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发布时间:2019-09-12 00:32: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2012-04-26 22:13:00)

标签: 杂谈 分类: 诗歌鉴赏

西塞山怀古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行二十八。旧称中山或彭城人,皆指郡望而言。实为洛阳(今属河南)人。出生于江南。幼年随父寓居嘉兴、吴兴一带,从诗僧皎然、灵澈学诗。贞元九年摧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十一年,授太子校书。十六年,为徐泗壕节度掌书记,随杜佑出师讨伐徐州叛军。旋改任淮南节度掌书记。十八年,调任渭南县主簿。次年入朝为监察御史。二十一年正月,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等人革新政治,擢刘禹锡为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协助杜佑、王叔文整顿财政,使奸吏衰止。是年八月,顺宗内禅,宪宗即位,改元永贞。刘禹锡先贬连州刺史,再贬朗州司马。居朗州九年,与柳宗元诗书往还,探讨学术。元和十年二月,召至京师。因赋玄都观看花诗得罪执政,再出为播州刺史。经裴度说情,改刺连州。长庆元年冬,为夔州刺史。四年,调任和州刺史。宝历二年罢归洛阳。大和元年,授主客郎中分司东都。二年春入朝为主客郎中,赋《再游玄都观绝句》以见不屈之志。不久,兼任集贤殿学士,三年,改官礼部郎中,仍兼集贤殿学士。四年间共整理新书二千余卷。五年十月,出为苏州刺史,转汝、同二州刺史。所在皆能救济灾荒,纾民之困。开成元年秋,被足疾,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后加秘书监、检校礼部尚书衔。虽年老多病,而时思振拔。会昌二年秋,病故于洛阳。世称刘宾客。刘禹锡晚年有“诗豪”之称。与白居易齐名,合称“刘白”。其诗能继承《诗经》美刺传统,吸收民歌营养,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多讽兴之作。《调瑟词》、《武夫词》、《聚蚊谣》、《飞鸢操》等于赋役繁重、武夫跋扈、宦官专权等社会问题痛下针贬。《竹枝词》、《杨柳枝词》、《浪淘沙词》、《踏歌词》等民歌体组诗,极为脍炙人口。尤其是《竹枝词》十一首,兼有七绝声律谐婉与民间竹枝曲调凄凉怨慕之长,又大量采用谐声双关、回环重叠手法,含思婉转,韵味深厚,苏轼誉为“词意高妙”、“奔轶绝尘怀古酬赠之作亦多名篇。《金陵五题》之一《石头城》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认为“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金陵五题序》)。名句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亦颇为人所称道。宋蔡絛谓“刘梦得诗典则既高,滋味亦厚”(《若溪渔隐丛话》后集引《西清诗话》),明胡应麟称其诗“骨力豪劲”,洵非溢美之辞。其论诗名言“境生于象外”及“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对意境说之形成,有一定贡献。其散文擅长说理。如《天论》三篇等,推理填密,雄健晓畅。其他如《因论》七篇、《华佗论》、《辩迹论》等,短小精悍,辞藻华美,题旨隐微,切中时弊。宋谢采伯谓“唐之文风,大振于贞元、元和之时。韩柳倡其端,刘白继其轨”,“皆足以拔于流俗,自成一家之语”(《密斋笔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刘禹锡集》四O卷,今传者称《刘梦得文集》或《刘宾客文集》,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六O.《新唐书》卷一六八本传。今人卞孝萱著有《刘禹锡年谱》。

(选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名家赏析】

公元280年,西晋大将王濬率水师从益州(今成都)出发,沿长江顺流而东,向孙吴发起了毁灭性打击,也是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最后一战。当时,吴国曾在今湖北大冶以东的西塞山江中据险设防:“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距船。”(《晋书·王濬传}))但这一番布置竟丝毫未能奏效。不数日,防线被晋军凌厉的攻势突破。东吴都城建业(即金陵、石头城,今南京市)随即失守。吴主孙皓终于演出了“肉袒请降”的可悲一幕。——这就是刘禹锡这首《西塞山怀古》所吟咏感怀的古事。

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从夔州刺史调任为和州刺史。这年秋天,他乘船从夔州(今四川奉节)向和州(今安徽和县)进发。途中,面对浩浩长江和“辣峭临江”的古代军事要塞,他不禁想起历史上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多次战事,想起五百年来多少王朝的兴亡交替。于是,关于天道、自然、山川地理和人事治乱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些富于哲学意味的问题,不能不引起诗人的深深思索。这种思考可以表现为各种形式,如历史论文、哲理性散文等。而刘禹锡则采用了他擅长的七言律诗的体裁十分形象、凝练地表达了他的感受和思考所得。

咏史怀古诗一般需有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叙”,即要以概括简练的语言把所咏的史实叙述出来,从而调动起读者有关的历史知识贮备,使之积极地参与到创造性的艺术思维过程中去。在这里对于作者来说,字数有限是一重限制;史实复杂而必须突出其要害症结是又一重限制;不可平铺直叙而应叙中见议,所谓含一字之褒贬,则为第三重限制。作者识见的高下、手段的高低,往往一开始就会显露出来。刘禹锡这首诗的首联,就是一个成功的叙述。首句中的“下”字,次句中“黯然收”三字,都是颇见功力的地方。“下益州”,既符合地理形势:由上游向下游进军;又符合历史事实:西晋军队攻下了东吴都城。一个“下”字给人以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之感,于是很自然地接出下一句:“金陵王气黯然收。”自孙吴以来,凡建都金陵的王朝,哪一个不是相信自己占据了这“龙盘虎踞”的地利便可以永保江山?所谓“金陵王气”曾经对多少无能而昏庸的统治者起过强心作用。可是事实如何呢?在西晋军队的强劲攻势下,“金陵王气”毫无作用,黯然收敛,孙吴王朝彻底覆灭了。不但孙吴,熟悉历史的刘禹锡知道,此后在金陵建都的几个朝代:东晋、宋、齐、梁、陈,几乎个个短命。可见所谓“金陵王气”是根本靠不住的。“黯然收”三字就把这层意思微微透露了出来,在叙述中暗含着评价。我们读诗,在这种地方不可轻易放过。

次联也是叙述,其妙处是用一副工整的对仗,把晋吴之战作了形象的描绘。东吴苦心经营的横贯江面的千寻铁锁被晋军烧断而沉于江底,导致了一片白旗竖起在金陵城头。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降旗惨白,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从气氛上看,西晋因得胜而趾高气扬,东吴则因败亡而无限凄惨。这样鲜明的对照,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这两联虽然都属于咏史诗中的叙述部分,但首联是总叙,以声势逼人胜;次联是具体描绘,以形象生动胜。两联相合,说明了本诗所咏史实,接下去便该进人咏史诗的核心内容:感与论了。咏史诗的写法很多,叙得很少甚至根本不叙的有之,但不发表感想和评论的却没有。咏史诗思想境界和艺术格调的高低,关键就是看这种感想和评论的质量如何。

“人世几回伤往事”一句包含两层意思。当“人世”解作“人生在世”亦即指诗人自己的有生之年时,这句诗是说诗人这一辈子曾经多次地因思考历史兴亡而伤感痛心。当“人世”泛指“人世间”的时候,这句诗便可理解为虽然年代久远了,但世上的人们总也难以忘怀多次(几回)发生在这里的伤心往事。不管采用哪一种解释,这句诗的基本含意是以人事的变动不居来和下一句自然景物亘古不变为对照,以终古常在,“依旧枕寒流”的“山形”,作为那些匆匆交替、可悲可慨的王朝历史的无情见证。再深挖一层,我们可以说,作者似乎还透露了他在另一首诗中所表述过的“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金陵怀古》)的意思。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来说,山川地形固然有险与不险、利与不利之别,但归根到底,人事的治乱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这是一种不迷信天运、不迷信地利而着眼于政治良Ja的观点。这种以抒情感慨形式表现出来的议论,实际上蕴含着对于前朝失败教训的总结。

末联进一步将古今相联系,由怀古而感今。“今逢四海为家日”是说刘禹锡生活的时代,国家基本统一,没有什么战事。这基本上是事实。所以西塞山的故垒,久已废置不用,如今这里长满芦苇,在秋风中飒飒作响。这里,应该说有赞颂、有庆幸,这是中国诗人触及现实政治时惯用的基调;但读者仍可体会到,其更深层的意思则是提醒,是警诫。我们相信,刘禹锡这个极端关心唐王朝命运的诗人绝不会不想到,就在数十年前,曾发生过波及全国的安史之乱,唐王朝一度岌岌可危;安史乱后,河北、山东藩镇割据的局面愈演愈烈,时刻威胁着唐王朝的安全。眼前一片升平景象的国家,谁知哪一天又会燃起烽火;如今长满芦荻的故垒,谁知哪一天又要变成攻守的前沿呢?联系刘禹锡平生的作为,特别是本诗前面对于历史的回顾与思考,我们不难透过表面上的颂赞看到他内心深处的隐忧和以前朝兴亡为龟鉴的良苦用心。

到此为止,我们可以看到,《西塞山怀古》诗中感与论的部分,是以含蓄深沉为特色的。不是把作者所想到的一股脑和盘托出,而是借抒发感想、吐露情愫来引导读者的思维方向,吸引读者共同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使千百年来的读者人人可以从中有自己的发现,可以说是这首诗在艺术上成功的根本原因。

(选自《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作者董乃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087492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1.html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