陈封怀3位先生于1934年亲手创办,是我国第一座亚热带山地植物园,也是庐山上最高的茶园。陈封怀曾有诗云:“匡庐云雾绕天空,名茶育出此山中。陆羽未尝真风味,红袍原在月轮峰。”

走进植物园,云雾在眼前飘飞,我们犹如漫步云中。“这里可是庐山的云顶啦。”领我们参观的茶场负责人说:“当年,植物园长陈封怀从山下引种了1亩茶树,作为5000余种迁地保育植物之一。谁知这茶,却种成庐山云雾茶的极品,山高雾寒出好茶。”果然,山后的斜坡上有一片不大的茶园,一棵如张开的巨伞的松树下,低矮的茶树枝肥叶壮。正说话间,山上的雾气更浓了,渐成飘飞的细雨,我们向茶园深处望去,正是“云雾山中茶,松涛浪里生。”该负责人接着介绍:“1959年8月5日,朱德元帅视察庐山植物园时,品过庐山云雾茶,即兴赋诗: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从上世纪50年代末,庐山云雾茶便成了特供茶,每年采茶时节,都有专人在指定茶山采摘,专门供应北京。

陪同访茶的作家潘浔介绍说:“庐山高插云霄,位于北纬29.35°。南濒鄱阳湖,北倚长江,是集山江湖于一体的奇峰秀峦,瞬息万变的云海,奔雷堆雪的银泉飞瀑,使庐山年雾日超过190天,茶叶生产季节,空气湿度均在80%以上。且土壤肥沃,茶生其间,具有独特风格,世间不可多得。”

从庐山北登山,至10公里处,便是马尾水风景区,在这里我们见到专做妈祖圣茶的曹俊平先生。他说:这里犹如太极图的交点,是登山道由左山右崖向左崖右山的转换处,山下长江、鄱阳湖水汽上升及山上云雾下沉,均在此交汇,可说是庐山的“雾根”。此处生态茶园所产的妈祖云雾茶,具有兰栗香味,回味甘甜,润喉醒脑,而且很禁泡,有“头水、二茶、三泡四泡是精华”之说。

庐山钟灵毓秀,叠石为峰,断壑为崖,临江面湖,泉流飞瀑,云蒸霞蔚,庐山云雾茶便出产在这高峰深涧之间。庐山露语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袁辉说:“庐山云雾茶园大多是原生态的,汽车根本开到不了跟前。有一次,我同客商到汉阳峰下的茶园选茶,下车后,步行又走了1个多小时,周围青山绿水,云雾缭绕,美极了。这样的茶能不好喝吗?”

庐山云雾茶茶种丰富,种茶高度各有不同,各地小气候也不一样,因此,茶味略有区别。庐山文物管理所的陈岌先生就能品出云雾茶产自庐山哪一峰、哪一谷,是山上,还是山下。他说:“庐山云雾茶有四品:初品有涩,二品留香,三品回甘,四品寡淡无味。另有三香:兰花香、栗子香、豆花香。要喝到兰香云雾茶,是要靠缘分了。”

品茶味:诗文添异香

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宣传部副部长崔小毅拿着新出版的《庐山老镜头》告诉我:“这本书里,有宋美龄在上世纪30年代用庐山云雾茶招待外宾的镜头。”那时,庐山是民国政府的夏都,每年夏季,当时的名流要员都会来庐山避暑,品庐山云雾新茶是一种时尚。”

庐山云雾茶不仅品质好,而且,是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茶,是茶禅相通的佳作。庐山种茶始于东晋,起初多由寺庙僧侣培植,当时高僧慧远大师的亲手种植的茶树,成为庐山云雾茶的祖茶,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据《庐山志》载:东汉时,庐山的梵宫寺院多至300余座,僧侣们攀危岩,冒飞泉,经常采野茶以解饥渴。更有一些寺庙在白云深处,劈岩削谷,栽种茶树,焙制茶叶,名云雾茶。

自晋代以后,不少诗人学者上庐山隐居和游览,留有赞美庐山的诗文,不少都涉及庐山茶叶。白居易曾在庐山香炉峰结草堂居,辟园种茶。并吟诗曰:“平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如获终老地,忽呼不知还。架岩结茅宇,壑斫开茶园。”他在《重题》诗中还曾吟道:“长松树下小溪头,斑鹿胎中白布裘;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

随后,唐代的陆羽在《茶经》中品评天下十二名泉,其中庐山就有3处:庐山汉阳峰康王谷帘泉为天下第一泉;观音桥的招隐泉为第六泉;天池为第十泉。宋代周必大在《庐山录》中说:“循溪源有大池纵广十丈,梵护皆以石,溪上紫霄峰,铁塔在焉。……村民以三、四月一往来,茶约十里云。”宋时刘显绩的《酬友人馈庐山茶》中写道:“日下轻飘到,山中香茗来……何时云雾窟,相与汛清杯。”

北宋时,庐山云雾茶一度破列为贡品。这时虽未明确地出现云雾茶名,但从北宋诗人黄庭坚的诗中,隐约可见云雾茶的影子了。诗云:“我家江南摘云腴,落岂霏霏雪不如。”这里所写的“云腴”即指白而肥润的云雾茶茶叶。明代诗人王世懋赞美庐山茶:“金牙碧玉云中生,赞美桃李莫如君。五老峰下成绿海,茶香千里万年名。”

庐山云雾茶协会会长胡林说:“庐山山好、水好、茶也香。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与庐山云雾茶结缘。受庐山凉爽多雾的气候及日光直射时间短等条件影响,形成其叶厚、毫多、醇甘、耐泡、含单宁、芳香油类和维生素较多的特点,不仅味道浓郁清香、怡神解泄,而且可以帮助消化、杀菌、解毒,具有防止肠胃感染等功能。云雾茶有六绝: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甘甜,是绿茶中的精品。用庐山山泉沏茶,其滋味更加香醇可口。”这正是: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论茶业:做大靠品牌

据胡林介绍,从2008年起,庐山云雾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只有庐山山体内所产的茶,才能称为庐山云雾茶。现在,市场对庐山云雾茶的认识非常有限,无论价格还是生产规模都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庐山云雾茶在计划经济年代一直作为北京的特供茶,不愁销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衰落,市场上真假难辨。景区里,一些外地茶冒充云雾茶,以次充好,低价倾销,败坏庐山云雾茶的声誉。

我们在庐山别墅村参观时,看到一些游商向游客兜售庐山云雾茶,一听200克罐装茶叶才卖20元。庐山露语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袁辉说:“那些都不是庐山云雾茶,这些贩子的行为,不仅砸了庐山云雾茶的价格,更砸了庐山云雾茶的牌子。”

庐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崔峰进一步分析说:“庐山云雾茶天生丽质,由于产量少,市场认可度有限。另一方面,庐山山体不大,宜种茶面积有限。云雾茶栽种在山间崖畔,各个茶场,各自为战,形成了散、乱、小的状况,难以形成与品牌相匹配的规模。”

2007年,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加快整合资源,决心做大做强庐山云雾茶产业。由庐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出资组建了庐山露语茶业有限公司。作为庐山云雾茶产业化开发的主体,以构建云雾茶“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为核心,联合庐山茶科所茶场、庐山云雾茶厂、庐山茶厂、庐山林场茶厂等骨干企业,整合了3000余亩茶园,今年仅春茶产量就达30万斤。

露语茶业有限公司以云雾茶的机械化、清洁化、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从提升云雾茶生产品质入手,统一收购鲜叶、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逐步实现庐山云雾茶的产业化、规模化和正规化经营。先后投入了2000万元,购置了4套现代化的茶叶生产流水线,新建了茶叶加工车间、包装存贮车间。产品分为御品、尚品、尊品三个等级,包装设计新颖独特,统一标注QS质量认证、原产地域产品、有机食品、原产地证明商标等标识,通过努力,使得庐山云雾茶进入到国旅集团的连锁免税商店中,行销全国。

露语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庐山云雾茶产销管理新模式,兼顾茶农、茶场、经销商、顾客和公司的利益,共同收益。以弘扬云雾茶文化为核心,整合庐山云雾茶资源,力争形成年产值超亿元、利润超千万的目标。

袁辉总经理说:“我们将庐山云雾茶与旅游结合,由农副产品,提升为旅游产品,将来争取做成文化产品。积极开发庐山云雾茶的高端新品,提高庐山云雾茶产业效益。”崔峰也充满信心地说:“茶是自然的精灵,品茶不仅要品色香味,更要看生长环境和茶叶的内在品质。庐山云雾茶吸附了空气与土壤中的有益物质,每斤3万芽头,虽然不如龙井、碧螺春那样清秀,但由于出水雾重,营养丰富。所以经久耐泡,有益健康。这么好的茶,要坚持走名牌战略,以优质优价的品牌带动市场销售。”

据袁辉介绍,他有个加拿大客商慕名前来公司定购庐山牌云雾茶,这位客商第一年亲自到茶园选茶,第二年又来公司监督包装运输。“现在,到了茶期,他发个电子邮件,列明购茶数量,便把茶款汇来了,让我们帮他选好茶,直接寄到加拿大。这就是品牌质量和诚信经营,赢得了客户对庐山云雾茶的信任。”

与庐山云雾相伴而生,像庐山一样美好的庐山云雾茶正在市场中发展壮大。

信阳毛尖:别有意韵嫩叶间

登上小山顶,但见茶树层层叠叠,在阳光下铺陈开来,在天地之间铺开一片嫩绿;微风拂过,茶香四溢;捏起数片嫩叶,撒入透明的玻璃杯里,看着那几点嫩绿在没有加过温的矿泉水中袅袅娜娜旋转下落,在惊诧的同时心中一片祥和寂静。穿过信阳毛尖集团龙潭茶叶有限公司窗明台净的制茶车间,绕过一个个手工茶萝,去看那一抹抹绿色奇迹般地被分拣出来,去听专家细说信阳毛尖的靓形与特质,才明白高端茶叶为何那么珍贵,为何有人套用唐诗说:叶叶皆辛苦……

日前,记者走进信阳毛尖原产地和主产区河南信阳浉河区,去体味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前世今生。

采茶

“品茶可分干品、湿品,信阳毛尖色泽翠绿若老柳,体披白毫,称得上是细、圆、光、直,个性明显,经80℃热水冲泡,它的绿色意味被激发出来,于是其茶汤呈嫩绿、黄绿,明亮清澈,清香扑鼻!”在去往茶山的路上,浉河区委宣传部部长陈信胜讲起信阳毛尖的品相来,仿若评书,头头是道,让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一杯热气袅袅的清茶,一阵阵想象中的飘香将我心神带向遍野绿色的茶山。

早在唐代,浉河茶就已成为贡茶,而浉河地区种植茶树的历史更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接近南湾湖的时候,两旁的山坡上开始呈现出别样的绿色,那是一层层的茶树。已成黄绿色的地方是采摘过的茶林,通过修剪防止虫害;有些地方仍是绿意盎然,有几位茶农在那荡漾了近千年的绿色海洋里用劳动点缀着如画般的风景。如今浉河区的茶园面积已经发展到56.5万亩,2012年茶叶产量达到2.2万吨,涉茶产值50.6亿元。区内的五云(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连云山、天云山)、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寨(何家寨)、一门(土门)是极品信阳毛尖和优质信阳红的主要原料出产地。

除了这些地方,浉河可谓是处处有茶园。在环南湾湖路上,无论是道边、山坡,或是远望可及的高山上,到处都可见低矮翠绿的茶树林。同行的浉河区副区长王海长生性开朗,大说大笑,他指着两旁的茶林说,其实茶文化平易好懂,比如高山上产的茶就叫大山茶,低山上产的茶就叫小山茶,路边平地上产的茶就叫田改茶!

汽车停住,车门一开,浓郁的茶香被初夏的暖风和草木香裹挟着不由分说地挤了进来。这里处处都是开放的景区,车可以停在任意一座茶山旁,然后顺着弯弯曲曲的采茶路,游逛到山顶,而茶香始终追随着你。站在小山顶,阳光洒遍周围,举目远望,茶林仿佛是一条绿被顺着各种各样的地势铺陈延展,无论是平地还是丘陵,处处都弥漫着那飘散着香味的绿色。

微风拂过,吹起微微的茶浪,吹得眼前茶树上尖端的嫩芽翠绿欲滴惹人喜爱。同行的人伸出手想要采摘,我赶紧上前制止。王海长标志性的大笑打消了我们的顾虑,他说:“没关系,茶农不计较这些,这里的茶园都是开放的,游客可以任意游览观赏,只要不是恶意破坏就行。”以茶促旅游是浉河区委区政府近年来的重要举措,他们制订了《信阳市浉河区茶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推动文新三园、广义印象园等一批茶旅游项目建设,而开放的心态正是这种举措的人文保障。听了这番介绍后,我们每个人都采了一两片嫩尖轻轻地放在衣兜里,也把一片茶香轻轻放在心底。

对面山坡上,绿色正肆意地弥漫,一棵板栗树顶着一树的白花在风中招摇。风大起来了,从我站立的山头一脉地吹过去,茶树和板栗树的树身都向那边倾斜,就像一面特立的旗帜引领着一片绿色的娃娃向阳光的源头奔跑……绿茶干茶有木香、花香、蜂蜜香以及板栗香等香味者为上品,带有青草味的为下品。信阳毛尖正是如此,气味高爽,带有果木香味。据浉河区区长邵七一介绍,浉河的茶园,在茶林中往往会种上杏树、板栗树或其它果树,一为传味,二为鸟雀留下栖息的地方,使得鸟雀可以为茶树除虫。

陈信胜说,毛尖之所以成为毛尖,原料好只是第一步。人工制茶更是关键。

制茶

一尘不染的现代化车间里,高大如洗的玻璃窗下,一条十多米长的不锈钢生产桌旁,十几名工人穿着消毒服,戴着卫生帽、口罩,低着头一丝不苟地在摘拣着茶叶。而我们只能隔着参观通道的玻璃墙向里面远远地张望。在信阳毛尖集团龙潭茶叶有限公司的制茶车间里参观采访,这制茶的第一道工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信阳毛尖集团是信阳生产信阳毛尖的龙头企业,它有两大品牌,其一便是龙潭。”陈信胜的话音未落,被王海长称为茶教授的公司副总经理倪宝春来到了眼前。倪宝春温文尔雅,说话不紧不慢,说起制茶过程来如叙家常、娓娓道来,他的陈述有着毛尖一样的清新舒畅:

信阳毛尖的制作基本分为筛分、摊放、杀青、揉捻、初烘、复烘、毛茶整理等几个过程。手工制作和机械制作略有不同。我们刚才看到的第一幕便是筛分。杂质多、叶大的绿茶属于下品,所以筛分由手工来完成可以满足高标准的要求。其它过程也是如此。

“正所谓叶叶皆辛苦啊!”陈信胜插进来的话让我们在场的人频频点头。工作人员给每人沏了一杯成品,那茶叶在杯底整齐地绿着,一片片饱满而鲜嫩。这样的好茶来源于每一道工序的一丝不苟。

烘焙车间宽大明亮,当厅摆放着几十个整齐的不锈钢架,上面便是用于摊放的竹编的簸箕篮。龙潭公司制茶的过程可谓古今合一:他们的消毒流程、制作器皿工序以及各种设备运用都属于现代化范畴,而制茶的主要工序却都由经验丰富的老工人来完成!

工作人员拿来一些实验散茶,放在簸箕篮上,倪宝春为我们演示摊放翻检和烘焙的工序。讲解完毕,我也试着操作了一遍,倪宝春在一旁指导:手心不能向下,要向上;手指不能并拢,要张开;烘焙时不能静止,要晃动……很快,我便出了一身汗,但我却有了一个重大的收获:毛尖是这样炼成的。

毛尖属于不发酵茶,但它的制作过程一点都不简单。如生锅烘茶时,温度感必须掌握的极好,何时投放茶叶,何时挑翻稍快,何时把尖收拢,都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因此,浉河区委区政府将吸纳专业人才作为重点工作,已选派100多名大学生村干部到茶乡基层工作,为茶叶生产服务;同时积极培养种、采、品、卖以及制茶的能手。目前浉河区茶叶局有多名茶学硕士在那里任职,信阳毛尖集团也有多名茶业专家在其中辛勤耕耘。有了这样的人才机制,信阳毛尖集团成为了信阳茶业的龙头企业,它与文新茶业有限公司入选全国茶行业百强企业。

茶好,茶源要好,制茶工艺更要好。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信阳的新老茶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信阳红茶业有限公司入选省级龙头企业,五岳国茶有限公司连续多年在国内外茶叶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并被评为“最受港澳茶客欢迎的中国茶叶品牌”,浉河港两潭茶叶专业合作社入选“中国茶叶十大专业合作社”,浉河港联农茶叶专业合作社入选“中华供销总社全国示范社”。茶企业的进一步壮大,加快了浉河区茶产业生态化建设、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步伐,提升了全区茶叶产业总体制茶水平。

品茶

仿古的雕花窗格洞开,一杯信阳毛尖在窗下暗红色的木桌上,静静地冒着气。普洱、红茶用紫砂,而对于绿茶来说,玻璃杯就是最佳的茶器。先加水,后投茶,被称为茶艺中的上投法。数十片茶叶被纤纤玉手轻轻捻起,投入透明的热气中,缓缓地下落,慢慢地沉入杯底,很多白色细毛却同时升起,仿若在杯中唤来了一场春雪。

陈信胜说,此茶因其叶细尖而直,有如针状,又身披白毫,所以称为毛尖。此时,我想起了在茶园见到的茶树上的嫩尖,确实在翠绿的芽尖上有纤细的白毛。我摸出了衣袋中采摘的那两片嫩叶,看着它们轻盈的体态,听当地人七嘴八舌说起信阳毛尖的历史。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把全国盛产茶叶的13个省42个州郡,划分为八大茶区,信阳归淮南茶区。《茶经》曰:“淮南茶光州(今信阳光山县)上……”旧信阳县志也记载:“本山产茶甚古,唐地理志载,义阳土贡品有茶。”看来那时信阳的茶已经成为名茶。到了宋朝,《宋史•食货志》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更是把信阳毛尖列为名茶。

民国时期,信阳茶区又先后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统称为“八大茶社”。由于“八大茶社”注重制作技术上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信阳毛尖加工技术得到完善,1913年产出了品质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为“信阳毛尖”。

此时,眼前玻璃杯中的毛尖已经全部沉到了杯底,白毛也渐渐消失不见,茶汤清亮透彻,仿佛也在回忆信阳毛尖的尘世过往。我将玻璃杯放到鼻下,深深吸气,那带有果木清香的茶香弥漫了我的胸腔,然后我轻轻呷了一口茶,在口中轻漱,让微苦的甘香铺遍整个口腔,然后再缓缓咽下,顿感回甘悠长。

品茶,有时候是在品背后的故事。

信阳毛尖最让人惊叹的故事是1915年2月,在当时中国人都不太熟知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经评判,信阳毛尖茶以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的独特品质,被授予金质奖章!信阳毛尖从此成为河南省优质绿茶的代表。1958年,信阳毛尖在全国评茶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如今,信阳茶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信阳毛尖的成茶品牌众多、质量优良。

如今浉河不但有绿茶,还有红茶。浉河区在全省率先成功研制“信阳红”红茶并推广生产,有效利用了夏秋茶鲜叶资源。浉河同时开发生产了丹桂红、信阳观音等新茶类以及以信阳毛尖为原料的蜂蜜凉茶、茶胶囊、茶微粉、茶含片等涉茶产品。

一杯毛尖犹自鲜绿,而我的耳朵已经闻游千载。茶香减淡,人们的诉说开始转为传说,从鸡公山上的“口唇茶”升起的雾气中会出现九个仙女,一直说到最近茶园附近茶农发现巨蟒。

传说和现实交织在一起,交织成一种氛围,将我深深地网住。我不禁抬眼往窗外望去,望向那青山绿水,望向那碧绿的茶林。浉河的山山水水,浉河的生态环境在我心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意象。

茶业

乘舟前行,斜阳印波。在波光粼粼中,我们登上了南湾湖的茶岛,一座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岛。这里风景秀丽,茶趣盎然。左一拐,一只巨大的茶壶在叮咚的古筝声中往绿色的茶盏倾倒着茶水,右一绕,一只巨大的毛笔在青石板上书写了一个大大的茶字……

在浉河区内漫步,处处可见茶意,人人可说茶经。这与浉河区以茶推动旅游业发展,促进其它产业互动的理念是分不开的。据浉河区区委书记邵春杰介绍,在茶叶产业集群建设中,信阳国际茶城项目作为河南省“十二五”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8亿元,一期项目建成试运行;文新茶叶新科园、信阳云龙茶包装工业园等亿元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文新三园、广义茶印象园、信阳华祥苑生态茶体验园、信阳正山堂茶叶基地、出山店茶果庄园等茶旅游项目进展顺利。

同时,浉河打造了一系列文化旅游项目,开展了茶论坛、茶展、茶艺博览、茶文化进校园等一系列文化会展活动。浉河这些举措不做作不铺张,而是采取了于细微处见功夫的方法,把茶文化渗透到每一个市民的生活中去,也渗透到每一个游客的旅途当中。

我们在茶岛上一座凉亭休息,离开的时候,一回身才发现刚才所在的凉亭竟然是一只大“茶壶”;我所住的酒店,也有一条茶文化长廊,里面有茶圣陆羽的雕像;当地著名的五岳国茶在北京、郑州、信阳开设的旗舰店内均设有茶道表演,弘扬信阳毛尖的茶文化理念。

离开信阳的时候,路过茶山,我们又下了车。遇到一位采茶的大姐,我们问她干了多长时间,她说一天;我们问她累不累,她说不累;我们又问她采了多少茶叶,她举了举挎在胳膊上的筐,我们看到茶叶只有小半筐。我猛然想起清代诗人陈章的《采茶歌》中的两句:“度涧穿云采茶去,日午归来不满筐。”

回到北京,每次再喝茶的时候,眼前总出现斜阳里那位大姐在茶山的小路上渐行渐远的身影,也总出现围绕着毛尖生产的那些忙忙碌碌的身影,于是口中的苦香忽然变得与众不同,变得回甘悠长……那是一种经历,是一种底蕴,是一种境界!正所谓,别有意韵在叶间。

如何鉴别“信阳毛尖”

1、干看评外形。首先,用双手捧起一把茶叶,放于鼻端,用力深深吸一下茶叶的香气。一是看是否具有熟板栗的气味;二是辨别香气的高低;三是嗅闻香气的纯正程度,凡香气高、气味正的必然是优质茶。其次,抓一把茶叶平摊于白纸上,看一下干茶的色泽、嫩度、条索、粗细。凡色泽匀整、嫩度高,条索紧实,粗细一致,碎末茶少的是上乘茶叶。

2、湿看识内质。湿看,就是开汤审评。开汤俗称泡茶或沏茶,一般先取茶叶3-5克,放入白色瓷杯中,然后冲上滚沸的开水200毫升左右。开汤后,应先嗅香气,接着看汤色,先尝滋味,后评叶底。

(1)嗅香气。茶叶经杯中冲泡后,立即倾出茶汤,将茶杯连叶底一起,送入鼻端进行嗅香,凡闻之茶香清高纯正,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者,就可算得上好茶。

(2)看汤色。看汤色应及时进行,一般在茶叶冲泡3-5分钟后,倾出杯中茶汤于另一碗内,在嗅香气前后立即进行。凡属上乘的茶叶,汤色以浅绿或黄绿为宜,并要求清而不浊,明亮澄澈。

(3)尝滋味。滋味是靠人的味觉器官来区别的,一般认为,绿茶茶汤浓醇爽口,属上等绿茶;如果平淡涩口,多为粗老绿茶。

(4)评叶底。评判茶叶经冲泡去汤后留下的叶底,看老嫩、整碎、色泽、匀杂、软硬等情况以确定质量的优次,同时还应注意有无其他掺杂。

六安瓜片:陆羽旧经遗上品

时令已交初夏,天气越来越热了。然而,在安徽省六安市的裕安区和金寨县,在“六安瓜片”的整个茶叶产区,男男女女的茶农们,仍在争分夺秒、起早贪黑地采摘鲜叶,丝毫看不出将要歇手的样子……

这让人颇感意外!我的老家距此处不远,也是盛产优质绿茶的地方,据了解,大约一个多星期前,那里的春茶采摘任务就已经全部结束了。难道制作“瓜片”的茶树,其品种有何异样不成?

“茶树的品种并无差别,只是‘六安瓜片’对鲜叶的要求不同而已,开始采摘晚,停止采摘也晚。这正是它优于其他绿茶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接受采访时,六安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杨精明作如是解释。

众多文献话奇传

“六安瓜片”不愧为绿茶中的精品。100多年来,中国“十大名茶”虽然先后有多个机构评出多个版本,但是,该茶不仅次次入围,而且始终位居前列。

其实,六安产茶、产名茶的历史则要久远得多。汉唐以降,各类文献记载屡屡不绝。唐代陆羽的《茶经》已有“六安茶”的记述。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说,“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李东阳、萧显、李士实三人,身为明代大学者,更是不惜极力夸赞,他们在“玉堂联句”《咏六安茶》中写道:

七碗清风自六安,每随佳兴入诗坛。

纤芽出土春雷动,活火当炉夜雪残。

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辟新欢。

何时一酌中泠水,重试君谟小凤团。

将“六安瓜片”定为“贡茶”,始于明朝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直到清朝咸丰时期。据史料记载,慈禧由于为皇帝生了儿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皇帝),每月才能按宫规得到14两“瓜片”茶的配给奖励。

从“六安茶”到“六安名茶”,经历了一个继承、发展、演变、完善的过程,有关专家认为,作为后起之秀,“六安瓜片”完成创制应该是在明末清初,距今约有300多年。

“六安瓜片”在一些文学作品里也有不少描写。比如《金瓶梅》就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而《红楼梦》里却有80多处提及。

共和国的首任总理周恩来,对“六安瓜片”可谓情有独钟。只缘1939年春视察皖南新四军军部时,喝了叶挺招待的“六安瓜片”,此后便再也不能忘怀。1975年底,病情已极度恶化,经常处于昏迷状态,临终前,他还专门让工作人员找来“六安瓜片”,给自己沏了一杯。李先念在任国家主席期间,也曾向其故乡湖北省红安县推荐“六安瓜片”,并要求他们派人到六安学习“瓜片”茶的采制方法。

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首次访华,中国政府赠送的“国礼”竟是“六安瓜片”;2007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俄罗斯,赠送给总统普京的“国礼”仍然有“六安瓜片”。

天地山水聚灵气

“明人陈霆其在其《雨山墨谈•卷九》中说,‘六安茶为天下第一’。我很赞同他的观点,‘六安瓜片’确是世界上最好的绿茶!”

听了杨精明的大胆表白,我不免有些吃惊:“你,还有那位古人,倒是挺‘勇敢’的啊,可是,有依据支撑吗?”

“当然有,而且还不少呢!”杨精明掰着指头,娓娓道来,“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这是第一条理由。”

其一、最北茶区胜于南。“六安瓜片”的原产地主要分布在六安市的裕安区,以及金安区、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的部分乡镇。茶园面积近30万亩,年产“六安瓜片”1万吨左右,其中裕安区的产量约占七成以上。除此之外,在皖西这片土地上,出产的名茶还有许多,如霍山黄芽、舒城兰花、金寨翠眉、华山银毫等,当地称为“五朵金花”。

这一地区位于大别山的东北部,北纬31度04分至51分之间。再往北,就不产茶了。一般说来,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昼夜的温差越大。茶树喜阴怕阳的习性,正好与此相符,生长期会自然延长,茶多酚、氨基酸等含量也相应增加。这对于提高鲜叶的品质是非常有帮助的。

其二、山环英霍千重秀。当地茶农习惯于将“六安瓜片”分为内山和外山两种。内山“瓜片”的产地有金寨县的齐头山、响洪甸、鲜花岭、龚店,裕安区的双峰、独山、石婆店、西河口,霍山县的诸佛庵等乡镇。这些地方平均海拔在700米左右,有的超过了800米;山高谷深,溪流密布,崖峭坡陡,林木葱茏;茶树与果竹相间共生,使得产自此处的“六安瓜片”染上特有的馥郁香气。其中金寨县齐头山蝙蝠洞一带所产的“片茶”,通常被认为是“瓜片”中的极品。除此之外都属外山“瓜片”的产地,海拔3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地带是其主体。

其三、地控江淮四面雄。皖西“六安瓜片”的产区,以淮河流域为主,一部分属于长江流域。这里水源充沛,水质优良。境内有淠河、史河、杭埠河等7条主要河流。上世纪50年代,又先后建成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梅山、龙河口、白莲崖六大水库,并以这些水库为依托,兴建了淠史杭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成为我国最大的人工灌区。水网密集,云雾缭绕,湿度增大,漫射光多,非常有利于茶叶营养物质的积累。

清代有位诗人在《咏六安州》中说:

屏障东南水陆通,

六安不与别州同。

山环英霍千重秀,

地控江淮四面雄。

独得天地山水之灵气的“六安瓜片”,在源头上就已经先声夺人了。

无梗无芽“老”更成

在六安采访期间,每到一处,主人总要泡上一杯新上市的“六安瓜片”。有一次,杨精明突然问我:“有没有发现这种茶的特别之处?”

“哎,还真是的!不但别有一番滋味,而且茶叶、茶汤与以往喝的绿茶也不相同啊。”

杨精明点头:“独一无二的外形,这是‘六安瓜片’为什么特别好的第二条理由。”

其一、既无梗也无芽。“六安瓜片”只有叶片,因其形状类似南瓜子,又恰像切成一片一片的长条瓜,故而称为“瓜片”。由于采摘时间不同,有的也叫“提片”或“梅片”。论品质,“提片”在前,“瓜片”居中,“梅片”殿后。这在所有茶叶中都是绝无仅有的。实际上,茶梗并没什么营养,高温烘烤后便木质化了,茶叶中的苦味和涩味,即来源于此。芽头太嫩,炒制时,炉火稍大一点,温度略高一点,就会出现焦煳现象。所以,“六安瓜片”将梗和芽均舍弃了,人们喝此茶也就感觉不到有苦味、涩味和煳味了。

其二、叶片大而且老。各类绿茶对鲜叶的要求,有个共同点,就是小而嫩,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圈内称为“一旗一枪”或“一旗二枪”。然而,“六安瓜片”却偏偏与众不同,它要求鲜叶长得大些、肥些、老些,也就是说,要等到新梢长到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形成“开面”时,才开始采摘。如此,即使在同一个区域,同一片茶园,“六安瓜片”采摘鲜叶的时间,也要比其他绿茶晚半个月左右。谷雨前后是最佳节点。事实上,茶叶也只有长到这个份儿上,才算基本成熟,各种内含物才更加丰富。

两锅三火催“野士”

有了优质鲜叶是否就一定能够炒制出优质茶叶呢?

杨精明自问自答:“不一定,‘六安瓜片’之所以成为特等名茶,是与它特殊的制作工艺分不开的。这是第三条理由。”

说到“六安瓜片”的制作工艺,有说七道工序的,还有说十道工序的,不一而足。不过,根据我的归纳,基本的工序也就五道,还可简化成两部分,前者为炒制环节,后者属烘焙环节。至于其他,有的是外围的,如采摘鲜叶的要求;有的是辅助的,如“扳片”,就是将采回的鲜叶分类,并挑出茶梗和芽头,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茶农一开始就只采叶片了;有的是过渡的……

先说炒“两锅”。在裕安区石婆店镇山区的一个茶厂里,我们有幸参观了“六安瓜片”的生产流程。首先,一位炒茶师将备好的50克左右的鲜叶,倒入一口倾斜面约25度的炒茶锅里,随着把子(一种炒茶工具)的转圈翻动,鲜叶发出类似于炒芝麻时的炸响声;一两分钟后,再将已发软、变暗的鲜叶,转入紧挨着的另外一口锅里,下一位炒茶师接手,方法是一边炒一边拍,等到叶片散开、发硬时,就可以出锅了。

陪同采访的裕安区茶叶办负责人荣先卓一旁解说,前面那道工序叫“炒生锅”,温度不能低于120摄氏度,主要目的是杀青,去除青草气,要求透而不焦;后面一道工序叫“炒熟锅”,以整形和干燥为主,温度可降到90摄氏度至100摄氏度之间。在炒制环节,关键是火温和造型。“两锅”之后,茶叶的含水量已降到不超过30%。

再说拉“三火”。即:拉毛火、拉小火、拉老火,这是烘焙环节的三个阶段。

拉毛火即烘湿坯,用形似宽檐礼帽的竹制小烘笼,放入1.5公斤左右的茶叶,木炭火不能有烟味,温度要在100摄氏度左右,两三分钟翻动一次,使之达到约八成干。而后摊凉不少于10小时。

拉小火时,每笼投茶叶二三公斤,温度须升到120度左右,可两个烘笼换倒,翻动要轻,以免断碎,九成干即可。然后再停放3—5日,让叶片中残留的水分充分吐出,专业术语称为“回疲”。

拉老火也叫拉大火或“走烘”。这时候由数十斤木炭聚成的火堆,火苗很高,火势很猛,火力很大,温度高达160摄氏度—180摄氏度;烘笼已改成大号,每次放茶叶10公斤左右,由两位烘茶师抬着烘笼,在炭火上停留2—3秒,即挪开放下,翻动一次;专家提示的要诀是:抬笼要快,翻茶要匀,拍笼要准,脚步要稳,放笼要轻;此种动作需要重复140次以上,时间持续40分钟左右,直至茶叶表面出现一层白霜为止。

经过这道工序,也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六安瓜片”的整个制作工艺流程就基本结束了,它那宛如瓜片的外形,宝绿润亮的色泽,黄绿清澈的汤液,清芬扑鼻的香气,鲜醇回甜的滋味,也都一一呈现出来了。

清代康熙年间的大学士张英,写了本叫《聪训斋语》的著作,文中将“六安瓜片”比作“野士”;近代文人梁实秋在《喝茶》里说:“有朋友自六安来,以我瓜片少许,叶大而绿,饮用者有荒野气息扑鼻。”这种“野士”或“野气”,是如何形成的呢?从“六安瓜片”独特的选料取向和制作工艺中,我们不难找到它的相关“基因”。

“仙茗”也要品牌扶

新中国成立后,“六安瓜片”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生产工艺得到恢复和改进,茶叶品质进一步提高,获得的荣誉也很多,其中有商务部授予的“中华老字号”称号,被文化部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前面提到的,多次入选全国十大名茶。但是,一个新的问题,即品牌被严重透支的问题,也适时而生。市场扭曲,鱼龙混杂,真假莫辨,一般消费者很难搞清哪是“瓜片”,哪是“瓜骗”。

周恩来当年喝了“六安瓜片”后,曾称赞说,这是大别山赐予我们的“仙茗”啊!今天,怎样才能保住这一历史品牌的声誉,使其在更广的范围内、被更多的人所认可、所接纳呢?

“我们六安市委、市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而且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六安市副市长熊健接受了采访并介绍说,“其基本精神是:扶持骨干企业,培育龙头企业,围绕品牌化、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做文章,让企业品牌和历史品牌有机地结合起来。”

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在此背景下于2002年成立的第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徽六”茶业是他们的企业品牌。该公司副总经理曾雪鸿认为,要保证所产“六安瓜片”的质量,首先是把好原料关。为此,他们加强了基地建设,已有生态茶园2万亩;牵头成立“六安瓜片茶业专业合作社”;选择信誉好的生产加工大户为毛茶收购对象。不从市场上收购来源不明的鲜叶和毛茶。其次是把好技术关。他们与安徽农业大学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成功研发出“六安瓜片”清洁化、机械化生产线,获得了多项省级科技成果及实用性专利和发明专利。

这家公司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六安瓜片”生产供应企业,年产各类干茶300吨,产值超过1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六安瓜片”国礼茶,即是由该公司生产的。这一点尤其让他们感到自豪。

还有一家“六安瓜片”生产销售企业——安徽皖云茶业有限公司,也需要特别给予介绍。虽然,他们才成立3年,年产干茶不过2万公斤左右,但是,抓质量,讲信誉,却是下了大工夫的。第一,郑重地向社会承诺,所产“六安瓜片”的所有鲜叶,来源只有两处,一是自家的4000多亩茶园,二是合作社的7000多亩茶园。第二,安装物联网,公开接受网民监督。在公司的六安市旗舰店,在裕安区石婆店镇的茶厂里,通过多块组合汇集的大屏幕,石婆店镇三岔村所属茶园的现实状况以及厂区内炒制加工茶叶的各种场景,均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据介绍,只要有兴趣,谁都可以上网查看该公司茶叶的生产、仓储、物流、交易等各个环节及其整个流程。

公司董事长邓忠豪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消费者相信,喝“皖云”瓜片,是可以放心的。

这也正是广大消费者的期待。但愿“六安瓜片”这一绿茶中的“名品”、“精品”、“上品”,借助更多的“企业品牌”,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f1bf56dcf84b9d528ea7a2c.html

《十大绿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