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的《凉州词》教学设计(精品)

发布时间:2020-06-27 21:58: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王之涣凉州词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字正腔圆、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4、引导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培养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读出古诗蕴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引导法、 情境教学法、 点拨讨论法

 学习方法:自读感悟法、情景代入法 、诵读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当时他们还没有做官,交游来往大抵都是相同的圈子。有一天,冷风飕飕,微雪飘飘。三位诗人一起到酒楼去,赊酒小饮。忽然有梨园十余子弟登楼聚会宴饮。三位诗人离席,相互偎依,围着小火炉,且看她们表演节目。一会儿又有四位漂亮而妖媚的梨园女子,珠裹玉饰,摇曳生姿,登上楼来。随即乐曲奏起,演奏的都是当时有名的曲子。王昌龄等私下相约定:"我们三个在诗坛上都算是有名的人物了,可是一直未能分个高低。今天算是有个机会,可以悄悄地听这些歌女们唱歌,谁的诗编入歌词多,谁就最优秀。"

一位歌女首先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就用手指在墙壁上画一道:"我的一首绝句。随后一歌女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伸手画壁:"我的一首绝句。又一歌女出场:"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又伸手画壁,说道:"两首绝句。"

王之涣自以为出名很久,可是歌女们竟然没有唱他的诗作,面子上似乎有点下不来。就对王、高二位说:"这几个唱曲的,都是不出名的丫头片子,所唱不过是'巴人下里'之类不入流的歌曲,那'阳春白雪'之类的高雅之曲,哪是她们唱得了的呢!"于是用手指着几位歌女中最漂亮、最出色的一个说:"到她唱的时候,如果不是我的诗,我这辈子就不和你们争高下了;如果是唱我的诗的话,二位就拜倒于座前,尊我为师好了。"三位诗人说笑着等待着。

一会儿,轮到那个梳着双髻的最漂亮的姑娘唱了,她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得意至极,揶揄王昌龄和高适:"怎么样,土包子,我说的没错吧!"三位诗人开怀大笑。

老师过渡:这首《凉州词》为何能技压群雄呢?民国时的国学大师章太炎也推这首《凉州词》为“绝句之最”,它的独特魅力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一探究竟吧。

PPT出示古诗《凉州词》。齐读一遍

老师:王之涣啊,王之涣,你到底是怎样的人啊,能写出这样的世间绝唱!同学们对他了解多少?看学生情况,抽学生回答,估计只能答出他写了《登鹳雀楼》,答不完时可补充。

一,作者介绍。(PPT出示王之涣的生平简介)

1.王之涣,字季陵,并州晋阳人,今现在的山西太原人。他曾经作过县尉等小官。由于遭人陷害,曾一度弃官漫游。他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可惜的是他的诗存在来的只有六首绝句,但这六首都是热情洋溢的佳作。一曲《登鹳雀楼》,一首《凉州词》,已足以使王之涣跻身于唐代一流诗人的行列。

2.解题(直接讲)

凉州是地名,而“凉州词”不是诗题,是凉州歌的唱词,它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比如: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师过渡: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习唐诗就得先读,读到出口成诵 。

2、品读古诗

  1、一读准字音。(老师可先范读)

  这首诗有两个难认易错的字,跟老师读一遍。并板书书写笔顺:仞 羌

2、读准停顿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谁愿意为大家朗读这首诗千古绝唱?(指名二位学生读、然后齐读)

(过渡语:熟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在理解诗意的情况下,再读古诗,才能读出意境,读出感情。)

三、理解诗意,读出意境,读出感情

  (一)出示PPT问同学看到了什么:河流、蓝天、白云、高原。

师:能否加上一些形容词呢?

源远流长、奔腾万里、的黄河,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一望无际的高原。

试着用生动的语言把这幅画描绘一下

明确: 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一条玉带从白云中飘落下来。 (可引导学生用比喻句表达)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会情不自禁的吟道-------黄河远上白云间。

指导朗读:让我们读出黄河的源远流长,读出黄河奔腾万里的气势。 



 过渡:放眼望去,黄河奔流着,远远地好像与白云相接。诗人将目光移到近处,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景象:“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示图片)

  1、释“仞”:仞是什么意思?谁来结合前面学过的古诗“五千仞岳上摩天”来解释一下。

  2、理解:“孤城”指哪座城?(让学生知道玉门关的大概位置。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标明凉州、黄河、玉门关〗,这些地方在我国荒凉的西北地区。)

  玉门关故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相传“和田玉”经此输入中原,因而得名。它是古“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现存城垣完整,呈方形,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残垣高9.7米,全为黄胶土筑成,面积663平方米,西墙、北墙各开一门,城北坡下有东西大车道,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必经之路。)

老师:玉门关四周是沙漠、戈壁和高大的雪山,环境十分恶劣,但地理位置很重要,是古代边关要道。

  再读读该句,你有什么感受?

  (1)预设:你觉得本句中哪个字让你感受最深?为什么?

  孤单单的一座城。玉门关在茫茫戈壁滩上,显得那么荒凉、孤寂、冷清――这就是诗句中所说的――“孤”。

  这样一座孤城,在万丈高山的衬托下,就更显得――孤单和渺小。

  老师:诗人这里为什么不用“座”而用“片”?(孤城的单薄,犹如树叶一片)

  (1)万仞高山的衬托下,显得单薄;

  (2)在“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广阔背景下更显得单薄和孤单。

  5、回读该两句,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两句诗的感受,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

辽阔、雄浑、苍凉、孤寂、萧索......

滚滚黄河,巍巍高山、荒凉的地理环境,衬托了这座戍边城池的“孤”!仅仅是城孤孤单单的吗?

不!守城将士的心更是孤独的。

师:你孤独的时候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排泄内心情绪?

生:.........

师:戍边的将士孤独的时候会一个人到安静的地方吹笛子,会吹起那有名的《折杨柳》曲。出示羌笛和折杨柳的注解。

▲羌笛:笛。古代羌族的一种管乐器。羌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今天的甘肃、青海、四川一带。

杨柳,在这里又指《折杨柳》曲子。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原来古人有个习惯,即是常用谐音来寓意。“柳”与“留”同音,因此,借杨柳表示挽留的意思(古人所谓的杨和柳其实是一种植物)自汉代以来,人们送别亲朋好友,爱折柳相赠,到唐代已极为流行。“折柳”便成为赠别或送别的代称。

 在古诗中,有许多诗句都提到了折柳风俗:

  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唐 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师:他乡之笛,吹故乡之曲,吹笛人的内心情感是怎样的呢?他会想起谁?

 师:在这荒凉的玉门关外,在这寂寞的寒冬夜里,回忆起与亲人朋友的话别,无限愁思犹如大海波涛,汹涌而来。俗话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如今,只有把满腔的愁绪和相思,寄托在凄切的羌笛上,吹奏起令人伤感的《折杨柳》曲子。――读(教师指后两句诗)

读完发现什么了?

生:何须怨与这哀婉的基调不符合啊。

师:何须指不必的意思,那是谁在说何须怨啊?

生:作者王之涣?将士自己?

师:为什么不怨?

生:因为春风不度玉门关啊。

出示PPT,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解释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原因。

玉门关距海远,来自海洋的温暖、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气候夏季炎热,冬季特别寒冷,全年降水稀少,为干旱地区。

师:春风通常给我们什么感觉?

生:温暖。

师:战士们渴望春风就像渴望温暖一样。那哪些事物会像春风一样给他们带来温暖呢?

生:家人的音讯......

生:朝廷的嘉奖、关心、.......

 师:他们盼望着春天早日到来,盼望战争早日结束,盼望着朝廷恩准让他们回家,可是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战争不止......朝廷似乎也忘记了他们的存在,可他们却深深的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啊。

读出悲壮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整体读古诗。

  师:茫茫的戈壁,孤独的边塞,凄切的羌笛,无穷的痛苦。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诗人发出了震憾人心的呼喊――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主题概括

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 黄河 、白云 、 孤城 、万仞山 ,渲染出了一幅辽阔、孤寂的边塞景象, 抒发了作者对戍守边疆的士兵思乡而不能归的同情和宽慰。这首诗道出了无数戍边士兵的心声,委婉、深沉、含蓄,悲壮而不消沉,也许这就是这首诗的最大魅力。

板 书

辽阔 苍凉

何须怨 同情 宽慰

拓展

  唐朝与周边外族政权先后发生过许多战争,如与吐蕃,东西突厥,奚族,契丹的多次战争,成了唐代边塞诗反映的内容,许多诗人或从军边塞,参与军幕,或去边塞(如幽蓟一带)旅行,诗人常常为戍边战士英勇杀敌的爱国精神所感动,也深深地知道战士们痛苦而又寂寞的生活却而又无可奈何!诗人将种种强烈的情感诉诸笔端,于是就有了许多千古绝唱,也就形成了唐诗中的一朵奇葩----边塞诗。

今天我们轻轻叩开了边塞诗的大门,让我们带着对历史的敬重和沉思,缓缓走到塞北,去感受那烽火狼烟时代边塞儿女们的侠骨柔情......

出示PPT其他边塞诗,让学生在朗读中结束课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f367fa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c.html

《王之涣的《凉州词》教学设计(精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