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 优秀教案

发布时间:2019-11-10 09:48: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回忆鲁迅先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简况,及写作背景。

2)诵读课文,把握作者的叙事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将课文中的鲁迅,与他们传统印象中的鲁迅进行比较,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诵读课文,分析研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将课文中的鲁迅,与他们传统印象中的鲁迅进行比较,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分析研读课文,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分析研读课文,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起鲁迅,我们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今天,我们就通过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来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另一面的情感世界。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2.写作背景。

在鲁迅的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都十分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1.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诵读课文,然后思考:你对鲁迅先生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课文中的哪些细节给你的印象较深?

2.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先在小组内分析、讨论上述问题,然后全班交流,让学生谈谈诵读完课文的新感受;教师提示、引导。

四、诵读课文,研读课文。

集体诵读课文,深入感知,然后研读课文。

1.作者选择了哪些细节来表现鲁迅的性格?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示明确:

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

2.作者所选择的细节有什么特点?贯穿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示明确:

作者所选的细节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材料与材料之间互不关联,形成某种断裂感,有些片断即使倒置似乎也无碍于文章的连贯。这就表明,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凡是作者感到有诗意潜质和倾诉冲动的内容她就断断续续地写出,用感情的红线将素材的珍珠逐渐织成一幅清晰的画面。

3.作者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试从文中找出这些细微处加以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示明确:

1)文章开头就是神来之笔:“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这是萧红用自己心灵感受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是一个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够伸手去触摸的可亲的鲁迅。

2)萧红还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的一些习惯动作,比如走路很轻捷,“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一往无前、义无返顾的大无畏精神。淡淡几笔,就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3)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得……”他自己就从来不注重穿着,但却从不缺乏审美观,那些美学的诊断足见他独到的眼光,那根桃红色的束发的绸条马上引来了鲁迅的严正反对 “不要那样装饰她……”看来自然朴素、庄重严肃还是鲁迅追求的美的境界。“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我一说你该不穿了。”如此一句简单的语言哪里可见鲁迅的尖锐与咄咄逼人,它体现了鲁迅怎样的人情练达啊。

4.课文中对鲁迅先生病危、逝世情形的叙述,非常简略,而前面写到鲁迅先生评论“我”的衣着时却又不厌其详。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示明确:

作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鲁迅先生病危、逝世情形与文本所要表达的主题不是十分密切,所以就点到为止;而对鲁迅先生评论“我”的衣着等细节的描述,作者正是想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来表现鲁迅先生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五、拓展延伸。

1.播放《鲁迅自传》(音频,时间是435,见音频素材),然后让学生谈谈从中的感受。

2.资源共享。

问学生还知道哪些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自己对鲁迅先生有哪些新的认识,或者深刻的感悟?这些都可以作为交流的话题。(此题设置的目的,让学生从语言知识中解放出来,逐步学会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思想,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六、课文总结。

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鲁迅是人而非神。他有着普通人的心态,他可以对人的穿着品头论足,他可以和年轻人开童心未泯的玩笑,他有普通人一样饮食、起居,他同样可以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正如他的诗歌所说的那样:“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才是一个完整的鲁迅。

七、活动建议。

查找有关资料(作品推荐:唐弢《琐忆》、林语堂《悼鲁迅》、周作人《关于鲁迅》、郑振铎《永在的温情》、孙伏园《忆鲁迅先生》、许寿裳《鲁迅的游戏文章》、施蛰存《关于鲁迅的一些回忆》、藤野严九郎《谨记周树人君》),以《鲁迅真君子》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文体不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05977b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c7.html

《回忆鲁迅先生 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