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书法作品构成与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苏轼的书法作品构成与特征分析
苏轼是宋代时期的文学家,其书法作品和书法观念对于后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在《中国历代名家书法鉴赏》中展现了对苏轼书法作品的构成与特征。本文在分析苏轼的书法作品构成与特征的过程中,有效地结合了很多苏轼的书法作品分析观念,为未来的学习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和资源。一、苏轼简介
苏轼,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以及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典故:苏东坡被贬官后,回到了杭州,整日在家闲着无事,常亲自烹制各种菜肴。有一次,家中来了客人,他便烧了一锅肉招待客人。他将肉下锅后,便与客人下起棋来,棋下了几个小时,才想起锅中有肉,他以为肉又烧焦了,不料,肉不仅没烧焦,而且香气扑鼻,色泽红润。他尝了尝,味道美极了,连忙端上桌,客人赞美不已。苏东坡还写了首有趣的炖肉歌: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轼在诗词、散文、书法、画画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其书法有宋四家之一的称谓,其中著名的书法有《念奴娇·赤壁怀古》《黄州寒食诗帖》等,其中,《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二、苏轼的书法作品构成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宋四家之首。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又极具才华,虽然一生遭遇无数灾难,但是豪放乐观,并且在书法中也存在这样的情感。
最早时期的作品就是《忘伯父苏涣诗帖》,具有典型的晋人小楷风味,而之后创作的《治平帖》《钱塘帖》《乞超然台诗帖》《黄楼贴》

等都是非常放纵自己情感,是真正的兰亭风格。在黄州之前,苏轼的书法主要是依据传统的形式,具有一定的晋人风格。同时,其又具备一定的创新理念,一直在突破唐人提出的法制和规定,需要不断摆脱以往观念的制约,依据自己的观点进行创作,这才是自由的体现。其中,《黄州寒食诗帖》中的书法作品是苏轼自己创作的,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真实写照,整体书法运笔如行云流水,诗文整体都表现出非常深厚的情感,诗文写得较为苍凉、悲叹,而书法也是在这心情下一气呵成的。整体书法跌宕起伏,书写平稳、有速度,苏轼将自己的情感融合其中,在书写的过程中蕴含在点线面中,或是正锋,或是侧锋,整体书法浑然天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同时,《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最为优秀的一个,在书法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占据重要的作用,元朝鲜于枢将王羲之、颜真卿以及苏轼的《兰亭序》《祭侄稿》以及《黄州寒食诗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其中,《新岁展庆帖》是苏轼写给陈季常的书信,一封短短的书信,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情感,书写优美,令人感叹。《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二帖是一卷,此二帖均是苏轼写给陈季常的书札。《新岁展庆帖》是相约陈慥与李常同于上元时在黄州相会之事,《人来得书帖》是为陈季常的哥哥伯诚之死而慰问陈季常所作,从中可以看到苏轼与陈季常的感情非常好。这两贴虽为书信,但是下笔流畅、自然、字体清秀美观,字字都交代得非常清楚,非常用心。这也是苏轼早年步入中年时的优质书法作品,真是令人百看不厌。苏东坡更多的是依据自我创新,突破传统的艺术创作理念实施书法作品。创新是为了明确自己书写过程中的独特点,展现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其他人的理念。但是创新并不是没有依据的,苏轼的创新理念,不但追求新的观点,还向以前的观点吸收经验。其中他还提出,出新意”“豪放一定要在中,这才是艺术创新的需求。
同时,苏轼在实际创作的过程中,非常关注字体的神,不关注字体的形,其中有诗云:心存形声与点画,何暇复求字外意。以此展现出对字体形的漠视。因此,苏轼在借鉴以前书法的时候,不约束在

形质上。其中,《西楼帖》中有他临的王羲之草书,他自跋云:点画未必相似,然颇有逸力风气。三、苏轼的书法作品特征
苏轼在创作书法的过程中更为关注意境,寻找自己的路。气韵可以说是苏轼书法作品中最大的特点。明董其昌在评价苏轼作品的时候,称其作品为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因此,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赞誉苏轼的书法为藏巧于拙、妙在藏锋,俨然具备大家之风范,同时苏轼对书法的评论文章更为精确,不但是当时社会的领导者,更是后世人们学习的榜样。
苏轼因为受到元祜党人案的牵连,不但在《宣和书谱》中没有对他的表述,其创作的书法作品在现阶段存留得也非常少。目前现存的苏轼书法真迹也就只有三十多件,其中最早的作品为《治平帖》,在帖后有明确的文徽明跋,经过考察说明是苏轼三十多岁时候创作的。到了中年时期,其创作的书法作品非常多,例如依据楷书创作的《前赤壁赋》行书创作的《黄州寒食诗帖》等这些都是中年时期的作品。苏轼的楷书作品非常少,其中从《前赤壁赋》都可以表明,书法作品与当时的社会背景都有一定的差异,不但字体形态是向左倾斜的,且书法也具备行书的形态。很多人在评论他书法的时候说道,其书法腕著而笔卧,其中在创作楷书的时候也是这样。从实际研究中分析,苏轼并不是卧笔,只是在书写的过程中拿笔较下,依据中锋实施书写,以此让整体书写的字形有圆韵的形态。苏轼的行书更是随大随小,藏巧于拙,结合了颜真卿和杨凝式两者的长处。
苏轼在晚年时期的作品不多,其中《江上贴》《渡海帖》是较为知名的作品,而《答谢民师》是苏轼写给谢举廉的手札,但是前部已经损坏了,文章记载到了《东坡集》中,是苏轼表达个人文学观念的一篇重要文章,书法展现得非常老练,不像《黄州寒食诗帖》那样变化无常。很多文人墨客都在评论苏轼的作品。苏轼并不关注书法的问题,而是在学术创作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自由,并最终成为宋四大家中的首位。

苏轼在表达自己书法创作的过程中说道: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种追求风趣、自由的书法观念,是苏轼独特的审美追求,并且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也为未来的书法研究者和书法学习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四、结语
因此,全面观察苏轼的一生,其创造的艺术成就最大的特点就是追求自然、天真的艺术,这是较为难得的书法观念。苏轼的艺术创作更加关注自然,这是一种没有约束的自然形态,而不是刻意创作的。不要为了工作而工作,要在无意中创作最优质的作品,这种自然形成的优质美正是苏轼书法创作所追求的理念。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ff2e3315c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e.html

《苏轼的书法作品构成与特征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